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之歌
The Song of Names,逝者如歌(台)
导演:弗朗索瓦·吉拉德
主演:蒂姆·罗斯,克里夫·欧文,艾迪·伊扎德,绍尔·鲁宾内克,凯瑟琳·麦克马克,乔纳·豪尔-金,杰乐伦·霍威尔,朱利安·沃德姆,卡米尔·雷米泽斯基,艾米·斯洛安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匈牙利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根据诺曼·莱布得勒支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二战时的伦敦,两个少年马丁和道维多尔成为生死之交。道维多尔是个从华沙流亡过来的小提琴手,寄居在马丁家。然而,就在道维多尔的小提琴独奏会的首演当晚,他却神秘地失踪了,这件事成了马丁几十年的心结。详细 >
1900,给3星
不好看
不必在意
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总是与苦难有关,因此而生的音乐也是充满了悲怆。而想到更多的是,让人彻骨的感受到自己身处于一个community之中,甚至到完全抛弃自我,才是宗教的最大的力量吧
论如何使一个几十年的老赖还了点利息就看起来很伟大。区分不清自私与无私的分界线,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也许有更深刻的故事与表现手法,但这电影没拍出来,自我式的感动很没趣。
为了音乐多给一星。好奇青年马丁长不高是因为小时候家里多了犹太少年不能喝牛奶,还是因为要和Tim Roth的成年马丁身高匹配?明明小马丁更高些。
犹太人+小提琴+二战,我杯茶,充斥大量Paganini iFun
接近满分,几乎满分了
年轻演员越来越强大了。小提琴的声音有些忧郁
1月29深夜,边包饺子把后半部分看完了,是因为同名小说的阅读而来看这部电影。男主选择上稍逊,对这类面孔无感~
标记
片中不同年龄音乐演奏表演还是颇有准备;无英音和过慢的语速,以及从第一个毫无必要“35年后”字幕卡的切入,颇有“辅导看片”的既视感,让我意识到这部大概是为外国、老年观众的设计,随后的犹太人剧情(甚至是说的Yiddish),大概内心也能实锤了,这是一部犹太主义电影
有关艺术、音乐、战争和伤痛的电影
用音乐形式来表达反战,全篇不见枪炮,想法挺好,可惜效果还差点意思。终于看上了传闻的斗琴名场面
和海上钢琴师连起来看,这一次留下的是Tim.
Howard Shore's score, brilliant young actors, mediocre scriptAFI Fest
所以这片到底想说啥呢?家人很重要?信仰超越一切?无论那种都不是他可以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抛弃了一切离开的理由。他的原生家庭他长到13岁,然后在寄养的家里住了12年,同样的年岁,那些就不是家人么?他的所有的怀念,几十年的逃离,突然就显得那么伪善。我讨厌这个男二,太不负责任了!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还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还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还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还看好看好看好看
《海上钢琴师》子妹篇之《消失的小提琴师》,野心太大 啥都没讲好。
一首需要唱五天,歌词是遭屠杀犹太死难者名字的歌。为了这首歌和小提琴,我愿意打4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