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爱,不爱》,忽然对林姑娘来了兴趣,顺着她的作品目录,把2012年5月上映的电影《我妻子的一切》看了。
这部电影基本可以看作是《爱,不爱》的扩写版,整个故事架构是一样的,林姑娘在日本学厨艺恰逢地震,遇上学建筑的李善均,两人一见钟情,一年后结婚,七年后进入倦怠期,所谓的“七年之痒”。
与《爱,不爱》里英新的敏感忧郁不同,这里林姑娘变成了一个絮絮叨叨的邻居大婶,李善均被烦得头痛不已,居然想出个点子,请邻居花花公子柳承龙去勾引老婆移情别恋,好让她主动提出离婚。
最后仍然是在林姑娘走还是留的问题上纠结。
林秀晶在日本恰逢地震,遇上李善均,两人一见钟情
花花公子柳承龙被三个女友(一个中东黑袍女,一个欧洲金发女,一个华人姑娘)缠得没办法想自杀,被林姑娘叫停
林姑娘报警,两人闹进了派出所
花花公子三两下就把值班的小女警迷得不要不要的
李善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花花公子欣然接受
当然会爱上林姑娘
两人都动了心
打算离婚的林姑娘又多留一天 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导演闵奎东看了《爱,不爱》后来了灵感,身兼编剧,把故事重新写了一遍,丰满了情节,伦理片变喜剧片。
时间上也衔接得正好,5月上映的电影,看片中人物穿着和背景季相,整个拍摄是在冬天进行的,林秀晶在2010年夏天拍完《爱,不爱》之后,在2011年冬天拍了《我妻子的一切》,两部电影之间没有别的作品,下一部电影要到15年才出来了。
林秀晶凭此片拿了那一年的青龙奖最佳女演员奖,演男二的柳承龙拿了最佳男配角奖。
编剧兼导演闵奎东这是第二次和林秀晶合作,上一部是《寻找金钟旭》,他是制片人。
闵奎东获得了青龙奖最佳剧本奖的提名和百想电影部门最佳剧本和最佳导演的提名,只是都没有得。
林秀晶和柳承龙也获得百想提名,同样没得。
《我妻子的一切》票房接近425万(人次),一个小成本喜剧电影有这样的成绩,非常不错了。
林秀晶这是我看她的第四部电影,已经很熟悉她的风格了,总是一幅受气小媳妇的样子,《对不起,我爱你》里的造型师宋恩彩先因为暗恋“郑少女”委屈到不行,后来爱上苏志燮为爱殉情,《寻找金钟旭》里的舞台剧导演等初恋男友等了N多年,《爱,不爱》里的英新是出版社编辑,加上这部《我妻子的一切》里的贞仁后来当了电台主持人和撰稿人,文艺是真文艺,风格也是真统一。
《我妻子的一切》里的贞仁已经是她的顶峰,再发挥也就这样了。
男主角李善均也熟,之前看过他的《寄生虫》《我的大叔》《Pasta》《咖啡王子一号店》,几部作品看下来,觉得他还是适合《我的大叔》《我妻子的一切》里受气窝囊中年男人的角色,《咖啡王子一号店》里温和包容的男二也不错,《Pasta》里咆哮霸道男是最违和的,《寄生虫》里的有钱人表现一般。
非常有意思的是演男二的柳承龙,不久前看了《极限职业》,他在里面演一个便衣警察,老实说在看《我妻子的一切》时没认出他来,他的脸居然和河正宇有几分相似,花花公子这个角色和河正宇在《爱情小说》里的三流作家也有那么几分神似,完全可以看作是河正宇的平替。
所以我说《我妻子的一切》是《爱,不爱》的扩写,故事结构一样,女主角还是林秀晶,男二都是“河正宇”范儿的吊儿郎当文艺中年花花公子,《爱,不爱》只闻其声,《我妻子的一切》里是壮硕版,闵奎东导演挑演员时显然是有意为之。
为了在邻居太太面前表现得身材壮硕孔武有力,花花公子在大冬天脱了衣服扛煤气罐
邻居太太一走过去他就喘气
柳承龙 甚至林姑娘在两部电影里的爱好都是一样,爱美食,煮Pasta,喜欢咖啡,收藏精美瓷器,柳承龙那里日式的西洋的都有,并且这回真的有蓝洋葱。
电影一开始,是林姑娘在日本吃日餐,一桌子小碟子小碗小盘盏,甚至还有一个小炉子
结婚后,林姑娘为李善均准备的晚餐,也是日餐,一桌子小碟子小碗小盘盏,也有一个小烤盘
两人去喝咖啡,什么咖啡配什么杯碟,镜头一扫而过,没有清晰的画面
邻居家花花公子为林姑娘现榨果汁
身后的壁橱一打开,一层全是日式杯盘碗盏
另一层是西洋瓷器,右下角靠里的,这回是真的梅森蓝洋葱盘子
花花公子演戏给林姑娘看,要把这一堆前任留下的瓷器扔掉,林姑娘看了直呼可惜
这小花围裙一穿,是又文艺又家居,又猛男又暖男
复古圆眼镜一戴,佩兹利丝巾一围,红酒杯一端,还真有范儿,怪不得那么多女人都喜欢他
这佩兹利丝巾我也喜欢 有位朋友说柳承龙演过《个人取向》里的崔馆长,还真是。
《个取》我只看了一遍,对配角印象不深,但他的声音太有魅力了,去找了一张崔馆长的剧照附在这里。
《个人取向》里的崔馆长(柳承龙饰演)
晚上刚看完我妻子的一切无字幕版,凭着多年看韩剧的经验,对话台词还是听懂几句的,不过大部分就不清楚说的什么意思了,但我还是想说这是一部值得好好看的电影。
林秀晶饰演的老婆大人绝对是很多结婚多年的家庭主妇的典型模样,好念叨,说话犀利刻薄,不爱打扫,穿着随便,李善均饰演的憋屈老公,从两人相识时的一见倾心到七年后的一味服从,难以忍受,以至于找人勾引自己老婆出轨,不得不说感情这东西就是飘渺,花花公子的柳承龙,得意于各类女色中,却意外地败在了女主的裙下,这个当然是剧情的走势,而结果是夫妻二人复又牵手也是情理之中,有多少人能无视7年的相伴和感情,选择不过一瞬的来电爱情呢?
不管是自行恋爱结婚也好,相亲介绍成家也罢,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是一定要慎重扮演的,责任感有时候比所谓的感情更为重要,我是你的妻子,所以即便有心仪心动的男子出现,却终究比不上自己的老公更适合自己,我是你的丈夫,哪怕你没有刚相识的可爱温柔,却不能抹杀掉老婆一直存在着的吸引你美丽。
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让我对婚姻有了更理性更深刻的理解,未来的自己如何面对自己的丈夫,经营彼此的感情,困惑的时候就可以看看我妻子的一切。
刚刚和老公结婚一年,短短一年的时间当中,也有痛苦伤心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和眼前人结婚的时候。
比起电影中的婚姻第七年,我们可能还处于磨合期。
眼前的人还是那个人,似乎同恋爱时候的人一样;但是也清晰的明白,变了。
结婚的时候,家里有长辈嘱咐我说,无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底线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
看完电影后,愈发赞同此观点。
女人的事业也是女人魅力的强大来源之一吧。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上来说,我更喜欢在DJ事业上闪闪发光的林秀晶,更喜欢能照顾好自己情绪的林秀晶,更喜欢被旁人喜爱的林秀晶。
我想,她老公也是如此吧。
很久之前有位博主写了一句话,记忆非常深刻:A woman is a person with a B.先成为人,然后才是女人。
人首先要在社会上立足,承担压力,自给自足。
然后再找到自己的伴侣,一起经营生活。
愿每一位读到我文字的小仙女,认真生活,平安喜乐。
2013.2.21挺逗的!
林秀晶演什么都那么美!
我很喜欢她!
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妻子,爱唠叨的妻子,爱吐槽的妻子折磨丈夫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男小三勾引他妻子的那段戏,怎么俘获一个女人的心!
这个要好好学习一下!
以免上花花公子的当!
他能聆听你的内心,和你有一样的兴趣,是另外一个你,关心你,聆听你,这样的男人,有几个女人不爱呢!
不过他妻子说的一番话,我不喜欢和你一起生活久了以后的那种自安而然的沉默感,越来越变的没有话说,我很害怕这种沉默。
Y,我想和你说很多话,可是你一开始就拒绝我了,我也不敢说,太过强势你更会拒绝我,不说话的话,也会越来越遥远,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你就对我笑过一次,虽然只有1秒钟,但我已经很高兴了,那是我最开心的1秒钟,虽然你心里一直没有我,我还是爱你。
影片开始的贞仁和道贤无疑是爱情的最佳典范,异国偶遇、浪漫表白、甜蜜相处、带着彼此的爱意披上婚纱……镜头一转马上到了七年后,所谓七年之痒开始刺痛道贤的神经。
贞仁从那个温柔浪漫的女人变成了一个絮絮叨叨、对任何事情都有看法、对世界的解读总是不吝于从最坏的角度进行的神经质大婶。
看着道贤坐在马桶上喝下她递过来的两杯果汁,我也觉得那就跟毒药一般,难以下咽。
可是贞仁是爱着道贤的,即使她邋里邋遢、絮絮叨叨,贞仁没有少给道贤做一顿饭,甚至永远那么丰盛的料理。
明明讨厌公司聚会的场合,贞仁也会在腿伤之后去给道贤撑面子,不过这场聚会也不出意外的成了一场人间餐具。
其实影片里一直存疑的是道贤对贞仁的爱,他活在一种叫做贞仁的压力下,几乎神经衰弱。
可是仍旧不能够说出那句离婚,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借口,我一直相信能让一个男人留在女人身边的肯定是感情。
终于,压抑到了极限找到了突破口——情圣先生。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个形状,3个人的互动可以把感情带回平稳。
情圣动了心,道贤后了悔,似乎最大的赢家就是贞仁,可是贞仁却在知道了俩人背后的“交易”后,选择了离开,离开情圣、也离开道贤。
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情圣帮着道贤找回对贞仁的爱,道贤对贞仁有爱吗?
这是肯定的。
不然一个男人怎么可能记住妻子的一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无疑不熟。
只是这份爱被时间、生活琐事慢慢掩埋,变得越来越寡言少语。
而贞仁的爱却一直没少,她敏感地感觉到丈夫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啰哩啰嗦,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电影最后俩人还是找到了最初的那份情感,没有出现在离婚事务所(是叫这名字吧)。
不可否认俩人的改变,可是还得说一句,爱情终究是两个人的事儿,不然所有的爱都会成为负担。
婚姻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
NONONO,我们暂且不论曾经无比相爱的两个人最终会在朝夕相对中卸下一切伪装与粉饰而变得面目可憎彼此厌倦,我们也暂且忘记琴棋书画茶花诗是怎样悄无声息的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只是设想,当所有压抑的愤怒、绝望、悲伤、麻木在一瞬间被某根引线点燃,那曾发誓“无论安乐困苦、丰富贫穷、或顺或逆、或康健或软弱,你都尊重他(她),帮助他(她),关怀他(她),一心爱他(她)”的两个人是如何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荷尔蒙做的孽犯的错,却发现事到尽头竟然是怎样都无法全身而退的窘境与心情,谁说不可怕谁就是彻头彻尾的大话精、假天真!
婚姻啊,真的是世界上最无法秤斤论两又最讲你情我愿的交易。
一场以爱情为赌注的契约,根本就是每一个字都是陷阱。
这个故事荒诞吗?
我认为,稀松平常。
相遇,很美;相处,很难;相离,很苦。
于是,处不好分不得,说不出口下不了手,要不,还是保持沉默吧,或者,等贞仁先放手,我i就可以毫无负罪感的解脱了吧。
——这大概,就是道贤的心路历程。
那个在日本街头偶遇的,被地震吓的惊慌不已,让道贤忍不住要请吃饭的漂亮姑娘,怎么会变成这样唠叨蛮横不修边幅土脱光了也不再有吸引力带在身边只觉得弄不好就会在朋友面前丢尽颜面的黄脸婆?
好痛苦啊,离婚吧。
可是,贞仁她,这样凶悍的爱着道贤啊。
她逼着道贤在马桶上喝果汁,一定要不停的吃光她做的菜,摔断了腿也要骄傲又闪亮的出席道贤的公司聚会,逼着道贤听她说话因为两个人的房间有声音总比沉默来的好,不分场合的一根筋说着大实话.......尽管贞仁这样烦人,可是,贞仁她,没有犯错啊。
道贤思付着,那,让懦弱又绝望的我,把贞仁你,不,是我们,推上解脱的康庄大道吧。
那个被称之为情圣的男人,是道贤偶然获得的武器。
他让他勾引贞仁,直至他们的婚姻可以顺理成章不带一丝歉疚的结束。
为此,道贤甚至自掏腰包给了贞仁一份可以尽情表达自我的工作,倾其所知把情圣塑造成贞仁命定的理想情人。
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
贞仁完全中招了呢!
可是,道贤却开始变得惶惶不安起来。
贞仁啊,你怎么不再没完没了的冲着我唠叨了?
你怎么不再粘着我了?
你怎么变得闪闪发光了呢?
你怎么真的可以对别的男人动心了呢?
你怎么,可以离开我了呢?
啊哈,贞仁啊,你和情圣,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因为,那是道贤我自编自导的戏啊!
这个十足的屌丝男人, 果然演足了最后的悲剧戏码。
所谓不再麻木的人生,必须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然,不是吗?
揭穿吧,贞仁的人生,情圣的人生,道贤自己的人生,我们所有人,终于,全盘皆输。
我以为,这才是婚姻的真相。
最后的最后,当经历完所有的幸福与悲伤,不安与不满,复杂的情感终于揉捏在一起,如同炸弹般轰然爆开,而已然迷失在婚姻中的人们,因为疼痛,终于再一次找回了,失去的,感觉。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片子可以上5颗星。
可惜,但凡是爱情喜剧的编剧,都善良的让人发指。
于是,我们看到了又一个完美结局,可是,谁又说,那绝对不是另一个圆周的起点呢?
看到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如同自身的写照。
忍不住哑然失笑,爱情和婚姻,一纸契约,差之千里。
做别人的女朋友男朋友,哪怕相处十年,一旦厌倦,打个包留个字条就可以潇洒走人。
而做了别人的老婆老公,哪怕照着镜子有掐死自己的心,也得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撑足执子之手共赴悬崖的勇猛气场,那是婚姻的残酷,亦是婚姻的神圣。
如我80年代生人,正逢感情观价值观颠覆旧有传统的年代。
朋友们坐在一起闲聊,常困惑父母一代的传统婚姻模式中爱情究竟占多少份量,感觉不幸福还要在一起吗?
还是,想象那暮然回首倏然一身的恐惧,早已盖过没有爱情的惆怅?
毕竟,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短,苏梅正好是人生伴侣这种事情,万分之一的运气而已。
与爱情和婚姻挂钩的事儿,是总也说不清道理的。
年轻时候觉得爱不爱是泾渭分明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年纪见长终于明白,留住自己是留住一切的前提。
但是,传统婚姻模式中的隐忍与坚持,我仍然谓之为难能可贵的婚姻契约精神。
爱情可以消弭,承诺却不可不守,这是我们这一辈逐渐丧失的能力。
婚姻,究其根本,始终是挑战人性的制度。
政治需要可控的人类繁衍,生存在社会体制中的男人与女人之间需要可保障的情感维系法则。
惟一永爱,是乌托邦的理想。
而若是下定决心要在婚姻的悬崖上纵身一跃,请谨记彼时彼刻,握紧那双手的感觉。
我们彼此都掌管爱情一半的灵魂,请别让它独自像幽灵一样游走。
一见钟情的桥段发生在异国的地震里,初遇最美好的就在于,哪怕神经质也显得迷人可爱。
时间的魔力就在于,它能搅浑一切边界。
和所有与婚姻的有关的故事情节一样的设定是:终日相伴耗尽彼此的神秘感、一个屋檐下生活的矛盾、永远没有休止的生活琐事。
当爱情以吃喝拉撒为归宿,我们就会被扑面而来的烟火气熏得看不到它本来样子。
男主角开始抱怨女主角的任性唠叨与不拘小节,看客不禁唏嘘主妇生活对一个女性的改变。
多数人会沉浸在唠叨是因为孤独的魔咒里无法自拔。
但我们如果从头仔细去看,贞仁从一开始就是那个样子,她不耐烦母亲给她打来的电话,她倔强地坚持不说韩语,她神经质地把手机震动当作地震。
只是一开始以爱情为名,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好的样子。
所有的无理取闹都是天真可爱,所有的莫名其妙都是惊喜连连,所有的不可忍受都能化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来安慰自己。
果然,天降大任。
当两个人的生活从公园、商场、游乐场缩小的一个屋檐底下的时候,本来四处游走的矛盾都聚集在了一个场景里。
于是我们看到了无休止的争吵,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们没有在商场闹过情绪在公园绊过嘴呢?
当空间狭小到只有彼此的时候,所有的矛盾都被扩大。
导演聪明地给贞仁的性格做了伏笔,但我们都容易一厢情愿地认为那是婚姻对女性的腐蚀。
道贤像所有已婚男士那样,开始看到了对方身上的种种缺点:她在自己面前的不设防,她的唠叨,她的坏脾气,全都蜂拥而至地堆积在他的大脑里,让他忘了他曾经觉得那些正是可爱的模样。
我们不能完全静态化一个人性格行为上的改变,但这些改变并不完全因为环境的变化,还因为爱情开始的急促绚烂,多少让人迷住了眼睛。
贞仁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道贤开始想尽各种办法不回家。
那个房间像是束缚彼此的铁链,让一方沉默抑郁,让另一方卯足了劲儿想挣脱。
隔阂开始蔓延,从一点到一条线到一堵墙把两个人的距离越拉越远。
一个越想挣脱,另一个就越想紧抓不放。
贞仁对道贤的形影不离对于道贤来说像是一个魔咒,他开始抱怨与反感这样的贞仁,甚至想到令她出轨来结束这段婚姻。
情圣的到来给道贤带来希望,他相信情圣能带走贞仁对她的束缚。
于是他写下了贞仁的一切告诉情圣,情圣开始了追求贞仁的漫长旅途。
情圣与贞仁填补延续了所有影片开头的恋爱场景,让人在一瞬间觉得这两个人是在真正地恋爱。
直到最后道贤问贞仁收到花为什么会笑,贞仁坦然说想到了当年道贤的样子。
情圣就是他们当年的爱情。
口口声声不愿意离开情圣的女人,都是铭记着不能忘怀的回忆。
情圣和贞仁的感情该是当年他们感情的模样,正是曾经的样子才会让这个执着于爱里的女人不能自拔。
她承认她对情圣心动,其实她无非是找到了当年的那个道贤,找到了那个时候的爱情。
矛盾的缓解与高潮都是从贞仁开始拥有自己的事业开始的。
适度的距离与足以让她沉浸的事业让她找回了那个坚持说日语的倔强的自己,情圣也带着她当年喜欢的一切投入到了这场与恋爱有关的回忆当中。
道贤在旁边声嘶力竭却手足无措,不是他惧怕真相,而是人本来对自己所具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无力感。
面对着的桩桩件件都是他的曾经,纵然影响到了他的生活他也无能为力。
回到常态的贞仁开始认真思考两个人的关系并且决定离婚。
两人在休庭间隙走进了一家小餐馆,道贤发现自己变成了贞仁曾经不依不饶的样子,他发觉是恐惧失去让自己性情大变,是害怕孤独让自己变得唠叨。
贞仁看着眼前的道贤忍不住偷笑。
两个彼此了解境遇的人最终总能达成和解。
就像贞仁在车上告诉情圣该如何再次得到真爱:忘记彼此。
道贤忘记了贞仁曾经的无理取闹,贞仁忘记了道贤试图离开的无情。
两个能彼此忘记的人,才能彼此重建。
情圣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存在,是他们心里的一个幻象。
道贤看见往日光景却手足无错,就像他开车冲向情圣却在紧要关头踩上了刹车。
挑明真相后突如其来的地震,把故事推到了末端,一个由地震而起的故事也将在这场地震后画上句点,混乱之中给了看客许多关于结局的遐想。
地震破碎了之后要怎么办?要重建。
道贤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情圣再也没有出现过。
因为生活里本没有那样能即时出现解救困境情圣,无非是你愿意和自己和解。
开始抽着烟的贞仁和最后抽着烟的道贤,无非是一种换位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他们人生里的那两场地震:一次遇见了爱情,一次守住了爱情。
贞仁还是那个喜欢大惊小怪的贞仁,道贤还是那个保护着贞仁的道贤。
时间会在每个人的感情里作祟,岁月总会耍一些令人愤懑的手段,但今天的一切都有曾经的影子,所以就怀着初心,拿着曾经的一切来和变化和解,拨乱反正。
栖息于彼此心里那一半的爱情的灵魂,在和解后才归于宁静而不独自做祟。
爱情本来就是一场地震,这种刺激让人彼此扶持,也让人重新清醒。
而爱里最好的样子就该是,你虚惊一场的时候,我也弯下身子去。
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好久没有遇见让人看过以后仍然记忆犹新的电影了。
我不知道这个电影会记多久。
有的时候不是因为电影本身不好,而是我们是否在合适的时间,恰好看了合适那时的自己的电影。
因为和现在的老公开始恋爱的时候,就是异地。
说实话刚开始真的觉得不那么确定能在一起走下去。
所以就半信半疑,迷迷糊糊的这么过着。
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相聚。
可是因为一直盼着,想象着相聚以后一起快乐的场景,自己完全不能够享受地生活在自己那时身处的环境当中。
偶尔的短暂相聚也不能够愉快度过,因为又会开始发愁聚少离多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头。
完全迷失了自己。
自顾自的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的在电话里抛出,撒娇,绝强,发脾气,到眼泪。
完全不知道那时在异国的他怎么想,怎么过。
就像那书说的一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就像这场电影,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了,彼此不了解,更别提感同身受。
热恋很甜蜜,也很短暂。
女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之后,那个人便变成了她的全部。
就像电影里,料理和收拾屋子,围着老公团团转变成了一天要做的全部内容。
甚至无趣到要和送报纸的争吵。
电影的主题虽然陈旧,但是并不乏味,男主人并没有因厌倦婚姻而出去灯红酒绿,女主人也没有因主妇7年而变黄脸身材走样。
这是不是让我们看到是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向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救药。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便会沟通,只要我们了解,我们便会理解。
所以说,正处在婚姻之中的年轻人,希望我们停止误解我们爱的人。
我只要求我们彼此相爱,其他一无所求。
一个人住的时候,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总是会打开电视机,和影片里林秀晶打开搅拌机吸尘器的理由一模一样。
“活着的家里,总该有点声音。
”“比起喋喋不休,沉默难道不是更可怕吗?
”男人永远不明白的一件事情——很多女人之所以唠叨,不过是因为孤单而已。
男人和女人永远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在长久而乏味的婚姻生活里,女人所带来的诱惑还能历久弥新吗?
小S说,就算一个再美好的婚姻都有两百次掐死对方的冲动,三百次离婚一走了之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痛苦跟着我们一起变老,之前的痛苦早都可以忽略不计,新一轮的痛苦才是终生大事。
对于婚后的女人们来说,这消磨人的家庭生活和只顾埋头工作的老公,是比小三比哭着闹着的背叛毒性更强的痛苦。
早起,老公不在。
睡前,老公未归。
小孩的连续啼哭,就彻底颠覆女人一整天的情绪。
婚后的主妇们坐在夜晚的床边抽泣,老公在旁边鼾声如雷,小孩开始伊伊呀呀地哭闹。
“你这痛苦不值一提嘛。
”面对工作的压力,男人的大脑沟会常常觉得哭泣怕是主妇们最无理取闹的武器。
连个拥抱都吝于给予。
就如同影片里林秀晶的唠叨。
和老公面对唠叨时无比丢人的表情。
七年的婚姻之后,把老公逼到走投无路的唠叨,和爱没有半点干系,她寂寞地摆弄着遥控器,风扇呜呜转,活着的家里,总该有点声音。
豆瓣上有个姑娘写道:“我刚出嫁的时候,妈妈抱着我放声大哭,她说,‘别人家怎么会有自己家里好。
’我一直以为妈妈口中的别人家,是婆家,日后渐渐懂得,这里的别人家,就是我自己家,是我和老公亲力亲为的家。
这个女儿,从现在,就要开始过一个女人从早到晚脚不沾地的日子了。
”我们感同身受。
装修那一年,老公在外地,从买材料到盯流程,我事必躬亲。
六七月的南方,每天都是似火的骄阳。
别人眼里,我是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贤内助,自己心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心都湿了。
晚上通电话,常说一点都没有关系,然后滴几滴泪,第二天一样风风火火地赶往工地。
这几滴泪,不是辛苦。
是孤独。
或者,还有疲惫。
可这和面对了多年婚姻生活的主妇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
谁说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过着过着就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
眼泪和唠叨,女人们择其一而过活。
影片里的林秀晶选的是唠叨。
因为她很要强。
尽管影片的后半段上演了一段十分反转的韩式轻喜剧,并快快乐乐地happyending。
可现实生活中,没有工作的女人们日子依旧不咸不淡地过着。
她们和自己的男人的相爱,却站在触手不可及的地方两两相望。
要不,我们和男人谈谈?
可那已经被工作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男人,女人通常都不忍心去要求。
以及,要求而来的拥抱,算不算打了折扣?
怪只怪,我们走在感性和理性的两端,只能遥远地伸着手,但愿能触碰指尖。
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辩,女人实在无需楚楚可怜。
只怪那几年,感性赢了理性,那一面。
这是一部沉默、爱、痛、回忆交织的好电影,以爱的名义聊人性。
俊男美女的搭档,免俗不了,只不过,它闲聊人性较之其他深刻许多。
人生就是苦中作乐,喜忧参半。
开始,感觉妻子好无厘头,任性、无尚优越感、无情,理性的过了头,真替做丈夫的善均欧巴难过。
当后半段妻子解释这一切时,原来是因为孤独,孤独的和你争吵,制作噪音;没有人站在她这边,都沉默了,她还没有。
心有泪在滴。
妻子徘徊了,顿悟了,了解了自己的优越感实则是丈夫的包容忍耐,“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妻子可以肆无忌惮地张牙舞爪,是丈夫的爱。
俩人相爱在一起了,总会有意志外的因素来干扰,那位情圣欧巴只是为了电影本身的戏剧性量身定制的一号人物罢了。
回到现实生活,事实上,根本不需要试探的诱惑,太多因素导致俩人的分崩离析,归根结底,【还是彼此间能否信任与尊重】罢了。
只有当感受深刻的到达一个刻度,事情才会有所转机,直入人心。
只是妻子的细腻入微,还是觉得不很真实,错觉?!
情圣欧巴是个亮点。
教父+哲人=泡妞制胜法宝。
以后爱情片照这样可以多拍点。
崔导演傻大个,哈哈。
真实的自己没有几个人能接受,所以人人都习惯了带着面具生活,爱情没有多复杂,肯接受你最真实那一面的人肯定是爱着的~~~~果然张国荣在春光乍泄中跳舞那画面最代表寂寞,电影里一闪而过~~~哥哥~
20120806
精神•大爱.“她”无疑是可爱率真 可以改善男人与“世界”的女人!她找回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事业后那份魅力多么撩人。这结局未免有些男权意识的理想化了. 实际上 无论是不懂珍惜自我为中心的原丈夫 还是那个病态多情的中年大叔.都无法真正拥有如此性情的女子!有种“她”的存在是属于自由与多元化的世
林秀晶还是美。前面的唠叨歇斯底里也演的很真。男人往往因为女人不再如初见时那样而感觉无力再爱,却不知道先变的是他们。
完完全全是冲着林秀晶去看的 不是什么特别好的剧本 却要靠一个女的撑足整场
让你爱的人爱到孤独,是你的失职。
林秀晶开始真絮叨啊!!!!差点关掉不看了,和以前的角色就是两类人啊!!!
女主角算唠叨吗?这老公不想过也不至于请别人来引诱啊,就这样还最后又和好如初,得是多极品的一对夫妻呀
对于成了家的人的估计感受更多一些,警察局里那个女警很是可爱
是想表达什么呢?只能用奇葩的方式才能证明疲倦的琐碎生活之中包裹的是真爱?或者女人要避免做全职主妇以免因孤独而变成话痨聒噪狂?……其中一星是给林秀晶的。
喜欢这只毒舌人妻
影片的爱情文本和电影文本都很工整。在表现形式上也是韩片类型片中惯用的夸张手法。前半段的轻松自在诙谐幽默,到了后半段随着探讨内容的深刻,而因了剧情引入勾引一说,导致影片表达不太流畅甚至不太能自圆其说。当然爱情喜剧的范畴内,绝对OK。
因为林秀晶去看这部电影。一颗星给她,另一颗星给这个电影让我得出了结论,避免七年之痒,沟通固然重要,但保持自我不要被生活丢失了自己才是关键。
依旧是韩国轻喜剧“重口味+小清新”的套路,既轻松幽默,又有一定的家庭话题性。比较适合夫妻两人坐在沙发上捧着一堆零食一起看一下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你们愿意浪费这两个小时的时间......
我不知道你的孤独 我孤独了才知道你的痛苦
林秀晶小姐让我刮目相看啊。
冲着林秀晶去的
爱情保鲜。
3林秀晶的獨角戲。
1.“以前你的唠叨让我觉得很丢人,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因为孤独,现在我孤独了才知道你的痛苦”;2.柳承龙饰演的角色本身的设置非常失败,而柳承龙油腻猥琐的中年大叔模样更是失败,非常违和,让人难以入戏;3.对于婚姻长跑中,男女行为、心态的变化的描述有点意思,其余部分都挺难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