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醒目】只适用于已观影片者阅读推荐度:其实我想给3星半……因为它确实好过3星,但要说4星却还差了那么一点。
最后打了3星,是因为影片基调很悲,哈。
(最近比较推荐快乐的片子)推荐人群:不排斥朴素的低沉压抑气氛,且拥有敏锐触觉感受细节的成年人。
但有真实的血腥,且基本不推荐悲观人群观看。
片中景色精致美丽,有些地方甚至美丽得像童话一般。
且镜头渲染下了一番功夫,比如采用淡化色彩和增加雾状黑边来渲染气氛,看得出是用心在做的。
片子满满弥漫着悲伤的空气,不像《发条橙》那样以荒诞喜剧的形式表现犯罪,《MR73》的手法是写实、沉重的。
浅浅的总结了一下,我觉得片子想表现的包括以下两点。
一,“公理”并不一定存在。
这不仅体现在秩序的盲目——警局明明已经掌握了DNA证据却依然决定包庇罪犯,因为罪犯的父亲“正准备出任国家安全部的副部长,他和他的上司们都不希望人们知道他的儿子奸杀了五个女人”。
还至少体现在另一个方面,一个民间经久流传的观点——动物喜欢的人不会是坏人。
动物不会喜欢坏人吗?
什么又是坏人呢。
动物们都喜欢那杀害它们主人的凶手马赛,而马赛情急之中放出的狗咬死了追捕他的警察。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同时存有善念和恶念,但若要说那强奸、强迫被害者口交、将被害者活活毒打致死又捆绑摆放成同样的丑陋屈辱的姿势慢慢变冷变硬的马赛比一个平庸干活养家的警察“更是好人”,无疑可笑得荒谬。
所以说,动物不是神,其实它们也是盲目的,盲目得就像被人操纵的秩序一样。
二,虽然没有“公理”,但是总有“未来”其实看着《MR73》的时候难免就想到《Dexter》,虽然风格大相径庭,但两片的共同观点都在于——法网恢恢,并非疏而不漏,法律无法制裁的部分,就需要人为来清理。
而MR37的片风不像Dexter那样明快讽刺,于是注定了主角路易必然惨淡收场。
但影片的结尾寓意很明显。
生产过程被以片中拍摄陈尸般一览无余的手法拍出,婴儿的身体与自杀的路易一样鲜血淋淋,无疑在暗示着,血是死,也是生。
在接生的医生问嘉斯婷孩子要取什么名字时,我就知道,她肯定要说——她果然说了:“路易。
”此时,已经没有呼吸的路易大睁着眼睛倒在刚刚杀死的妻子身上,头紧紧贴着她血泊中的胸口,与以相同姿势紧贴在嘉斯婷胸口的新生儿遥相呼应,就像镜子相对的里外两边。
——那是路易。
紧贴在母亲胸口,哭,安静,又哭。
他当然不是警察路易的孩子,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是路易,他出生了。
不仅是他,这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路易,正在哭,在笑,在出生、成长和走向死亡。
他们不会全部都有美满的人生的。
但是,同样也不会全部都以悲剧终结。
那就是未来。
=======================================(本来是放在自己博客的,这里稍微做了删减)
从法国里昂开往地狱的列车上,来了一位天使。
他从车上拽下了一位逃票的姑娘。
告诉她,你怀孕了。
你想用自己下地狱的方式,为你母亲报仇,违反了本次列车的规定。
你抢了我的活。
《The Last Deadly Mission》
6个月后,同一班列车上,这位天使又来了。
他给车上,加了3张票。
一张给了变态的恶棍,一张给了脏警察的走狗,一张给了人渣中的魔鬼。
每天都有人间法律不能惩罚的罪恶,天使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对枪迷来说,MR73,是神枪,是1973年由法国马特拉防卫公司(Matra Defense)研制的宪兵型左轮手枪。
对影迷来说,《MR73》,是良知,是一名警察用自己下地狱的方式,主持公道的良知,是一位导演向自己前同事致敬的作品。
备注:1981年,相关的真实案件发生时,导演和编剧,23岁,菜鸟刑警一枚。
导演、编剧:奥利维埃·马夏尔 Olivier Marchal,讲了一个悲观厌世的警察,替天行道的故事。
在世俗法律与阶级特权苟合的时代,天使不下地狱,上帝就真死了。
法国电影《MR 73》 (2008) The Last Deadly Mission https://www.iqiyi.com/v_19rrhuftx4.html
很高兴看到这么一部硬汉派的警探电影,导演去拍马修应该会很不错。
当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时,他看见一旁女人那惊恐的眼神,他也好像一下子呆住,圆睁眼睛望着女人,仿佛他在这一刻也由警察摇身变成那个正在作案的杀人狂,我原以为他会因为这一刻的震撼,出去自首。
但是,这个硬汉想得很清楚,他冷静地驱车前往修道院,用手中那只MR73解决了一个对新生命的威胁,然后。。。
这是他必须做的事,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是一个硬汉的方式,在前路被堵塞的时候,只能用手中的枪开路。
这个男人本来就是那只左轮枪,简单利索,野蛮暴力,小,但却是威力巨大,是单对单的利器。
影片节奏紧凑,那些倒叙、插叙都恰到好处,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又进行着叙事,基本没有无谓重复的情节。
所有复杂关系的转换都有非常自然的铺垫,一部非常不错的类型片,感官上的刺激、人性脆弱的感动都显得真实可信,可能也和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不无关系。
虽然与前一部走的风格相近,但是奥利维埃·马夏尔 Olivier Marchal的控制力更纯熟了,影片将两个同样拥有痛苦记忆的人通过不同年代的两场连环谋杀案联系起来,在不断深入人物内心的同时,也揭示出令人发指的罪行和不可告人的隐情。
好久没看到丹尼尔·奥图 Daniel Auteuil塑造一个好角色了,这两三年除了一部不算成功的翻拍《第二次呼吸》外,其他基本就是各类轻松的喜剧角色。
但好演员就是好演员,角色本身的塑造难度反而是次要的,那种存在感对于影片给观众的承认度是更重要的,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印象不错,他起了很大的作用。
2008-12-15
说他是烂片。
杀手每次的杀人都很有创意。
被杀着的姿势,身上的血印都有很强烈的冲击力。
可最后,逮到的罪犯,是个什么家伙呢?
实在有够扯的。
小混混的样子,看见警察就跑,没有厌世的恶魔感,只会放狗咬人,最可笑的,居然还是高官的儿子。
拜托,要刻画一个酷警察,一个法律外道德执行者,也要找个罪恶的、合格的、有点气势的罪犯做陪衬阿那个重生的镜头,我除了感到恶心,还有些许的好笑。
不知道吧女性下体放出来,脐带放出来,真的能给人崇高的感觉吗?
(从观感上说)唉,有些失望!
一个唏嘘的中年男子,没有肖康纳利那种老当益壮,老木逢春,老牛吃嫩草;看他那副身架,在邪恶势力面前,你原以为会他会大展手脚大显神通,结果,毫无悬念地被打得满头是包满地找牙,大叔,没事你出来干嘛?
这种角色,找我爸演都没问题的。
通篇电钻打墙似的法语,不知道他们在干嘛,一切都超乎逻辑,法国片不好懂,法国人也不好懂!
多的话也不想说了。
请看这部片吧。
很不错的影色格调很不错的编剧,特别要说的事开头的曲子,很有味道, 我自己就曾经那样落魄地坐在异国他乡的地铁!
我相信每个人都多少能理解一点主人公的心和表情,因为我们都一样。
自己妻、子车祸时外遇让这个男人活在深深自责当中,查案时的良知未泯与沉默的大多数格格不入,当内务部的人拿着真相事实和路易做交易逼迫他就范的时候,这种良知的拷问终于然他走向了自由之路去做一个悲剧英雄。
当法律或者周围的环境、人群无法给予你所谓的正义,你心中的良知又有多重?
拍的也太想当然了, 女孩子给罪犯写信告诉他:你要出来了呀我还记得你的哟你可别忘了我哦然后杀人犯醒悟:哦原来20多年前还有余孽的啊那我出去后找她叙叙旧呗 牢房杀人那里明显的脚可以碰到地还特意勾起来; 女孩子去找警察,警察说我很忙然后又特意跑出来说对不起,陌生人啊你Y那种心情下还这么好心; 牢房里那么简单的杀人都能认定为自杀,两个警察拿枪背后指着人家都能让人跑掉,警察也没这么个弱法的; 莫名其妙的太阳雨水管淋的痕迹太明显了,一下斜着淋一下直着淋; 男主落寞也就算了,那女警一边一脸苦大深仇的,一边和手下“消遣”,一边和人家ML一边作对是啥个意思; 所有警察做事情都没在动脑子,反正就是让人看着是所有人,连老天都在和男主作对,然后又不能把他真的怎么地,然后男主一次次的被打,被坑,被出卖,转个身继续做自己想做的。
好莱坞拍这种真事改编的案件一般要么是大张旗鼓,激扬澎湃,要么是平平淡淡,贴近人物,可看你弄的,拍的这么沉闷又这么不合理,谁会觉得你是在讲真实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还来个这厢杀人那厢生崽, 生孩子跟你前面大篇幅的剧情有半毛钱关系啊, 不玩这套你会死啊!!!
纠结再三,还是决心按住自己,一定要在今晚把MR73的影评写出来。
像是半逼着自己似的,是因为很久没写过影评了吧?
找借口说许是因为很久没看过让我有冲动想要嗒嗒嗒打机关枪一样喷涌出一篇影评的过瘾片子了,那种一气呵成不吐不快的感觉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
【但你怎么不说你最近看的片子少得可怜呢...?!
...好吧,不管怎么说,在看完影片的感觉还没完全消失前至少写点感受,致敬路易我大抵也只能做到如此了,毕竟我的MR73还不在手。
今晚,我看MR73的这晚,是一个雨夜。
剩我一人在家,独自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里,外面的光线逐渐着由昏暗到漆黑,直至万家灯火亮起,窗上早已布满细细密密的雨线,而我对此却毫无察觉。
契合着片中慢热的气氛,无奈而绝望,真是再合适不过。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静谧配合的氛围,虽然我是之前看了一部分,今天准备从中断处续弦再接着看的,但却丝毫不影响我很快进入剧情,进入到那样黑暗颓废和压抑的生活中,并且充分享受到结尾紧凑的属于MR73的正义,在控制不住地眼泪中迎来了片尾的字幕,更以至于看完的好一段时间都沉浸在那样的氛围中沉浸在路易和他的故事里缓不过神来。
我很珍惜每次这种能看进去的感觉,伴随着对周围一切短暂的陌生感,回味无穷。
片子承袭了法国电影的一贯慢热,看完公车打劫的那一段时我几乎都要失望了,以为会就此不咸不淡地进行下去直到结束,即便如此但我也会坚持着看完,就酱。
但事实证明绝非如此,此时又要提到片子的另一处硬伤,那就是案情逻辑技术的的处理上,这可能也与我刚刚看完《杀人回忆》有关,我接着便以为这是一个变态连环杀手的解决篇,于是那些不专业的现场调查,粗粗略过甚至不提的法医检验案情分析比对和判断让我既困惑又失望,没头没尾,尤其是追捕马迪亚斯的那一段以致乔治殉职简直让我失望透了,无组织无纪律!
这就是白白送死!
活该牺牲了你的好搭档!
乔治死得窝囊委屈遗憾,但关于案件展开的交代让我觉得更致命。
不过好在交杂的人物之间的情感戏很好地弥补了这样的硬伤,好到让我觉得完全可以忽略硬伤之所在。
就像温和的胶着剂一般让其充实光润,甚至与其形成对比而凸显出其好。
丹尼尔•奥图的演技引领全篇自不必多夸,就像这部片子和法国男人一样,他的好是在细水长流间体现出来的,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直到全剧终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这个一头乱发一脸胡茬的颓废男人。
橙色的眼镜是一个亮点,掩藏在那之后的眼神丝毫不影响演技的发挥,反而衬托出迷人的侧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去下眼镜之后孩童般纯真的眼神,萌得不可方物!
说回情感正题,他和嘉斯婷,他和玛丽这两段感情戏都很棒,唯一不足的是和嘉斯婷略显急进而缺少铺垫,和玛丽更多的则是遗憾,我愿以为在快要结束还未爆出科瓦斯基的后台背景时,路易可以选择让一切昭雪和玛丽重拾旧爱,而对于被假释的老杀人犯可以采取的一个机智的诱捕方法重新把他送回监狱,而事实证明这太天真了。
整部影片就是一步步绝望到深渊的坚定节奏,想想他的妻子和女儿,那些他过手的案子,那些扭曲的罪恶灵魂和无辜的受害者,他们的无助恐惧悲伤和绝望,还有最腐朽黑暗的体系,都是一块块压在他心头搬不走的砖石,他已经没希望了,走不出注定要被压垮......虽然要一下子接受结尾的MR73四重奏我还是不免要揪心流泪,但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他唯一的出路了吧,解脱。
无穷劫。
最终一切的一切,在不知不觉的加速下来到了结尾的剧情急转直击高潮。
精彩纯粹,干净利落。
快意恩仇的了结扣人心弦,却也让人不忍直视。
在紧凑的节奏下裹挟着震撼惊叹,屏息扼腕,以及终于长出一口气的酣畅淋漓。
看完全片再回味这般的五味杂陈难以言表,之前的一切墨迹也都值得了。
原本还不解片名为何会叫MR73,看完之后一切释然。
Do the things you should do and have your MR73 with you.PS:特别值得单独拎出来说的是最后嘉斯婷生产的那一段,脱离于全片对我影响很大,真实而震撼。
感情是魔兽。
Daniel Auteuil是我最喜欢的法国男影星。悲凉与无奈的元素。
其实这个电影不错的
灰暗的场景,贯穿始终。尤记得电影一开场那首《Famous Blue Raincoat》洞穿心灵。。。
不知道是iptv剪的太厉害,还是这个翻译太挫。。。我压根没看懂。。。
这片开头看的人气闷,这个法国警察哥们的意志力和战斗力都太弱,简直树立不起个英雄形象,还好最后那爆头的一枪多少挽回点颜面,让气闷的观众多少出了口气。
UUU
阴郁沉重,但恰到好处。演员大赞,每个都很到位啊!配乐也非常喜欢。
看得有点压抑,虽然最后出了一口气,可是很悲哀。也许这就是现实世界,正义往往不被伸张,只有通过极端的毁灭才可以。
法国电影拍的怎么如此扭扭捏捏 双线展开的如此鸡肋 悲情这样拍很难产生共鸣
调子暗暗的
电视电影
从母体分娩到自刎的那一刻...他的眼圈都被泪水浸满...我们一旦有了孩子就会担心失去我们安慰自己那些不幸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直到有一天真的发生了...一切都被破坏了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情感让你的眼泪都流干了人们看到妳这样受罪都以为妳活不下去了但却恰好相反...这就是人生你还得活下去
他早就是一个被活埋的男人了——
很阴郁的片子,搞得我一晚上没睡好觉。法国式行云流水般的镜头和剪辑给添了不少彩,故事一般,除了男主角其他演员也很一般。给60分吧
很想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下这部电影,但是却又受不了那种随意的叙事的结构,主角满脸胡渣的样子真tm性感,如果脱了的话我会慢慢看这电影的,可惜没有,快进看完的,给个三星,ps,这样的故事不是应该发生在天朝吗?
结局有些惨烈,故事却很感人
人物四星,剧本平衡性依然是导演的问题
整体思路严禁刚开始时候的一段,丹尼尔奥图演的很精彩,特别是他的神情MR73,巨蟒.357,不错的手枪威力相当的大
节。奏。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