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一位女权主义的les,虽是过气诗人,但才气依旧不减。
看他骂人的架势和傲慢的态度就知这绝非一位普通简单的奶奶。
奶奶有过荷尔蒙旺盛的年轻时候,也疯狂,后发现自己是les,遇到一位终生的爱人,她们携手度过很多年,爱人的离世对奶奶打击不小。
之后又与一位年轻漂亮幽默学识渊博的女性交往了4个月,坚决分手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太爱不能耽误人家的未来。
外孙女的造访,为了筹钱奶奶想尽各种办法,这一跟踪呈现了奶奶的生命轨迹,敢爱敢恨,我独立我自由我傲慢我的人生自己做主。
爱上这样的奶奶,物质精神独立,我爱咋咋地。
也时髦也打扮也爆粗口也打人也爱家人爱人。
有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不用任何人可怜和行善。
最后奶奶的背影有些被打动,不是因为同情她的孤独而是因为她动情的爱和潇洒。
我想说这就是我想成为的目标,开放态度对待一切,包容我的家人和爱人。
❤️
看完影片后,情绪看似杂乱无章,但确实印象深刻,值得深思和回味,非常好看。
因为比较喜欢欧美描述人物传记和叙述生活的影片,刚开始还以为是讲述祖孙两代人的感情因为堕胎事件而变得更加融洽的故事,看完后发现完全不是预想中的,讲述的是通过Grandma(名叫Ella)的大半生来展示的更深层的东西——女性,孙女Sage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线,引出Ella的“放荡不羁”的生活以及爱情故事。
整部影片以节段的形式铺展开,总共包括六个部分:1、endings 结局2、ink 墨水3、apes 猩猩4、the ogre 怪物 5、kids 孩子们6、dragonfly 蜻蜓开头便以endings开篇,内容也很直接,两位拉拉Ella和Olivia不知为什么吵架,四个月短暂恋情后年长一方Ella提出要分开,开始还纳闷着呢,这个Grandma很牛叉啊,虽然写了很多诗,但已过气,这么大年纪还追寻着自己的lesbian爱情,一个芳龄貌美的女朋友说不要就不要,心也够狠的,但是在她冲澡时的大哭中,我隐约体会到了她心中的痛与无奈,她或许不是不爱Olivia,只是另有隐情:比如她觉得自己年事已大,又是过气诗人,自己孤独终老倒无所谓,但她不能连累自己的爱人,她要更多地为Olivia考虑,为她的大好前程考虑,所以她选择了自己承受痛苦,以一种恶的面孔去让她重新选择生活。
果然,从影片的最后能够看出我的猜想应该是对的,她是很爱Olivia的,但是,她改变了方式,变成一种柔和的告别方式,最终他们会如何,我觉得也不重要了,因为她们的心扉已经彻底敞开,知道互相心中有爱就够了,我倒是喜欢她们能在一起(lol)。
第三节apes讲述的是Ella想通过卖书来筹集孙女的堕胎费,但是结果却是以一场激烈的骂街结束,钱没拿到,还把店主和前女友骂了一通,这里提到了一系列的书,估计不懂历史背景的很难看懂,我也没十分明白,后来也是看影评有人说到了那几本书的意义才知道的,导演想通过这个片段向大家展示女权主义。
但我想多说两句,为啥店主出那么低的价时,Ella会如此生气,可能也跟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有关,因为在她眼中那些东西是宝贵的,但是店主同样作为女性,却是对其一副厌弃的模样,这让她很恼火,说不在一个思想层次也好,怒气不争也好,反正触怒了她。
里面讲到了很多女性角色,Grandma Ella,Sage, 妈妈July,变性刺青师,Olivia,Violet等,但每个角色给人的感觉都是很特别,同性恋、变性人、女强人、早孕,这些词都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词:人权自由(女性),她们同我们平常思维中的女性好像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种多维度的描写刻画让我们影响深刻:女性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世俗的眼光有很多,但怎样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说实话这么多叠加在一起还确实挺前卫的,我也不太能接受。
里面还讲到了男性角色,包括Ella老情人,Sage的混蛋男友,Olivia的父亲,最后的司机,每个男性都似乎是反面,或许这也是剧情需要,导演想让这些男性展现的狭隘、不负责、记仇等等更加衬托出女性,目的只有一个强调女权,女性有权决定自己做什么,有权给自己足够的自由。
Violet从片头到片尾,都或隐或现地出现了好几回,她应该也像Ella一样,坚守爱情,待人和善,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记住她、喜欢她,也不会让Ella始终牵挂着她,这个人物的若隐若现也很好地衬托了主题。
Ella的一生在大多数的眼中可能是荒唐的,是不值得推荐的,但是最后她几声爽朗的笑声却是像在告诉世人:我的生活我做主,我喜欢Violet,所以我离开男人,我就是不羁放纵爱自由;我生下了女儿、孙女,所以我要学会爱她们,以前做不好一个好母亲,但现在我要做一个好姥姥;我敢爱敢恨,拿得起也放得下,最后去找Olivia说明了一切。
看完整部片子后,心中久久都未能平静,Ella在夜晚中爽朗的笑声萦绕耳畔,笑出了追求生活自由,笑出了勇敢的爱情宣言,笑出了百态人生,笑出了世界虽大我却能独善其身……
年轻的外孙女未婚先孕,找到性解放一代成长的拉拉外婆想要借钱打胎,作为一个过气的女权诗人,外婆也穷瑟瑟的,当机立断拉着外孙女走上筹钱之旅。
而整个故事浓缩在短短的一天当中。
在这一天中,grandma无奈的与她的过去重逢,她的爱与恨,她的欺骗与伤害,她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挣扎,她一辈子难以处好的母女关系……影片结尾时她长叹一口气:it was a long day.影片其实拍的一点也不煽情,grandma又是一个愤世嫉俗,固执,易怒,厌男、厌世,各种棱角的T,但是过程中就是会有很莫名其妙的情节打中泪点,大概是女性都有过这样不得不面对自我与过去的经历。
顺便记一笔,我总被问为什么喜欢看老年主人公的片子,就像grandma在片中的台词说的:“I like being old. Young people are stupid.”
欣赏这种存在的方式大概只有美利坚这种自由的国家才会出现这种神奇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就算是父母和孩子,成年(或者未成年)的时候就有独立的权利了。
而且每个人都会尊重你的选择,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
这种感觉很好啊。
就算堕胎这种事情也只需要自己选择就好。
或许在中国,这种事情是难发生的,一家人就一定要时刻保持联络,时刻紧密相连么?
每个决定,每个选择都要经过很多人的同意。
我希望我家里人都可以十分的独立。
也没有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只是更加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圈子。
其实很欣赏外婆的这种态度。
不需要谁来帮她,自己解决,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义务就好了啊。
可是在中国,这种老人大概是很少很少的吧。
不是想把他当一个老人来孝敬,而是当一个朋友,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的那种。
关于blgt的一点感想片中的所有角色对于同性恋的态度都是十分平常的,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同性恋而特别照顾,或者特别反感,就像对一个普通人一样的看待。
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支持,平常的看待。
无喜无恶。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人会特别“关照”同性恋这一群体(不是吐槽腐女)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因为特别的关注就把这一群体推到推到一个特殊的位置。
其实本人大概是个双,但是觉得迈开哪一步真的好艰难,我又是个比较懒的人,所以啊,就缩小下择偶的范围,圈在male这边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没有那么多的困难要去克服。
想到自己身边一个T朋友,是个十分不理智的人,冲动幼稚。
很怕他会为自己现在的选择后悔,因为毕竟我就是一个怕后悔的人啊。
堕胎的感想支持吧,毕竟只有双方准备好了,能够负责好这个孩子成长的时候才能够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片中外婆想对那个跟妈妈反对堕胎的小女孩说教时候,却被反打了一拳,看这有那么点自嘲的意识,也觉得是对于独立的一种表达吧。
不是小孩就没有自己的想法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珍贵的,没人能把自己的想法附加给别人
故事集中在一天,讲述女同性恋外婆Elle与孙女Sage,在一天之内,四处筹钱堕胎的短暂历程。
这一天的人情冷暖,一窥外婆这个老文艺女一生的大部分经历。
电影开头十几分钟就大概交待了人物的性格与故事背景。
外婆是一个过气的女诗人,虽然外表生猛但内心充满温情。
为年轻女恋人的未来考虑,假装绝情的与对方分手,并刻薄的撂下狠话,“你不过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备注!
”孙女Sage在外婆与年轻恋人分手后的这个早晨,找到外婆借迫在眉睫的堕胎手术的钱,一共500美元。
愤世嫉俗的外婆,刚把自己所有的信用卡剪掉,做成可爱的风铃。
拿不出现金的她,只好带着孙女,开着一辆随时可能挂掉的车,开始了筹款之旅。
整部电影的剧情清晰的分为了6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和意外,一气呵成。
像一本有点意思的清新小说。
筹款路上,外婆找到曾经施过援手的黑人变性刺青师、想买她初版收藏书的咖啡店女老板,40多年前自己抛弃的前夫……1、endings 结局2、ink 墨水3、apes 猩猩4、the ogre 怪物5、kids 孩子们6、dragonfly 蜻蜓电影中,外婆去见前夫。
他们再度相逢,见的第一句话是各自感叹时光流逝。
同时,两个不羁的人都感叹,“I like being old. Young people are stupid.”电影里,老年人的角色活的比年轻人精彩有趣的多,他们按照自己的性子,活的洒脱、特立独行。
而年轻人活的怯怯弱弱。
外婆Elle,曾一声不响的扔下船上的前夫,并擅自打掉肚子里的孩子,最后一夜情生下女儿。
年过半百,依然性格火爆,敢爱敢恨。
在咖啡店,故意把咖啡洒在地面上,表达对老板的不满。
用球棍殴打孙女的前男友,并拿走他抽屉里的大麻。
除去那些幽默的台词,不好相处的外婆也有一些可爱的温馨细节。
比如。
外婆Elle身上一共三个纹身,手臂上已经去世的最爱的人“Viet”名字;肩膀上纹的是只蜻蜓,就如她自己,外表傲娇、不羁,其实内心柔软;筹钱路上,又纹了一个“O”,孙女猜出是新恋人Olivia名字的首字母,但外婆嘴上不承认,“0代表着循环,也可以代表Olivia的首字母。
”,你看狡辩起来的外婆也真是可爱。
“I always liked women. I just didn't like myself.”外婆的这句台词也是酷极了。
前夫吃着煮玉米的健康生活,风流成性,结过十几次婚,却依然长情的保持外婆Elle爱恋之心。
30后见面,向对方要求一个真正的吻,并珍藏着Elle年轻的照片,就放在装着护照与钱的小盒子里。
孙女Sage是外婆的反面,她浅薄、软弱,害怕面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勇气自己找男友要钱做手术。
不知道波伏娃,以为某本女权著作的单词是《X战警》里的人物。
她说,自己身边的人很无趣,连说脏话都来回那么几句。
更别提孙女Sage的前男友了,没有承担,没有礼貌,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赖。
电影有趣的另一个地方也在于一些无关的小细节,似乎也在说现实并不如你想的那样美好,年轻人更是这样。
比如外婆蹲下来,对带着满手带着可爱塑料珠子的小女孩讲道理,告诉她,“这个世界这么宽广,不要和你妈妈在这里浪费时间”。
小女孩没有作任何回答,而是出手狠狠的对着她的脸给了一拳。
还有外婆最后搭出租车回家,顺道去女友家里表明心迹,让司机原地等她5分钟。
年轻的司机满口答应,却没有契约精神,等外婆出来的时候,车子早已经开走了。
此外,作为一部女权电影,不仅隐晦的表达年轻人的不屑,一些细节似乎也在表现男人不如女人。
比如狭隘的前夫不肯放开自己的心结,最终拒绝借钱。
而变性后的黑人刺青师,仗义的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女儿公司的男秘书一无是处,最后还是得靠女人解决问题。
还有Olivia的母亲明显比父亲更开明。
You bite my wings, Attack me midflight,Evolution's knife Pressed to my throat.Olivia的妈妈,在看到女儿年老的情人走进家中,依然表达出对这个诗人的欣赏,深情款款的吟出外婆早年写的这两句诗。
这是外婆内心柔软的写照,也恰当的表述出她与Olivia的感情现状,也表现出Olivia母亲对女儿这段感情某种程度的理解,对应父亲的一声长叹。
总体而言,电影剧情不复杂跌宕,不煽情流俗,饱含情感。
一部简单的女性成长心迹的故事,没有讲大道理,但道理自在心间。
外婆、母亲、孙女三代女性似乎在这一天之中,得到蜕变。
最终,外婆与年轻的女恋人和解,女儿与母亲Elle的关系得到和解,孙女Sage与自己和解。
每个人都得到生命里的一段成长。
最后的画面,外婆独自悠然地走在夜晚的街道上,自顾自的仰头笑出声来。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人生路很长,但是有回忆,伴着你前行。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不打羊
最近颁奖季,一直在看“严肃认真”滴片子,突然间来一个久违小清新看得异常开心。
这是一家子女人的奇妙组合,三代女人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性格和可以眼见的不同的人生,太有趣了。
外婆是个嘴巴极其恶毒的老年拉拉,看样子算偏T的吧,年轻的时候迷茫过,冲动过,任性过,但是凭着一颗爆点略盛的文青心,一路嗨到老年,一把年纪了还剪信用卡,带着孙女一路骂街一路要钱,活的自我,洒脱,张扬。
但依然为情感伤,为自己这一路来的任性所带来的一些后果黯然。
虽然我不要老了还缺钱花,但好羡慕这种逮谁骂谁的劲,活的可劲潇洒。
妈妈是个女强人,用捐精的方式生了个女儿,脾气同样火爆,但是世故精明,活的滋润跋扈,但是没有爱情,跟母亲和女人关系紧张,如何和家人维持好关系也是这位女强人的难题。
孙女/女儿二十岁都没到,鲜嫩得不要不要的,小姑娘青春期叛逆不懂事,被贱男伤害后有外婆给出气,有妈妈发怒后的心疼,虽然太嫩容易受到伤害,好在前路还很长,相信有两个如此前辈在眼前,姑娘之后的路会有滋有味。
其实还有一个没有出现的violet外婆,亲外婆的女友,虽然亲外婆是血缘,但是无论是妈妈还是小孙女都更加亲近这位已经过时的外婆二号,就算她没出现,我们从其他人的言语中也可以知道,violet外婆是个可亲可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活的可明白的女人,就算早逝这辈子也够了是吧。
我喜欢这种三观可正的女性电影,活着是辛苦滴,作为女人活着更是哎呦哇啦,我们需要这样充满活力,现实却阳光满满的女性题材来是不是撒个欢
电影结尾主题曲《Bella》——Angus & Julia Stone 这首歌会令你第一时间,感受本片的温情调性。
同样是关于岁月与年长女性的故事,这部《与外婆同行》没有《45周年》里那样的感伤。
镜头中,充满了明媚的阳光,高饱和度的场景与服装搭配。
三位主人公的内心戏,复杂又受挫的同时,饱含着积极面对现状的态度。
<图片2>这部获得了2015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十佳独立电影奖的作品,确实是围绕女性主题,但不是狭义的女权主义,而是关于更大的主题。
就像影片开头引用的话语:“Time passes. That's for sure.”——Eileen Myles。
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说:“ It's ture. It's so ture!
”<图片3>关于时间的话题,令人想到了《爱在午夜降临前》,那位伴侣过世的老人,在晚餐席间提到:“We appear and we disappear. And we a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的经历在Passing Through。
我们从别人的生命中路过,别人在我们的生命中走过,如此而已。
“Someone appears and someone disappears, like a sunrise and a sunset.”。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部影片的三位主人公——外婆:艾丽、母亲:朱迪、孙女:塞奇,刚刚好凑成一段三代人的家庭伦理剧。
只不过在2016年这个敏感话题扎堆的年份里,故事必然会发生在那些不太普通的家庭里。
同性伴侣的问题、同性伴侣抚养子女的问题,女性自主堕胎的问题,分别对应了片中,外婆、母亲、孙女,三位性格迥异,又都有着“沟通问题”的可爱女性。
独立电影常常不受传统的剧本套路限制,可谓是手法越新鲜、细节越怪异,越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好感。
而这部《与外婆同行》,在剧本结构和细节设计上,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和真实细节,跻身十佳独立电影,不是浪得虚名的。
影片故事共被划分为六个小节,每个章节用童话故事一般的名词代表。
不过影片的故事可一点也不梦幻,而是实际的少女意外怀孕,只能求助外婆筹钱堕胎的旅程,在每一个章节背后,都是一些你无法想象的,尴尬又欢乐的桥段。
1、endings 结局2、ink 墨水3、apes 猩猩4、the ogre 怪物5、kids 孩子们6、dragonfly 蜻蜓影片从早晨,年过半百的外婆与年轻的新女友吵架闹分手开始。
孙女造访后,两人一起经历了,外婆胖揍并打劫孙女前男友,外婆刺青、外婆跟人吵架、外婆见前夫一起抽大麻、外婆见女儿,当事情最终解决后,以外婆独自一人回家的旅程作为结束。
影片把漫长的一天,通过不同的点和人,穿成了线。
2014年有一部外语片《两天一夜》,由玛丽昂·歌迪亚饰演女主角,还入围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是关于濒临失业的女性,要挨家挨户的去请求同事,以及同事的家人的理解,让他们考虑放弃自己的年终奖金,从而投票让她保住现有的工作。
相同的是《与外婆同行》中,核心的问题也和金钱有关,由于孙女不敢告诉母亲真相,两人只能四处寻人,一点一点借钱。
其中,带出了有关外婆的朋友圈、外婆的过去、外婆的新女友,等等一系列的棘手问题。
虽然,孙女在当天下午预约的堕胎手术迫在眉睫,但是外婆的过去,似乎麻烦更多,并且随着岁月的累积,有些梁子,越结越深。
影片的精彩在于,没有老年人的自怨自哀,或者时时刻刻端着情调的生活状态。
不同于《年轻气盛》里的艺术家们,也不是《45周年》里的优雅女性,而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讲话直接了当,甚至有些刻薄的单身、文艺、老女人——外婆:艾丽。
影片的乐趣,光是前面提到的,殴打孙女前男友、刺青、抽大麻,就够有看点的了。
别的外婆也就教教孙女做蛋糕或者针线活,这位艾丽见到孙女不久,就批评她,你怎么都不会骂人,至少没有痛骂那个不负责任的前男友。
加上影片中贯穿的,外婆的新恋情——与年轻女友奥利维亚的争吵。
从火药味十足,到外婆主动去奥利维亚家吐露心声,无论是文学素养极高、辞藻华丽的对骂,还是两个人,一个害怕年龄差的事实,一个又不甘心被对方无视这份感情,可谓是吵得像小孩子一样。
她们与普通的情侣,真是没什么两样,爱情总是能把人们变回20岁,无论你实际的年纪有多大。
影片的镜头语言,一直在伴随着手持摄影一样的轻微晃动,流畅的剪辑,随着剧情的发展,无论是内景还是户外,这样的摇动,就像人物的心情一样,随着情节感伤、愤怒、尴尬、后悔。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早晨里,清风抚过窗前的风铃。
那一刻,预示着这个普通的清晨,却又不普通的一天开始了。
<图片4>停经10周的孙女与停经25年外婆,两人在大逆光的美丽清晨里出发,外婆的老爷车却一直在告诉我们,有些老方法,在这个新时代,似乎已经失效了。
即便如此,外婆依然蛮横地带着孙女,踏上了这段旅程。
在孙女把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外婆的故事,都了解了之后,两人不得不面对,只剩下寻求母亲,也就是外婆的女儿的帮助,这个唯一的办法。
女演员:马西娅·盖伊·哈登,年轻的时候,曾在科恩兄弟1990年的《米勒的十字路口》中,饰演迷人的女主角弗娜。
岁月不饶人,现在演起这样的中年妇女,真的是爆发力十足。
外婆、母亲、孙女三人就像是相互排斥一样。
虽然影片中没有细说,外婆与同性伴侣抚养女儿的细节,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父母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外婆说,从女儿五岁起,自己就已经在害怕她了。
不过对于孙女塞奇,她们的爱是一样的。
而片中关于信教与女性堕胎权利的矛盾,是另一个敏感的话题。
不过就像文化流氓冯唐说的,避孕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为女性解放创造了条件。
女性在怀孕与生孩子的问题上,需要完全的自主选择权。
之后才是关于,女性自主命运和人生的权力。
外婆对面孙女的无措,只是说了一句:“你难道会跟成千上万个堕过胎的女人,一起全部都下地狱吗?
别开玩笑了,死了就是俩眼一抹黑,没有别的。
”,这样的台词,片中还有很多。
外婆一路在公路上飞驰,为了让孙女赶上手术,这不是为了赶去投胎,而是真的要赶去堕胎。
生活里有时候没有多大的难题,就像人们说的,钱能解决的,都不是大事,但是没钱是一件大事,不过更难的,是面对自我,面对现状的勇气。
影片在清晨里开始,在安静的深夜结束,外婆艾丽,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自顾自的笑着。
关于《Grandma》的一天,也终于落幕了。
精彩的故事线,有趣的人物细节(外婆关于牙齿重视),文学对白的碰撞,可谓是亮点繁多。
又是一部,没有讲大道理,道理自在心中与脚下的电影。
给人的感觉像《布鲁克林》一样,总想着,再看一遍。
(全片才78分钟,真的是短小精湛,印象深刻。
)2016年2月4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与外婆同行》美国除了好莱坞的大制作,对独立电影也有自已的平台,给很多导演的处女作,小制作独立电影,培养未来的大导演做储备人才,这样下去,电影行业才能持续发展。
作家王小波说过,美国没有那些优秀的独立电影,就没有好莱坞的繁华。
美国哥谭独立电影奖,是仅次于美国圣丹尼电影节的第二大独立电影奖,在这里,艺术和好电影是基础,所有好莱坞的大片导演,都要从独立艺术作品产生,才能做一个跳板,这就像练功的基本功一样。
本片的女主人公便获得了 哥谭独立电影奖的最佳女演员的提名,电影小制作,时间短,却拍出了水平,故事讲述了18岁的女孩怀孕了,不敢告诉妈妈,所以去找外婆借钱流产,没想到外婆也没钱了,但外婆有办法,跟外孙女开车一起上路,去找她的朋友们,引出一系列故事。
这个外婆酷得不行,抽烟喝酒,满口脏话,性格十足,原来她还是个同性恋,一直以来喜欢女人,严格来说,这又是一部公路电影,在路程中引出外婆这个人物的过往,又与外孙女建立了情感,无论如何,在路途相处中,她们都找到了内心里最真挚的东西,那就是爱与宽容,所以,解决了与女儿的关系,完好地送走了孙女,她回去找寻她年轻的同性女友,不论年龄,不要逃避,爱还在路上。
这样,电影的主轴价值观就出来了,不再是空洞讲述,为故事而故事的小电影了。
一件小事,一个父子情,一段男女情感,都是大故事,就像演员陈佩斯说的,这些就是大格局,敢问谁能逃得过亲情,爱情,而不是什么国家情怀政治斗争才是大局观。
见惯了畏畏缩缩性格平庸的人,对外婆这种刺头儿真是相当喜欢,那种尽管老子一无所有还是一样骄傲的牛逼劲儿看了让人很开心,这才是文青的正确打开方式,敢作敢为,敢说敢干。
有几个人敢这么随心所欲呢,有几个人老了还敢这么随心所欲呢。
这么有棱有角,像个真人,而不是微信公众号里优雅的假人。
老了还这么酷,才说得出我喜欢变老因为年轻人太愚蠢这种忤逆众人的话。
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这么一个人吧不必和他离的太近,也无需过多的交流但是他总有本事吸引你的目光,你就像捡到宝藏的小孩,视线离不开这么一个宝藏,当你慢慢走近他时,宝藏终将给你诉说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光芒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故事的主线其实很简单,年幼的孙女被渣男搞大了肚子,迫于种种无耐她只有找自己的外婆帮忙付堕胎的手术费,可这位曾经在诗坛有头有脸的外婆生活过的也不如意。
为了帮孙女凑足手术费,两人开始了完成各自救赎的旅程。
外国人真是无拘无束。。。。
一个很烂的故事
看开头,大概就知道是怎样的故事,三代人的和解过于浮光掠影。外婆的人物特别立体,有劲儿。整体一般。
没什么意思……不过好在电影不长
这个姥姥太棒了,威武雌壮啊,好想要个这样的姥姥!(虽然我姥姥就挺好的)~~想和她学骂人~~
看了两遍,太爱了。
it&#39;s a lovely and considerably short movie, the new girl is fine, so I shall have mercy and give it four stars.
好久没看到这么难看的小清新电影了~
一个有淡淡的忧伤但又温暖的小故事。与外婆同行,与外婆一起回忆和经历曾经的爱情、友情、家庭和那些不堪的往事。年轻时谁都会犯错,难免会走错路,但最终都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曾经伤害的歉疚,对过去释怀并感恩继续前行,人生才能最后活得平和安宁。
点子很有趣,但是具体操作好像浆糊了……
老给电影戴帽子
别扭女同 2星给Julia的颜
8.4/10对这种家庭内部自我消化负能量的故事就是毫无免疫能力,更何况还有抓人眼球的生动表演呢?人生难免走错,但不要一错再错;当初已经放下的,不要认为经历时间有了什么改变而再捡回来;家人之间的包容是海量的。一日之中的小公路,仿佛又走了遍人生。别停下,还要再走下去。
我看过的每一种代际冲突,从来都不是我自己有的那一型
一幕一幕都是人生。爱过的渣男。纹身 Circle。夹在书里的老照片。不和谐的母女关系。开走的出租车。骂一声Son of a bitch。路还是要继续走。
外婆的彪悍人生,终究抵不过时间。曾经珍视的主义如今变成无人问津的故纸堆,剪掉了信用卡,摒弃了资本,最后还得女儿来兜底买单。没钱的主义,还是不如有钱的主义更有力量。However,精神却是要和解和传承的。
美国绝对是最具包容性的社会
可爱的电影。它与《从不很少有时一直》是关于abortion的最好的电影了。好喜欢外婆!不论是作为外婆还是女友。
还,不赖~三星半。老奶奶真的是LES啊,而且39年生的,好帅。
这老太太的人生丰富多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