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吸血鬼的电影,不知道那样的病毒是不是已经毒害了我的脑子,哈哈。
反正我是很希望自己也成为他们的一员。
怪诞的想法,呃?
要从人类变成吸血鬼,就要被魔力高强的吸血鬼看上,然后不是被杀死,而是被他吸干血液,然后再饮他的血,让自己的身体死亡,而后吸血鬼重生了。
这个吸血鬼诞生的SOP,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还蛮恐怖的。
也许,真碰到吸血鬼,我早就吓晕过去了。
但是,我希望碰到的是白人,绝对不要中国人,更不要黑人,感觉中国人可不是吸血鬼的最佳人选,呵呵这么说,我自己似乎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一员,怎么感觉都怪里怪气的,黄人吸血鬼?
从来没看过这样的影片,中国人变成吸血的样子,就只能是僵尸了吧。
啊,僵尸,僵尸,双腿并在一起,两手平行举起的蹦跶小人,我可不要当,到时候被什么道士贴个符啥的可就不好玩了。
我不喜欢死亡以后没有灵魂的样子。
吸血鬼强大,可以飞行,可以在黑夜任意妄为,那真好。
《刀锋战士》里面对付吸血鬼的武器:十字架,水银,大蒜……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可是挺喜欢大蒜的呢。
吸血鬼如果杀死的都是“坏人”,怕到时候就变成人们眼中的超人了吧,哈哈哈。
有吸血的蝙蝠,蚊子,靠血液为生,他们算是病毒感染?
也许只是消化系统不一样吧,他们可以从血液理提取到自己需要的营养,就像我们从食物中提取我们要的养分。
其他的如泌尿系统什么的倒应该是一样的吧。
既然有可以靠血液为生的生物,那人类当然也可以分化出那样的一群,对不?
只是,吸血鬼女王很好,小喽啰可就不怎么样了,瞧瞧女王血洗吸血鬼聚会场所的场面,真就奇怪了,难道吸血鬼身体也是靠血液循环维持?
我就觉得血液只是他们的食物,是吃饱,汲取能量的源泉,这不该和人一样,只是在血管里流淌,吸血鬼的血管应该是BLANK的。
他们不是人,至少不是普通人,否则成为他们就变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毕竟有变化才是最好的,也不知道自己不想做普通人是不是因为厌倦了白天的生活,上班,吃饭,睡觉,好无聊。
没意思,生活太无趣了。
是这个原因?
还是我真的被这样有点异教感觉的情绪吸引?
我被吸血鬼诱惑了?
哈哈,晕难以置信。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通,我倒糊涂自己到底要什么了,啥啥啥啊这是。
倘若有孙悟空的本领,似乎更加好,至少白天还可以出来溜达,而且食物品种多样,可以享受牙齿咀嚼的乐趣。
可是,吃东西会变胖啊那可不好,还是光喝比较好。
反反复复,自己都神经了。
哦,晚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身体任何地方流血,否则就会被吸血鬼小混混看上,那可不好,那样离成为吸血鬼太远了,似乎只能成为一具死尸而已。
啊啊不要不要。
太低级了。
对了,电影吧吸血鬼设计成摇滚明星,倒是很有意思的编剧……
很早以前就看了这部电影。
而我一直以来都习惯于听电影原声,看电影的时候一首首歌的出现让我意识到原声比电影本身还要精彩。
很多年之后我还会听这些音乐,一遍一遍重复,歇斯底里的声音以及阴暗的音乐配合的太完美了。
另外,作为唯一一首女声的before i’m dead算是众多歌曲中的一只奇葩,阴柔,纠结,放在整张专辑的末尾无疑是最好不过的。
所以喜欢哥特、工业金属的人一定要看电影,再仔细品味音乐。
真是太优秀了!
马里斯说:我们也曾是人类,他是我们的遗产,我们要保护他。
这也是那个世界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将人类当作食物,而是尊重他的存在。
这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人类的嘲讽。
可怜的人类自以为可以睥睨一切,却连最基本的尊重生命都做不到,不是很可笑吗?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的思维,固然是人超脱于众生的所在,然而,不能正确对待一切存在的思想总也是乏善可陈,可笑幼稚的了。
刚刚看完这部影片,可以说这是一部吸血鬼和人相恋的故事。
与《暮光之城》相比,虽然是在其之前出的片子,不过比较有情节性。
该片的音乐也是一大重点。
该片中有让人听了震撼的摇滚乐。
总之,就是喜欢摇滚乐的人,又喜欢看吸血鬼影片的人,这是不可不看的影片!!!!
在西方,吸血鬼的行为本身是恐怖、残忍的,但却被刻画的美轮美奂。
吸血鬼们大多英俊、美丽,穿着考究,因为长生不死而因跨越几个世纪,他们懂音乐、绘画,才华过人,在黑夜中行走,寻找猎物,如果看上某个人,可以让他加入吸血鬼的行列。
这样的恐怖电影更符合我的胃口,当然,如果看书更是一种享受,语言极为华丽,人物内心描写丰富。
是难得的文学作品。
电影名称:《吸血鬼女王》电影类型:哥特风格——————————————————————————――在看完《夜访吸血鬼》后,接触这部电影的确是一次失败的旅行.虽然此片的画面是如此的妖艳而让人着迷,可是故事情节却太令人失望.或许应当明白对于哥特与吸血鬼风格的电影,我们更应当注重其风格与美丽画面,而不是去关注一直以来处于弱项的剧情.也许是因为那一切都是传说,所以才导致了每一部都如吸血鬼的脸庞一般苍白无力.此片就像是一个搞笑版的吸血鬼,的确也还能说得过去,用他们的另类加上哥特风格然后演唱摇滚乐,在现代化的美国如果不引出古代不勾引爱情那实在就成不了电影了,其实吸血鬼放在美国本土就有些令人不能接受了,当然作者总是会让你看到美丽的欧洲大陆,当然无一例外的我们也看到了爱情看到了来自几千年前的吸血鬼女王,看到了血腥的美丽与繁华.有位网友曾对我说起当你观看吸血鬼影片时就不能考虑太多关于剧情的问题,我在看完这部影片后有了深切的体会…现代勾引古代还能说得过去,当一个吸血鬼手握手机时你还能想些什么呢?还有就是当你在一个现代的演唱会上看到歌星不用任何装备而从天而降时,你的疯狂一定是脑子装满了水泥,而且不止是那么一点点,原来吸血鬼也可以睡在床上,原来他们可以像是中国的神仙一样飞上天就像是飞离了这个地球… …想来也许吸血鬼就是类似中国香港版的僵尸一样的东西,只是香港电影人完全把那个传说中的存在搞成了娱乐版,而国外则发挥了德国人的风格将它们搞得跟真的一样,而且出现了大批的研究者,可能连中国也出现了大批粉丝团.对于吸血鬼的电影或是哥特风格的电影也看得差不多了,想来自己更偏爱的也许依旧是剧情片,所以决定暂时不再搜索吸血鬼,当然如果以后再出现精彩的吸血鬼电影或是文字图片等我想我依旧会着迷.
闲得蛋疼来看这片子。
首先摇滚吸血鬼这一设定,就让人觉得ooc了。
其次我始终也不明白那些人为嘛要冲出来杀主角,出卖同盟神马的,全世界人民都当他是神经病不是么,你不能因为一个人装逼耍帅就想要杀了他。
吸血鬼也是。
这片子不可抑制得让人联想到暮光之城男主对于吸血鬼生涯的厌倦,对于女主的渴望,甚至后面的莫名其妙的斗争。
还有最终boss的路人性。
莱斯特跟夜访绝逼不是同一个了,他会傻逼兮得忧伤会对每天都喝的血突然之间如饥似渴,要是给他换个名字比如嫩牛特还更合适一点。
感觉上更像是独立于夜访的一个现代励志玛丽苏故事。
你看那个丑的要死的女主到后来出落得越发美丽。
你以为是变成吸血鬼的关系么?
切。
那是真爱的力量!
她让那些剪片子写同人画手稿拖资源拖访谈做翻译练英文裸考四六级的粉丝们情何以堪!!!
吐槽一下吸血鬼女王,娇小的体形,出门亮相就以扭腰跳舞做亮点。
这货真的不是吸血鬼蔡依林么?
剧情与《夜访吸血鬼》相比,更喜欢《夜访吸血鬼》多一点,Tom Cruise饰演的Lestat比Stuart Townsend 演的要更帅一点,更迷人一些。
而且《吸血鬼女王》太血腥,虽然音乐很不错,摇滚风格也很好,但是相比之下,《夜访吸血鬼》更显得忧郁、伤感、柔情和烂漫。
备注:Stuart Townsend 英文全名:Stuart Townsend 中文姓名:斯图尔特-汤森德生日:1972年12月15日 星座:射手座出生地:爱尔兰都柏林 Howth代表作品:《天降奇兵》《陷入绝境》《吸血鬼女王》《关于亚当》等
相当一般,原作的精髓是一点也没抓到,把《吸血女王》和《吸血鬼莱斯特》两部作品融合到了一部,最后哪部也没写清楚。
人物已经简化到了基本没有,原著中很重要的双胞胎基本就没什么戏份,最后也只落了个变雕塑的下场。
那些很虚幻迷茫但是贯穿整个原著的梦境就完全没出现过。
演员选择也是个大败笔,阿卡莎,作为吸血女王,在原著中有着无穷尽的美貌和引诱所有人却不失高贵的气质,下面说不太尊重已经逝世的aaliyah,但是好歹也不能让个黑人r&b女歌手演吧,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街舞范儿,就算是远古的埃及女王,也没必要把身体扭成那样吧,崩溃中!!!
杰西,我怎么不记得她和莱斯特有什么牵绊?
还弄了段琼瑶一样的言情戏,这简直是暮光之城的祖宗。。。
然后这个演员,好吧,连外貌也不具备,不是歧视胖妞,而是在这么一片子里出现完全不美型的角色就是犯罪。
最后说说莱斯特,作为Anne Rice整个吸血鬼系列贯穿始终的主角,书中的描写让我觉得他是那种冷静又疯狂,孤独却又悠然自得的矛盾体,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高傲绝对不会放下自己的尊严,崇尚着自由。
然而就片儿里的莱斯特来看,那段琼瑶剧情,完全不是莱斯特的作风,他那种s气质一点没有。。。
倒是louie有可能干出这事儿,还有那种蛊惑众人的气质,基本也是一点没有,这事儿不是说你抛个媚眼妩媚两下就行的。
还是阿汤哥的莱斯特经典,那种疯狂又孤独的气质很完美。
现在这个虽然相貌尚可,但是却没有把握住内在。
不过我实在受不了方脸,这演员也是方脸!!
其余人等没印象了,两部作品结合在一起出来的角色丰满生动没沾上边,反倒是乱七八糟不知所谓。。。
虽然原作是以摇滚乐为背景的,但是那种古典高贵神秘的气质还是挺充实的,反倒是电影,基本就是一哥特MV,实在是遗憾。
像夜访吸血鬼那样的经典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不过在anne rice 的吸血鬼系列中《吸血女王》这部本来就是风格最为虚无飘渺的,横跨几千年的故事,通过各种梦境各种回忆呈现,实在也是不太好拍的。
虽然也许不是那么引人入目,不过一向喜欢哥特的我还是不由的感慨一下,相当喜欢男主角Aaliyah的独特嗓音,有种被拉向深渊的感觉,出奇的震撼和惊心动魄。
Lestat用独特的方式召唤同伴,即使死去也不想自己一个人孤单的感觉让我心疼。
最后,本人本来就很希望杰西最后也会变成吸血鬼,比较如意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3.5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10537 #14th BJIFF# 2023电影人双周入围。差点以为是索科洛夫弟子的作品(不仅地理上有重合,气质真有点像哎),一部当代俄罗斯的洛丽塔,对俄罗斯广袤大地和荒凉的后社会主义风景捕捉得十分到位(中间还经过高加索地区了,确实听到格鲁吉亚语),最后的白海风景也真的很壮阔。流动电影车和盗版DVD真的是最迷影的故事了……#年度佳作候选#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0421北影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