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第二季与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二季第一集后半部分严重相似,台词都不变。
一的时候就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这个剧好看。
但是看了第一集看不下去。
因为那一集,宛俞的台词说得过嗲,用力过猛;而胡一菲在一开场也是非常惊人的,造型销魂,演技也是太过夸张所以一直看不下去今年过年,不小心在广东卫视看了一集,ms是第五集,秦羽墨演技大爆发,她说“那个男人就是……”然后望向曾吕二人,那俩人的表情真是把我笑死了回来立马上网找来看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新加进来的三个人不好。
可能先入为主吧,对比两季来看。
新加进来的三个人,唐优优演技是最好的,台词讲的很自然,表演不浮夸。
但是很有笑点。
秦羽墨虽然谈不上演技多好,不过至少不会太夸张,台词功底比较一般,长得倒是不错,就是眼睛有点暴。
至于张伟,演技不过不失吧,但是这个角色本身也挺有笑点的就是讲台词的时候略嫌浮夸。
第一季里面,宛俞和美嘉的表演方式,总是接受不大来。
就算后面接受了她们的讲话方式,但是也始终觉得没什么笑点。
展博倒是不错,看起来呆呆傻傻的。
而第一季中的曾老师和吕子乔,好像也没有第二季中放得那么开。
可能第二季开始有点开窍并且可能跟众演员也熟悉了,所以演得比较放松总的来说,第二季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节奏好像也快了不少。
虽然有很多直接照搬美剧,但是不让人觉得厌烦,倒是觉得本土化的来很搞笑!
当然,我也有先入为主的可能,毕竟我先看的第二季。
至于第二季的最后,我个人认为应该选b。
五百万还不至于多到能摧毁感情的程度,尤其在上海这种地方。
放假在家,闲的蛋疼,校内上有人说爱2开播了。
然后用pps刚刚把20集看完了。
原谅我对收视率没有半点贡献。
首先推荐大家看第五集,就是谋二号姜瑞佳客串的那一集,那一集真的让我笑死了。
看了一半剧集,发现剧集没有想象中的给力。
第一季真的是每隔两分钟就笑抽一次。
如果说喜剧加入煽情的部分可以让我们有点感动,但是第二季中就有的地方不感动有些冷场的嫌疑。
编剧称爱情公寓是向美剧致敬,中间有大量老友记的片段,我们也能从中看到老友记中六人的影子。
娄艺潇演的一菲几乎是莫妮卡的翻版,但是莫妮卡小的时候胖的特征又是第二季中新加入的羽墨的特征,还好编剧没有在羽墨这一点上写的深,如果写的过多估计会让我精神错乱。
其实编剧这样写也是由于第一季的三演员没能够继续演第二季,想给新的。
因而羽墨成了上一级林宛瑜的翻版,傻得可爱,清纯;唐悠悠除了没有美嘉的快嘴快舌,其他方面还是很像的;张伟倒是和陆展博没有太多相像。
编剧这样写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把新加的几个演员和走的几个演员相比较。
个人觉得羽墨和林宛瑜相比不是很像可爱型。
宛瑜看上去就是娇小可爱,惹人爱的那种,羽墨显得就是可以自主独立的类型。
邓家佳剧中扮相各种各样,有几个很成功。
但是为啥编剧让她有些草率得和光谷配了一对。
美嘉的快嘴快舌还是给我印象特别深。
张伟估计还是更加适合演尔康吧!
剧集中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大家看吧!
很符合中国国情,也让我理解为什么审查过了怎么长的时间,中间还是有康熙来了的消音。
悄悄说声:几个主角中我喜欢胡一菲。
(哥写的不是影评,是废话啊废话,废柴的自言自语)1、故事,总是从穿越开始意外开局,网游背景,狗血剧情。
唐悠悠的出场很惊艳,快速、精当、直接地交代了人物背景、性格以及本季的要点。
没错,依照拙见,第二季毫无争议的主线之一是关谷和悠悠的感情,与曾老师和一菲老大的暧昧一明一暗,一快一缓,拉开“爱情公寓”的“爱情”主题。
STOP,这不是我要说的。
我要说的是穿越。
当关谷神奇第一次见到唐悠悠,发出了一句:“我一直以为现实生活中不会有这样的女孩,原来我错了”(大意)的感慨时,高筒炮和《貂蝉再爱我一次》的雷人组合下的这个女孩,和关谷的感慨一起,戳中了我的心。
简单的说,在荒诞的预设下,我入戏了。
和剧中的这位日籍80后宅男一起体验了一下穿越的感觉。
哦,严格的说,是被穿越。
其实,即使是对于一个在异国他乡从事着画漫画这种不靠谱的工作且大脑少根筋的80后而言,幻想与现实的边界也是很清晰的。
所以才会有大年夜读心术表演事件、海螺姑娘事件等等。
但是生命里是不是真的有奇迹,比如有这样一个奇装异服的女孩就这样大喇喇地走在现实世界的背景里,她演了十年的死尸仍然乐此不疲,她用圣斗士的背景给你做一份视频简历。
排除艺术的夸张成分,我相信,还是有的。
比如她也是一个不靠谱的80后,比如她义无反顾地奋斗在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上。
我遇到过,虽然一点也不戏剧化,但确实有。
或者说,类似的相遇,其实比比皆是。
是为,奇迹。
所以,一定要带着这个人,一起去50年后。
这次不能用穿的,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过去。
2、春晚,是不可战胜的然后不得不拿出来一说的就是春晚那一集,也许是因为现在正是春节期间,也许是因为当屏幕中烟花绽放的时候我家的阳台外有着一模一样的风景。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或者过度诠释,由于张伟和他的北方口音的加入,第二季有了更多本土化的气息。
这个本土的意思是,虽然第一季中的很多细节暗示着上海的地方特色,但第二季渐渐模糊了这种半架空半狭隘的地区感,而有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属于这个国家的、不明确某个区域的、都市的特征。
好像又扯远了。
只是想说说春晚。
抗拒春晚,逃避春晚,个人觉得,并不是一个情节设定,而是一个情节。
反正我有过,身边的同龄筒子们似乎大多也有过。
仿佛是某种标志,就像剧中拒绝看春晚的倡议者吕子乔后来一系列的“捍卫青春”举动一样,代表了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排斥和对抗。
如今再说80后叛逆,90后觉得不屑,00后觉得莫名其妙。
因为渐渐的,“叛逆”对面的东西已经很模糊了。
80后的叛逆,面对的其实是自己,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童年记忆,自己心中所谓的“传统”,或者说“正确”。
比如婚姻,比如靠谱的生活,比如,春晚。
所以当这一集的最后,由于各种离奇古怪的原因,众人阴差阳错地在各个地方看着春晚的时候,那种微妙的和谐感代表着无奈、妥协,以及释然。
无论我们对抗的是什么,它的一部分都很我们血脉相容,根本不可摆脱。
比如父母,过去,主旋律,或者我们曾经想要逃脱的某种生活方式。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它。
所以说,并不是在过生日吹蜡烛的时候,而是在终于自觉自愿心甘情愿欣然毅然地和一家子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的时候,80后不得不承认,我们真的,被迫地,成熟了。
3、借鉴是饱含深情的抄袭,重点是,后现代的生活态度美剧我看的不算少,可是健忘,所以最多有时有些微的似曾相似之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当然接龙讲故事那集例外。
虽然戏仿和无厘头我们也见多了,并无惊喜,不过我觉得无功无过,好玩就行。
至于把故事打乱了讲这种手法,其实也并无创新,如果说在第一季还觉得甚为新鲜,到这里就渐渐免疫。
重点是,我们的确是这么活着。
婚礼迟到什么的,喝醉了把手机扔酒杯里什么的,吵架到一半存档保存什么的(你认真的?
至少可以借鉴嘛!
)无鸭梨啊。
二十好几了,有时候人模狗样的像个成年人了,凑在一起什么不靠谱的事情都可能会做出来。
一起发发梦也会有,从生活的重压下暂时逃离说一句大不了是重头再来也会有。
理解和接受彼此的不成熟不完美,这不就是所谓的朋友么。
比如某天早上,同事顶着两个大黑眼圈抱怨着:“昨天半夜来了个大学同学,拉我喝酒到天亮然后赶飞机回去了,可怜我早上有四节课啊!
”大伙充满信任地拍拍他的肩:“扛得住,你还年轻。
”其实比起一个全身粉红背着高筒炮的女孩走进酒吧更后现代的事情,就是我们如今真的潜伏进入各行各业,正在逐渐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生活很神奇。
并且每天LIVE着。
唯一的选择是,不要逃避。
4、不用讨论了,答案已经写好了,就是“D”放假前,学校终于发了我入职半年以来的工资明细,虽然我的所有卡里都已经显示负债,但是看着明晃晃的五位数字,我还是感到了夹杂着充实的虚幻感。
半年以前的我,除了钱,以及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机会,可以说是什么也不缺。
如今?
俗套地套用一下汪峰大哥《春天里》的意向,曾经我觉得奢侈的那些,24小时热水也好,大尺寸LED带4个高清接口1个PC接口一个USB接口的三星液晶电视也好,绣花四件套加记忆枕加羊毛垫加电热毯也好(汪大哥真的有唱这些么??
),更不提各种商场血拼,美容美发健身,电影聚餐,小资派对,出国游……虽然月光,但是传说中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可以稍带压力,一一体验。
老妈说,你消费的时候,感觉并不是在享受,而是你跟钱有仇似的。
生活着的非常公平,毕业半年以后的我,穷得只剩下了这张工资条。
如果没有深仇大恨,又怎么会把它花到手机停机,电视欠费,银行追债?
如果见过游艇“破鞋”(远远看一眼也算),“沙漠之星”(梦里也算),各种名牌香水火机包包,就会觉得,500万,其实也不算是什么。
(我是说,理论上。
)习惯了月光高消费,就觉得钱神马的,有时候真的,很浮云。
可能我脑袋进水,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正因如此我才能理解戴着眼镜和白色假发的曾老师为什么要特意穿越到50年前,在洗手间的玻璃上写一个错误的答案。
如果我有着这样一群朋友,这样一种生活,以及这么一位千年难遇的暧昧对象(重点不是胡老师多么极品,而是两位极品与极品的搭配实在太天造地设人神共愤破铜配破锣),500万,真的不算什么。
身外之物而已。
想当年,当我们勒紧腰带边在西门啃鸡翅边算计着明天的餐卡是不是已经只能吃紫三的酸辣土豆丝加二两米饭的时候,总想着,要是有了钱,我们能做多少事啊。
我们能毫不心疼的夜夜吃鸡翅,K歌不必挣扎着爬起来赶上午场,场场电影都去影院看而不是去FTP下枪版。
我们能出去旅游,舒服的那种,不用半夜登泰山还舍不得买手电。
我们能自己办杂志,搞电台,出书,拍电影。
我们也许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虽然最终还是没有讨论清楚那到底是什么。
残酷的是,其实做这些事情很容易,但是留住“我们”这个词,真的太难,太难。
如果老天给我一次机会,在500万,和“我们”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不会犹豫。
但是我无法逆转时间,也从不奢望抵抗命运。
5、本来想励志的结果就悲怆了,谁来告诉我写这文的初衷啊初衷25岁之前,“我的人生我做主”这句话,代表的是权利;25岁以后,突然变成了责任。
成长的代价是,你的人生慢慢地被掐灭各种可能性,而你也不再被被人原谅。
这些是我在日日夜夜渴望长大成人的小朋友们的随笔本上经常写的恐吓语。
但是现在的我,觉得真正恐怖的东西,其实是我明明道貌岸然地活着,却常常不觉得自己存在着。
或者,还有更恐怖的,就是偶尔有那么几个瞬间,你意识到什么是“存在着”的活,但你知道下一秒你仍然不得不回到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中去。
去年平安夜,12点前,一个人在人群嘈杂的火锅店吃羊肉火锅。
三儿在短信里说,她正在和一群工作上的朋友喝酒,啤酒。
我就拿了两瓶畅饮的啤酒,跟三儿说,那我也喝。
于是三儿回道:“干杯”。
这两个字多少给了我一些生存的勇气。
漫长的青春期里,我和不知名的假想敌战斗不止,如今我明白这场战斗其实叫做挣扎,还是我自己跟自己的挣扎。
更加糟糕的是,这种挣扎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幸运的是,还有这么一个,一些,隔着1400公里和我遥遥举杯的人。
也许我不能奢求太多,如此,亦是奇迹。
虽然有时候生活真的是超出想象的艰难,最艰难的地方在于,你根本说不清它艰难在哪里。
但人生真的是场LIVE秀,工资低,没什么人看,还不带休假不能逃避。
我只是想,很投入,很投入,无怨无悔地,演好我自己。
(跑题跑到西伯利亚去了,祝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喂,我说,这就是部电视剧好么?
抄袭不抄袭的只要让国人感觉好看就可以了呗你们那些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美剧fan的人那就直接去看美剧不就好了,反正都是抄袭你们美剧的,像我们这种从来都没看过那么高级的美剧的乡巴佬看看爱情公寓就可以了,挺好看的,也挺搞笑的。
真不明白了,美国抄袭别人的东西就不见你们出来喷,只要国人借鉴了点美国的东西你们肯定出来叫,咋滴啊?
老美给你们多钱啊?
让你们帮他们做广告??
美剧为什么好看?
为什么创意那么多?
因为美国就是世界的潮流最前沿,大多数流行的东西都是美国的,所以美国拍出的东西很多都是潮流的新鲜的,而咱国家不是什么时尚大国,如果真按照本身国情来拍戏,那也就拍拍什么乡村爱情什么的!
那时候你门又该找出点毛病了。
借鉴了时尚的吧,就说严重抄袭,拍本土的吧,就说土的掉渣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反正怎么说都有理。
美国翻拍了个无间行者,照样拿了奥斯卡。
没听那个美国人说无间行者和无间道哪个哪个桥段类似!
从来不写长篇评论,但是看了很多评论后觉得有必要破个例,说说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纠结于这部剧模仿包括《Friends》《How I met your mother》《Big Bang Theory》等美剧里面的桥段,而对这部剧横挑鼻子竖挑眼,但是我想说的是:批评和指责别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反过来,去发现闪光点,去由衷的去称赞别人却是这么的难。
我一直记得有个演说家的开场白说过:今天,你们来听我的演讲,如果你们总关注和捕捉我犯了什么口误说错什么而讥笑半天,那你们就错了,你们花这么多时间和金钱是来获得帮助的,是来学习对的东西的,而不要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错误的事物上。
在我看来,《爱2》的导演对自己借鉴美剧这件事表现的很坦然,在关古喝酒改变口音的那集中,就很自然的说道有个印度人也是喝酒后就能说话,然后跑到美国去拍肥皂剧了。
关于借鉴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一个英文网站,现在我找不到地址了,它里面总结了很多很多电影,得出电影有若干桥段,只要你输入一部电影,网站就能把该电影用到的桥段列出来,还有这个桥段的发明者是哪部电影等。
关于创作和创新。
想把各种桥段有机的拼接在一起,并且不让观众(尤其是事先并不了解那些桥段的)觉得尴尬,反而觉得巧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美国的一些事情直接搬过来会很怪。
总的来说,《爱2》在这一点上做的是不错的。
我们不能因为在45分钟的剧里,有10分钟借鉴了其他剧的构思就整体否定这部剧。
我举个例子,在第2集里的大反转,秦羽墨去洗澡但实际上是为了去装摄像头,而penny是真的去洗澡……这一样吗?
难道以后电影电视里只要有借浴室就该追溯到《Big bang theory》吗?
在这一集中的大反转,是个亮点,为什么不能多点欣赏的态度而要去挑刺呢?
有人说借浴室的理由一样都是热水器坏了,难道改成没电了,没水了观众就会舒服了?
在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上纠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在如今这种苦情戏,谍战片泛滥的年代,有这样一部轻松诙谐,妙趣横生的轻喜剧让人放松放松,是多好的一件事儿,何必整天想着它在抄这个,它在抄那个而给自己找罪受。
改变种态度,多些宽容去看待导演和编剧的独具匠心,演员的倾力演出,自己会开心,这部剧也才能更好!
(PS:同样是查找每集的reference,如果是抱着一种娱乐而非查错的心态,我想会更有趣的。
)最后,给大家拜个年,兔年吉祥,万事如意!
刚看了个外传,简直就是intel广告哈!
作为广告挺有创意地,但俺们还是期待电视剧啊!!
什么时候播出第二季啊?
在看《爱情公寓》第二季的时候,就恨自己不会周伯通忘记九阴真经那招,这样也能忘记看过《老爸老妈浪漫史》、《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这些美剧。
这种感觉来源于我看到一些同学对这部剧铺天盖地的好评,聊过之后才发现他们并没有看过以上美剧,所以当我纠结于那些相似的桥段时,人家却在一边安安心心的欣赏电视剧里的人物情节,一边开怀大笑。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好像吃多鱼翅的人总会觉得粉丝口感有点差。
看多了美剧,口味被养刁了再回来看这种类似的国产电视剧当然有些不舒服,而《爱情公寓》问题就出在和美剧太类似了,而诟病最多的就是编剧的抄袭。
但如果仔细看,其实《爱情公寓》剧不仅仅“山寨”了某些美剧的经典桥段,还模仿了美剧惯用的制作手法——多线发展的故事情节、倒叙闪回的叙述方式、凌厉的画面转切,还有按季来拍的模式以及同演员长期的合作(中间出现的纠纷也导致了美嘉等人的离开)。
所以基本上,《爱情公寓》整体上就是按照美剧制作的模式拍出来的。
这样的做法好吗?
我觉得起码比现在的国产电视剧好。
相对于美剧来说,国产电视剧最大的问题就是故事单一情节拖沓。
前几年清朝戏霸占着电视台,这两年换苦情剧和谍战片如火如荼了。
国产电视剧一拍就是三四十集,而且注水严重,如果你中间漏了几集没看,不要紧,剧情人物回过头来看照样接得上。
再看《爱情公寓》,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在拍摄制作上确实用了心。
比如解构色戒那一集里可以媲美绝大多数谍战片的布景,比如对于绿箭、屈臣氏、百威甚至sloggi的广告植入水平已经超过了某些所谓的大片。
比如高房价、第三者、女博士等等只有中国观众才能看懂的笑点以及娄艺潇陈赫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年轻演员。
从这个角度来讲,《爱情公寓》还是值得一看。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爱情公寓》别被一砖拍死,因为相比较不少国产电视剧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想说一下对国产电视剧的希望,很简单,希望能有些能让我们笑出来的国产喜剧,就像关谷说的可以看的时候不用看字幕,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母语。
千万别真应了第一集里那个山寨导演的话——“你要是没有婆媳、孽债和第三者,根本上不了黄金档。
”
小贤性格很好,牺牲自己来搞笑,一菲很强势,但在小贤真的受伤脆弱时,她的温柔出卖了她,她是爱他的。
他吻了她后,她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大开杀戒,她出奇的冷静,或许心里是默许的,甜蜜的,小贤,这你还不懂吗?
你深爱的人,也喜欢你。
虽然你不出众,普通还有那么点反应迟钝,你这个感情白痴,暗恋的人其实一直在等你,会有结果的···
终于在考完试的当天晚上顶着咕咕叫的肚子看完了爱2.对我来说,爱2比爱1更加成熟,明显编剧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并且更加大胆的加入广泛的元素。
看完后不禁小感慨,我觉得完美的人生,是有一个曾小贤那样的男朋友,和一个吕子乔一样的哥们儿。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一直觉得曾小贤不是巨蟹就是巨蟹,一副并不强大的外表,搭配贱贱的招牌笑容,并不自信却不妨碍努力上进的心,内心温柔善良再加上天生的小小敏感和好心。
他可以帮你的朋友搬箱子拿包只是为了照顾客人,也可以在半夜空无一人的播音室里安慰一颗又一颗不眠的心灵(尽管收听率为零),他在大年三十帮工友们现场直播春晚,他还有心灵洁癖无法和自己接受不了的女人在一起独处哪怕一分钟,他小心珍视着自己的感情不论是laura还是小菲菲。
他可以吵可以闹,可以打赌可以吐槽,但是伤感情的事他不会做,估计红了脸他还有办法把你哄笑。
他的爱情理想:找到一个我爱的也爱我的,敢嫁给我我也敢娶的。
就是因为有小小的自卑和一菲实在是太爷们儿气场太耀眼,他不敢走近,却又忍不住关心。
他故作镇定像少年一样青涩的把贵宾卡给一菲让她去电视台看百万富翁,一次次答题的时候他一次次看着那个空空的座位心中一次次被失落和挫败感占据。
他的手机中,一菲叫“菲”,他挂了她电话不听她解释逃避他认为的现实假装坚强却在表情动作间分分钟透露出隐藏的失望和悲伤,却在他人生关键的转折点上还是打通了她的电话第一句话是你有没有看我的节目。
最感动的一幕是他透过摄影机看到了她的笑和凝望看到了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的眼神,单纯的像个有些羞涩的孩子,他的神情,却坚韧的像一个男人。
还有跆拳道那一集,他哄着一菲吃凉粉,后来收起嬉皮笑脸说出那段心里话,结果第二天他就成了一菲班里的“模范”教材。
我一直觉得如果曾小贤不愿意,即使是一菲也是无法强迫他的,毕竟他也是个男人。
他在跆拳道馆里叫出fighting的那一刻,我想,能找到一个男人陪着你一起2b,他愿意为了你的理想而努力,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吕子乔,最不靠谱的男人,没有专业特长,没有正当的兴趣爱好,没有正经的工作,脸皮超厚,最擅长忽悠,身边永远不缺女人,只要他想,可是他也是最讲义气最会照顾人的一个。
他喜欢美女,却也会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去勾搭露易丝。
他在找到受了情伤的羽墨,他的开导,那么真诚,是这个男人从来没有展现过的靠谱的一面。
他把羽墨当兄弟,带她打游戏发泄情绪,在她帮他把到漂亮美眉的时候拒绝了美女的邀请宁愿陪她喝酒,因为他不会抛下好搭档一个人。
在羽墨因为年龄问题开始实行少妇作息卡片的时候,他二话不说用自己去挑战极限不惜摧残自己的老骨头证明年轻是一种心态。
有这样的一个哥们儿,他会永远站到你这边,在你最需要朋友的关心的时候出现,想找人喝酒就可以拉上他去通宵,有什么活动第一个想到你,而且不离不弃。
他不会对你有想法,当然你也不会对他有事情。
有这样一个蓝颜知己,互相为对方加油奔向各自的幸福去,也好不容易。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
吕子乔:挺会躲猫猫的吗,我知道你躲在这儿,出来吧秦羽墨:你是怎么知道的吕子乔:其实我不知道,不过现在我知道了…秦羽墨:不要!
吕子乔: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别来找我,让我一个人安静一会儿,我心里很乱,想哭哭不出来,想死不知道怎么死比较痛快,我应该回答你,找到你是必然的,因为大家都在满世界的找你,你想安静会儿,我没有意见,你心里乱很正常说明你还活着,如果你想哭,我的肩膀是免费的,如果你想死,我一定不允许,OK,让我们把这些肉麻的废话都跳过怎么样秦羽墨:你很吵哎吕子乔:谢谢秦羽墨:你们开你们多莫名其妙的慈善晚会,都是因为我吕子乔:信不信,如果你还不回来,我们 会一直的开下去,直到你康复为止秦羽墨:我……根本不值得别人这么去做吕子乔: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你觉得你为李察德这么消沉,值得吗,我,爱过一个女孩,我们在一起纠缠了很久,每一天都要斗嘴吵架,一起喝盐汽水,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离开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在分别那一天我很愧疚,我知道她留在我身边是个错误,因为我没法儿给她想要的幸福,也许她离开也是个错误,但她必须选择做完一个之后,才能告诉自己哪个错误更知道去犯秦羽墨:那结果呢吕子乔:没有结果,人们往往为了逃避一个错误而去犯另外一个错误,既然很多错误无法回避,何必让悔恨埋葬你的人生呢,与其逃来逃去,还不如去面对一个,你说呢秦羽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吕子乔:问你自己,人的一生都会扮演很多角色,如果你不高兴,你可以把剧本扔了,不过记住,有一份剧本是真正属于你的,千万别丢错了“我不忍心看到你未老先衰,与世隔绝。
”“我们不可能一口气跳到下一站,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证明给她看,人老了不是最惨的,心老了才是最可怕的。
心老了青春就真的追不回来了。
而我欣赏的美女,是不会变老的,因为我不允许。
”
曾小贤真是好搞笑。。。
逗!
还是不错的,作为国产喜剧来说,虽然在里面看见了很多美剧的影子……
评分这么高?难道我看的是假爱情公寓?
编剧还是不错的
中间换人,这一点是最大的诟病
我還不看我還給你給一星!
特别喜欢曾小贤,胡一菲,张伟,特别适合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笑一笑就过去了
垃圾去死
又是造假货,又是山寨货,又是出口转内销的外贸货,你说,爱情公寓二,这货,能不二吗?
总会有小小的感动,难以名状...
比第一季差了点。
这是俺看过的最好的国产电视剧~~~
各种借鉴抄袭我也忍了,就特么为了看曾小贤和一菲这对儿,磨磨唧唧两季了结果俩人毛发展都没有。第一季的几个演员缺失导致剧情严重扯淡,新角色一个都不喜欢。不知道第三季又用什么借口来解释那几个人物的不出现。
唯一能看的第二季都是因为有张益达。李佳航后面没继续演喜剧有点可惜了。
你
抄袭公寓
太山寨了……而且每集的剧情雷同让人抓狂
抄袭成分过多...
总体来说笑点没有第一季多,结尾的感觉也并没有出完,期待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