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知道汤姆汉克斯。
经典制造机。
《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什么的,说不完。
某国精神代表。
关键是,还活着,却如同死去。
一样传奇!
有他,就有资金保证,什么都有了保证。
得好。
所以,这电影不出意料地就是好电影。
电影的重点是,主角指挥的驱逐舰要护卫商船队伍,想方设法对付来袭击的德军“狼群”潜艇群。
爽点设置是,驱逐舰在和潜艇群对抗中,各种各样看起来很真实的攻防战术展现。
爽点有让哥这样的俗人爽!
首先画面特效嘛,一看就大气磅礴,大片范,不懂,这风范个人不懂该怎么杠,忧伤。
就只好说,没什么好挑剔的吧。
演员嘛,汤姆汉克斯带头,一帮子配角龙套,感觉都刀枪棍棒有模有样,赞!
最后,剧本。
故事据说是小说改编,所以严谨、严格,毕竟珠玉在前,所以能做的都做了,法度严整,一看就是大师风范。
军迷,伪军迷,都值得看!
但是。
有但是。
看起来才装嘛!
太硬核!
什么意思?
据说是灰猎犬号
据说是灰猎犬号许多地方,哥这个俗人,看起来太专业。
说白了,就是不懂!
不懂装懂,一世饭桶!
要知道,许多人得是跟哥一样的俗人,哥迷糊,他们估计也得懵圈!
专业,硬核,看起来才逼真,才屌,才有感染力加成!
可是,太硬核,对哥这种俗人明显不友好。
两难!
咋办?哥能想到的简单办法——双主角啊!
一个负责专业。
一个负责让我们俗人乐。
这样篇幅自然就不会像现在过短啦!
多好!
一样的背景设定,期待中的新电影:两个主角。
一个还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能力当上的舰长,另外一个,可以是舰上的枪炮手什么的嘛!
还是一样的对抗纳粹“狼群”潜艇剧情,一样的节奏和转折。
舰长沉着指挥,漂亮到艺术地指挥战斗。
枪炮手从对舰长有些抗拒到佩服,到折服,从侥幸心理到英勇战斗。
尽可以对两人用力刻画。
舰长负责硬核专业,枪炮手负责让俗人们通俗易懂。
黄金组合!
想想就想看!
哈哈,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胡说八道不要钱,胡说九道不负责,事情说比较容易!
个人意见,如有不同,肯定你对!
网图,侵权必删。
郑重大胆建议:那么多的推荐电影,总有些想看的。
找盗版可费劲了,许多人会懒得翻(包括哥)。
尤其时间不够的人。
(其实,很多时候,哥就是懒)。
可又不想只是为了一两部电影,大张旗鼓地去视频网站开个会员。
咋办?平台为什么,不按部,组织我们向视频网站团购?天然优势!
不要论天论月,我们就爱论部!
一部电影,一个便宜的播放码,或者,播放链接,什么的。
怎样算便宜?五毛?四毛九?
一毛九又怎么样?
就豁一把,九分!
一毛都不要!
怎么样?
想嘛!
哈哈😃😃😃再比如:购买一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可以有效期两个小时。
而两个小时的电影,有效期可以是三小时什么的嘛!
等等。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不难实现吧?应该是。
只知道,正版如果都便宜的话,谁爱去翻盗版啊?
这样的话,视频网站能薄利多销,平台能中介,我们能踏踏实实用便宜价格看正版……不知道多少赢了。
个人支持。
也有支持的,可以集体反映。
有便宜,大家占!
本来,冲着汤姆汉克斯的大名,兴冲冲的想要观看本片,而且又是2战标签,可以说期待值是满满的。
不过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整个1个半小时的电影时间,其实就是在叙述一件牧羊犬和偷羊大尾巴狼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然而呢,光说动物或者通话似乎没啥意思,于是本片就具象化到了护航DD还是U艇这对好基友上了。
从军事角度考量,全篇有关DD和ss对抗的过程就是编剧在脑补“过家家”。
汤姆哥的婚舰可是大名鼎鼎的饺子级哎这不是uk水军的水货长江上浪一浪就被胖揍成二虎的,这个“牧羊犬”可是藏獒级别的好吧!
所以欢乐的事情就来了。!
u艇是海狼不假,狼群是恐怖的不行没错,但是!
6只小奶狼面对3-5只藏獒,然后还敢开嘲讽。。。。
所以,要么是德国海军潜艇艇长脑子有坑要么就是编剧连脑子都没有。
狼群一般怎么上?
20-30只,围住船队,其中3-6只做诱饵先发动攻击把护航舰勾引出去,这几只诱饵都是王牌艇长去干,因为基本9死一生,招惹护航DD的下场往往都是很悲惨的。
剩下的u艇呢?
趁着夜幕屠杀商船,鱼雷射的差不多了就跑。
知道么是跑!!!
留下来等死么?
鱼雷射完了,u艇就是个棺材,什么还手之力都没有,甚至是影片里的大油轮,看丫不爽都可以去给丫撞沉。
对!
u艇还有个甲板炮,没错。
这炮是88mm防空炮,穿甲弹、高爆蛋、烟幕弹、照明弹全部加一起,也就40-80发。
就算满仓80发,能不能打沉油轮都两说呢!
可是影片里是怎么描写的,6只u艇刚的一批,开着嘲讽,出着水,追着船队跑,连雷达都不躲的那种。
话说你德国人怎么知道美国船的雷达不好使的啊!
你丫是通灵者么?
好吧,话说回来,一般情况下潜艇是不会浪费宝贵的鱼雷射护航舰艇的。
因为需要完全的隐秘进入攻击位置,然后发射鱼雷隐蔽,然后鱼雷航行1-2海里的距离还几乎不被对面DD的瞭望发现,然后,才可能命中,这么多不确定因素弄一起,傻子才去招惹护航驱逐舰,因为,驱逐舰修长短小,操作灵活,一旦发现鱼雷,可以很快躲避,躲开的dd,跟着鱼雷航迹反推就能找到潜艇大概位置。
从海面到150m的深水给你炸个遍,你u艇厉害就给我躲200m以下随时等着被水压压成饼。
当然胆子肥的u艇是可以主动攻击牧羊犬的。
不过也要联合几艘艇协同攻击(协同攻击很难,你在水里通个电话发个电报试试,水面无线电一动,马上被人监听到,虽然无法精确定位,但是你在附近,人家就警觉了。
所以,只能依靠几个基友艇长心有灵犀脑补交流。。。
玩过电子游戏需要队友的,比如吃鸡比如lol的,你们自己应该自己应该知道和队友交流的过程是咋样的。
所以!
行,你们是神!
)并且,鱼雷要扇形齐射封锁对手规避航道。
而且用电磁近炸引信。
鱼雷不用撞击,到附近感应到船体的磁场自己就爆了。
炸大船效果是差点,但是打驱逐舰就不存在了。
一发下去龙骨都给你震断了。
所以再看电影里。
两艘u艇两个角度协同射鱼雷,而且就只射1发!!!
多么蜜汁自信。
然后鱼雷射出去之前居然不预热!
引信不预热果然臭蛋了吧!
还有u艇上浮卡DD炮位的死角对撸。。。。
话说编剧怎么不编个搭上跳板然后接舷战肉搏呢,u艇里跳出30个全副武装的SS精锐突击队,把配角的船员都突突了。
话说上面这种桥段,可能也就是某些海战电子游戏里能出吧。。。
看完电影以后,感慨这个电影很好看。
全程无尿点,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
整个故事就是从美军的视角,全程讲了美军船队在横渡大西洋,遭遇了传说中的德军U潜艇,在生死攸关之际,是汤姆船长挽救了所有的船员和大家一起护航的物资。
全程我比较感慨的一点是,这可是80年前的舰艇,很多方面在现在看来都好先进,在当时的国人看来和美国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会觉得绝望,啥时候能赶上美国,谁能想我们现在的海军也可以和美国海军一样平起平坐呢!
历史变化太快!
文/ 五乔**本文已发表在《北京青年报》,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乍看起来,《灰猎犬号》是一部颇有野心的电影。
影片由奥斯卡奖得主亚伦·施耐德指导,并由好莱坞演技最佳的明星之一、“完美先生”汤姆·汉克斯担纲主演。
影片的叙事格局(全片基本都在战舰上)以及汉克斯的角色身份马上让人联想起汉克斯近几年的口碑电影,如《萨利机长》(2016),《菲利普船长》(2013)。
影片的二战题材更让人不由联想《拯救大兵瑞恩》,电视剧集《兄弟连》、《太平洋战争》这几部汤姆·汉克斯出演或制作的经典作品。
但仔细查看下影片主创的履历,却马上出现几处“疑点”:导演施耐德虽得过奥斯卡,不过是最佳短片奖,过去的十五年中,他只指导过一部故事长片(《自己的葬礼》2010),《灰猎犬号》是他的第二部电影。
不过最让人为影片质量捏一把汗的,还是影片的编剧:此片竟然是主演汤姆·汉克斯执笔编写的。
而剧本恰是本片最大的短板。
全片的故事非常简单:汉克斯饰演的舰长需要带领一支盟军舰队穿越北大西洋,在没有空中保护的危险下,保护舰队躲避纳粹潜艇的攻击。
当然,简单的故事不代表影片一定就不好看,好的电影仍然可以通过人物刻画,节外生枝等等技巧来把故事复杂化。
《灰猎犬号》虽然在诸多的战争场景中保持了快节奏的紧张气氛,但单薄的剧本显然无法撑起90分钟的片长。
最终影片不得不依靠各种元素的重复来填满电影的时间。
重复的情节——一遍又一遍的纳粹潜艇袭击只有在规模上与上一次有所不同,舰长汉克斯处理的方式也似乎只有控制舰船往左转或者往右转。
没有故事自然的起承转合,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的袭击之间的标题卡,来告诉观众现在是周三还是周四;重复的对白——影片大部分的对白是各种船员传达汤姆·汉克斯的指令,就连汉克斯的指令也主要集中在向左打轮还是向右打轮,各种术语、黑话,虽然可能给军事迷带来快感,却让我完全摸不到头脑;重复的音乐——几乎每一次画面上出现纳粹潜艇时,配乐都会重播一段类似鲸鱼声的鬼魅旋律,让我严重怀疑影片是不是想学巴甫洛夫训练他的狗一样,想让观众一听到这段旋律就身体产生不适。
汤姆·汉克斯在舰上的饮食,是故事关注的一大焦点。
似乎每一次袭击之间的短暂喘息,都毫不吝啬的给了这条故事线。
舰上的黑人厨师(为数不多的几位非白人角色)一次次给汉克斯送来餐饮(影片似乎很在意观众记住汉克斯的食谱,不然为什么每一餐都要来一个特写?
),汉克斯一次次的告诉厨师他没时间吃饭,但却有时间默念一段祷告词。
直到这位黑人厨师在一次袭击中去世,另一位黑人厨师给他送饭来的时候,汉克斯才突然感悟斯人已逝。
这只是影片试图给汉克斯的角色制造深度的失败尝试之一。
影片开始还有一段不痛不痒的“浪漫”桥段,汉克斯(64岁)向伊丽莎白·苏(56岁)饰演的女友求婚。
可惜这么美好的夕阳恋,没有被赋予更多的价值,我们不知道他们俩人到底是离婚、丧偶,还是初恋重逢。
如果伊丽莎白·苏的面孔没有在影片结尾处以闪回的形式出现在汉克斯的脑海中(暗示给他抗击纳粹带来些许勇气?
),我简直早都忘了这个人物的存在。
影片还用了很多强扭的宗教元素,比如圣诞树上的天使,汉克斯每次吃饭前(准确的说是”不“吃饭前)还有睡前的默祷,以及纳粹军官魔鬼样的声音通过电台发来的警告,这都让片子带着令人生厌的传教感。
不过与主演汉克斯的角色比起来,战舰上剩下的角色简直单薄到只剩下了一张面孔和一个名字(甚至大部分的时间他们的名字我也没能搞清)。
而他们的存在,似乎也只是为了重复舰长汉克斯的指令而已。
要说角色存在的价值,他们甚至比不过另一部汉克斯主演的影片《荒岛余生》中,汉克斯幻想出来的排球Wilson。
相比于配角的塑造和开发,编剧汉克斯很显然更注重台词的专业性,这从影片中大段大段的航海专业台词中可以看出。
多数好莱坞电影,当涉及到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时,编剧会有意识把专有知识通俗化,让普罗大众可以将关注点更多的集中在故事和情感,而不至迷失在听不懂的名词里。
汤姆汉克斯却真实还原了海员们在战斗中应有的话语以及大宅门传菜一样的反反复复,完整配置了数字、单位、还有那些含义不清的图表、仪器读数,让我怀疑汉克斯的目标观众群是不是那些有过航海经验的老兵。
《灰猎犬号》在美国本计划6月12号影院上映,因疫情原因,制片方将影片的放映权卖给了Apple TV+,电影片头也被打上了”苹果电视原创“的标签。
Apple TV+自去年上线以来,正式加入了美国网络播放平台的战争。
但不同于Netflix、Amazon这种已经深入人心的品牌,也不同于Disney +这种靠着悠久历史、坐拥众多片源的“深兜”平台,Apple TV+不租别家作品,坚持自家原创。
可与别的平台上百上千的片源比起来,Apple TV+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电视剧集作品。
虽然财大气粗的Apple砸重金雇佣了一众好莱坞一线明星、导演、编剧,但目前制造出的作品都是不温不火,可看可不看的作品。
其中曝光率最高,明星最多的《早间新闻》今年初还在金球奖颁奖礼上被主持人瑞奇·热维斯嘲讽了一把(他说你们这些给Apple打工的明星就别来教育老百姓什么政治正确不正确了,Apple就是一家在中国剥削廉价劳动力的黑心工厂。
)《灰猎犬号》像是一部为Apple TV+量身打造的作品:看起来靠得住的导演明星,实际上半生不熟的剧本,表面上的大制作,实际上流水线水平的视觉效果(片中的很多战争场面就像是游戏里的动画场景)。
电影中后段还出现了低级技术失误:有一段声音和画面出现了不同步,汉克斯的嘴型和台词突然对不上了。
这一段鸡蛋里吃出骨头的桥段,不仅象征了Apple产品在过去十几年来给我留下的个人印象,也很讽刺的总结了《灰猎犬号》的整体质量。
你可能注意到了这个技术失误,也可能没注意到,但你介意吗?
可能并没有。
因为当电影进行到这里时,已经没有人会想要拿《灰猎犬号》去和《拯救大兵瑞恩》对比。
《灰猎犬号》是一部注定会被人下个月就忘记自己甚至看过的作品,就像是目前Apple TV+上所有的作品一样。
他有很多精彩的角色。
阿甘正传,鸟人,间谍之桥。
能面对不断的失去,能面对喜欢什么,什么就会离开他很加油,加到爆仓,他也不想要这样的人生能面对不断的失去,能面对喜欢什么,什么就会离开他很加油,加到爆仓,他也不想要这样的人生能面对不断的失去,能面对喜欢什么,什么就会离开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能面对不断的失去,能面对喜欢什么,什么就会离开他很加油,加到爆仓,他也不想要这样的人生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
奥密克戎阳性后,在家调养,翻出nas里存了两年的电影,今天终于有时间闲下来看看了。
正如标题所说,看完以后再也没有啥情绪波动,因为根本就不值得我较这个真,除了特效可以拉拉分,内容拍得,啧啧,你这主旋律,比长津湖都还要烂你知道么?
这个片子适合不带脑子看,军迷慎看!
军迷慎看!
军迷慎看!
里面的军事常识错得离谱,较真了会把你肺气炸。
因为德军潜艇也是不带脑子的,反正全剧就一个中心点:灰猎犬全场最佳!
灰猎犬很牛逼!
和狂怒一样,抗德靠英雄主义!
美利坚万岁!
呵呵!
跟以往看过的二战片比起来,这个电影确实差了点意思。
虽然有影帝演技加盟很有看头,但是里面术语太多,镜头太短,很多时候不知道在干嘛,缺乏视角更广的镜头让观众看到战争全局,只是在船长身边兜兜转转。
虽然如此还是值得一看。
汤姆汉克斯的电影都很好看,没有例外。
虽然这部电影他年纪已经很大了,没了当时拯救大兵的神勇和帅气,但不知道他有什么魔力就是能让人入戏,不管他演什么都好看。
期待他更多的优秀作品,每一步我都会支持。
灰猎犬号 (2020)7.82020 / 美国 加拿大 中国大陆 / 剧情 战争 / 亚伦·施耐德 / 汤姆·汉克斯 斯蒂芬·格拉汉姆😃😃😃😃😃😃😃😃😃😃😃😃😃😃😃😃😃😃😃😃😃😃😃😃😃😃😃😃😃😃😃😃😃😃😃😃😃😃😃😃😃😃😃😃😃😃😃😃😃😃😃😃😃😃😃😃😃😃😃😃😃😃😃😃😃😃😃😃😃😃😃😃😃😃😃😃😃😃😃😃😃😃😃😃😃😃😃😃😃😃😃😃😃😃😃😃😃😃😃😃😃😃😃😃😃😃😃😃😃😃😃😃😃😃😃😃😃😃😃😃😃😃😃😃😃😃😃😃😃😃😃😃😃😃😃😃😃😃😃😃😃😃😃😃😃😃😃😃😃😃😃😃😃😃😃😃😃😃😃😃😃😃😃😃😃😃😃😃😃😃😃😃😃😃😃😃😃😃😃😃😃😃😃😃😃😃😃😃😃😃😃😃😃😃😃😃😃😃😃😃😃😃😃😃😃😃😃😃😃😃😃😃😃😃😃😃😃😃😃😃😃😃
Even if I'm a thousand miles away, I will be hoping I'll see you come around the corner.即便远在千里之外,我仍期盼与你在拐角处相遇。
wise as a serpent, harmless as a dove.机警如蛇,纯真如鸽We therefore commit the earthly remains of Anthony pisani,Daniel marx,and George cleveland to the deep, looking for the resurrection in their last day, and the life of the world to come through our lord Jesus Christ at whose second coming in glorious majesty to judge the world.The sea give up her dead, and corruptible bodies of those who sleep in him.Shall be changed and made like unto his glorious body according to the mighty working whereby he is able to subdue all things unto himself.Amen.我们在此将安东尼皮萨尼,丹尼尔马克斯,及乔治克里夫兰的遗体交付大海。
愿他们在最后的审判日后得以转生。
在主耶稣基督的指引下活在来世,我主第二次伟大复活时要审判世人,海里的亡魂将会离去,安息在天堂中,而他们凡人的躯体将得到升华和主光荣的身躯相似,他用伟大的力量一个人降服万物,阿门。
预告片表明,电影聚焦二战时代的大西洋海战,回到德国潜艇“狼群”作战,与盟国海军护航舰队激战的时代。
电影的剧本源自作家福里斯特的小说《好牧羊犬》,讲述首次参加大西洋海战的美军灰猎犬号驱逐舰欧内斯特·克劳斯(汤姆·汉克斯饰)作为护航舰队的领头舰,为保护37艘船组成的盟国船队,与德军潜艇“狼群”斗智斗勇的故事。
汤姆·汉克斯曾塑造过各种令人印象时刻的角色,最著名的莫过于《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不过在军迷心中,他的形象多半是《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米勒上尉。
经典战争片的主角再次出演二战片,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预告片里,德国潜艇与驱逐舰打得有来有回,甚至还上浮出水面,与护航舰艇展开炮战。
在大众印象中,二战时代的潜水艇遇到驱逐舰,多半是一面紧急下潜,一面躲避深水炸弹,如此“拼刺刀”式的海战有吗?
海上“拼刺刀”?
这个真的有。
“拼刺刀”式海战 首先,潜艇反杀驱逐舰的战例在二战时代是存在的。
比如,美国海军的鲻鱼号(SS-257)曾击沉了4艘日本驱逐舰。
1944年4月13日在820米的近距离发射了一枚鱼雷,击沉的日本海军的雷号驱逐舰。
同一年6月6日,对日本的水无月号驱逐舰发射了3发鱼雷,2发命中,目标沉没。
次日,抢先发现日本驱逐舰早波号,在600米内3发鱼雷齐射,其中一发命中弹药库,目标的弹药殉爆,沉没。
6月9日,在900米的距离对谷风号驱逐舰来了个4发鱼雷齐射,目标剧烈爆炸后沉没。
至于像预告片里那样,德国潜艇与美国驱逐舰来个“拼刺刀”的战例,也是有的。
1943年11月1日,美国驱逐舰博里号发现了德国潜艇U-405,起初U-405下潜规避,遭到深水炸弹攻击后居然上浮出水面,艇员操纵潜艇上的唯一一门88毫米甲板炮和其它小口径高射炮朝着博里号开火,双方水兵甚至抄起轻武器对射。
最后,虽然博里号通过撞击和近距离枪炮射击打得U-405严重受损,全员阵亡,但是自己也阵亡3个军官和27个水兵,未能俘获U-405,自身也受损严重,只好弃舰,把全体官兵转移到美军的其它军舰上。
二战日军也有数艘潜艇曾在与驱逐舰的交战中上浮,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就没有U-405这样的运气了,连重创对手都没有做到,结局是全部被击沉。
至于预告片里提到1942年,37艘船的船队,护航舰艇与潜艇展开炮战,那么历史上最接近的一次交战是1942年8月5-10日SC94船队遭遇的德军“狼群”。
…………在交战中,加拿大驱逐舰阿西尼博因号抢先发现了水面上的U-210,用主炮打坏了对方的燃料压载箱,迫使U-210无法下沉,并高速冲过去,谁知U-210驶入浓雾躲避,并故意放慢速度,等阿西尼博因号冲过了头,用甲板炮对其猛烈开火,打死1人,打伤13人。
阿西尼博因号立即反应过来,重新拉开距离进行炮战。
U-210此时修好了燃料压载箱,紧急下潜,被深水炸弹命中。
部分艇员弃船逃生被俘,潜艇沉没。
这个情节和预告片里主角说我们首开战果有点像。
…………英国海军的石竹号驱逐舰用深水炸弹迫使U-379上浮,随后用探照灯锁定了对方,同时舰炮开火,打得对方抬不起头来,最终将其击沉。
………… 德军宣传击沉84000吨运输船,实际是53421吨,共11艘船。
3艘U艇换11艘。
考虑到电影不是直接复原战史,而是从小说改编的,估计情节还有很多改动。
道具如何?
预告片里的镜头有限,不过有些设定值得一看。
电影看来主角就是美国海军了,而SC94舰队之战中,护航舰队是英国和加拿大海军。
不过美国人又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U-571》就是把英国海军的光荣战绩安在了自己头上。
主角指挥的驱逐舰有个全景,很明显是弗莱彻级驱逐舰,从时间上来说,首艘弗莱彻级于1942年6月4日建成,倒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像弗莱彻级这样的新式驱逐舰基本被派到了太平洋战场去对付日军,哪里轮到大西洋海战战场?
考虑到当时护航舰队大多使用的是C级、花级这样的陈旧驱逐舰,还有更小的舰艇与U艇作战,不知道这个道具设定是褒扬还是高级黑了。
当然,剧组这么做可能是有现实原因: ………… 预告片里上浮的德国U艇有好几艘,舰桥上的徽记各不相同,其中3艘的特写较长,分别是红色铁十字中央一个戴山地军帽的骷髅、德国黑鹰中间一个纳粹标志,还有一个似乎是狼头。
这和被击沉的U艇的标志截然不同,U-210的标志是龙虾,U-379的标志为马蹄铁、而U-335是画着十字的黑色盾牌。
而根据历史记录,德国U艇也不会采用如此的徽记。
首先,很多U艇是没有特色徽记的。
至于有徽记的U艇,一般来说分为这么几类: …… 影片里那种富有纳粹色彩的徽记,哪怕是狼头标记,都是没有的。
另外,预告片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信息:预告片里高频出现了一个演员斯蒂芬·格拉汉姆,他出演过《兄弟连》,这部经典电视剧与《拯救大兵瑞恩》是同一个导演斯皮尔伯格,题材相近,口碑也很高。
斯蒂芬·格拉汉姆最著名的角色是《大西洋帝国》的阿尔·卡彭,美国20年代的芝加哥黑社会头目,不过,军迷应该知道他曾在《兄弟连》扮演E连士官迈伦·麦克·兰尼,因反对第一人连长索伯被降职,在诺曼底跳伞里与利普顿一组从侧翼攻击德军炮兵阵地,戏份不是很突出,所以很多网友对他有印象,却想不起他在兄弟连里扮演谁。
右边这位就是预告片最后的字幕里表明,制作人中有中国人,分别是原中影董事长韩三平和前阿里电影高管张强,不知道和美国剧组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如果能借此机会学习美国擅长的道具、特效和制片流程的先进之处的话就好了。
本文完整版发表在我的公众号 装甲参谋部上,欢迎关注后阅读
这样的节奏和代入感,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积累,虽然拍得明显不如二三十年前那些大片。就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对面的潜艇可以浮上水面和战舰周旋,还能交火,这跟用手枪去对抗别人的机枪阵地也差不多了吧?
20/7/11
还好只有90分钟。
叙事节奏大有问题,战争戏太长,导致剧情缺乏起伏,而且战争戏拍得扣人心弦的差不多只有那场躲避鱼雷的戏了。看片尾演职员表,发现编剧是汤姆.汉克斯,难怪了。
队友呢队友呢?救一下呀,灰狼打不过灰犬,这是阿甘第三次当船长了吧?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
可能还原真实,但观感差点,有点沉闷
90分钟片长,15分钟字幕
真的太平庸了,几乎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来说两句的点。全片鲜有波澜,合家欢得连唯一有人员伤亡的场景都没有好好地呈现。
空海联手干掉海狼,船长如释重负出舱仰望胜利盘旋的己方战机……此时看下时长,才不过74分钟!也就低成本B级片的篇幅,可讲述的却是惊心动魄护航海战大阵仗!说明什么?影片本身存在结构问题:题材锁定护航反潜驱逐舰封闭空间,可主旋律定位所限又不许此次战事涉及封闭场所最善表现又最易撑开时长的内部矛盾,别指望会有草莓事件突发叛舰暗潮涌动。一片和谐之中,除船长以外的其他船员全都失去了角塑空间,影片几乎变成汉克斯的独角戏,从萨利机长到胜利船长。如此一来,这电影没法不短,首次护航穿越大西洋就击沉四艘德潜让总部直呼不可思议的丰功伟业也只能感觉意犹未至匆匆收场……顺便建议,语感节奏上似乎应该多加一字翻成——灰色猎犬号……汉克斯电影主流之中夹藏暗刃: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039483739
果然这种“电影”只能在流媒体播,没人会愿意去影院就看这
看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海上作战的知识,看了才会比较有意思
啊我擦,这没有尿点的节奏,还能让人喘口气吗?得不到的喘息,就像船长总也吃不到嘴里的那盘火腿蛋。
不功不过没有任何特色的一部片子,不懂为什么汤姆汉克斯会出演。选片失败减一星
剪辑、音响都很棒,加之老戏骨压轴,所以紧张氛围营造得很好。虽然故事有些简单,视点略显单一,这个成本下能拍成这样算不错了。
3.5吧 因为不喜欢战争片。
不懂战舰知识的可能比较看不懂,全程紧张倒是真的
3+。抛开紧凑的情节、烘托气氛的配乐,剩下的就是“汤姆汉克斯式的英雄主义”,如果换成素人,可能打四星,但对他来说,整体看下来就缺了点惊喜。等等,为什么要抛开前两项…开头直奔主题老刺激了!
传统史学大多关注美日之间的几场大海战,却忽视了护航舰队和U艇之间常年累月的经典对决,短小精悍。
剧情平淡,不懂海军军事知识和相关历史看得有点云里雾里,cg感太浓了,低成本的大片
如同剧情简介一般,故事很直接。看得出影片对战术细节有很高的还原程度,但是叙事性没有过多讲究,可以说是平铺直叙看完了全片,没有太多起伏,最后甚至看得有些困意。和《决战中途岛》的感觉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