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让人流泪刚上高一的孩子,情窦初开时便走向了枯萎。
虽然每个孩子不尽相同,但是电影中的女孩看的出来善良活泼,遭遇这种事情,一般女孩都会这样反应。
当世界以痛吻我,难道我还要报之以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以这样一句话来概况。
当法律无法制裁时,只会痛恨。
只有自己才能解决。
有人会说愚蠢,只想说当生存的光亮被掐灭,你还想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吗。
电影中的结局最后一幕好像再告诉你,虽然这样复仇了,自己也没有活下去。
如果走法律途径,还有生的希望。
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想这样苟延残喘,所以最后的结局对电影中母亲来说已经很好了。
影片真的很让人感同身受,那种无助和心痛。
当女孩被强迫拉大提琴时,就像提线木偶一样,被支配的痛楚。
看到影片的同时,想到最近新闻报道的各种性侵案件,只想法律大大改进,让坏人没办法作案,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评论那么低,有的说女儿愚蠢,我想替女儿说一句你们又没有想过她才是个高一的学生,那个年龄应该是单纯的,对于所谓混混的男生长的又帅,多少是会有迷恋的因素在,不过我对后来的那个剧情就觉得有点勉强(威胁视频),她完全可以告诉妈妈的,母女俩那么亲密,怎么会不说,自己只身去呢,虽然到后来妈妈杀人这个设计,令剧情极端了点,可是更能推出妈妈的无助,看完这个其实挺受启发的,人真的不能只看表象,看了这个我突然特别讨厌染发的男生,讨厌戴耳环的,
首先,看完后,看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都觉得电影不好。
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电影很好了,如果要寻求视觉冲击,心里刺激,有的是爆米花电影,惊悚片可以选择,这电影不在该列,不要拿那些为了追求所谓刺激毫无剧情可言的爆米花电影来相提并论。
再者,很多人都说很蠢,我想说,在这样说的同时,也暴露了你的蠢。
很多人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去评价,而人与人是不同的,更不用说是不同年龄段的人了。
说那个女孩蠢,为什么还要去的,请问你们十七岁的时候知道什么?
说妈妈蠢的,请问你们有脑子吗?
从一开始的离婚案件得知,丈夫出轨了(和另一个女的在一起,并且那个女的就是辩护律师),但是妈妈却败诉了,再到后面的警察明知道女孩被强奸了,妈妈被殴打等等,那些人却都因为是未成年人而免受惩罚。
别说她为什么不把视频交给警察,她不是没信过,她信了,可她得到公道了吗?
最后她会走上这条绝路,都是被警察逼的。
最后,我们不得不深思,1,未成年人犯罪该怎么解决最恰当?
首先,错了就该受到处罚,要不然,未成年人免受惩罚这一条就是在暗示,未成年人可以随便做,反正不用受到惩罚,无形中在助长犯罪。
再者,对于受害者来说,如果说就因为未成年人就免受惩罚,那么对受害者是不公平的,一辈子都被毁了,怎样算公道?
2,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视以及教育。
首先,女孩的父亲对女孩的事不闻不问,出轨等,就没有尽到父亲应有的责任。
其次,那些人的父母也是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理亏,自己孩子犯了错,不反思教育,反倒说别人孩子的不好,没良心。
最后,那些小混混有这么一天,是因为父母的不重视,直到最后,生死面前,他自然觉得自己没错,说什么,她是自杀的,可想而知,妈妈心里有多冷多绝望。
3,法律为什么而存在?
首先,法律值得我们去遵守,是因为它保护了我们的权益。
如果盲目遵从法律,对实情,对人道视而不见,那么,法律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再者,法律真的是在保护受害者吗?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保护的,是那些巧用法律的人,而真正的受害者并没有得到正义的伸张。
最后,我想,电影要表达的并不是让观众觉得刺激,拍手叫好,而是希望通过电影,让我们有所反思,有所成长。
我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深思,处处虐心的教育性十分强烈的电影。
客观地说它很适合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观看。
我一直觉得,无论是一本好书还是一部好电影,它必须适用于群众并富含深意,否则它根本无法将一些优秀的思想和智慧放大和扩张。
从整体上看剧情,前一小段写了母女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后一大段则画风一转,气氛越来越压抑和严肃。
这种如同先抑后扬般的转折扣人心弦,让观众的情感随着情节波动而上下起伏。
未成年人犯罪,究竟是谁的悲哀?
它尖锐而坚定地将矛头指向一个悲惨却人人避而不谈的社会问题,讽刺法律的不公。
它指责人性的伪善,暴露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真的很有深意。
漏洞百出,导演拍片到编剧剪片麻烦符合一下逻辑性好么三个男孩子性侵只检查出来一个DNA?
女儿被强暴不24小时监督,进行心理辅导,根本不沟通?
女儿一直跟妈妈无话不谈,结果被强奸了,收到短信再次邀约不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妈妈?
看到强奸女儿的人,准备kil一场,结果手机屏保是他们的合影就放过?
你他妈在搞笑?
看到视频第一时间拿手机过去对峙?
之前找的那么厉害的律师呢?
领盒饭了吗?
徒手就去报仇。
想杀又不敢杀?
还被狂打?
柜子里怎么就那么巧放了一把刀呢?
压死了强奸犯下车跪哭?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死了儿子。
起码的逻辑性要有好么?
没看就别看了。
警察为啥开枪就对准胸膛。。。。。。
无语全程无语
一开始本来是打算看看,打发时间的,看了之后却心情很复杂!
首先别老拿它和熔炉比!
特别是部分说熔炉怎么怎么比这片子好的!
一个是说山高皇帝远,残疾儿童的悲惨命运,以及腐败!
妈妈别哭分明把未成年保护法的漏洞和教育的悲哀作为重点!
就因为同一句通过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字就要相提并论?
看片子就看片子,别乱折腾。
这个故事,导演一直有意无意特写主角的情绪,更加把握了真实性,如果单是强奸,恐怕不会这样痛苦!
可是这些人却都是一群未成年人。
妈妈在警局时第一次发现罪犯,震惊的说居然是一群毛孩子?
对啊,同样是和女儿一起学习的学生,怪他们无知?
还是怪他们父母?
还是怪学校…?
如果是打骂可以说是年轻气盛,强奸!
还真找不到词语来形容。
如果单是强奸一次,恐怕也不会这样痛苦!
可是没想到他们还拍了视频,进一步要挟这个孩子再继续施暴。
如果事发之后,犯人的父母态度好,对母亲的感觉感同身受,也不会这么痛苦!
谁知道犯人的父母前后两次把钱甩到受害人的脸上,还指责受害人母女!
如果单是这些,恐怕也不会这么痛苦!
可是未成年保护法成了这些犯人的保护伞,仅仅两年?
无罪?
片中一个孩子还嚣张的说,不知道这次怎么回事,以前都可以和解,这次居然上了法庭,差点以为完了!
原来这还不是头一个!
原来有好多母亲父亲都和解了!
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样的父母可以容忍这样对孩子的伤害,然后转念一想:是法律。
警察的女儿曾经要求要留学,后来知道她是目击证人!
连警察父亲都没给她点正义感,看见了,不作声!
求她当证人,不作声!
连一开始警告朋友的时候都那么唯唯诺诺!
女儿自杀是解脱,作为母亲呢?
谁能忍受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更何况,你本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女儿, 更何况,离婚后的女人,女儿几乎成为了唯一!
我一点不觉得这样的母亲去复仇有多么不理智,或者残忍!
就因为未成年?
就可以为所欲为,伤害别人的至亲吗?
不是不想通过正规法律手段,法律有情,真的就是情?
既然解决不了, 只能自己上!
都说中国是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可是至少还有一层伦理道德的管制。
韩国的男尊女卑更加严重,让人看到了社会,对一个女性有多么不公,国家法律又是多么不公!
法律是什么?
法律说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法律啊,就是这样冷冰冰的东西。
国家法律的初衷本是要维护社会安定,伸张正义。
可是,在这里却不是法律适应人,而是人被迫服从法律!
当受害者寻求保护的时候,法律在哪里?!
法律宣判施害者无罪释放!
两次上诉,两次无效。
第二次上诉无效时,柳琳终于明白,法律,是靠不住的。
她想通过法律的力量为女儿讨回公道,法律不理睬;她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讨回公道,却以一次又一次的被殴打而告终。
后来,当她面无表情地说出要撤销对小混混殴打她的指认时,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仿佛正从她的心底里发出,那个时候,我明白,她终于,彻底地不再相信法律了。
她的女儿自杀被母亲急送往医院时,那一刻,母亲看着女儿被送往急救室,鲜血染满了白床单,生命岌岌可危;另一边传来了婴儿嘹亮的哭声,那是希望,生命的降生。
一生一死,多么讽刺。
女儿第二次被施虐,在浴室里拿起一把刀放在脖子旁,久久,可是结果却只是大哭着砍断了头发。
她哭,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在她自己,她更哭,为什么自己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为什么?
没有答案。
女儿最后买回了一个蛋糕,本以为是为了自己最后的生日而庆祝的,上面却写着"don't cry,mommy",即使这个世界对我这样不公平,我还有你,所以,不要哭,妈妈,我爱你。
女儿刚开始想要自杀时,激烈无比,最终却没有成功,然而当她真正决定后,却无比安静,一切早已注定,她甚至还有心情去买一个蛋糕来安慰失去自己的妈妈,静静地写下"don't cry,mommy"。
那个男孩,外表长得很受女生欢迎——内心却早已肮脏不堪!
当他看到女孩拉大提琴的模样,内心只怕已经酝酿好了这样一个阴谋,后来他说“拉得不错”回头想想让人不寒而栗。
为了满足他内心变态的欲望,不惜毁掉一个纯洁的少女——不,或者说,他的目的正是想要毁掉这种纯洁和美好。
动机·····或许只是因为自己的肮脏,但我认为——尽管我很痛恨他,也不得不承认——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于这种现象的纵容致使其变本加厉,甚至女孩的好朋友,秀敏,亲眼目睹了这一出惨剧的她,也未曾替她的好朋友作证,理由呢,她说是怕那些人被抓进牢中。
这样的社会,已经不是用可悲两个字可以囊括的了。
如果一个国家单单只有法律,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那么,这样的惨剧便会层出不穷!
因为——人皆不以之为大过!
可是那些受害者又该怎么办?
只能靠着自己来为自己主持公道。
孤身一人,孤军奋战,末了,还要受到法律对她的审判。
真正有良心的人,坚守在法律第一线的那些人,法律与良心,究竟,该如何选取?
当法律与良心相悖时,法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法律究竟是为规范民众而生,还是为了迫害民众而生?!
母亲很聪明,当她看到视频中女儿赤身裸体地拉着大提琴时,她心中忽然明白,这是一个阴谋!
为此,她找到了那四个人,第一次,她放过了女儿喜欢的那个男孩,由于他对女儿的真心——女儿喜欢的,她不想去破坏。
第二次,她想要回那个视频,想要维护女儿哪怕是死后的尊严,她本不想杀死那个人的,即使她拿着一把刀,也不过是为了自保,只是如果他不死,她也只怕会更悲惨,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对弱女子如此不公。
伦理上说,被迫杀人同杀人不同,前者可以被原谅,后者不能被原谅;法律上说,被迫杀人与杀人结果相同,因而是一种审判结果。
如果,那个母亲没有离婚,家里有一个男人在支撑,那么至少,面对这些,她就不会这样孤身一人,甚至被逼杀人。
她从离婚,失去爱情和婚姻,到女儿被送急救室,失去女儿。
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失去了。
一个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母亲,何以,最终沦到了这样一番境地?
女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幻想,她还太幼稚,对于危险并不能像母亲那样警觉,失去了贞洁和尊严之后,受到的创伤难以修复,而当第二次又被叫出去时,也只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夺回那个视频,这才导致了第二次的事件。
可以看出,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贞洁看得很重,却对侮辱女性、夺走女性贞洁的行为并不加以严厉制裁。
这样的话,女人又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只有依附男人。
这就是韩国男尊女卑的表现,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这不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事情,而是,在宣扬女性独立自主的新世纪里所发生的!
最后的一幕,柳琳拿起屠刀审判最后的幕后指使——这是受害者在用自己的力量向施害者讨债,讨一条血淋淋的人命债,可是,法律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最讽刺的时刻,法律审判了受害者,法律的枪口对准了受害者。
天很蓝,云很淡,太阳很耀眼,一切都这么美好,世界如此美好,在美丽的世界里——青天白日下,朗朗乾坤中却发生了这样悲惨不公的事情,悲惨得仿佛她左胸前绽开的红色。
这是第一次写影评,我文笔也不是很好,主观表达自己想法,不喜勿喷。
我不去评价导演怎么样,情节怎么样,故事线怎么样,我关注的是我看完电影的内心想法。
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看完我觉得很虐心,结局没有大快人心,像大家说的一直憋屈着。
可是了解了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后,我才觉得,电影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好的结局,妈妈去找了他们复仇,妈妈也是个爱孩子的好妈妈,真实案件中,3个孩子遭受的是电影里的百倍折磨,这里我就不说了,详细情况在百度词条电影《韩公主》下面有写。
孩子们的家长也只是选择拿了钱息事宁人,既然真实情况如此,还要去看一部很精心设计很有故事线的电影吗,故事再打动人也不如这个事件最真实的处理情况,我看完我是很憋屈,我是难以忘怀的,因为坏人没有受到惩罚,故事并没有完结,如果我是位妈妈应该怎样去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看完心里不舒服我推荐大家去看日本电影《告白》,那是部情节非常好的电影,但是试问有几个父母能做到里面那样有逻辑,计划那么邹密呢,父母能做到的到底是什么,而且让韩国人自己反思的是什么,以及这部电影给当初那些犯罪者的讽刺,或许你继续做个普通人,但凡进电影院的人们都会看到你的罪行,没有好的结局让人们对你们的行为发指,这也是个不错的惩罚吧。
感觉自己文笔真的好差,逃了。
在电影中,有点人说这和熔炉差的太多了。
其实我感觉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主人公的恨与善的交融,她恨女儿被无情强奸被勒索却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女儿死后她的复仇不是随意杀戮的,也不是见人就杀的,他见到权贤相的时候依然给了他机会,只因为她的善和她的母性。
主人公可能因为是女性所以我不是很懂,可能我们都认为复仇应该是直接,了断,暴力,但是主人公始终是位母亲,是个女人。
她每次杀人的时候都会流泪,不仅仅是因为女儿的死还有对于杀人的恐惧以及从一个文明人成为“屠夫”的一种法律自责。
有评论在指点这对母女的反抗如此无力愚蠢,试想当下又有多少妇孺会用拉琴的手拿刀反抗呢?
影片并没有与实际相差太大,而只是我们的思想太理所当然了,没有遭遇到,怕受到牵连,周围的所有人都是麻木不仁的,麻木的不只是国人,但永远麻木的也许会是。
不合力构造一个敢于对邪恶说不的环境,谁都会是共犯,谁都可能是被害者
主角的演技很好,配角的演技也不算差,但这个剧本是真的烂!人物完全不合逻辑,每一个走向都是那么的匪夷所思!
小女孩都喜欢那种爱装酷的小男生呢
唉
我不信最后开枪那警察日后良心上过得去,尽管他做出了符合职业道德的选择。
FF
看得憋屈。不是因为电影没有果断又高智商的复仇妈妈,不是因为小女主的心无防备。而是逻辑硬伤太多啦~评论弹幕一边倒的批评母女蠢,女孩贱,闺蜜渣,反倒是三个小畜生骂的人很少,真是看不下去。。。
看了难过。
干的漂亮!大婶!对于腐烂体系下的麻木不忍还是自己的裁决来的更快更有效,反正是腐烂的果实,不如早早摘掉,免得影响其它。但片子拍的有些拖沓了,很多细节处理的也太马虎,让人搞不清是当时警察的玩忽职守还是现在的编剧草草了事,看的不过瘾。
剧情,人物,情节,没有一点亮点。烂片。
浪费好题材。整个故事说得轻重不分,和《熔炉》不在一个等级上,个人觉得不仅仅是落入套路的问题,是连套路都套不好的问题。如果加入一些风格化的表现会比较好,或者转换叙事顺序,或者让每个视角都更清晰一点。且此片的音乐和摄影都较为一般,冲击性方面实在不够,整体乏善可陈。
一部我看完后久久说不出话,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只能留下“我看了,心揪着看完了,不敢再看第二遍”
憋屈。这种人渣应该一刀一刀捅死,丢油锅里炸死,电死,淹死,反正不应该浪费时间讲道理还妄图法律能给予合适的量刑。
人面兽心
3承认片子不怎么样,故事很好,拍失败了,任然想说一句,我操你妈的法律······我就是看不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节奏 剧情 人物的塑造都不是很成功 演员们倒还成
看完《蚯蚓》想起了这部片子,回来标记一手,妈妈开车的特写长镜头至今历历在目。
这部电影可能作为母亲之后再看会更有感触吧,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伤害无论如何都会拼命去保护的,这也是母性和天性,回归到电影导演用良知的角度去讲述了一个母亲为女儿复仇之路,法律讲究的是证据,但它是否保护弱者呢?很难说,电影结尾依然是令人窒息的
意图是好的,演技是韩剧派的,编剧是傻逼的,韩国人难道不爽只会说shipar !?看前半段还很期待法庭戏的。虽然我是一向支持以暴制暴,这故事也说得太屎了。
犯罪就是犯罪,跟年龄没关系。
如果不哭,就只有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