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高潮部分,battle中惊叹号刚刚有些起势的时候,音乐突然故障,全场发出巨大叹息,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在见证一场遗憾的时候,只有陈烁没有停下来,让悟空继续给他打节拍,继而惊叹号成员一起给他打节拍,发展到全场一起打拍子跳舞,直至音乐重新响起。
这一段触底反弹情节拍得跌宕起伏,让人情绪大起大落,这一段,也是整部电影的缩影,在不可能的时候,再多坚持一下,本来就是陈烁一直擅长的事儿,而这种坚持的力量,是整部影片想要呈现给我们的热烈。
这一次,大鹏用一个纯净赤诚的角色,来承担他的追逐梦想的故事。
梦想赢了,便是纯净和赤诚赢了,是“不放弃”赢了。
但是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王一博会演出这样一个角色的,他可以演坚持可以演梦想,可以演骄傲甚至可以演暗黑,但是这一次,他竟然演绎绵软,演绎良善,还演得自然而然,让人十足入戏,看完不是不惊叹的。
王一博出演的人物叫做陈烁,是本片的主人公,一个家境艰难但是不放弃梦想的小人物,他要打几份工还父亲病重时候欠下的债,要帮妈妈经营腊味店,还要照顾舅舅,他每天的节奏就是奔跑奔跑,跑着赶地铁,跑着去打工,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穿梭在这个城市里。
但是这种快节奏的忙碌里,还藏着他的街舞梦,无数次他把小店中的桌椅挪到一旁,空出一块地方练习他的“大招”,旋转、跃起,和跌倒。
他坚信“一直努力就会成功”,所以在他紧锣密鼓的生活中,见缝插针的努力。
在追逐梦想这一条路上,陈烁执着得仿佛一头永不会停下的犀牛,但是在其他时候,他又仿佛一只修狗,绵软和善,对他人体察细微,哪怕是面对小女孩的自我介绍“我是糖糖”。
也要停顿一下用了同样的语言格式“我是烁烁”。
当然这种语境跟随会产生一些喜剧效果,黄渤说“等你拯救完世界来找我”,接下来的聊天中,烁烁说“我是先跳的舞,才去打怪兽的”。
把自己的“我一直没有放弃跳舞”“我是舞者”表达得这么可爱,编剧和王一博都要加鸡腿。
陈烁拥有的东西太少了,而他又那么善良坚韧,他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习惯性的用加倍的付出来获得,他努力的让自己更加“有用”和“无害”,付出更多,道歉更多,哪怕自己受了委屈。
可是当你看到他每一次面对机会时候,亮起来的眼睛,你便会理解他的忍耐和坚持,在他心中,“街舞”这个梦想太宝贵了,他没有能力让全世界为他的梦想让步,他只好让自己无保留的努力,去保护和坚持他的梦想,这方面看,狗狗又是那么执拗而强大。
而作为对比的凯文,恰恰相反。
凯文是有街舞梦的,哦不,跳街舞对他很容易,他是有冠军梦。
他自己亦是努力的,但是他的存在,仿佛告诉除了他自己以外的所有人:“你们的努力一文不值”。
他的钱可以让街舞老炮丁雷一忍再忍,别人努力不及的参赛资格,别人要拿到几次冠军才可以入门的东西,等值于他的两个跑车轮胎,所以他傲慢无礼,横行无忌,在他眼中没有什么是不能践踏的,或者说,他的眼中本来就什么都没有。
大鹏设置让陈烁来打败这样的人,很难不说是,在给他心中的梦想和赤诚一个交代。
是所有人心中对于梦想的坚持,给这个世界一个响亮的回音。
黄渤扮演的丁雷,是最需要这一声回音的那一种人。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拼搏过,辉煌过,然后便是漫长的不得意与碰壁,即便如此,他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热爱,哪怕这种热爱已经在他的生活中被挤压得面目全非,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他的生活和梦想仿佛那支承载了他的恶心的奖杯,回来冲刷干净,还要留下来,摆上去。
这样的人,可以仍然向下挤压陈烁,也可以向上托举陈烁,而影片大部分的冲突,也是他在挤压陈烁和托举陈烁之间的摇摆。
他养了一条狗,他说自己是老狗,说陈烁是小土狗,他给他们的定位都是饱受打击,但是绝对顽强。
他们都在漫长的坚持中,期待一场热烈的爆发。
而在这些人中,最有江湖感的,莫过于小沈阳扮演的谢哥。
大鹏似乎很爱把小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屏,但是可以看出,从拍小人物到会拍小人物,他还是经历了一些过程的。
但是从《保你平安》开始,他似乎醍醐灌顶,突然找到了准确的切入角度。
便是那些“跑江湖的”,无论是魏如意,还是谢哥,他们让这些平凡人突然立体和鲜活起来,仿佛我们的市井图需要一个天桥一样,我们的人物志中需要一些“跑江湖的”,他们为气任侠,热情洋溢,他们浓妆重彩,却面容粗糙,他们作为一个小团体出现,一方面承载了陈烁的“一场三百”,一方面,让奔波和打零工,也变得“浪漫”起来。
可以说,电影是人生的缩影,他们是电影的缩影。
总之,无论是陈烁、丁雷、谢哥、丹姐、舞团中的其他人,还是陈烁的妈妈和舅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困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持,当这些坚持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托举着他们中最赤诚最良善最有天赋的小红帽,在这个夏天,给我们看了一场“热烈”,一种触底反弹的精神力量。
“小红帽”是陈烁的头转头盔,每天练习不辍的陈烁和他的小红帽形影不离,而把小红帽当成代号说出来恰恰是个“反派”——凯文的全职秘书——全片最不爱街舞却为凯文总的街舞梦奔波的人。
爱街舞和不爱街舞的人,各有各的无奈和妥协。
只有小红帽不懈的奔波在生活和梦想之间,而因为他的承担和付出,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舞团,他都和成员之间,产生非常深刻的联系和羁绊,所以影片的最后一刻,小红帽的锋芒毕露,也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和一个不懈的舞团的砺锋成功,陈烁在关键的夺冠之战中,跳了舞团每一个成员的招牌动作,那一刻团魂爆发,变一个人的成功为一群人的成功,这种“外延”的力量甚至蔓延出屏幕,激励到观影的每一个人。
看完激动得不想说话,剧透也没啥剧透的。
基本看着就知道结局是啥,但是不影响我强推这部电影,真的太好看了,比肩摔跤吧爸爸,充满了杭州街头巷尾的气息,也有着源自于国外的街舞文化。
气氛轻松自然,好笑好哭结尾燃得我直起鸡皮疙瘩。
不像开心麻花的烂梗,为了搞笑而搞笑,很自然的让你笑,让你哭,让你激动,让你燃炸,看完一直回味。
豆瓣开分必过 8.5,冲击 9 分,今年国内最好的一部电影,热烈,没有之一
文/梦里诗书小人物的梦想是《热烈》预想表达的内核,但遗憾的是这个逐梦故事几乎没有关于细节的打磨,街舞在电影里的体现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版套路,当励志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看似喧闹下的空洞,使关于梦想的热血变成了苍白的口号。
励志电影是一个好拍却也难出经典的题材,说这个类型好拍无外乎就是有梦,追梦,梦成的三板斧,说其难出经典是很多类型电影都陷入了这个千篇一律的模版中,迷失了什么才是自己作品应该去抓住的重点,《热烈》最为明显的问题无外乎于此。
电影展现的是街舞,但作为一项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的舞蹈,电影对街舞的理解只我看来只停留在了炫技上,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人热爱这项舞蹈?
街舞本身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
这些本该是《热烈》的着重点,但在这部电影中却是语焉不详的。
在一个本就没有孕育街舞文化的环境里,当街舞成为了可以被随意替换成任何舞蹈的运动,电影里所展现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了无垠之水。
拿王一博饰演的陈烁来说,开始电影给出的设定,只是一个自学街舞,平平无奇的少年,但电影为了把他一步步推向神坛,可谓一路开挂,这导致所谓的小人物逆袭,是建立在一个万中无一,且不需要成长的绝世街舞天才之上的,这已然不是主角光环了,而是草草了事的敷衍。
对人物塑造的敷衍,并不只是在陈烁身上,包括陈烁的家人身上都有着明显的工具人问题,电影的情感线本就依赖于亲情和教练情,但这两条线在电影中的存在既没有多少打动人心的泪点,相反还使电影变得冗长乏味,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岳云鹏饰演的舅舅,这个角色除了给观众带来了些许的笑意外,毫无存在的必要,即便是完全删除这个人物,对电影剧情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那为什么大鹏要去做这样一件事呢?
无外乎就是增加电影的噱头卖点。
当一部关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励志电影,既讲不好运动本身,也没有真挚的情感,《热烈》所做的只能是一味用小人物来去鼓吹热血,甚至还要去找一个富二代来扮演反派,以此激起普通观众对逆袭的“爽”感,这种做法看似使电影有了戏剧张力,但仍旧无从掩盖其本质的空洞乏味,而如此编排的励志,更早已完全脱离了实际,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其最终完成的只是导演大鹏对小人物生硬造作的的假嗨。
梦想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人砥砺前行的动力,而这也是这类电影本最该让人热泪盈眶的地方,但《热烈》所做的只是用套路的模版加流量明星熬制了一碗让人难以下咽的热鸡汤。
7/10分
结尾的最后二十分钟绝对够燃,尤其你能明显感受到心脏疯狂跳动的信号,而且是那种全身紧绷的兴奋感。
光这一点就值回票价。
但是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后我还是找到了许多缺点。
首先,热烈这部电影跟大鹏之前导演的缝纫机乐队太像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两部电影都是讲了一个主人公和他的团队走过充满成长与挫折的道路后最终绽放自我,在舞台上大展身手的故事。
这有点像在套公式啊……但是这部热烈是明显比缝纫机乐队高了一个档次,因为它够燃,且大鹏导演自身也完成了突破。
热烈的开头我是完完全全可以给大鹏一个惊叹号的。
开头部分节奏感很快很强,能让观众快速进入故事,尤其是运镜与色彩搭配,让画面非常非常饱满(你们看开头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仔细去看画面),看得出来大鹏在这方面用心了。
就是吧,这些用心在电影开场半小时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后一个半小时的画面完全就是一部普通影片的水准,感觉跟换了个导演似的……再来说说中间部分,这部分略显沉闷,几乎全在流水账般的讲述每个人的难处。
尤其是丁雷赶陈烁走之后又让他回来的那部分剧情太仓促了,节奏没有把握好,很难让观众的情感转折过来。
总的来说大鹏还是自我突破了不少,希望他以后拍电影都能保持热烈前三十分钟的画面水准。
大鹏最好作品首发于公众号“影探”(ttyingtan)作者:探长7月10号,探长去北京参加电影《热烈》惊喜派对特别放映。
电影时长124分钟,成为探长今年最难忘的124分钟。
开场10分钟,就迅速代入了电影。
1个小时后,开始有观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狠狠鼓掌(包括探长)。
到后半程,许多观众脸上已经满是泪水。
最后的比赛让人身临其境,不由自主跟着电影打起节拍。
观众的内心好像被点燃,整个影院都“热烈”了起来!
影片结束,打开朋友圈和微博,才发现这场《热烈》口碑爆了。
三个字总结就是“太燃了!
”《热烈》绝对是这次暑期档最热最燃的电影!
对不起!
是我大意了!
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的心情可以用看之前和看之后来形容。
看之前:一部电影而已。
看之后只想跟电影《热烈》道歉:对不起,是我大意了!
准确地说,《热烈》是一部非常热血的励志剧情片,而非喜剧,街舞也只是故事的承载。
街舞作为主线元素贯穿始终,向我们了呈现一个关于青春,关于追梦的动人故事。
笑点中承载着泪点,热烈中交融着热血。
既振奋人心,又让人热泪盈眶。
这是大鹏首次纯执导的作品。
整部作品的质量和品质都让人出乎意料,相对于之前的作品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大鹏和黄渤、王一博在片场首先角色的设定就很有看点。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一对师徒共同冲击街舞冠军的故事。
黄渤饰演中年教练,丁雷。
王一博饰演热血青年,陈烁。
一个老到,一个年轻。
一个圆滑世故,一个执着热血。
陈烁从一场菀菀类卿的陪练之旅,到与丁雷成为默契的师徒和莫逆挚友。
丁雷经营着一支实力强劲的街舞团——“惊叹号”。
年轻时他曾在街舞圈叱咤风云,但遗憾的是他在决赛中惜败,至今没能抱得冠军奖杯。
如今他人到中年,已然混成了街舞圈子的老炮儿。
别看他大大咧咧,他对街舞有着一套完整独到的理解,就没有他一遍教不会的学生。
背后满墙的奖杯就是他前半生的写照。
陈烁热爱街舞,老实执着。
他父亲病逝,欠下一笔债。
为了还债,他一天打几份工,白天在剧团表演(跳一次能挣300),晚上洗车擦车。
有空还在家里的菜馆给母亲帮忙。
其他时间就靠街舞四处“卖艺”,菜市场、地铁都是他的“舞台”。
生活再苦再累,他也从未放弃街舞,每天都在没人的地铁上或家里练习动作。
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因为对街舞的热爱走到一起。
他们在这个炎热的夏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探长就不剧透了。
其次是影片对街舞的呈现也颇有水准。
包括“青岛舞王”黄渤和王一博在内,很多配角都有舞蹈基础或者出自街舞行业。
影片中每一段街舞都相当惊艳,也很有创意和设计感(尤其是中间“没有观众”那段,探长最喜欢)。
观众可以轻松感受到动作的难度、熟练度和动感的节拍。
幕后排练再加上镜头语言的熟练运用,从宏观现场热情澎湃的观众,到微观处舞者的心理,让整部影片都精彩绝伦。
一边是观众带来的兴奋和激动,一边是舞台带来的压迫和窒息,现场感、主观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可贵的是影片并不要求观众懂街舞的术语和技巧,因为故事足够真诚、普世、动人,一旦进入影院,便可以轻松的被调动、被点燃。
就算没有看过街舞表演,没有跳过舞的人,也会被登场的紧张、观众欢呼的兴奋和演出本身的气氛所感染,会被电影中两位主角的故事所打动。
有趣的角色设计、专业的街舞表达和丰富的镜头语言,都拉高了影片的整体品质。
让《热烈》成为炎热夏日里一部难得的励志佳作,暑期档首选。
看到最后,你也会明白片名“热烈”的含义。
这个夏天,这段青春,如果没有“热烈”,那将了无生机。
最佳剧本影片故事和街舞的部分探长都很喜欢。
尤其是黄渤,这才是我一直期待在大银幕上看到的黄渤,影帝级的表演。
他的一颦一笑都能讲故事,更能带动观众的情绪。
但探长最喜欢的,还是剧本,非常高级。
(注:很多人分不清故事和剧本的区别,本片的故事可以说很简单和俗套,看了开头就会知道结尾。
但剧本不同于故事,剧本是呈现故事的艺术形式。
同一个故事,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剧本,拍成不同的电影。
这里说的的剧本高级,就是因为《热烈》把一个简单俗套的故事,通过艺术加工,呈现得引人入胜,最后振奋人心,非常精彩。
)片中提到,当下社会节奏飞快,短视频等带给普通很多一鸣惊人,迅速窜为网红的机会。
但陈烁并没有为之所动,而是继续默默地在地铁里练习他热爱的街舞。
这份倔强和坚持,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难能可贵。
其次,探长想说一下母亲唱歌那段戏。
男主说过,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不再唱歌了。
为什么?
因为母亲和父亲总是同台演出,如今父亲去世,登台唱歌只会让母亲思念已故的父亲,让她伤心。
但为什么后来母亲选择再次登台唱歌呢?
为什么台上的母亲在哭,台下的儿子也在流泪?
母亲再次登台,是因为她看到了儿子一直以来的努力,她想要儿子放心地区追逐梦想。
这是一份无声且无私的母爱,这份母爱也为男主逐梦的旅程带来温度。
她在台上边唱边哭,那是因为她想起了曾经的往事,那个她曾经深爱的人已经不再了,过去一起同台唱歌的日子不再了。
她伤心,但也幸福。
因为儿子继承了她和丈夫的舞台,她在为儿子守护梦想,也在守护自己曾经幸福的记忆。
男主流泪就更好理解。
发誓再也不会唱歌的母亲竟然为了自己,重登舞台。
这份母爱是无声的,也是无价的。
这段戏没有台词,却蕴藏了丰富的情感。
很多观众也觉得,这明明只是一条简单的辅线,为什么看到这里也想哭?
这样的剧本,不高级?
除了母亲,探长再多说一嘴容易被人忽视的彪彪。
他纯粹热爱街舞,但街舞不爱他,即便跳了很多年,他仍跳得不好。
丁雷从未嫌弃他,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行”。
选择回家那一天,他说,为了追逐梦想,他和父亲决裂了,他背井离乡,很多年没和父亲说过一句话。
直到最近,父亲问他:你还回来么?
彪彪选择了回家,选择放弃街舞,放弃梦想。
他是团队里“唯一的失败者”。
彪彪代表的,是普遍的大多数。
多少人曾经为了梦想,不顾家人反对,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独自打拼,那份孤独,赌的那口气,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逐梦成功。
彪彪最后在亲人和梦想之间,选择了亲人。
他回到家乡,脱下一身嘻哈劲舞装,换上一身西服,坐在了办公室。
决赛那晚,只有他一个人留在办公室看直播。
他是场下最激动的那个,舞台上队友们拼尽全力去搏,舞台下,他做着同样的动作,仿佛他从未离开。
是的,他从未离开自己的梦想,即使他的肉体被禁锢在办公室,他的心仍属于他曾经留下无数汗水的舞台。
因为梦想这东西,一旦燃烧起来,就再也不会熄灭了。
即便你放弃它,它仍会在你内心的最深处,闪着永不会灭的火光。
最后一点,也是探长最喜欢的一点。
那就是梦想的尊严。
陈烁总是对教练丁雷说,只要能留在惊叹号,自己做什么都可以。
可以不露脸,可以没有名字,可以不拿工资,甚至可以最后不上场。
第一次听到这里,丁雷骂陈烁是傻子。
但第二次第三次听到陈烁这么说,丁雷的眼眶有些湿润。
别忘了,他同样深爱着街舞啊!
即便生活举步维艰,但街舞对于他来说,仍是最珍贵的东西。
因为梦想是有尊严的,它胜过金钱和其他一切。
装成垃圾桶跳街舞,那算哪门子尊严?
难道为了跳街舞,陈烁连尊严都不要了么?
恰恰相反。
陈烁是在用生命守护他梦想的尊严。
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尊严。
垃圾桶也好,那不都是跳舞么?
他从小就受父母影响爱上了跳舞,他喜欢跳舞,喜欢舞台,为了能站在他喜欢的舞台上,跳他喜欢的街舞,他可以牺牲一切。
梦想确实有尊严。
但有些人可以为了维护梦想的尊严而放弃自己的尊严!
去热烈吧!
说了那么多两个角色的不同,最后说下两个角色的共同点吧。
陈烁和丁雷两人都非常热爱街舞,两人都是社会中的“小人物”。
他们只不过在用自己的方式追逐自己的梦想。
陈烁说自己没有舞台,几份工作足以让人晕头转向,但他也从未放弃过街舞,不管是地铁上,还是小剧场。
那里都是他的练习场,也都是他的舞台。
丁雷看似是个街舞团老板,但他艰难维系着街舞团的生存。
在队伍面前,他经验丰富,是队员们最信任的教练。
而在队员们看不到的地方,他常常为了几万的场地费给人点头哈腰。
即使拿着奖杯,也在茫茫的人海里也手足无措。
但他从未放弃过惊叹号,更没有放弃过惊叹号里的任何一个队员。
把笑脸给别人,把痛苦给自己,这大概就是成年人对抗生活和逐梦方式。
陈烁代表的。
正是怀揣梦想,充满斗志,在生活中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
丁雷代表的。
则是那个为生活奔波,不得不向现实屈服的中年人。
丁雷教会陈烁认清现实: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
一句简单的台词,就捅破社会的窗户纸,让你看清残酷的现实法则。
金主老板想让谁上场就让谁上场。
单纯的努力,有时可能都敌不过他的一句话。
所以丁雷会说:任何人,任何事,它都是有价的。
陈烁则教会丁雷重新燃起斗志。
为了留在他梦想的舞台,他可以不要名,不要利,甚至不要一分钱。
他可以为了街舞cosplay,甚至变成垃圾桶,穿着奇装异服在不是街舞的舞台表演街舞。
他可以为了一个动作,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站起来,贴个创可贴,继续死磕地板。
两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们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也都能看到为生活打拼的自己。
陈烁的坚持和牺牲,也唤醒了丁雷内心的火焰。
那是他曾经深爱的街舞啊,那是他曾经燃烧生命所守护的东西啊!
他怎么能忘记呢?
你,怎么能忘记呢?
从陈烁到丁雷,代表是普通人从年轻到老成的过程。
从用心追梦,到用脑生活的转变。
而从丁雷到陈烁,是从用脑到学会重新用心的溯源。
是被生活击碎的内心的重生。
两个角色的碰撞,让我们看到梦想和现实的拉扯和挣扎。
谁没经历过用心追梦到用脑生活的无奈与不甘陈烁和丁雷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两人都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来气,但两人都从未放弃。
跌倒,爬起,跌倒,爬起,跌到,爬起……那些受伤后揉揉伤口,继续站起来生活,甚至就算站不起来,趴着也在前行的人,是他,是我,也是你!
黄渤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一段燃烧过的青春是值得庆幸的。
因为青春是短暂而有限的。
在这段转瞬的时间里,你拥有最健壮的身体,最昂扬的斗志,和最滚烫的热血。
人生只有一次,最热烈的青春顷刻即逝。
为什么不用这段“热烈”去追逐你最纯粹的梦想?
文/探长2023.7.18/青岛喜欢就点个有用吧,谢谢!
7.9,又一部大鹏最佳。
王一博终于有一个代表作了,他的傻直男塑造得挺好。
街舞题材天生的青春感、燃的属性太强了,很容易把气氛带起来,这部戏刚好选择的也是小人物励志的角度,热血感就会更强。
硬挑几个小毛病,1,妈妈的餐厅没必要搞那些蜡像,喜剧性不强,却弱化了真实感,舅舅那个人物也挺多余,如果集中就做母亲对他的不理解再支持,后面会更燃。
2,男主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参加别的团,以前没机会,但代替凯文后已经火了,肯定会有很多机会了吧3,教练中间让凯文回来,小陈离开的原因,铺垫得不够,有点强行4,黄渤那个教练塑造得一般,有油腻的部分没问题,但沉下来的时候,中年人的无奈、真实感部分略弱,他如果有家庭可能会更好点,孤身一人,感觉他要失去得不是太多。
总觉得这个教练有点架空。
5,其它队友接受小陈太轻易了,队友之间的情感可以更深一点6,赞助商那个人物前后有点不统一,转变突兀7,男主第一次团队表演时为何那么害怕,虽然普通人都会害怕,但这种害怕紧张危险性不高,正常人都能克服,就显得男主在克服心理恐惧时的不容易,教练对他的帮助不够大了。
8,妈妈为他去唱歌那里,感觉妈妈的牺牲感比较弱,如果去大排档那种地方唱歌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实总的来说,就还是有一点悬浮,现实感不是太强。
但优点是整体节奏流畅、街舞部分都拍得很燃,男主的人物塑造很成功。
预计票房会很好。
印象中算是国内舞蹈题材类型片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导演真的把这个命题作文的主题全程紧抓,所有的人物都为街舞这一主题服务。
有泪点,有燃点,有笑点…即便观影喜好不同,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点。
小人物追梦是这部街舞影片的主轴,影片中没有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物,他们都平凡如你我,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琐碎的生活中依然抱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这一点在观看的过程中是特别触动我的。
这种电影是黄渤的舒适区,发挥起来游刃有余,岳云鹏和刘敏涛戏份比我想象中少,但出场就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王一博的表演出乎意料,被队友在商场打后,他脸上那种懵懵的可怜的表情,完全颠覆了一贯对他的印象,和本人反差太大了。
还有最后终极战主持人让他给对手放狠话,他说放音乐吧,这个真的很王一博。
想起他在这街同样的环节也是类似的回答,哈哈跳舞的部分非常燃,好几次差点忍不住用力鼓掌。
超燃!
一共两次比赛,给的笔墨很多,尤其是后一次。
前一次作为后一次的铺垫,重点凸显了王一博饰演的陈烁第一次站上人生中的重要舞台,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紧张,再到战胜自己的过程。
要说有什么短板的话,可能就是在叙事结构和节奏上再重点明确一下就好。
现在的感觉是想说的很多,但都没有表达到。
可能精简一些点,反而效果更好。
Ps.好多这街的老熟人,杨凯在镜头前不要太紧张哈哈卡卡从傻黑甜变成狠咖一点不违和乔治演技不错啊,真别说和王菲菲莫名有些cp感
抱着非常谨慎的期待看了「热烈」,说实话有超出预期。
主要是这类古早亚文化说“热爱”真是说烂了。
这些年综艺节目跟商业合作也是把这些文化透支得不轻。
感觉要把这类故事说出新意是不那么容易的。
这片子让我有点惊喜的地方就是在,它讨论的终于不光是“对文化的热爱”了,终于进展到“文化和商业的关系”了。
它终于开始聊这些圈子里的名利选择,聊常见的“资本运作”,也能聊其中的商业妥协了。
虽然聊得也是很浅很刻板,但是至少是有点与时俱进的诚实在的。
我个人是觉得,单讲“热爱”是早都讲不清楚这类文化了。
因为近十几年来,这类文化的核心挑战早都不是“兜里没钱少年穷”了,而是“桌上钱太多,少年欲望搂不住”了。
大概十年前,我访问过的圈内人的故事还老是“我没钱吃饭了/我跟腱跳断了/我家里人跟我一刀两断了,但我还是爱跳舞”。
但现在更常见的新闻变成了“xx品牌赞助xx节目”“xx政府鼓励xx类文化发展”“xx街舞品牌获得xx轮融资”,甚至“xx街舞明星被前女友锤渣男”。
在创作里,Underdog的故事是相对容易讲的。
但是你一旦不是underdog了,甚至成为流量堡垒了,当你开始有名利、有计算、有资本、有考量,这个故事就妥妥不“燃”了。
【至少在我们目前的舆论主流价值观下,以及编剧能力内,是燃不起来的。
所以这个片子的处理方法,就是找了个代表“资本玩法”的人来当反派。
他砸钱,他买名额,他不重视队友,他引入外国参赛者,他搞收购,他一整个就巨不real,巨不值得respect的样子。
但是咱说现实点!
抛开这种编剧捷径!
任何亚文化圈里,你要是能碰到这种老板,他砸钱,他给租场地,给发工资,给请教练,他买团队,他搞海外人才引进,他亲自带着打比赛,关键他自己还玩贼好,那这绝对是碰到菩萨+财神爷了好嘛!
请立刻去烧香还愿感恩上苍好伐!
都不光是替你自己磕,这是值得代表整个行业整个文化磕一轮的程度!
王一博角色这类抱持热爱的青年,在文化发展上里是过江之鲫,但这种老板,可绝对是屈指可数的中流砥柱啊。
我看完这个片子,就突然理解了自己为什么很喜欢讲nike的那个片子「Air」。
那是个非常四平八稳的商业片,但是它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能把商业跟资本也讲得很“燃”。
这种叙事可能性本身,就证明了商业的成熟,也验证了文化的成熟。
抛开电影讲。
当一个文化能够去面对复杂的商业利益和决策,当消费者能明白“资本”也不只是该挂路灯,当商业知道自己该去尊重文化,咱们文化消费环境会比现在好很多。
许愿五年之内,能比现在好点儿吧。
图片来自豆瓣,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整体概括电影的话就是,虽然俗套,但依然热血沸腾。
电影是大鹏导演的,大鹏的导演功力在上一部《保你平安》时进步很大。
这一次大鹏只是自编自导,没有参演,但他对整个电影的调度能力是肉眼可见的强的,大鹏看上去越来越可以接周星驰的班了。
本片王一博大男主,电影故事可以算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陈硕一个热爱街舞的小伙,同时也是一个勤奋的小伙,犹如现实中的王一博,爱好广泛,学习能力也强。
其次黄渤饰演的丁雷,应该是近两年最适合黄渤的角色,符合黄渤“青岛舞王”的称号。
电影故事的话,就是观众能猜到结局的那种,但是好在演员演技都在线,加上人物非常适合演员,所以观众依然能看的热血沸腾。
有几个桥段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是陈硕一个人在惊叹号练舞的时候,倒立在那练di地板动作,背后的背景也一直跟着切换,太燃了。
另外就是最后比赛的时候,最后观众都猜到了陈烁会用丁雷当时没用的招,但没想到还是这么炸。
最后的比赛比《这就是街舞》决赛不差啊——《热烈》首发于“看世界电影”公众号,欢迎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
對岸今年最好的勵志片,雖然瑕疵不少,套的也是勵志片最常用的公式,但是這公式在大鵬對小人物精準、平淡、純粹的生活日常捕捉下,觀眾可以看到王一博飾演的陳爍那份對街舞的熱愛,即便生活再困頓、運氣再不佳、街舞的動作再高難,他都不曾想過放棄街舞。
因為熱愛,打三份工下班也照樣練舞;因為熱愛,當富二代的練習走位代打也甘願;因為熱愛,為贊助廠商當滑稽小丑跳舞也甘願,那份執著、那份倔強、那份為街舞甘願燃燒一切的熱情,在不知不覺中也感化了身旁的人。
黃渤的角色作為昔日跳街舞的老屁股,為養起一整個團的卑躬屈膝,到最後甘願放棄富二代贊助,只為與真正有熱情的人共跳街舞,是典型的理想主義回歸初心的展現。
大鵬對街舞的研究在第三幕的尬舞比賽直接來到高潮,前兩幕的平淡、日常化鋪陳到第三幕直接炸裂,街舞比賽調度走實景近拍的方式,營造出如親臨現場的熱血感,又燃又熱血。
王一博作為一位演員的努力到了第三幕我也確實能認可了,他對這個角色的努力都在第三幕高難度的街舞動作有了結果,為人生創造驚嘆號大鵬用了魔幻寫實的慢動作鏡頭,讓黃渤與王一博合攻,創造了定格一瞬間的驚嘆號,而那一瞬間的驚嘆號,便代表了街舞人在做高難度動作時那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的奇蹟瞬間。
片尾曲直接拿五月天的《倔強》來放,聽著聽著也聽明白為何大鵬不找人做主題曲,而是直接買版權來放了,那份對夢想的不屈不撓,正是片中王一博飾演的角色的真實寫照。
《熱烈》作為一部勵志片套路且不完美,但可以在大鵬的鏡頭下感受到一股真誠,一股沒有主旋律渲染單純逐夢的真誠,衝著這份真誠確實能給予大鵬肯定了。
PS:目前看的版本是泰國愛奇異的4K串流版本配網友自己戲院錄製的音源,畫面沒問題就是環境音太弱,等國內網播了會特別為了第三幕的環境音營造再以5.1環繞聲道的規格重溫一次。
毕竟自己评价自己说的算,从来都不是街舞的那一边
陈烁离开之后,队友的反应是完全缺失的,我觉得对于人物塑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感线索,现在的片子不管什么题材类型,不搞煽情是不是过不了审啊
节奏不怎么样,故事太老套了,下次能不能别找这种看不懂剧本的流量啊,能演好啥啊
百汇点映 中规中矩的燃,给亚运会预热的吧。跟黄渤相比,一博真是表情专一啊。
同样是可以用“精明商人”来形容的导演,相对于还在刻意追求无谓反转和一些不必要对立的陈思诚而言,一直都在关心普通人物命运的董成鹏显然更得人心。从上半年关注网络谣言与校园暴力的《保你平安》到这部关注街舞这一在中国并未形成潮流但却有着坚定拥护者的运动的《热烈》,他用自己贴合实际的眼光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能量。而相对于《保你平安》还有些伤感的主题而言,本片的“燃”也更加让人热血沸腾,合情合理的故事主线,绝佳的各项技术配合,以及永远真诚的,让人共情的主题,让观众心满意足,同感热烈。
老套但胜在题材的新鲜感上,主线和细枝末节的讲述上都极其模板化,好在舞蹈够燃。王一博的表演也不违和,确实只要展现那种木楞劲就够了。在商业和娱乐性上勉强合格。
大鹏一如既往精明鸡贼。观众很容易把对于“希望小人物成功”的这种看综艺比赛打怪式的期盼,并且最终成功的喜悦心情,不自觉地替换成对片子的好感;就像之前《保你平安》,观众会因网络暴力的痛恨,转换成对大鹏的支持。他对题材的摘选是有商人式的深思熟虑的。但是在多处的底层逻辑上,我感觉自己跟大鹏的价值观真是有壁,以及依然感觉他有埋藏的厌女。妈妈登台唱歌为什么哭成这个鸟样?是觉得妈妈抛头露脸很受委屈了?
3.5,最后的全国大赛,燃得让观感提升了很多,但整体还是那种俗套的运动励志片,放在几年前会是《这!就是街舞》的电影版。因为很多地方都是男主在动,不涉及他的五官和脸的细节,且街舞也是他擅长的,看得顺眼很多。不过他的眼睛真的是,打了光都无神,最后的“惊叹号”,看他眼睛我一下就出戏了……
4.3 大鹏再次飞跃,导演能力令我不敢信,可以说更优于保你平安,他真的很会拍小人物,那份真挚也能体现到电影中,各种细节接地气,拿捏得很稳,喜剧元素不玩尬,情绪渲染不刻意,就那么自然丝滑。励志,首次看王一博的戏,不知平时他就这性格,还是角色设计如此,就莫名挺匹配,动人,作为竞技题材,不喊口号,真的能感受到小人物刻苦追逐自己所热爱的事情的辛酸与现实,热血,街舞battle设计也很有看点,街舞走心版"少林足球"
足够聪明却不够专注的创作,核心爆点的驱动机制与《雄狮少年》如出一辙(结尾部分的“惊叹号”就相当于雄狮最后的“挂狮头”),对比之下还是为大鹏的算计型创作选择感到惋惜,解释性台词与“人情味”的铺陈过度干扰了节奏,本该是一部更“简单”的电影才对;好在依旧拥有掌控观者心跳的时刻,进而让人愿意相信那些心灵鸡汤背后的感受力,这是足够高明的创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王一博别侮辱演技了,大鹏别侮辱舞蹈了,制片方别侮辱电影了,成不。
断腿的丁雷是问号❓
无比舒适、丝滑的观影体验,结尾燃到爆炸。大鹏对自己踏入导演行业这些年的" Respect",丁雷、陈烁的历程何尝不是大鹏自己的,从最开始追逐梦想迈出第一步,再到过程中的迷茫与妥协,到如今脱颖而出,用心回馈舞台、回馈电影,他相信电影,电影也相信他,真诚的电影无懈可击;不负挥洒之热血,不负青春之热烈,值得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
一部成熟的商业片,但不是一部成功的街舞电影…毕竟真正的街舞不一定热烈,但却很现实!
不得不说大鹏是深谙让人流泪的 王一博不是演戏 这就是他本身吧 人呆呆的 好像没什么华彩 但是跳舞贼用力 贼持久 最后疯狂为Kevin总打call 卡斯柏太帅了~内娱需要您
让王一博表演自己热爱的事情是最大的成功,比之前两部电影的发挥都要好,人物算是立起来了。我不太认为这是“电影”,更像综艺的合集,跟之前看《这街》感觉差不多。很燃很青春,但没有讲好一个故事,算不上电影吧。看完就是让人快乐,别的不需要思考,也没有太多值得思考的。ps凯文还挺帅,选角不错
如坐针毡!一点也不热烈,全方位假惺惺。
夜市一条街的垃圾食品,没有食材,全靠调味品勾兑。黄渤完全不保持身材,他已经对自己没要求了,废了。
嗯 我觉得breaking太难了 就放弃了…
基础条件及格整部电影都太模板化了,剧情逻辑刻板,人物形象刻板,看前20分钟就知道结局,不是很明白为啥定街舞为叙事背景,这个故事走向可以套任何一种运动看得人很难受,看得人想问:大鹏现在和男主关系这么好吗?专门拍一部费力不讨好的电影来给他“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