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视频号里刷到一段短视频,觉得挺搞笑,于是就下载下来看,没想到一上来就整了段儿音乐脱口秀,就类似于王勉那种边说边弹唱,不知表演风格是谁借鉴的谁?
其实立意还算不错——借一个温暖的故事来呼吁关注特殊群体。
但是用综艺和小品的语言结构处理一部电影,确实有那么点儿“瞎胡闹”,用常远自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说就是:“怎么就跟闹着玩似的?
”看豆瓣评分,也在及格线以下。
但实话实说,用心理学标准来评判一部喜剧片,也未免过于苛刻。
常远在故事里饰演的是一个有强迫抑郁症且重度洁癖的病患,缺乏存在感和对生活的认同感,在决定自杀时巧遇他的“天命女孩”——李沁饰演的Lucky lady——性格大大咧咧,朝气蓬勃,乐观豁达,对生活充满着自信,两个人正好形成一对互补。
于是磕磕绊绊上路,开启了一段治愈之旅。
估计是开心麻花团队在年终聚会时,谁想了个好点子,然后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边开玩笑边探讨着就敲定下来给拍了,多少有点缺乏严谨的逻辑和铺垫。
不过片头的字幕剪辑倒是挺带感的:莫兰迪的高级灰色调,常远一身素洁白衣,纤尘不染,从起床、饮食、清洁到熨烫衣物,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严格卡点,营造出一种机械化的刻板生活氛围。
包括自白和独坐窗前,看对楼的灯火默默发呆,渴望家的温暖却只得孤身一人和智能客服互动的凄凉,那一瞬间心里还是有些触动的…
第一次看到詹瑞文还在潮什么办公室,只觉得与人一种异样的感觉,常远第一样,给我一种詹瑞文的感觉,整片也有其神态,然后看电影就类比,写歌的情节我想到《爱的逃兵》,乔杉男那情节似《夜生活女王之霞姐传奇》中小黑一段,温暖住的村不就是《功夫》翻版。
温暖的醉酒后,常远又用一种詹瑞文的眼神看,取景好像库尔贝《世界的起源》,或者似美国b级片的取景或如…最后好的就是温暖的抱抱,片尾曲也不好好请谁写一下,简直偷工减料,为什么不好好拍成个令人难忘的电影和写出难忘的曲呢?
女朋友后来才来的,后期的片段才有点趣味,或许是电影看的不是情节,是主要和谁看,正如旅游游的不是风景,重要的是一起欣赏风景的人
第一,整个电影都在说女主的前男友多渣,哪怕是个杀人犯,总得有杀人动机吧。
只讲女主的一面之词,既然这个男人这么垃圾,你当初为何和他在一起,这点为啥不敢说了。
如果只有抱抱火了,女主是不是也要扣抱抱一个骗歌词的帽子,毕竟歌词又是女主写的送给他的。
按照女主的说法,前男友骗歌还出轨。
事实是什么?
事实是女主毫无格局。
写歌是女主自愿的,最后变成骗了,既然如此当初为啥给他写,为啥不捧自己呢。
是不是和现在给抱抱写歌一个性质呢?
也许是女主家境不好想找个一事无成的富二代扶持潜力股,也许是女主备胎前任太多、生活中道德绑架为难伴侣,或者等等不为人知的缺点,总之导演提都不提,直接来一个无逻辑性的渣男设定,甚至不加解释。
电影这种片面宣传方式,很容易导致当代女性认不清客观事实,从而在感情中产生更多的偏激判断,更容易遇到渣男。
电影看似是在维护女性的舆论声誉,让女性做正面人物,实则是在捧杀当代女性。
第二,男主的设定,基本上就是在迎合国女的做梦需求。
每个女人都想找一个主动做家务,有洁癖的男人,享受一切的同时又不需要付出任何身体代价可以随时脱身。
男主这个设定非常完美。
同样是在捧杀女性。
走出电影院的女观众一定会很失落,为啥我身边没有这么好的男人。
导演是嫌中国的结婚率太高了吗?
我的表面:媒体天天这个样子,这世界不会好了。
我的内心:赶紧加速吧,快踩油门。
主人公鲍抱从出生到长大从来没有被人抱过。
小的时候,他曾经因为想要爸爸妈妈抱抱他,却不幸导致爸爸意外车祸死亡,妈妈精神失常最后在精神病院去世。
孤独的鲍抱从此继承了父母的洁癖,住的地方一尘不染,连跑步时都要保持发型不变,任何事情都要按计划执行,甚至自杀都要按计划执行,一分一秒都不能错。
鲍抱这样的洁癖强迫症,对完美的执着追求让身边的人都无法接受。
他的学生不喜欢他;同事不喜欢他;连陌生人都无法接受他。
他很孤独,自己也感觉心理有问题,就去找心理医生治疗,结果把心理医生都逼疯了。
鲍抱的人生让我看到一个人的习性和我执有多么可怕。
本来讲卫生是无可厚非的,但不是活在无菌的环境里,不是为了避免互相传播细菌,连最起码的握手和拥抱都不敢了。
我个人觉得它是一部很治愈的喜剧,剧情设计独特很新颖,又用稍稍幽默和夸张的表演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电影中的男主角鲍抱是个有严重洁癖和强迫症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卡在整点上,在我看来有些行为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反而让我想到了自己,因为我也是有点洁癖和强迫症,这其中的痛苦我也是懂得的,说到这里我就一把辛酸泪,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吧,融入生活中了。
不过男主鲍抱确实是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他无法触碰别人,无法拥抱别人,因为他从小受到的父母的影响。
后来遇到了女主宋温暖,我觉得女主就是来给男主送温暖的,鲍抱是个非常孤独的人,宋温暖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鲍抱的生活,并打乱了他的所有时间和所有计划,宋温暖曾被渣男欺骗和劈腿,受到了感情上的伤害一直没走出来,变得邋遢又不爱整洁家里一团糟,跟鲍抱完全就是格格不入,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在逐渐影响着他,他也在逐渐影响着她,他们互相治愈对方,帮对方克服心理障碍。
参加音乐比赛,起初是宋温暖的梦想,她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实力,后来误打误撞,这成了她和鲍抱共同的梦想,总决赛的时候他们被拦住,被锁进了一个休息室里,不过屋里有直播工具,最终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开启了一场炫彩夺目的直播,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不会出场的时候,他们就突然出现在了大屏幕上,就是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怎么了,眼泪也刷地一下流了出来,也许是看到他们做到了,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心里受到了感触,激动吧。
最后他们给了彼此一个温暖的抱抱。
优点:1.有几首歌还算能听。
2.灵车和崩屁爆炸那两段有点好笑。
缺点:1.我理解的高级喜剧是自带喜感的演员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因为偶尔异于常人的言行引人爆笑,这样的设计不留痕迹,所以你被代入情境后因为那种意外的刺激会更抑制不住笑意,但也因为要不留痕迹,这样的设计更考验编剧和演员功力,更需要时间琢磨。
但本片完全相反,常远实在缺少天然喜感,而他作为导演和主演又迫切希望影片处处有笑点,所以就设计了特别多不真实的细节让自己和演员们异于常人,希望以此让观众笑起来,但有没有认真打磨,仔细取舍。
比如撞车后像个超级英雄一般辗转腾挪,顺带梳梳头发(片子里已经记不清他总共梳了多少次头发,一次还有点搞笑,那么多次还特写是想干嘛)后干净落地,比如精神病院那三个病人,一个怕死得要命、一个随时可能变成李逵哇呀呀、一个每时每刻控制不住地摆不同造型,我实在看不出来这三种特质有什么搞笑的地方,而且一看就现实生活里不会有,让人感觉特别出戏,还有李沁第一次参加比赛和常远的边唱边说,瞬间变成歌舞片,问题是歌还不好听,结果片子里硬说这样的对唱在网上就爆火了,歌舞片一出本来就显得突兀,剧情这样硬往下走,实在劝退。
2.开心麻花这个招牌其实主要还是沈腾和马丽的光芒撑起来的,其他人也许只适合给他们当配角衬托一下,《李茶的姑妈》刻意到让人不能看,本片也设计感重到让沈腾和马丽都不那么搞笑了,如果继续这么砸招牌,真是得不偿失。
我就针对电影里的歌曲,韩版那歌多好听,给我当时观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乐是重要的一环,而国版音乐什么玩意,里面还有个男声插曲唱的那个虚都喘不过来气了。
影片里原创歌曲什么玩意啊,还能进决赛,关键真有胆量搞这种音乐电影,我满怀期待希望能听到美妙的歌曲,可是“小熊跳舞”还有不少熟悉的旋律搬用拼凑。
失望,真有胆量敢翻拍音乐竞赛主题电影,那就好好创作一下啊,还有常远也用不着死鱼眼人设啊,洁癖强迫症我也有,但是不会被人看着像白痴啊。
国版太凌驾于现实之上了,韩版好歹让人有共鸣,贴近现实生活,也是看完觉得很感动,国版就是看一群精神病,就这种人反正我生活中是一个也没遇到过,没共情,可能你们演艺圈这种病人多吧。
我们做卫生,为了健康。
我们做卫生,讲究默契。
学龄前,奶奶帮我洗漱,奶奶的手掌很有厚度,很轻柔。
爷爷擦桌子、扫地擦地、刷马桶时,微微张着嘴像上岸换气的鱼。
我大概是受爷爷影响,也学着擦柜子,擦窗台。
我妈妈最擅长把东西藏起来,也就是收纳起来,这样表面看上去很简洁,但是总找不到东西忘记放在哪里。
我爸爸是整齐整理控,总是非常的得体。
小学时,我们用锯末洒点水扫地,很干净。
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把家长自制的小墩布,用布袋每天带来带回,擦自己脚下的地。
初中时,第一天,做卫生,我用长指甲试图刮掉桌子上的白雪修正液。
班主任看见了说,以后可别这么对付男同学。
班主任是位男老师,剑走偏锋,三年来,让女生扫地擦地,男生擦玻璃,当时说了个理由,我没记清,大概是反常规体验吧。
高中时,我做卫生的记忆几乎为零。
我们做过卫生吗?
都睡觉了吧?
大学时,我们从来没安排过值日,没怎么打扫过,瓷砖一直挺干净。
第一个东家在家办公,于是,我的工作职责多了一项,打扫卫生,我很擅长,先擦,再扫。
沙发也是擦过的。
第二个东家因为有保洁阿姨,所以我基本只是跟阿姨传达提醒的。
但是,第一个阿姨总是很多嘴,让我很生气,还互相吵起来过一次还是两次。
和乔老师第一次见面那天,回家我哭了一大场,因为白天跟阿姨吵架给我气的。
好在老板通情达理,把阿姨换掉了。
第二个阿姨很好很憨厚,相安无事。
第三个东家只待了四个月,但是影响了我很多。
入职培训考试反复提到强化5S。
实践中,无论是去生产线收集问题观察到的各种摆放方式以及时不时地优化,还是我自己的工位各种物品的摆放,都在践行5S,几乎被洗脑。
第四个东家,一开始有保洁阿姨,每天擦地,大家都会跟阿姨说声谢谢。
后来搬家了,半个月后不再聘用阿姨了。
我们排了值日,很有喜感,像是学生时代似的。
基本是男女搭配,也有男男搭配。
我师傅擦地不扫地,云姐小可爱扫地不擦地,我偶尔扫地偶尔擦地。
取决于到的早,还是到的晚。
搭档早,我就擦地。
搭档晚,我就扫地。
每周给植物浇一次水,喷一次水。
我们自己家,很惭愧,不常住,很多时候回到家,孩子姥姥已经帮忙擦地擦玻璃还浇了花。
孩子奶奶家,孩子爷爷扫地擦地。
有时候,我们也做卫生,主要是看不下去了,或者是实在没事干了。
目前观察,孩子是有小洁癖的,总喜欢吹手,不想洗手时怕手脏时就吹吹小手。
虽然教过他怎么擦屁屁,但是他还是不喜欢自己擦,总说自己忘了怎么擦。
我问,是不是怕脏?
他说,是的。
孩子也是有小整理癖的,玩具喜欢摆的整整齐齐,这点很像孩子姥爷。
私认为,家里默默擦马桶的那个人,一定是最爱这个家的吧。
爱,健康,讲卫生,适可而止。
🎬《温暖的抱抱》每个人生来都是一座孤岛,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孤独而独立存在;每一个看似孤僻不合群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法治愈的角落,内心深处都有一股被封印了的力量。
这股被封印的力量就是温暖的拥抱,既是拥抱自己,也是与世界的拥抱。
强迫症患者鲍抱,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所有的细节都标准化,被周围同事朋友孤立。
看似是别人不接纳他,其实回归自身,是他自己不愿意接纳自己。
他遭受过原生家庭的创伤,从小被灌输完美主义思想,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去生活。
他忍受不了任何的小瑕疵,一遍又一遍做着重复举动,二十多年来从未有过拥抱。
在决定自杀当天,他意外遇见了音乐才女宋温暖。
原本毫无纠葛的两人产生羁绊,开启了互相救赎走出颓废之路。
原来拥抱,真的可以治愈孤独,突破封印在内心深处的压抑。
而一个温暖的拥抱,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温暖人心;是情感的交流,可以抚慰心灵。
在最后的表演赛中,鲍抱紧紧的拥抱住了宋温暖,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拥抱,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拥抱了曾经那个无助的自己。
爱需要表达,更需要面对面的表达,需要大大方方的拥抱。
治愈伤害的最好解药,就是爱、温暖与接纳。
温暖的抱抱 (2020)5.22020 / 中国大陆 / 喜剧 / 常远 / 常远 李沁
电影里机关枪杀人你知道是假的男女一个被窝睡觉你知道是假的看哈利波特伏地魔你知道是假的到常远这怎么都是真的呢?
——以上为讲道理——以下内容含有大量脏话等引起不适内容请选择阅读*看了好多影评,给我的感觉就是矫情又挑剔,还挑不对地方多少沾点低能没看内容的观众来着看影评,不看题目估计tm认为这部电影是关于洁癖、精神病的纪录片呢?
看一个喜剧片最直观的要求不是搞不搞笑吗?
有些人说要求患者医生病人真实?
真nmlgb真,拍一个人自杀目击者尖叫就真实了?
拍一个妹子搞低空跳伞死亡率四五十摔得血肉模糊就真实了?
这是喜剧电影,所谓的真实是要为观众服务的!
纪录片的真实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买票看的就是这玩意,同样喜剧也是如此。
要是真按照你们的逻辑来拍,你要是能笑出来你那个病多少个沈腾也治不好。
对于常远我没有过高的期待,我之前先入为主的觉得这个人可能只能演好娘娘腔类似的角色,至于作为导演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节奏过快也有可能是剪辑的原因。
但是这部电影是及格的。
它青涩但是温暖,像一个小姑娘。
很抱歉我无法像你们一样刻薄😊最后——
至少比春节档的要好。就是故事设定太残忍了。拍得挺好的,也很搞笑,笑点有几处。
出乎意料地好看呀,调动了我们各种情绪,我看到有《真爱至上》的遗风啊,怎么豆瓣显示如此低的分,如果没有抄袭之嫌,这就有点不公平了。
小偷很好听,完成童年愿望很好哭,前半段比较平庸。李沁真女神,格格不入。
在电影院看得很开心。歌也蛮好听的
鲍抱是住在小米之家么
爱制造枷锁,爱解开枷锁。适度的笑点和泪点,完成度极高。
感觉没有评论那么差啊,可看性不错,可能不以病友的姿态看待就还好
见多了咯吱你才能笑得出来的所谓喜剧,但这么狠劲儿咯吱人都笑不出来的闹剧,还真是头一回儿看!剧本充斥低俗恶搞的网络段子,导演和表演还停留在儿童剧场水平,而且充其量还是个十八线地市少年宫剧团——对不起,这么说是对儿童剧场的侮辱。对标去年年终上映的烂片《亲爱的新年好》,都觉得是碰瓷。看完感觉不到一丁点温暖,只闻到资本的铜臭味。今年院线最烂!
前半部分还是说可以的,后面就垮掉了,其实用不了110分钟,90分钟足矣,常远作为导演兼主演,最尴尬的是,任何一个配角,感觉都比他出色。有笑点,没亮点。
一个不错的点子,被拍成了烂片。常还是做演员吧,做导演是没有天赋。
为什么大家对这个片子恶意那么深?观感上没有别人说的那种如坐针毡的感觉,节奏、光色、摄影、音乐都很舒服,故事有明显的层次和递进,每一幕的戏剧任务完成度都还不错。男主建立人设部分和《怪胎》很像,消色的色调、对称的构图,也没有半点敷衍。绝对不是故意卖笑的段子集锦,我相信肯定会有人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交流、接触、相处的必要和乐趣,这样简单质朴的主题也不需要拍成个史诗巨作,轻松愉悦即可。如果执拗地根据生活真实去恶意揣测一个喜剧类型片,还要直呼什么科学道理,那岂不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电影的浪漫和乐趣。
6.0/10 分。普普通通吧,个别地方还挺搞笑,可惜整体太一般,最后的唱歌简直是尴尬到死,现在的这些喜剧就会强行煽情,我都看得想吐。。。李沁演技感觉一般般。。。没台词的时候基本上就不会有表情了。。。
2020最后一天道歉日,为杜琪峰道歉,与《我的拳王男友》拥有类似的故事结构的作品,从角色到动机再到发展咋就那么别扭,开心麻花元老难得聚齐一次(连王宁都来捧场了),可惜趣味性不高。PS。李沁是真不错
所有人格缺陷的背後都有著沒被治癒的童年陰影。喜劇中包著深層心理分析的文本。
高看了常远,这根本没半点觉悟也没廉耻诚意的演转导啊。翻拍基础上,居然空洞无序成这样。表面金灿灿,搞笑和温情却都没一点真情在,全靠狗血胡编乱造。逻辑连舞台剧也比不上啊。这种垃圾真有脸拿出来,服气🙂
妈鸭李沁尬出我一身鸡皮疙瘩
看到电影字幕“的地得”不分时,我的强迫症比男主角还要严重。
特别好。但是所有人都请了,唯独没请张扬,看来二人不合的传闻实锤了(狗头)
这片子挺暖的,尤其看到抱抱爸爸出事后,抱抱把抱抱熊擦了又擦摆在桌上,突然就泪崩了——抱抱虽然不理解爸妈为什么不抱他,但他在用努力做到爸妈的每一点要求、效仿他们每一个动作来留住爸妈(可惜是徒劳的,所以看起来令人心疼)长大后的抱抱在他人的拥抱中脑补了爸妈没能给出的那个拥抱,这种爱的治愈你可以说是很老的桥段,但是因为触动人性,所以永不过时。
这个评分过分了!电影里画面的配色都很高级。幽默的不俗气!挺好的!加油常远!你审美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