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光利
主演:张宝忠,周玉华,钟陵均,顾龙祥,赵永生,王建新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上海话年份:2001
简介:原江南造船厂工人张宝忠在下岗后,勇敢地自寻出路,创立了金兴建筑五金公司。然而,公司开张不久就遭遇了惨重的欺诈,损失了几十万元。面对这一窘境,张宝忠和他的同伴们不仅要承担项目工程,还得面对巨额债务,但他们顽强地努力工作,最终成功地将公司从危机中挽回。随着上海风采福利彩票的发行,张宝忠为团队购买了10套彩票,意外地获..详细 >
上午电影频道在放,偶然之间看到的。99–01年的上海:上海风采福利彩票(电视直播开奖),大型现场刮刮乐彩票,满大街的普桑和桑2000差头,空空荡荡的陆家嘴,下岗工人开装修公司,39元/位的自助烧烤火锅,手动调频的电视机,鲜奶蛋糕,全程沪语……平凡,真实,令人回味。
第六代王光利代表作。意义胜过实质。生动的纪实风格主旋律片。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国企改制背景下上海市民营企业下岗职工创业的生存状态。片中主要人物全部由其本人扮演,这个就很罕见有开创性且牛掰了。后段的录音有点小问题。结尾打着打火机照彩票那场五星。有这一部片就够光利兄吃一辈子了,本片必在影史有一席之地。
千禧年上海老百姓日常,好多熟悉的地方,阁楼里的电灯泡,只能过一个人的楼梯,名牌服装佐丹奴……再也回不去了。素人阿姨爷叔演得真好。 #SIFF2024 @上海影城 2024.6.19
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第3场观影~24年前的《横竖横》,全片沪语,全部非专业演员,用上海话来说“横竖横”就是“豁出去了”,导演巧妙用来隐喻“工(一|一)”,反应90年代末上海下岗工人自寻出路的艰辛讨生活,而和另一部沪语电影《股疯》一样,试着用彩票和股票完成财富自由来缓解下岗焦虑,此一时的充满希望,现在看来似笑非笑;电影本身很一般,但当做千禧年的上海城市生活纪录片来看,有点意思,勾起了不少回忆,笑着笑着便哭了。这一场虽然依旧文艺小年轻观众唱主角,但老年观众也不少,把他们吸引回电影节,很好!
#SIFF 市井味的上海,小人物如何在时代的车轮下坚强存活
1.“真实”电影 2.彩票 @2020-07-29 05:41:59
下岗工人的生活百态,扛着门板走过大桥很有美感,方言着实影响观看。
差点以为是纪录片,最后的镜头蛮喜欢,够潇洒~
豆瓣给我推荐的,我...?但是很真实了,因为本身很接近现实所以让这些来自生活不是专业演员的演员们本色演出21世纪初的矛盾上海!
重返90年代。双胞胎女儿头上的蝴蝶发卡真熟悉啊。
上海人很会演戏啊。一点都不象是业余演员和业余导演。结尾太搞笑:)
原汁原味出演,但有点纪录片的感觉!下岗工人的心路历程,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冒险精神值得深思!
第一次在siff遇见这么多大爷大妈,每一处场景性的字幕出现,都会引得所有人交头接耳。他们是生活的演员,在电影里演自己。世纪初的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中轰鸣作响的机器我最熟悉,从今年开始便不分昼夜地飘进我的耳朵。但值得乐观着高歌向前的勇气,谁都再没有了,只有中了彩票的光明未来永存!
相比《繁花》,这部少为人知的电影更具生命力,而前者则像个盆景。但不论是亲历者,还是后来人,大家已经都不愿意承认了。
导演说,下岗相关的内容也不能说太细,你们懂的。幸好是上海话,北京审片的人看不懂… 2018.12 素人 超真实。
用粗粝的纪实感去描摹下岗潮群像,无论是创业的小老板,还是脑瘫患儿的父亲,无一不是被生活困住的一群人,中彩票的设计应该是为他们刻意营造的一束光,有戏剧的考量也是善意的表现。
#SIFF#真不错啊,今年份的沪语电影get,很喜欢真诚又接地气的电影!这么看来上海变化真大,小时候也是有过像剧里司机一样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经历,剧里的大伙晚上开车经过世纪大道,20年后我在世纪大道看这部老片(应该算吧),陆家嘴已经高楼林立,时代不等人。
#24上影第五场# 十分粗糙但又无比诚恳,非职业演员从前半段表演的生疏,会时不时偷瞄镜头,到后半段渐入佳境,真正地做到饰演自己。路人、老人、小孩凝视摄影机疑惑的面孔,使影像游离在纪录与虚构之间。影片末尾,众主演的自述将现实与电影交融在一起,仿佛真实地看见千禧年上海都市市民的平凡光景。
这种伪纪录片里讲下岗算挺特别的一部了
普通人的生活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一样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上午电影频道在放,偶然之间看到的。99–01年的上海:上海风采福利彩票(电视直播开奖),大型现场刮刮乐彩票,满大街的普桑和桑2000差头,空空荡荡的陆家嘴,下岗工人开装修公司,39元/位的自助烧烤火锅,手动调频的电视机,鲜奶蛋糕,全程沪语……平凡,真实,令人回味。
第六代王光利代表作。意义胜过实质。生动的纪实风格主旋律片。反映了市场化改革国企改制背景下上海市民营企业下岗职工创业的生存状态。片中主要人物全部由其本人扮演,这个就很罕见有开创性且牛掰了。后段的录音有点小问题。结尾打着打火机照彩票那场五星。有这一部片就够光利兄吃一辈子了,本片必在影史有一席之地。
千禧年上海老百姓日常,好多熟悉的地方,阁楼里的电灯泡,只能过一个人的楼梯,名牌服装佐丹奴……再也回不去了。素人阿姨爷叔演得真好。 #SIFF2024 @上海影城 2024.6.19
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第3场观影~24年前的《横竖横》,全片沪语,全部非专业演员,用上海话来说“横竖横”就是“豁出去了”,导演巧妙用来隐喻“工(一|一)”,反应90年代末上海下岗工人自寻出路的艰辛讨生活,而和另一部沪语电影《股疯》一样,试着用彩票和股票完成财富自由来缓解下岗焦虑,此一时的充满希望,现在看来似笑非笑;电影本身很一般,但当做千禧年的上海城市生活纪录片来看,有点意思,勾起了不少回忆,笑着笑着便哭了。这一场虽然依旧文艺小年轻观众唱主角,但老年观众也不少,把他们吸引回电影节,很好!
#SIFF 市井味的上海,小人物如何在时代的车轮下坚强存活
1.“真实”电影 2.彩票 @2020-07-29 05:41:59
下岗工人的生活百态,扛着门板走过大桥很有美感,方言着实影响观看。
差点以为是纪录片,最后的镜头蛮喜欢,够潇洒~
豆瓣给我推荐的,我...?但是很真实了,因为本身很接近现实所以让这些来自生活不是专业演员的演员们本色演出21世纪初的矛盾上海!
重返90年代。双胞胎女儿头上的蝴蝶发卡真熟悉啊。
上海人很会演戏啊。一点都不象是业余演员和业余导演。结尾太搞笑:)
原汁原味出演,但有点纪录片的感觉!下岗工人的心路历程,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冒险精神值得深思!
第一次在siff遇见这么多大爷大妈,每一处场景性的字幕出现,都会引得所有人交头接耳。他们是生活的演员,在电影里演自己。世纪初的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中轰鸣作响的机器我最熟悉,从今年开始便不分昼夜地飘进我的耳朵。但值得乐观着高歌向前的勇气,谁都再没有了,只有中了彩票的光明未来永存!
相比《繁花》,这部少为人知的电影更具生命力,而前者则像个盆景。但不论是亲历者,还是后来人,大家已经都不愿意承认了。
导演说,下岗相关的内容也不能说太细,你们懂的。幸好是上海话,北京审片的人看不懂… 2018.12 素人 超真实。
用粗粝的纪实感去描摹下岗潮群像,无论是创业的小老板,还是脑瘫患儿的父亲,无一不是被生活困住的一群人,中彩票的设计应该是为他们刻意营造的一束光,有戏剧的考量也是善意的表现。
#SIFF#真不错啊,今年份的沪语电影get,很喜欢真诚又接地气的电影!这么看来上海变化真大,小时候也是有过像剧里司机一样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的经历,剧里的大伙晚上开车经过世纪大道,20年后我在世纪大道看这部老片(应该算吧),陆家嘴已经高楼林立,时代不等人。
#24上影第五场# 十分粗糙但又无比诚恳,非职业演员从前半段表演的生疏,会时不时偷瞄镜头,到后半段渐入佳境,真正地做到饰演自己。路人、老人、小孩凝视摄影机疑惑的面孔,使影像游离在纪录与虚构之间。影片末尾,众主演的自述将现实与电影交融在一起,仿佛真实地看见千禧年上海都市市民的平凡光景。
这种伪纪录片里讲下岗算挺特别的一部了
普通人的生活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