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一直是个大问题,但想拥有一个永远没有问题的孩子,是个更大的问题。
所以在面向儿童的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冒险主题开始出现,可以看做是一种对既有环境打破的冲动和反思,也是对儿童培育的一种思考。
《绿林大冒险》的故事可以跳出墨守成规与安分守己,更多发掘孩子的冒险精神,使之天性成为一种生活本能,它的意义甚至在于让屏幕前的孩子走出去再走回来,而不要求坐下来。
影片甚至大胆的把故事架构在一个单亲家庭上,小雨和妈妈需要彼此的理解,从而感情线变得重要,但相处的过程并不顺利,影射着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孩子成长的情况,也不否认孩子的叛逆存在,影片让所有人的缺点浅显的表现在故事之中,通过情感上的矛盾进而把故事放置进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世界之中——对于每个受了委屈缩在被窝里的孩子而言,那个世界肯定格外熟悉。
有凶猛的异兽,也有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还有奇幻异彩的植物世界……影片营造的空间符合每个孩子的幻想,流落到这个世界中的孩子尽管充满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但思想以及身体机能无疑都被调动到最佳状态,这是通过“冒险”才能得到的“成长”,它所提倡的概念和我们那代人从课本或家长处得来的并不完全吻合,教育期望我们不做出格的事,能稳稳妥妥的度过各个时期,告诉我们一旦越界,将会面临无限可能的危险和厄运,尽管影片在小雨初入“绿林”时同样遭遇了凶残的恶兽,但在之后,她们合力战胜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危险,这是战胜恐惧的过程。
这也是一个对阴谋进行逐步击破的过程,发挥动画片对事情可能性拥有无限扩大的优势,影片在故事的发展上天马行空,尽管善恶一眼分明,但在阴谋的布局以及交战的激烈程度上有点向“大片”看齐的意思,甚至有人发出动画版“阿凡达”的呼声。
但从战胜妖魔战胜地主恶霸到现在的在异世界中战胜自我,却是看到国产动画片正在逐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对价值观的导向也正趋于和世界同步,而河马动画的制作技术对画面的精工以及全无说教意味的剧情发展,让故事在童趣之外,看到一点童心的纯真和质朴。
而来自家庭的情感呵护是对冒险精神最安全的保护,怕犯错误是家长培育孩子冒险精神的最大敌人,如果没有好的情感对犯错之后的恐惧进行抚慰,甚至不期而至的惩罚更是会令孩子产生沮丧,所以故事最终落回到母女之间的感情线上,冒险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是互相认知对方的过程,哪怕这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但同样需要了解。
影片一直在寻找过程中给予各种暗示和答案,对于儿童的培育,有时候通过动画片是个很好的途径。
《绿林大冒险》是一部精心为少年儿童打造的3D动画电影诚意之作。
今年的电影一月档,可以被看作为动画电影最为集中上映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先后有《绿林大冒险》、《喜洋洋与灰太狼之喜洋洋过蛇年》、《波鲁鲁冰雪大冒险》、《洛克王国2》和《巴拉拉小魔仙》五部动画电影相继上映。
而这部《绿林大冒险》已于1月19日率先上映,为今年的动画之旅打了头阵。
在看《绿林大冒险》之前,对这部影片带有着不少的怀疑态度,甚至十分主观的认为3D电影就已经很坑爹了,何况还是国产的动画3D呢?
然而影片的一开始就令这种十分主观的态度被抛之九霄云外,很惊喜的看到了很有诚意的国产动画电影,而且3D效果逼真,令人侧目,已经缩短了与好莱坞的动画3D效果之间的距离。
在观影人群中,包罗了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上至花甲之年的长者,下至懵懂无知的幼儿,虽然存在年龄的差距,但是整部影片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尤其是小朋友们更是笑声不断,已然完全陶醉于奇妙的动画王国。
《绿林大冒险》是由河马动画出品的奇幻类CG动画大电影,提到河马动画或许听过名字的人并不多,但是提到他们连续推出两部科幻动画电影《超蛙战士》后,就会恍然大悟,明白到《绿林大冒险》原来是他们的全新作品啊。
《绿林大冒险》充满了想象力,短短90分钟内不乏成千上万的奇幻元素,比如仿真植物、神秘星球、外星人、外星动植物、智慧树种、绿色酱油、强力机甲等等,而且影片的景色绚丽逼真,令人神往,比如月夜、雨林、高山、飞瀑等大场景,无不令人赞叹。
《绿林大冒险》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奇幻星球的冒险故事:在自然植物已经枯竭的未来,地球人只能依靠天地公司仿真植物来绿化地球,而假的植物毕竟不能代替真的绿植,对于绿色地球的渴求,使人类陷入了矛盾与思考之中。
而身为天地公司的高管,女孩儿小雨的妈妈是个彻底的工作狂,从而忽而略了与女儿的一同成长的重要性,甚至因为工作而忘记女儿的生日。
12岁的小雨,正处于叛逆期,决定去找妈妈问个明白,却在途中被天地公司的老板——昆总误传到了神秘的“绿林星球”,并且邂逅了酷似“阿凡达”外星少年穆勒和他的科学家爷爷孙博士,一场惊险刺激但却危险重重的奇幻之旅由此展开。
对于影片的故事,可以从绿色环保和亲情两个方面来探索。
首先,影片将大的主题定位于环保的话题,发人深思,虚构了未来的世界和陌生的星球。
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如果不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过度砍伐树木的话,地球只会变成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即使科学在发达,也无法令我们生存的环境充满生机,通过动画故事的方式,使少年儿童从小就明白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重要性,从而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另外影片还虚构了一个有三个月亮、美丽的不可方物的绿植星球,来自地球的女孩小雨遇到了单纯的外星少年穆勒,为了保护植物并肩作战,并且成为了最好的知心朋友,一同守卫着这片绿色的净土,看到此处,大家多少都会联想到热门影片《阿凡达》。
影片对于亲情的理解有很深的探索。
比如小雨和妈妈由最初的不理解、缺乏关心,到最后的母女齐心并肩作战,这使我们看到很多现实的缩影,很多父母忙碌于工作,从而忽略了子女的成长,亲情方面的缺失,从而导致少年儿童青春期的叛逆和自卑,影片正是通过这个看似很虚幻的故事,像家长们传达多多关爱自己的孩子,物质上的给予并不能代替亲情的陪伴。
影片中外星少年和科学孙博士之间的祖孙情也十分感人,看到两人不分老小的快乐生活,不禁令人羡慕,成长就是彼此的关爱和陪伴,只要有亲人在身边,一切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这部3D动画电影,给大小观众带了无限幻想的同时,也带来了欢声与思考,是一部合家欢的动画电影。
由此希望中国的3D动画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故事、想象力和技术等层面更上一层楼。
今天组装院线派发的立牌(小朋友可以进去拍照的那种),大片大片的绿色竟触发了我年幼时对自然的向往情绪,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立牌组装好后,趁着周围没有人自己钻进去试了试,挺好。
如果一部影片是儿童动画片,那我就不怎么喜欢了,但如果是3D的,就增加了部分的好感。
总体还是很期待的,戴着3D眼镜看动画。
首先我真想毫不夸口一句,这部的影院3D效果、动画特效、画面质感流畅度、精细程度,真心也许是迄今为止国产动画当中最强最出色的一部了,业已接近国际化尖端水准了,那山川、密林、瀑布、湖泊、外星动植物,无不做的栩栩如生彷佛身临其境,以往我去看国产动画,经常碰到小孩在看大人却在睡觉的尴尬事,但是今天这部,我在影厅内居然罕见的碰到一对父子“争抢着”一副3D眼镜观赏电影的稀罕事(我们这边3D电影1米3以下儿童免费,但是影院不发3D眼镜,要看的话除非儿童买半价票),这部片子不看3D版本的绝对是种损失,不看根本不知道我国的3D动画技术已经发展到何等地步了。
其次,这部的剧情我个人认为寓教于乐、流畅欢快、老少咸宜,大致剧情概括开来可以引用两句话来表示——“亲情能否拯救叛逆,勇气誓将守护森林”故事分两条线索进行,一条是性格独立叛逆,内心渴望关爱却又缺失关爱的小女孩小雨跟自己“工作狂”妈妈之间的亲情的嫌隙、误会、拯救与唤回,揭示了“亲情的可贵,家庭的重要”;另一条是误入“绿林星球”的小雨与当地的“钴鉧族人”布勒等的相遇相知,结为朋友,最终帮助他们一起打败了邪恶的“人类掠夺者”昆总,保卫住了自己家园的奇幻冒险故事(话开一句,整部剧里面那只试验用的猴子确实滑稽搞笑抢戏,它一个串起了好几条故事线索,最后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设定有点像“冰河世纪”系列里面那只苦逼松鼠)。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这部片子也许还有种种缺憾不足之处,但绝对不失为一部相当具有诚意的优质良心作品,无论他最终票房成绩几何,我都要给他打一个90分的高分,而且我还想懊恨一句——这部现在吃亏就是吃亏在“原罪”的国产动画身份上面,假如同样是这部作品,身份换成是好莱坞动画的话,我恐怕光凭其画面跟质量,现在都会被网上迅速热炒开来了,而且时光豆瓣等网站上面分数一准会被往八分九分的高分上刷,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左右不过是“明珠暗投”罢了!
大不了还是像我当初跟“超蛙战士2”时评语的那句—— “真正良心动画,可以输掉票房,但决不能输掉灵魂”
文:郎启波“当我们已经拥有所需时,还要把不需要的承担下来。
”这是女娲氏的话,也是我与朋友们多年来在做的《审视》诗刊一直提倡和视为毕生追求之精神,在影院看了近日上映的动画电影《绿林大冒险》时,让我更加坚信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观一定都是相通的和相互呼应的。
影片背景是未来生态环境已经濒临毁灭,在自然植物已经枯竭的条件下,只能依靠天地公司生产的仿真植物来维系绿化,但有一天,仿真植物也出现了危机,贪婪的人类不得不寻求去其他星球的植物基因试图以此来拯救仿真植物和地球绿化。
影片的主角叫小雨,是一个叛逆的小女孩,她妈妈文静是上市公司高级白领,这个公司就是仿真植物的提供商,整天忙于工作甚至连女儿生日都遗忘在九霄云外。
郁闷的小雨来公司找妈妈时,却意外被送到了一个叫绿林的星球。
公司的老板昆总是一个贪婪异常且极度残暴邪恶,为了利益,他可以与任何人为敌并不择手段,小雨因此几度面临险境。
人类进入所谓文明社会的时间说起来也不长不短,人类社会最大的两个关系,关乎人类命运和人类情绪,一是人类和自己所处生存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环保的呼声和行动本身也在逐年提高;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涉及的是亲人及恋人之间的关系,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绿林大冒险》着力环保,这本身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把不需要的承担下来,事实上,当下我们对于地球的索取已经贪婪至极,影片对于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对于观影的孩子和父母而言,都是积极的和试图有为的做法和努力。
在另外一个亲情关系上,父母与孩子和情感,其实已经提出了更多的反思和要求,仅有物质的满足并非亲情的最好纽带,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学会理解父母,而作为父母者也需要更好地理解孩子,爱需要的有时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如果你一定要拿本片与世界那些经典的动画片相比较,那么你可能会失望,更可能忽视本片不该忽视的地方。
从影片的精细程度可以看到创作者们的诚意和向世界最佳们奋起直追的努力,影片的节奏和主题的反思,正能量的传递摒弃了以往国产电影习惯性的说教,对白和音乐的设计更是适宜国人观影,鲜艳的色调层次丰富,3D版的技术和视效还考虑到观影体验,让人完全没有眩晕或不适的感觉。
最重要的,如果你身为人父母,那么你看完之后会反思和对比自己与孩子之间有无问题,而问题又是出现在那里!
对于孩子而言,年幼一些的可能不会有太多感触或思考,稍微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学到更多,也会多了一些和其他玩伴之间的谈资。
我真的不想说,这是我跟我爱的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电影院看的电影。
他明年就要跟别人结婚了。
因为那天晚上俩人心情都不好,我提议去看电影,因为想放松一下,看着是动画片,没看介绍就选了。
在买票的时候,售票员提醒了我两次:这是动画片。。。
真的很烂,经典的国产动画片,与喜洋洋与灰太狼相媲美。
整场只有三位家长带着3个孩子在看,我们显得格格不入。
看了不到一半,那个人实在坐不住了,跟我说出去等着我。
其实我也不想看下去,,但那是100块钱啊,所以我独自忍着看到了结尾。
真不是一般的扫兴啊。
国产动画片始终没有以成熟的类型片在市场上被广泛推崇,但是自从《喜洋洋》成功打造成商业品牌之后,华语电影人也逐渐的在动画片类型上找到一些门路。
寒假伊始,影院里的动画片就向每年放假芒果台必放《还珠格格》一样如约而至,而且随着小朋友娱乐生活的日渐丰富,动画片的类型也越来越多彩多样。
作为今年寒假的重头戏,《绿林大冒险》可谓是够娱乐够积极也够诚意,如同宣传语一样,这是一部“小孩开心,家长不睡”的优秀国产动画片。
《绿林大冒险》中的人物造型、场景设置会让人不由的想起三年前炙手可热的卡神科幻巨制《阿凡达》,二者不同的是,前者的受众群体更趋于家庭型,而且更接近东方观众的思维方式。
本片讲述性格叛逆又生性可爱的小姑娘小雨的奇幻之旅。
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误入神秘的“绿林星球,这个地方的奇特超乎自己的想象,但是这里也同样有好人有坏人,小雨在这里结交朋友,渐渐成长。
《绿林大冒险》整体让人感觉温暖和向上,有心灵的成长、亲情的表露……这些正能量的传递,更符合家长对动画电影的期望。
这部动画片主题环保又励志,但更让人震撼的是如真似幻的CG特效。
成千上万的奇幻元素加上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月夜、雨林、高山、飞瀑等超炫的大场景,…通篇饱满的色泽,让人感觉心情愉悦。
曾经执导过《超蛙战士》的导演徐克(大陆动画片导演)特别重视片中人物跟空间的三维立体感,保证人物栩栩如生,鸟兽活灵活现,这些都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片喜人的进步。
本片的配乐同样是一大亮点,导演并未一味的利用欢快的音乐调动儿童的情绪,而是将音乐恰如其分的跟剧情紧密关联,时而清新可爱,时而紧张刺激,完美地烘托了影片气氛,将美轮美奂的奇幻场景与鲜明的人物性格、充沛的角色感情表现得恰到好处。
很明显,这部动画片的主创不仅善于创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创作的同时一直在兼顾着市场的考虑。
也许会有很多观众认为,寒假上映动画片的主流受众必然是儿童,但主创往往忽略了陪伴儿童观影的家长的感受,如果一部动画片让孩子欢声笑语,而家长却昏昏欲睡的话,这在动画片的系列创作上会有很大的阻碍。
《绿林大冒险》的主创紧抓这一点,所以不仅在影片角色造型上画风可爱讨喜,而且在故事内容上也尽可能的接近生活,诸如大人太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和对孩子内心深处想法的最真实还原,都让这部动画片在举手投足间不乏喜感的同时引人深思。
这样的做法不仅成功激发父母的“怜爱”之心,更能够将80后、90后、00后等如此庞大的主流观影人群一网打尽,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这部影片是少见的适合用3D包装的动画片,而且听说制作团队还根据东方人的瞳距进行了3D立体效果的技术提升,不过考虑到很多小孩的观影习惯,依旧会有2D版本上映,可谓为观众提供丰俭由人的选择。
因为小孩的原因,这两年上映的动画几乎全看齐了。
这一部,应该算是这两年国产动画里最好的一部。
总体来说,故事、人设都很山寨,情节弱智,人物单调。
技术方面做得比较好,画面还行,机器是强项,3d效果也不错,层次、纵深都出来了,不像其他几部号称3d、实则和2d没有区别的国产动画。
出于鼓励,给了4星。
无暇看长评,就来看短评吧!
影片从三维和3D技术上讲已经是国内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其技术已达到国际化标准。
重要的串场和搞笑配角“猴子”以及话牢儿穆勒是影片相对刻画得比较好的角色。
河马动画的影片总是解决不好如何抖包袱的问题,包括“吃货”、说唱表演等情节在内,无论成人观众还是低幼观众自始至终几乎从来不笑。
剧情打磨不够,有硬伤。
果然经过《超蛙战士》的磨练,机械部分已成为河马动画的长项。
看到两个树族人的那段无厘头RAP,再联想到去年《超蛙战士2》中的那段说唱,看来徐克导演真的很爱这口儿啊!
想来想去,这篇影评或许应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直抒胸臆谈感受,另一部分不留情面提问题。
一如果说《绿林大冒险》是一场“阿凡达”式的冒险的话,我倒宁愿把它跟去年上映的一部国产动画《神秘世界历险记》做个对比(点击参看该片影评)。
我是看到同样是女主人公、同样和家里人产生了矛盾、同样被穿越到一片异世界、同样在到达异世界时对其新颖别致的植被进行了重点描写时,产生这一联想的。
在穿越动机和对新世界的描写上,两部影片是难分伯仲的。
区别在于:《神秘世界历险记》的穿越过程是浪漫的,而《绿林大冒险》的穿越过程则是科幻的;穿越刚刚完成后,《神秘世界历险记》安排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充满内在张力的首次冒险——“入关”,而《绿林大冒险》则安排了一场同样精彩的、充满外在表现力的首次冒险——与巨型生物邂逅。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首次冒险呢?
无论是《神秘世界历险记》还是《绿林大冒险》,强调的都是“冒险”两个字,所以主人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逐步递进的艰难险阻,一定是影片最想要描写的。
而这其中,首次冒险是所有冒险中很有指针意义的一个,俗称“下马威”,就是指异世界给入侵者的一个最能彰显自己特质的危难,用老百姓的话说叫“让你知道知道我姓什么”。
通过首次冒险我们看出,两部影片同样是穿越,但却立即显示出不同的创作本意:一个突出人文性,而另一个则突出科幻性;一个以文戏见长,另一个以动作戏见长。
《绿林大冒险》重视科幻和动作戏是丝毫不奇怪的,因为其制作团队河马动画就是做这些题材出身的(点击参看《超蛙战士》影评)。
然而,相比《神秘世界历险记》的“下马威”以心理活动购置悬念的文戏特征延续到作品其他部分中去,《绿林大冒险》的“下马威”则止于其片段本身,这是有一点可惜的。
因为它的“下马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充满凶残生物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后面弱肉强食这个概念性的铺垫却没有得到任何照应。
影片后续的冒险似乎都与“下马威”的两条龙毫无关系。
虽然我很欣赏这种从异世界表面冒险逐步向找寻、拯救和成长的深度冒险的递进,但深度冒险如果和表面冒险完全失去关联的话,也难于让人形成一种统一的感受。
下面让我们跳过男主人公布勒以一把匕首为媒介所巧妙传递出的感情线索,直接进入女主人公的感情线索中,也就是从她对家人的失望到她感受到妈妈的爱,并将其化为动力完成终极挑战的过程。
我个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联想到另一部刻画母子情深的动画片《鸡妈鸭仔》的(点击参看该片影评)。
那是一部让现场的中年观众都掉了眼泪的影片,但是在《绿林大冒险》中的这条感情线,我却并没有收获太多的感动。
原因在于,《鸡妈鸭仔》的情让我感同身受,而《绿林大冒险》的情则流于表面。
妈妈表达了对女儿的爱,也勇敢地来到异世界拯救自己的女儿,女儿也看到了妈妈的这种爱,两人最终拥抱到一起。
这个东西难道不应该如此么?
它顶多告诉我们:噢,原来我的妈妈即使工作那么忙也是无时无刻不爱着我的;或者,噢,原来我应该适当多分一些工作的时间来陪陪孩子了。
单亲家庭母亲的辛酸难道就仅只是工作与家庭无法兼顾的小矛盾么?
孩子难道就仅只完成从不了解妈妈的爱到了解了妈妈的爱这个肤浅的转变么?
在我看来,单亲家庭的母亲最重要的是要承受精神压力,而她最后所完成的一定是一场伟大的表达,绝不仅仅是发了一计冰冻枪而已。
而孩子最重要的是应该学会懂得体谅,体谅妈妈的辛苦,并开始学着帮妈妈分担。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仅只是停留在一个被溺爱的状态,还随便伸手打男主角,彰显独生子女的恶习。
这些其实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东西。
二1、小雨妈妈所在的公司通过基因工程想要开发什么产品?
昆总和小雨妈妈在公司中谁管理谁?
小雨妈妈进入地下实验室为什么要偷偷摸摸?
昆总获得了世界树种们的基因后,会给人类世界带来灾难么?
影片在公司开发基因产品对人类社会影响方面表述不清,一定不能让昆总获得基因的动机其实并不明确。
2、布勒的爷爷究竟是正面形象、反面形象?
我个人理解应为做错了事想要弥补过失的复杂型正面形象。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为昆总卖命去再次寻找世界树种?
在发现了两个世界树种的时候,他为什么显得那么邪恶,不仅表情狰狞可怕,手段也残忍极端?
这样的人是正面形象么?
影片看到这部分的时候,爷爷的形象与之前的慈祥有较强烈的违和感。
3、个人建议应增加对世界树种种族的描写。
难道这个种族就剩下三个人了么?
影片必须出现种族的大场面,才能产生应该对这一世界加以保护的足够震撼力。
最后一场戏,应该发生在整个树种种族与昆总之间,而不应该仅仅是几个个体之间的斗争。
昆总应该与绿林世界发生重大矛盾,而不是只与几个特殊的人发生矛盾,他应该更有野心。
如果种族集体展现自然之力,对抗昆总的机械,那么场面将何其壮观,观众对种族胜利的期待值将多么高。
4、个人建议应增加对男主角布勒过去的描写。
男主人公是如何被爷爷抢到树屋的,应该在布勒遇到种族成员时有段画面追忆。
布勒在内心矛盾的时候,也应该对爷爷十年来是怎么把自己一点一点抚养起来的有段追忆,其中最后一个画面当然应该是爷爷、小雨一起给他过生日的情节。
只有有了这段追忆,才能让情节更好地照应起来,也才能让布勒心理的转变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5、个人建议影片结尾在昆总被吊在树上的镜头后面,增加一个俯拍的镜头,镜头交待在昆总所吊的树下有好多小雨刚进绿林世界时碰到的龙型巨兽,正在虎视眈眈望着昆总。
这无疑将大大增加幽默感,同时也让前面出现过的巨兽有个照应和收场。
否则就会出现前文所说的巨兽那段剧情过于孤立单薄的感觉。
6、巨兽过于凶残,应该幽默化处理。
个人建议将这些巨兽设定为表面十分凶残,但都特别爱吃某种果子,而一旦有人给它们这种果子,它们就会像狗一样做讨喜状。
这样,在布勒解救小雨的时候,就可以采取扔果子的方式。
而这一设定在后面还可能有其他用处。
7、图勒的头发一直遮住了眼睛。
个人建议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在危难时刻,图勒的眼睛露出来,并且爆发出强大的法力。
如果最终不掀开,遮住也就没意义了。
8、布勒被形容成魔法的天才,然而他最终只是施展了在机械上生出一些藤蔓挡住视线这样简单的法术,并没有体现天才的进化。
如果穆勒和图勒召唤的巨花都无法挡住昆总的话,那么布勒是否可以召唤出更加强大的植物来呢?
如果不召唤出来,他的天才如何得以体现呢?
9、特种部队四人组的出现太过突然,前面缺乏照应,至少应该提及。
10、绿林大冒险最后演变成为石头地大冒险,因为影片后半部分,绿林几乎就不出现了。
世界树以及树族的神圣性只有通过绿林才能得到最大的彰显。
个人建议,最后一场决战应该发生在绿林之中,昆总要砍伐森林,但是世界树族人拼死保护森林、保护他们的家园。
作为古老的魔法民族,必须有自己的图腾文化,而世界树族的图腾自然就是世界树。
可是影片中,世界树最终并没有太多涉及,也更没有体现出它的图腾意义。
11、影片中的大川是小雨符号性的父亲?
如果不是,他跟小雨妈妈太过暧昧;如果是,他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极致。
文/满囤儿看完《绿林大冒险》三场后,再次遭遇了看国产动画的一个有趣现象。
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孩子对妈妈说自己想看第二遍,而妈妈满心疑惑同时带有埋怨口吻的问他为啥还要看第二遍。
的确,《绿林大冒险》和众多国产动画一样,在内地成年观众眼里,一下就能看出与好莱坞动画巨头间的差距,然而在儿童观众眼里,他们甚至比好莱坞的部分动画电影更亲切、更有趣、更轻松、更热闹、更好玩。
值得肯定的是,在经历了《超蛙战士》等作品的市场检验,河马动画已经成为了追逐好莱坞步法最快最稳健的内地动画公司。
《绿林大冒险》的创作理念上,就已经几乎完全传承了好莱坞动画片的商业精髓。
影片把环保主题和母女关系完全融入到一次奇幻的冒险之中,不再有国产动画令人犯呕的说教和泛滥无度的亲情。
从整体上来说,影片99%的内容都是纯商业化的、视听化的。
河马动画已经找到了凸显自己CGI技术在国内的强劲优势的好载体,就是如《阿凡达》一样,把冒险搞到另外一个星球上去。
当主人公通过空间裂缝被传送到绿林星球后,就和好莱坞影片一样,变成了一场炫技(针对国内动画片)之旅。
这个星球上的植物、动物、怪兽、树屋、土著人等等,都承载了美学上的奇幻功能,和技术上的炫耀功能。
那两个恐龙怪兽,如果看皮肤纹理的话,跟好莱坞的确差了很多,可是主创设计了紧张的追逐戏,两个恐龙也是凶态毕露。
对于儿童观众而言,他们就有担心主人公的时间,哪会跟家长一样去数它们身上的鳞片?
可以看得出来,主创也十分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老少咸宜。
于是影片里的角色动不动就像说相声演小品一样贫嘴和出洋相。
不过大量网络流行语的加入和动画人物过于夸张的搞怪形体、表情,反而使得影片的笑点很低。
儿童观众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可是对于智商成熟的成年观众,一两次看到还行,看多了难免会觉得太“小儿科”。
用塞入大量网络流行语来讨好成年观众的做法,曾经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场版系列中尝试过,效果不佳。
不过主创准备的大量动作戏,尤其是后期的机甲大战,还是给成年观众提了不少神儿。
机甲、魔法、高科技武器、以及最原始的匕首,一场大规模的Boss战让《绿林大冒险》的场面戏在国产动画中鹤立鸡群。
在闪光的飞虫、咆哮的巨兽、古怪的精灵、颤栗的机甲这些视觉元素之外,本片的听觉元素更为令人满意。
配合上述视觉元素的音效、配乐,都很到位。
初入绿林星球时的配乐,给人十足的空间感。
巨兽和机甲的音效,也很好地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尤其是片尾“中国好声音”学员徐海星演唱的主题曲,竟然是全英文的。
据说是请的国际音乐人作的曲。
不知道是否国际音乐人作曲就应该配上英文才能让大家明白是国际级别的歌,但至少客观上来听,真的很不错。
另外可能还有观众关心3D的效果问题。
在宣传中,片方曾提到技术人员专门研究了东方人的瞳距,从而对之前的技术进行了调整,以保证国人看的是后眩晕率下降。
至于这个瞳距是否在3D观赏效果中有决定性作用,咱不了解,不过至少比起国产真人电影的3D效果来,本片绝对是更出色的。
因为通篇电脑动画嘛,3D效果就不至于时有时无啊。
另外影片主要故事都发生在颜色鲜艳、丰富的绿林星球,也避免了亮度降低带来的昏暗。
如果说好莱坞的动画在儿童观众和成人观众之间略偏向成人观众的话,那么《绿林星球》则更偏向儿童观众。
也许这不片子不至于在你家孩子长大成人后还念念不忘,甚至非要去买张碟片来收藏,但是足以让你家孩子在今年寒假里念念不忘能否再去影院看一遍。
这场绿林星球之旅,将是他诸多新年礼物中,别致而独特的一个。
支持国产动画
还是有明显进步的,就此而言,给个四星吧,但是剧情真是不怎么好
还行吧,陪我家小朋友一起看的,他喜欢
给3星是想鼓励国产片子,画面一般般没事,20世纪30年代的绿野仙踪只用黑白也能拍出百年经典,所以画面不是绝对的重要,最重要的是人物安排的合理性和故事情节。两个机器人看起来有点儿,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至少做的能飞的吧,不然在可以操作植物的能力面前就太脆弱了。
布勒就是阿凡达嘛!!画面好精细的说~
出了配音花哨,一无是处了
山寨版的阿凡达+变形金刚,国产3D已经不错了,2星半吧。
作为儿童动画,这片子很可以了。有惊喜啊。
给的全是动画技术分,国产动画看起来总有些尴尬,最不喜欢国产的动画加很多网络用语
看了才知道主角是女的、、、
配音让人无法直视啊……看这个之前刚看了部迪士尼的动画,一对比就显出差距了
国产动画 扶不起的阿斗
哎哟,真是很平淡的。。。猴子好可爱~
没想到跟《超蛙战士》一样,都是徐克的动画作品,虽然有《阿凡达》的影子,但有自己的故事和内容,人物和背景都非常细腻
超级好看
老实说,觉得还不错。
这种电影看看剧照就知道国产动画CG的水平,差距还狠狠很大啊!!!
动作未免也太生硬了吧
儿子喜欢
给小盆友看的 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