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

有生之年,Living

主演:吴慷仁,张榕容,郑元畅,林哲熹,喜翔,杨贵媚,孙可芳,方志友,谢展荣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3

《有生之年》剧照

有生之年 剧照 NO.1有生之年 剧照 NO.2有生之年 剧照 NO.3有生之年 剧照 NO.4有生之年 剧照 NO.5有生之年 剧照 NO.6有生之年 剧照 NO.13有生之年 剧照 NO.14有生之年 剧照 NO.15有生之年 剧照 NO.16有生之年 剧照 NO.17有生之年 剧照 NO.18有生之年 剧照 NO.19有生之年 剧照 NO.20

《有生之年》长篇影评

 1 ) 《有生之年》:台剧的现实感与理想化

本文将论述《有生之年》的优点,以及客观分析它可能存在的不足由林心如担任制作人,杜政哲执笔,许肇任执导,吴慷仁、郑元畅、杨贵媚、张榕容等人领衔主演的台剧《有生之年》,也在B站上同步更新,并迎来大结局。

《有生之年》播出后,在豆瓣获得极高的口碑,但翻看短评区我们也能看到熟悉的两极分化:给出好评的观众认为,哪怕是很日常的家庭剧,台剧总能拍出大陆剧集拍不出的味道,他们为大陆剧集“怒其不争”;批评者认为大陆观众对台剧的滤镜太厚,很多鸡汤式的故事在“人情味”的包装下就显得高级了,剧作本身并不出奇。

《有生之年》的全家福这两种声音或许都有它们的依据。

《有生之年》是一部优秀的台剧,也很好反映了如今台剧回归现实、关切小人物的创作倾向,不过,它的“人情味”“治愈系”“松弛感”等特征背后,或许也暴露了“理想化”之余的偶尔失真。

决定去死用一句话来形容《有生之年》的故事梗概,那就是不少网友提及的,一个叫高嘉岳(吴慷仁 饰)的男人决定去死。

编剧的创作思路,或多或少受到瑞典著名IP《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影响。

高嘉岳(吴慷仁 饰)41岁的高嘉岳的人生,看起来确实很“失败”。

他早早离家,与家人关系疏远,多少有点“断亲”。

他在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岛上经营一个小餐馆,餐馆评分很低,食客很少,最终走向倒闭。

处了多年的女友,受不了他的随性懒散,出轨并怀孕了。

而盘下他这家餐厅的新老板,竟是女友的出轨对象。

高嘉岳女友出轨高嘉岳一直以来追求的是帅气地活着,活得怎么样无所谓,但一定要“帅气”。

而今不惑之年的他,没房没车没事业没爱情也没帅气,只有狼狈,心灰意冷的他想到了死。

高嘉岳决定去死。

各种死法没死成——主要还是内心有所眷恋,他想着死之前再回家看看,以完成最终的告别。

高嘉岳回家后的故事,构成剧情的主体部分。

有些观众认为,《有生之年》不就是男版《俗女养成记》吗?

或者叫《俗男养成记》。

二者是有些形似,本质上是不同的。

高嘉岳不是《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

陈嘉玲在家人充沛的爱之下“养成”,她的“失败”只是与外界评价体系的错位,陈嘉玲本人是独立的,她经济独立也精神独立,她回乡后足以重建新的评价体系,重寻内心的自洽。

高嘉岳更像陈嘉玲那个不负责任的叔叔陈晋清——刚好也是由吴慷仁客串出演,他的洒脱恣意是建立在逃避责任的基础上的。

高家人得知高嘉岳的餐厅倒了,都有些无奈比如高嘉岳是家中长子,但他没有什么包袱,早早离家,赡养父母等责任主要由两个弟弟高嘉扬(郑元畅 饰)和高嘉凯(林哲熹 饰)承担。

餐厅亏掉后(也包括妈妈赞助的一百万新台币),回家的他也是吊儿郎当的状态,爸妈和三弟辛苦支撑着早餐店,高嘉岳帮不了什么忙,每天还是吃喝玩乐睡……诚然,高嘉岳的“任性”“孩子气”来自成长过程中对于父母“偏心”的愤慨(其实父母一直很爱他),但成年后的他仍然逃避问题、逃避责任、游戏人生,真的只能怪自己。

如果置换到现实生活中,摊上这样一个兄长,确实有点让人头疼。

高嘉扬(郑元畅 饰)建议高嘉岳找工作,高嘉岳不愿意所以,高嘉扬这样批评他,“你没有尽到养老的责任也就罢了,还想留在家里啃老?

”“你不觉得你的人生很失败吗?

”是有些直接,却也并不过分。

吴慷仁帅气的外表、出众的演技,让高嘉岳这个人设不让观众反感,否则高嘉岳可不像陈嘉玲那么可爱。

各有难处决定去死的高嘉岳,想要回家看看。

他写好遗书,觉得“遗书”太沉重,最终改成了“有生之年”,“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

一向追求活得帅气的他,也希望自己帅气洒脱地离开。

高嘉岳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够糟糕了,他没想到的是,家人的生活同样乱七八糟,过得还没他好。

爸爸高正隆(喜翔 饰)和妈妈陈丽英(杨贵媚 饰)的关系已经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彼此之间没有亲昵也无爱情,更多是对彼此的不屑、不耐烦和默默的咒骂。

高父已经精神出轨,陈丽英难以忍受,却又始终狠不下心来做决断。

高家父母经常吵架高嘉岳才不会被那种“劝和不劝离”的俗套观念所束缚。

他告诉妈妈,“这个世界上少了任何人,也不会停止转动”,让妈妈离开早餐店出门旅行;他劝说妈妈与爸爸离婚,人生不长,就不要再彼此消耗。

高嘉岳建议父母离婚高嘉扬是高家的养子,爸爸妈妈给他更多的偏爱,从小到大他一直也很优秀,很努力地融入这个家,在成家立业后也一直为这个家付出。

但多年来,高嘉扬也为“优秀”“责任”等包袱所累,在出版社工作的他遭遇突然的失业后,高嘉扬甚至不敢告知家里人,仍然每天假装着上下班。

高嘉岳能够帮高嘉扬做的不多,他没有高嘉扬的那种责任感,他能够做的就是给高嘉扬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他,对他说声“辛苦了”。

对于一向渴望归属感的高嘉扬来说,这样的慰藉总归聊胜于无。

高嘉扬一直背负着很重的包袱三弟高嘉凯(林哲熹 饰)是个“全职儿子”,一直留在爸爸妈妈的早餐店帮忙。

虽然已经35岁,他仍然是爸妈眼中的小孩,他的意见和想法总是被忽略,久而久之他就不说了;孝顺的他也担心如果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父母的早餐店没人帮忙。

高嘉岳鼓励高嘉凯凡事勇敢一点,想做就去做,不要预想了困难就失去了行动力。

“有时候你觉得困难,就是自己在吓自己”……

高嘉岳鼓励三弟家人们各有烦恼,高嘉岳索性把家人的烦恼都解决掉再离开。

决定去死的高嘉岳无所顾忌,他反而敢去做那些他此前不会对家人做的事,去说此前不会对家人说的话。

剧中一再提到“秘密”这个词。

哪怕最亲密的家人之间,也会存有“秘密”。

甚至常常是最亲密的家人之间,碍于情面等原因,我们的一些秘密反而不敢说、不会说。

就像当高嘉岳问高嘉凯为什么不说时,高嘉凯回答:“我们一起在这个家生活二十几年,你总不能每次看到我都在那边嬉皮笑脸,又不跟我讲你的事,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给你讲。

家人之间,很多事反而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说久而久之,家人们总是稀里糊涂地依照惯性过着日子,隔阂之墙有可能越来越厚,压抑等情绪也随之增长。

明明那么亲密,却可能对彼此的痛苦一无所知。

高嘉凯从“决定去死”到“决定想活”的态度转变,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欧维的态度转变异曲同工。

在介入他人生命的过程中,他们都打破了原本的原子化状态,与他人建立情感关联,也让他人的关爱进入自己的生命。

不知不觉间,他们与世界、与他人形成了一种羁绊,他又有想做的事、又有了可以牵挂的人和事,晦暗的世界重新拥有色彩。

好好活着诚如这部剧的英文名“Living”所言,《有生之年》讲述的是一个有关“活着”的故事。

它强烈的现实感来源于对凡人生活的聚焦,对人世间愁苦的观照和体恤,不迎合主流单一的价值观,不轻易去否定那些看似“失败”的人生,试图让普通人始终能够找到活下去的力量与勇气。

这几年,台剧掀起一股“返乡叙事”的热潮,那些在外打拼的失意年轻人,每每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或者对人生已经失望之时,只要他们回到家乡、回归家庭,他们就能找到另一套不同于成功学的价值体系,他们就能找回自我、接纳自我,并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东华春理发厅》《花甲男孩转大人》《用九柑仔店》《俗女养成记》《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等等,均是如此。

《有生之年》是这一创作趋势的产物。

虽然高嘉岳并非在大都市受挫,他也并非在恬淡的乡村中获得疗愈,但高嘉岳一样外出打拼,一样在受挫后选择回归家庭。

但也应该承认,台剧对于普通人支持系统的构建——无论是农村还是家庭,常常带有“理想化”的天真。

《有生之年》的“活着”,不是《活着》那般真实残酷的故事,它始终带有台式“小确幸”的柔和滤镜,在触碰到现实问题后,诉诸的是理想化的解答。

剧集更多是以高嘉岳的侄子高丞佑(谢展荣 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这个17岁的高中生无意中看到大伯写下的遗书,早慧又有同理心的他担心大伯真的想不开,用尽全力以他笨拙的方式,让大伯有活下来的理由。

他给大伯拥抱,他一直关注大伯的情绪波动,他总是给大伯鼓励,他将自己网恋的女生介绍给大伯以完成大伯想谈一场恋爱的愿望,他以愤怒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伯的眷恋和挽留……高丞佑完全就是降临在高嘉岳身边的天使。

高丞佑(谢展荣 饰)一直担心大伯高嘉岳自杀,各种安慰他鼓励他高嘉岳的其他成年家人们,对高嘉岳也都是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虽然高父是糟糕的丈夫,但他是爱子的父亲,害怕被醉酒的高嘉岳呛到,他一夜守在高嘉岳身边;高嘉扬嘴上说着高嘉岳人生失败,可知道哥哥要在家里住,他立即给他买了新床垫,想让他睡得舒服点,多年过去了,他也仍然记得哥哥对豆浆过敏等生活细节;在经历失去亲人的悲痛后,一向不善表达个人情感的高嘉凯,在车内握住高嘉岳的手,兄弟之间的情深义重尽在不言中……

弟弟们始终接纳着高嘉岳回乡的陈嘉玲与父母也免不了有各种价值观上的磕磕碰碰,她的生活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之说。

但《有生之年》的高嘉岳所面临的家人关系比陈嘉玲纯粹多了——家人都尊重他,爱着他,顺着他,家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但不牵连也不埋怨高嘉岳,让41岁的他像青春期男孩一样那么帅气而自由地去做自己。

并且,回到台北、“无所事事”的他,也获得了漂亮、独立、洒脱、主动的女孩洪诗诗(孙可芳 饰)的爱慕。

偶像剧的进展都不见得这么神速。

这份爱情真的很大团圆思路这个世界烂人很多,痛苦的人更多,但没有几个像高嘉岳那样“幸运”。

很多观众所面临的家人关系,或许更接近于剧中的高父高母,彼此之间有爱、有熟悉、有亲情,但也交织着埋怨、不满甚至恨意。

真正残酷的人生是,活到了41岁,人生一败涂地,回到家后,并没有天使一般的家人环绕左右,有的仍然是争吵、误会和责怪。

如果是这样的境遇,该怎么活下去?

这是《有生之年》不敢碰触、不敢直面的地方。

它呈现残酷的现实,诉诸最理想化、最温情化的解决。

幸福的结局也由于《有生之年》的理想化,剧中的很多情节建立在强烈戏剧性的基础上。

固然无巧不成书,但《有生之年》的很多巧合属于戏剧,而非生活的。

比如高嘉岳的初恋女友,成了高嘉凯的现女友;高嘉岳的前女友,是他后来的女友洪诗诗的前男友的现女友;而洪诗诗,原本是侄子高丞佑的网恋对象……《有生之年》诠释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活着”。

完美的家人,完美的支持系统,过于戏剧化的情节,或让剧情招致“失真”“心灵鸡汤”“精神按摩”等差评。

有必要说明的是,《有生之年》给出的是理想化的解答,但路径并没错。

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到《有生之年》,它们共同强调的是,与人建立关联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个人情感与精神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它可以“向外”,比如附近或他人,也可以“向内”,比如家人与朋友。

现实的“活着”虽然不像影视作品那么理想化,但这个世界也不像我们悲观时所设想的那样糟糕。

关心他人、愿意付出、承担责任、与家人/他人形成羁绊,我们也会收获爱的回馈,从而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勇气。

无论如何,当你绝望时,记得发出求助信号。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2 ) 我能体谅你有雨天

看《有生之年》其实会经常想到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应对虚无最好的武器就是搞笑。

戏谑社会,戏谑虚无,甚至戏谑自己。

这才显得潇洒帅气,这才显得从没有被刺痛与伤害。

所以谈了十二年的女友不仅劈腿还叫你去死,你也是愣在原地,早就忘了刚买的套套还在疲软的小鸡上。

开店倒闭转让,四十岁一事无成,你也被世俗裹挟,没有信仰,无法生活。

最糟糕的事你他妈想死都会被打断。

跳进海里担心污染环境,躺在地上边哭边发现墙壁的油漆没涂好。

所有的悲伤都像在分期买房。

你付了它首付,还有几十年的月供等着你疼痛。

于是你回家了,你表面上是跟所有人告别,其实是给自己充电,你潜意识让你要去抓住点人生的意义活下来。

经历山川河流,你也逃脱不了厨房与爱。

之前有看到一句话说,亲人的离世从来都不是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我觉得痛苦就是这样的,而最亲近的人就是能体谅你总有雨天的人,偶尔胆怯,他们都了解。

不必都要向阳吧,青苔就需要潮湿。

 3 ) 有生之年,健康快乐的活着

这算是我第一部认真看完的台剧,后劲很大,没想到平凡的生活可以拍得这么让我印象深刻,当然这也和演员的演技分不开。

这种剧反而不知道从哪些地方说起,因为很多情感很多细节都拍到了,主题很大,脑子一下细细的想不过来。

但是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就像剧中的他们一样平凡,他们追求的是:虽然会犯错误,但是三观正确;身体健康,积极乐观比什么都重要。

剧中每一个人都给人印象深刻,两老、三兄弟、各自的老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又是怎样融入在一块的,哪怕是年纪最小的高丞佑虽然叛逆,但是依然三观很正,心系这个大家。

于我而言,这部剧给我的正能量就是:有生之年,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的活着

 4 ) 体面人真的好累

二哥真的好累家的表面和平是他的安全感来源毓如真的好累当成长辈所以不敢拒绝不敢得罪观前顾后考虑所有人感受想要努力维持表面和平的人真的好累有生之年是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是背负着秘密却又努力生活的你我他是明明有能力拥抱自由却缺乏勇气的笼中鸟是解开所有人困境却早已无法拯救自己的善良人喜欢现在的台剧是因为它有温度有实感一场火灾发生他不是以熊熊燃烧的烈火作为结束而是会继续拍从被火烧过的房间里拿出还残存的棉被给了观众打扫战场的鲜活感与真实感尴尬的画面出现它不是以尴尬的瞬间定格它会拍出如何收场教我们如何化解就好像一场人生的满分答卷有的剧只告诉我们怎么去到那个顶峰却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到达那个顶峰该如何慰藉不算太成功的自己感谢台剧它允许拿着50分的答卷的人也能快乐过一生最后一集真的好多泪点在大人们聊天的氛围开始气氛差之后小时候的高丞佑是被爸爸假装摔碗拯救气氛现在他长大了学会了拿自己开涮以让气氛和谐下去但爸爸却不在了到最后最让人心疼的就是秀绫虽然只是一部剧但还是想很真心很真心地祝福秀绫那些曾经的美好可以是撑住她坚持走下去的力量吧这部剧真的太真实了每一个人都很善良但也有点小毛病每一句话都很日常甚至有一些我都从自己妈妈的嘴里听到过台剧真的很会拍生活特别细腻和感人

『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算不錯了』

 5 ) 我们的《有生之年》

《有生之年》已看完。

上一部看的台剧是《不良执念清除师》,那部真的是很棒,很期待它会有第二部。

吴慷仁的剧也看过不少了,演什么就是什么,太自然了。

江直树郑元畅已经演父亲了,哈哈。

曾经年轻的时候看《恶作剧之吻》,我可是太喜欢江直树了,当时的人生理想就是成为袁湘琴!

哈哈哈。

看有人写短评:"你会不会有时候也觉得人生卡卡的…….."《有生之年》,表达的就是鸡毛蒜皮,真实如我们的家庭生活。

琐碎,真实的点点滴滴。

生活就都很平实,看到最后高嘉扬去世真的好心痛,他那么好的一个人。

高嘉岳在他葬礼上的讲话,真的很动容。

讲到最后,他眼泪要出来,他戴上了墨镜。

全家人坐在下面,一直哭一直哭……高嘉岳没有想到吧?

他自己不想活了,想离开,但最后真离开的居然是高嘉扬。

在我自己奔四的年纪里,活的真是越来越明白。

没有什么大烦恼,只愿家人朋友都健康快乐。

看到后两集他们家庭聚会,兄弟聚齐,想起自己的家人们。

有幸成为家人,不也是缘分么?

高嘉岳写下那句话:"在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

是吧?一路慢慢长大,就是很不错的幸福呀。

做该做的事,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无需羡慕别人,生活对努力的人都有馈赠。

愿我们,都被生活温柔以待。

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多不错呀!

这个画面真的很动容,年长的三兄弟看着小时候的自己。

高嘉扬说,他会一直留着钥匙,等着帮他开门。

😭😭😭

你说他很奇怪,你也很“奇怪”,哭就哭嘛,还要带墨镜😭😭😭

 6 ) 高丞佑承担的太多了

高丞佑是可爱的少年,非常符合17岁高中生的设定。

有青春期的叛逆,和教导主任做对,为因为色盲被校园霸凌自杀的阿乐成发直播;上课散漫一心专注乐队发展;因为内心的真实喜欢向红茶姐姐真诚告白。

但是他却在花样的青春心灵承担了太多的负担,自己的好朋友在面前跳楼自杀;无意间看到大伯想要自杀的遗书,一直努力的拯救大伯;偶然间听到父亲失业的谈话,守护秘密安慰父亲;还没有成年父亲便去世。

高丞佑是天使般的存在,情绪非常稳定,不会大发脾气、不会抑郁沉闷,总是乐观向上的开心果,没有青春期的暴躁和逆反,强大的内心促进精神世界的早熟。

他在剧中的存在就是用青年人的心灵和视角拯救大伯。

他也是幸运的,家庭关系和睦,和父亲母亲是朋友关系,和大伯是知心朋友,在父亲去世后还有大伯暖心的陪伴。

整部剧没有坏人和反派,没有大悲大喜,没有戏剧化的强节奏高潮。

编剧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讲述家庭关系,人生生存的命题。

高嘉扬的去世处理的含蓄而饱含温情,没有直面伤痛,而是一直在通过回忆来表达缺失,让观众的眼泪在感同身受时自然滴落。

高丞佑告白失败的视频被上传也没有造成网暴反而促就大伯和红茶的进一步认识,编剧一直都没有提出尖锐的、热门的社会现实问题,就是这种快节奏不拖沓又舒缓的叙事方式造就了欢乐、温暖、感动、哀而不伤的剧情。

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值得称赞,那么多的长镜头和面部特写真,演员做到了把情绪转变和心里活动通过表情精准呈现传达给观众。

画面没有滤镜处理,演员的妆容贴近人物形象,取景地是现实的市井,很多背景细节设计的花心思,背景有很多汉字含义提炼剧情。

小演员选角和成年人很像,贴合度高。

镜头剪辑丝滑切换,所有的回忆插叙毫无痕迹,前后连贯。

三兄弟和年轻的他们时空对话画面很美。

很多小细节伏笔铺垫前后对应,有效的call back。

配乐和插曲选的符合情景,而且没有喧宾夺主,只是辅助没有成为情感主要工具。

每一集片尾彩蛋回忆片段,都回答了剧中提而不释的台词。

老夫妻共同开早餐店抚养孩子长大,老年生活有些单调乏味,彼此都开始了第二春,但是都被拒绝了。

最后的结局已经令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双方离婚但是仍然同居,是生活的彼此依靠但是精神世界早已不在一起了。

老二高嘉扬有养子的敏感小心翼翼、独立自主、省心,有亲生妈妈每年都寄来的衣服和生日礼物,有一见钟情的婚姻,有恩爱和谐的家庭氛围。

看上去是风光靓丽家庭圆满,是观众羡慕的人生。

但是他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他给自己在家庭方面的任务比较重。

他的逝世是家庭关系的转折点,男主从此不再轻生反而承担起家庭责任了。

他的去世警戒我们走路一定不要玩手机,行人远离大货车。

老三高嘉凯在剧中台词不多,他没有成为老小的万千宠爱于一生,他在哥哥们离开家后留下来照顾父母,他有自己的秘密但是无人可以分享,和家人关系若有若离,维系着表面的亲缘血脉。

和大哥得过抑郁症离婚的初恋在一起地下情,亲兄弟归来后都是表面热情没有交心,所以互相也都没有袒露心扉交换秘密。

还好最后有知心爱人。

老大高嘉岳 带墨镜哭的痞帅,青春期寻求家人关注而过分叛逆行为出格,他作为大哥的青春或许承担了太多缺少了太多。

离家出走返家一次再次去开店铺创业,十二年后店铺倒闭、十二年的女朋友劈腿了。

他有一份天真但是创伤太大,决定在大海里自杀却设备别污染海洋生物。

回家后发现大家也是生活的乱七八糟和自己前半生没有意义一样。

男主决定在处理好事情之后再次逃跑自杀,整部剧的过程男主对生活重新有了认知,尤其是老二去世之后。

男主喜欢顺其自然的发展处理问题,看似心不在焉的漠不关心任何一个人,实则在努力处理每一件事情。

有生之年长这么大就不错了;有生之年不留遗憾。

前半句是男主角对之前回忆的总结,后半句是男主在剧中最后得到的想法。

一个人走了但是被留下来的人会很难过,不要轻易轻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点和烦恼,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束缚太多,都是自己吓自己。

你是否真正的了解自己?

搞笑剧情:前女友、绿帽男、男主、红茶4个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见面;老二老婆认为自己的生母是的工友,还安排见面的大乌龙;复古电影趴一男两女三人行;老二岳父母非常恩爱,但是有些没有边界感;老三和大哥的初恋是恋人,三个人还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老父老母的第二春都是被拒绝的,一个是同性恋、一个一直都嫌烦他。

 7 ) 有生之年看到有生之年真的太治愈了(这是一篇输出观点的影评)

1.作为小孩,很喜欢社会和家庭没有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高二的侄子参加乐团、谈恋爱也没有被指责不用功读书。

拥有很多自己的时间,可以自由发展野蛮生长,没有整日被PUSH,被考试、成绩、排名、大学那些拉长了人生线来看远没那么重要的东西压的无法呼吸。

他拥有所有我期待但不曾拥有的少年时光。

2.作为成年人,很喜欢不被“精英人生”概念绑架的人生。

剧中很多小人物,三哥正当胜年在早餐帮忙,“红茶”开奶茶店,二嫂在士多店打工…普通小人物的人生也是可以过的有滋有味、开开心心。

很多年轻人也没有什么大房子和豪车,最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为这些焦虑,不觉得这些是人生标配,不会因此为难父母,为难伴侣,为难自己。

3.作为中年女性,很喜欢高妈妈变成“陈小姐”。

很多女性长大后成为母亲,成为妻子,然后忽然就失去了自己。

希望女性能够无论何时有“ME TIME”,做自己,爱自己,有条件有界限的付出。

4.二哥二嫂家庭关系排位正常。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中,配偶的排序是第一位的,其次才到小孩。

二哥二嫂很明显两人是“一伙”的,而且很亲密,这种家庭的小孩安全感很足,长大了才会自然的建立正常有爱的家庭关系,会期待感情并有能力建立好一个家庭。

 8 ) 鼓励活出自己,惩罚负责任认真生活的人?

首先,讨厌大伯。

如果去掉吴慷仁的滤镜,这个人物无论放在哪个文化下,都是家庭最头疼的存在吧?

叛逆,逃离好多年没有音讯,回来就是啃老呆着。

还自认为超然的指导他人的人生。

编剧还偏爱到要安排一个年轻漂亮独立的女性倒追,因为爱他的善良和细心?!

其次,老二做错了什么呢?

读书的时候好好用功,结婚以后努力养活老婆孩子,并且承担养老的责任,对老婆讨厌的父母也很隐忍配合,甚至对于抛弃他的亲生母亲都打算原谅叫到家里吃饭。

他放弃的是自己的个性:组乐队的梦想,自由的人生(人家可是年纪轻轻未婚先孕,比起装帅拉个女朋友回家气爸妈高级多了)。

只是为了完成他应该的责任感。

然后编剧给个交通事故?

就像是为了给每个无法解决自身困境的人赶紧来个解决方案:一切跟生死比都是小事,大家就好好缅怀好好生活吧。

世界真的就是这么扯淡的吗?

给活着太累的人解脱,用他的解脱换来周围人的重生。

倒霉的老二妻子和儿子,全局最正常的家庭也没了。

 9 )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亲情

✅首先说一个,这个样子的家才像家好嘛?

乱七八糟,东堆西放的。

我承认很多人能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大部分人的家里,总归会有乱七八糟的状态的吧?

住在各种样板房里,怎么可能拉得近观众的距离。

✅作为家庭剧,主要就是讲了独自在外生活的大哥生意倒了,被人绿了,萌生死意,在自杀前回家想看看大家,结果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堆鸡毛蒜皮的问题,没有谁真正活的无忧无虑,在和大家相处的过程中,大哥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这部剧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亲情?

有高嘉岳这样的随性派,有高嘉扬这样的奉献派,有高嘉凯这样的无自我派,有洪诗诗这样热情奔放的人,也有许雅欣这样的内敛谨慎的人。

故事以高嘉岳为主视角,让他作为一个突然出现的人,跟所有人都产生关联,看似是他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但也因为他很多绕不开的问题被直面并解决了。

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因为高嘉岳有多厉害,这一点他远不如高嘉扬。

他做的只是把大家不肯说出来的东西拿到了桌面上。

各有不同,有一定的边界感却又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大概就是高嘉岳眼中的亲情,他本以为这样是最潇洒的,但是让大家活的自我,不正式亲人最该做的事情嘛?

 10 ) 大哥是最惨的,同时也是最幸福的,二哥是最好的,同时也是最辛苦的

这部电视剧真的要慢慢看,慢慢品味,看到最后,你发现你的人生有时也像大哥一样那么的惨。

小时候大哥不背父母认可,做什么都会被父母认为是错的,在兄弟之中不管犯了什么错首先就是找他,因为他是老大,父母理所当然就认为老大要当起老大的责任。

同时大哥也是最幸福的,其实家里人个个都爱他,连他的小侄子都很关系他。

长大了,一份工作接着一份工作的换,给弟弟,父母最大的印象就是不稳重,做事没条理,其实他是很想在弟弟面前有个哥哥的样子,在父母前面证明一下自己真的很厉害。

后面他想自己去散心,然后去创业,母亲都认可他,关心他,同时还拿出自己存的私房钱给他去创业,是何等父母的爱啊。

创业失败,回到家里,个个说话对他有点冲,但是个个同时又很关心他创业失败,女朋友跑,想回到家里跟家人都好好道个别,让家人可以真的不需要他,或者有无他这号人都无所谓。

结果发现家里也是一地鸡毛,回家想跟初恋也道个别,看初恋过得好不好,结果发现初恋跟老三好上,而且还是他无意中造成的。

老三有心做事家人心不齐,老爸晚年还喜欢上一个护士,老妈知道每天醋意大发,对着家人个个碎碎念,老二自己家里也是一堆事,儿子最近挂了朋友状态不在线,两边跑,最后自己失业,还操心两边家庭。

其实这里面最辛苦,最惨的,人最好的反而是老二,嘉扬,这么好的一个人却英年早逝,编剧啊,为什么把这么好,这么善良的一个人写死。

大哥回到家他一步一步把家捡起来,一步一步无意中把家撮合起来,到最后发现整个家庭其实缺了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完整的。

整部片看完给我最大的感受,这个家庭的氛围感十足的好,我是个留守长大的,也造成了长大了跟父母关系不好,其实也很想要个父爱母爱什么的,没有兄弟姐妹,等我长大了懂事了,父母生了个妹妹,很多爱都给了妹妹,而我却是最被忽略的一个人。

看着看着流泪了一个大男人,可能看完这部片对我的感触最深吧。

因为里面的家庭氛围感我真的没有。

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剧,中开高走,越看越上头。

《有生之年》短评

编剧有毛病啊为什么要把高嘉扬写死啊

7分钟前
  • 琴萧一曲
  • 推荐

陈嘉玲小叔的平行人生

8分钟前
  • 夏天儿
  • 力荐

非常好看!这种调调有点类似于俗女养成记、我的解放日志,以及我的事说来也话长喜欢这种平凡普通的调调它是来抚慰凡人心的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你的人生。好。ps:真的好喜欢吴慷仁!!!

9分钟前
  • 怀嗔
  • 力荐

中规中矩,不是叠buff就是好剧,创作者为了说而说,过于刻意,还不如攒攒素材再去直击痛点去做剧,白瞎了精良的制作

1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分高到有些过誉,7-8分更合适。故事是好的,人设也有趣,在当代华语家庭生活剧集里属上品,但前提实在是靠同辈衬托。这更适合作为一个电影故事,嘉岳是核心人物,承佑是视点人物,自杀前的告别到重获新生是主线,各个支线无需讲的太满。最好的是2-8集,9-11讲偏了,一是靠回忆杀煽情,二是人物开始强做嘉扬,三是把太多戏做实,反而没有脑补的空间。全剧最佳的是演员,尤其吴慷仁与两位老演员,家庭场景的微妙关系与情境处理得生动且细腻,主场景的家虽然主戏份都集中在餐厅这个子空间,但可看性极强。弱的是剧作提供的设定与桥段,承佑同学的自杀纯粹沦为设定,秀绫与诗诗则仿若一人,最尴尬的是倘若结尾嘉扬未死,嘉岳是否还会有重燃希望的转变?嘉扬意外离世成为全片最不用脑的情节设定,好似二十年前的韩剧悲伤的“神助”,观感瞬间跌落至底。

17分钟前
  • call of abyss
  • 推荐

别名不羁浪子回头记,看完没啥感触只是觉得挺吵闹的,另外二儿子去世真是最大的败笔。

18分钟前
  • X杰
  • 还行

不喜欢人设

22分钟前
  • 奔跑的阿尔吉侬
  • 较差

震碎三观,每条故事线都那么畸形,这也叫治愈?要不是男主一厢情愿这部戏差点就结束了。有生之年一定要无病呻吟一次。

27分钟前
  • 钟忆
  • 很差

是啊,人生就是卡卡的

29分钟前
  • chee
  • 力荐

编剧水平也是非常不稳定,有亮点也有尴尬的令人挠头的情节,整体很难给高分。不是很懂为什么要把高嘉扬写死,不是说他不能死,但以目前这种非常没有剧作逻辑的方式,太随意了。

31分钟前
  • 漫三杯
  • 还行

刻意,短视频化

35分钟前
  • nowhere
  • 较差

只有老二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别来沾边俗女

39分钟前
  • 草莓麦炫酷
  • 很差

看完9集,其实蛮无聊的,是那种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看下去的无聊

41分钟前
  • Blár
  • 还行

一開始以為高嘉岳是生病會死掉 原來是想自殺😂 沒看懂 劇情有點零碎 偶爾有點尬 高嘉揚死的好突然 那麼好的人… 爸媽各自精神出軌 然后離婚 喜歡這個結果 對他們都好 然后 高承佑居然是徐磊的兒子 又帥又可愛欸😍

46分钟前
  • 霹靂卡霹靂拉拉
  • 较差

强逼自己看了七集,实在看不下去了……男人味太重了

50分钟前
  • Seven
  • 较差

不止让人抑郁,还让人害怕。但凡高嘉岳意外没了,我都有心理建设,因为他失去爱情失去事业,想死的心情能理解。高嘉扬呢,好老公,好爸爸,好儿子,好同事,好弟弟,好哥哥,还被亲生母亲过寄,但依然活得很努力,然后就意外了。很想问宿命一句为什么,但宿命就是没有为什么。感觉这样的因果很难理解。

55分钟前
  • 又来西厢房
  • 推荐

弃剧了

58分钟前
  • 尹曼
  • 还行

高嘉扬为什么要死掉,这样高嘉岳就能珍惜生命和生活了?莫名其妙的剧情,还拖沓,两星全给吴慷仁。

59分钟前
  • ++
  • 较差

今年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电视剧,台剧现在真是不得了。和《俗女养成记》一样毫无悬浮感,令人无比亲近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上一次看吴慷仁还是一把青,这一部感觉演技更好更成熟了。每个角色都很饱满可爱,最后四集泪腺崩塌

1小时前
  • 康乐股长王紫菜
  • 力荐

很难看,大失所望,琐碎无聊的剧情并没有通过丰富细节逐渐勾勒出人物,反而那些剧情都没有意义,我也并不觉得这部剧有什么生活质感,恰恰相反,非常悬浮,看似自然,可是琐碎≠真实,一定要分清什么叫现实真实,什么叫戏剧真实,在戏剧中要讲的是戏剧目的,如果只是 1:1 复刻现实中的真实,那拍什么电视剧?我敢打保票《请回答》系列也绝不只是对现实的高还原,不然还需要编剧干吗呢?这剧从糊里糊涂的剧情简介就能看出来,其实没剧情,都是水,人物没有因果,更没有丰富复杂的人物关系经得起咂摸(明明中式家庭是那么有意思的一个社会单位)说白了就是凑一堆明星过来,然后各演各的,我敢担保这些演员们对自己饰演角色连人物小传都编不出来几句,因为编剧压根就没塑造人物!如此悬浮至极的剧本竟是对岸的top,深深为对岸电视剧的未来担忧……

1小时前
  • 夜礼服假面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