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察在TVB里头一回这么弱智傻×没脑子,大概是因为警察不是这部剧主角的缘故?
不得不说,曾经是冲着郑少秋的演技来看这部剧的,结果演技是看到了,又觉得太多了。
或者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想来也是,一个丁蟹就够麻烦的了,更何况这次是N个丁蟹打乱了和和捏成一个,情绪、思维、人格、性情、精神都分裂到不行。
以至于最后让我认为这部戏就是为了给秋官秀演技来的,这点让我不爽,很不爽。
也因为这样,整部剧过于浓烈,倒像是从头到尾都在演舞台剧,丢了荧幕剧集的自然流畅。
那啥,谁说TVB现代剧情节老套?
单看这破案的思路就晓得人家编剧明明白白一直是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嘛!
——最初,警察是依靠不在场证据跟杀人动机的,抓犯人、破案,凭的是真刀真枪的功夫。
后来走情感动人路线了,出动谈判专家,让犯人自动放下武器,立地成佛,乖乖戴上手铐坐在局子里述说那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故事。
再后来剧情紧紧追随基因工程进步之路,法医跟鉴证科上台唱戏,罪犯啊罪犯,你只要敢留下一个脚印、一个指纹、一滴血迹、一根头发丝甚至比芝麻还小的一粒皮屑,DNA就会让你无处遁形。
再再后来开始学《lie to me》,读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分析疑犯“无法伪装的本能反应”,只要尾巴一掉出来就可以引导你将犯罪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再再再后来,警察、法医、专家都弱爆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还有大真相,一切案件只要物理学家算几个式子、做几个实验就OK了,所以多读点书比练降龙十八掌有用哎。
进化到今天,编剧们突然意识到,咱演员累死累活的把个法医、警察、检察官、物理学家什么的都整得那么出神入化干嘛,据说就因为这样港警港医一度成为东方之珠挤破头也要上的热门高薪八面威风职业——呃,我是说在我们这班忠实剧迷心目当中。
估计是剧组唯恐演艺事业后继无人,所以这次怎么说也得让咱演职人员也神化一回,不能演了半天,肥了别的行当对不对。
所以派了个老戏骨隆重登场,演话剧揣摩心理,多人文多艺术多高水准啊,关键还实用,一个人演演戏比几十个警察日夜查岗查身份证查出入境都有效,让全港人民忧心忡忡的变态杀人狂也只需演员进入角色一下下,人家就自动浮出水面,投案自首。
所以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福尔摩斯才对。
说点题外的——情结进行到靳兆楠跟前妻有点小火焰复燃的时候,就感觉那个后夫总归是《2012》男配角的宿命:原配总要破镜重圆的,后来的人嘛只是一个过渡,时辰到了,总要离去的。
TVB果然是TVB,坚决不回避“博采众长”的宗旨,《心战》还是延续了港剧一贯爱好:放几粒中西老典故、撒几片韩剧小情节、淋几滴美剧小桥段、下几块英剧小造型,把个香港特色电视连续剧煮成一锅看了随便不看不行的佛跳墙。
心血来潮,随手写两句,留个纪念。
黑和白之间,总有个灰色地带,它比黑白两边更加要广,更加能够包容,我们绝大部份的人就是生活在其中。
所以,无人可以是永远的好人,或者坏人,这就是人世,这就是你和我的宿命。
少时最爱的便是武侠故事的魔道中人,常常刀光如风,杀人如麻,但又执着守护自己坚守的人,始终不放弃。
比如沧月笔下的萧忆情,坐拥江湖,最后所希望拥有的不过是那个绯红色的女子。
又如金庸笔下的杨逍,风流如他,能够万花丛中过,片叶不留,却也能为慈父,给不悔一个完整的人生。
放下仁义道德包裹的外衣,直拨人的内心,其实不论你,还是我,都有着人性恶的部分,并无什么差别。
章世言,这个人物的塑造就借鉴了传统武侠中魔道中人的手法。
有时候不能选择的父母也许是我们宿命中最不可预知的劫数,当年的少年被迫拿起屠刀的那一刻,已陷入魔道。
而对妹妹的守护对爱人的不弃则是拯救他的稻草。
想做一个好人,又是否真的能做到一个好人呢?
章世言努力过了,篇首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优秀的魔术师,对着女友深情款款,对着妹妹爱护有加,还去医院做义工。
但是天叔出现了,被压抑下去的魔性开始蠢蠢欲动,当那四个象征邪恶,色欲,暴力,阴险的分身出现的时候,章世言已经深陷魔道,无法回头了。
对于章世言而言,他的宿命在他的出生的时候似乎就已经决定,有那样一个父亲,这样恶的因种出了后面的果。
李楚荞,或许爱上章世言的时候,宿命的罗盘就开始旋转了吧。
为爱不悔,生坠魔道。
当第25集,楚荞回到章世言的身边,泪眼婆娑之时,心底忽然柔软起来,如同看到白夜行中的亮司君,如果我爱你,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又如何?
Angela 对他儿子说活的简单是一种本事。
确实这是一种拔了尖的本事。
这种人没有心魔,没有斗争。
章世言做不到,李楚荞做不到,靳兆楠也做不到,他们释放了心中恶念,与心一战,穷途末路。
与少时看武侠一样,心战看完也依然爱着章世言,李楚荞。
我的爱带着三分动容,七分可怜。
为爱赴汤蹈火,也有执着守护,让人动容,释放心中恶念尽管有命中劫数的驱使,自己无法战胜他们所造成的悲剧又让人可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不过是那些逃避现实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废话。
失去就是失去,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重要的东西而特别眷顾你。
这么重要的箴言第一集就告诉我们了,如果生活欺骗了我,我也不要伤心,更不要愤怒,你看,这本就是人生常态,上天的游戏,没有人能逃得过。
我心已有猛虎,却在细嗅蔷薇。
心战刚上映我就看了,没翻译版,可是跟国语完全不一样,起码没删。。
这部电视剧最有形的就是那四个人格,其实有点心理学常识的人就会知道,每个人都有可能人格分裂现象,可是不会是很严重,你心中有真是的你,和完全跟你对抗的你,无论做什么这些很多个你们都避免不了,会给你指路,给你建议,自我对话,,,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
说到这里我想起星期三杀手,原来是e,其实她是受害者。
某人说牺牲是东方人对爱的诠释,那么E就是个典型代表了,不曾理会阿靳的感觉,她看到了阿靳的混乱、阿靳对幸福的渴望,她没看到阿靳摆脱阴影的努力,没看到阿靳对朋友的赤诚,也许不是没看到,而是来不及在意了。
E没有等到阿靳全心全意的接受就将两人的关系升温,为什么这样急切,其实简单,e一次一次伤害,而且她没了手后,是谁给了她希望呢,是谁让她重新站起来呢,对呀,她想救他,不想让他被继续错下去,用自己来证明,,可是还是最后与死来结束这一切。
再说Tensy?
Tensy 只有靳兆楠才相信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Tensy 死了。
因为章世言当年压住了Tensy 和章世婷亲眼目睹。
章世言亏欠靳兆楠的就是因为这个。
电视剧出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都有相同点,没走出来。
人确实一个简单而且复杂的动物,人的最初的本性都是很好,都想做一个好人,可是家庭背景,父母的教导,学校的老师同学,社会上的一切,都给人无数的选择道路,一不小心就走错,,可是最终还会有希望能找到自己方向在何处,,tvb剧本都围绕这个点,,,人在困境的时侯总会有一个灯会亮出来,,,可是近几年的电视剧大结局很少看到这一点,估计现在人心的恶度真的比善度高几倍吧,,可怕的人际关系,难懂的人心。
这个剧的大部分情节只是噱头重口味的噱头,同性恋的噱头,cosplay的噱头,破案的噱头主线却异常小清新当一个人已故,你用何种方式来怀念他?
angela选择忘掉了自己的女儿兆楠假装自己的女儿还在到最后,给了一个答案,你需要活着来怀念他就这么简单女儿tancy也只是一个符号,她不一定是tancy,只是你的真爱,只是一个你一直怀念而他却不怀念你的人。
最后一集清新地让人想起了此花未名,里面已故的女主角也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青春年少,象征着那个暑假,象征着已逝的友情。
PS:主线还是有问题的,如果他们可以把那些大道理全留给观众自己感受,再砍掉一半的时间,只在沙画的地方点题。
多弄几个带入破案的小单元,会更好PS2:兆楠女儿和章世婷的关系应该这样理解,她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过,章世婷在潜意识里代换兆楠女儿的身分,从她有意去模仿兆楠女儿的照片那点就有端倪,而且看到树变色,只能说她也是个精神分裂,视幻觉有木有啊。
PS3:楚侨以情侣方式接近兆楠这点太荒谬了,你们不是说不写师奶剧了吗,楚侨直接搬出去就得了。
那段床戏是全剧最重口味的。
PS4:只有兆楠隐约感受到了楚侨的内心,就是葬礼的时候,他看到楚侨和杀人狂一起牵手离开……楚侨最后回忆杀人狂的画面是全剧最梦幻的,色调最柔和的,而楚侨带着的那种少女情窦初开的微笑,说明了一切PS5:能不能让大家的颜集体上升一次啊……陈豪和楚侨的爱情戏我真的觉得没有美感啊。
秋官和楚侨也是一样,我知道这世界上又有颜又能演戏的不多。
你们也不用再压榨63岁的秋官去演爱情戏啊。
港产片日益衰落,港剧更甚。
不过这部剧算是近些年来为数不多的好片了。
至少可以说是近年TVB里的佼佼者。
有人说它拖沓,但其实这种心理剧是需要时间去铺陈的。
耐心看到最后的人才能理解它的沉淀的意义。
所以不理解当年的最佳剧集奖不是这部而是天与地。
在我看来这部才是胜者。
之所以没有到力荐的程度,是因为它并不适合那么多人去看,我也曾一度没有耐心看下去。
可能这部剧的类型决定了它面对的观众群的狭窄,也没法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只不过喜欢的人终究还是有喜欢的理由。
確實是沖著精分的變態殺手和戲癡般得舞台劇演員的設定去看這部劇的,本期預想著所謂衝破電視劇限制的壓抑、冷血、恐怖、顛覆人倫、絕望會逐一上演。
只可惜到頭來不見得是想像中的味道,劇組的刻意反而令超過了應該有的表現。
劇集有著種精神被禁錮的感覺,但這並非觀眾主動入戲而來。
而是劇情設定似乎一直強制這觀眾繼續看下去,因為你留心到的點總是跟整部劇的基調不一致的,因此必須得一次次把你從發散的或者放空的思維中拉回來。
之前我形容過編審就是皇帝新裝裏的小孩,總是自信又誠實喜歡把真相點破,但不語的人有著太多不語的原因,語者也應尊重不語這的心情不是?
我非無法接受人性的陰暗和現實的冷漠面,只是確定只能用這種方式解釋世界的全部?
劇中最溫柔的一筆大概是靳和前妻的感情,那種理解互諒心系對方的默契,無需用相濡以沫來證明其真摯。
最近總在想一個問題,到底劇集本身想表達的東西要說到什麽地方才叫好?
畫公仔畫到出墻當然不好,但繞十八個彎還沒鋪墊好伏線也是失敗。
說起來,這剛剛好的尺度大概也是爲什麽這麼推崇2$的原因!
誰說sitcom不如正劇,2$家出品要虐起人來要引人思考的話,sorry我覺得比故作高深的強迫接受來得高明太多!
不過說到頭,我欣賞的還是監製和編審這兩位敢於破格的思維,但既然開咗個頭就好好做落去啦,求徹底點,大膽點,不要畏首畏尾更不要爛尾。。。
近幾年戚家班的幾部劇,最無可挑剔的是配樂,天與地、4 in love、心戰的配樂都太出彩,真為劇情增加了臺詞裏面說不清的情緒,贊!
心战和天与地一直呼声很高 于是看完天与地后马上来看心战 说个小插曲 我一不小心点错了 跳了十几集到剧情 看得我一脸懵 然后心中还感叹 果然是让人看不懂的神剧啊 哈哈说个我印象最深的画面的 就是邵美琪替陈豪去顶罪 陈豪被手铐锁住只能用力挣脱呐喊的情景 音乐也配合的很好 不得不说tvb的音乐我真的都挺喜欢的再来说说几个分身 也是各具特色 尤其喜欢黄德斌的那个这剧看完 确实觉得其他剧没那么好看了
师奶剧能走多远,不会太远。
TVB现在是什么阶段,不能算好。
总会有一些人在关键时候出现。
771.心战,不是一部一般的警匪悬疑。
他在说一个关于人心自我战斗的故事。
天与地,4inlove。
中国人从来不缺才华,缺的是有才华的观众。
30集,看下去,一天一级。
当初很喜欢《金枝》,去年很喜欢《天与地》,今天才知道当年很有兴趣的《血荐》也是他们的作品。
我一直喜欢有特色的作品,他们的组合就是。
《金枝》环环相扣的心机,《天与地》频现的金句,《血荐》的冷凝。
其实《心战》只是他们的一般作品,但现在是不是形成了一种习惯,凡戚周出品,必看。
周旭明是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难怪能写出《金枝》中的古典对白,我觉得比什么《甄嬛》刻意仿《红楼》好多了,他们的作品里总是会出现富有哲理的台词,让我觉得也有电视剧不是那么弱智。
陈豪是真正的型男,演技越来越好。
他女朋友也很漂亮。
其实一直觉得陈豪比郑嘉颖演得好,虽然郑比较帅。
771的御用班底少了佘诗曼,林保怡这两个戏精,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当初看《天与地》时多过瘾啊,几个人一起飙戏。
看了这部戏,我想我会爱上魔术。
黄金搭档组合一出必属精品,戚其义和周旭明在2012还能给喜爱三色电视台的观众们带来这么精彩的一出好戏。
宫斗戏的祖师爷《金枝欲孽》也是出自于戚其义之手,主题曲还有几出重要的对手戏至今想起任然感觉非常精彩。
乃至之后被周围朋友劝说要看甄嬛、芈月、延禧等同类型电视剧的我居然连一集都没有尝试看,可能对于港剧也可以说是之后“落寞”的港剧还想要保持那么一点点的倔强吧。
《心战》表面上有一条略带悬疑的故事线,靳兆楠和前妻在二十几年前痛失爱女tansy,作为戏剧大师的阿靳从未走出失女的伤痛始终不肯相信女儿已经不在世上了。
至于到底女儿在二十几年前遭遇了什么只有另一位主角也就是章世言才知道,因为他有份参与绑架tansy。
章世言是一位魔术师,他在医院初遇李楚乔时就告诉她:真与假并不重要,能不能把东西还原也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只要你相信它存在,它就会存在。
此时刚失去一只手的楚乔好像找到了港湾,章世言让她同时有了软肋和铠甲。
软肋是女人拥有对自己所爱的人愿意无私付出任何的勇气,哪怕在紧要关头牺牲自己的胆量;而铠甲则是章世言给她的庇护,也是章世言对楚乔的百般照顾纪念日用魔术逗她开心。
魔术当然不是现实,它类似障眼法依附真相而生。
大多数人不希望接近真相,越看得清就会越疲惫,生活下去的寄托本来就是那份期望。
人人都是一样,即便是混淆自己倒底是谁的时候,兆楠还是想起梦境里tansy那番说话。
用来玩游戏那颗唯一的种子,还是有人浇灌,长出希望之花。
人格分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不过是一些逃避现实的人用来安慰自己的废话。失去就是失去,失去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而特别眷顾你。]
神探一部电影足矣,电视剧想讲的太多驾驭能力又不够,强调说教不懂留白是老毛病,叙述琐碎有了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的感觉。
黄德斌越来越有味道,陈茵薇也不错哒~~郑少秋重口...有故弄玄虚之感,不过还算OK啦~~771近年来的风格越来越诡异了...
一群神经病的游戏
阴沉残酷的剧。人心是复杂的。想要代入他人的角色,就会看到许多你不想看到的令自己都害怕的部分。
这样的剧集不给满分似乎真的对不起戚其义的突破与创新。
TVB的神剧,可以把电视剧拍的这样黑暗实属不易啊。。
没有传说中那么重口味,看到NO5果断放弃
剧情有点扯有点在故弄玄虚的感觉,剧情三星,另一颗星给片尾的沙画。
结局好索然无味。。
郑少秋演的太做作了,整部片子理念是好的,想学美剧,悬疑层层深入,但是太拖沓做作了,不停地插入大道理,只能说TVB的警匪和宫廷剧确实不错,仅限于此。
越到後面越看不懂了。。
不好看
始终觉得有点故弄玄虚,结局处理得比较草率,还有很多站不住脚的地方。几个老演员包括几个分身都演得不错,唯独陈茵薇演技还有待磨练。觉得最出彩的还是每集结束的沙画和配音,很美很震撼。
好看!~~~
太形式,装的有些过了……TVB搞亚视感能搞出什么……
看了几个月才看完,好不容易看到高潮又特么给烂尾了。。。
终于追完了,这剧情真是重口味,两个精神病的戏,郑少秋的粤语是在演话剧吗?哎~~
其实我觉得很失败
没有几个正常的 乱七八糟的电视剧 真的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