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时间忙里偷闲看完了《犯罪心理》第二季,剧情更加精彩,随着一个个精彩故事的展开,我们开始对BAU里几个探员的性格和本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Garcia是个黑客高手,团队里很多难以得到的信息都是由她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查找出来,可在这一季的最初,她却因为喜欢一个游戏里的角色而中了对方种下的木马,导致全组人员的个人信息和行踪被暴露,使得犯罪分子能够威胁到队员们的安全。
Elle曾经被强奸,努力成为BAU的一员后,以为能够战胜自己,严惩犯罪分子,可是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被枪击严重受伤,感受不到团队在自己身边,后来又遇到一个连环强奸犯,明知他犯事了,可是没有证据抓住他,所以Elle找机会射杀了犯人,但告知警察是自卫反击。
Hotch不相信,Elle也已经没了热情继续这份工作,在第6集离开BAU。
Morgan花了6个月才考入BAU,很喜欢这份工作,也不想有任何闪失。
可是为了抓住罪犯,他不得不重提已经被封存的旧事,道出小时候被教练猥亵的事实,指证罪犯就是那样的人。
Reid的妈妈有精神分裂症,他的智商很高,阅读速度非常快,记忆力极佳,但有时候仍然会担心自己被遗传到精神分裂症。
Reid被一个变态的精神分裂犯人绑架折磨,成功救回后,脑子里总是会想起被折磨的情形,无法集中精神,开始逃避工作,担心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然后又什么都做不了。
Hotch是整个BAU组的头,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管何时何地在哪里,只要电话一响起,马上奔赴工作场地。
几乎没有时间陪老婆儿子,错过了很多美好温馨的时刻。
工作有时候可能会危及老婆儿子的安全,但是因为保密,不能给他们以任何明示或暗示。
Gideon是做了30年行为分析的老探员,放弃了很多,没有家庭,可是因为这份工作,因为某一个罪犯,导致他关心的一个特别的女朋友因此而丧生。
这个团队的所有人,都在努力地与权势、犯罪做斗争,却受到了上司的质疑,说他们调查的案件和追踪的犯人造成了负面影响。
上一级的领导认为Hotch已不适合担任领导BAU的这个职位,质疑他领导团队的能力。
Hotch是这样回答的。
“我的团队?
让我来告诉你我的团队。
Morgan探员,竭力向可以拯救他的人隐瞒身份,为什么?
因为信任是要赚取的,可以信任的人太少了;Reid的智力是保护他情感的盾牌,此刻这个盾牌需要修理;Prentiss曾过度补偿,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没有被团队所接受,她不需要担心;每一天,Jareau探员都要处理团队提出的各种要求,每天晚上她回到家祈祷自己做的是正确的;Garcia的办公室里放满了多彩的摆设,提醒自己即使面对屏幕上的恐怖画面也要微笑;Gideon探员,在很多方面,在被自己对他人的深刻了解所折磨,这就是为什么他将自我隐藏,但却全身心投入到每件案子之中。
我支持自己的行动,我也支持我们的团队。
如果你觉得你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祝你好运。
”罪犯在犯罪的时候依然猖獗,依然有人在努力查找真相,或许有时候真相太过残忍,让人不忍直视。
又或者在查找真相的过程中,会涉及某些人的利益和权势,使得正义和公正执行起来更有难度。
虽然BAU一直以来谨遵程序,只有在受到邀请的时候才协助办案,却还是遭到了某些人的算计。
即使是很喜欢的工作,想要做好的时候,就会遭遇到一些很艰难的时刻。
重要的是要找出方法去克服这些艰难的时刻,才可能坚持下去。
不要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过于内疚,不要把别人的过错当成自己的责任揽到身上,不要因为自己有正常的喜怒哀乐和担心害怕而觉得自己不适应这样的工作,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人不会因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而变成别的物种,是人就会有人类所有的感情。
学会利用自己的经历和痛苦,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就像Morgan对Reid说的那样。
2016/08/06 10:21 撰写
第 4 集 受害者,施害者最后探员和罪犯的对话反映了西方心理学对犯罪动机的一种解释:罪犯:是我妈干的,你不知道她对我干了什么?
探员:你真的觉得能通过袭击别人来让你母亲遭到报应吗?
罪犯:他活该探员:你不去针对她,去伤害别的女人?
(意译)你伤害小孩子罪犯:他们迟早会明白的探员:他们要明白什么?
罪犯:没人关心你探员:他发作了(对身边的警员,离开)很显然,编剧认为,这个罪犯受到母亲伤害,感受不到母亲和周围人的关心,无法报复母亲,所以开始“报复”其他人,让其他人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不关心。
这种思想几乎贯穿了这个剧:罪犯首先都是受害者,而且往往是“熊父母”的受害者。
这个理论不见得错,虽然很多罪犯之所以犯罪可能是因为他们天生的一些问题,而不一定是因为从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确实可能存在这样的心理,即受到伤害后想要“报复社会”。
不过,受害者并不总成为加害者(reid等探员其实也是受害者,但是他们成了警察。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选择成为警察不一定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补偿当年无能为力的自己,或者借由制服罪犯来发泄不满和愤怒---精神分析上这叫“升华”)。
这个社会从来不可能完全公平,千千万万的人们都会受到许多以外的创伤(除了统治者阶层),但是其中选择了犯罪的只是很少的,大部分人,都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同情心---毕竟给于无辜者伤害也会让他们承受许多内疚。
所以,只能说,它提出一种犯罪的可能性:需要关注那些可能怀有不满心态的,社会上的受害者。
就我个人而言,“没有人关心你”是现代人的共同感受吧:人真的越来越冷漠了,所以,随着“孤独死”现象的蔓延,“没有人关心”慢慢变成一种客观事实,也将促成一种新的犯罪动机:用“变态”的方式(犯罪)去变相地表达自己因不被关心产生的愤怒,委屈,以及自己想要被关心的诉求。
第17集 不要我执犯罪嫌疑人是退伍军人,在战争中为了自卫杀死攻击自己的孩子,战后陷入痛苦;某天在高速公路附近遭遇旧区改造爆破,于是以为自己回到了战场,开始找个地方躲起来,然后枪杀所有试图进入自己躲藏区域,或者试图驱逐自己的人。
西方认为他陷入PTSD,活在回忆中。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他把日常生活当成战场,把自己当做受害者,所有试图让自己离开自己的临时居所,或者进入自己临时居所的人都是“入侵者”,所以他采取了“回击”---这是错误世界观影响下的错误方法论。
然而,没有谁的世界观绝对符合客观世界,所以多多少少每个人的做人方式都有缺陷。
当我们审视自己的言行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所有言行的前提是什么。
西方心理学喜欢把人分类,分成各种人格,或者把人的行为模式分类,因为他们认为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模式,他们尤其认为陷入“心理问题”的人都具有一套错误的言行模式。
这里LZ姑且不讨论他的观点是不是有误,世界运行是有规律的,但是人的言行是不是一个有固定可分辨模式呢?
这个不好说,人很复杂,我们可以承认的是,人会有一些习惯,例如喝酒,例如下了班就耍手机---这可能是人应对自己的压力,空闲的习惯,也可以勉强算是一种日常的“模式”。
扯到方法论就有点远,更别说世界观;但是可以我们承认人对于一些具体的事情会有自己的个体的看法,然后做出一些反应,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如果你觉得你陷入了某些心理意义上的烦恼中,你可以考虑一下你对事情的看法本身是不是有错。
例如你和女友经常为了相似的事情吵架,背后是不是你对你女友和某些事情已经形成了既定看法,而你的女友也持有一套既定的看法,你们为了捍卫各自的看法征战不休。
另一方面,选择是很多的,人生并不是fight/run(西方心理学的说法),你也可以negotiate.一般人面对一些事情,例如指责,矛盾,通常会选择回击,或者逃避,然而其实有时冷静协商,各退一步是可以的---大家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却没有人去做,是因为人容易陷入“我退=投降”的思维,或者总觉得这样不如回击,即还是会固执于习惯的反应方式。
所以,人也并不自由,看法是错的,行为方式也可能是错的,而人总是容易一错再错,所以佛教强调修行吧;看破红尘,某种程度上也是要人自省自觉,然后获得新的体验。
西方心理学不一定是对的,这部电影只是电影,但是从世俗角度来说,的确可以好好想想,你对事情的看法对不对,可不可以换一种做人方法。
不要我执。
第 18集 人生的道路(和犯罪心理学没什么相关)spencer reid因为被嫌疑人绑架折磨并染上毒瘾,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之后旷工去见了做了艺术家的同学,更加怀疑, Jason Gideon 作为行业老人,告诉前者自己曾经也有过痛苦,他认为当他不再觉得有这些挣扎(应该是这个意思,我也不肯定),他就可以走了(应该也是在暗示他将辞职)没有谁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向,也没有谁可以保证自己永远停在某个行业某个岗位---你可能一开始会为了钱,或者为了家人口中的稳定,轻易选择了教师岗,事业编,也可能因为想闯闯看选择了某些行业,然后在给你offer的企业中做一个简单的决断,在经历了一些毒打后认清自己的能力范围,性格的缺陷,扬长避短,或者尝试提升,取长补短;因为某些因素放弃前一个岗位,去寻求能力和愿望的交集(随着年岁见长,你的愿望也许会越来越小越来越现实),或者不舍或者愉快地放弃了前面的目标,寻找着下一个方向(你也不知道最后停在那里),然后慢慢地接受,自己只能去做什么,知道自己这辈子的最可能的结局。。。
马云刘翔世所罕有,大部分人,做不了大领导,也做不了红馆歌手;就算终于进入梦想行业,也只能是螺丝钉但是即使知道自己是普通人,人还是想着追求那个上限---做不了歌手,就做伴唱。。
所以,还是会挣扎,究竟是做伴唱,还是做画廊经纪人---虽然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
所以reid还是会挣扎第 20 人道主义?
两个兄弟从小受变态叔叔的教育,长大后猎杀人类,被受害者反杀,其一死前遇到探长,探长非常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安慰即将死去的犯罪嫌疑人。
这是一种以德报怨精神吗?
然而我们有必要对穷凶极恶,缺乏人性的反社会分子施加人道主义的关怀吗?
也许是 Gideon 觉得对方也是人类,所以值得他这么做,也许他从对方的痛苦里感受到对方的“人性”然而,这种反社会分子,缺乏人性的人,算不算“人”呢?
他的痛苦不反映他的人性---因为动物也会痛苦,被猎杀的老虎豹子也会痛苦地挣扎---除非他显示了忏悔和同情等那些动物不具备的情感---光光痛苦本身,并不表示他就具备了人性--人的社会性而非生物本能。
案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当年很优秀的橄榄队球员因为在打洲际比赛时受伤了,无法再踢球,他因此错失奖学金,也就没能走出小镇出去上大学,最后只能留在当地成了一名环卫工人。
他怀恨在心,觉得是当年那些取代他位置的所谓的“队友”偷走了他的人生,他要报复!!
于是,三个校队的女孩,被他强行关进了自家的地牢。
其中两位的家长正是当年他的队友。
他对只穿着小背心短裤的女孩们说,你们三个人只能活下来两个,你们自己决定谁能活,谁去死!!!
这三个女孩彼此都是最好的好朋友啊!!
好变态的凶手!!!
这比他自己动手还要残忍啊!!!
凶手让两个女孩打电话留言给自己的父母,说周五一定回去,同时留下了一些假线索指向了他之前的那几位队友。
于是女孩的家长们闹翻了,在BAU面前互相指责,互揭老底!
这不就是凶手最想看到的吗?
他就是想要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撕下伪善的面孔!
在地牢里,三个女孩们都在苦苦挣扎。
她们被关了好几天,滴水未进。
其中一个女孩c还生病了,虚弱得躺在一个角落里,似乎都没啥气了。
于是女孩b对女孩a说,我们必须要做决定,反正c就要死了,不如我们就。。。!
a坚决不同意,觉得这太残忍了!
b见她不同意,就说你如果死了,你妈妈就是真的孤身一人了。
提到了她妈妈,a才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活下去,她终于痛苦地点了点头。
b于是大声地朝地牢口喊,她们已经决定好了!
话音刚落,地牢口就扔进来了两把斧头。
天哪,这个不言而喻啊!
这是让她们自己亲自动手杀死自己的朋友啊!!
a又动摇了,决定是一回事,但是亲自动手那是另一回事了!
b见a又动摇了,正要再力劝她时,突然倒地死了。
原来那个很虚弱的c不知道什么时候拿着斧头站在了旁边。
她嘴里喃喃自语,都是b逼我的。
看到这里,我也想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了生存,人们到底是怎么选择的?
怎么去面对朋友,又如何和将来的自己相处?
人性的复杂,这里不加评论。
可是如果转化为刑法主观题,试着分析一下,这里面环卫工人和女孩abc都构成何罪?
客观事实方面,女孩c拿起斧头直接砸死了b,危险行为与最终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是故意杀人,是直接正犯,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既遂。
在客观阻却性事由方面,b遭到了环卫工人的暴力威胁,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不得已实施了杀人行为,具有紧急避险的性质,但是却又属于以命换命的避险,超过了避险的应有限度,属于避险过当,应当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女孩a没有和c犯罪的共同故意,没有参与杀人,因此对b的死亡没有过错,无需负责任。
但是a与b有杀害c的共同犯罪故意,而且此时还有武器在旁边,已经对c的生命造成了现实的紧迫的威胁,处于犯罪的实行阶段。
但是由于b的意外死亡而没能继续犯罪,属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视为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未遂。
由于a也是在环卫工人的暴力威胁下作出的选择,因此同上分析,构成紧急避险。
女孩b与a有杀害c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上文分析,她的行为也属于紧急避险状态下的故意杀人罪未遂。
但是因为她本身就是被害者,因此就更加不能追究她的刑事责任了。
环卫工人拘禁三位女孩,构成非法拘禁罪。
然后利用暴力威胁,迫使c砸死了b,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因此应当数罪并罚!
这样答题,能打60分吗?
乔迪·琳·欧基菲 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医生乔(历史叔里克的媳妇,双子巫师团成员,她的同胞兄弟袭击了她和里克的婚礼,双子巫师团在最后时刻把她腹中的胎儿转移到卡洛琳身上)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纽约》S03E17中饰演Melodee Costanza(被诺亚骗光了所有财产,只能干维修工),美剧《灵书妙探》中的克里斯蒂娜·科特拉(S05E02,明星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试图勾引C叔)在犯罪心理S02E02饰演阿曼达·吉尔罗伊(FBI寻人组主管)
大卫·佩夫斯纳 参演多部影视剧,在犯罪心理S02E02饰演迈克尔(恋童癖供应者)
妮基·艾考克斯(1975年05月26日至2022年11月16日) 美剧《那时那地 》中的米切尔,美剧《邪恶力量》中的梅格·麦斯特,美剧《铁证悬案》中的克里斯蒂娜·拉什,美剧《深蓝》中的杰米·艾伦,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莫莉·莱斯顿(S07E10,汽车旅馆住客)在犯罪心理S02E03饰演安珀·卡纳多(连环奸杀案的幕后主使)
布莱德·罗 电影《国家宝藏》中的霍珀,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纽约》中的Benjamin Sutor(S04E11,他在雪茄里放炸药,本想炸死曾经是儿童作家的Laughing ,但Laughing 把含有炸药的雪茄转交给他的合作伙伴,一个开网络公司的土豪,然后土豪被炸药雪茄炸死。
他想杀Laughing 的原因是Laughing 曾经推荐的纸板潜水艇淹死了他儿时最好的朋友)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斯蒂芬·罗(S04E18,被控杀妻,但没有找到他妻子的尸体,被宣判无罪,但他为了杀妻练手杀了一名偶遇的女子)在犯罪心理S02E03饰演托尼·卡纳多(安帕的丈夫)
达希拉·萨勒姆 美剧《急诊室的故事》中的杰西卡·奥尔布赖特,肥皂剧《综合医院》中的克莱尔·沃尔什,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S04E25饰演希瑟兰德里(达希拉·萨勒姆 美剧《急诊室的故事》中的杰西卡·奥尔布赖特,肥皂剧《综合医院》中的克莱尔·沃尔什,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希瑟兰德里(S04E25,FBI探员,后偷了证物)在犯罪心理S02E05饰演玛吉·卡拉汉(戴德市探员)
杰森·伦敦 美剧《野火》中的Bobby,在犯罪心理S02E05饰演李(连环强奸案嫌犯)
艾丽·范宁 2011年凭借电影《超级八》中的爱丽丝·戴纳德获得第13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银幕拍档(提名) ,2011年凭借电影《超级八》中的爱丽丝·戴纳德获得第13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科幻/奇幻电影女演员(提名),2011年凭借电影《超级八》中的爱丽丝·戴纳德获得第11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青年女演员(提名),2011年凭借电影《超级八》中的爱丽丝·戴纳德获得第11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最具突破表演奖,2012年凭借电影《超级八》中的爱丽丝·戴纳德获得第17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最佳青少年演员(提名),2012年凭借电影《超级八》中的爱丽丝·戴纳德获得第21届MTV电影奖 MTV电影奖 突破表演奖(提名),2012年凭借电影《金吉尔和罗莎》中的金吉尔获得第15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2013年凭借电影《金吉尔和罗莎》中的金吉尔获得第18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最佳青少年演员(提名),2014年凭借电影《沉睡魔咒》中的爱洛公主获得第16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动作冒险电影女演员(提名),2014年凭借电影《忧愁围绕着我》中的艾米·乔·奥尔巴尼获得第49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水晶地球仪奖 最佳女演员(提名),2021年凭借美剧《凯瑟琳大帝》中的凯瑟琳获得第25届金卫星奖 电视部门 音乐/喜剧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提名),2021年凭借美剧《凯瑟琳大帝》中的凯瑟琳获得第78届金球奖 电视类 音乐/喜剧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提名),2022年凭借美剧《凯瑟琳大帝》中的凯瑟琳获得第12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视奖 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提名),2022年凭借美剧《凯瑟琳大帝》中的凯瑟琳获得第28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电视奖 喜剧类剧集最佳女演员(提名) ,2022年凭借美剧《凯瑟琳大帝》中的凯瑟琳获得第79届金球奖 电视类 音乐/喜剧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提名) 美剧《谜之屋》中的安娜·米勒,美剧《来自普莱恩维尔的女孩 》中的米歇尔·卡特,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茉莉·沃克(S02E04,莱娜的妹妹)在犯罪心理(第二季)饰演特雷西·贝尔(杰弗里的玩伴)
卡梅隆·莫纳汉 2015年凭借美剧《无耻之徒》中的伊恩·加拉格尔获得 第5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视奖 喜剧类最佳男配角 (提名) 美剧《哥谭》中的耶利米·瓦勒斯卡,美剧《妙女神探》中的乔纳森·麦肯纳(S02E05,死者的儿砸)在犯罪心理S02E06饰演杰弗里·查尔斯(特雷西的玩伴)
杰森·贝盖 美剧《芝加哥警署》中的汉克(芝加哥警署情报组组长),美剧《灵书妙探》中的迈克·罗伊斯(S03E03,贝克特的教官,盗窃墓地的主谋)在犯罪心理S02E07饰演耶茨(宾州某小城的警长)
凯莉·克鲁格 肥皂剧《年轻和骚动不安的一族》中的麦肯齐·布朗宁,肥皂剧《大胆而美丽》中的伊娃,在犯罪心理S02E07饰演凯利·西摩(被绑架的三名女孩之一)
杰森·奥玛拉 英剧《伯克利广场》中的内德·琼斯,英剧《莫纳山谷》中的费尔加尔·麦克卢雷,美剧《情场玩咖》中的李·奎因,美剧《情归何处》中的斯图尔特·马克森,英剧《火星生活》中的山姆·泰勒,美剧《史前新纪元》中的吉姆·香农,美剧《阿波麦托克斯战役》中的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美剧《神盾局特工》中的杰弗里·梅斯,美剧《高堡奇人》中的怀亚特-普莱斯,加剧《空难解密》中的马克斯·奥尼尔,爱尔兰剧《窒息家庭》中的保罗·麦迪根,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中的基思·温特斯(S02E11,美容院主刀医生) 在犯罪心理S02E09饰演米尔克里克(连环杀手)
帕姬·布鲁斯特 美剧《老友记》中的凯西,美剧《人到中年》中的贝丝·赫夫斯托特,美剧《废柴联盟》中的黛布拉·钱伯斯,美剧《喜当爷》中的萨拉,美剧《流金岁月》中的多多·贝拉库尔,在犯罪心理(第二季至第七季,第九季,第十一季至第十七季)饰演艾米莉·普兰蒂斯(补艾丽的缺)
莫瑞·史特林 美剧《国土安全》中的MAX,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纽约》中的Neal Weston(S05E15市长的妹夫,负责照顾杰克)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巴里·埃利斯(S05E13,体育探星)美剧《性爱大师》中的大卫·阿谢尔(S03E11,调查小胖墩之死案的探员)美剧《西镇警魂》中的赛勒斯·布鲁克斯(S01E02,阿米什人)在犯罪心理S020E09饰演吉姆·梅耶斯(记者)
劳伦·斯塔迈尔 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的罗丝 ,美剧《废柴联盟》中的米歇尔·斯莱特,美剧《火线警告》中的皮尔斯,美剧《并发症》中的布里奇特·奥尼尔,美剧《芝加哥烈焰》中的苏姗·韦勒,美剧《哥谭骑士》中的丽贝卡·马奇,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玛丽·海岑拉德(S01E21,模特)美剧《寻人密探组》中的洁西卡(S01E15,奥德丽的闺蜜)在犯罪心理S02E10饰演邦妮·瑞安(缉毒署探长)
凯文·查普曼 美剧《疑犯追踪》中的莱昂内尔·富斯科((第一季至第五季),豆豆,纽约重案组警探,主角团成员),美剧《山巅之城》中的米洛格,美剧《妙女神探》中的默克(S02E05,朝圣者队保安主管)在犯罪心理S02E10饰演安迪·宾加曼(CIA探员)
安东·叶利钦(1989年3月11日-2016年6月19日)美剧《人到中年》中的Byrd Huffstodt, 美剧《寻人密探组》中的强尼(S02E01,绑架案策划者的儿子)在犯罪心理S02E11饰演内森·哈里斯(智商很高的问题少年)
杰西卡·塔克 美剧《一级谋杀辩护》中的马丁·布斯,美剧《女法官艾米》中的吉莉安·格雷,美剧《格蕾丝的救赎》中的佩奇·哈纳达科,肥皂剧《我们的日子》中的玛德琳·彼得森·伍兹,肥皂剧《只此一生》中的梅根·戈登·哈里森,美剧《真爱如血》中的南·弗拉纳根,肥皂剧《综合医院》中的卡珊德拉·皮尔斯,美剧《上载新生》中的Viv,美剧《为全人类》中的克里斯汀·弗朗西斯,在犯罪心理S02E11饰演莎拉·哈里斯(内森的妈妈)
基思·卡拉丹 1976年凭借电影《纳什维尔》获得 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原创歌曲奖 美剧《朽木》中的比利 希科克,美剧《萨维支一家》中的尼克·萨维奇,美剧《嗜血法医》中的弗兰克·伦迪,美剧《裂痕》中的朱利安 德克尔,美剧《疑踪》中的马丁·纽曼,美剧《冰血暴》中的卢·索尔弗森,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怀亚特,美剧《国务卿女士》中的康拉德·道尔顿,美剧《行尸之惧》中的约翰·多里。
美剧《杀手信徒》中的巴里(S02E01,戒酒互助组的组织者)在犯罪心理(第二季)饰演弗兰克·布雷特科普夫(连环杀手)
梅丽莎·里奥 2008年凭借电影《冰冻之河》中的雷.艾迪获得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银贝壳奖,2009年凭借电影《冰冻之河》中的雷.艾迪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 ,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19届东南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10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奖,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2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 ,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31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 ,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9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奖,2010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7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女配角奖,2011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68届金球奖 电影类 最佳女配角奖,2011年凭借电影《斗士》中的艾莉丝·华德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配角奖,2013年凭借美剧《路易不容易》获得第65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喜剧类 最佳客串女演员(提名),2014年凭借电影《Call Me Crazy: A Five Film》中的罗宾获得第18届金卫星奖 电视部门 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提名),2018年凭借电影《见习修女》中的院长嬷嬷获得第22届金卫星奖 电影部门 最佳女配角(提名) ,美剧《我的孩子们》中的琳达·华纳,美剧《原野飙龙》中的艾玛·香农,美剧《情理法的春天》中的凯·霍华德,美剧《幻世浮生》中的露西·盖斯勒,美剧《忧愁河上桥》中的托尼·伯内特,美剧《黑松镇》中的帕姆,美剧《含笑台上》中的戈尔迪·赫施拉格,美剧《我知道这是真的》中的ma,美剧《法律与秩序犯罪倾向》中的莫琳·柯蒂斯(S04E18,瑞秋的生母)在犯罪心理S02E13饰演乔治亚·戴维斯(内华达州某镇警长)
詹姆斯·范德比克 美剧《恋爱时代》中的道森,美剧《23号公寓的坏女孩》中的自己,美剧《损友的美好时代》中的威尔,美剧《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以利亚·蒙多,美剧《法律与秩序犯罪倾向》中的雷克斯·塔姆林(S10E08,凶手的男友)在犯罪心理(第二季)饰演汉克(拉斐尔)
杰米·雷·纽曼 2019年凭借电影《肤色》获得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真人短片奖,美剧《成瘾计量》中的凯丝,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纽约》中的Claire Taylor(S08E01MAC的前妻,在911事件中罹难)美剧《识骨寻踪》中的斯泰西·古德伊尔(S01E11,记者)美剧《格林》中的安吉丽娜 拉瑟((第一季至第二季)受害者的姐姐)在犯罪心理S02E14饰演莱西·凯尔(受害人之一)
萨曼莎·史密斯 美剧《邪恶力量》中的玛丽·温彻斯特,在犯罪心理S02E14饰演海伦·道格拉斯(受害人之二)
比利·布朗 美剧《余光》中的雷诺兹,美剧《嗜血法医》中的迈克·安德森,美剧《人质》中的佩蒂特,美剧《混乱之子》中的奥古斯特 马克斯,美剧《逍遥法外》中的内特 莱希,美剧《杀手信徒》中的特洛伊·莱利((第一季)联邦调查局探员)在犯罪心理S02E16饰演Ware(纽约某警局探长)
霍特·麦克卡兰尼 美剧《关灯后》中的帕特里克 利里,美剧《金童》中的乔·迪亚科。
美剧《警察世家》中的罗伯特·麦考伊,美剧《心灵猎人》中的比尔·坦奇,美剧《61街》中的布兰尼根,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约翰·哈根((第一季至第三季)探员)在犯罪心理S02E17饰演罗伊·伍德里奇(退伍军人)
乔安娜·高茵 美剧《黑暗阴影》中的维多利亚·温特斯,美剧《纸牌屋》中的崔西亚·沃克,美剧《搏击王国》中的克里斯蒂娜·库里纳,美剧《审讯》中的费希尔夫人,在犯罪心理S02E17饰演达纳·伍德里奇(罗伊的妻子)
乔什·斯图沃特 美剧《城市守护者第三梯队》中的布兰登·芬尼,美剧《流言》中的霍尔特·麦克拉伦,美剧《非凡家庭》中的守望者,美剧《生死狙击》中的索洛托夫,美剧《惩罚者》中的约翰·皮尔格林,美剧《追捕刺客》中的华莱士,在犯罪心理(第二季至第九季,第十一季至十六季)饰演小威廉·拉蒙塔涅(新奥尔良法国区警长)
凯莉·欧沃顿 肥皂剧《我的孩子们》中的威尔金斯,美剧《真爱如血》中的里基·奈勒,美剧《凡妮莎海辛》中的凡妮莎·赫尔辛,美剧《反恐特警组》中的伊娃·杜兰特,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凯特琳·索耶(S07E22,真人秀落选者),美剧《寻人密探组》中的奥德丽.罗斯(S01E15,悲惨的新娘)在犯罪心理S02E21饰演利兹·埃文斯(爱达州博伊西森林公园护林员)
拉里·苏利文 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中的安迪·阿克斯,美剧《大小谎言》中的奥伦·伯格,美剧《窈窕淑女》中的戴维斯,美剧《灵书妙探》中的塞缪尔·林奇伯格(S040E18,死者的基金经理,凶手)美剧《复仇》中的诺顿(S02E22,德克兰的主治医生)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中的埃德温·钱伯斯(S10E11,人渣,对多名女童进行侵害)美剧《识骨寻踪》S09E20中的理查德·伯克(S09E20,大麻店老板)在犯罪心理S02E21饰演雷蒙德·谢弗(爱达华州博伊西市警长)
布雷·布莱尔 美剧《最后的单身汉》中的丽莎,美剧《秘密部队》中的乔丝 摩根,美剧《沉默游戏》中的杰西 韦斯特,美剧《反恐特警组》中的安妮 凯 美剧《寻人密探组》中的莫莉(S02E22,吸毒过量的女孩)在犯罪心理S02E22饰演Maggie(失足女)
杰妮·阿特金森 美剧《24小时》中的凯伦·海因斯,美剧《纸牌屋》中的凯瑟琳·杜兰特,美剧《崖城法律》中的德拉·贝德福德,美剧《妙警贼探》中的海伦·安德森(S03E03,自由撰稿人)美剧《杀手信徒》中的雅各布的母亲((第一季)卡罗信徒的母亲)在犯罪心理(第二季至第三季,第五季至第九季,第十五季)饰演艾琳·施特劳斯(亚伦的上司)
《第一季的结尾Elle被罪犯给射伤,生命处于垂危。
垂危之中的Elle见到了自己天堂中的父亲,从小失去父亲的Elle想念父亲,在父亲的爱意中,Elle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醒了过来。
但醒过来的Elle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在后面的某集中亲自杀死了嫌疑人:既然法律无法定罪,那就由我来执行。
而Elle也因此在第六集离开了BAU。
这一集Gideon依旧是主角,但其他角色的戏份明显增加了,从大主角到群主角了。
说实话,BAU里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确实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体的智慧了。
第二集的追踪娈童BT的故事,世界上对儿童的伤害是最让人气愤的,也是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怎么会去伤害这么可爱的孩子呢!
然而现实是这个世界BT多得很,有人因此去学校当老师,可以近身接触孩子。
当然,最后BT被抓住了,可这只是冰山下的一角,世上各式各样的BT还多的很呢,怎样才能让这世界没有BT呢?
这也让人不由自主想到了萝莉岛事件: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结果却迥然不同:这世界,是资本和权力的世界。
也许,世界的残忍远超正常人的想象。
新人Emily在第九集来到了BAU,当然来得不会一帆风顺的,Hotch认为Emily是利用妈妈的特权,对Emily的到来明确表示不欢迎,当然Emily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
在第10集,Emily正式加入了BAU。
这世界BT真的很多,但有的人是努力想控制自己,并寻求帮助,正如11集的那个高中生,鼓起勇气向Reid求救,在最后甚至想自杀而不让自己成为一个连环杀手。
而他需要的是治疗,他的妈妈认为这种治疗是不必需的(也是脸面问题,所以人性是相通的,不要被有些关于欧美的说法误导了)。
最终,自杀没有成功的孩子应该会被送入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吧。
可世界上没有那一个国家,能终身对这些有BT倾向的孩子进行治疗与监控性保护呢?
每一季都要虐待一个探员,这一次,Morgan被选中,在Morgan回家为母亲庆祝生日的时候,他被警察作为嫌疑犯逮捕了,这一集也将Morgan的故事展现在了大家面前:那个为了能走出贫民区的黑人孩子,在遭受性侵的时候选择了沉默,在以后的人生中,选择成为FBI探员,帮助更多的类似他这样的孩子。
人生,依旧是自己的选择。
而第一季生活工作都圆满的Hotch妻子离开了他,两人的婚姻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聚少离多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即使在家,也可能随时出发)。
当然最虐的是Gideon,最后一集,第一季里面放走的连环杀手(剧里说史上杀人最多的,无情感)回来了,杀了Gideon的爱人皆知己。
各个国家的编剧都知道拿捏观众啊!
因为他们的努力,这世上总会少一些BT。
换个角度看,这世上就美好许多。
而很多时候,这部剧也告诉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注意一些什么:在孩子放弃自己的时候,在孩子觉得自己很不好的时候,告诉孩子成长是自己的责任,自己的选择。
Criminal Mind S02E05Elle在上一季末因为队员的疏忽而遭到变态枪击,变态用她的血在墙上写下警示文字,我们Elle在生死攸关走了一遭又回来工作。
而在这一季中,队员遭遇了一个只对特定特征的女性事实强奸的罪犯,作为BAU唯一能持枪的女性,她被要求扮演特定角色来诱骗罪犯上钩。
按照计划,她应该不持枪,等待罪犯来强奸她,然后剩下的队员catch him in the act,这样抓捕罪犯才师出有名。
但是她拿了枪,直接去找罪犯对峙,使得队员不得不提早实施抓捕。
因为罪犯拒不认罪且请了律师,FBI没有hard evidence也只是暂时放他回去。
我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只能等当地警方抓个现行的时候这个罪犯才能被捕入狱。
但是Elle不能忍受罪犯逍遥法外,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找他对峙,并最终开枪射杀了罪犯。
I didn’t see it’s coming, or I should have seen it’s coming. BAU让Elle做一个坐以待毙的诱饵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也是违背良心的. After all that she has been through, you should not let her go through this again. 明知道10m开外的那个男的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强奸你,你让女性如何能束手就擒只为了在他实施侵犯的时候别的队员好抓捕他???
最终Elle的行为被判正当防卫,所以对她的career没有任何影响。
我看见Elle被带上警车时的眼神,是那么的高贵和自信;而Gideon和Hutch的看她的目光则非常复杂。
也许从今天他们才重新认识这个姑娘,也许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看透她。
We don’t need men’s protection. Women hold their own guns.
越来越好看了诶,更深刻了。。
那个为自己学生挡枪的老师很让人感动;把三个闺蜜关在一起那集很压抑,很痛心;E10圣战那集很精彩;E11也不错,对N很同情,很心疼。
E14&15 偏偏选了母亲也是精神分裂的Reid来面对一个精神分裂,很精彩也很可怜啊。
E17 大兵死的也很可怜。
E22 有点电锯老头的感觉。。
E23 对Gideon来说太残忍。
这季感觉比第一季好看了不少,更深入了,探讨的东西也越发让人深思,另外,配乐也越来越棒了。
可惜的就是这季团队的人被虐的太狠了吧,哪怕分在不同的season里虐呢。。
还好我爱的Reid没有误入歧途。。
其实这季一集一集的看过来,越发让人觉得这些killer走到这一步都是有原因的,有的人甚至让你觉得很可怜,很心酸。
但是没办法,这并不能成为他们剥夺其他人生命的理由。
唯一一个比较触动我的就是E11里面的那个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找人阻止甚至通过自杀来避免伤害别人。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少给别人伤害,多一些关心,尤其是对孩子,这将影响他的将来,甚至很多人的将来。。
最后P是要顶替Hotch当头头了么?
期待下一季
《狩猎季节》这一集快结尾的地方,受害者看着被她成功反击,受伤躺在地上的连环杀人犯,愤怒且不解的问FBI探员Emil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
”为什么有这样极端反人格的连环杀人犯的存在?
Emily回答她:“因为他们的思维和我们的思维不一样。
”这是官方回应,但过后,Emily问同事:“为什么?
我其实也不确定我的回答是正确的。
”可能无法用单一的理由解释连环杀人犯的存在。
也许是基因,也许是环境,也许是基因结合了环境形成他们这种“畸形”的心理机制。
在他们的认知里,狩猎人类是如同狩猎动物一样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们并不会为此产生负罪感、愧疚感。
仅有“成功猎杀一名活物”的成就感。
猎人的成就感。
这个案件里的“不明人物”是兄弟俩,他们从小被有精神病的叔叔领养。
叔叔对他们的养育方式是封闭的家庭教育。
叔叔是猎人,叔叔也猎杀人类。
叔叔的心理不正常。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吸收了叔叔灌输给他们的认知。
在他们3人的世界了,狩猎是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存在,无论狩猎的是动物,还是人类。
当弟弟先被受害人回击中,躺到在山坡上,闻讯赶来的Gideon安抚濒临死亡的弟弟:“没事了,没事了,你是安全的。
”一开始,Gideon以为他是另一名受害者,安抚他。
接着,在弟弟说的话中,他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连环杀人犯之一。
但他还是依然温柔的抚着弟弟的脸,轻柔、坚定的安抚他:“没事了,没事了。
”那一瞬间,我的泪水留下了。
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我看到Gideon那纯粹的人性。
在他眼里,那不是连环杀人犯,那是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值得他付出最真诚的正视。
为什么有连环杀人犯这样的人?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用另一个问题回答:为什么有Gideon这样的人?
也许有人看到这中情景会生气,一个连环杀人犯,有什么好值得Gideon这样温柔的对待?
他做过这么残酷的事情,还对他好,把那些被他猎杀的受害者置于何地?
那些受害者才是倒霉的、可怜的人!
但我想,对于Gideon来说,对连环杀人犯的死亡的重视,并不影响他为受害者感到悲悯,这两种感受,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Was the world always this grey?Is it only in the movies that it's black and white?Is it that just an illusion?I used to know,I used to understand my place,my direction,where I was headed.World confuses me.The cruelty and indifference,tragedy."——Gideon第三季第一集,Gideon的信贯穿始末。
他的困惑不单止是一个profiler的困惑,相信也是现在每个人都有过的困惑。
这个世界,真就这么黑暗,没有希望吗?
或者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我却只剩下了绝望。
如果你有后一种想法,恭喜你,你可能会成为一个potential killer.杀人的动机千千万,但无非,都是从心理偏离正常轨道开始。
一个男人,可能因为事业不成功,缺乏来自周围的认同,而愤恨与他具有同样先天条件却有不同后天成就的陌生人——相同的身高,相同的肤色,却有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
于是他专找这类型的人作为受害者。
一个男人,可能因为妻子离开他,而对女人充满了仇恨,但是却不忍心让自己女儿失去母亲,于是就杀害与妻子长得相像的别的女人,单单杀死不足以泄愤,还要死后多戳上几刀。
可是他爱他的女儿啊,他女儿也是女性啊,他到底是爱她们还是恨她们呢?
他不知道,于是在戳上几刀后,又把死者双手交叉于胸前,让她们得到安息。
一个女人,可能因为当年曾经是暴力犯罪受害者,她觉得被虐待过的人生与从未被虐待过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凭什么只有她不一样,凭什么只有她受害,凭什么别人可以过得那么好,于是她也去虐待别人,甚至,杀害。
一个女人,可能因为当年被约会强奸,从此以后再也不相信男人。
她觉得,既然一个男人可以在那么多人面前把一个女人带离她的朋友,并将之强奸,那么一个女人更容易把一个男人引诱至空无人迹的地方,将之杀害,你们既然那么好色是吧?
我就让你们尝尝好色的后果。
还有一些凶手,是由于多重性格而实施犯罪,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使他们意识不到他们正在实施犯罪。
虽然有点不当,但不得不承认,当看到这种类型的嫌疑犯在紧急情况下被人质正当防卫而将其刺杀或被sniper一枪爆胸(多重人格的嫌疑犯总是只有这种下场!
),我多多少少会有点难过,当然编剧正是想要这样的效果,所以他们从来不让多重人格的嫌疑犯活下来。
其实我挺讨厌这样的剧情的,当你来到一个现场,却发现凶手行凶特征有很大的冲突与矛盾,于是你以为是多人犯罪,半集过后,你终于搞明白不是多人犯罪,而是一人分饰多角。
如果说喜剧让人享受人生,那么悲剧让人看清人性。
是什么引发了悲剧,这一切的源头是什么,悲剧发生后人们都怎样地被改变了,悲剧之后是否还有悲剧?
伤口或许可以好,但心理创伤却会一直潜伏在那里。
经历过不幸的人,多少年后,他的行为他的决择依然是那份不幸引领的结果。
心理创伤是永远也抹不掉的,那些一帆风顺的人又怎么会明白呢?
Reid曾经被凶手胁持,直视过死亡,还被强行注射了毒品,所以在他获救回到工作岗位之后,面对凶杀现场他无法冷静,他仿佛能感受得到受害者当时的恐惧,他染上毒瘾。
Morgan小时候被亲密的人实施过性侵犯,所以他无法接受别人profile他,所以他没有勇气站出来。
Elle在被同事护送回家之后,即在家中遭遇枪击,从死亡线上回来,在新的案子中,她己经失去冷静,她无法接受凶手逍遥在外,于是她亲手枪决嫌疑犯。
是的,他们都回来了,他们都脱离危险了,但他们都不一样了。
连FBI在受到创伤的时候,都会行为异常,更何况平常人呢?
那么那些被FBI解救出来的受害者,那些很幸运地活下来了的受害者(你不能告诉她她很幸运,因为她说不定以后会一直有一种负罪感——别人都没能活下来),他们就不会有心理阴影么?
大部分的凶手,要么因为童年阴影,要么因为生活突变,才激发了他的犯罪动机,那么这些被解救的受害者,他们会成为下一位凶手吗?
人的心理是多么的脆弱。
心理防线一崩溃,就开始付诸暴力了。
他们看不到别人,他们只看到自己,他们没有同理心,他们认为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围绕着自己,他们自己活不了别人活不活也没所谓,他们认为只有他们的痛苦才是痛苦,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围绕着他转的,他们认为,什么都没所谓,只要让我爽就可以了!
他们有时候会为自己开脱,有时候会向警方挑战,有时候会向警方求助(是的,求助,他认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杀人欲望),有时候是为了取得某个人的认同,有时候是为了出名获得关注,有时候是为了向另外一个杀人犯致敬(即传说中的copycat),有时候用宗教当盾牌,有时候以政治为借口,各式各样的杀人动机,各式各样的trigger,各式各样的作案方式。
看了这剧,我开始忍不住分析自己有哪些高危行为,要怎么防范:例如不要为了省时间而选择至三旁边的偏僻小道,说不定有人会埋伏在那里;例如中心湖周围非常的偏僻,就连白天从那里穿过也太危险;例如要小心开SUV或其它大型车辆的人,最容易把你整个人拖进去了;例如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哪怕他很英俊(有亲和力的人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例如就算对方是穿着警服的人,甚至是你天天都会见到的校园保安,他说不定也有作案动机(你信任的人容易让你放松警惕);如果房屋着火,最起码也要带上一个可以用来砸东西的硬器,以防有人故意把门锁上打不开,湿毛巾再勿忙也是不可以落下的;真的绝对不要对陌生人放松警惕,哪怕对方就是个小孩。
越往深处想,就越觉得这个世界真是危险,永远都是防不胜防,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该对任何人失去信任么?
要知道熟人作案是非常常见的。
我们要连身边最亲密的人也要小心提防么?
Gideon说:I guess I'm just gonna looking for again,for the belief I had back in college,the belief I had when I first met Sarah,and it all seemed so right,the belief for happy endings.
根据自己的时间 视力 心理承受力 我通常一天看两个案子不巧的是 昨天看的两个案子 每一个都超过我调整好的接受程度血腥和残忍的程度 一直让我的胃翻江倒海 我不想回忆具体情节 口味太重 大概是第二季的14 15 16所以我要歇一歇我就开始想:何必呢 何必自己找不痛快呢我又开始想:为什么 为什么我要自己找不痛快呢我想到,那些匪夷所思的恐怖想法和残忍杀戮 可能给我带来了类似看恐怖片的情绪唤醒,让人欲罢不能。
唤醒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最佳的通常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刺激太弱或太强时 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调解刺激的水平。
好吧,寻求情绪的唤醒 找刺激 这个动机 不怎么的我想到,虽然影片中充斥了人性的扭曲与邪恶 但BAU的探员的正气(虽然有一些戏剧化的效果在)还是让我对这个世界不那么惊恐和绝望 影片也在传达秩序 人性本善之类的理念吧 偶尔也让人感觉很温暖 不过即便是这种温暖也是有伤痕的 比如reid对那个有性虐待幻想的男孩所怀有的一种怜惜 其实是对自己过去心理伤痛的一种抚慰。
很多人 已经长大了 可是其实还是会纠结于儿时的一些情愫 这样看来 人真的很脆弱 理智的力量也很有限 情感似乎是我们行为更强大的动力 无论是恶的还是善的行为 怎么办呢 不论是变态杀手还是FBI探员 都有难以启齿的伤痛成长经历 当伤害已经发生 我们怎样用自己有限的理智去开发善 遏制恶呢 社会应该怎么做呢 让我们相互陪伴吧 真诚的 热切的 呵呵 我说的是梦话我想到,这种变态杀手,貌似中国没有多少报道 娈童啊 性虐待啊 好像不多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 不过中国强调家庭伦理的传统 可能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挺好的 恩 犯罪心理还是要看下去的 它开头和结尾的哲人哲思也是挺有价值的 哦 我想通了 情绪的刺激 人性的博弈 哲理性的总结 这是我看犯罪心理的动机想是想通了 情绪上还是有点低落 理性和感性 复杂的问题
极差,探案过程变得十分睿智。
没第一部精彩了
上季收幕boss钓鱼王结果只是条杂鱼 老G甚至没跟理他 西方记者 L姐作大死 耻辱退场 比惨大会:M后面的贞操已经没有了 到后面老G戏份几乎没有了 老毛病 在LA取景的话条那些不太著名的地方啊 侧写这种开局全靠猜的在其他剧里都是当成丑角的 10后再看觉得非常降智
【我爱电视剧】 很艰难的看完了这一部,时间太久远看不进去啊。
为了第一季的结束才看的第二季,刚看了一集
有时能让人感觉到性别歧视的全面建构,挺不舒服挺不招人看的。而且质量有点肥皂了。
第二季绝对渐入佳境,很多集单独挑出来拍成电影也是闹太套的呀!
变态杀人狂呀变态杀人狂~~
Elle走了 Jason也要走了 人物开始换啦
男的,女的,黑人,白人,美女,肌肉男,萌物,队宠,一堆并不是太正常的人组成的BAU小分队,坐着jet,满世界的飞来飞去,斩断罪恶的黑手,多么痛快呀~~~
第一季的剥皮案只是让人桑梓,第二季的肋骨案则是让人不寒而栗,怕怕怕怕。最后一集肋骨案续集简直是废柴。倒数第二集看不到。Reid受虐待那集实在是太淫荡了!捆绑、囚禁、拖走、推倒、打脚心、扇耳光、流口水、打毒针、仰脖子闭眼、欲仙欲死的,还来个弱弱的I'm too weak!
剧情变少了,恐怖片>侦探片。
还我elle!!!!!!!!!!!
这变态的老头让我想到了《妙女神探》里的那个变态。。果然每个罪案剧都有一个变态。。
有些不错
浪费时间
Elle就这么不演了吗
看不动了
为了强行让elle下线,剧情编得也太离谱了吧。reid一个人跑去追杀人犯也是。感觉gideon自从私密小屋被发现后好一阵子不在状态。这季没啥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件,大逃杀和密室逃生受限于时长也挺一般的,那个人骨风铃也是意义不明。
编剧再用脑子写男人,用脚趾头写女人呢...只能说恨这个爱男厌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