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纯主观如果一切止于11集结尾的live,而12、13集当做后日谈,那么GBC在我个人看来是趋近于完美的作品:有乐队成员的相识相知,有每个人物的磨炼与成长(rupa除外,她出场就是完全体),有矛盾的展开与解决,有故事有感动有高潮,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我本无从挑剔;但现实就是12、13集的节奏崩了,崩的一塌糊涂。
很难想象一部第二季还悬而未决的作品,能在最后一集的高潮live部分给观众寸止的感受,甚至这还是建立在放了op和ed的基础上。
作为观众我不想从什么所谓的东映帕鲁、工期紧、人手不足等等理由来为制作组开脱,因为提供完整优质的作品是创作者的义务,而从结局来看就是制作组对后两集的内容量、叙事节奏、分镜编排,甚至制作经费与周期等等,没有一个合理的统筹规划。
故事是要讲完的,live也是要搞的,既要又要的结果就是讲完故事发现留给live的时间不多了,又不能把前面压缩,又不能再加一集,又不能留给第二季,因为还不知道有没有第二季,所以最后就紧赶慢赶塞了个1分20秒的live,还要加句难绷的阿里嘎多,还要放他喵的一分钟ed,只能说这个结果挺可惜的吧。
反观12集结尾的103播放,现在看来就是为了给nina和hina见面找理由,而制造的一处很烂很烂的转折,为此搭上了大量篇幅从而耽搁了结尾的live。
前面11集主角团经历的磨难已经够多了,真没必要再跌落一次谷底,nina和hina之间的矛盾,也完全可以让nina在live前发表几句感言,再穿插画面剪辑到live里,通过蒙太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最后留更多时间奉上一场惊艳的乐队间的对决。
不过事已至此也无从挽救,我忘不了前11集如此舒爽的追番体验,但这个结尾10分满我只能勉强给到8分,期待东映能带来更优质的第二季/剧场版吧。
(还有那些在二次元里纠结什么现实不现实的,你都看二次元了还纠结个牛魔,哐哐给你两拳)
如果把作品分为很棒的作品和带给我影响的作品,那么GBC会是后者。
作品制作堪称顶尖,如此高质量的3D前所未见,非常棒,相较传统制作更好地刻画了人物表情,立体鲜活地展现了角色的萌点。
不过听说耗费了过多的人力,持续性堪忧,但还是希望能在以后作品中看到这样的画面。
剧情方面,“摇滚”一词无疑是本作剧情基调的诠释,剧中也多次提及。
nina对现实的反叛,不想认输的想法和种种行动,都与摇滚的主题紧密相连。
这一主题在live演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很明显演出相当了解摇滚文化,无论是舞台上的动作、台词、服装,还是观众的反应和现场氛围,都可以说打动了乐迷的心。
整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始终没有试图逃离现实。
摇滚文化中从来不缺少逃离现实的元素。
作品将Nina与家庭,昴与她奶奶这两段关系作为连接现实的桥梁。
但在这两部分的处理上非常平淡,甚至我认为在昴与她奶奶的关系上做了逃避,仅用了live中奶奶的一个镜头来作收尾。
但作品最终还是找到了很好的落脚点,我们始终无法逃离现实,现实中也不只有糟糕的事。
作品通过城市落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上。
最终话,nina说这座城市让她遇到了能一起欢笑,一起哭泣的同伴。
这也是本作与同类作品最大的不同,作品不再局限于高中生视角,拓展到了整个城市中的年轻人。
Nina从高中退学独自来到一座新的大城市生活,这种与传统东亚主流叙事(尤其是中国现状)完全相悖的行为,最终却收获了很好的结局。
因为在这里,有着很多和她相似的人,她们能够在这里建立起羁绊。
作品虽然没有着重提及这点,但其实momoka,智,卢帕和钻石星辰也和她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她们虽然当初做决定时相比nina有一些更好的基础,但这也意味着她们对行业和现实有更深的了解,下这样的决心可能更需要勇气。
而nina当初只是因为一时逆反和感情驱使才来到这里,对她来说可能反而没有那么困难。
本作在这个视角上再向后退了一步。
与那些带着梦想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不同,Nina当初来到这里时可以说对未来一片茫然,只有考大学这个为了给家里人好看的目标。
然而她在这里,经历了新的邂逅,并逐渐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
这座城市,也可以说是这样的社会,给了Nina这样的人一个容身之处。
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也是可以被允许的,也是可以被承认的。
这就是作品最大的摇滚之处:对于传统主流叙事的反叛。
可能我的想法有些天真,但现实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苦海。
剧中的“现实”或许轻浮,但真正的现实中也有很多可能性,现在,在东京,在川崎,一定也有很多像nina一样的人在生活着。
最后多嘴一句,我相信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是可以这样的,我们要相信自己有选择,也可以做这样的选择。
实在不想写成剧评的,就当是个超长了的短评好了。
其实也不是评,只是想法。
勿喷。
2024四月季的番,许多都围绕着“未来”这一问题作答。
GBC给出的答卷,几乎是最佳地糅合了现实感与希冀。
无论是486在自我与祖母间找寻方向、nina与父母的和解、mmk对昔日乐队的看法,以及最重要的本季并不成功但继续前行的结局,都体现出花田十辉对本剧基本色彩的把控——在现实中依然露出针刺,握住荆棘却仍生活于现实。
但也许这样的色调,也同时是对本作令人尴尬的矛盾感的一种隐喻。
从本身作为偶像乐队企划的gbc打出“不要成为钻石星尘”这一主要戏剧冲突点开始,刻板化的摇滚“叛逆”标签与商业化的本质内容就形成了经典的充满虚伪感的矛盾。
当观众享受着“叛逆的”“非主流的”“抒发自我的”主题时,实际上却正落入了“大众的”“迎合的”“随波逐流的”预制菜窠臼。
本作本应以音乐为核心武器,但涉及到音乐的所有台词(比如乐队成员间关于音乐的交谈)却充满了没有任何内容的车轱辘感,令人尴尬地认识到,花田十辉对音乐完全没有认识,且并不想着墨于此(当然,单从第一集那个惊心动魄的摔吉他以及奇特的街头表演就可以看出了)。
3d是顶级的,但如此长期的员工压榨下,倒也没什么值得评价的。
《哭泣少女乐队》观后——总的来说是称得上优秀的作品。
音乐很不错,角色设计非常好,剧情紧凑有趣,喜怒哀乐都是有的,感动的点也有,乐的点也有,所以说角色很丰满。
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是我认为最有生命力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
哪怕所以人都在重复无数次徒有其表的常识,但,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不要随意被他人强加的话语所左右,活出自己的人生就足够了吧!!
强颜欢笑、阿谀奉承什么的,这辈子都不想做这样的事情啊。
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样的人生是充满活力的吗?
可以被称之为有活力的吗?
我不这样认为。
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裹挟着艰难的走着别人为自己规划的人生,请为了自己而活吧!
啊,啊,啊,多么美好,多么无聊。
首先说一下观感吧,个人认为这部番是四月最好的一部番,没有之一。
开播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期待,但随着故事渐入家境,这部番的讨论突然广了,看的人也突然多了。
话说回来,本作最大的特色还属于其充满爆点又不失逻辑的角色冲突的刻画。
从最开始的女主的心结,桃香自己的心结。
还有妮娜对于音乐这条道路的归属感。
以及nina和家庭之间的矛盾。
当然这之中还有穿一点小智的个人戏跟斯巴鲁的个人戏。
然后所有的问题解决完之后就开始比拼了跟钻石星团。
然后最后又来了一个潦草但又不失风趣,给人一种啊,这就出完了的感觉的结尾。
归根结底,这部番主线上是一堆有青春期烦恼的少女抱团取暖,最终组成乐队的故事。
但其本质还是对于成长的描写,对于青春的刻画,该说不说花田十辉这位编剧确实是在gb c这部番中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
作品整体上给人一种很实的感觉,非常充实。
还有就是在人物情感的铺垫上以及主线穿插过程中的独特叙事手法。
比如说nina跟陶香之间的矛盾是一级铺着一级,然后最终在第八集爆发。
感觉就像一颗长满了脓的痘痘,然后你把它抠爆了的感觉非常的爽快。
其次就是一些角色塑造上的事。
本座将大部分的重心放在女主妮娜的身上。
而随着这部番的完结,监督亦或是编剧的这种手法。
取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的。
观众通过带入nina这位小孩哥的心里,体会他的成长。
最终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nina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个体。
它相当于一个主电路的作用,有nina,然后分出竖条直线跟桃香啊,跟小志啊跟a之间的几乎所有事情都是由nina串起来的,所以nina这个角色塑造的成功恰好体现了本座在剧情上的成功剧情聊完了,然后,本座的演出也是非常一流的,比如说第五集的live跟第11级的live。
这两个live表现的真的是超级强,尤其是第11集的各种转场,大钱小镜头切换,然后2D跟3D的转换,然后再还有人物经历的代入。
都是非常出色的,还有演出,还有一部分是体现在人物情感的爆发上,比如说妮娜每次激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那一部分的演出也是非常到位的,包括说配音演员的出色发挥啊,配乐啊,整个演出的节奏啊。
最后的最后就是最后一集了,说实话,给人一种有种不够看的感觉,尤其是最后的live结束之后,主角团有四五次乐队跟大家告别,然后直接转ed,感觉说非常突然。
但是,这并不妨碍本作的优秀,唉,好希望第二季啊啊啊啊啊。
就在最近,四月爆款原创新番《Girls Band Cry》迎来了完结,以一个饱受争议的结局在这个盛夏给每一位观众留下了爪痕。
而作为2.5次元企划的TOGENASHI TOGEARI(无刺有刺)乐队也将迎来线下展演活动。
无刺有刺乐队 川崎演唱会宣传海报同一时间,另一个传奇少女乐队动画作品《BanG Dream It's MyGO!!!!!》也宣布了最新剧场版的PV。
两部动画都是真人声优出演动画中的乐队成员,同样是3D类型的动画风格,主题也都是“少女+乐队”,叙事的主题也是围绕着少女们的内心矛盾而展开。
两部作品因为风格相似经常被观众们调侃,各种二创中也有两部作品的“联动”,但是始终是没有任何相干的作品。
只不过是迎来了同样忙碌的下半年而已。
直到2024年7月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闻发布会如同闪电一般,划破了天空的漆黑一片。
只存在于梦中的幻想,观众们的调侃,居然变成了现实?
两支传奇少女乐队确定了联动演唱会,用BanG内的游戏术语来说,就是“对邦演唱会”(两支乐队之间的PVP)新闻发布会上,更是邀请了MyGO乐队的主唱高松灯的配音演员羊宫妃那,以及无刺有刺乐队的主唱井芹仁菜的配音演员理名,采访了她们对于对方乐队的看法,以及对于联动的一些感想。
最终也是确定了在2025年1月举行联动线下演唱会。
新闻发布会摄影图片 左:羊宫妃那 右:理名但是,两支乐队的硬实力在粉丝们看来胜负已经分晓,与MyGO乐队同步“现实(reality)”与“虚拟(character)”的乐队理念不同,无刺有刺乐队在创立时期已经是一支主打三次元的乐队,乐队的成员也是通过层层挑选而出,是东映公司大力扶持的乐队。
乐队中的主唱理名更是仅有16岁的先天摇滚圣体,在配音和演唱方面虽然都是初次实践,但是已经爆发出极强的天赋,有着出色的演出表现。
网友们看见这样的差距不禁开始担忧起MyGO乐队的处境,并表示“MyGO打刺团?
真的假的?
”
不过,就像发布会中说到的,两家乐队的粉丝不要互相拉踩,而是通过这一契机接触对方深爱的作品,变成“二刀流”。
但是,国内的网友纷纷表示“有没有一种可能,两部作品的观众都是一批人?
”而在笔者看来,比起噱头满满的“对邦”,这一次联动的目的还是在于推广知名度。
作为同种类型的作品,必然存在着同样的受众,两支2.5次元企划乐队此时都处于上升期,此时的联动不仅让观众们直呼期待。
同时也可以让只看过其中之一作品的观众借此机会了解另一部作品,进一步使得具有宣传性质的动画发挥作用。
这一次突然起来的联动,也的确引爆了热度,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样两支乐队。
喜爱作品的观众买账,不熟悉作品的观众也被吸引,企划方也收获了作品的讨论度,也是皆大欢喜了。
文:白糖先森
女孩子玩乐队也算是名作辈出的题材,早年有使山田尚子一战成名、音乐CD创造了当年日本Oricon公信榜动漫歌曲新纪录的《轻音部少女》,近年有掀起热潮近乎“封神”的《孤独摇滚》。
但蜂拥而上的结果就是成了新的“八股文”,乐队里要有某个因为某种原因离开其他乐队的A,要有A的迷妹B,要有性格奇奇怪怪的“家里蹲”C,要有个家世良好却不愿意接受安排的D,然后这些人因为命运的安排走到了一起,开始搞新的乐队,当然乐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也可能会有些争执和误会,但不用担心,最后肯定是会圆满解决,在LIVE中完美结束。
OK,这样的套路看一部尚可,看两部就已经开始无聊了,看第三部那真的只能说观众老爷真好伺候。
本季两部少女乐队番也都没有逃出这样的套路,所以注定不会给予高分和推荐。
《夜晚的水母不会游泳》,工业糖精超标,人物性格、剧情发展美好得没什么真实感,套路化严重。
制作质量不错,但也就是良作水平。
《少女乐队的呐喊》,看得很难受的3D画面(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原因),真实感比水母更强,女主性格别扭,剧情稀薄,但看得出想玩点不一样的(比如竖中指),歌还不错,有点摇滚的感觉。
话说,我心目中少女乐队题材天花板是《佐贺偶像是传奇》,哈哈哈。
完结了,做个总评:3D效果绝对是我见过所有3D里面最流畅,最生动的了,每个人物的小表情和小细节都很灵动、可爱,还有女主nina的塑造,这个女主和其他动漫的女主不同,她不像其他女主那样完美无缺,她有缺点,但你每集都能看到她的一些成长,我觉得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有人不喜欢她很正常,但是你如果因为不喜欢她而给这部作品全盘否定的话,这部番可能确实确实不太适合你个人觉得观感最好的三个神回是第5话、第8话、第11话,第5话和第11话的live看的我是真的爽,特别是nina的动作,看的我爽死了,台风十足除此之外我得聊聊这个结局,我说真的,这个结局确实是太急了或者说很普通,感觉不像结局,更像是过渡回,如果能把op和ed删去就好了,或者是把op去掉也行,因为这个ed属于后日谈吧,等于是完结之后发生的事都用ed表现出来。
最后的live部分我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只唱了半首歌,我以为会像11话那样唱整首的,而且我刚刚去听了一下完整版,我觉得最后一集就应该放完整版才对啊,大结局了你还唱半首歌,总感觉差一口气的感觉还有就是nina喊的那段我感觉好像有点断断续续的我敢说这绝对不是声优的问题,这就是音监的问题,能把这段剪成这样,还给它放出来也真是神人了,严重怀疑音监是不是开摆了,总之我最喜欢的两个live是第5话和第11话。
不过其实之所以会这样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这部番的投入本来就多,最后一话工期算是爆炸了,监督酒井和男拉人来做、甚至拉他妻子过来了。
不管怎么样,还算是平稳落地了吧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番确实有缺点但并不影响我在过程中收获到的快乐。
即使结局怎么样都并不影响在过程中收获到的快乐,就是真实的仁菜贯彻了摇滚精神,没有向钻尘服输,重开头到结尾一直没服输,就是不服输,全都在劝仁菜服输,但正因为是仁菜她不可能服输,她的经历告诉她服输的后果,不能妥协,因为这是不摇滚的。
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类型,更是一种精神。
摇滚可以反抗、可以叛逆、可以蔑视一切,可唯独就是不能妥协,妥协的摇滚是死去的摇滚是什么让刺团能走到现在的话,核心就是nina,能走向成功也绝对不能少了nina,她会用她的精神去感染周遭的人,也是这部番想要传达的青春和热情还有不服输的勇气,就像rupa遭遇客人嘲讽后仍然强忍着负面情绪去面对并说出那句“正因如此我也需要摇滚啊”
(希望能有第二季吧)
优秀的演出好听的歌曲习惯了3d之后发现对舞台效果提成巨大剧情。。。。
与其说是少女乐队的呐喊甚至感觉有点像暴力治愈乐队心理问题的地方(夸张说法没有别的意思尊重每个人的内心)但是我真的不太喜欢主角仁菜啊。。。。
是不是我年纪太大了一些想法都理解不了了😭😭😭😭可恶啊果然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年纪的事,岁数大了已经远离“少女乐队”了但是是好看的,喜欢桃香😭,很理解桃香的想法,好爱486十二集十三集简直让我对仁菜的想法感到无语,如果说长大变成成年人就是会想我现在这样权衡利弊畏手畏脚的话,那我想我承认自己老了,感觉仁菜也很狡猾啊,一整季都想强调桃香没错,桃香是正确的,但是离队分什么对错呢,桃香也没觉得他们是错误的啊,一次次的强调桃香是正确的,一路走来多么不容易本质上是自己不愿输给好朋友,个人恩怨强加在整个团体身上这样就是对的吗,而且周围人都愿意陪她啊说不好是羡慕还是嫉妒了
其实很晚了,通宵看完,本来打算倒头就睡,但又害怕睡醒之后现在的心情便忘了个七七八八,那便太可惜了,所以还是伴着渐亮的晨辉写下我的感想。
我喜欢这个结局,虽然看到很多人说在11集处截断就好了,但我喜欢这个结局。
在我个人的角度,不论制作公司的企划是怎样的,花田十辉又是怎么想的,我从12、13话看到的东西,恰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我想赢,但其实,我更不想输。
其实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萌生一种想法,如果用不同的文学分类来归类这些少女乐队的动画,gbc会属于哪一类?
我觉得是现代主义,部分涉及“功利商业乐队才能成功”这一问题的同时,强调人的选择,不论是nina的选择放弃学业专心音乐,mmk放弃商业化的diamond dust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是486为了奶奶的笑容选择演绎、又为了自己的喜爱坚定了音乐的道路,处处都体现着人对于自己道路的选择、对于“自己”的定义与选择。
存在主义说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现代主义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作品中书写人的选择以对抗现实的荒诞。
“人”应当自己定义、自己选择,不然如何称为“人”?
所以我爱这个结局。
在我看来,结局不只是为了第二季铺垫,哪怕没有下文,这样的结局也比断章在11集处更出色,因为12、13集更深入的探讨了人的选择的问题,也就是我提到的想赢与不想输的问题。
面对diamond dust的约战,nina是想赢的,不只是约战,更是面对绝交的旧友、面对旧友对于世界与选择的看法,她想赢。
事实上整个gbc自从比如主线开始一直贯穿着nina想要赢、想要证明自己的想法,当然也不知是nina,mmk、486、智和rupa何尝不是如此,她们都有各自所想要证明的、想要赢过的东西,是生活、是过去、是某种社会默认的“惯例”,如此种种。
如果在11集结束,那大概就是面对荒诞或者更单纯地说面对“看不顺眼的事情”的好胜与拼搏罢。
但12、13集说了另一个点,“不想输”。
不想输和想赢看上去是一样的,实则却截然不同。
如果现实看上去怎么都没有赢面,那怀抱“想要赢”的想法是很难支撑人一直走下去的,怀疑、迷茫最后走投无路的消沉,最后堕入荒诞成为本想要赢过的对象的一部分,乐队或许不会这么沉重,但生活会,现实会,我们在现实面前总是渺小无力,我们试图赢过它,赢过惯例陈规、赢过习以为常、赢过规律或者其他什么,但我们并不能真正“赢下来”,任我们如何努力,它们仍立在原地、岿然不动。
是啊,我们唯能以“现实”形容现实,现实就是如此。
想要赢的心终会在一次次冲击之后消沉,mmk便是如此,她一度退缩,虽然在nina的鼓励下也一度愤然再战,但面对几乎不可能赢的对局,她便又一次退缩了。
如果只是想要赢的话,这样便也无可厚非。
但nina所展现的却不止于此。
她一直说她想要赢,想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其实她是不想认输、不想承认对方对了而自己错了,不想背叛过去自己的选择、背叛自己内心的坚信,不想输、不想输、不想屈服、不想认同,绝不!
正是这股“不服输”,让她没有如mmk一样退缩畏惧,而是能够不断的呐喊、呐喊自己才是对的,自己绝对不会屈服。
勇气的证明不是砍断恶龙的头颅,而是敢于向恶龙拔出宝剑。
证明自己没有屈从于荒诞不是靠销量与收入,而是迈出的不屈服的那一步。
或许旁人只能通过成功了判断你们是否做到了“不屈服”,因为第三者并非全知的神明,他们需要“证据”,但我们不光是为了向旁人证明吧,向外人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向外人证明自己没有输,或许也有、这样也很爽,但绝不只是这样吧,更重要的难道不是“我不想输”、“我不想屈服”的呐喊吗?
比起胜利本身,这样绝不低头的蛮劲才是最让人着迷、最能给人以力量的啊!
胜过现实的希望总是渺茫,规律就是规律,现实就是现实,我喜欢做梦,但梦照不进现实。
那就随它去吧,难道不是吗?
难道梦一定要实现才是美梦吗?
难道打不过恶龙宝剑就不再锋利了吗?
想赢、想要战胜,但更多是不想输、不想屈服吧!
只要自己永远不低头,或许没有能够战胜荒诞,但荒诞也同样无法战胜自己。
或许我们永远也战胜不了现实,但除非从我们口中说出我输了,除了我们低下头行动上妥协了,那现实也就无法战胜我们。
即便diamond dust人气更高、收入更多,即便“对邦”输了,输了一次又次,那又如何?
只要我仍有斗志,只要我仍未屈服,那我就还没有输。
而这恰是我从12、13集感受到的,无关最终对邦胜利与否,无关是黄部长去的solo还是被真由夺走,无关什么现实主义还是戏剧的完满,这两集所传达的,或者说我最为接受者所感受到的,是从挑战现实与荒诞的“想要赢”到不断挑战现实与荒诞的“我不想输”,而这也是我喜欢这个结局的原因。
some day our path part ways in the forest we seei know what you seek, but it isn’t for mei wouldn’t change, won’t give in it’s vital to meeven alone, i’m proud of my beliefs这是sdorica这首歌的歌词,在几年之前看一个视频(似乎是克劳关于明日方舟长夜临光解析的末尾的配乐)的时候偶然听到并深深地喜欢上的,在我写的时候不自主的蹦进了我大脑。
我觉得于gbc、于nina、mmk,也包括486、智、rupa而言,非常合适。
服了,又进水又摔不调音不插电直接嘣嘣嘣弹啊;期待对邦,给小羊一点教训!
3d很有意思,歌好听,人物刻画和剧情纯💩
你的下一部Mygo何必是Mygo
整个动漫塑造最差的就是女主的人设,严重影响观感,乐队里真的除了女主都很喜欢,这恶心女主看到9集就看不下去了,莫名其妙发病对着关心她的女二发脾气,还天天教人家早来大城市拼打了3年的女二做人,你个被霸凌中途退学的女高中生凭什么教别人人生道理?呸恶心
救命啊如果不会深刻地处理理想与现实或者人际情感或者家庭等等塑造角色内核的问题,就不要花好大好大的篇幅去看似深刻地体现它,然后淡淡地解决好吗
好久没有这么好的看番体验了,追梦少女乐队永不过时,狠狠追番,启动!
戏里戏外都让人尴尬
3d很棒,好流畅好有动感。人设好看,颇为时髦。但与之相对的,略老土的人物塑造、差一口气的剧情还有炸不起来的音乐,都成为了有些泄气的地方。
怎么编剧这10年没进步反而退步了。东映这么有钱这3d做的是什么鬼,音乐是什么鬼,罐头音乐,音乐番歌得好好写吧,还不如凉宫春日,剧情吧还不如ll,总体来说感觉是孤独摇滚的废案被拿出来塞时间
吵架和好唱歌,吵架和好唱歌。
最后一话收尾的挺好的,喜欢hina,唯一遗憾的就是整季都没有Live感的舞台,但是剧情制作都是平稳落地了,好看的。期待一下现实中之后go团vs刺团的对邦了。
如此浓重廉价的鸡汤 一点也不rock啊😌
牛逼,比mygo还要强一万倍
跟mygo坐一桌的东西,你tm结局在致敬腰斩五条悟?
…第八集,不把生命当回事的人不配得到尊重。活该你被校园欺凌。怎么,被欺凌很了不起?是不是觉得只有你经历过呢?很不巧关于欺凌和车祸我都经历过,这种不珍爱自己生命的人,事前还给了ももか一巴掌,你真的关心其他人么?2024-07-07 看完了,好无聊好老套的说教。觉得别人在对你喋喋不休的说教,你一个梦想动漫何尝不还是在对着观众喋喋不休呢?女人搞音乐果然是丑陋无比的动漫剧情。
女主有负面情绪时从身后散发的暗涌流动的情绪影子让人有种真实感,没想到2.5D现在的表情已经这么丰富了,奉献几场好的演出,也算值回票价。
受不了这画风
拙劣
跟着v看了几集,要不是有v的高强度吐槽看不了这么多。角色和展开都带着一种十年前鸡汤日剧式的天真感,倒是不鸡汤,直接开挂,脚的特写虽多,但不像十年前卖肉番那么刻意,算是新瓶装白开水吧。歌难听。
花田十辉答应我下次别拜爹行吗?一开始期待能把“我没有错”——不妥协断绝关系上京搞乐队的生存焦虑写精彩,然而斧凿之气过重逻辑令人发笑矛盾只为冲突而存在。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爱沾边霸凌重拿轻放,还试图歌颂父爱如山让因霸凌产生自鲨念头的女高生给装聋作哑爹大大的拥抱。平时跟死了一样的爹偶尔关心一下就可以痛哭流涕,所以爹越死越关心你是吗?搞清楚观众不全是儿子,对所谓的“沉默但可靠的背影”不止无感还反感吧。花田屋久是中了什么蛊一齐在9话发病推翻角色形象、边缘化角色?不过gbc比夜水母好在还有一个完整的桃仁关系性。只是两年不追原创动画一下遇到俩神经病真让我受不了,ChatGPT什么时候能淘汰低质脚本家?好吧刻薄时间结束!抛开剧情不谈我是推荐的,尤其是音乐演出部分,理名的演唱力強すぎる,鲜活的十六岁,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