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影评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想到了BC的《奇异博士》,《奇异博士》最出色便是天马行空的视觉世界,电影也是这么一个造梦的容器。
《阿薇尔与虚构世界》也是。
之前有一本美剧,叫做《高堡奇人》,探讨的是二战法西斯胜利之后的世界,而《阿薇尔与虚构世界》做的也是类似的假设,是一个科技没有进步的世界。
故事讲述了世界上的科学家开始集体失踪,没有人发明电力,发明飞机,人们生活在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世界,老式的蒸汽机车,飞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植物已经几乎灭绝。
仅存的科学家被政府征用来研发武器,而女主角阿薇尔的父母在被追查中,把永生药水放进了玻璃球中,着玻璃球就是人类走出荒芜萧条历史的钥匙。
故事的进行中有爱情,背叛,重逢,牺牲,有荒谬的坚持不懈的追捕和伟大的甚至天马行空的理想,最后的故事结束在火箭升空之后一片绿色的星球,科技重新启动,发明电力,发明飞机,成功登月,(虽然永生的药并没有在人类身上成功)。
流浪的猫也可以再回到家乡。
电影中重现的蒸汽时代的场景,加上女主颇为朋克的性格,构成了这一个蒸汽时代的奇异博士的形象。
其实在表面疯狂的假设和故事背后,感觉到的却是乡愁。
科学家们向往的自由科研的乌托邦,蜥蜴追求的永恒绿色的宇宙,或是在人们在煤炭社会中所渴求的绿色和清洁,流浪宇宙的猫咪最后期望回到地球,或者又是在碳尘纷飞的岁月中一枚清澈的水晶球,所有人都在找寻能够圆满的归宿。
虽然表面上人是在寻找亲人,寻找成功,但是一切的最后,还是流离岁月中对于家的思恋。
不同于好莱坞钟情于3D或者黏土,欧洲的动画总是带着不一样的风格,例如我最心水的《疯狂约会美丽都》,或者前段时间非常火的《海洋之歌》。
在《阿薇尔与虚构世界》里,屏幕上甚至没有很多的笔画,大块的颜色和构图,灵动的表情发挥了十足的二维魅力,这一点上,和宫崎骏所代表的一派日本动漫很接近。
电影中最美的不过是那个水晶球,那个在“如果”前提下没有边界的假设,在特效横飞的好莱坞时代,聊聊数笔架构起来的世界观也显得弥足珍贵。
一开始也没看得很明白,反正就是女主的爸妈被炸死,爷爷也不见了。
结果女主后来研制出了终极血清,发现具有抗死的功能。
这里面很神奇的一个设定就是,把地球所有科学家圈到一个地方搞终极血清,因为蜥蜴成精了想上天,把地球的种子拨到整个宇宙去。
这跟有的宏大叙事的电影有点像,想要征服宇宙。
猫咪是电影里特别有趣的一个角色,因为它,女主才发现了血清的作用,后来猫咪成了成功登月的动物。
最后月球因为血清变成了布满绿植的星球,也很有意思,这不就是类似于另外一个地球了吗?
这个感觉不是征服宇宙,属实是地球全宇宙化了。
影片通过阿薇尔的冒险经历,探讨了科学与自然的平衡问题,强调了科学的力量与责任。
影片的画风怀旧,剧情紧凑悬念重重,主题深刻,反映了人类对科学的盲目追求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人类停滞在蒸汽时代,蜥蜴却进入电气时代的设定非常有趣。
悬挂天空的缆索铁道,水路两栖的移动小屋,各种蒸汽朋克要素的细节设定,充满想象力的视觉效果,结尾也相当耐人寻味。
片中最喜欢的是阿薇尔的爷爷,在任何时候都临危不乱,很机智有趣,感觉他也是一家人中最爱阿薇尔的,在没有找到阿薇尔的那些日子里,他给阿薇尔准备了从小到大的漂亮裙子,还想要给他们的重逢准备一个惊喜和仪式。
可能他的爸妈也是爱阿薇尔的,但是给我感觉有一些淡漠,似乎他们完全被科研占据了,一心只有科研,女儿在他们心里对比之下都可以舍弃了。
这么多年,他们没有想着找阿薇尔,最后还是因为知道阿薇尔制造出了永生血清,才想着去找她,他们的重逢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
永生血清真是一个好东西,注射之后可以不死不伤,人们可以远离病痛和分离,就像中国的长生不老药似的,但一个人获得永生的能力似乎就有一些孤单了,就像阿薇尔的猫,不仅有了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获得了永生,在月球上是否会很寂寞呢?
尤其最后阿薇尔有一天也会离开人世了,最后的朋友也没了,所以如果有永生血清的话,希望我的家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能够注射。
影片中两对夫妻也引发了我的思考,阿薇尔的爸妈,曾经他们是彼此的助手和最好的伙伴,可是最后他们意见不合,成了对立的两面,变异的蜥蜴夫妇也是,他们曾经似乎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远大目标繁衍壮大,但他们的性格差异很大,一个温和,一个暴躁,一个渴望世界和平、鸟语花香,一个想要毁灭全人类,最后甚至想要杀死对方,令人唏嘘。
人心易变,曾经以为是最要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想法的改变,走向对立面,曾经彼此相爱的人很有可能心思迥异,甚至成为敌人。
影片中不太理解,为什么阿薇尔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照顾,被迫偷东西为生,没有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她的实验环境更是很差,为什么她却能够做出永生血清?
他的父母和爷爷学识应该都远在她之上,为什么没有做出来呢?
在这个虚构世界里面,国家之间为了战争,将科学家都抓去用于军事研究,简单粗暴,反而这个世界变得非常的灰暗,科技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科技点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掠夺资源?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一家独大?
可是影片中到处都是污染,大部分人过得都很差,科技倒退,这种单纯战争狂热挺难理解。
很有趣的画风,欧洲讽刺漫画为基础,景物画有锈湖的风格,人物动作表情有种宫崎骏的感觉,加上蒸汽朋克的背景不由联想到哈尔的移动城堡,后面也竟然真的有移动城堡,至于后面的飞机,却没有让我联想到红猪。
有种论调认为没有所谓的中国画风和日本画风,我并不认同此观点,因为这是不需论证的显而易见,欧洲漫画喜欢将人物部分特征特别是脸部特征不过分地夸张,略带讽刺或幽默意味的;美国漫画喜欢硬朗的线条或基于图形拼合而成的人物,有受到欧洲漫画影响,更多体现现实;日本漫画曾受早期中国和美国影响,从写实走向定式,形成规范化人物绘制模式;中国漫画更为复杂,经历多个时期,存在多个流派,动漫复兴的初期受到日式画风的影响,现在动漫的工业化到达一定程度,人物回归脸谱化的传统,也就是从人物面部鲜明特征来区分和表现人物;以上都是片面的想法,没有深入研究,仅仅是为了说明动漫画风源流、演变。
反观该片,人物适度夸张,动作表情适度俏皮,影片的主基调便定下了,有幽默讽刺、也有共情体验。
无论是蒸汽朋克、赛博朋克、末日废土、智子锁死,人类永远害怕的是科技和社会发展陷入长期停滞,几户所有科幻作品描述的末日都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此某些事物可以被推向极致,人们便在这种极致中逐渐消亡。
此外,科技和艺术分道扬镳的同时,也更加紧密联系,当科技发展停滞的时候,艺术的便被侵蚀和丢弃,正如影片中华丽建筑里冒着蒸汽的机器。
西方总有蜥蜴人的传说,密谋统治世界的黑恶势力总有蜥蜴人,不知是从何而来,或许扎克伯格真的是蜥蜴人。
与东方桃花源的隐世相比,西方的乌托邦更多的是复归自然,回到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和浪漫睿智的古典时代。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也不至于老套,不知是片源还是技术问题,帧率偏低,叙事舒缓、节奏轻快,缓和了所有可能的血腥暴力,最有趣的是不经意间富有创意的小设计。
阿薇尔几代家人都在研制长生不老的血清 还制造出非常态生物 领导者想将科学发展于战争 制造的生物反控了科学家 所以科学过度打破平衡会一定领域进步同时也会对某些方面的破坏 甚至会对该领域造成反噬结果 电影里的小偷是骗子也是好人 妈妈对科学理念的偏持是不好的也是不好的 终极boss蜥蜴是反派也是正派 世界的发展是进步的也是退步的 也许电影里世界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 待到一定条件 就分不清了
一句话简介:巨蜥妄图统治世界,科学家家庭重聚大冒险。
核心人物构成:阿薇儿+猫咪达尔文+小偷影片线索链:政府抓捕科学家——主角一家在被捕过程中走散——阿薇儿为救猫咪达尔文自行研发“血清”——反派小偷与阿薇儿相遇——意外发现“血清”并得知爷爷的线索——神秘组织登场——阿薇儿与爷爷团聚——为寻找爸爸线索,爷爷被捕——阿薇儿被神秘组织追捕——阿薇儿对爷爷实施营救&小偷身份暴露——被神秘组织抓获——得知“血清”真相,现场调制——雄性巨蜥反水私用,引发对战——猫咪最后关头献身,避免了人类大灾难夫妻角色设定:接受现状并妥协(妈妈)VS遵从内心不妥协(爸爸) 无私为环保(雌性巨蜥)VS自私为控制(雄性巨蜥)反派设定:被科学家用来做实验的动物,拥有智慧后捕捉人类科学家为其工作并妄想统治人类反转:雌性巨蜥为创造一个绿色世界而努力研制“血清”的真实愿望人物成长暗线:小偷(帮助警察报私仇——爱上阿薇儿并帮助她阻止一场灾难的发生) 出彩设计:1、助手的“小偷”身份人设A、和阿薇儿的初次见面(调换了艾薇儿的赃物让她免遭追捕)B、调换了“血清”和水,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推动剧情关键的两个点,特别是B,跟小偷的人物身份完美契合,如果阿薇儿必须有一个帮手,根据影片的最后设定,小偷人设可以说是最为合适了。
)2、一只能听懂人类语言的猫。
在影片中比真人的可作用范围大得多,包括爷爷被捕给阿薇儿送信和最后一分钟营救,冲上火箭。
一部架空时间的蒸汽朋克动画,世界观很容易吸引人。
但其后续对影片主要矛盾的处理,却显得轻浮,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背景板,人与人的矛盾是前一个矛盾的附庸,蜥蜴与蜥蜴的矛盾最后成了一场家庭内斗,而且匆匆而过,未形成持续的高潮。
人与蜥蜴的矛盾也随着剧情推进,蜥蜴目的的揭晓而土崩瓦解。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天空之城》的精神续作,实际上,《天空之城》的内核处理要高出这部动画一大截。
《天空之城》是有一个明确反派的,反派是由一个明确的目的的,最后主角打败了反派,完成了对反战思想的诠释。
然而《阿薇尔与虚构世界》就像是一记用尽了全身力气的直钩拳,誓要将面前对手打倒,但却在蜥蜴揭露了自己的目的的那一刻打到了水面上。
空虚,欲求未得到满足,这就是我在看完全片之后的感受。
空心地球用欧式复古浪漫主义包裹着的脑洞大冒险,奇趣十足,在设定上又可以看出原著的信息量很大,几乎囊括了主流阴毛论里对于世界真相之外的另外一种描述文本,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HAPPY-ENDING的基调上来,骨子都是怀古情结。
蒸汽朋克背景,复古画风,一个虚构的世界里冒险的故事。
这样的动画骨子里还是在说环保、理想爱与和平,感觉人设和场景就是杂糅了宫崎骏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丁丁历险记+西维亚•乔迈的疯狂约会美丽都,在3D动画大行其道的如今,质素高的手绘动画很带感。
看完了,感觉蛮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不仅概括了近代的著名科学发现和重要发明,同时也告诉观众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发人深省 。
不是想象的蒸汽朋克式故事,包含着对未来发展的幻想,环境的反思,家族的传承,战争的谴责,勇气的赞美等等...还有许多致敬.............让人眼前一亮
un jeux truqué
画风难看~也不奇幻~不太喜欢~
独特的画风,瑰丽的想象力,彰显科学、艺术、人文的魅力。喜欢这样独特的动画电影,猫猫好可爱~
想看阿黛拉动画化,电影拍砸了,可惜呀
完全是超级大片儿的镜头感、场景设定,故事也不错,两对夫妻关系也很有意思,一对是理念不同分道扬镳,一对是暗藏心事自私背叛刀剑相向。人设虽然是丑拙的欧洲漫画风格,但是忍忍就习惯了。拯救人类这种苦差事还是得交给可爱的小猫咪吖!
这样子的动画电影都可以给八分?受到惊吓。
除了人设其他画风还不错,故事情节没有太多新意。应该是影射二战
四分不為過,只是個人標準比較高
没有吹捧得那么好,前面尤其枯燥,女主太丑。
情节设置上有点老套了,还是那三板斧,主要亮点还是在博物学教科书配图式的风格和脑洞大开的科技树点歪的设定。
剧情走向有点太可预测,世界设定细节很好,人设却太丑。同样描写蒸汽时代与蒸汽男孩相差甚远,远远谈不上经典。但最后结尾我感动了?!什么鬼。。。
别人是妈卖批,你是妈卖娃
只适合没有受过科学训练的人看。
里面的猫咪好像milky哦//观影感想:最后一幕阿姆斯特朗登月画面太浪漫了 他说“这是人类的一大步”的时候达尔文跑到镜头前面控诉 “你们怎么这么久才找到这里呀” 听着委屈又傲娇。达尔文真的很像milky哈哈哈哈
24min,好无聊,马不停蹄很忙的样子但其实没有内容,搞科幻也没个基本法,蒸汽泰坦尼克级飞艇那叫“最近一个世纪没有任何新发明”吗,我看你们冲出太阳系都能比我们这个时间线快,就很自相矛盾
真是脑洞大开天马行空
宫崎骏风格,但却没有巴洛克风格的代入感
没什么新意
it indeed is an extraordinary world. 还有法语真的怎么听怎么难听
整部电影看得我在宫崎骏和丁丁历险记之间来回穿梭,蒸汽时代一统天下的意淫点蛮有意思,但故事整体并不出彩,特别是女主敢再难看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