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姓之人

Mr. Nobody,小国民尼谟(港),倒带人生(台),无主之人,无名先生

主演:杰瑞德·莱托,莎拉·波利,黛安·克鲁格,范林丹,瑞斯·伊凡斯,娜塔莎·里特,托比·瑞格波,朱诺·坦普尔,克莱尔·斯通,阿兰·柯德勒,丹尼尔·梅斯,迈克尔·莱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无姓之人》剧照

无姓之人 剧照 NO.1无姓之人 剧照 NO.2无姓之人 剧照 NO.3无姓之人 剧照 NO.4无姓之人 剧照 NO.5无姓之人 剧照 NO.6无姓之人 剧照 NO.13无姓之人 剧照 NO.14无姓之人 剧照 NO.15无姓之人 剧照 NO.16无姓之人 剧照 NO.17无姓之人 剧照 NO.18无姓之人 剧照 NO.19无姓之人 剧照 NO.20

《无姓之人》剧情介绍

无姓之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2092年的未来,火星已成了地球人热衷的度假胜地。118岁高龄的尼莫·诺巴蒂(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饰)是最后一位仍会死亡的自然人。记忆混乱的他在一次次的催眠及采访之中不断回忆自己的童年,却在每个人生分岔点都衍生出完全不同的人生。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有母亲(娜塔莎·雷托 Natasha Little 饰)和父亲(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饰)离婚后再婚而变成了尼莫“妹妹”的安娜(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有身患抑郁症婚后情绪不稳的埃莉斯(萨拉·波莉 Sarah Polley 饰),还有与他育有三名子女的亚洲女孩吉恩(范林丹 Linh Dan Pham 饰)。交织在宇宙大爆炸理论、超弦理论和时间特性的解释中,尼莫的人生真相究竟为何呢? 本片获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并获虚构类最佳传记电影奖和Gol...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四月三周两天花开莱州猎物在希望的田野上扫兴者第三季龙女孩伦敦往事亚马尻一家爱情赏味期顾问幸福吻上我的脸中毒练歌房神秘友友黛玉传花儿与歌声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11季邪恶第一季不如跳舞傩之恋超市夜未眠唐朝诡事录女主角失格亚莉克莎与凯蒂第四季宝贝追踪飞翔吧!埼玉2飞盘犬法医朝颜2022特别篇绝世网红绿箭侠第三季布拉加的课程

《无姓之人》长篇影评

 1 ) 智人的终结——永远年轻的生化人登场

《人类简史》最终章提到永远年轻的生化人,让我又想起这个片子,又引得我认真思考了下这片儿讨论的中心到底是什么?

除了伦理、信仰、社会制度、生物概念、演化论的终结以外,除了平行世界、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难题攻破之外,我还想从这个片子里得到什么答案?

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1.电影的设定首先已经实现基因完全解读,也就解决了疾病的攻克和细胞代谢问题,简言之,人就有了不老之身。

这时的智人已经控制了自我的生物学演化,也就是不再继续演化。

然后因为人们不需要性、和神经素类产物来满足自我,所以“爱情”这个神秘潘多拉也不攻自破了,同时估计也解决了很多心理难题甚至彻底改造了人的心理认知路径,使人不再心理有病,于是没有犯罪了。

2.接着所有“永生人”需要一套共同遵守的秩序——他们全体决定,不再制造新增人口,于是没有了生育,没有了爆炸的人口和老龄问题。

好吧,那接下来,统治两个多世纪的资本主义就只需要满足固定人口的“娱乐”需求了,也许是一个“自杀”虚拟体验,也许是“生养孩子”的VR体验——这些都是普通商品。

3.但也可能资本主义因为失去了原本“人类无限膨胀的贪婪”这一基石,而不再负责世界的秩序,所以接下来几样东西人们也不再需要了,它们可能是股票、钟表、保险、信托、考试、美容、时尚业、广告业、墓地、妇产医生、博彩、杀伤性武器、花花公子杂志、避孕套等一大批消失的行业和一切寄希望“明天”升值的东西。

然后“主义”也终于谢幕从此只出现在历史书里。

4.全世界的社会分工变的更加简单,全人类的最优良基因被挑选出来,组成了一个超级永生人,他毫无缺陷,完胜完美,它不听从于任何利益方也不听信它(本我)的想法,他是智能世界的终极智慧和生命网络的化身,听起来好像在哪儿听说过这样一个人?

莫非它就是“神”或者佛陀他老人家本人吧?

那么,有了这个超级永生人我们做什么?

——你什么都不做,除非“它”叫你干嘛就干嘛…解释下:“它”是超物质、超精神、超主义、超时间的存在。

所以它是世界。

它问问题它给答案,它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变换任何动态,它代替“资本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民族主义”、“科学和知识”负责这个“世界”的运转。

它到底有没有本体,它是否有性别,有没有名字?

要如何定义?

好像已经不重要了……NOBODY再看这个电影的名字,我想起了“社群”,这样一个由无名“它”和一群年轻的永生人社群究竟会去干嘛?

我设想了下,有几件事比较符合:1.实现了上一个冰川期的地球原貌(如果想在物理和化学上就一定能实现原样倒退10000多年),按研究的数据建模,在地球上表面放上已知的所有生物2.继续探索地外文明,花了点时间(可能最多10000年,攻破了“奇点”问题,宇宙的观测完成,绘制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宇宙全景3.做了一项重大决定——去宇宙以外看看吧!

于是,这队“人”通过宇宙大坍缩理论,让万物归于沉寂……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量子没有了、地球没有了,但它们却又都在,“人”永远存在了,并在“漫长”的坍缩“时间”(大约135亿人类公历年)里,彻底的看清了宇宙的全部历程,事实上,这群“人”还玩了很多次大爆炸和大坍缩,以至于每次观测到的都孑然不同。

不过,“人”始终没法在哪次“大爆炸”中跑出宇宙边界,也没能在哪次“大坍缩”中成功逃逸……于是故事来到了开始。

 2 ) 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果律、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与薛定谔的猫

每一条路,都是正确的路。

1、与《无姓之人》类似主题的电影还有《蝴蝶效应》《彗星来的那一夜》《机遇之歌》,而小说方面最接近的当属张大春的《如果林秀雄》。

这些影片或者小说,它们试图探讨的问题几乎都与人生道路的选择相关——选择的对错;究竟是否存在所谓“正确的选择”;人生一次性与潜在可能性之间的矛盾;如果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会怎样,会更好吗?

等等。

2、我们时常会幻想,如果我当时没做出这个选择,那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这种幻想时常、不、它总是出现在你过得不顺的时候,当你现下处于人生困境,过得不好,你就会怀念过去,并且认为自己上一个阶段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诸如高考填报志愿,选择考研或者工作,考研院校的选择,工作Offer这样决定你下一个人生阶段三到五年的关键性抉择。

3、一种倾向是:当你现下过得不好,你会幻想另一种可能,并无限美化,而否定现在。

这种倾向很危险。

4、《彗星来的那一夜》给出的答案是YES——选择有对错,有潜在的更好的人生,与现在所谓的“月之暗面”形成鲜明对比。

而《蝴蝶效应》《无姓之人》的答案则相反——根本没有所谓正确的选择,或者说,每一个都是正确的选择。

《蝴蝶效应》

《无姓之人》5、不要着了《彗星来的那一夜》的道儿,《蝴蝶效应》和《无姓之人》这两部影片的态度,它们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的观念才是正确的观念。

6、存在主义里有一条很重要的论断,“存在先于本质”,事物的性质并非先天的早已注定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发展。

由此,也并不存在先天的正确的选择,有的只是后天不断地成为。

一个选择并不先天的Be right,但是你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地发展,让他Become rihgt. “Be / Become”的区别,接近中文的“发现 / 发明”,发现是你只能挖掘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无法增损,因其本质早已固定。

而发明,则是无中生有,是不断地成为,是你本质的未定性,是一切皆有其可能性。

7、一个选择是否正确,凡人大致只能预测出未来三到五年内的人生状态。

比如高考定四年,考研定三年,等等。

最多只能大致预测到下一个人生阶段,再远一点的,到下一个人生阶段,考博或者工作,就难以预测了。

8、一个选择,单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其意义的产生只能是在与你过去和未来的人生联系当中。

在当前这个阶段,你也许会庆幸做出了这个选择,又或者更多是懊悔,以及幻想另一条路。

但这之后你又很快会遇到一个人生节点,另一个足够决定你下一个人生阶段的关键性抉择。

而此前这个选择的意义就变弱一层,人生的最终状态,选择的效应是一个个叠加累积的。

8、对一个选择正确与否的判断,只能是建立在以后三到五年的人生跨度上。

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

一个选择是否正确,你在当下你是无法判断出的,甚至在以后三到五年也是难以判断的。

只有把它放到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看这个选择所带出的人生走向。

就像树根往上,产出无数分支。

你只有把这条分支一路走到尽头,才能有资格做出评判——不,还不够,评判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只有把其他潜在的许多分支也各自走到尽头,才能互相比较,得出结论。

9、而当你如男主角一样幸运,走过每一条路,体验过每一种潜在可能,你也许会发现,根本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或者说每一条路,都是正确的路。

10、每一条路,都有各自困厄艰辛的时刻,也有各自快乐的时刻,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道路。

你不能因为当下过得不顺就完全否定这条路,因为可能另一条路更加艰辛也说不定。

影片中,主角Nemo体验过了八种可能性的人生。

以跟随爸爸/妈妈为可能性的开始:

一、跟随爸爸1、撞见Elise与stefeno,失意离开,骑摩托车狂飙车祸,摔成植物人。

2、表白Elise,被拒绝,发愤图强,获得成功,娶了Jean,最后以硬币决定行动,意外被枪杀。

3、表白Elise,强吻,同意。

与Elise结婚,又分两种可能。

3.1. 前车爆炸,Elise死亡,Nemo左脸被烧伤。

再分两种可能 3.11. 游览火星,撒Elise骨灰,遇见Anna,天外流星,死亡。

3.12. 同事Pete开车溺水死亡,同事妻子是Anna。

二、跟随妈妈4、Anna邀请游泳: 4.1. 拒绝地无理,被安娜骂jerk,从此没有进一步发展中,多年后相遇也只是淡淡打声招呼。

4.2. 坦诚说出自己不会游泳,其后和安娜结婚。

Nemo 开车溺水死亡。

5、Nemo母亲与Anna父亲结合,Nemo和Anna恋爱,父母又分开,两人约定灯塔见,之后遇见又分开,Anna给得电话号码被蝴蝶效应的雨水打湿。

失去联系。

三、中间道路6、母亲随火车走后,Nemo跑到对面的小路上,拿起一片叶子吹上天,蝴蝶效应,后来许多年,接续第5个可能,Anna和Nemo第二次偶遇。

11、从主角Nemo的人生轨迹来看,跟随爸爸或者跟随妈妈,这两个选择,本无对错可言。

跟随爸爸你有可能变成植物人,或者被枪杀,或者去火星被流星撞死。

而跟随妈妈,你也可能被淹死。

一个选择的本无对错,因它其后又必定各自衍生出无数小的分支,指数级的分支,可能性。

一个选择无法定终身幸福对错。

因此,从终极的意义上来看,选择的意义,其对错与否,在客观意义上得到消弭。

12、因其关键不在于客观道路,而在主观心态,这才是决定一个道路是否正确的标准。

所以对一条道路的选择,必得有莱布尼茨那样的自信,“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

”你也可以这样相信——我所做出的选择,是所有可能选择里,最好的一个。

你必须坚信,就是这样!

13、这恰似薛定谔的猫,在未打开之前,你不知道它是死是活,他两种状态同时存在,你相信一种,那就成为一种。

人的意识影响客观实在。

你做出选择,相信你所走得道路是正确的,那你走下去,他就确实是正确的,打开盒子,猫活着;或者,你总是认为,你总是作出错误的选择,那这条道路也就确实是错误的了,打开盒子,猫已经死了。

人的观测影响实验结果。

14、海森堡的墓志铭写着:“He lies somewhere here.” 他在这里,也在别处。

这是对以他命名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生动说明。

《无姓之人》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量子状态,Nemo既在这里,也在别处。

这由他的妻子“之一”Jean道了出来——“you've always been elsewhere.” 薛定谔的猫与之类似,打开盒子之前,是既活着又死亡的两种状态的并存体,而Nemo的人生也是如此,在未到人生终点之前,是无处可能性的同时存在。

15、影片开头的鸽子实验,讲得是人自身的有限性。

鸽子就是人的譬喻:与大多数生物一样,鸽子很快就能学会,按动按扭—升起隔板—获得食物,之间的联系。

但当隔板设定为每20秒钟自动升起一次,鸽子会寻思,我到底做了什么,才得到这个结果?

如果当时他正在扇动翅膀,它会继续扇动翅膀,直到确信这个动作就是随后发生的事的决定因素。

我们把这称作“鸽子迷信”鸽子可以理解的是“按动按扭—升起隔板—获得食物”,这样单因单果的简单因果律。

但是当加入时间这个变量,以此替代“按动按钮”这一原因,鸽子就会摸不着头脑——这超出了它的理解限度。

这里的实验人员,相对鸽子而言,就是更高维度的上帝版的存在。

有时会看到一些动物的GIF,一只猫看着镜子中的他,张牙舞爪,你动他也动,猫难以理解,这超出了它的理解限度;水盆里一个骨头的贴画,小狗不停地伸头进去想要吃骨头,镜花水月,吃不到,一次又一次尝试,还是失败,狗狗难以理解。

这也都是人的譬喻,无论鸽子,猫或者狗。

在实验里,那是鸽子的有限性,是猫、是狗的有限性,而放到真实生活里,则是人自身的有限性。

16、也有其他相对于人类而言,更高维度的存在。

我们面对一些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总要寻求到一个解释,有的天生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思考得不到答案,折磨的人很痛苦。

于是我们现在看古时候的人,就像实验里的鸽子,无法理解大自然的神秘,变化万端,因果关联,于是假托于神鬼。

很多时候你只能停止,越思考越试图理解,越痛苦。

甚至于即使给了你答案,你也难以理解。

这时你就触到了这个世界某些真相。

17、以及,关于因果律及人生道路的选择。

世界并不总是单因单果的直线,更多时候则是多因一果,或者多因多果。

你做出一个决断,其后人生不顺,并不能如同鸽子一样,全都怪到那个决断身上,也许这只是你的迷信,又或者还有其他因素,也许这并不是单因单果选择题,而是多因一果。

 3 ) 一切实际结束于9岁那年,而不是118岁

8分,很不错。

这部电影的思路真的太酷了,《信条》绝对有从中获取灵感。

当然,《楚门的世界》也绝对有给这部电影灵感,太多致敬《楚门》的镜头了!

看的过程中会挺懵逼,但后面也会理顺,电影的一切,感觉应该是主角在选择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时,想象出来的一切可能性。

他为了不做出选择,想象自己不管跟了爸爸还是妈妈,都会在34岁那年去世。

只有选择谁都不跟,就能活到118岁?

(然而现实中,你9岁小屁孩独自一人能不能活到34岁才是最大的问题啊喂!

)所以我倾向于,电影的一切都是他在9岁那年想象出来的,包括活到了118岁,包括后面去火星,宇宙还因他逆转,都明显是一个小孩子想象出来的。

所以,影片实际的时间其实是结束于9岁那年,而后的一切都只是想象,都未曾经历过,他独自跑开,不做出选择,但现实可能只是跑开一段路后,他老爹追上来,带他回家。

之后过了另一段完全不同影片里的任何人生,生命也不是终止于34岁。

因为一切的一切,都还没有发生,都还不可预见。

这就是我的见解,很推荐一看,看完是能够让人有所回味的。

-剧情Mark--开场青年主角反复去世,然后老年主角出场。

他记忆中是34岁和2009年,可如今却已118岁了!

在懵逼时,画面又回到了34岁。

像刚刚做了个梦,然而诡异的事还没有结束。

他儿子的名字不是他儿子的名字,他老婆的名字不是他老婆的名字。

这里有种穿越到平行宇宙的感觉。

然后这里有一段很像《信条》,倒退的人,倒放语。

确切说应该是《信条》可能参考了这部电影才对,毕竟早了10几年就上映了。

(后面发现最爱的ANNA和玄幻的0550,正反都是一样的,正如《信条》的TENET)然后电影开始告知故事背景,原来主角是最后一个没有经过改造的“凡人”,他将成为最后一个寿终正寝的人。

然后有点像楚门的世界,有个所谓“造物主”满脸二维码的角色,要挖掘主角的记忆,用的还是最原始的小球摇晃催眠术!

然后还真的管用,开始进入梦境,开始挖掘出回忆,主角穿格子衫的那个世界里,真的很像《楚门的世界》里的金凯瑞啊!

然后开始从头讲起,是头到还没出生的时候😂居然他们文化里也有投胎,也有“孟婆汤”的概念。

主角被遗忘天使漏了删除记忆,于是他带着在天堂的记忆,带着可以预知未来的能力投胎了。

设定挺有意思的,哈哈哈。

之后表现了一段“蝴蝶效应”,故事从蝴蝶煽动翅膀飞起的一片“叶子”神奇地落到主角爸爸的脚下后滑倒遇见主角妈妈开始。

然后从小baby的所见所闻讲述,从蹒跚学步到长成小男孩,至此都很欢乐。

看到妈妈打屁股,看到家长出门赶紧偷看电视,真的太有共鸣了!

哈哈哈。

然后又回到老年主角,有个小记者来采访他(感觉此处的记者应该是被催眠后在梦里创造出来引导他说出回忆的意象吧,因为后面会有镜头看到其实他依然处于催眠状态,而不是躺在床上跟记者聊天)。

小记者询问以前“凡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前“性爱”是怎样的。

主角说,干!

就完了!

哈哈哈!

之后又回到青年主角科普时间的由来,多维时空的概念。

主角真帅呀,声音也好听,不错。

然后又回到小时候,三个女孩对应三条世界线的老婆。

真的好有趣。

然后小孩梦见小车撞人,果然下一刻他爸车就溜坡撞到人了。

他说他预见到了这个事,父母都不相信。

再然后小孩主角在学校学游泳,轮到女生时,男生要退散。

这小色胚躲门缝里偷看小女神安娜。

课后也想学人家妹子优雅跳水变成炸鱼,溺水。

这里画面切换,青年主角在车里溺水,他其中一个老婆来救他(是另一条世界线亚洲面孔的老婆),画面再切回小孩主角,其实是老师救了他。

之后进入下一趴,小孩主角放学回家看到妈妈跟一个男的在小树林里偷情,震碎了小孩三观。

偷偷跟着去看,发现这男的居然是他暗恋的那个女生安娜的爸爸,弹幕吐槽:你上我妈妈,我上你女儿。

哈哈哈。

之后主角父母离婚,追火车这段,将成为全片最重要的抉择,跟爸爸还是跟妈妈?

将迎来完全不同的人生。

错综复杂的铁路,也暗示了他可能每条世界线都经历过吧,所以老年主角才会出现记忆混乱吧?

既有跟妈妈的记忆,也有跟爸爸的记忆。

但看到这里,还是懵逼的,继续。

先讲跟妈妈一起的世界线,小孩主角长大成少年主角,预言了他后爸的死亡画面,他后爸都吓尿了。

然后少年主角被他妈念叨,要跳楼!

然而只是跳到窗外的天台。

这电影设定真的太有趣了!

好玩又好笑,比《信条》好看多了!

然后安娜转学到少年主角的班级,俩关系升温之际,主角却说了句“我不跟白痴游泳”,安娜愤而离开。

于是因为这句话,他俩最终没有在一起,多年以后相遇,安娜已是别人老婆,自己依然还在懊悔。

于是画面一转,读档重来,哈哈哈。

这次主角老实承认自己不会游泳,安娜则贴心地选择陪在他身边,俩人关系迅速升温。

之后,他们和谐性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在15岁那年就一起啪啪啪了。

哎。

羡慕啊。

我那时候还啥也不懂。

性福的一夜后,镜头拉远,开始讲述爸爸线。

他爸咋突然瘫痪了,还需要主角照顾他。

这里的主角太懂事了。

对父亲说他啥也不缺,现在挺好。

可画面一转到黑夜,只能独自呐喊排解内心的压抑。

这里很多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昏暗怼脸的呐喊吓到。

回到家中,看到父亲已入睡,他开始了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

然后去酒吧,少年主角真是帅得没得说。

有个女生癫狂后,主动带他离开酒吧,这就是另一条世界线的老婆爱丽丝。

但这里她真的好绿茶啊,弹幕各种上茶艺。

然后画面一转,又回到安娜线,主角在科普爱与生命。

然后,车里溺水完整版来了,主角撞到了一只鸟,车辆失控扎进水里,这条线就这样挂了?

再然后又回到少年主角的安娜线,各种姿势做爱。

还学坏了啊,大麻都整出来了?

还是这条线刺激啊,天天嘿嘿嘿啪啪啪,互相表白,没对方不行。

画面再一转,又回到绿茶爱丽丝线,帮爸爸刮胡子,这条线就是大孝子,也是大悲剧。

看到绿茶爱丽丝又跟那个渣男一起,主角心碎一地,鬼火少年上线,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

然后读档大法再次上线,回到事故前。

看到这里很感慨,真正的人生哪里能独挡,有时候一步错步步错,哪有机会反悔,哎。

主角回到事故前,与爱丽丝走出另一条世界线,不再做爱丽丝的舔狗,与亚裔珍妮一起。

这也太快了,就亲上了,就摸上了,就娶上了。

在摩托车上,他对珍妮许下各种承诺,居然还真的一一实现了,住上了大别墅,开上了大豪车,唯独依然没学会游泳。

然后又出现错乱,对着珍妮喊爱丽丝。

对着安娜喊珍妮。

又回到安娜线,后爸这边又要离婚了。

而且他俩苟且之事也被后爸知道了,说他们是兄妹不可以这么乱搞,但安娜怒吼我们不是兄妹!

确实啊!

又没影响!

但他后爸依然决定要离开了。

这里他俩的镜头好唯美,俩人就这样交错抱着彼此,身体缠在一起,好美,好虐。

心疼。

然后安娜被她父亲带走,他追车而去。

然后他挡在车前,闭上双眼,车依然不减速从他面前开过,然而却是两辆摩托车!!

笑死了!!

居然这个GIF图名场面是出自这里!

本来还很虐的心情瞬间被逗乐了,太搞笑了吧!

太有趣了!

总能在气氛压抑的时候给你搞几个笑点出来,太逗了!

然后跟他妈妈说我会有个游泳池,于是镜头一转,他在清理游泳池,可下一个画面却是上了一辆游泳池清洁公司的车,笑死了!

多年以后成了游泳池清洁工啊!

太逗了!

跟美团外卖小哥黄袍加身的梗很像啊!

安娜线最唯美,两人其实都在同一座城市,每天都出入于同一个车站,可仅仅几分钟的差别,俩人就一直无法遇见。

哎。

然后又是世界线错乱,又回到鬼火少年摔成植物人线。

又变成突然跟爱丽丝结婚的线。

爱丽丝还患上了郁抑症,还有三个“大孝子”嫌弃爱丽丝的崩溃。

小孩生日邀请孩子们到家里派对,爱丽丝前一秒还说很吵,下一秒又跟孩子们玩在一起了。

状态很迷。

时而平静时而暴躁。

这条线真的太惨了。

然后又回到安娜线,这次主角好心为一个死掉的乞丐叫了警察,因为这样耽误了几分钟,终于在火车站里遇到了安娜!

终于又开始干柴烈火了!

但搞笑的是,俩人又分开时,唯一联系方式刚写在纸上的电话号码却被大雨淋湿,模糊了!

太戏剧性了!

然后又开始漫长的等待,安娜线就是用来虐观众的。

然后回到崩溃的爱丽丝线,郁抑症越来越严重。

他想象自己是赶跑爱丽丝恐惧感的猎人,可是,都是无能为力。

然后,来到一片玄幻之地,飞机在填陆造海。

很有趣。

然后又看到油罐车大爆炸完整版。

再然后变得很诡异,他迷上了看倒放。

然后又错乱回珍妮线,被爱得最少的一个老婆。

然后开启掷硬币的随机生活模式,假装丹尼尔却是做替死鬼的那个。

然后又继续读档。

也许刚刚经历的世界线其实都是躺在床上成植物人的主角想象出来的。

包括,他真的上了火星,把爱丽丝骨灰扬了。

爱丽丝线真的是,深刻体会舔狗不得好死的结局。

然后串上了!

安娜克夫!

跟安娜结婚的最后结局是开车撞鸟掉水里淹死!

好吧!

这段剧情串起来太酷了!

然后开始世界线收缩!

感觉精彩的要来了!

各条世界线开始崩塌,反复去世。

最后说这一切都是9岁孩子幻想出来的。

最后老人在0550死去后,一切倒转,开始《本杰明巴顿奇事》,哈哈哈。

影片到此为止。

好看!

金句:我不怕死,我只怕活得不够精彩。

每一个都是真的,每一条路都是正确的路。

精彩解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W41157ot

 4 ) 比选择更重要的就是相信的力量

将爱深握在手,决不放弃我们无法从头来过所以选择很困难你必须做个正确的选择——————————————————————————————Jaco van Dormael用鸽子的迷信来做整个片子的前言,是告诉我们在这个宇宙里我仅仅是一只迷信的鸽子吗?

      每个人身处命运的交织之中,也许终极结果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更改的,但生命旅行的途径却是我们可以通过自主的选择而改变的,是和真爱惨烈的厮守还是麻木维持一段“正常”的生活方式或许都是一个不经意选择的结果。

但这个选择却来自于我们对命运的迷信!

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思考什么,作为鸽子,宇宙只提供了你只能去迷信的法则。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生命状态在生命结束前尽情表演,当时刻来临不论你作何感想,都只有接受死亡这唯一的结局。

这里面还有些东西总是不变的。

在影片里命运或者说是Mr. Nobody自身某种灵性的存在给了他各种抉择的机会,这些瞬时的抉择给了他许多种生命体验的途径。

无论是安娜、爱丽丝还是吉妮,可无论这些抉择将他推向了谁并与之相处都未曾改变他天性的纯真善良,真诚面对他人的态度和对承诺的恪尽职守。

这份忠诚或许就是我们千百年来面对生命而总结出的道德迷信。

            当和吉妮走到了一起,他虽然从未对她有过真正意义上完整投入的“爱”,甚至这种无聊的婚姻生活耗尽了他所有的活力,致使他完全丧失了活下去的冲动,但他自始至终都从未背叛并且在选择独自告别人世前,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吉妮。

      对爱丽丝,一个疯狂自闭、歇斯底里且内心背叛他的妻子,他不弃不离始终竭尽所能的守候在她的身旁。

(“竭尽所能”是个很悲剧的词语,事情我们做了并且就我们的力量做到了最好,但问题是事情有时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能力或者根本就跟能力努力无关,人世间很多事情都会如此。

)Mr. Nobody就像是个原始人一般为妻子驱逐来自生活中的威胁,如果威胁来自于一头凶猛的黑熊,他则毫不犹豫的操起手中的棍棒砸向那庞然大物。

可当妻子告知他,他们婚姻真正的威胁竟然是她始终不曾爱他而爱着另一个不在乎她的男人时,他还能如何?

Mr. Nobody,一个好人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背负那个年少时的诺言独自将爱人骨灰抛洒在火星那寂寞的红色尘土中了。

      而对于安娜,他的最爱,为了她他可以失去一切放弃所有。

在一个空寂的城市孤单守候十年,如果她未曾出现,那他就再等上第二个第三个第。。

个十年。

所有的所有,起因都是那年14岁,那个离别前醉人的灯塔之约和对安娜的至死不渝刻骨铭心。

      其实这就是三个选择就是三种人生的状态:爱你但你不爱的人 你爱但不爱你的人 爱你且你爱的人 。

      Mr. Nobody都自始自终的贯彻了他的忠诚——人类道德的引申。

他(也就是我们所有人)用面对命运最最虔诚的迷信来祈祷每一份即将出现的未来,并希望那会是幸福的开始。

      Mr. Nobody为自己设想了各种生命轨迹,或许在这个多维的宇宙里这些轨迹都各自真实的发生过了又或许仅仅是某种灵性的存在对他所能感知的宇宙的思考。

而且到最后他一再走向了他意外身亡的命运结局。

可如果所有的一切都能在彻底完结后再给他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Mr. Nobody用他低沉微弱的嗓音喊出了“安娜.”,他最最深爱的人的名字。

安娜是他的最爱,他生命的精华所有幸福的起点和终点。

在他发表遗言的一刹那,安娜也许成了他漫长生命里唯一有意义的篇章。

可,对安娜Mr. Nobody有做过什么非凡特别的举动吗?

      没有!

其实这是很残酷而无情的答案。

这也就是透过影片我们得到的启示:我们仅仅是无情的宇宙中迷信的鸽子,我们的抉择仅仅是为了得到食物(笼统的幸福)而迷信的挥动我们的翅膀。

因为我们不知道,隐藏在我们渴望的幸福后真正达成它的条件。

持续的挥动道德的翅膀是我们坚信的,且唯一能做的事情。

            影片最后Mr. Nobody给了一个问题的解答,一个国际象棋的概念。

面对被动牵制的唯一解答:不动。

所以那个站在命运交叉口的孩子在得知了未来的一切后放弃了前进和后退的所有努力而选择了另一条岔路,停滞在了那片迷样的丛林里。

可是这真的是答案吗?

这会不会只是鸽子面对每隔二十秒就打开一次喂食器的另一种解答呢?

鸽子,依旧还是迷信的。

  

 5 ) 我不怕输,我只怕活得不够精彩

寻寻觅觅这么多年,今天我终于找到了我最爱的电影类型,我爱Toby.影片展示了太多种可能性,生活也是这样,无数拥有很多可能性的瞬间,在人们一些偶然的选择下,发挥着迷人又可怕的蝴蝶效应,最终变成了我们如今的模样。

如果有兴趣,可以像九岁的尼莫一样,试着想象(或者说预言也可以,都是一回事),在以前的生命中出现过那些有很多选择的瞬间,如果当初换了一种选择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和我一样也爱上了这部电影,你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奇妙又有趣的事情。

在我看来,这件事让“后悔”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无用且扰人的情绪,既然有这么多偶然的选择,那我们其实都活在一种机遇下,现在这条路会是截然不同的一种,谁都没法判定那条路才是正确的道路。

就像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引自田纳西威廉姆斯(十分推荐大家去看他的《欲望号街车》)——Every choice is the right choiceEverything could be anything else.既然过往那些偶然的因素把我带到了现在这里,为何不认定现在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最好的时代,抓住它你也可以像尼莫一样“预见未来”。

希望你我都能活得精彩。

 6 ) 比生命更大

香港的舒琪老师在给李洋《迷影文化史》的序里写道,电影的本质就是bigger than life,比生命更大(同一句Bigger Than Life,或者就是Nicholas Ray的高于生活,比生命更重要)。

这句话可以做多种解释,比方说电影是一项放大的艺术,我们保持仰望的姿态去观赏它;再有,电影可以对生命进行再书写,借助布景化妆蒙太奇等多种手法,做到人物多变和时空的无限大。

杨德昌的《一一》里有句更直观的描述: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看过《无名先生》,你会更真切地理解以上这番话。

影片无异于把一个人的生命复制成三份,交叉打乱、喷射开来或逆向发展,结果要么死胡同要么无结局,最后一切土崩瓦解。

许多观众跟着导演兜了一大圈,岂不料又回到了令人丧气的原点,一看他在那边笑而不语,这实在叫人气愤。

可如果真以一个八岁小孩的眼光来看世界,那《无名先生》无疑是充满着感伤——这难道不正是“我也老了”的心酸么,看透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未来世界里,118岁的尼莫满脸老年斑,口齿含糊不清,什么都记得又什么都不记起,他像一具空荡荡的躯壳,行将就木。

即便《无名先生》是一部虚构的自传型电影,即便故事的始端只是父母离异的童年阴影,我对这部电影的好感源自常见的个人式生命体验。

正如片名所传达的意思,尼莫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是导演本人。

尼莫报出自己的出生时间,我起了个念头,一查发现,导演雅克·范·多梅尔的生日是1957年2月9日,而尼莫出生于1975年2月9日,年份数字的最后两位颠倒了一下,而日期是一模一样。

换言之,多梅尔以编导身份亲自参与了尼莫的生命之旅,他让尼莫遭遇无穷多的选项,主观的或客观的,有远在天边也有近在眼前。

其中恰恰会有普通人所揪心的一些细节,他们在生活中随时可以遭遇到。

就像最简单的,怎样靠近一个女孩子,怎样开口说第一句话,也许这个真的会决定你的一生。

《无名先生》的题材并不陌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有部《机遇之歌》,三段式三种生命,选择加如果。

这类题材经由后来一系列电影的不断摘抄翻新,在影迷圈里一向是较受热捧。

原因很简单,导演故意留下问题,让观众参与其中作比较,掂量轻重,找到属于自己的选择。

这种电影需要一个强烈的移情作用,如果我是主人公、如果能事先知道结局,我该怎么办。

但《无名先生》不是加了升级补丁的《机遇之歌》,它是一本百科全书版的《机遇之歌》。

从信鸽迷乱到蝴蝶效应,从耗散理论到平行世界,从单向时间到多维空间,从宇宙的膨胀、塌缩到混沌,多梅尔充满耐心地讲解了起来,以尼莫当实验品,从家庭、爱情到个人生命,一一例证。

这不是一套苍白无趣的文字说教,几个国家的实景拍摄,有虚拟的未来世界和遥远的外太空,任何有点眼力的都能看出《无名先生》把钱烧在了哪里,那些特效还真不是纸糊胶水粘的。

至于电影语言基本功,如果留意下镜头的焦点变化、剪辑和转场技巧,多梅尔从未让人失望,影片精致而美丽。

如果尼莫的生命是一棵树,无论顺着生还是倒着长,是枝叶还是根须,它终究会入土。

这是包含哲理的人类困境,也是一种悲观失望论调。

所以有人把《无名先生》当爱情片来看,只取安娜一段,那样做其实也挺不错的。

毕竟在一些人看来,即便面对生命,爱情也可以取代一切。

【外滩画报】

 7 ) 不是我的菜

不知所谓的一生。

支离破碎解构并不能掩饰其各种不合理的逻辑混乱。

故弄玄虚,故作深沉的叙事方式也不过就是想述说一个简单的道理--选择决定人生命运,但无论怎样选择总有遗憾。

是想表达这个核心思想吗?

我不确定。

反正我只看到这个。

并且我觉得这个简单的道理不用卷帙浩繁的浪费150分钟来拍,无聊!

不是我的菜,不喜欢。

 8 ) 如果知道结局,我们还会相爱吗

我曾经为某部结局虐心的小说写过同人小说。

在我的小说中,主人公在一场昏迷中预见到了未来。

小说到主人公苏醒戛然而止,但令我一直无法释怀的是,接下来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又会如何发展?

预见了未来就能逃脱升天?

即使预见了也还是会按照原来的路线走下去?

又或者,从预见未来的这一刻起,时空就出现了分支?

事实上,两种未来都可能发生,也都没有发生。

时空交汇点的主人公,就像薛定谔盒子里的猫,在打开盒子之前它既是活的也是死的。

《无名之人》是一部形式大于叙事的作品。

电影所讲的故事因果不清,线程不明,这一点曾被许多人所诟病。

但是对于这样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哲理的精巧作品,似乎大多数人都更愿意原谅它的所有缺憾。

如果你认真的观赏这部电影,就会发现片中充满了从结果反推原因的碎片化叙事,这使得本片恰似一部“卷帘格”的谜面,翻来覆去,覆去翻来。

爱情文艺片的浪漫奇幻风格并没有削弱本片对时间单向性探讨的意义。

导演讨巧地选择了最容易被观众接受的“爱情”主题,这一主题同时也给这部时而故作深奥的电影涂上了温暖的颜色。

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是否会使我们命运之矢的落点偏离几万光年?

如果掷出的硬币在气流的影响下偏转了一微米,可能几十年后我就会换一种死法。

我的心每跳动一次,我命运的可能性就分出无数的分支。

这棵生命之树每一秒都生发出无数的叶子和果实。

但我只能品尝其中极少的部分。

可是,为什么于这无数的可能性中,我偏偏选择了爱上你?

也许,也许,在若干个也许的时刻,若干也许的变量稍有差池,我们都不会相爱。

可是,在这一刻,此时此刻,我们却已经相爱了。

如果预先知道结局,我们还会相爱吗?

是的,我们会的,因为我们别无他法。

那所有的“也许”的流星曾经和我们擦肩而过,但最终只是擦肩而过。

命运给了我们一条路,并非我们选择了它,而是它选择了我们。

也许时间并不存在,但“这一刻的我”是存在的,它存在是因为它已经存在了。

我无法否认它,因为我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拉离地面。

这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一句话的美好: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

 9 ) Mr.Nobody和我们一样,就是一个茶几

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看明白了这部电影看了许多影评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也看明白了其中的内容不过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先从故事内容开始再说内涵内容里面118岁的nemo开始回忆,他的回忆里出现了几个不同的人生我们细分一下nemo所遇见过的分支吧1.9岁的他跟随父亲留在了欧洲导致了四个结局①nemo遇见了elis但是被拒绝,导致车祸成为植物人②nemo遇见了elis并且成功结婚但是elis在honeymoon路上不幸遇难,nemo实现诺言带着elis的骨灰去了火星,并在火星遇见anna,最后遭遇太空流星死去。

③nemo遇见了elis并且橙红结婚但是elis并不爱他,elis爱的自己15岁时喜欢的那个男人arbert,但是arbert已经变成了肥男,去elis的理发店剪头elis并没有把自己回忆里深爱的男人认出来。

因为elis知道自己不爱nemo,她知道自己对nemo和家庭是不忠诚的,是伤害着爱着自己的人的,所以她很自责,导致严重的抑郁症。

nemo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出现了强迫症状(烧掉自己汽车)。

最后nemo在回家的路上出车祸淹死。

④nemo遇见了elis但是被拒绝,随后赌气娶了jean。

一个他不爱但是爱着他的亚裔女性。

为了报复,nemo发誓要做一个成功男人,有房有车有存款有个巨大的游泳池。

他成功了,但是他不爱自己的妻子,对自己的生活也充满了厌恶。

于是有一天,他决定走出去,单纯的使用一块刻着yes和no的硬币帮自己选择。

于是他最后选择了一条离奇的不归路,被黑帮份子枪杀。

2.9岁的他跟随母亲去了加拿大导致了另外两个结局⑤nemo遇见了anna但是在安大略湖畔为了掩饰自己不会游泳而在自己所爱的女人面前胡乱说了一句话而导致这段感情不了了之。

(年青人常常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而导致这种结局)⑥nemo遇见了anna,并且发展迅速,两小无猜,私定终身。

但是因为双方父母再次分开,使得anna去了纽约。

虽然成年后nemo和anna最终在纽约地铁中心相遇,但是因为nemo选择了廉价牛仔裤而导致南美某牛仔裤工厂破产搬迁再导致某失业的牛仔裤加工肥男无所事事在家煮鸡蛋再导致煮鸡蛋的蒸汽引起蝴蝶效应致使两个月后的北美下起了暴雨最后导致nemo手中的电话被雨水冲刷。

电影里使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我没听过那句所谓的中国谚语,但是我感觉是就是我们常说的“报应”还是通俗一点,“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失落的nemo只有每天都去灯塔等候anna的出现。

这里注意,这是个happy ending,anna最后出现了。

以上就是6个结局外加一个未被印证的结尾⑦nemo在太空船内就被流星雨击中死亡。

通过故事内容我们再来看内涵影片中描述了三个大的理论:信鸽迷信,蝴蝶效应,弦理论。

这三个理论就是构筑这部电影的基础。

中间导演还穿插了对人类之间性和爱的理解。

其实这三个理论在电影里,我个人认为在排序上应使用倒推的模式去理解。

首先是弦理论的提出,我们所存在的三维空间(长宽高时间够成的时间),是有六面性的。

那么我们可否假设是六个平行的世界或者n个平行的世界。

6个结局?

然后如何导致我们进入不同的平行世界?

是我们的选择,还是宏观的蝴蝶效应?

最后蝴蝶效应其实就是一个因和果的哲学问题。

而假如每一个业障都是the right choise,那么我们所谓的因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们所在意的导致结果的原因和行为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我们是否就是那只自以为是的鸽子呢?

故事里的anna,elis,jean。

分别代表的是两情相悦,你爱的但不爱你的人,你不爱的但爱你的人。

这样的命题,是否触动了你的某根神经呢?

自然,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充实的故事,而结局,不过是导演自己的喜好而已,并不代表什么。

很多人说这些结局其实都不过是9岁的nemo臆想出来的。

我感觉这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nemo人生中做出的不同的选择而产生出来的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结局。

这里有两个细节,一是未出生的nemo在天堂,因为天使没洗去他的记忆,所以他记得一些他出生前的事情(假设这是真的,和我们说的没喝孟婆汤一个道理),那么这是否就是nemo的思维可以在众多平行世界里穿梭的原因?

我假设这是一个可行的命题,那么可以解释为什么nemo年轻时会时常记忆混乱,将身边的女人和孩子认成他人。

二是,老年的nemo和年轻的nemo的对话。

老年的nemo使用了已经注定的对白这样的句子,是否说明其实命运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无论你如何选择,其实都是注定的。

而你需要做的,不过是走下去。

老年nemo用了一连串的假设,说明年轻的nemo的存在不过是一连串幸运的存在的结果,而如果nemo继续幸运的存在下去的话,就可以活到118岁,否则,34岁必死。

这是否说明118岁的nemo其实是第⑥个结局也就是第6个空间里的nemo,毕竟只有这个结局里nemo才没有死去,而且在老emmo临死的last words里,他看着远方,吃力的喊出的不是别人的名字,是anna.不过他并不后悔拥有其他空间关于自己的回忆,老年的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对和错的选择。

但是他提出了另一个假设,那就是不去选择,电影里给出的答案是“give up"(小nemo逃跑时路牌上写着的),这是一个未知的结局。

电影里不过是表明当小nemo选择逃避的时候,上面的6种结局都可以被重写,但是却不能被否定。

婴儿时代的nemo有过这样一段称述:Why i'm me, not someone else?Why do we remember the past but not the future?So , dose he really exist?小周公梦蝶啊。

其实写到这里,我自己也乱了。

逃避其实也是一种选择,不是吗。

选择我爱的人,还是选择爱我的人,还是选择相爱的人。

这些我能决定吗,能选择吗,还是一早就被注定了的,被一只来自北美的蝴蝶或者南美的蒸汽或者日本的树叶。

又或者我只不过是一只迷信的鸽子。

其实我不喜欢这部电影,虽然我被其鲜明的色彩,充实的内容,明快的节奏,复古的音乐,缭乱却有条理的剪切所吸引,但是我的确不喜欢它所表达的含义。

因为我是矛盾的人,我深陷在我所做出的选择当中,我在这所谓的结果中挣扎。

我现在需要的不是哲理性的安抚,这和有人对我说“生活就是被强暴,如果你不能反抗,就学会享受”有什么区别。

我是一个茶几,要是哪天不爽了,我就把上面的杯具都砸了换成餐具。

 10 ) 我多希望生活是部电影,影片中有你参演

台词:“一个无法抉择的9岁孩子,想象出了我们的一切,在棋局里,这叫做‘被动强制’,唯一可行的走法,就是不动”“在还没出生之前,我们什么都知道,我们知道将会发生的一切,遗忘天使会把手指放在你的嘴唇上,这会在你唇上留下个印记”“生活就像一部法国文艺片”“在sexy被废弃之前是怎样的?

”——“哈哈,我们干!

每个人都干来干去”“宇宙大爆炸之前,世界是怎样的,嗷,你知道,那时没有‘以前’,因为在大爆炸之前,时间,并不存在,时间是宇宙膨胀的一个产物,那么当宇宙停止膨胀,开始坍塌时,时间的定义将是什么?

”“因为宇宙的整体运动处于扩张模式……这就是熵原理,宇宙的进化趋势是趋向越来越大的无序,收缩阶段,即大塌缩”“如果弦理论是正确的,我们的宇宙有九重三维空间维度,高度、长度、宽度、以及时间维度,我们称为时间,如果你把土豆泥和沙司搅拌起来,就没法再把他们分开,烟雾从老爸的香烟里冒出来,但他没法再缩回去……你无法从头来过”“他们已经睡过了?

希望他们有用套套,我可不想有个小弟弟”“你看着我时,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唠叨抱怨,从来不回答问题的糟老头子?

他脑子里一团糟,或者,只是忙着吃吃吃?

那不是我……我,穿着短裤,我9岁,我能跑的比火车还快,不用忍受背痛……我15岁,而且我恋爱了,我恋爱了……”“答应我,如果我死了,把我的骨灰撒到火星上”“我一直喜欢吃鱼,没想过有一天他们也会喜欢吃我”“他们说如果放慢呼吸,时间就会变慢……我要记得你每一寸肌肤的气味,我会在灯塔哪里跟你见面”“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我不想变得跟你一样”“你不在的时候,我在心里对你说了很多话,现在真的跟你说话,反而让我感觉奇怪……为唯一有意义的生活,抛弃其他可能性……我害怕再次失去你,我害怕再次孤身一人,身边没有你,我怕极了”“活到我这把年纪,花在生日蜡烛上的钱比蛋糕都贵了,我不怕死,我只怕活的不够精彩,这应该写在每个学校的黑板上:生活就是个游乐场”“我就是你,70年后的你,对我来说时间是倒流的,我是从故事的结尾开始,倒溯到开头……创造者,那个孩子,那个跟着火车跑的孩子,也许你的父母根本没遇见,也许你的父亲在5岁滑雪橇时出事死了,也许你是被淘汰的精子大军中的一员,你这个精子携带的基因并没成功抵达卵子,也许是因为在远古时代露西(猿人,人类祖母)死了,也结束了后代的一切,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存在……你必须活到2092年2月12日早上5点50分”“每一段经历都是真的,每一条路都是正确的路,’一切都可以是另外一种模样,且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田纳西威廉斯”“之前,他无法做出抉择,是因为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在他知道未来了,他还是无法做出抉择”

这个角度的长段拍摄我第一次见,很少有电影镜头这样用

我也挺好奇我70年后,坟头会不会被盗

笔者:大家能看出什么,就看出什么,我不稀罕扯一堆科幻理论,我只想在这里提一首应景的诗“有时候我希望你的一生能被拍成一部漫长的电影然后我晚出生一百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独自坐在房间里对着墙上的荧幕光影用我的一生 把你的一生慢慢看完”时间的节点穿插交汇,生命的幕场循环上演眼泪溯回,字迹消散我停止了对童年火车的追赶,奔向拥有你的未来终有一天我老的不能再老追忆似水流年发现你是我这一生中最浓的一抹色彩 ——迟早 2022.10.8

《无姓之人》短评

音乐好题材新颖 但要表达的太多了像我这样智商不高的人看的过程很困看完忘的很快…科幻类电影如果主题是关于男女爱情的总不是我的菜。

5分钟前
  • 猫龟🐌
  • 还行

形式大于故事

6分钟前
  • daisy箜
  • 较差

墨迹了两個多小時講了一個瞎七搭八沒頭沒腦的故事。找到一個難看的女主角已很不容易,難得的是里面的女主角全難看得要命。我居然還將它看完了。居然發現豆瓣評分高達8.1。豆瓣上的評分是叫人倒著來作挑片指引么?

8分钟前
  • 身是客
  • 还行

时空的爱情观,变换的现实,让我不禁想起让我感动许久的网络短片:“李献计历险记”和“老男孩”!

13分钟前
  • Zeroclan
  • 力荐

光各种造型就能把男主角累死。文艺加奇幻版[蝴蝶效应]么?四不像。Jaco van Dormael总是把没什么意思的事情弄得很玄乎,人生不必这么折腾的。

17分钟前
  • matchbox
  • 较差

2010年代的最后一晚跨年代之夜选择了这部作品的导剪版观看。一部融合[机遇之歌][蝴蝶效应][彗星来的那一夜]等多种科幻时空模型的迷幻之作。实质上一点也不烧脑,只是剪辑得比较眼花。可以看作一个人的几种不同人生可能的乱序混剪(“超弦理论”叠加扭曲的维度的视觉化呈现),也可以视为记忆混乱模糊的至老之人探索回忆与过去的历程,或者小孩子在人生分叉点上选择困难时的脑洞大开。总之,过去似乎尚未到来,而未来早已逝去。越到后面越显冗长,不过形式上的花哨与精致依然令人大呼过瘾,在这一点上,影片恍若一本展示五花八门的匹配剪辑与过渡转场的可能性的教科书。部分镜头令人想及[梦之安魂曲]。PS:对游泳/溺水的执念与恐惧,追不上的火车,在灯塔边守候,按约定到火星上洒下你的骨灰。(8.5/10)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导演估计是先拍了一段讲述不同选择的文艺青春片,发现太老套卖不出去钱,找了个老头补拍了火星和未来场景,引入“熵定率” “弦理论”“宇宙大坍塌” “Da javu” 来提升逼格。结果告诉观众,世界到209x年就迎来大坍塌然后揭示这一切都是九岁小孩的想象,想象的内容是孩子跟爸爸还是跟妈妈、以及三个不同的恋爱对象。

22分钟前
  • 分子兽。
  • 较差

三个美女都被他玩弄了。

25分钟前
  • 王大大
  • 推荐

时间宇宙平行世界蝴蝶效应这种题材宜少不宜多阿,替导演撑的慌…按照电影的逻辑是,我两个半小时的人生选择了看这部电影而不是复习,未来可能被车撞死(…

30分钟前
  • luna甜味素
  • 较差

太好看了!!Mr. Nobody最终找到了变量中的常量,并将它脱口而出。

32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力荐

该死的,如果我没有分两次看就好了。前一个小时是早上4点开始看的,觉得很好看,可是又要天亮了,所以剩下的留到晚上看。就这样,片子废了。

33分钟前
  • 黑色南极洲
  • 还行

什么都没说

36分钟前
  • 路可可
  • 还行

美学与哲学的极致诗歌,将个人时间的多义性阐述得恢宏壮阔。这样的电影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感觉就像亲身经历了宇宙开天辟地的big bang!这是我最爱的一部科幻爱情电影,而我甚至不敢说我看懂了!!!

4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呵呵

45分钟前
  • Alex
  • 较差

穿越得大了去了。累。一句话的事情。

49分钟前
  • york
  • 较差

不要试图去思考平行宇宙理论、轮回观念、坍塌和时间倒转、弦论、蝴蝶效应和薛定谔的猫等等现在已经普及到众人了的观念。一切的钥匙在于尼莫和安娜之间的爱。芸芸宇宙中,无论是去火星撒下骨灰,之前是否赶上母亲的火车,碰见三人中的哪一个,无论生或死,每一种可能性都好,真爱注定唯一,相遇幸运无比

54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和过去;事关选择、回忆、时间、偶然、平行宇宙、蝴蝶效应……,比任何一部同题材的电影都要复杂,叙事手法完全打破常规,尤为难得的是拍出了美感。

58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三星半。母题不错,只是因为要讲的东西太多,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打动人的东西如果太过庞杂,就打动不了人了。 以XX定律XX效应包装的奇幻,不算是硬科幻。

60分钟前
  • 六月。喵
  • 推荐

太无聊了

1小时前
  • 无鬼斋
  • 较差

过于琐碎了

1小时前
  • 然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