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不好,也只是抒发一下一天之内看完这部剧的感受。
套娃则寓意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永不分离的意思 这是百度所解释的俄罗斯套娃的寓意。
整部剧看下来我感触颇深的地方还是最后的一集,特别是最后的那个镜头,尽管是没怎么看得懂最后的timeloop有没有被打破或是怎么被打破的,但是依旧很有触动。
没有看过《土拨鼠之日》,但是有在影院看过《忌日快乐》,真的得承认这个循环梗有点玩烂了,但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好剧。
想要活命就得互相帮助,这也呼应了本剧的题目RUSSIAN DOLL,大家永不分离的意思。
而我对于越来越腐烂的水果,在看剧的时候我是没怎么搞懂的,特别是商店里面摆着腐烂的水果难道没有人管的吗。。。
其实到现在也不太懂。
特别是在第二个循环中,女主明明抱着猫,后面猫怎么又突然不见了。。。
如果有好心人看到可以给我下解答。
对于人物的消失,还有养的鱼的突然的不见,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是俄罗斯套娃,里面的一层总是会比外面的小,所包含的东西也会变少,随着循环的次数的变多,这个世界里面所容纳的人或者物会越来越来,到了最后就只剩下几个人了。
而其他的影评里面提到的马克西姆就像代表着上帝,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值得深思的,当然我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别的可能为什么马克西姆到了最后依然存在。
还有剧中的乞丐,女主跟乞丐上床的那个晚上乞丐说他的鞋子在前一天被偷了,这也为后一次循环当中女主出现在救助站(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叫做救助站),同时也为后面女主与男主的见面埋下了引子,当然我也不太想得通为什么女主要去帮乞丐看鞋子,也许是出于一种不知道该去哪的心理吧。
在刷剧之前看到评论有说最后也没有给出循环的原因,但是看完了才发现其实这样的结局并不会让人觉得故事还没有说完,若是站在两个主角的角度这部剧有了很完美的结局,但若是站在上帝视角当然还是有很多事情没有想通。
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季,如果有也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了吧。
活着其实挺好的,有对未来的期望还有很多很有趣的事,当然活着也不都是好事,死随时都可以,要是跳楼跳出去了可是又不想死了呢,那时候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还是要好好活着吧。
文笔不好解读不深,还请各位看看就好,也不要太往心里去。
循环剧绝对不是一个新题材,但精品频出,早期的《土拨鼠之日》、《恐怖游轮》,近期的《开端》、《救了一万次的你》,可以说国外编剧们把循环的梗已经编排的没啥新意了,而国内则开始探索新的思路,今年的《轮回派对》则有点特立独行。
影片开始在纳蒂亚的生日派对,一场车祸让她发现自己可以毫发无伤的回到派对晚上,所以开启了八集的逃脱轮回的历程,《轮回派对》前四集节奏缓慢但伏笔很多,五集开始艾伦的加入让剧情开始逐渐有趣,而最后两集剧情爆炸。
剧透一下,纳蒂亚和艾伦都轮回实质上是平行宇宙,至于平行宇宙论,始终是各路大神竞相介绍的知识点。
所以纳蒂亚和艾伦每一次的死亡都是真实的,每一次的重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么一想,还是挺可怕的。
循环剧离不开的核心是救赎,36岁的纳蒂亚不愿与他人有情感连结的人 ,不愿靠他人帮助,不愿敞开心扉让他人真正进入自己内心深处,不敢与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所以她明明爱前夫却不断将他推开。
艾伦则是个死脑筋,做事一板一眼。
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人生中的一切,无法接受任何脱离控制的现实。
实际上是很幼稚的,就像很多人小时候一件事没遂自己心意,就大哭大闹大喊大叫一样。
他希冀用求婚来将自己的一切推回正轨却发现女友早已出轨。
所以纳蒂亚和艾伦的每一次生死轮回,都是两人在生活中寻求平静,寻求如何正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过往的时光,直到你可以坦然接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和得失成败。
这部剧对世界为何因为2人而不断重启作出了一份解答。
2个平行世界因为2人同时的死亡而生成了1个错误的世界,而在2位主角一次一次的死亡中,世界不断的自我修复,他们身边的东西一次一次的消失与衰亡。
最后究竟是因为他们修复了世界的bug而免遭死亡(活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虚无里面并且不断死亡?
);还是世界将2个恰好在自我修复完成之时,获得了救赎的主角被仍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反正最后,2个“陌生人”互相救赎的故事很有趣也很治愈,不是吗?
(笑死亡的理由有千千万万,被因为活所伤害、因为活所伤害他人的行为也有千千万万,而活下去的理由真的值得这些付出的代价吗?
接受自我与让他人接受自我真的有那麽重要吗?
人对于生与死的探讨永不停止,也不会停止。
佛家的空,道家的无忧,或许是良药,却是避世而活的解。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及时行乐。
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原文是一种轮回的意境,这里只用字面意思,既然是空,那么不如让自己和周围快乐起来。
出西门,步念之。
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
夫为乐,为乐当及时。
何能坐愁怫郁,当复待来兹。
然而这一步跨下去,掌握不好尺度,便进入了“渣”之中。
因乐己而伤人,也必定会因他人而伤。
你能于百万人中遇见一人,他能够被你所救赎,而那个人也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救赎你。
这就是一大狗粮环节了,人性的善意流露和接受善意者的回馈。
世界无情,环境有情。
(突然中二)很多人提到的反看忌日快乐,忌日快乐没有解释,世界为何看中她一人,让她不断选择只为存活?
(天选之子!
)(或者是你永远只能观测到你活下去的世界?
天选之子!
)emmm,什么破玩意。
天选之子这么廉价了吗(LOL)。
从深度来看。。
别看了吧最后吐槽下zimuzu/yyts/人人美剧,3小时更新一集,“原创”的复读着官方的复读机。
我熟悉的小破站变质了,注册3年快4年了,你打广告(视频嵌入)我没意见,(以前没打也没看到死掉),现在却靠着提取优化官方中文字幕,还打着独家原创的标签,吃相未免太过恶臭了吧?
而且也没有公布过收入使用的账单,真的只是维护服务器了吗?
结合吃相,我去举报了。
祝在找死的路上忌日快乐,现在域名更换的速度,也的确是忌日快乐了。
(LOL)
不回再有星期四了!
那种死亡最离奇:我觉得是第二集,以为是精神病,在去精神病院的车上死亡。
男主是认真的类型,但是所有的修复只是拖延时间而已,没有真正的修复。
坚持住自己,往前走吧!
今天在家里呆了一天,就是不想出门,一开始兴奋的画刚买来的线描画,接着看好久就想看的小说,一直拖延到下午三点,才感觉到因为呆在屋里太久了,一种严重的不适感,一种封闭感,一种再干什么都毫无兴趣的厌弃感,一种接近死亡的孤独感,差一点喘不过气来!
感觉再不出去门,在家里就要疯了--等等,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已经多少次了,只要周天在家里一天不出门,到下等三点钟就会有一种了无生趣的感觉,无论你在这一上午过得多充实多快乐!
--看我又悬入到一种死循环当中,就算我知道晚睡和早起会让我一整天没精神,但是,还是有那么多时候,我晚睡和没有理由的早起,就算我早就知道一天不出门憋在家里的后果是精神上接近接近熔断的危机感。
但是,我还是会范同样的错误。
是不是跟这个电视剧有点相同,总是掉进同一个坑里,把你搞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次一次的摔倒和折磨之后,你终于教育了自己,并找到了解药。
这个故事看起来有趣又很爽,还很有哲里。
补充几个最后结局的细节,两侧开始merge时,男女主和游行队伍相向而行时,这时两侧女主的衣服还不一样
再进一步靠近时,两侧女主的衣服变成一样的了,都变成大衣了。
最有意思的镜头,新生女主身边走过2个穿着原来大衣的女主(?
),男女主角行走方向变成和游行同向。
原来2个大衣女主各拿的灯,现在被新生女主拿着。
无限轮回流已经存在很久,著名的《恐怖游轮》《明日边缘》《源代码》等都涉及到了轮回这个主题,而去年大火的《忌日快乐》更是让绿茶婊的女主死了N次。
本剧也是以无限死亡轮回为主体,前四集都在讲述女主不停死而复生,去寻找原因,从一开始焦虑害怕迷惘到最后的麻木妥协。
原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的时候,出现了镜子对面的男主,和女主同样在经历无限死亡的他和女主有了交集。
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开始寻找答案,而在过程中互相了解,认识自我,最后找到答案,解除魔咒。
虽然故事的最后两个人从两条时间线合二为一,但从各个细节来看,本剧还没结束。
娜塔莎虽然不是那种讨喜的类型,但是从《女子监狱》开始,就挺喜欢她的风格!
与以往轮回循环类题材作品相比,《Russian Doll》的主角Nadia每一次复生的地点是最值得深思的关键。
为什么选择在洗手间,因为只有洗手间才会必须放着一面镜子。
至于为什么主创要选择这样的设置,我觉得还要从剧中不经意提及过的,Nadia的身份说起。
与扮演者Natasha Lyonne(也担任本剧制片/编剧/导演)一样,Nadia是生长在纽约的犹太人。
在某些方面,犹太民族与中国人很像。
特别是对婚丧嫁娶,有着许许多多的规矩和讲究。
很多老铁吐槽为何要将俄罗斯套娃这个剧名改成轮回派对,到本人就是因为轮回派对这个名字才点开这部剧的,并且一口气看完,所以还是希望喷子少点批判,多点赚点欣赏的能力。
个人挺喜欢循环的剧,之前那个恐怖游轮我已经是很喜欢看了,现在出了这个轮回派对更是更加想看下去。
其实一开始看我也是云里雾里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女主死了又回到那个厕所里面,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设定。
讲真,个人觉得自己和女主有几分相似,也是不喜欢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总是喜欢用逃避的方式去面对可能有的关系。
但别误会我没有女主那么难以说出口的经历,单纯是因为难以习惯,所以一开始还是觉得女主很正常。
反而剧中男主的不正常是很明显的,一开头的“我很美丽,我值得被爱,我爱……”真的把我吓个半死,这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不过个人感觉即使男主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也是这么过来的,尤其在大中华,男主的洁癖和强迫,在某种程度上是我挺羡慕的,可是他的精神实在是太脆弱了,要靠一个录音机来提醒自己,赞赏自己,这得有多自卑呢?
我能理解男主的崩溃自杀,但不能理解女主车祸的又怎么了……她也不是自愿的。
看到第八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个每次出现都好惊悚的小女孩是她小时候的样子,她对自己母亲的死亡一直很愧疚,这就是她逃避亲密关系的原因,她曾经将一段亲密关系,客体关系给亲自结束了。
她的养母,有人说是她姨妈,一直说她是为了求存,才迫于无奈这么做的,因为她妈似乎是个疯子。
从简短的影片中,她妈强迫女儿吃西瓜,打碎家里的镜子……等等一系列的事当中,作为女儿的女主,对姨妈说的是:“不用了,谢谢。
”她其实在小的时候非常努力地想要适应这段亲密关系,可是她的恐惧最终战胜了她对母亲的爱。
有人说过,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对父母是最忠诚的,尽管生活中能找出反例,但寥寥可数,极端值不能影响整体数据,孩子对父母,尤其是孩子对母亲,曾经有过亲密得一身二体的关系,在婴幼儿时期,孩子是最忠诚的。
但是女主意识到母亲的危险,并亲自结束关系,并在关系结束后的一年,母亲离世,这是她永远弥补不了的缺陷,并为她的人生烙下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的烙印。
面对男友的孩子,她害怕自己也会变成自己曾经害怕的母亲,畏缩不前,面对男友,她不想和他稳定下来,只想养只猫,用香烟,酒精,甚至是毒品来麻醉自己。
故事发生在她生日内,看似是偶然,其实是她内心无法原谅自己的诅咒,母亲死于此岁,她也要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所以这个剧设定在她生日派对的时候搞这场轮回。
在剧内各种人物,形形色色的,看到人眼花缭乱,看着都像有关系,实际都没啥关系,一切都是镜子两边的两个人,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无法面对自己的创伤,所导致的一场闹剧,结尾两个人交换救赎,实际上是先在某时空当中先自我治愈了,才具备拯救对方的能力。
个人感觉,他们只是在镜子的两面中,换转了而已,在镜子中,他们看清楚的是彼此,从彼此的生活困境中,找到解救自己的方法。
就像是男主的规律生活,和女主疯癫的生活,两个人,两边的极端,她们一旦中和,就有了救赎自己的方法。
自杀只是一时兴起,和结婚的念头一样,女主没有选择过婚姻,所以她的设定不能是鲁莽的自杀。
男主的一时兴起求婚,却成了他自杀的主要原因,两种性格的演绎,命运为何将他们绑在一起,因为这两个极端的人,在圆的顶端上,相遇。
也在彼此变得不再极端的时候,隔开了时空,离开彼此。
但老实说,死了那么多次,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人生只有一命,在你稀里糊涂而又片面地感受生活的一切时,没有充分的时间意识到自己的愚钝,便匆匆赴死,是多可惜的一件事。
英文名是Russian Doll-俄罗斯套娃,这部剧的中文被翻译成《轮回派对》基本是根据情节来定的。
实际上,俄罗斯套娃的情节在剧情里也有体现,女主Nadia去找Ruth(她老妈的therapist),找自己童年的书目
故事的情节并不波折,但是时间线比较多,类似思维空间,甚至更多。
故事是女主因为各种意外死亡,摔死、噎死、crash car accident、坠楼、被砸死… 但总会回到party,回到洗手间的镜子旁,重启party。
但是随着轮回次数的增加,一切并未静止,时间正在流逝,水果正在腐烂… 而偶然一次,女主和男主在一起电梯事故中相遇,彼此认识。
他们拥有相同的经历,而Nadia在接下来的轮回中,开始遇到little girl的自己,她很恐慌,恐惧自己的过去。
也正是由于过往的不愉快经历,她的生活很随意,从不认真对待任何事情、任何人,浑浑噩噩的活着。
可以随意和任何人fuck,可以成为第三者破坏别人家庭而毫无同情心。
而男主则经历着被分手、被出轨一些列shit,他本身是一个非常追求完美的人,控制欲强,负面情绪多,比较会sensitive&anxious,也正是这些问题,他活的不太开心。
每一集的故事情节都是相似的,回到原来死去的地方,但是我非常好奇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好奇心没有吓死猫,在第7集左右,故事主题开始凸显。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他们两人需要相互帮助,帮助彼此原谅、面对自己逃避的问题。
其实这个相互救赎的过程也恰好是spectators可以思考的问题,你能勇敢面对那些无法言语的过往吗,你能宽容对待自己的至亲或者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一下吗,最后,他们成就了彼此,男主救了女主一命,女主挽回了男主的生命。
所以时间交叉线终于重合,他们不会因为再次遭遇其他事故而无法永生。
但,作为观众,不论语言或文化有差异与否,Nadia成年后对待生活消极的态度和她的成长经历简直密不可分。
试问,谁能接受,母亲每天在自己面前说脏话、摔东西、发脾气,这一点略无厘头,渲染的过火了。
Nadia的遭遇太值得同情,所以侧面来看,她后来能放下原来的一切,通过救赎别人来拯救自己,确实不易。
Good lady👍
先说几个印象深刻的观感:1.女主演技。
2.重生曲“Gotta Get Up”。
3.情感控制到位,贴合剧情。
没有编不下去吼两嗓子充时间的感觉。
下面是剧情分析,有剧透。
个人的观感,剧情就是:含冤而死—徘徊人间—解除怨气—亡灵超度1.含冤而死女主上来就一副看破红尘,觉得生无可恋。
其实她是有强烈的求胜欲,她的"养母"最了解她。
我们看背景人设,一个幼年丧失父母的女孩,缺乏家庭教育与关怀,最终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做为普通人没有很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完成的。
她害怕像母亲一样36岁不到就早亡,所以这个生日对她来说有特殊意义。
正因为害怕死亡,她用自我调侃或者说荒唐的行为来伪装欺骗自己。
男主则是内心敏感,懦弱的小孩,十多年为了让自己自信勇敢一些,拼命去努力,自律到变态,让自己青梅竹马的妹子都讨厌他。
当人生遇到一个挫折,就一时冲动结束了自己生命。
这种性格剧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也通过游戏失败而愤怒,暴饮甜食来进一步加强人物刻画。
有趣或者可悲的是,无论他怎么自虐、邋遢,接到朋友电话立刻梳洗打扮健身清洁,然后“精神抖擞”的去见兄弟—本来可以坦陈内心,倾诉情感的人。
他拒绝心理咨询就是拒绝正视自己的错误,忘掉自杀也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懦弱。
2.徘徊人间中国也有很多故事解释鬼就是死掉的人不愿意去该去的地方,往往是各种执念或怨气。
如果像女主“养母”那样,可以比较坦然面对死亡,自然不会有这样的遗憾。
女主发现自己陷入生死之间的时空,最开始选择逃避、避免死亡,然后发现无论如何都是徒劳,又选择尽情放纵,让自己忘掉所有。
然而一切喧哗过后总会迎来平静,不得不面对自己。
接着想起来自己埋藏的过去,因为自己让那个又爱又怕的母亲早亡,陷入自责,每当回忆起这一点(看见女孩)就会死去。
说明一直执念过去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然后一直执念于自我的人,也会渐渐忽视身边的一切,你的好友也会慢慢无法忍受你而离开,只有那些最在乎你和最爱你的人,坚持到最后,因为你的离去(死亡)而伤心或者与你一起毁灭(死亡)。
好在女主因为这些朋友亲人的爱,不愿他们被自己连累而毁灭,总算放下了自我执念,让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真正成为过去。
男主故事线没有那么丰富,就是从死后继续努力伪装自己,到被迫面对真相,到接受真相,浅显易懂就不多说了。
3.解除怨气最后一集,互相拯救。
编剧用尽可能简短诙谐的剧情告诉我们,想拯救朋友(自己)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
所以普通朋友,会尝试一两次甚至三四次而离开你,而在乎的人看你一步步走向深渊而心疼,因为成年人很难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
最终的决定还是要靠自己来选择,不过,在这些重要的时刻,一点点关怀,也许会改变选择的结果。
在这些关键的时刻,能有一俩好友站在身边支持你,也是人生的幸事了。
4.亡灵超度流浪汉就是那可能随时都在的天使(流浪汉出场时女主的台词),是他让女主感受到关怀别人的快乐,让两人相遇(救助站电梯)从而互相拯救,最终引导两人去往该去的地方。
最后两个亡灵时间线汇合的画面特写(红领巾男主,白衬衫女主),火把是探险的象征,女主的表情不是劫后余生的欢愉,而是解脱、期待与一点点害怕。
如果死后有知,能够这样死而无憾也算不枉此生了。
当然了,编剧和导演为了第二季(如果有)留点火种,把结果做成现在这样开放结局也是一种妥协。
题外:个人解读为什么女主放浪形骸,当小三,乱交,却不那么讨人厌。
男主的女友聊聊几句就被成功塑造成一个婊。
到底如何定义好人坏人?
待续 2/5/2019
知道德国很反消费主义,但是男主颜值躺平成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见,活脱脱一中年谢顶颓废大叔,说他是凶手我都信,女主的服装也基本上都是冰天雪地冲锋衣。案件主线就是一个神神叨叨的邪轿头子带着坎波斯面具到处杀人,行凶过程没什么亮点,几乎和我看过的其他cult题材混同了,但是女警察因为和上司的婚外情被调离,男警察因为做伪证也沾上污点的警局内部线反而比较有趣。虽然不待见这个男主,但是他救下被凶手诱导的女警察后,平静被黑老大枪杀的结局,啧,后劲还是有点大。
黑化的IT大佬,高开低走,剧情很碎,不太吸引我
menschliche opfer看得有点多了
太慢热了,侦探其中有一个有心理阴影太常见了,邪教主题美剧侦探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案件本身来说宗教感很强,很难吸引人,但熬过前面几集后面就好看起来了
风格和调色上很不错,但故事实在是高开低走。我有点没搞懂这部剧中的感情线。
cult部分到后面就不见了,爱也是莫名其妙(以为是什么青梅竹马),但是整体演技不错,节奏紧凑,阿尔卑斯好美。
一星给风景,一星给摄影。至于剧情,干脆改名连环杀手传好了。
……不喜欢结局
舞台剧表演功底果然不一样,Nicholas Ofczarek 一个人就可以撑起一部剧。
制作精良,风景或者说摄影绝美。配乐也充满惊喜。就是结尾有点“踏空”的感觉。
3.5 剧很有氛围,就是这结局啊,有点让人难受!╯﹏╰
前七集都很费,节奏很慢。最后一集还可以
这片子就和巴伐利亚黑森林一样阴郁冷酷晦涩。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中规中矩,在百花齐放的悬疑剧里只能说还好。
场景不错,剧情啥意思
有点高开低走 喜欢慢慢的长镜头远景 真空般稀薄空旷 自由坠落里的小警察毕业后也开始独当一面了 性感哦 女主买的房子正好在凶手家旁边 一开始觉得不会吧也太巧了 后来觉得是不是也有种like minds的暗示 都是心里有许多黑暗的人 女主未必愿意但办案就是她的生活 最后一个镜头是男主开着车听着歌解脱的样子 实则再也无法通过那个红绿灯
才看到一半,就有好多槽想吐。男主警探永远是一副几百年不洗头不刮胡子的邋遢样,还总是带着一些xd啊帮派啊曾经把自己人害死啊之类的污点;女主警探就是搞破鞋,一定是跟已婚男上司搞在一起,柔情蜜意之时咔咔死了好几个人,根本没在认真工作且业务能力也很一般。最搞笑的是让neo-nazi邪教头子去钓连环杀手,这是什么欧式幽默。
德国版的低配真探
这什么玩意
最后结局竟然是这样。为什么男警察总能意识到最关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