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是剧荒了一部新闻女王,又让我重拾港剧这部之前看过,但是印象不深,重新看了起来,本来看的cut,但是看了3分之1,舍不得不完整的看,找来重新看20集能把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和心理科这个行业讲的如此清晰真的是佩服港剧的职业剧说几个点:1、头sir,刚开始我以为他是黑警,后来以为他有狂躁症,可是再后来慢慢的发现他有头有脑,办案有逻辑,也讲义气(可能是因为当初下属怀疑那个有幻想自己是卧底的爸爸会杀他,他的下属对他关心,他莫名感动的一笑,从那之后,头sir就性格稳定了,但是导演应该留一点他的内心变化戏份,不然他性格变化的让观众一直等待最后莫名其妙)2、肥妹肥美这条线特别暖,就是戏份太少,两人如何相爱,还有肥美回来后两人如何拉扯,应该增加一点3、敏儿敏儿真的性格太好了,最后一集发型应该是转换到同期的情越双白线,哈哈4、高人高人如何爱上敏儿的,交代太少,应该➕洗5、最后一集大家集体逼人格分裂人走出来有点尴尬哈哈哈瑕不掩瑜,佳作推荐
其实我一直都很喜欢心理学,所以一般常看的影视剧大多是悬疑刑侦类的。
近几年的国产剧非常令人失望,只能翻找以前的老港剧看了。
实话说,以前的港剧无论是剧情还是主角人设都是非常可圈可点的。
比如这部《仁心解码》,案情60%,感情戏40%左右,而且即使是感情戏,也不会像国产那样爱得不顾他人死活,令人生腻。
先介绍一下这部剧的主线,这部剧的主线是精神科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警察联手破案。
男主高立仁是面冷心热的专家级医生,他工作认真负责,遵守规章制度,绝不接受投机取巧的行为,工作时间对待实习生严格无情,实则只是希望他们成材。
女主敏儿是警察,身手敏捷,性格爽朗正直,但是因为家族遗传的精神病而感到不安。
尽管如此,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而是积极向上,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积极求医。
即使警察工作危险,家人朋友男友劝她放弃工作,但她因为自己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没有妥协,而是选择坚持,最终也得到男主体谅,因为男主也有他的事业和理想,他能明白女主。
男配连志森,技术骨干研究人员,为人谦和,忙于工作但也顾家,关心家人,对妻儿父母都非常好,家人有矛盾会想办法周旋。
男配李应春,男护士,为人热心善良好管闲事,前期是个恋爱脑,为了拜金前女友买了房子结果还是被抛弃了。
虽然论资排辈他都没有男主他们厉害,比较普通,但是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喜打抱不平,所以有时候会显得略为多事和缺乏边界感,但整体人设还是好的,如心细体贴善良有能力。
阿春简直就是女生的理想型。
不仅人设特点鲜明,里面每个案件也都非常精彩,让人感慨。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那个芷恩因为自己罪恶滔天的父亲抑郁住院,而在医院在实习医生(洪演的角色)的关心帮助以及和各类病人的相处下,她的状态表面上逐渐好转。
那段日子她确实是开心的,但是出院后,她还是要面对那样丑陋罪恶的父亲,她还是会感到罪恶感深重和伤心。
因为什么都可以选择,只有家庭她不能。
所以最后她父亲造的孽还是报应到她身上了。
真是可怜的姑娘。
而给她做治疗的实习医生也因为她的死而感到很难过自责。
不过他的导师高医生劝慰他:芷恩最后的时刻只想见到他并跟他说在医院里时很开心,就证明起码他用心对待过这个病人了,不用太自责。
还有那个懦弱老实人为了保护自己深爱的妻子而分裂出了和自己父亲一样穷凶极恶的人格。
因为欺压自家的人,是个恶人,他实在没有办法,穷途末路之下,只能变成更凶更恶的人。
但也正因如此,他杀了伤了无辜的人,最后只能进精神病院。
人为什么会有精神病?
就是因为他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已经超出他们的负荷范围了。
人心和人的思想都是很复杂的东西。
还有,原生家庭也很重要。
那些患有重大精神疾病的人大半都有不幸的家庭。
但,这并不是给罪犯洗白的借口,了解他们的过去,只是为了吸取经验,以做好预防犯罪和良好的教育。
像女主敏儿,她家有遗传精神病,但她家里人都很爱她,她爸爸她爷爷,再加上她生性积极乐观,最终走上的是阻止犯罪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路,而不是走上犯罪或是自我毁灭的道路。
仁心解码,仁,是有医生的仁,也有病人的人,解开人心的密码,才能做好预防措施和治疗,让世间少些悲剧发生。
(没有违规)
对精神病人的研究,精神病人的犯罪,很纠结的人性展现。
很多人说徐子珊不漂亮,可比起钟嘉欣、胡杏儿,你还想说这样的话吗?
方先生貌似拉皮了,不过依然很帅,演这个角色很适合。
期待家碧瘦下来的样子。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希望案情紧凑点
第一次看到,甘多精神病的病名觉得是媒体对社会精神病的一种宽容和支持如果,可以更专业点就更好了多点介绍怎么治疗和治疗方法
这部系从警匪片出发不得不承认是部好片,TVB就擅长拍这个系列,但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精神病医生要去破案,还没得他就破不了案,凶手全是些精神病,太雷了,有点不太通!
这部剧的海报让我有仁心仁术的感觉,一度不愿意看,害怕被折磨。
看了才知完全不是,港剧又开启新领域:精神科。
tvb女人中钟嘉欣和徐子珊一直是不招人待见的。
个人很喜欢钟嘉欣,当初看珠光宝气也是完全为她。
而徐子珊,除了当初在电影跟踪里对她有点印象外,无其他。
而这部剧让我喜欢上这个女孩。
所以说演员不被人喜欢不一定是演员有问题,极有可能是角色的问题。
而我一向对方中信这类扑克脸的四五十岁大叔不感冒的,这部剧还是让我对他有了好感。
该剧将精神病题材和刑事断案融合为一体,故事模式令人眼前一亮,让人看了一集就忍不住想看下一集了,编剧很值得一赞;在精神和心理疾病方面的介绍上也十分专业。
剧中的男演员们各具“男儿本色”,有着各自的“杀伤力”,打造了不同类型的“好男人”形象。
有着“香港李察基尔”之称的方中信,仍是不少女性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满足了女性对男人的所有幻想。
黄浩然在剧中扮演一名痴情男护士,塑造了住家“小男人”形象。
蒋志光这次扮演的连志森医生,在医院里是备受尊敬的学者形象,在家里则变成没有话事权的“妻管严”,形神兼具。
三人组合搭档配戏,各有各的味道,可谓是“三个男人一台戏”。
TVB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这么多好剧会海外先行?
像之前的《碧血盐枭》,据说被当作仓底剧,在马来西亚播出后,直到《巾帼枭雄》大热后才能趁着“枭”的热潮,靠着剧名的关系才能进入香港人的眼。
其实本着一个看过马来西亚播放《碧》剧的老电视迷说,《碧》剧绝对比同期的香港播放的《大冬瓜》好看好几倍,从故事的可读性(金砖砌墙,不知是不是抄袭了金墉的尸体砌墙呢?
不管怎样,这节构思都相当精巧),到演员的表演(有马浚伟、杨怡的左右为难,更有黄浩然对杨怡的一往情深让人心灵触动),虽然整出戏是没有《巾帼枭雄》、《金枝玉孽》等剧出彩,但也中规中矩之中不乏感人至深之处。
真不懂为何当时翡翠台会优先播放《大冬瓜》?
是不是香港师奶们更喜欢些无厘头的搞笑,而不喜欢有深度有内涵的故事呢?
今天我坐在电脑前,更庆幸现在信息通道的发达,才能在网路上同步看到正在马来西亚播放的TVB新剧《仁心解码》。
这段时间一直追萱萱的《老婆大人II》,对萱萱的演技一直都很推崇的我,又一次被TVB的弱弱的故事弱弱地打击了,后期变成只是习惯去看下去。
无聊的追剧期间,才了解到《仁心解码》居然是海外先行。
因为《碧血盐枭》也是海外先行,所以突然又有了兴趣,这才在网路上寻着“杏林”去了。
这下总算又有了些寄托。
本人的坏毛病,在家一定要找个电视放着听的,不然耳朵就会寂寞。
《仁心解码》才五分钟就不仅抓住了我的耳朵,也抓住了我的眼,我的心,自此我一下班回家,就被牢牢吸在电脑前,看一集最新的《仁》剧。
《仁》剧的主演方中信的表演我并不夸赞,他表情贫乏,演专业人士并不到味道。
但《仁》剧精彩在于故事,一到两集就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故事,再加上每个故事中暗含的逻辑联系,这样一步步推进整出戏的发展,一看就知道是传承了TVB九十年代末刑事侦缉类优点,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分析推理出其心理发展,更加添了些许推理“本格派”的风格。
让人看了一集就刹不住欲望想看下一集了。
总的来说,演员并不见得很出色,但编剧确实很出人意料,能将精神病题材和刑事断案融合一体,且不落俗套,着实让人很想推荐。
再次转回我的话题,我真不明白,为何这么好的剧会海外先行?
难道是怕香港师奶不喜欢?
这让我想起年前的《与敌同行》,这部戏在广州等内地倍受关注,但在香港本地收视率似乎远不如堆砌四个靓仔的推理幼稚的《少年四大名捕》。
老实说,本来我也很期待《名捕》的,可是看了几集后,感觉实在一般得可以,不否认仔是很靓,但故事实在太弱了。
这不是演员的错。
《与敌同行》则是故事演员都到位,除了结尾,结尾太仓促弯转太急了,让人失落。。。
从这两部戏的收视对比,也许TVB在发剧方面正是首先考虑本地那些“拥泵”的口味,像缺少了林峰、佘诗曼的《碧》和《仁》,只好藏到仓底了。
不知道《仁心解码》要趁什么风才能进入香港人的眼呢?
PS。
最后提一句,黄浩然过档到无线之后的表演都好让人心动,希望他能在无线发展出自己的一片天!
S01EP01--绝大部分TVB的剧永远的闪光点在家长里短,职业剧总会那么浅尝辄止,这部剧尤其明显,专业性太差 不说与《扪心问诊》,与犯罪心理都有所差距;~~如果不从潮湿的小屋走出来,心里始终是湿哒哒的。
S02EP02如果你自己管不了自己,貌似只能让法律来管你了。
理智的爱当下的时候总是不那么舒服,但从长远来看好像效果和好处会更长久。
S01EP03去了解的过程,去靠近的过程,去势均力敌的过程也是一段回忆起来满满的经历呢!
S01EP04人心多变且复杂,不是说懂得很多知识就会为善,也会有人懂得很多去为恶呢?
终究一念之间,但却是生活中无数个时刻的选择培养的那一念。
S01EP05掩盖丑陋和病态和罪恶,只会让其变成更大的罪恶和不治之症。
--能力跟品德是否挂钩真的要因人而异,这就好比能力高的人会不会撒谎一样,没有什么,他那么厉害,那么优秀,那么善良,怎么会做这种事呢?
我们唯一能相信的只有我们只是刚好了解到我们认可,别人又恰好展现的那一面。
S01EP06情绪的释放,如果不能合理的宣泄,那自然要以非合理的面貌倾泻,而那时,就不是简单的释放压力。
S01EP07要是有那么多的神,我们的生命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苦难了。
S01EP09去心甘情愿,去无悔付出,那是童话里的爱情,现实中要彼此付出,彼此尊重。
吃着碗里霸占锅里多少有点侮辱别人的智商和情商。
S01EP10-S01EP13我们不能只允许自己犯错,而不允许别人犯错,而且尤其是因为善良所错,是不是要多给一点容错空间呢?
如果我们得饶人处不饶人,是不是心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不喜欢放过自己呢?
1.很喜欢这部,所有人的人设都非常好,连配角的人设都很讨喜且立体,唯一就是钟Sir前面看着像狂躁者,后面没写了,感觉编剧忘了。
2.每一个案子和心理疾病都结合的很好,每个案子也结束得干净利落,既满足我这种喜欢看破案的,又科普了一定的医疗知识。
3.这次TVB御用的几个反派几乎都是正面人物,比如大嘴英啦,张国强啦,李国麟啦,反正TVB的绿叶个个都是老戏骨,角色拿捏得丝毫不会让你串戏!
比如岳华,在珠光宝气里的贺峰儒雅贵气,这里的老爸又演得很接地气!
4.主角高立仁的人设几乎完美呀,温柔聪明,情绪稳定,方中信演得好好!
5.三只公在一起的戏份最喜欢,搞笑得来又自然!
难得最近找出来没看过的TVB老剧里,让我看完心情舒适,没有任何槽点的剧!
谁敢信,这才20集,把三对感情全部拍完,外加好几个案子,外加配角们的戏份啊!
放内地不得来60集?
(狗头保命)
粗糙了。
TVB最近比较好的一部连续剧。心理医生跟警察的组合,使整部戏都能扣人心弦。其实现在的都市生活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心理疾病,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并对号入座试一下
連志森 高立仁和李應春在一起就好好笑。
方中信还是很帅...
nice
结尾意犹未尽啊,还是喜欢三个老朋友在一起,好锺意高人和阿春哦
挺喜欢肥妞和男护士的,杨秀惠的胖妆好假也没啥演技,听过她很多负面消息但是还是挺喜欢她的这就是所谓的眼缘吧。。徐子珊表现OK就是感觉跟方中信不来电的样子(话说谁能跟方中信来电= =蒋志光黄浩然跟他就很来电啊咦?!)总体上比第二部好但是也没有很好随便看看就是了。。。处处有借鉴
然后我就会有点喜欢徐子珊
最期待的就是孙家碧变瘦
海发的时候就看完了,硬伤蛮多,但就探案剧来说还是可以的。Kate日渐顺眼。
方中信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大叔
徐子珊和方中信。。。超级不要爱的女人加上无敌做作男,一集弃
欢乐的很
20130329
唐诗咏回到小时候案发现场回忆起被性侵的时候 突然不自觉就掉眼泪了 结局不是家碧自己接班父亲的企业 而是另一半接班感觉好恶心 【 顶多三星半
精神分裂真系得人惊
方中信是呆萌了?!( ̄△ ̄;)
徐子珊真是越看越顺眼
→_→连主角都是精神病 还有正常人吗这!
人心人性都很复杂,人生的挫败越多,心中的阴暗面就会越大,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