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
我想影片更多的是对于现代社会中人类欲望无穷膨胀的讽刺,欲望让这个社会变得畸形,让人性渐趋黯淡最终泯灭。
当博士气冲冲质问资本家为何区区抗寄生虫药物要卖到如此高价的时候,资本家只是笑着回答:药品的价格不是我决定的,是欲望决定的。
是啊,记者想要成为正式员工而对鱼人谎称自己想要拍纪录片帮助他打赢官司、博得同情;律师想要打赢官司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择手段,最后更是成为了欺骗民众的议员;女主想要钱财把鱼人卖给制药公司,因为炫耀欲与虚荣心在网上大肆宣扬自己男友成为鱼人博得眼球,却在现实中拒绝与鱼人交往;博士一味追求自己内心偏执的理想,弃鱼人本身的尊严与痛苦于不顾,当他俯下身来看着倒在地上的鱼人对实验人员说“他也是一个人啊”的时候,我觉得讽刺极了,就像一个小丑,姿态忸怩竟然让人想笑;而鱼人的父亲似乎满脑子只有那一笔丰厚的赔偿金……但是欲望中又隐藏着星星点点的人本性之善未灭,记者对真相的追求,律师开头帮助弱势群体以至于付不起事务所房租,女主角真实的眼泪和呐喊,博士面对鱼人最终的忏悔,鱼人父亲在鱼人离开后深深的担忧与长久的沉默……人啊,总是在黑暗中向往光明,在现实面前被染色被改变,在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就像那杯被人故意泼在身上的咖啡,却又能在黑暗中进化得足够强大,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人真是复杂的动物。
当然最可怜的还是鱼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是不要看了,后半部分看得我有些泪目。
但是我仍羡慕最后他选择了海洋,再也不用听聒噪的指责与欺骗,再也不用看这个社会的丑态与残忍,再也不用忍受没有任何过错仅仅因为自己与别人不同而遭受的折磨,再也不用受尘世纷扰之苦。
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
鱼叔推荐的,本来觉得这种片子要不就是恐怖片,要不就特别恶心,结果很出乎意料,居然让我非常专注的看完了!
微信都没看,看完心情很压抑!
看着片子鱼人伸着hello的手蹼,一堆人笑着,类型写着喜剧,谁知一开始就节奏感很强,倒叙穿插手法,一路黑色幽默讽刺,真是扎心!
从年轻人的恋爱观,学业观的讽刺,到职场记者,律师,教授的讽刺,还有亲情,社会舆论的讽刺!
越看越心酸!
最后结局出乎意料,很喜欢,尤其最后鱼人走向大海,在海中遨游!
真的很赞!
最后都不忘了黑色幽默,太赞了!
鱼人从为了钱变成鱼,又从鱼想变回人,最后确毅然决然想要做真正的鱼,只有那里才没有丑陋世俗伪善,做人虽是高等动物,其实还不如做鱼更幸福!
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做人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极力推荐!
这部电影在很多人物心理细节刻画的很到位。
男主久的愿望只是想成为一个普通人,像普通人那样工作、生活、娶妻生子,然后却做不到。
刚开始奢望能变回人,到后来看清了一切后,可以选择变回人,却宁愿做一条鱼活下去。
这是对这个社会有多绝望,他明白了就算身体能够变回人,他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过回"人"的生活。
记者刚开始是想用媒体的力量帮助弱者,把事实的真相让所有人知道。
刚开始也是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而利用久,到后来慢慢发现记者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人们知道的"真相"不过是媒体编的谎言而已,媒体操纵着整个社会所有人的知情权。
最后是社会的舆论和媒体扼杀了久最后重新成为"人"的机会。
这部片之所以吸引我完全是因为李光洙,谁让我对长颈鹿有着莫名的情怀呢。
起初我以为是搞笑片来着,可是后来发来完全不是,影片以叙事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生活不如意、事业不成功的年轻人为了生活去参加制药厂的试药工作却因为药的问题而成为了“怪物”之后,恋人,朋友,家人以及社会在对待他的问题上的各种反应,也算是一部讽刺社会现实题材的影片吧。
不得不说,此片的道具做的真是相当逼真,让我在看的中途几次欲吐,但是都被故事所吸引了,因为我想知道在这种新的事物新的“物种”出现之后,这个社会会给予它怎样的对待。
果然,亲人还是亲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人出现问题而责怪于他,会为了他想尽各种办法治疗,一直从未放弃。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给予他的呢,好奇?
或者惊恐?
也许两者都有吧。
好奇于这种新事物出现的原因,恐惧于这种新物种是否会给自身带来危害。
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正常反应吧,不应该受到批判。
只是另我接受不了的是商家的炒作,运用它的变异当做噱头来发财,令人不齿。
总体说来,剧情一波三折,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的影片,也算是韩国一部典型的佳作了。
小时候,我们都曾听过人鱼公主的凄美故事,化成泡沫消失是美人鱼的最终归宿。
《突然变异》讲述的也是一只(?
)半人半鱼的故事,只不过他是上身鱼下身人,故我们暂且称他为鱼人。
将这样一个怪异的鱼人放在现代生活中,他的命运又将如何?
鱼人,原名朴久,本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却因参加了一次医药实验,基因变异成了半人半鱼的状态。
在这个看似接受新事物极快的社会,鱼人的出现显然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接受范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事件。
起先,鱼人的出现让世人发现了用人体去做医药实验的残忍事实,官司采访接踵而至,医药公司及研发者都受到谴责。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会那么顺利。
作假的证据,引导的舆论,渐渐将批判的矛头转向了鱼人,让鱼人反而成为众矢之的。
世人其实很简单,只要有心人士稍稍一误导,事实的黑白就不一样了。
在鱼人的身边有这样几个人。
隐藏记者身份的故事记录者徐常元,医药研究者卞博士,朴久喜欢的女孩珠真,朴久的辩护人金律师,以及朴久的父亲。
这五个人,看似都在为了鱼人的事情奔波着,可实际上各怀他意。
有的为了钱,有的为了名,还有的为了利。
虽然鱼人不是一个人,可是他却比谁都孤单、寂寞… 于是,他想到了上吊自杀,可偏偏忘了自己是条鱼,想死都死不去… 实话说,起初对这部片的剧情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可结果却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它通过一个鱼人事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实该令人反思。
虽因为长颈鹿欧巴自带的喜剧效果,为这部深刻沉闷的电影增添了一丝生气,可那又与鱼人的凄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到我反复删减之后还是觉得剧透了许多。
然而它表现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各人各有判断。
社会是残忍的、冷酷的。
它可以很轻易的被邪恶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善良的人很容易妥协于现实,而自己却不曾发觉。
就像成为人体试验品的朴久,走上普通人道路的珠真,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卞博士,还有不自知的成为舆论帮凶的徐常元。
我认为,徐常元在这部影片里一个特殊的角色,他既是舆论制造的帮凶,也是朴久的朋友,他知道鱼人的痛苦,却也只能无奈陷入社会的暗圈。
虽说追求人人平等,但人的三六九等依旧在社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受到前辈的欺负,受到领导的摆布,在明知朴久的苦闷却无能为力。
只能默默地询问一句,记者向世人展现出来的是真实的吗?
真实与谎言界限究竟在何处?
现实是,英雄变成骗子,骗子却成英雄。
英雄与骗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影片的结局,是朴久的选择。
无论他是人还是鱼,他都做出了解脱自我的选择。
有那么一个男人,他把社会弄得混乱不堪,他让人笑,也让人哭。
可是,是社会让他变成既不是人,也不是鱼,又有谁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善良并不代表不闻世事,只不过了然于心却自己承担,这才是朴久真实的写照。
最后,表白一下三位主演。
长颈鹿欧巴,整部片90分钟,他本人的样貌仅仅出现了三次,还都是不好的事情。
从头到尾顶着那笨重的鱼头,完全无法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现鱼人的情感,但是他却很好的利用声音、肢体语言以及鱼头的角度,让观众感受到了鱼人的无奈、苦痛和绝望,给个大大的赞!
宝英妹纸,即使操着满口粗话也还是那么可爱怎么破既跟仲基拍完狼少年后,这次又跟仲基欧巴的好朋友长颈鹿欧巴拍了鱼人,什么时候这三人一起上个动物世界还是挺好玩的哈哈前段时间还跟林周焕欧巴拍了鬼神君,期待下次跟赵寅成欧巴合作,这样好基友们聚会就可以带上一点红了 “天德瑞拉”大叔,每次看天熙大叔的剧都有一种疑问,到底“家族诞生”里的黑洞和演员李天熙到底是不是一个人,总觉得很神奇。
如果说光洙是把自己的喜剧细胞带入了演员生涯的话,天熙大叔就是呈反面发展完全。
只要一变身演员,就完全看不到喜剧的影子,真不愧是一个好演员。
最后的最后,我个人认为这还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四星分别给三位演员以及社会问题,不知你的感想会是如何呢?
又是一部典型的,也是韩国最拿手的,秉承了一如既往的揭露人性黑暗的反讽电影。
不得不承认,韩国在这种题材的电影上拿捏得刚刚好,真是个奇怪的国家,拍着现实主义的电影,同时也出品着理想主义的韩剧,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自己是冲着光洙去看的,开始以为是喜剧或者恐怖片,看完之后确实给我带来了惊喜,我个人更喜欢称这种电影为剧情片。
首先,电影拍摄的手法很新颖,以记者为第一人称,所以影片中也有部分拍摄都是以记者记录人鱼的角度拍摄的镜头,当然,我在这方面也是小白,就不东施效颦了。
其次,影片中的对比、反转手法让人多了回味,久最初曝光时民众一边倒的支持喜爱与后来飞机事件后的憎恶;律师翻身做国会议员和卞博士再度被国民抛弃,入狱偿罪;跟随记者对真相的探寻,我们找到久放弃做人的机会恳求博士做鱼的真相的反转,让我觉得结局,至少结局是暖的!
但觉得记者最后的醒悟让我觉得有点突兀,虽然影片全程都贯穿了记者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为弱者发声的真正的记者,但我依然觉得突兀,可能我内心深处以为记者会更早醒悟,虽然久还活着,而且现在的他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会让记者内疚感减少,但他受到过的伤害,被全世界抛弃甚至自我放弃的现实,居然也没有刺痛一个梦想揭露真相的记者的神经,让我觉得很可笑。
不过,记者去牢里探望卞博士,听到卞博士转告久关于真正的记者的言论时记者五味陈杂的表情当时真的把我逼到泪点了,演技给满分!
最后,我真的很喜欢结尾久在大海里遨游的场景,有一种真正解脱的快感,世界抛弃了我,我也抛弃了世界,我做我自己就好,没有暴力,没有异样的眼光,没有金钱的利益勾结,现在我只需要活出自己。
不过脑洞也很大,当时也一直在担心,久在水里要吃什么呢,小鱼吗,不会消化不好吗,有没有大鱼会伤害它……[脑洞真大]总之,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就是心疼光洙,除了飞机照和遗照就没露脸了,看到遗照时我还一度想笑[没办法,太出戏了😂]PS: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就算我被全世界抛弃,我也一定还有我妈,没错,今天是双十一,汪汪~
因为有宝英妹纸和李光洙作为噱头才看的。
一开始以为是搞笑片,渐渐看,才发现其中的讽刺性。
不是一般的感情激烈的片子,所以有人说看不懂,有人说拍的不好,说很多尿点。
但是我觉得,不是电影的问题,而是因为就是想要这么拍摄。
一个人因为药物实验变成了鱼人,到底会在这个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鱼人喜欢的人(宝英妹纸真可爱)为了钱把他送回了研究地,却也是最先看破每个人心里的黑暗点,想要维护鱼人的人。
以为遇到的拍纪录片的善良人其实是奉命而来的记者,想要在这个事件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能够成为真正的记者,因为他本身学历不够资历不够,所以迫切需要这次机会。
以致于虽然帮了鱼人很多,最终还是为了前途上交了纪录的资料。
不计回报打官司的律师,其实是为了利益的两面派,最后利用这次机会参与了政治。
鱼人的爸爸也只是为了钱。
做实验的医生其实早就有了治愈鱼人的方法,可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和研究只能隐瞒下来,残忍的对鱼人进行实验,虽然对那些对鱼人不当人看待的实习医生进行了批评,说要尊重,但又有什么用呢,在医生眼里的为大众的牺牲,在鱼人眼里不过是痛苦罢了,也不能因为认真对待医学实验,就此摘除内心的私欲。
至于医药社长和记者,一个是为了利益,奥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人们内心的欲望,而不顾大众用研制出的本该拯救人的普遍药大肆敛财,一个是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其实就是对自己有利的爆点,不去挖掘事实,只凭自己的想法就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来控制舆论。
多么现实的社会,每个人都为了自己,没有人是真正的为了鱼人考虑的,而作为鱼人,不仅没有危害社会,反而最终决定牺牲自己完成医生的实验。
也许是对社会失望了,也许是对大海单纯的向往,就算知道自己能够成为人,也放弃了这次机会而是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大海。
最后的最后,每一个人好像都走在了自己的道路上,在被鱼人影响而走向的人生路,除了女主和记者,不知道还有谁会真正想起他。
包括当时为了坚持自己的正义闹得沸反盈天的普罗大众,大抵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忘了曾经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让他们为之厌恶或者保护或者喜爱的鱼人。
记者看到了女主提供的磁带中的鱼人,想起了鱼人说的话准备去做一个真正的没有违背初心的记者,也许这是本剧的一点希望吧。
总的来说拍的还不错,每个人的心路变化,每个人的蝇营狗苟都有所涉猎,但也许是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反而显得没有主题而没有更深刻。
其实每一个点延伸开来,都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图片1>一部电影,九十多分钟。
从片头心疼到片尾。
为李光洙心疼,为朴久心疼。
这是光洙第一次当主角呢,竟然只在遗相露了一次脸。
剧里最无辜的是朴久,没人为它想,这人间容不下他。
律师对朴久说,你得有个好的形象,来笑一下。
他笑不出来。
鱼头好像太大,太僵硬了。
他抖了抖鱼鳃,鱼眼瞪了老大。
律师没了办法,又说,你再试一下。
他终于笑出了声音,肩膀在不断的抖动。
可裂不开嘴。
抖动的肩膀像是在哭泣。
这是一个男人变成鱼人的故事。
可不是什么浪漫的美人鱼传说。
人身鱼头,只有怪异。
如果你的身边出现这么个鱼人,你会怎么对待他呢。
“你怎么来我这了”“他们知道我住哪?
我没地方可去了。
”“你好像误会我们的关系了。
”他好像真的误会了,可是他变成鱼人后,第一个找的人是这个女孩。
他喜欢她,也信任她。
没有理由。
可是她把他买了,卖给医药公司。
朴久确实是个傻瓜,他相信所有的人。
记者来救他的时候,他跟他走。
拍纪录片,他也配合。
律师说要怎么怎么打官司,他也没反对。
父亲只在意赔偿金的事,他还是没有反驳。
最初的时候,朴久变成了一个“英雄”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吧。
他变成了大众的娱乐对象。
但是没有人是关心他的他永远的闭不上他的鱼眼,他茫然的看着这个世界,他好像不曾了解过这个世界。
终于他还是被大众厌恶,嫌弃。
一张恶意剪辑的照片,两个告状的人,猥亵罪名就这么安在了他的头上。
律师父亲都在指责他,他没有说话。
所有人走了,只有记者的时候,他说。
“我没有,我没有干那事。
”也许在朴久心里只有记者是相信他的。
看着看着,仿佛自己又成了朴久。
你终会发现,其实变异的不是朴久,是除外的所有人。
朴久第一次离开的时候,没有走多久。
一身伤还是回到了记者家。
“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
”这是他第二次说这句话。
意思是这世界真的容不下他了。
他蜷缩在浴缸里,不出来。
真的像一条鱼。
医生再回到家的时候,看见朴久挂在悬梁上。
画面暗黑的,有点墨绿色的色调。
鱼眼还是瞪大着,闭不上的。
可朴久没死,他没有人的脖子。
医生说只是伤到了鱼鳃。
愚蠢的自杀方式啊,他好像真的不能变成人了。
朴久隔着门,就听见外面的争吵。
说要放弃官司的律师,只关心赔偿金的父亲。
他是不是已经对这个世界绝望。
记者看着朴久被送进医药公司,朴久要被医药公司做人体试验。
这是记者最后一次看见朴久。
结尾的时候朴久终于露了一次人脸,是遗相。
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心疼朴久,还是心疼李光洙。
那遗相的笑容真灿烂,鱼头是笑不出的。
这个世界好像把鱼人遗忘了。
“现在就只有你去想鱼人了。
”不对啊,记者是记得的。
女孩说,“如果连你都忘了他,那他不是太可怜了。
”“其实你是可以变回人的。
”监狱里的博士又说,“可是,他拒绝了我。
”如果有一天,我也对这个世界失望了,我想大海也会是我最好的归宿。
人心真的很复杂,人是最自以为是的。
这世界浑浊无比,陷在淤泥之中,谁都出不去。
但是朴久终于还是解脱了。
我也好喜欢,好喜欢,这蔚蓝的大海,真的很美丽,很美丽。
后记:其实我每个人都是朴久,也都是伤害朴久的人。
你看着他的鱼眼,很大,很无辜的看着你。
他拿着水壶,不停喝着水。
听着你不断的嫌弃。
却还是默不作声。
唯一希望的是,我不会有一天真的对这个世界绝望。
一,故事的最后,光洙变成了一条奇形怪状的鱼,自由地生存于海里。
好多人不喜欢这样的结局,觉得太过荒诞与虚假。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精彩的部分。
面对这样的现实,恨到无力的现实,还不如成为“非人”的存在,至少如此,世界会很安静。
二,从头到尾的鱼人故事,在荒诞中有无力的真实。
鱼人坐在浴缸里,静静地诉说着他的梦想,只是想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像很多人一样平凡地工作,养家糊口,平凡地结婚生子。
只是这样朴素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世界纷纷扰扰太多,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声音太过喧嚣。
记者说,就这样英雄成了骗子,骗子变成了英雄。
这样的颠倒,颇带戏谑,然而生活就是如此。
难怪有人会说我的醒是我更深的梦了。
是冲着宝英妹子去看的,但她在片中饰演的却是一个不怎么讨喜的角色。
用年轻作为资本去当临时演员,和不同的男人玩一夜情,脾气暴躁,会有同情心但也在不断计较。
这样的姑娘,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抑或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让人想起不求上进的玉子中,玉子大吼一声:要是有机会,我也会做得很好。
但是我们千等万等的机会,总是到不了自己的手里。
最后,和公务员格格不入的宝英,成为了一个小公务员,平平凡凡地工作,生活。
原来,生活容不下这么多浪漫的想象。
最后说说那个记者,故事是从记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的,口吻总是在诚恳中略带点讽刺。
记者也是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怀揣着无限大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像堂吉诃德一般揭露真相,然而落得个颓唐收场。
不过,导演在故事最后给了观众或者说给了他自己一个不那么灰暗的结局,记者在浑浑噩噩了五年之后,因为一张照一段录像决定继续揭露真相,完成人鱼的纪录片。
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不息,梦想不止吧。
这不息的梦想却和荒诞的结局搅在一起,就如同光与影的交织。
是不是导演也在拷问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不过正是这样看似荒诞的结局使不忍卒看的生活得以缓和。
让我想起骆驼祥子中的一句话,生活就是缓一口气,明天再说明天的。
anyway,不论你喜不喜欢,生活都将继续。
至于人鱼的结局,至少,它很美。
我看过的电影不算少,但这部却是让我真正想写些什么的。
可以说韩国描写社会黑暗面的电影不少,最有名的便是熔炉。
小女孩畏惧的眼神是我始终记得的一幕。
它由真实事件改编,与戏剧营造出的社会丑恶相比,显然现实存在的人性黑暗更胜一筹。
但《突然变异》不同,她本身就是建立在荒诞的戏剧冲突基础上,人怎么可能变成鱼哪。
电影过程中,导演用他巧妙的镜头成功把我带入了那个世界。
我感受到的是朴久内心的孤独,不是人,也不是鱼,不容于世俗,有人喜爱他,有人仇恨他。
有人为他欢笑,有人为他流泪,可那又有什么意义,他最终还是无处可去。
朴久,不善言辞,个性木讷,没有自身的主见,喜欢一个人,就算被她背叛也没有任何怨恨,“我一直想为你做些什么,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这是他进入实验室前去见爱人最后说的话,也是电影中他第一个离去的背影,转角侧影中透露的悲伤仿佛渗透进我的心里。
父亲,律师,记者,爱人,这四个在他变成人鱼后一直围绕在身边的人,他都以诚相待。
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 讽刺人性冷漠,可以说,导演与编剧很好的利用了戏剧冲突来实现这一目的。
久去找朴宝英饰演的光洙女友(珠真),珠真一边敷衍久,一边不加思索的拨打制药公司电话,出卖久几乎是她的条件反射。
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说在用残忍的方式来对待久,乙醚实验中,35cc错打成95cc,出错人员竟还能在玩笑,看到那一幕,我不禁脊背发凉。
久的葬礼上,记者同事只关心新闻素材,丝毫不在意久的离去。
2.体现现代社会大V掌握着少数人的话语权,律师懂得利用舆论,卞博士所在一方也懂,不同的是,他们为了利用舆论,不惜捏造事实,然而,无知无觉的民众只凭耳听便做出判断,忽视久受害者的身份,在心里先为他定了罪。
3.现代年轻人只知追逐热点,电影中提到,久的事件出现后,形象被制作成周边,学生购买周边,求拍照,久顶着鱼头做出爱心的一幕其实很荒唐,也很讽刺。
4.影片最后给久一个选择的权利,变回人还是继续当鱼,久选择当鱼,很多人解读为对社会,对人性的失望。
我倒不这么认为。
久在不知道人生归处时,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回人时,他的梦想便是做一个平凡的人,找一份平凡的工作,娶妻生子。
可知道自己可以变回人了,他的梦想却变了。
是因为他没有勇气去面临社会的压力,宁愿保持鱼身,在大海中终日飘荡。
一框猪的鱼头戴的累不累 190的人鱼自不自在 明明是男主怎么戏份才是记者的一半
讨论在人鱼身上看到的青年人逃避现实的生活压力十分有创意,也有现实意义,但为什么后面就跑到了记者的自我追求以及资本和政治斗争呢?突然想写“演员李光洙”的文章。
只是心疼从头到尾只有照片和影片中的视频里露脸的李光洙…
关于社会问题和人性阴暗和自私表现的很轻松甚至是幽默,不是指鼻竖眼的血泪控诉,反而更显出人性的残酷和冷血.
跟韩剧《匹诺曹》类似是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片子。虽然鱼头无任何表情,但是从他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可了解他的情绪变化。他看过太多丑恶嘴脸,他对这个世界太绝望了,于是当博士说有办法把他变成人的时候,他拒绝了,他决定当一条鱼。结尾录像里,他自由自在的游着,看起来很惬意很幸福,至少比在陆地幸福。
那魚頭人好萌好想艹
快进看完。近几年韩国似乎很喜欢舆论题材,可能导演想通过新的角度来表现,但这片子没有拍的很好。看了眼海报,跟内容基调是完全相反的(
2.8 人生如果是场游戏,即使打得很鱼,也有玩的资格。实际是借奇幻的噱头反应社会的片,能拍的更好。
最后的那个结局自己有点感触,其他还好吧!
情感转变生硬…毫无剧情可言…
说句心里话,确实没看到光洙的露脸比较遗憾。但影片所隐含的种种寓意令人心酸,尤其最后化为一条鱼,融于大海的那一刻,一切的不开心,一切的过往不如相忘于江湖,,,
编剧是真的不知道观众想看啥啊,把精力全都放在了配角无聊的争吵之上,而主线故事却怎么都不推进。
我只想问,这什么狗屁东西?
挺有趣的,看起来又是哭又是笑,最后久还是变成鱼自由在他喜欢的大海里
变形记的噱头很棒,但真的好无趣,不知道编剧到底想干嘛?前半段主打变异人生的人情冷暖社会阴暗,主线却搁在记者身上最后来了一个坚持真相还原事实的故事。导演叙事不温不火絮絮叨叨,演员和李光洙的遗照一样都是一会一个蹦出来来吓人的吗?真是浪费题材。
坏人成了人们眼中的好人,真正的好人却成了万恶的坏蛋。那些不被身边世界的错乱颠倒污染的灵魂才是真正伟大的灵魂。片子怪诞,却又极有深义。虽评分较低,却真是好片子。推荐。
很棒的电影 其实我还蛮喜欢这种散漫的调子 以为是喜剧原来是场悲剧
虽然有点硬 但是个好片
按照套路来说应该先展示鱼男还是人的时候的生活,而不是一上来就变异了。不然哪个都没讨好。
导演想探讨的问题好多,然而并没有将一个讲清,或者只是讲到一些很表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