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非诚勿扰》,舒淇表演的淡定给人的云淡风轻的感觉,倒让人觉得,和她演对手戏的一向老道的葛优,显得有点猴急了。
当然,表面的淡定,外在的云淡风轻,是掩不住内心的兵荒马乱的,要不,也不会有最后北海道的惊心一跃。
女人心,海底针,谁的心不曾兵荒马乱过呢?
有人称赞舒淇,说她的智慧没有攻击性,她的身上,没有披荆斩棘的急切。
仔细想了想,觉得赞同这话,回过头来又想,早先的舒淇,何曾不急切过?
老葛朗台说,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初出道的时候,一个弱女子,想要的太多,但没有人给她,于是只好拿身体交换。
坚强过了,坚韧过了,于是,可以云淡风轻了,说,要把过去脱下的衣服,一件一件重新穿起来。
该片讲述了秦奋的天才发明使他一夜暴富,于是他开始踏上“征婚”旅程,上演一出“人间喜剧”。
其中秦奋的6段征婚经历产生的喜剧效果最为强烈,冯导在几段征婚的段落里关注了很多社会热点话题——剩男、小三儿、金融危机、地震、战争,甚至“同性恋”等,让整部影片贴近生活,让观众倍感亲切。
电影里的喜剧片段没有恶俗的成分,笑点不生硬很自然。
该片后半段走向讲述浪漫的爱情的故事,取景有风景优美的杭州西溪湿地和日本北海道,空旷的山野,雅致的住宅显得电影文艺。
冯导真是个幽默浪漫的人啊。
喜欢这部电影的力度,不过分搞笑,不过分煽情,一切都刚刚好。
所有相亲的题材相关的都会把相亲对象写的很夸张,但这里的例子都可以接受也带着幽默,遥远,失忆,卖坟地……个人觉得炒股的话说的挺有道理的,现实的人眼中的婚姻观可能就是这样的,算利益算风险,现代社会现实的人多的人们都觉得是常态,可又有几人深思何谓爱情。
还是喜欢犯傻的爱情,还是喜欢不计代价痴痴的爱着一个人,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很痛,但这一生,痛过才懂得珍惜,爱过才知道幸福。
当然最好不要因为任何人放弃自己的生命,世界是个圆,没有绝境,要自己努力找出口。
谢谢葛优和舒淇的表演,很有味道。
什么叫演技,一模一样词谁来说都跟腌萝卜似的,葛优一开口腌萝卜是那小黄瓜一口一个脆。
听着特乐。
满汉全席拿得出手那是大厨,蛋炒饭也能拿得出手那是《中华小厨师》!
葛大爷打的那个温馨牌:陪聊 陪逛 陪吃饭 劝失意 劝失业 劝失恋 外加任劳任怨。。
这角色老虎也不是没有扮演过,身边问题小盆友多了时不时的得三陪四劝最后又被人托付后身。
说是:你快点挣钱买房出来住,我以后就靠你养了。
老虎:现在房价有多高知道不?
已经不是嫁个有钱人能解决的了最少得嫁外星人,恩,把杭州拍的美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北海道衬托得跟一柴禾妞似的。
剪一剪拿来做城市印象广告那是相当的不错,听说杭州现在房价不比北京低啊,罪过!
罪过!
小朋友们努力活长久一些,争取向外星靠拢吧!
老爸老妈老师们说:小学不能暗恋怕你失心初中不能早恋,怕你失身高中不能明恋 ,怕你失业都大学了还想怎么样?
哦,你想早恋,哎,可惜晚了。
现在的就业率,哎。。
我们读了12年的书,还不包括3年幼儿园。
12年筹备,还找不着一份工作。
大学毕业女生22-23岁,24岁工作一年后大概稳定些了。。
有点小钱喝点小酒逛街血拼年末旅点小游。。
单身还没过好捏,家里急了!
25了!!
当当当!
警钟敲响!
有定单的还好,没有的你就等着被时不时空袭吧那些个一直听话,一直不行差踏错的乖宝宝们究竟怎么过的?
25-26已经有大半嫁光了学12年都找不着工,1年没磨练就把自己的人生给托付了!
真牛啊!
以前爹妈们操心高考那会儿觉得他们魔症了,现在比之逼婚,还算理智过头!
说俺是七月半的鸭子不知道死后,死剩下一张嘴了.但是为毛非得赶鸭子上架呢?啊啊去吧,没什么了不起,什么有依你,却看轻我自己.寂寞嘴硬的鸭子也可以不要你...为啥不说男的,大人们怎么说来着:女娃怎么可以跟男的比?!
26..27..30那里有人要??
偶们看 20 30 40 生活在30没人要的观念里。
偶真的不是想羡老外,但是。。。
但是。。。
人家那日常对白:哎,都有三个月没做了,偶都快干了。。
我们这样的现实:哎,都26岁了还没恋过,家里又逼婚了。。
偶有一女同学就这样三无人员的乖乖牌,相亲1次约会2次然后就嫁了。。
那差距朱峰一样高,马里亚纳一样低啊。。
舒淇那叫恨嫁吗?
真正恨嫁的是周小姐。
从《出嫁的清晨》恨到19年后的黄昏才嫁出去了。
舒同学那叫过尽千帆终不是,最后来了葛优一航母,那就这样吧反正过遍千帆终不是,年到岁多有钱没钱嫁个老公好过年。
那什么,什么船也没上过的,拿一过期船票,时间一到死活挤上谁谁的客船。
幸福大多是平凡喜乐,姑娘们别老挑帅哥可能好看靠不住!
那叫挑么?
那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葛大爷还有那句:我就是图她漂亮怎么了!!
其实何必如此强调呢?
现实里姑娘们也许老挑帅哥喜欢,但是最后都往老实靠谱的嫁。
关于长的寒碜长的憨厚就老实靠谱么?
未必啊偶觉得几乎是央视脸的赵大叔也有这样那样的时候,葛大爷也有可能《手机》那一面帅怎么不好?帅有士陪,有炮打,有马骑,有车坐,有相暗恋!!
有张学友那么十年爱家如一日的。
靠谱不靠谱,其实是RP问题。
葛大爷他朋友说:丫就是理想主义,挑啊挑啊,最后把自个给挑剩下了。。
其实早婚 晚婚 离婚 都没什么。
但是最少也得王八看绿豆看合眼的程度吧。
究竟是婚恋 婚后恋 还是给发展成婚外恋?
算了,偶招了,偶跟葛大爷是一样的。。
贪财好色,没皮没脸,爱忽悠。
行为乖张,内在也不这么正统,有点小良心,讲点小义气。
看起来挺不靠谱的,其实真的不怎么靠谱,但是,比起结婚,俺更想谈场恋爱啊!!
掀翻推荐这片: 不能结婚的男人 比起葛大爷的贫嘴我更喜欢这位的毒舌a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60933/
Icho说冯小刚长着一张不甘寂寞的脸。
这形容生动而诡异,让我差点喷了饭。
且不论他的相貌是否真的和知识份子不搭边,他的电影却让我在看了枪版之后又和爹娘进了次电影院。
节假日毕竟一年就那么几次,欢笑比眼泪更容易赚钱。
很多人都说冯导这次和贺岁片“复了婚”,票房还是[回归欢笑远离文艺]更靠谱。
我就是个学经济的对电影是半点儿不懂,可我看冯导还是应着他那张“不甘寂寞”的脸试图改变些什么的。
这部片子自然不再是《夜宴》的纠结或《集结号》的悲壮,却也更不是《甲方乙方》那没心没肺的逗乐儿了。
省了前半截大篇的调侃和包袱,再去掉分量不轻的植入式广告,后半段那北海道的美景、邬桑的调子和舒淇斜靠的那个肩膀活脱脱凑出了文艺片的“形似”。
有人骂冯小刚这次“两边不靠”,可换个角度想想,这样既有娱乐又有浅痛的作品也只有冯小刚和葛优折腾的出来。
文艺片与贺岁片一淘一把的时代,冯氏风格总归是独特而鲜明的。
说着这插一句,尽管冯小刚与父亲大人名字(不算姓)一致,长相也够“贺岁”,我却并不喜欢他。
我只是感激他这回没整什么《夜宴》,而是“正常发挥”了一回,让我没点快进的看了回枪版又领着爹妈在无处可去的狂欢夜进了次影城。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我喜欢用宽容的眼光评价事情,总归我是拍不出,况且文艺是小众的,贺岁才是老百姓的。
起码当老爸老妈难得抽了点时间陪我过圣诞时,葛大爷的蔫坏搞笑让全家放松了一回。
这时候,文艺啦民族精神啦电影理论啦还真得靠边站。
电影的前半截是发我娘深省的,从我离开法国她就一直折腾我的单身问题,这回总算让她对相亲后了悔。
尽管葛大爷碰见的这些例子玄了点儿,假了点儿,极端了点儿,但在这“戴着放大镜找别人缺点”的过程里,冷暖自知。
爱情成了天枰上的交易品,每一次砝码的加减都是震颤,我们在小小的起伏中受挫或失望,更多的时候是不可调和的无可奈何在里面。
我们被陌生的眼光打量,被好奇抽丝剥茧,被利益左右衡量,遇见个把儿不懂事的,还得对历史清账。
到最后,就算婚姻的买卖交易成功,有多少爱情因素在里面只有自己和老天知道。
好比怀着鬼胎的徐若瑄,嫁给葛大爷她乐意,但她嫁过去的包括她的心么?
我总觉得,婚姻对有钱人来讲交易不难,但爱情,却不是任何人都消费得到,消费得起的。
爱情是个奢侈品。
电影的后半截是发自己深省的。
Icho说【姑娘,痴情太傻,但戒情不易。
】这片子的故事框架其实薄弱的连纸老虎都算不上,可他仍旧卖座是禁不住大家都有回忆。
在题为爱情和执着的主题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故事的人。
哪怕是跳海或带新欢骗旧爱这么烂俗的剧情,牵扯了旅行、纠缠、欲爱不能,加上黄昏大海或靠在谁肩膀的侧影,谁又拉扯不出点儿岁月昏黄猴年马月,或伤心或安心的旧事。
而往往当一个电影让人想起谁,而不是看见谁的时候,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已经得道了。
作为贺岁片,它调侃了时下所有流行词,扯出了地震、金融危机、股票那些事儿,植入了够多的广告拉成本,毫无新意却也轻车熟路的抖了笑料儿,间或还走马灯似的拽了一堆大腕小腕凑热闹。。。
最后还用北海道的美景祭奠了我心里一段烂俗的爱情。
我笑了。
尽管我承认笑的很没有后劲,可这年头,欢笑和爱情一样,是个奢侈品。
冯小刚不是靠拍它杀去奥斯卡,更没打算推他去戛纳,他只是想趁过节给老百姓讲讲光头葛大爷的笑话。
宽容些,笑笑就过吧。
花钱买乐不好么。
可能笑的没那么尽兴,但转念想想,谁让爱情本身就是个不好笑的笑话。
最后,写给自己。
北海道的教堂和邬桑的调子,人总是那么容易就掉进回忆。
你说过,我是你晚霞沉去的天边,现在想来,你是我沉去前,路过的地平线。
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舒淇若有所思的脸靠上葛大爷的肩,我回忆的花朵盛开如河川,绵延成温婉的线。
那一年,我们为什么而看日落,我们为什么细数流年。
她要报答葛大爷。
她能给他身体,却不给他爱情。
最后,一个人死在过去,再搭上一段回忆才成就了他们的爱。
Icho,我不是笑笑,我不痴情。
可她跳下海的那个镜头,我还是模糊的看到荣的脸。
我想起id同学的句子:【我曾临海孤独,你不曾遇见。
】
那天去影院看完《非诚勿扰》出来的时候,看到门口有人拿着一个箱子在卖东西。
看到我出来,那个人立马迎了过来。
是一个年轻人,穿着黑色的羽绒服,把帽子掀开才能看到他带着微笑的脸。
“先生,请看看你对我们的商品感兴趣吗?
”他边说边把箱子打开。
我没有阻拦,反正天还早那就看看他是卖什么东西的吧。
箱子打开好几层,我才看清楚,是一个和电影里那个“分歧终端机”相同模样的东西,只不过颜色是白色。
而且在把手的地方有点不一样,是个实心的突起。
我感到又惊讶又好笑:“分歧终端机?
” 年轻人笑了:是啊是啊,你觉得这个发明怎么样?
其实电影里的那个终端机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
“哦!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他的发明,说:“好像你的比电影上要小?
” 他点点头:你想啊!
电影那么大的银幕,当然会显得很大,其实现实中终端机是很小的。
我拿起来体验了一下手感,很轻巧。
我举起来透过终端机的圆洞对年轻人说:你准备卖多少钱呢?
我这里可是连1000日元都没有。
年轻人又笑了:我这里也没有日元。
你只要给我40块钱就行了。
“这么便宜?
”我又惊讶了一次。
“当然先生想多给点的话我也不嫌多。
其实,这分歧终端机最贵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专利。
现在已经批量生产了,就值一张电影票钱。
” “哦,那我还不如再去看一场电影呢!
”我说,“你想啊,我把这东西拿回去和谁解决分歧啊?
跟老婆?
她能把这机器摔了!
跟领导?
我就别想再干工作了!
跟朋友同事?
太伤感情了吧?
” 他有些着急:“那你可以跟我呀!
我们先用这个机器解决一下我们现在的分歧。
” “什么分歧?
”我有点不忍转身就走。
“很简单。
我们使用一次,你输了,就把这机器买走。
你赢了,就证明你发掘了这个机器的可以利用之处,我就再优惠点卖给你!
” 我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说得有点问题,但是可以尝试一下。
于是我们使用了分歧终端机解决了这个分歧,然后我买下了这个小一个型号的白色终端机。
当我出的剪子被他的锤头赢了的时候,白色的终端机被打开。
我觉得有种电影里的感觉,那滋味很不错。
四十块钱买个电影道具,也值。
不过当我把钱递给年轻人目送他离开之后,才发现这个终端机怎么也合不到一起了。
我还发现在分开的地方有些不太整齐。
拿到鼻子边闻了闻,还有点胶水的味道,我甚至还看到了我的手上也被染白了。
这时候,旁边看车子的大妈问了我一句:你买了那个小伙子的石膏绷带?
他前段时间胳膊摔断了,今天刚开线,抱着个石膏在这里呆了一天,没想到还能卖钱。
小时候看不懂只记得很好玩,搞笑,现在重新看,整个影片最有感触的是相亲,现在90后都是青年了,都要30岁的人了,而很多更是因为工作压力,很多还是单身狗,学历越来越高了,对象却越来越难找了,父母开始着急了,在外人的眼里你是个大龄单身青年了,再过两年就剩下了,而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再去和另个人相处,那么相亲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相亲可以免去很多麻烦条件看得上出来见见,能聊的下去就继续,只是这个相亲对象真的是命由天定,十分随机,而能找到称心如意的真的很难,可能最后自己把条件降低就凑合着过吧,迫于压力也就妥协了,最后祝所有单身男女都能找到合适的人。
3年前,经济形势还不错时,香港人彭浩翔让4个毕业生研发了“分歧终端机”,最终没能拉到风投,自主创业的学生请到了天宫真奈美拍起了《AV》。
3年后,冯小刚将那台“分歧终端机”转到葛优手里,并让范伟接下。
近来的事情可想而知,经济萧条,忙着救世的大人物们暂时顾不上分歧,找不到下家的范伟在将此发明抛向大海之前,巧遇葛优,并用这台终端机看到了未来——全线飘红的某银行股指。
这台分歧终端机让秦奋(葛优饰)捞到200万,也接着让冯小刚的新片《非诚勿扰》引来连绵不绝的广告植入。
清华同方、招商银行、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北海道旅游局、海南航空、斯巴鲁汽车、摩托罗拉、中国移动、联通……一股脑地以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架势扑面而来。
电影中的广告极端到了一定程度,也能和电影本身同样有趣了,这个道理我们在《大腕》中已然明白。
当下萧条,商业片的衣食父母是少不了的,占《非诚勿扰》总投资一半的广告植入势必应该处理成电影趣味的一部分,这方面,冯小刚从来都左右逢源,既对得起广告商也能让观众习惯。
透过分歧终端机,望到的未来已然还是一篇辉煌的钱景。
至于故事,有着明显差异却又还算衔接得当的前后两段,分别证实着,《非诚勿扰》要么会成为冯式版本的《爱情呼叫转移》,欢乐而俗套;要么发展成《杯酒人生》,忧伤而韵味悠远。
冯导早于多年前就拒绝了贺岁片的热闹方针。
于是,《非诚勿扰》的前半段大龄剩男相亲故事,虽然让主角秦奋遭遇了男同志、女阴宅推销商、寻找养父的孕妇、选男人像选潜力股的女股民、坚持“十二月一‘日’”的寡妇,但始终在台词和表演上保持着克制。
没有再让葛优这张标志性的脸施展出爆棚的笑料,只把小品化段落留给扮演风投商人的范伟。
这次,从这么多个性角色的嘴里,恐怕不容易传播多少年度冯式语句,或者说,这些语句其实早就根植并运用于在都市人的生活里。
“挑对象要挑跌破发行价的好男人”,这样话糙理不糙的对话,在我同事老吴那,不知每天会蹦出多少句,他精彩的斗智斗勇的相亲故事也早就流传于网络间。
唯独剩女梁笑笑(舒淇饰)的出现,让这个本没扬起来的前半段,更趋向于沉稳甚至压抑,那是一个在与有妇之夫纠葛的爱情中耗尽青春的怨妇。
舒淇那吞咽过人生冷暖的厚嘴唇以及楚楚动人的眼神,注定她能成功塑造一个让人心生怜爱的怨妇角色。
有了舒淇入戏后压低的调子,《非诚勿扰》的后半段本可以随之成为《杯酒人生》那般在调侃中上路,不经意地寻到人生意味的温馨作品。
可在当下刻薄的中国大众审美下,一个导演要寻求人生意味,注定是要遭遇嘲讽和挖苦打击的。
诚如《梅兰芳》的编剧严歌苓所感受到的,“中国人压抑太久有点儿玩世不恭,碰到庄重严肃的情感,都觉得是假庄重。
”于是,《非诚勿扰》后半段以寡淡的叙事调子,淹没在吕乐镜头下壮丽的北海道风光中。
玩世不恭的秦奋,虽然展现出渐渐入戏的爱情心路,但无法往深处被揭示这种嬉皮笑脸的坦荡其实是另一种赤裸裸的自我保护;郁郁寡欢的梁笑笑,虽然有了解开心结重新寻得幸福的“日落悬崖瞬间”,却无法被更多的表现出被一次爱情糟蹋的体无完肤的悲剧。
作为贺岁档,电影给了她一次自杀未遂,给了她一次在邮轮上抛下手机的泰坦尼克般的山海温存。
但我们还是确信,她始终记得那个有妇之夫的号码,秦奋终究无法夺回她心灵的所有属地,只是,贱的必然和悲剧、剩男剩女们搏杀硝烟的背后心灵世界,不是此片所想表达的。
或许也想过,但当心刻薄的当下现实不会允许。
这样,就让《非诚勿扰》的下半段远离了《杯酒人生》那般的精气神,而导向一部《恋战冲绳》般的风光片。
影片接近尾声时,秦奋与那位在北海道的老友告别,并缅怀起孩提岁月,如今友朋渐无音讯,孤寂袭来。
分别后,北海道老友带着盈眶的热泪,唱着日本民歌,开着斯巴鲁驶向山路。
3分多钟的镜头始终跟着这个并非主角的家伙。
影院里,有人担心“会不会出车祸”,随即有人小声反驳:“人家赞助了汽车怎么可能出事!
”那莫非是汽车厂商的要求?
走出影院,前方有年轻人不满地抨击“这个烂片,尤其是汽车开走那段,有什么必要啊。
”后方年龄稍大的男人却感慨:“很不错的片子,汽车形势在北海道山峦那段,让我特别难过。
”的确,电影对两老友的过往毫无交待,突兀的孤寂感会让不少人莫名其妙。
但或许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就不需要得到怎样的故事铺陈,这样一个远离故土、幸福营生的人物也必然会有写在脸上的孤寂,即便他与整部电影叙事无关。
我相信山路上的这样一个车影,透过镜头远景的雕塑,确能让阅历丰富者感同身受。
与这组突如其来的镜头引起的不同声音类似,《非诚勿扰》也会是一部有赞有弹的电影。
既然当下刻薄,那未尝不可拿出分歧终端机,远眺未来呢?
海归秦奋(葛优 饰)的天才发明“分歧终端机”因能公平和平地解决人类分歧,被风投者以200万英镑高价买走。
秦奋也开始踏上网上征婚的路途,一路笑话不断,不是重遇Gay友,就是遇到推销客,秦奋颇有点心灰意冷,以致遇到清冷女子梁笑笑(舒淇 饰)时便开门见山请求对方说明来意。
这次更为棘手,笑笑爱上有妇之夫,陷于苦恋中不停挣扎,这次纯属听从家里人安排才出来与秦奋见上一面。
不再打算再见的二人尽情地分享了生命中最隐秘的秘密。
然而不久,打算和旧爱分手的笑笑找到秦奋,说要嫁给他,但想与他先去北海道一趟。
因她与旧爱的爱情是在那里开始的,如今想在那里结束。
秦奋答应了。
二人踏上北海道之旅,秦奋在北海道的老友对他们盛情招待,三人游遍北海道各处,秦奋知道自己得不到笑笑的心,却不知道笑笑心中抑郁难解的结正冲向海底的漩涡
秦奋,一个所谓海归,用一个看似荒唐不切实际的网络征婚开始了一场感情试验!
也许真是一切皆可解决。
同性恋、墓地推销员、空姐、少数民族、健忘症、性冷淡、未婚先孕、炒股者,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看似滑稽可笑的游戏,也印证了情感需求与利益的冲突。
而就在众多征婚者中,空姐成为唯一的主角,引领秦奋走入情爱的迷魂阵。
也许这就是缘份,不要认为那是电影刻意安排,人生的好多时候,远比电影还具戏剧性。
为再见做一个铺垫,就得让彼此更通透些,隐私在酒精的麻醉下暴露出男、女主角的真性情来!
如果酒真能消愁的话,人就不会有痛苦、有迷茫。
无意中窃听的电话验证了痴情女的哀怨,原来并非一见钟情,气味相投都是美妙与思念。
飞机的引擎声预示着另一段非比寻常的情感航程,而秦奋那一句耐人寻味的忠告:系好安全带,是为笑笑,也是为自己。
在一个个征婚的桥段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秦奋之间的对白反映了征婚者的不同心态,用车代替秦奋的内心感受-合情,用性引喻情感-合理,用炒底、观望、停盘之类的股市用语,更是直截了当的反映当代人对婚姻的真实意图。
影片中秦奋作为笑笑的真正意义的男朋友,是因为直接介入笑笑的情感世界,面对有妇之夫,秦奋用旁观者的清喜欢上傻到不会逢场作戏的笑笑,真是一种勇气。
而笑笑的条件近似苛刻:允许心中有别人的存在,这是失意者的筹码,或者说麻木的接受秦奋,而秦奋甘冒此风险。
我在想爱原本不存在平等,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看似调侃的接受,秦奋用拜佛、忏悔的方式表达出对笑笑的珍视,婚姻不是看杂志,不是走秀,漂亮的是形式,真诚才是本质。
北海道之行,笑笑原以为用重温旧地来结束情感纠葛,缅怀逝去的恋情,可在不断对比的爱人的回答中以及来自心底的拷问时,爱与挣扎中做出了结,笑笑奋身一跳,用绝望书写一个女子的痴情,可导演用死亡开始一段新生。
影片沿袭了冯氏电影贯有的平民幽默,葛优——御用男主角将一个中年男子的五味杂陈演绎出真实的味道,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大笑与无奈左右着观众的情绪,因为这是现代人情感纠葛的真实再现。
非诚勿扰就象一本有声杂志,演绎都市人的情感错位与回归。
舒淇是这么多年一直在心底的女人。
和LN一起看的……08年平安夜……Gray Nano
相个亲也能矫情出个电影来
爱上北海道。。
爷就是一俗人 爷还真挺喜欢这混进公路片行列的广告片 最后一星独给一把好声音的LAURE
又有几年没再回来这部片了,今天点开之前本来也不太想看的,情节都记得,想想就觉得有点腻歪了。点开之后发现这还真看不腻:葛优我看过不少了,但他最有魅力的真还就是人到中年的秦奋,说话严谨、为人洒脱,言语风趣幽默、行事踏实体面,圆滑却不失真诚,对他人都尊重又还能保持个人的性情。秦奋这角色的缺点就是对两性情感关系的观念比较落后,在这方面说了几句错话,剧情里虽然没人纠正但作为观众我能听出来。葛优中年演技更好了,第一次发现他眼睛这么亮,一颦一蹙之间眉头上的褶子都是有戏的,讲出的台词每一个气口都恰如其分。舒淇也好,和葛优配戏就更显优美了,两个人物若即若离,两个磁性的嗓音就让那些台词像温水一样慢慢流淌进人的心缝里,聊起什么都让人动容。真喜欢这种不吵不闹、慢慢悠悠,人物推心置腹,观众会心一笑的喜剧风格。
到底哪逗了,没看出来
前幾天終於看了『非誠勿擾』。其中,我最感動葛優的一句話,當舒淇跳海自殺獲救後,他說:『甭管摔成什麼樣,我都接著。』我頓時飆淚。有時女人在愛情中的傻,不是真傻,而是生命中的難關,遍體鱗傷之後,再也沒有跨越的力氣。葛優的話,是理解,是心疼,更是包容,讓被接住的她,跨過愛情,重獲新生。
当过小三的女人觉悟高。
喜欢他们的爱情,喜欢电影里对the one的注解。
太商业.
支离破碎 平淡无聊
看看,笑笑
冯拍必烂
走形的不折腾 喜剧入手正剧收尾 很适合当贺岁影片 但能再拍点生活状的影片嘛?
期待愈多 失望愈大
又一中年片。为啥不拍一侦探系列片,把葛优那点啰嗦和幽默用上。
我喜欢冯小刚电影里面呢京味
现在看来有些许过时,但一窥2008年的风气,可以如此开放包容,难免会感到羡慕,并且懊悔自己为何不早出生几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了无比的文化自信,再加上结婚潮的出现,很多台词都有着时代与婚恋观相结合的巧思,谈孩子是否亲生就像宝马奔驰的标记,聊到相亲对象的质量又跟股市挂钩。更夸张的是,其中还能出现同性恋、教堂神父、日本和歌,甚至可以跟台湾人聊价值观,太不可思议,现在绝对不可能在中国大银幕看到这些东西。前头大聊爱情的产生,婚姻的本质,而当四个年老的おばあさん还能微笑着说自己依然很美的时候,便能够知道可以拯救自己的只有不依赖别人的自信。最后一个镜头葛优通过他的发明看到股市节节攀升的未来,但未来还会跟2008年一样吗。
实在是够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