不去诉说的人是愚蠢的,自私的怀着诸如“懂我的人自然不用解释,不懂的人说了也不懂。
”这样的想法,这种人真是差劲啊。
没有人有无偿理解你的义务,人类之所以有嘴巴,有声带这种东西就是为了让别人更轻松的明白你所想表达的。
通过声音来传递的,你所想表达的喜怒哀乐。
今天的午饭不合胃口不开心,今天看了令人开心的节目,看到了有人捕杀濒危动物新闻的愤怒,被喜欢的人拒绝的哀伤。
只要愿意好好说出来,肯定是能够被人理解的。
世界上只存在一种话语不被人理解的情况。
那就是诉错了衷肠。
记得,当初粉丝们抱怨《长歌行》作为一部少女漫男女主角互动太少时,夏达回应时大致说过:长歌和隼是我想心中的两个主角,只是刚好一男一女而已。
近来似乎能理解这种男女主角未必互生情愫,最终走向终成眷属的一成不变套路的设定了。
大概,在这一个主题里,创作的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最终能走向统一吧。
男女主分别独立的代表着创作人内心的一种方向。
男主坂上因为忽略言语的表达而让一段恋情无疾而终,后悔遗憾;女主成濑顺因为多言导致父母离婚的悲剧,自责愧疚。
都是言不由衷,想说的话不能很好诉诸于言语的人。
这两个人相互矛盾,也相互补充,最终多亏了对方,找回了自己,弥补了遗憾。
有时候想,要走出一个消极的状态,大概孤军奋战、豪言壮语、自我暗示确实是太孤独,太残酷。
或许两个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心中那份对自己的悲哀和对同伴的怜惜,能恰好彼此治愈。
拓和顺就像是为彼此提供了一面镜子,看到对方身上自己没有的、无法做到和对方一样完美的地方,然后心生怜惜。
然后,在怜惜关心对方中,互相治愈了。
有些老套的故事,男孩与女孩因为对方的出现走出自己的困顿,心魔化解老套不代表难看,虽然人物真的不美型有人评“不是他太耀眼,而是你曾经太黑暗”睡前看的电影,不小心就到了第二天,很少有的经历,献给了它只是,这个睡前故事并没有像之前的童话那样美好。
王子许给了公主,灰姑娘只是洗白白变成了邻家小妹,生活除了黑白多了色彩他其实真的没有耀眼,只是,在恰好的时候成了一道光,照亮了你,给你温暖那么多,那么多,想要说的话,全都告诉你吧就算你不想听,就算你不接受,也无所谓因为,我是我啊谢谢你,出现,时光正好那天,雪停了,天很蓝,风很暖,空气中飘着香气,我想那是阳光的味道
女主对爱情的定义本来就是错(小时候认为从城堡里出来的就是王子,上高中了也把男主这种心声工具人当成王子,所谓的王子并不能和爱人划上等号,把爱情定义得过于幼稚,但又幼稚得真实,因为她就是一个懵懂少女),而且我真的没看到男主对女主有做过任何暧昧的举动,所以男女主没有在一起非常合理,并且是这部电影最合理的地方,因为这都是女主的错觉。
而且女主在打开心结的同时也学会了不再任性和不再自以为是。
不再任性是指她有为自己因情绪问题而差点缺席演出的错误行为向班里的同学好好道歉和乖乖回去完成演出;不再自以为是是指她不再一味地把问题和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但是这是她父母推卸责任的态度导致她有这种思维,父母得负很大的责任),还有就是男主明确拒绝她的表白后她也没有再崩坏而且坦然接受,不是你自认为他是你的王子他就一定要接受你。
女二也是枉自揣测男主的想法胡乱下结论,这是青春期的特征,所以她也需要大声呼喊。
但感情线描绘过多(女主男主,男主女二,女二男二,男二女主),家庭线描绘过少,女主的家庭教育问题过于轻描淡写,结局女主妈妈在台下懊悔就完了,光靠女主在台上呼喊是不够的,缺了女主对妈妈表露心声,也缺了妈妈的道歉和改正(诉衷肠的戏份与其给男女主,还不如给女主和她妈妈)。
还有女主自闭的表现手法有种中二感和刻意制造萌点,我觉得不太ok明明知道不是她的错但就是有种想吐槽的感觉。
看过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几乎所有的剧场版,不知不觉喜欢上每一部剧中美得惊人的画面,以及那道不清,说不明的忧伤。
如同春风,暖暖中带着微凉,厉害的时候,还真是应了古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但即使如此,还是让人爱不释手,一边流着眼泪,惋惜感叹主角的故事,一边在主角的身上流着自己的眼泪。
一直在等《心在呐喊》,毕竟现在的剧场版好看的动漫是越来越少了。
但前天一打开电脑一看,发现终于上架了,却在下面备注请带好纸巾,于是想着这几天心情不佳,不然隔几天再看,再加上网友们的评论似乎也不是特别高,特别是看到一个人吐槽说男一跟女二在一起了,女主跟男二在一起了,不知怎么就莫名排斥了。
但,最终还是忍不住点开来看了,好看也好,不好看也罢,总要自己看。
一开始,看到顺活泼开朗,像个话唠一样一直说个不停,心里有些觉得这孩子怎么话可以这么多,却不怎么排斥,似乎自己小时候也是个话唠呢!
每一个女孩子小时候,大概都会做梦,梦想着终有一天一位英俊的王子会带着自己去城堡过上幸福的生活,顺也不意外。
那是一家旅馆,修成城堡的模样,顺却并不知道,只以为那是城堡。
然后她看见了自己的父亲和别的女人,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出轨,还讲给了母亲听。
“不要再说了,以后不要再说了,这件事。
”我记得妈妈大概是这个意思。
之后,父母离婚,爸爸搬走了。
顺很担心,问爸爸要去哪儿?
如果和妈妈吵架了,自己可以帮忙和好。
“全部不都是顺的错吗?
”在顺的眼里,爸爸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顺被下了诅咒,被蛋哥下了诅咒。
……顺不再说话了,一说话就会肚子痛。
直到被选为执行委员,认识了男主。
男主说,有的时候唱出来会比说出来更能表达感情。
顺相信了,顺压抑了许久的情感,无数的话语慢慢地不断地开始表达。
她写了一个故事,一个童话,一位为了去城堡跳舞而犯罪的少女,最终受到惩罚,无法言语,最后在死前终于说出了自己心声的故事。
那个故事,是顺,是你,也是我。
虽然不尽相同,可是却也由着惊人的相似性。
顺喜欢上了男主,一位那就是她的王子,可她的王子喜欢的却是别人,她忽然之间受不了了,而即将上演的音乐剧也没了主角。
最后,男主找回了顺,顺终于登台唱出了自己数年来压抑在心中的情感。
看着顺唱歌的时候,我也终于如许多人所说,留下了眼泪。
是为顺流的,也是为自己流的。
何时,我们曾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失落,曾因为别人的言语而扼杀自己,将自己深深藏在一个蛋壳里。
我不敢说自己不曾犯错,可是即使犯错,也不该把自己关在那个狭隘的蛋壳里,这是我对这部影片的理解。
于是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人看的剧。
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彷徨,压抑自己,掩藏自己,最后勇敢传达,打破蛋壳,融入世界。
言语是可以伤人的,所以我们要温柔,也要勇敢表达。
编剧是个温柔的好人。
比起留着碍事的萌属性依旧入社困难,还是让她完全进化更好,才是真正的破壳而出。
虽然这一点让人诟病(因此并不会推荐给向我问作品看的人),但是这才是本作超越其他作品的地方。
因此而恼怒的人,是因为自己是悠哉废柴,就阻止别人思考更深了吗。
太青春了,太现实了(除了女主和同学在最后也温柔得不合理,但是女主设定上就是心理上有问题的)。
但是又确实是动画,能现实拍摄所不能之事。
女主他爹是真的人渣,要是男主能在宽解她的时候顺便说出:“向妈妈说出爸爸出轨的真相并不是你的错,错误的起点是爸爸做这件事本身。
”就更完美了。
当然,这是锦上添花。
顺便声优很厉害,成濑第一次开口说话失语的声音,非常令人信服。
及格6以话语虽然会伤害到人,但是就算如此感情也是需要用话语来表达为主题,虽然其他作品也有讨论到,但是以此为主题进行立意的还算不多见,+0.5“王子”拯救被困在“蛋壳”里面的公主,实际上是男主角帮助女主角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找回说话的能力和勇气的故事,虽然整体套路,但是叙述起来还是很美妙,有打动人心的情感爆发,+0.5声优演技方面,雨宫天对女主角的演绎非常完美,歌声也是很可爱很动听,把主角感情的微妙波动诠释的很到位,+0.5写意的叙述方式很美妙,偏向现实的故事叙述的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非常有想象力,+1音乐和画面都十分美妙,制作精良,在色调明暗方面很好的衬托了角色的心境和波动,音乐很优秀,+1虽然最后是HE,但是剧情的最终走向难免让人难受,在治愈方面观感体验不太好,对女二的塑造也不足,男主和女二的感情线缺乏描写,让人一下子难以释怀,综合观感-1=8.5
对于未闻花名的饭或者乃木坂的饭来说,这部电影大概可以评价四星甚至五星,毕竟精良的制作,非常不错的音乐,还有和前作相似,甚至更胜一筹人物设定,特别是特典赠送的和片子里一样的音乐剧小册子,都有体现制作方的用心。
和前作不同的happy end也算是回馈给广大粉丝的一个礼物,剧情方面刻意少了一点苦情多了一点治愈,整体节奏和主旋律悲怆一样,不温不火但没有冗余,总体来说还是可圈可点。
但是如果观众对前作没有太多关心,那这些小温暖恐怕也就不会起作用了,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典型的三分动漫。
煽情却缺乏泪点,人物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特色,平淡无奇。
而最致命的是,这部电影的核心飘忽不定,监督把这部电影做成一半治愈,一半煽情,但是哪一半也不够突出,结果浪费了良好的配乐和清新的校园题材,造成了整体上的平庸。
这部电影的音乐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主旋律选择了贝多芬的《悲怆》,但用合唱的形式淡化了悲伤的情绪,清新而治愈。
片中男主喜欢音乐剧,把《跨越彩虹》和《悲怆》mix了一下,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非常精彩。
高潮部分女主人公终于回到舞台,演唱的曲子使用了《绿柚子》的旋律,同样是妙用耳熟能详的大俗曲目,催泪效果满满。
但在最关键的高潮部分,我本以为我可以看到完整的一部舞台剧,把前面已经铺垫了这么久的音乐化为女主的心路历程,完美地展现出来,一定非常催泪。
但直到女主临阵脱逃男主跑去找她,我才发现我太天真了。
冈田大妈永远都忘不了打嘴炮,并且用嘴炮代替了绝大部分的舞台剧时间,我根本看不到整部演出,充其量就是看了一个部分演出曲目的集锦,还要穿插嘴炮,你让我怎么感动?
憋了一整部电影就为了这部音乐剧,结果你就让我看了这么点,我纸巾都准备好了你就让我看个嘴炮?
即使监督想要表达“即使不说出来,内心也在呐喊”这个主题,也完全可以让女主临开演的时候被带回来,或者至少早回来一会儿,再把这个音乐剧好好地编一下,让观众至少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欣赏一下主人公们努力的成果,把《绿柚子》放到最后,观众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好泪腺。
日本动漫总是脱离不了用文学语言代替镜头语言这个毛病,总以为自己是莎士比亚,打上七八分钟嘴炮喊上两句“我想开了!
”观众就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简直荒谬之极。
看音乐之声都比这个强。
所以劝冈田监督少看点韩剧,像电影里女主表现的那样,给嘴巴上一个拉锁,想表达什么,唱出来就行了。
画风粗糙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不想接受的是情节。
虽然动画片一直都是这种能猜到的情节,但是不能接受的并不是这一点。
内容里有很多的恶趣味,不知道是翻译的字幕问题还是什么,反正这个是不适合小孩子看的,各种涉及什麽上床啊,谈恋爱啊,竟然还有狐臭这种恶趣味的台词。
亲眼目睹爸爸酒店出轨这种情节,还很天真无知的透露出来了这种情节,呵呵。
拓实的表现确实很让人误会。
情节的走向让我以为顺喜欢拓实,拓实对顺有点不一样的感觉,当然,不仅仅是朋友或者是闺蜜但不至于情侣的喜欢,毕竟,那么多自己的私密故事都这样告诉她了;不知道是台词的造成的误解还是真的,好像之前有人说田崎喜欢菜月?
反正是知道坂上和菜月是有误会的。
后来感觉,坂上有点那啥顺,田崎也是,那眼神,那心思的着落点。
结果原来,在那次半夜说话的时候,他说大概是因为顺才有和菜月说话的机会的时候,原来,他喜欢还是菜月。
明明剧情走向,菜月和坂上应该是那种相互老死不往来户啊。
一开始我是希望菜月和田崎在一起,拓实和顺在一起。
但是看到坂菜表白的时候,又希望他们能解开误会在一起,因为我讨厌误会。
但是正常剧情不应该是,误会并没有解开,坂上&顺,菜月&田崎的吗!
“谢谢,但是我有喜欢的人了。
” 顺在城堡里说话的时候,一瞬间颠覆了对这个姑娘的印象,原来,这样才是真的她么。
可是她重新出场的时候,我竟然哭了= = 于是,正确的剧情,应该是菜月&拓实,顺&田崎了。
也算是因为一个地域交流会,有了一次新的人生。
里面很多的台词也很有点击人心的感觉。
说的真乱,看的也乱。
反正,我只是庆幸我先看了一遍,所以,我还好没有给弟弟看。
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
看完之后只想说好喜欢好喜欢……作画分镜转场都很赞,而人物也都让人惊喜的设定的很好,成濑尽管许久都是沉默不语,内里依旧是个很爱说话有点任性有点直的小姑娘(第一次开口唱歌那里简直萌翻了啊啊),每次看到熟悉的套路而紧张时都会因为很流畅很自然的对话放松下来,太好了,太舒服了,太难得了。
大家的反应都很真实(班上的几位同学情商也太高了吧…!
),很喜欢这样的描写,剧情没有半点拖沓,没有男女主两人互诉衷肠时观众惦记着赶紧回到大家身边吧的急死人(一边看一边着急,但慢慢就泣不成声了(。
)被喜爱的父亲说要是你不说话就好了,那个年龄的小孩怎样都会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吧,个人倒觉得剧情虽是特例,但也完全合理,毕竟言语真的能够很深地伤害一个人。
(对于同样爱幻想的人来说,开头那段真的是太可爱太让人喜欢了)爱幻想的成濑当然会期待着一个王子的出现啦,而倾听她、理解她、关照她、帮助她的板上自然而然地就是来拯救她的王子(好喜欢他俩的相处,好喜欢,编剧是怎么做到没有一点恋爱的酸臭味,还让人被真诚感动到哭的稀里哗啦的,泣),少年懵懂的喜欢啊,(知道这家还做过那朵花后,就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对纠缠的爱恋多角有谜之执念,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给男主安排上独立的人生这点真的太绝了!!
)田崎最后的表白个人觉得有点败笔,像是不想让观众(以及成濑)太难过而强行凑上,虽然联系之前他直言不讳爱情旅馆以及各种直来直去的言行可以看出他确实是那种喜欢了就去表白的行动派,但是这一段或许就留给我们未知的未来吧,这个故事已经如同音乐剧的结尾一样,有点悲怆但又是轻快的,交杂着成濑的两种心情了。
她的心想要呐喊出来的那些话,都传达到了呢。
好舒服,哭泣之后的释然,影片带给我的是这样的感觉。
心灵也想要大声呼喊啊——
最后四十分钟之前都挺对胃口音乐剧才是主题,最后关头戳破窗户纸走恋爱路线,还好剧场版的时长没给充分发挥贵乱的机会松一口气,没有强行CP松一口气。套路熟悉,情感细腻。内山要是能多接点戏就好了。
两星给最后的音乐剧…除此之外看的挺憋屈的,女主令人喜欢不起来…
最後看那一溜的作詞,所以說是岡田化身的成瀨順(…?)風景美運鏡美音樂美,故事很青春,一個團隊齊心合力出一個成果什麼的。感情線鋪墊好少,突然的多角戀,真不愧是非常的岡田麿里
中断就乏力了,一般般
有病还得看医生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困住你,除了你自己。有一天我遇到我的王子,就像沙漠遇到了雨季,荒原开成了花毯。
不痛不痒的青春和随时随地想要大声呼喊的姿态。
绿袖子改编听哭。悲怆+over the rainbow好听得不行。
蛋壳和言语,隐藏和伤害,结合起来放在中二少女那种抽搐般的塑造有点尴尬。
女主到底是谁啊wtf
在电影院看的,OST蛮好听的,时长再缩短点,紧凑些就更好了。做得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一个偶然目睹父亲偷腥的少女被施了魔法,不能说话,于是通过音乐剧获得了重生。
大写的莫名其妙,这么生硬(还非要插入自以为是强行感情线)的剧本还有人能愿意看出内涵和感动真是善良,插曲是唯一值得称赞的亮点。不过没关系我自带“只要是昂辉主场就能自动开启迷妹模式”的出厂设定,啊,男朋友,我的心灵之光!一点都不想管到底谁喜欢谁,所以男主到底有没有狐臭?
言语的力量,其实应该是成长的痛楚。选材有新意,剧情难得的不是纯爱片。生活里没办法你喜欢的就刚好也喜欢你,敲碎封闭的内心,有勇气面对青春的痛苦,就是成长。
二次元青春片,bgm赞爆。男一女二两情相悦,喜欢女二的男二又去追女一,这样的结局不想要。成濑的经历告诉你,心魔就是个蛋。多一星给音乐。
炮房开得这么显眼活该倒闭。择言慎语这为人处世的基本被套上失语的极端反例,难道“想啥说啥”这立意站得住脚?尤其还是通过无理取闹和歇斯底里来表现,除了让人反感外对角色塑造有半点正面作用?少女做梦也想不到他的王子竟然真是鸡蛋,CP分配莫名有种仁太从了鹤子、面码强塞给波波的别扭感。
越看越作的赶脚。。。无数次翻白眼无奈强迫症发作要看完。有点把小孩心事无限放大放大,确定不是初中生作文改编?
是我想看的平淡叙事,比声之形实力多一星,插曲真的太棒了,失去声音的少女唱着“大家都讨厌我说话”走上台看哭。救赎女主的那位不是王子,蛋哥成了王子没想到吧?妙不妙?
没有看下去的感觉,比较无聊
女主角和我好像。不少短评诟病主角的感情线和性格,我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越是缺爱越容易依赖别人,也越容易自作多情相信自己被别人喜欢;一开始满怀憧憬的小孩子,在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上受到伤害,那带给她的疼痛是一辈子的,是从心底里感到自己卑微和不堪,不会轻易能够振作。大声骂身边人并不是人设崩塌,而是她本来就不完美,这里她才把真正的自己释放出来,在这里得到认可,才能真正地接受自己,接受那些矛盾、不足、难过与不尽人意,因为不尽人意并不代表自己不可以说话,不尽人意就是不尽人意,不一定是自己有错。我也有自己的蛋壳,我无法将它消除,但是特别感激遇到过的善良友好的每一位。分享歌词《僕らのうた》:为了不让梦境里的情形在某一天化为悲伤,而努力地去面对,就算时间流逝也有可能会化为喜悦来访,所以鼓起心中热情试着去相信吧。
妈呀 “因口无遮拦导致家庭四分五裂” 指把爸爸外遇的事情告诉妈妈 然后两人离昏 这女主到底哪里做错了?明明就是女主爸导致的家庭四分五裂 为什么要惩罚女主?分数还这么高 受不了你们二次元了 最烦吹核废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