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影评之前先来段新闻。
台湾中时电子报昨日报道称,接连以“低俗”喜剧在香港暴红的杜汶泽,3月因在脸书发表挺台湾反服贸学生言论,引起大陆网友不满,要他“滚出中国,有本事别来大陆赚钱”!
他不以为然地回“有本事阻止我来大陆”,造成大陆片商全面封杀。
最近他客串演出彭浩翔执导的《香港仔》(大陆片名《人间·小团圆》),戏分全删才能登陆。
内地网友掀起抵制杜汶泽确有其事。
有网友发微博称,“除了《放手爱》,杜汶泽还有一部下周上映的片子叫《人间小团圆》。
虽然以前从未听说过你,但我最佩服有种的人,你既然豪气十足的说骂了内地人也不照样挣内地人的钱,我们就拭目以待看看你魅力有多大。
发行方不仗义宣传中删了你的名字,我们帮你广而告之。
不用谢,请叫我红领巾。
”与《放手爱》在电影院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几乎都为该电影“卖力宣传”。
不少网友在微博号召“杜汶泽的电影《放手爱》已经上映了,也许有忘性大的,请互相提醒一下别不小心买了票贡献了票房!
”更有不少人对该片首日票房达到45万元表示“居然还有这么多!
”香港媒体记者就删戏份一事去问了《人间小团圆》导演彭浩翔与演员杨千嬅。
彭浩翔表示不会删杜汶泽的戏份,而且表示他有自己意见,应该尊重。
香港媒体称:“彭浩翔、杨千嬅前晚到旺角朗豪坊谢票。
杜汶泽在内地版《香港仔》戏份是否删掉?
彭浩翔斩钉截铁说:‘No!
没删,无端端为何剪?
他有自己生活同风格,有自己意见,应该尊重。
’有传杜汶泽被内地封杀,会不会劝对方慎言?
千嬅:‘怎样叫不小心,可能讲完才知自己不小心。
’”其实,彭浩翔不求自保选择保留杜汶泽的戏份不难理解。
彭浩翔与杜汶泽交情匪浅。
观察者网小编查阅资料得知,2006年,杜汶泽首次担任男主角,并兼任监制的电影《伊莎贝拉》成为该年唯一一部入围柏林电影展竞赛部分的华语电影。
杜汶泽更获提名角逐柏林影帝之荣誉。
该片即由彭浩翔执导,杜汶泽和彭浩翔组成的“不是兄弟公司”负责摄制,由杜汶泽和梁洛施主演。
《东方早报》记者联系《人间小团圆》的片方华谊兄弟,负责宣传的人士表示,目前杜汶泽的戏份仍旧保留。
之所以在海报上没有出现杜汶泽的名字,是因为他在片中仅仅是客串,并不是主演,所以略去了名字。
据了解,杜汶泽在片中确实只有短短几场戏份,他饰演古天乐的好朋友,有一次简短的对话。
知情人士表示,“片方确实考虑过删除其戏份,但是牵涉到他与古天乐的对手戏,如删去会有损影片的完整性。
”作为一个看电影从不去了解演员和导演的人。
我向来不关心导演和演员个人生活中如何。
但这次我却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这两位。
倒不是跟风反对。
而是之前在海外时就曾在fb上与这次事件的主角多次交锋(可惜我名望卑微,杜汶泽眼里兜里的钱只够网吧上网,买不起茶叶蛋吧),对此人的人品深有体会。
人品如此,演技再好又如何?
JB不照样被美国民众抵制,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抵制一些人渣呢?
本来因为古天乐,我不想抵制《香港仔》,但是导演既然如此“大义凌然”“重情重义”“尊重意见”。
那么我也只能用我的态度来表示对导演的理解了(其实深入的了解,导演也算是香港激进分子中的一位了,)。
就像别人说的,你有你的意见,我有我的态度。
我抵制你不是因为你的作品,而是因为你的人品。
人品如此作品再好又能如何?
看之前以为是一部温情满满的电影,结果看了很失望,剧情琐碎并且没有起伏。
也许是想拍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但是观众看起来还是很枯燥的,影片也感觉不到有什么铺垫啊高潮啊之类的。
本来就是一眼可以看到结局的题材类型,叙述上也没什么亮点,最后勉强点题,什么各种误会解开了啊心事心结什么的也放下了啊,几小家人一大家人也开开心心地聚在一起了啊,但是被那么拖沓的剧情耗了那么久,也很难让我感受到所谓的温情了。
我想我是为数不多不愿意去因为一个人去抵制一部电影的,虽然这部片子我不是电影院看的(原则上也不算支持)但最起码我也是付费观看的,就这部片子我个人觉得从选材角度和拍摄上都堪称原汁原味的港片。
我以为所有的爸爸都会很爱自己的女儿都会很呵护她赞美她,但是当我看到古天乐夫妇俩的对话的时候我才明白,其实我们都会嫌弃任何一个人,即使是自己亲身的,所以有些时候母亲说你长得丑真的不是开玩笑,那是发自肺腑的。
我觉得片子的发展比较平缓也比较理想(个人是美满结局收藏者)。
故事的脉络很清晰没有看到有评论中提到的,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感觉。
主线就是一个家庭就是一些细小的事情但却改变了家族整个的基因,我觉得整部剧都透露着一个蝴蝶效应的现象,恩恩要是不在韩国整容,他老公也不会怀疑小猪是不是亲生的(其实即使是亲生的像他爸,那也不一定好看啊!
况且他爸自己还割了双眼皮呢)没有这些顾虑就不会给恩恩那么大的压力,恩恩也不会萌生出轨的念头。
惠清要不是小时的时候带着弟妹们玩一些过激的游戏也不会让父母对她印象不好(其实从分析上来看,他母亲是个禁欲主义,从后面郑东和夜总会TA姐在一起就看得出来,婚后基本没吃饱过的样子),也不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对母亲过分歉疚的深渊里,自然也不会影响到她老公邱健章的情绪。
(插一句,两个人一起生活对方的波段是很容易干扰到另一方的,即使隐藏的再好,微弱的波段也是能干扰到,况且长期处去干扰状态下)出轨的事情大家都懂的,一个生理上的不满足(千姐整天神神叨叨的,哪里还有心思在那方面啊!
况且又遇到人白水多的小护士)一个是心理上的不满足,找出口呗,家里气氛那么压抑的自己身体又一天不如一天,唯一能释放的出口都在小护士身上了。
其实这一些都是隐性的显性的是郑伟滔被杜汶泽点化后开始像小时候嘲笑过的女孩道歉。
就当是赎罪吧,是为自己也是为小猪,这就说明小猪确实她的宝贝女儿,即使向一个以前嘲讽过的人道歉也愿意的爸爸应该算是个好爸爸(况且他那么自负的,就是比直男癌好上那么一点点)。
总之最后却是迎合了我们大陆观众的美好结局趋向,全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吃了顿快餐。
++++++++++++++++++++++++++++++++++++++++就是达叔的那句话让人有点伤感”它就像是渔民一样,上了岸就死了,或许是死了一半....“ 小团圆成功的上岸就死了,我想着对我来说也算是看到美好的结局,起码它还有它一湾香江任它游!
小青的背影就像是这部电影的命运写照,最后孤独的走向大海,因为大陆它没法生存.....
郑家三个家庭的故事。
老爸郑道士丧偶后与一位夜总妈咪同居,总受到儿子的嫌弃与不理解,这是代沟问题。
女儿郑导游,内心一直觉得自己被家人排挤疏离,整天闷闷不乐,这是家庭沟通问题。
儿子郑老师娶得美娇娘事业有成,却因女儿小猪外貌与自己和妻子相差太多,总怀疑小猪是不是自己亲生感到困惑,担心丑女儿的未来,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
郑道士的心愿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好好地一块吃顿饭,一家人一块吃饭的场景出现过两次,第一次不欢而散,第二次欢乐了,能融洽的一块吃饭,就是没必要在饭桌上说那些不愉快的事,显然一家定期聚在一块吃饭是郑家的一个传统。
郑导游的不快乐其实不过是过度自责和一些误会造成,一切说开了也就没多大的事。
郑老师丑女儿的事情,或许郑老师看DNA报告后也明白,是妻子曾在韩国整过容,女儿的未来也可以通过整容来解决。
郑家姐弟的不开心,都显得是庸人自扰,其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他们的爱人人都出轨,这显然更令人担忧。
郑老师的妻子恩恩,拒绝导演安排的潜规则,无非是出资人又老又肥睡不下罢了。
后来恩恩在私人聚会上遇到高富帅时度态就不一样了,还不耻下问自己的身价,至于有没和高富帅发生什么这个空间还是留给大家自己想了。
无论猪女的样貌令郑老师不安,还是高富帅成功搭讪恩恩,总结了一下颜值还是很重要的。
电影资料上写的是93分钟,所看的是86分钟版,少了七分钟。
少了七分钟少了啥,从其他人的留言和电影剧照中,大约猜测到,七分钟里删减了邱医生与护士裸露的床戏,婚外情都差不多,删了就删了,床戏不过是导演宣传部卖点,床戏没了也不影响剧情。
七分钟里还删减掉了杜汶泽所有的表演,只能说做人的立场要明确,立场不对那就只能等着被封杀,杜汶泽整个角色没了也不影响剧情。
估计等杜先生弄清了立场可能才会重新出现在内地的屏幕上。
导演借郑道士之口说:“捕鱼的人从上岸那一刻就已经死了,起码是死了一半。
”也许,导演,也许,一些港人,从1997香港上岸开始,也已经死了,或是死了一半。
但如果,还顾念要赚取内地的票房,记得一家人好好地一块吃顿饭,导演别吃饱了后再骂娘,谁都不喜欢气氛不愉快的饭局。
预告片就那么烂,清新爱情的配乐和家庭伦理剧内容不搭,(琪)的白骨身材也敢露?
还模特,(琪)和(古)的演技毫无进步吃老本,女儿丑?
怎不找个真丑的演,导演你怎么不干脆山寨80年代港片画个王菲经典妆假装是胎记或毁容好,(达)和(伟)的床戏第一次让我觉得看电影床戏是反胃的感觉,导演想表现(达)的煽情可怜但加上那配音真的想笑,好像在跟星爷对话一样乐,最后(古)居然默默爱着黄晓明的女友,片名应该叫(淫间●爱找小三的一家人团圆)。
这部片子打动我的点是:古天乐居然演了一个“慈祥的爸爸”。
作为香港补教业的优质教师,古天乐显然事业有成,同时,他是一个爱面子的人。
因为爱面子,他娶了做演员模特的梁咏琪;因为爱面子,他讨厌老爸吴孟达一直去找夜店工作的吴家丽,还警告老爸不要把女儿带坏;更因为爱面子,他一直纠结女儿“长得丑”这个点。
他不明白为什么老婆那么漂亮、自己那么帅,女儿却那么丑。
他甚至怀疑女儿是老婆和前男友所生。
他什么都有了,却每晚会在自家半山豪宅的露台上抽烟、闷闷不乐。
他想去做亲子鉴定,鉴定报告出来了,他却没有勇气看结果。
最后一刻,还是心软的。
古天乐其实是个好爸爸。
他很爱他的女儿,所以很担心女儿丑会吃亏。
他教女儿换灯泡,他说以后没有男朋友,没有人帮她换灯泡,还是自己学会比较好;他让女儿去学咏春拳,那么丑找不到男友保护自己,说不定还会被人欺负,还是早早学会防身比较重要。
他一直都在未雨绸缪,不过当看到他为女儿准备了超大的玩具房,在“可能不是亲生”的女儿失踪之后他如此急切,我就是心动了。
古天乐那讨人厌的样子,天天嫌弃女儿丑,其实是最爱她的。
最近看《爸爸回来了》,感触很深。
吴尊很宠neinei,从早到晚,喂奶、洗澡、穿衣、配衣服、煮饭、梳头发、吹造型,样样都会。
neinei跟着老爸就是极有安全感,非常愉快,没事就会逗逗爸爸,欺负一下爸爸,爸爸也逗逗她,两个人欢天喜地,父女两人在一起永远都是笑个没完,neinei总是会发出格格格的傻笑声,非常好玩、极其活泼。
虽然小孩性格都是不同的,但是不是有一个有趣的好爸爸也这点差别真的很大。
最后古天乐并不知道梁咏琪是整过容的,他想通了,反正自己有钱,以后大不了让女儿去韩国整一整,他终于解开了心结,面对问题的本身。
其实我觉得难看真的不是问题,女儿有这样的好爸爸已然十分幸运。
他有能力赚钱让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让演员梁咏琪觉得过气了也没什么,不用去被潜规则,他教女儿吃榴莲喝可乐去熏臭那些坏男生,把女儿逗得格格直笑,快乐的不得了。
在良好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更有自信、有安全感,以后谈恋爱的时候,也会情绪比较稳定,不会没事歇斯底里,不会为了钱出卖肉体,会更容易获得一份细水长流、幸福的感情,我觉得,这对比那些长得好看、但是家庭不幸的女生,简直是最珍贵的财富。
我见过身边有太多女生因为单亲,从小得不到父爱,在感情里出现无休止的任性、无限制的索取、无条件的蛮不讲理,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出现的过分情绪化。
这些真的是外人很难想象、自己也很难知道、让当事人陷入层层谜团的深层次因素。
许多女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长得不错,工作又好,兴趣爱好广泛,可就是无法将感情修成正果,其实到最后看,都是因为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一些性格的缺陷。
所以小时候长得好看没什么的,长大整一整都有了,关键从小来自家庭的温暖对于心灵的滋养,这是以后很难补回来的。
刚上映一天,电影评论下已经乱糟糟炒成一锅粥,负评远多过好评。
今天特意去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了粤语原版,只想谈谈观影感受和对一些观影影评(不包括没看过电影都给的评论)的理解。
先附粤语原声放映活动地址:http://www.douban.com/event/21518550/1. 电影主题虽然红馆演唱会、TVB精彩剧集、中环车水马龙和兰桂坊醉生梦死已经成为香港的icon式形象,但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眼里,那些琐碎日常也不乏戏份可作,清新小品如《月满轩尼诗》,市井人情如《天水围的日与夜》,时光变迁如《岁月神偷》。
彭浩翔说怕自己驾驭不好所以过了几年才拍这部片,最初在微博上看到这句话我觉得很理解,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脑子里可能随时会冒出一些小情节或人物形象,但做一部真正能展现港人生活的作品,需要好的主线,需要组织合理的人物、情节和矛盾,这些都很难,是不是得等自己见识更多、想法更成熟再开始?
(个人揣测)不管怎么样,电影主题是很棒的,蛰伏几年再拍的出发点也是诚意满满。
2. 故事情节 (只谈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点)曾志伟扮演一位医生,电影从他为病人做B超时指引“吸气、憋气、呼气”开始,又以此为结,这样的结构像是一篇做到首尾呼应突出主题的800字作文,规规矩矩,但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虽然余文乐只是客串,但他和梁咏琪那段对手戏很精彩,对富豪嫩模娱乐圈话题的戏谑调笑轻轻一带而过,贱贱的彭浩翔style跃然幕上。
杜汶泽也客串了两段戏,他扮演古天乐的好朋友,在古仔烦恼想不通的时候有甩出一番让人释然的言论,看之前影评说不知道怎么就小团圆了人物前后态度转变太大,我觉得应该是杜戏份被剪造成的吧。。。
鲸鱼搁浅可能是旧日新闻,将它安排到小猪的宠物“头七”这天出现,很妙,尤其是以小朋友的视角,叫人欣慰一笑又颇带感动。
小护士带着蛋糕在楼下唱《分分钟需要你》的画面,也是很可爱啊,最后为了结局美满让曾志伟果断甩了她就显得有点生硬了,这样漂亮又一心爱你的姑娘,男人们真的能抽刀说断就断吗?
3. 演员主演都表现不错,是彭导以往戏里的一贯标准。
吴孟达、吴家丽老戏骨更上一个层次,引用别人的话说,就是“这一票香港演员大多都这样,你给他烂本子,看在钱的份上基本来者不拒,而一旦遇见好本子好导演,个个都是戏精。
”小朋友李汶桂也很有戏!
4. 主题曲片尾英文主题曲结束后,黄耀明的《目的地》才开始放,虽然早场电影人不多,但几乎没有人离席,大家都静静看完字幕听完这首歌。
黄伟文填的这首词戏份和气势上都没的说啦。
沿海的驾驶 驶到了困惑前路牌指引的 可有你那终点停车先记得 早惯了箭在弦途中经过的有点湮远维港的那边 一寸寸 继续填填出的尺土 可够放你辛酸如水的老歌 一串串永乱缠人间的这边有否听见人山中挣扎 人海中搜索乱到已不记得 当初你为何出发前身早糟蹋 前境不可察愿你记得你可掌握到得这一刹留低这片海 租借过某传奇何必守到底 先发觉买不起人所拥有的 怎计算有效期无非吞吐间那点空气人山中挣扎 人海中搜索乱到已不记得 当初你为何出发前身早糟蹋 前境不可察愿你记得你可掌握到得这一刹谁苦苦的鞭策 求有个解答练到碰到美好都不信何其精刮人最怕看不见未来才信地图唯盼你知你真的拥有得这一刹你要记住只得一套呼吸方法
不用去看《人间小团圆》了,我讲给你们听。
杨千桦和曾志伟是夫妻,曾出轨,古天乐是杨的弟弟,与梁咏琪是夫妇,古和梁有个女儿,越看女儿古越闹心,女儿长得丑,自己和老婆长得都不差女儿不可能丑,然后梁跟古坦白以前整过容自己本来就丑,所以女儿丑,古就释然了,完。
对了,那个杜(逗比)演古朋友。
半夜里看的,很琐屑,却很温情,魔力般吸引人一气看完,为彭浩翔的情怀鼓掌!
影片极其注重细节和隐喻:榴莲、纸城、鲸鱼、B超都是给情怀之人准备的彩蛋。
影片提出的命题其实很深刻,生活是什么?
借助曾志伟的B超机给出答案——生活就是吸气,憋住,呼气,再吸气,憋住,呼气。
何其贴切!
P.S. 小女孩很出彩,只是觉得演这部戏对她有些残忍,不过,真正懂得生活真谛的人,又怎会计较这些?
P.P.S 豆瓣里无脑打分人太多,就因为龙套某杜而如此无良地拉低本作分数,何必呢?
《人间·小团圆》的温情结尾,被一些观众解读为体现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读,它完全区别于《岁月神偷》这样的“香港主旋律”,电影角色多带有消极、无奈或悲伤气息,之所以看起来不那么沉重,是因为影片点到为止了。
对生活有如此平静的记录和真实的描述,让《人间·小团圆》耐人寻味,认为该片“平淡无奇”而给它打低分是不公平的,是对电影“细节的力量”的不了解。
在台词与潜台词之间,涌动着澎湃的情感河流,这需要观众找到一个共鸣角色然后仔细去体会。
影片中郑家三代人,家庭与家庭之间是松散型关系,家人之间的情感是既紧密又疏离的,如果不是有几个镜头作出了明确的交代,很难看出三代人有血缘关系。
但正是这样的角色设计结构,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列队走来,面对镜头讲出他们的故事,把内心剖给观众看。
影片对涉及老年恋、婚外情、怀疑女儿非亲生等家庭隐秘问题,进行了淡化处理,从中看不到创作者给出的任何道德判断。
反而,时常出现的一些喜感情节或对白,让人莞尔。
这些可以令人既担心又忍不住微笑的镜头,如同一双巨大的无形之手,在推动主人公朝着一个方向行走,结局令人释然,因为过程里观众就有这样的盼望。
彭浩翔电影里时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意象,在《人间·小团圆》中有扩大化的趋势,童话式的立体街景,“开往所有目的地”的指路牌,在居民楼旁边发现的炸弹,杨千嬅寄给逝去母亲的包裹与信,变成了鲸鱼的蜥蜴……这些意象或与故事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或独立于故事之外,在功能上,除了可以突出影片的个性与风格外,更多是为观众理解这个故事搭造桥梁。
“开往所有目的地”的路牌,是一个理想化的设置,是每个人内心渴望自由自在的象征,但不可能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可以到达所有目的地,人生需要选择,“所有目的地”看一眼、想象一下就好了,人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按照设定好的路牌行进,直至走进唯一目的地:家庭。
回归家庭,让笑意与融洽出现于饭桌之上,老人与孩子对视嫣然而笑,中年人则心无旁骛。
而这些,是经历苦痛之后才收获的。
那枚炸弹爆炸了,鲸鱼无法入海也死在了沙滩上,这些都是人们所无法掌握的那些事物的隐喻,面对无能为力的事情,有时只能顺其自然。
该发生的发生,该消失的消失,从海里舀出的海水终归要通过沙滩的渗漏回归大海,那些走在路上迷失了的人,也终归会找到自己最舒适的位置。
影片集合了古天乐、曾志伟、杨千嬅、梁咏琪、吴孟达等风格迥异的演员,但在电影里他们具备了同一种表情,这种表情糅杂了隐忍、宁静、怅惘、平和等等情绪,这样的一张张脸,实则是被时代的风沙吹拂过的,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的表情。
一个人不爱吃芥末,所以即使是再珍贵的菜一旦加了芥末,那对他来说也是一道讨厌吃的菜。
基本上故事就交待了个开头就突然结束了。。。
真的没有多难看 真的是被杜汶泽害了 但他也就出现了2分钟 还是可以看一下
彭的《岁月神偷》,无刻意煽情,而是水到渠成的流露。地下深埋的炸弹几十年无人碰触,心底的隔阂也是,你不知它何时引爆。吸面条的会心一笑胜过岁月老去。全片充斥着彭的迷影情怀:星战、哥斯拉(由此可见他对关公大战外星人的喜爱)、希区柯克剧场(手机铃)、小生怕怕(纸车)和巨人错觉(和亡母食饭)等.
乱到已经不记得,当初为何出发。----黄伟文写的影评
其实我觉得还好吧,是有很多没啥内涵却故作深沉的台词,但也没大家说的那么没法看…电影的某些表现形式我还挺喜欢的,比如鲸鱼啊大蜥蜴神马的哈哈哈。它只是不足以配得上这个有意蕴的片名…
也許每個人心底都有一顆炸彈,無人知曉,不可觸碰。
彭浩翔有作为影迷类导演的致命缺陷:太杂了。我怀疑他从《妓女与鲸鱼》那偷来了鲸鱼,从豆瓣小组偷了小女孩的梦境,从读者来信偷来几组人物,你看他的片子就是东偷一个西偷一个的大杂碎。这片子有拙劣的文学性跟装逼的摄影,跟《出埃及记》《公主复仇记》《志明春娇》一个操性,他只适合操作变种类型片
就因为电影配角演员个人的言行而拒绝一部电影,大陆网友的水准实在是没让人家说错。豆瓣评分严重失实,力挺推荐彭浩翔《人间•小团圆》,购票影院观看。
我的一分已饥渴难耐了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问题,那些心结久久挥之不去成为日后的一个个别别扭扭的生活片段,多希望大家都愿意鼓起勇气思考和求的改变,生活哪能一帆风顺
我不会为了某个人的某些言论而抵制看电影,你有不看的权利,我也有看的自由!影片非常精致,配乐和插曲都很好听。彭浩翔电影的格局虽小但韵味十足。“吸气,忍住,透番气”,多么实在的人生道理啊!想到跟老婆不停的争吵,又不停的和好,anyway,一家人团圆就好!影片四颗星,gigi的大胆演出加一星!
电影院的座椅都会逃出来的。
平心而论还是可以的
因为杜
城市乡土情怀。大陆有哪个导演还对生养得乡土有情怀?
为什么不能现在就给负分不开心。。。。
今天无耻地给”卖国贼“杜汶泽送票房去了,看了才发现这货的戏加起来也就两分钟吧……
“都唔知你想讲乜,你究竟想点嗟彭浩翔?!”
不过不失的港岛中年人浮世绘,看得出彭导是比以往多用了些小心思,但是力道仍然不够。开场10分钟交代完各人枝繁叶簇深陷的困顿,零碎、温吞、厚积而见功力。是人间色相,是人间喜剧,是搁浅的鲸,也是片末众人麦当劳共餐的大团圆。群戏不易,梁咏琪的角色相对最为完整与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