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和小短篇都是校园欺凌套路,不过好在表演撑了起来,无论是回忆伤心往事的老师的喃喃自语还是生无可恋司机的娓娓道来,都让人屏息以待后背一凉,恐怖气氛渲染到位。
藤井美菜真是好看呀,少女音也太好听。
短篇里的几个学生妹颜值都在线,厉鬼索命也干脆利落,不过最后伸出手机的黑手一把呼在脸上,噗,对不起,我没绷住,笑出声了。
第二个故事更是nari演技秀,小眼镜一戴,小西服一套,商务精英的狂傲猥琐立显。
标签具象化的创意好评,贴标签的特效满分。
最后nari满身标签地深情忏悔,这段戏实在让人又憋笑又佩服。
深恭出演恶女,为了事业走火入魔般丢弃东西,后来面对满腹牢骚不堪大用的男朋友,冷冷地抛出一句“已经不需要了呢”镜头给向深恭侧颜,实在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
后来更是发展到天台直接把竞争对手续了,最后自我献祭完成毕生夙愿,偏执而又让人满怀悲悯。
捎带说一下,演深恭妹妹的一开始听着声音好熟悉,后来终于想起是《理想儿子》里大阪腔的女汉子,我就说嘛,细嫩的奶音好有特色。
最后一个故事封闭空间三人精彩对戏,古川小哥最开始战战兢兢要茶喝的落魄衰仔样演得棒极了,杉本叔和北村叔言语交锋层层拆解,抽丝剥茧般剔出事实真相,过程精彩,结尾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总体来说:虽显套路,表演不俗,世奇还是值得继续追看下去。
无法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偶然事件,被称为“共时性”。
人活这么久,有很大几率碰上不可思议的事的。
镜子映出来的脸是左右颠倒的虚假模样,不是真正的你。
对我们银行职员而言,数字如同利剑。
要是用错了,就会受重伤的。
没有上进心的人就是蠢才。
——夏目漱石保护下属也是上司的职责。
我因太在意身上的标签而失去了很多……工作、下属、以前的生活。
为了能舒适地度过人生,任何事情都得保持平衡。
烦恼乃由自身欲望之执着而生。
欲有所得,必有所舍。
120年前,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电影。
他们拍摄了从远处开过来的火车。
据说第一次看这电影的观众把开过来的火车当真,急忙逃出电影院。
在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故事面前,或许我们跟120年前的观众并无区别。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想得到什么,必须要先丢掉什么。
鳥了好幾季,終於恢復水準了。
黑木梅沙先發第一棒中規中矩,老套但氣氛不錯。
接著串場的霸凌題材,都市傳說的詭異群組恐怖小故事,鬼妝不夠駭人,尚可。
中段由成宮標籤男出來緩和氣氛,喝點微雞湯。
丟棄女這段的恭子妹妹還是那麼賞心悅目,讓我想起幻夜的她,冷血和呆萌的反差很有感。
老電車的復古風和反轉套路蠻喜歡,邪氣的北村大叔還是魅力十足。
每半年看一次《世界奇妙物语》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就像有个多年的老朋友,你知道他的一些脾气和爱好,你甚至知道他的古怪无常,但你每年都会如约和他定时定点见面一样。
某种程度上,tamori桑更像是世奇朋友的实体化形象。
于是16秋我又来了,怎么感觉每个世奇sp我都会忍不住写一次似的。
上半年的16春,我写了《少了精分和恐怖,世界奇妙物语也可以很精彩》,还承蒙大号“日语学习”君厚爱得到了转载。
说到底,短小精悍还能在短时间内有数次反转的小故事,还是很有看头的。
这次tamori桑在出场时聊了巧合,还提到了二战时苏联给一对双胞胎做的巧合实验。
于是我知道这一次,世奇要郑重其事地拿巧合说事了。
——可是你是世奇啊喂,你简直就是为巧合而生的好嘛!
所以《共时性》的故事把这种巧合推向了极致:所有的巧合全都遇上,会是怎样恐怖而麻烦的事。
两个偶遇的老朋友,他们发现这一次的重逢带上了很多种巧合的因素。
酒吧老板告诉他们,这叫“共时性”,而黑木明纱发现在这多重巧合的背后,或许是由一件遥远的重大事件所引起的。
她隐约预感到了不安。
充满巧合的是,出酒吧的时候他们遇上了读书时代的老师并一起坐同一辆出租车,而老师在车里的恐怖自白,让她终于崩溃了。
就在这时,老师却告诉他们,同学的自杀并不是由他们的间接欺凌造成的,而老师一直在寻找他们的原因,只是希望他们能放下心中多年的负担。
就在两人宽心之际,出租车司机却开口了……老实说,这个故事虽然是很典型的世奇故事,但是这种巧合真的太像是刻意为之的了,反转有些牵强而生硬。
很明显的一个bug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解释了之后就消失在出租车上了呢?
所以看片的时候一直和旦那讨论剧情会如何反转,以至于所有的巧合反倒都变成了意料之中的事——这就不太好玩了。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校园欺凌,顺带附带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复仇小故事。
除了转脸时刻的恐怖,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一脸懵逼状。
相比《共时性》,《被贴了》这样的警世小故事就显得有趣深刻得多了。
银行精英成宫宽贵的职场一帆风顺,却一夜之间得到了一个麻烦的事物:一张怎么也撕不下来的被贴在西装上的标签。
从那以后,众人的内心所想,全都表里不一地真实记录在了一张张标签上。
在意他人眼光的成宫宽贵,开始讨好他的下属和客户,却有更多的标签接踵而至……这时下属出了不良贷款,他为了获得一张赞誉的标签主动辞职,却因为职场污点无处安身。
这时候他发现了仅存的一张赞誉标签,这恰恰是他当时顾及他人目光而违心批的一笔贷款所在工厂的厂长。
在厂长的灵位前一番真情告白之后,所有的标签都消失了,生活也开始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突然有一天,因为和女儿的一番交谈,再一次,一张标签从天而降,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未来等待着他……大概,他人的目光是每个人永远挣脱不掉的枷锁吧。
《弃物狂》感觉是“断舍离”理念的一碗反鸡汤,和今年冬季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对照着看,更是有深意。
故事的逻辑很简单:丢弃掉一样事物,你就能获得你想要的一个成功。
于是深田恭子慢慢地成为了一名知名播音主持,但是她的弃物的瘾头也越来越大,最初是衣服、首饰,后来是男朋友,再后来甚至是唯一的一张家庭合影照,还有她的竞争对手……面对更大的成功的诱惑,她最终选择抛弃了她自己。
套路很简单,就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同时,走向毁灭的深渊。
回过神来,看着家里一堆扔无可扔的东西,就觉得,啊,还是过段时间再考虑它们的去留吧。
《车里的变故》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密闭空间短时间内冲突迭起的对白很精彩,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如月疑云》(也许有一天我会尝试写一写这部吧,又好想安利又担心剧透过猛)。
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又把这个小故事看了一遍。
昭和30年代的火车车厢里,一个带着疑犯的警察,一个偶尔路过的乘客。
乘客对警察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我猜你不是警察。
于是他讲起了他的推理故事。
原来,这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涉及到了五日前的一场毒品交易,只不过毒贩组织的老大一直未曾露面,江湖传言是一个有着水獭纹身的穷凶极恶的男子。
这边的老警察也不甘示弱,反而一口咬定乘客根本不是警察,而是真正的“水獭”,并且讲述了自己的逻辑。
就在两者僵持不下之际,疑犯掏出警察的枪对准了乘客,告诉他其实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疑犯……如同是芥川龙之介在短篇小说《竹林中》所描述的那样,所有的叙述和判断,都无法真正成为能够说明事实真相的语言。
罗生门般的场景,就在观众以为快接近事实真相之际,剧情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所以,即使最后一刻“水獭”的真相呼之欲出,之前的所有想象的空间,也并非全部不能相信。
毕竟,竹林中的局,至今没人能破。
不得不说,北村一辉、杉本哲太和古川雄辉在这个小故事里的演技简直爆表,看有话剧或舞台剧功底的演员演戏果然是一种享受啊。
说到世奇的推理小故事,这里再推下08秋的《推理出租车》,真的很精彩。
看了这么多年的世奇,其实感觉这几年的开始不怎么玩精分和恐怖的梗了,也显得平淡了许多,虽然还是会有一些佳作出现。
然而内心反倒期待起,什么时候再来一个恐怖向的小故事呢(反正你也不敢看,瞎期待个什么劲)。
p.s. 看到豆瓣上有人说,最起鸡皮疙瘩的居然是第一个故事里酒保讲的那个故事。
我回想了下,好像是这么回事……-打个广告,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池琪看日剧
昨天知道成宫宽贵隐退的消息,成宫宽贵在《被贴了》以椎名义的身份说“开始无法相信任何人”,这也是隐退时他表达过的。
第一个故事都是套路,一点一点都猜到了,然而这是《世界奇妙物语》,就算是老司机,也猜不到结局,因果循环,报应守恒,自己挖的坑不填起来,当心哪一天掉进去;第二个成了鬼故事毫无新意,第三个的结尾想起以前的《石油男》,第四个是意料中的失控,深田恭子的脸也没辨识度了;最后一个翻转又翻转,脑洞开了好大,都抵不上一个大BOSS光环。
我们总是希望被世界温柔以待,可这个世界不是你的老妈子;你也变不成money,不能让所有人喜欢。
这也是成宫宽贵隐退前最后的作品了。
2015年秋季的时候,奇妙物语借着二十周年的纪念日,退出了两部经典的片子(分为导演和演员两版)。
主打经典的重现,但是说真心话,感觉一般(除了长残了的福田麻由子,其他没有留下啥深刻的印象)。
个人认为,经典就是经典,与其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再拍一遍,不如构思出更奇妙的本子,奇妙才是对这个系列最好的致敬吧。
2016年春季的故事开始步入正轨。
猜谜大叔这个故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片子把人物的爱好具象化,体现出十足的日本职场价值观,虽然作为外国人的我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但是作为奇妙影片,这种大胆的构思,深刻的现实映射外加小反转的剧情,让人十分喜爱。
可能世界奇妙物语开始回归了?
2016年秋季故事的出现,狠狠的打了我一大巴掌。
故事虽然出彩,但是创意的枯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要赞一个的是本季的看上去好像不要钱的卡司,阵容太强大了,五个故事中的四个主角都是演艺圈的狠角色,还有肥恭这种冻龄宅男杀手,可谓诚意十足。
但是故事,真心对不起这种量级的卡司啊。
第一个故事共时性,是世物系列每一季都会有的惊恐系列,玩的是本系列已经玩烂了的大反转,主题也很明显的是善恶终有报。
这种烂俗元素堆积在一起的故事很难给人以新鲜感,当高中老师推出怀疑的时候,我就能猜出结局。。。
再加上两位女主的颜值实在对不起观众,这秋季世物的头炮自然没有打响。
第二个故事贴标签,这个故事诚意满满,是我比较喜欢的,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都倾向于给别人贴标签,也很容易通过一两件简单的事情就轻易改变这个标签,而如果我们特别在意标签,就会跟男主一样,成为标签的奴隶。
故事将标签这个完全主观的元素被具象化而且放大(看看春季的猜谜大叔,其实创意雷同),而主人公又是一个极其在意别人标签的人,被标签所挟持,主人公身不由主,最终堕入人生的低谷。
好在之前歪打正着种下的善果,给了自己生活焕发第二春的机会(这一段我觉得是顺便的讽刺了一下日本银行业的僵化,苛刻的贷款条件给真正优秀的企业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仔细想想,其实注重别人的看法在所难免,我觉得如果我能看到别人给贴的标签,我也会倾向于改变吧。
结局非常有深意,经历标签风波洗礼的男主,貌似已经对标签百毒不侵了,最后仍然逃不出要言不由衷的努力改变女儿所贴标签的命运,贴心小棉袄贴上的否定标签,估计大多数父亲都会努力改变吧。
第三个故事主角是肥恭。
比较深刻的演绎了人性在面对舍与得之间的选择。
主角肥恭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舍去自有资源而实现心中愿望的能力,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舍弃一个限定钥匙链开始一路平步青云,从地级市的电视台主持农业节目的小主持人跃升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女主播,而在攀升的过程当中,女主的野心越来越大,舍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钥匙链,到满屋子的珍藏,再到男朋友、母女亲情以及姐妹亲情全部被丢弃,最终女主为了挽救陷入丑闻的名声,获得更高的成就,在舍无可舍的情况下,舍弃的自己的生命。
故事的立意很棒,也符合世界奇妙物语故事一贯以来的简单粗暴,易于理解,诡异想象以及发人深思的风格。
女主在自己野心和欲望之前一路沦陷,从一个貌似无欲无求的傻白甜,黑化到后来的心机深沉婊,最终步入深渊,被欲望埋葬。
但是这个故事看着这么眼熟,与之前筱原凉子主演的另外一个世界奇妙物语短片《最大的不幸》这么类似。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故事完全就是新瓶装旧酒嘛。
穿插的故事是一个烂到家的女鬼复仇的故事,感觉这种故事不应该在世界奇妙物语当中,而应该跑去鹤田大叔的毛骨悚然撞鬼经剧组。
第四个故事,如果说共时性是大反转,那么最后一部,则是N多小反转,N多小反转中又蕴含着几大问题,共同推动着情节和事件的发展:小白脸是否真的罪犯-警察大叔是否幕后黑手-北村大叔是否幕后黑手-北村大叔的真实身份-谁是幕后黑手?
最后警察和北村大叔都被暗算,真正的幕后boss得手,其身份也浮出水面像这种最终大坏蛋BOSS大获全胜的故事,内地电视台肯定是不让播的。
有人觉得这种剧情安排是巧妙,但是我觉得确实故弄玄虚,尤其是当事人一本正经说出自己推断的时候,目标嫌疑人那一张故意装出来,想把观众引入思维歧途的那一张做作的脸啊。。。
有些技法,用的多了,真的就不灵了。。。
本片延续了以往的风格,由《共时性》、《被贴标签了》、《弃物狂》和《车里的变故》四个故事组成,外加一个短篇《永远是朋友》,风格上涵盖了悬疑、惊悚、讽刺、恐怖等多个类型。
由黑木明纱领衔的《共时性》讲述了一个有关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故事,中学时的好姐妹意外重逢,而对过去曾欺凌女同学并导致其自杀的共同回忆却一直萦绕在她们心头。
《被贴标签了》和《弃物狂》可看做对现代都市人的两则讽刺寓言,《被贴标签了》讲述了一个平日对他人刻薄寡恩的银行家被客户诅咒后,身上贴满了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标签,上面全是别人对他的各种评价,为了取得他人的好评,银行家开始不断讨好他人。
这个幽默荒诞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一方面讽刺了现代人虚伪的表面,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现代人往往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丢失了自我。
由深田恭子领衔的《弃物狂》则讲述了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女主播偶然发现“有得必有失” 的真理后,通过不断丢弃身边的物品来换取事业的发展,最后甚至连亲情生命都可以丢弃。
这里不得不赞叹一下已经35岁的深田恭子依旧美丽动人,岁月仿佛在她脸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北村一辉领衔的《车里的变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警察与毒贩的故事,在20分钟的时间里围绕到底谁是警察谁是毒贩剧情反复反转,是全片最烧脑最精彩的故事。
至于那个串场的恐怖故事《永远是朋友》显得了无新意,好在比较短小。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分钟影评”
夸张化的表现和反转的剧情总能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最让我触动。
对第二个故事感受深刻是因为好像无论身处哪个环境,国人都喜好给世间万物分类下定义。
往大了看,对城市及国家都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往小了看会用一些标签来界定身边人事物。
可是人是多么复杂的物种。
主角给别人贴标签,而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区分定义他。
而当标签可视化时,他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他失去自我的开始。
取悦别人,希望别人给自己贴上好的标签,最后自己变得什么都不是。
世界上也不是什么都需要分类下定义,不要做动机揣测,少做价值判断。
有自知之明、明白对错是非即好,少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评判,因为,真的很累。
对第三个事故深有同感,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舍弃一些东西,如无用的社交、束缚的亲密关系、无益的娱乐等。
舍得被当作是一种人生哲学,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但年轻的判断和浅薄的阅历时常会让我们无法选择对真正该舍弃的,丢掉的那些东西真的会一直让我们轻松着吗,得到的会让我们一直快乐吗?
实现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总要扔下一些东西,当扔得越多,我们的灵魂也会越空虚,最终让不断膨胀的欲望吞噬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得与失中较量,在得与失之间寻找平衡点。
失去太多的人生难免晦涩,过度得到的人生也未必全然是好事。
好的故事应该是能让人从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对照,反思,少做不正确的事。
喜欢这种不到最后,不知道结局是什么的脑洞大开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共时性,因果轮回。
你做过的恶事,终究有一天会回报到你自己身上不信回头看,苍天饶过谁。
不过,这个故事是四个故事中最没意思的一个。
剧情略无聊,不是很喜欢。
第二个故事贴标签你真实的样子,并不是你自己以为的那样每一个生活中和你接触到的人,都会给你在心目中有一个评价这许许多多的评价组成了在大家眼中的那个你。
生活中,应该没有人会毫不在意别人对你的不好的评价但正如故事中的男主角,太过在意,也一样会迷失自己,最终毁掉了原本的生活接受但不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尽力做好自己,就好。
(成宫宽贵依然很帅)第三个故事疯狂扔东西的女人欲望是个无底洞,一旦深陷其中,你会丧失理智为了所谓的名利,疯狂的将成功寄托在扔东西(舍弃才能获得)中的女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抛弃,包括爱情,亲情,甚至他人的生命最终也为了这份欲望,将自己的生命终结很发人深省的一个故事,应该是四个故事中教育启发意义最强的一个了。
第四个故事列车上的反转再反转这个故事反而是所有故事中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反转反转再反转直到最后才知道真相是什么。
很有意思啊而且北村一辉还是那么有男人味。
喜欢。
中间穿插了一个恐怖小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要加这个故事感觉稍微有点莫名其妙不过总体来说,喜欢这部片子。
没意思 不如春季篇有趣
真是越来越不好看了
校园霸凌含量超标了 深恭部分第八号当铺即视感
中间穿插的恐怖女孩意义为何?
这次的不好看啊
3.5星。还挺不错的。而我已经忘了春季的故事了。喜欢第一个synchronicity。另外,深田恭子真美!
几个故事都没意思
听闻评论不错,私以为世奇果然要从春季篇开始回春。看后就只觉呵呵呵。最后一个故事倒是很有世奇风格。中间穿插的那个玲奈,真的不是怪谈么。
《共时性》《永远好朋友》《被贴了》《弃物狂》《车里的变故》
我觉得这期要比最近几年的强不少。1.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2.正统鬼片 3.读心标签,不在意别人看法活得更好,可又难以不在意 4.有舍有得,欲壑难填 5.标准的本格推理,没有多余角色
惊喜不多,强行要说的话,标签最佳,火车案其次。其他两个,弃物狂失之直露,共时性失之刻意。
1.共时性 2.被贴了 3.弃物狂 4.车里的变故
贴标签脑洞大,讽刺说教意味浓,但在20分钟内来说,确实算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第一个巧合过了,恭子那个只用看五分钟就行了,最后一个也不错,人物出场的喜剧效果配合封闭空间内的三重反转,怎么也不会难看。
每年两次的期待,你还想怎样呢?挺好的了!!!
四个故事都挺喜欢的
就标签男还有点新意,其他都是老梗,一点意外感都没有。
这一季好啊 最后一个故事棒呆
看多会麻木,除了画质比90年代优质,内容已经算凑数,不过持续高产也不容易。
车变>标签>共时>弃物猎奇有趣但很僵硬套路 辜负了我的期待
除了第一个故事和小插曲,都有亮点呀。K老了变人畜无害了T_T……北村一辉(寄生兽)这么帅❤回头发掘一下他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