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电影之前,介绍说是什么什么17岁的意大利木子美,什么什么根据2003年轰动欧洲的意大利少女性爱日记改编,我想原著本身应该够大胆,但怎么改编成电影就变了味。
一个纯真可爱,正处于发育期(你也知道,身材糟的一塌糊涂,要哪没哪)的小姑娘,春心荡漾,总是在寻找着些什么。
结果因为前两次的糟糕经验(一次根本就没亲到男的嘴,光为人家服务了,另一次终于迎来了梦想中的一刻,却继续被上次的男生侮辱)使自己对于心中美好爱情的海市蜃楼灰飞烟灭,而变的充满了报复心理。
她的做法也够极端的,就是不断的再去寻找新的不同的刺激来造成自己已经长大的印象,并且对于男生们的无论多过分的要求都敢于尝试,想想这其实本来没有什么,谁说女人总是受害者,一旦她们抛开了世俗的观念束缚,往往胆子就迅速发育,摆出一副征服者的姿态来征服男人们。
问题是看你从什么角度看melissa,我就不觉的她是一个受害者。
在接下来电影就奋勇的奔向俗套,根本不往两边看了,更别说来时的路了,什么奶奶是知心大姐姐,是melissa唯一的依靠,在她作出最过分的事情是病倒了,然后melissa对之前的行为后悔莫以,痛改前非。
什么妈妈与女儿关系的改善,什么melissa最好的朋友胖丫头与她的误会,后来又不计前嫌,和好如初。
本来这个题材可以走得更远,可以发掘出很多更令人思考的东西,但是很遗憾。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镜头非常青春,梅丽莎与朋友骑机车,自由陶醉音乐舞蹈,美翻了,从头到尾都hold住了那份爆发的情感,把一种微妙的人物关系的小感觉把握的恰到好处,非常有力量的表演,以及精湛的导演技术,为《call me by your name》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画面真的很美!
情色镜头的诱惑力真心大师级别!
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部青春成长史,虽然可能有人会把它当情色片来看,女主人公梅丽莎非常漂亮,是很清透的那种。
正是因为清纯才会无知,她犯了很多少女时期的女孩子都容易犯的错误,只是比很多人更严重。
错爱,误入歧途,救赎,重生。
观众一定愿意原谅梅丽莎,而且一定为她最终找回自己感到高兴。
毕竟,遇到同类的情况,我们也不见得比她做得更好。
我没有找到书,也是只看过电影,那么美的女孩,那么美的电影画面,从一开始的能看到海面的后花园开始,梅丽莎开始了堕落的人生。
可怜的梅丽莎,我看得中间哭了,很难受。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只因为爱上一个坏坏美少年丹尼尔,这个少年亵渎了她心中的纯洁爱情,使她认为要想有爱就必须付出性。
她后面的行为像是报复,像是赌气,这个可怜的十七岁的梅丽莎。
她的同学说她是妓女,连最好的朋友都离开她。
梅丽莎,这个小小的女孩,更加迷失自己,于是开始在网络上寻找下一个对象。
这样一个傻傻的女孩,被骗过去,被虐待,跑出来时却听到奶奶去世的噩耗。
妈妈看了她的日记,没有更多的责备和辱骂,却是更加的抱紧自己的女儿。
她在树下听歌的画面很美,在初看到能看到海的后花园的画面很美,和朋友在摩托车上站起来大叫时的画面也很美。
梅丽莎是一个美丽的女孩。
最后的她,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
那个会画画的男孩,那个在背后默默画着她的男孩,向她表白的时候,两情相悦的两个人,是最美的画面。
梅丽莎终于在看到当初的丹尼尔时,只是轻蔑的转了头。
我真替梅丽莎开心,十七岁的女孩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每个女孩都应该少女怀春过吧,与自己心仪的男孩卿卿我我,双宿双栖,做想做的事,是最浪漫的事。
但是如果对方并不在意你,而是将你当作玩物,那真是所托非人,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伤痛和悲哀。
影片中的男主就是这样的渣男,而且还将友人喊来一起享用女主,女主为了逞强,应允了这一切,但是此后是无尽的自责。
因为一次自己日记的外泄,她甚至离开了最亲密的闺蜜,变成了孤身一人,也在情欲的路上越滑越远。
祖母去世,自己没有听到电话,这一打击让她重新审视自己,也开始回归家庭,远离那些伤害她的人……青春就是这样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以为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牵绊,但是走出很远才发现真正自己经历的并不和自己预期的一样,有的人会调整目标,有的人会一时沉沦,有的人会改变一切回到过去,但是青春就是这样,撞得头破血流也罢,跌得遍体鳞伤也好,过去了他就过去了,你变得越来越成熟,青春也早已离你而去!
这就是青春的教给你的,青春的代价。
梅丽莎很美,纯洁可爱,让人怜惜,但是她遇到的那些人实在太坏,将她的青春置于万劫不复,幸亏有奶奶、母亲、闺蜜,甚至是暗恋者的爱,让她重拾生命的美好!
美好的青春在记忆中消逝,你也该舔舐伤口,收拾心情重新开始生活,就像梅丽莎最后的纵身一跃,结束过去,重新开始,就像做了一场青春的梦,不管是好是坏,是凄厉还是美好,终有醒来的那一天……
所谓“100下梳头”,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睡前在床榻边梳理头发一百次,就会像童话中的公主那样。
魔鬼,也会变成天使。
这个叫Melissa的美少女,在十四岁半那年初尝郎心如铁的滋味,她遇上了美少男,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了这个美少男,却未曾得到预料的爱情。
我们的Melissa却误以为,只要满足美少男对性的渴求,她便能得到公主般的爱情。
于是疼痛的第一次,有如催化剂,加速坠入爱欲深渊的速度,在循规蹈矩的外表里慢慢浮现出追求狂欢的魔鬼心。
随后,她遇上智能顶盛的高材生,她又以性来交换爱,结果变成一女侍候五男的淫乱故事。
再之后,她结识了网上的中年男人、女同志、家庭教师……统统以有性无爱为终结。
连番遇人不淑期间,Melissa寻找自我,自己救赎自己。
然而,美少女还是幸运的,最后遇到了真正疼惜她的少男,给了她爱情,也教会她何谓爱。
看的时候,Melissa居然和Paris Hilton的身形纠缠在一起,一样的清澈眼神,一样的花朵面颊,一样的性欲日记,一样的骄躁年轻。
青春似是一场涩爱的盛宴,目眩神迷;青春似是一道明媚的忧伤,未曾流泪,迷糊了双眼。
我们都在青春的阵痛中,学会长大……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经历过你就永远无法忘记的,我们可以放纵,但我们永远无法救赎自己,因为发生过的永远都是最残忍的,我们永远无法漠视自己的罪恶,永远无法偿还自己的过错,没有救赎,没有重生,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我们终究要为一切买单……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结果的!
我们都是好孩子!
天真浪漫的孩子……
注:可能含有激进内容传统视角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女孩堕落,最后在家人和朋友的爱与帮助下重拾自我的俗套故事。
但换个视角来看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受了欺骗与背叛的女孩,她通过像男性一样“无耻”来对抗父权制下女性被“性化”的劣势——即父权制下女性被视为客体,性开放的女性会被指责与受到“荡妇羞辱”。
但可悲之处在于,这种对抗,或者说是对渣男的报复,是以牺牲自身为代价的——无论是父权制视角上还是自主视角上都是如此,比如说她的学业。
所以说渣男害人啊...这部影片同时在后半段地下室那里还指出了一个问题,即由于上述性开放的女性会受到偏见与轻蔑,她们的自主权有时会被无视。
她们被看做“免费的性工作者”,也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男性利用——可悲的是,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性剥削。
而这种局面的造成恰恰说明,女性并不能仅仅通过自身不感到羞耻来免除父权制对其的压迫。
根本上的解决方法仍然是打碎父权主义。
同时我也认为,影片不该把一切都归因于缺爱及女孩最初所遭受的羞辱。
其根本原因仍然是父权制的压迫本质——同样的事情男性来做便习以为常,女性来做就会对自身造成损失而追悔莫及,在结尾party之前那里也有挑明,即人们通常认为性开放不会对男性造成损失。
缺点是该影片是男性叙事,且存有男凝,和《三公尺》开头的男凝同出一辙。
并且结尾也是一大败笔...(PS:在美术馆看画的那个镜头,要是那幅画换成 François Octave Tassaert 的名画《被诅咒的女人》效果会更好)
意大利总是和情欲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始作俑者就是层出不穷并且赫赫有名的意大利情色电影。
莫妮卡·贝鲁奇和伊娃·格林都在意大利佬贝托鲁奇的指挥下褪去衣衫。
好吧,就算不在意大利,曾经一脸贵族相的西班牙姑娘玛丽亚也要讲着一口含混不清的意大利语开始必须,也不是那么必须的“成长”。
和《艾玛好色》一样的前提设定,有家庭有朋友但依然孤单长大的美好少女,受开始发育的身体的诱惑,开始寻找解开欲望的钥匙。
这时候的一切都不是爱情,但女孩们却非要以爱情的名义承担受难者的角色。
对于寄托的失望是让姑娘们手足无措的最大的挫折。
不同的是艾玛爱上了个好面子的好男人,尽管懦弱的躲避伤害了小姑娘的心,但最终承认了艾玛那句猥琐的诽谤(我用老二顶了艾玛),然后皆大欢喜,金童玉女。
可是,梅丽莎却远没有那么幸运。
苦苦的暗恋眉目清秀却放浪形骸的男孩子,写日记写名字做春梦小心翼翼的试探勾引,却被花花公子早就看穿。
第一次面红耳赤的讲话还沉浸在美好来得太突然的兴奋中就突然被迫KJ,幻想了无数遍的纯洁场面就这样被粉碎的七零八落。
这时候尊严迫使她反击,“世界怎样残忍的对我,我就怎样残忍的对待别人。
”但是自以为是的报复伤害的仅仅是自己而已。
玛丽亚有着一张太过年轻纯洁的脸,就算被强奸被SM也没有让人感受到多大的罪恶。
唯有消解欲望,才能消解欲望的侵凌。
这是帕索里尼的理论。
因为年轻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挥霍,只能挥霍年轻的身体,用它来换一双双猥亵注视的眼睛,一场场潦草但足以释放的欲望的性爱。
用青春承受不起的代价换来救赎和觉醒,是很多残酷青春题材电影放不下的桥段。
《朱诺》《白色夹竹桃》《艾玛好色》《About a girl》都是。
是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或深或浅的堕落成婊子才能成为有人疼有人爱的好姑娘?
这肯定不是的。
但每一个好姑娘心里都有过一个婊子是肯定的。
她搔首弄姿,玩弄男人,受过伤害,嚎啕大哭,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好奇,一点都不掩饰本质的野性。
她是我们想成为但不敢也不能成为的那种人。
《梅丽莎》讲述的不过是一个把婊子特质和心里都表现出来的失足少女,最后清醒了,变得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变成了一枚质地崭新的好姑娘,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和朋友逛街,与平凡的男孩拉手接吻。
曾经张牙舞爪的旺盛青春在理智的控制下偃旗息鼓。
只是我们没有堕落过就清醒了,没有毒品没有滥交没有疯狂就一切归息于平常一种殊途同归波澜不惊的外在模样。
应该庆幸还是应该失落?
没有人告诉过我们。
但我们知道。
《婚外初夜》告诉人们,爱情远没有超越人生其他东西的能力。
青春也是,发生什么都能被之后的惊涛骇浪温柔掩盖。
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还是不敢。
尽管我们真的想尝试被一个不该爱的人用力拥抱的感觉。
这是一种秘密的诉求,像一首控制不住要哼的歌,或一朵在温暖时就绽放的花。
中文名故弄玄虚的加上:“少女性爱日记”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A片就对了。
但是看到男孩带她坐在海边的长凳上的时候,导演的唯美让观众开始改变对影片的最初印象。
绝对不污秽。
甚至到后来越来越多的眼泪流下来,女孩总是天真的以为可以用性去换爱情。
在被侮辱后不可名状的痛苦让女孩困惑,但她也不知道如何走出对男孩的爱的不可抑止的渴望的纠葛。
她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甚至是侮辱自己。
刚刚入世的女孩总是一点点把自己拉到极端来寻找出路。
痛苦又困惑又愤怒地成熟着。
一开始,她以为她会了无情,充满了愤怒,要对所有的人都一样,"要象他们侮辱我一样侮辱他们”。
年轻人总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她们的愤怒。
梅丽莎用自己的身体。
但是她还是不可能达到她以为她可以有的放荡,她每次都说:“我想离开”但是她又半推半就的把自己卷进深渊,苦苦地探索着生命。
直到她得知唯一爱的她人,她的奶奶去世的时候,她正被一个素不相识的网友殴打,满身满心伤痕累累跑回家,妈妈又在这个时候把她的“性爱日记”拿出来伤心欲绝地质问她,“妈妈,请你不要问。
”失去爱,得不到爱,对爱的困惑,对爱绝望终于把她拉到了,她想要的极端。
妈妈狠狠地将日记甩在了墙上,拥抱女儿说:“请原谅我,我不知道你竟然这么痛苦。
”爱,梅丽莎突然感觉到了。
派对,梅丽莎还是去参加了,无法拒绝对那个男孩的爱,有很多女孩都无法拒绝对爱的渴望,直到她自己明白了这不是爱的时候,她才可能清醒,才可能自我救赎。
终身跳下海的时候她也天真的希望有谁能拉住她,女孩啊。
蓝色大海里,白色气泡围绕着一个穿球鞋T-shirt,伤心欲绝又豁然开朗的美丽女孩,导演一次又一次的表达了他想要的美。
女孩浮出水面,一片朝阳从海上绚丽升起,所有的观众都能切身体会到一股新生。
梅丽莎敢发表这样的日记,因为她不为自己羞耻,她为她的真实自豪,无论如何,她在一路努力地寻找自己,寻找爱,没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生活,可怜女孩常常用自己身体去探索生命,一定会有切肤之痛,但是她很勇敢,很真实,很收获。
我们有什么权利装成圣人一样去评论别人的人生孰好孰坏。
逆天剧情
潜到最深处再有的新生 日记一开场出戏到Laura Palmer 但生活在意大利海洋岛屿的Melissa感受注定圈限在青春成长 只能说Luca给想看情色进入这片的人当头一棒 过几年María就去Cracks里吸引女孩子了嘻嘻
景和镜头画面还是很美 我爱老瓜
够无聊的
这什么,这什么啊,谁跟我说好看来的,谁啊。尼玛不知道这片子在国内已经几乎没有资源了吗,尼玛不知道找资源很费时间嘛,尼玛不知道青春易逝嘛。一颗星给马德里,一颗星给女猪脚的脸蛋。
25
如此表达的残酷
她奶奶多好啊
女主真是又蠢又贱又不自爱!玛丽亚·瓦沃德的年轻肉体真的很美!
原来玛利亚05年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呐,好可爱清纯,青春的好处就在于此,所有的错误都来得及纠正
看完很微妙啊,说不上好还是不好
小可怜儿。
给女主
我想说在梅丽莎看速写本的画时,我很感动,也很愉悦。
女主角还可以~
像个弱智
女主角很有少女感,非常美丽,也比较柔和,片子也不肤浅,没什么不好的。认可、尊重自己,不好的快乐方式只会有不好的结果,或大或小。四五星吧,五星鼓励。
还是作业太少
#中世紀墮落公主#
挺幼稚吧,瓜还拍过这种片。不过确实会有那段误把插曲当真我的时光,当学会了游泳浮出了水面,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