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忽至
...Y de Pronto el Amanecer,And suddenly the dawn
导演:西尔维奥·盖约齐
主演:胡利奥·晶,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马格达莱娜·穆勒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简介: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写作灵感,在儿时好友重聚和回忆的双线叙事中,一群人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影片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以及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详细 >
这类艺术片都是蓄力憋大招型,也像后爆发式的后摇作品——漫长的器乐铺垫,美则美矣不知所谓,但把情绪渲染到位层层深入,最后高潮炸个淋漓尽致稀里哗啦图穷匕见。是和【起承转合】迥异的叙事思路。实在坐得腰疼,没听映后谈直接撤了,小西天资料馆。
三个小时十五分钟的极致影长……和导演面对面的放映。你最后成为谁取决于你自己。其中老人死的那一段哭的很难受。只要我能感受到我存在的气息,我就存在。
why?一部这么old fashion的电影要拍195min?而且还是西方的old fashion?(刻薄了我
可能是我没看懂,总觉得男主傻逼
南美文化特有的魔幻味道
上一部智利电影还是《那年阳光灿烂》,本片拍得不算好看,前半有点魔幻色彩,后半太过矫情有点让人看不下去。
18北影节第二部。
这年头还有人这么拍电影,很老派的气质,像是1970年代的老片。这样的电影其实很不讨巧,一方面有着鲜明的作者色彩,一方面故事情节又有着很强的类型片技巧,讲一个老头终于有勇气回到故乡,直面内心的恐惧和遗憾,故事从头到尾使用插叙的方式,对白诗意,细节处理耐人回味,是一次很享受的观影体验。
充满诗意,多次落泪,太美。
老派的插叙叙事,意境感很强。只是,释放情怀的时候没有顾及观众感受,平缓的节奏冗长的篇幅。
仍然关于解脱。大跨度时间下的爱情史诗,在南美背景下总有种马尔克斯即视感。
今昔人生的面对面纠缠。几度失去对镜头和节奏的控制,杂烩感在前半段尤其严重,后半段要好一些。
太长了太长了 画面是很美 但故事不怎么吸引人 无法静心看完.....
7.8低了,值个8.5吧。喜欢智力乡村的色彩。还有那段属于卢西安诺的音乐。
确实太冗长了,却看得让人难过....多么现实的故事。。。
#资料馆留影#188min版,映后对谈,导演说,3个多小时的长度是为了服务剧情表达需要,只有这个长度能表达出电影的内核。文字化的叙述方式,回忆交织的镜像语言,奇妙的是,3个多小时不犯困而且渐入佳境,如同在阅读一本厚厚的乡土小说。童年,青年,然后现在的老年,老作家漫长的记忆之旅,承载的亦是智利那么多年的社会变迁。观影过程自然想起伯格曼的《野草莓》,回忆之于人生,如同镜子之于真我,在迷离光影中,你可否发现了真正的自己?ps 解开心结之后,老作家望着海边日出内心独白,堪称记忆中最美的几个电影尾声之一。
看了半小时实在看不下去了,一看才看了1/6…除了风景很美没有其他想说的
前半段好些。拉丁民族拍出的情怀和朴素。
生榨出来的诗意,前后叙事风格不太统一,有些镜头过于刻意。
追忆似水年华,我看着我自己直到垂垂老矣,双线闪回,和记忆对望,记录记忆本身。故事悠长,诗意和浪漫的气质极具文学感,琴声幽幽中似水流年,观感极度舒适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