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短评里很多说后半部分整段垮掉拖全片后腿的。
并不是呀!
才子佳人的戏往往避开结婚后的柴米油盐与磕磕跘跘,职场打拼的戏往往在一番努力后成功站稳脚跟并升职加薪时戛然而止,但世事往往并不如此,暴富才是一段更复杂,矛盾更多,经历更丰富的新故事的起点。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电影里暴富的夫妻照样无法一起继续走下去,电影外新闻中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不是一方裹挟钱款人间蒸发,就是扯破脸皮离婚离得很难看。
与其说有钱/没钱使人变心,不如说突然有钱/没钱使人际关系变得极为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实际上由突然有钱/没钱后造成阶级改变所造成:可能是主动寻求阶级跃迁(比如女主有钱后就想融入上层艺术领域),可能是被动遭遇阶级跌落(家道中落/特殊时期被批斗/遇到下岗潮等等)而这种财富的突然变化导致的阶级改变,又往往使人不幸福,因为即使物质条件满足了阶级标准,精神层面也很难接近当前阶级的平均水平,我觉得这个才是影片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影片里女主对于“高档品味”的刻意追求无法换来他人认可的目光;家道中落的人想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格外艰难。
为什么古代千千万万流芳百世的作品出自被贬黜的文人墨客之手,而非得中科举,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仕宦之人。
可能也与前者精神层面无法融入肉体所在的阶层,而产生巨大的不幸福感,进而化悲愤为力量有关。
伍迪·艾伦的《业余小偷》,一群想要抢劫银行的人意外的因卖曲奇饼而发了财。
发财后的女主一心想要融入上层社会,花高价请一位帅气英俊的人带她提升品位。
可惜,好景不长,女主的钱被会计骗了个光,还欠了一大笔的债务。
得知女主破产后,那英俊帅气的老师就扬长而去。
女主最后发现和原配男主之间的真爱,又回到了贫贱的恩爱夫妻。
荒诞喜剧的叙事情节,对上流社会拜金的虚伪作风嘲讽,对人应该保持自我的提醒,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可以使自己幸福的,要朝着那个方向去,朝着真正的热爱事务,真正爱自己的人去行进。
我想应该就是这些了。
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问题,当然,这部电影和《安娜·霍尔》它们都挺不错,只是,我总觉得还只是不错,也许《安娜·霍尔》是我还没太看的很懂,但是《业余小偷》我想我只能说,还不错。
哈,好喜欢这对小人物,夫妇俩很登对呀。
艾伦讨不到钱自个上阳台郁闷,她会跑去‘好吧,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弗伦奇被骗光了钱财,拿着自己‘英明’策划偷来的珠宝就奔去解救爱妻于危急,‘一听到我就来了’,才不计较有过的隔阂间隙,满满都是爱。
还有,伍迪·艾伦拉着梅兴奋描绘重出江湖大计时,我觉得他太可爱了。
以及“我叫梅,我是来把风的”,哈哈,拙劣到有趣。
简单的蠢笨才不易吧,现实里磨光棱角的圆滑与精明,谁会觉得有趣?
所以你觉得他们滑稽吗?
嘿,分明是有趣
伍迪艾伦的《业余小偷》这部片子题目虽说有“小偷”,但我觉得内容并没有着重说小偷,而主人公也是从开头心术不正想抢银行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饼干连锁店的董事长,最后破产的结局使整部片子更加具备戏剧性。
虽然影片带着“穷人有穷命,穷人有穷福”的麻醉药力,但是也给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小人物带来了安慰。
片中男主的夸张和不灵光的智力,使得一个没有上进心且固执的小人物跃然纸上,而妻子在有钱了之后盲目追求艺术高雅,也是对现实中一些“富人”的讽刺。
最后的破产更是说明偶然的“一夜暴富”,不善于经营,也是一盘散沙。
也是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做事。
刚看了woody Allen的《业余小偷》,讲讲电影里一个小情节。
那是Frenchy和David经过一天约会,共赴烛光晚餐,这时两人开始交换礼物。
David送给Frenchy的是一本萧伯纳的Pygmalion,这是电影《窈窕淑女》的原剧本。
看过《窈窕淑女》的赫本迷们之后,赫本在里面表演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卖花姑娘Eliza,遇见了上层社会的语言学教授Henry Higgins,教授教Eliza上层社会的口音,上层社会的生活习惯,想要把她变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而在这个个过程中爱上了Eliza。
《业余小偷》里也是这样的情节,Frenchy是个不懂得艺术,不懂得finer things的小市民,而买卖艺术品的David却深得上流社会之道。
David送这么一本书给Frenchy就是这么一个暗示,表示他已经爱上她了。
因为Frenchy比较迟钝,David还专门加上一句:To my favorite Eliza, from your Professor Higgins.Love, DavidDavid的小把戏立刻得到了回报,Frenchy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给他。
不过不同于他廉价的皮面书,他的礼物是价值不菲的温莎公爵的香烟盒。
温莎公爵的故事是他们在电影里谈到了,也是Frenchy‘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故事。
温莎公爵爱德华本来是英国国王,但是爱上了一个结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
但是为了爱情爱德华放弃了皇位,跟这个美国女人结了婚。
这是一个浪漫至极的故事,这份礼物也是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作为地道纽约人的Frenchy把这份礼物给绅士风度十足,满口英国口音的David,也是在暗示David:你也是我的国王,我愿意离婚!
更有意思的是:《窈窕淑女》中的Professor Higgins最终没有娶Eliza,Eliza最终选择了一个跟她社会层次一样的人;温莎公爵放弃皇位也不是为了他爱的美国女人,而是因为他和希特勒的私交让英国皇室不得不让他放弃皇位,而利用了这个美国女人的接口。
所以这里也直接暗示了电影的结局:David对Frenchy的感情纯粹是唯利是图,而最终Frenchy必然要离开David,回到更和她合拍的Ray身边去。
《伍迪 艾伦,一无所有》我第一次读电影剧本,就是伍迪·艾伦的某部,可惜忘了!
记忆中,就是话痨,不过平凡中见着美国社会,也见着普通人的心态!
今天又看一部旧片,挖地道抢银行的预谋与实施作为开篇,有些老套了吧,不过人家说的不是这个啦!
因为招收的帮手都是十足笨蛋或者纵火犯,因此地道没挖好,警察已发现!
好在警察也是开明人士,于是大家放弃银行这个标的,转头曲奇!
为了掩护挖地道这个业余行为,掩人耳目开了个曲奇店,不料成为全纽约最受欢迎,那就弃暗投明啦!
曲奇饼店一年后就扩充为日落集团了,一众笨蛋、主妇和、纵火犯、警察,还有这个业余小偷都成了高管!
然后就是好景不长,在美国这个残酷竞争的社会里,最后会计师套取了所有集团资金飞了。
主妇,也从努力挤入上流社会的梦幻退出;小偷也还是那么业余,珠宝唾手而失!
最后,一无所有!
伍迪·艾伦自编自演自导,想剥下的就是主流社会光鲜外衣下的粗俗,尤其是那些暴发户们!
“我是一个很有限的演员,通常我只能扮演两类角色,一类是下层的小偷骗子,我演起来很自然;还有就是知识分子,因为我看上去像知识分子。
”
歡迎選修爆發戶的幸福哲學課,關於那些我們拚命追逐的理想人生,還好這一路上有個齷齪的你!
伍迪艾倫,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喜劇演員之一。
觀其作品總像在解一道精密的摺紙遊戲:紙張被巧妙折合起來,每個面上都寫滿了潦草的字,字裡行間藏著秘語,一摺又一摺,最後攤平,一幅平凡美麗的人生圖畫呈現眼前,然後你我噗呲莞爾。
不消多言,伍迪艾倫極擅佈置這類充滿世間溫情的悲喜劇。
影評膝關節曾在文中節錄一段伍迪的訪談,非常適合用來詮釋本片核心:「人們通常不喜歡他們所處的年代,總認為他們活在一個糟糕的時間點。
如果我搬到巴黎,會過得快樂一點嗎?
這是永遠的大哉問。
於是這些人試著到新地方生活,但真相是:就算這麼做,還是無法改變什麼,因為現實是最難妥協的一切。
我們人生的一大遺憾就是,我不是另外一個人。
」多麼直白的剖述現代人之糊塗。
形象塑造是一件理想的 S 號,說什麼也要把自個塞進去(無置可否多數時候我們都樂於這收小腹的過程)。
人們甚至以這些標籤做為準則,擁抱高尚圈子,剔除非我族類,也順帶剔除了一些重要東西。
伍迪艾倫透過鹹魚夫妻的荒誕生活,極盡諷刺社會的空虛惺態,在夢碎夢醒過後,緩聲揭示真正的無價之寶。
《貧賤夫妻百事吉》全劇來回曲折,首尾完滿呼應,是一齣能夠輕鬆上手,又攜帶哲理的脫線喜劇,編導之精妙甭說,觀影之愉悅在腦中暈染開來。
菲林筆記:www.feilingnote.com
这是一部典型的讽刺电影。
一个只会开保险柜的业余小偷,纠集了一帮没头没脑的同伙准备通过挖地道抢银行。
他们的计划因为迷路而宣告失败,意外的是,他妻子为了掩护他们而开的饼干店却大获成功。
有钱以后,为了融入上流社会,妻子聘请艺术商人来改造自己的生活,与丈夫渐行渐远,不料,感情被人欺骗。
最后,连锁饼干店破产了,两个人重新一无所有,却终于和好如初。
人生的轨迹仿佛是个圆圈,这圆圈给人以滑稽的美感。
鲁迅在小说中曾说,小时候看见蜜蜂和苍蝇一类的,吓唬一下就飞走了,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便觉得十分可笑;没想到人生竟然也回到原点,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可见人生很多事是白费力气的。
然而在这许多种的白费力气中,有独特的一种吸引了我的兴趣——妻子想要提升个人品味的努力。
一个来自穷人阶级的人,一心想被上流社会的接纳;一个品位低俗的人,一心想要把自己训练得高雅;一个在自己的世界生活的很好的人,一心要追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认同。
为了这一切她不懂得的、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她的努力甚至显得有些悲壮:学习品尝红酒,买下自己无法欣赏的、实际上也并不优秀的艺术品,强迫自己读完无法理解的小说,把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都换成字典里更长的同义词——简直让我想起了高考。
讽刺的是,她做完了这一切,还是没办法真正地被接受。
在英俊的艺术商人眼里,她依然是个有钱没品的人。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的时代,这里有孕育逼格的最丰厚的土壤。
我们一面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里,随便舀起一瓢水,其中的思想内涵都可以用一生去体会;另一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日益表面化,粗浅地了解一下绘画、红酒、爱情,屯几个好玩的逸事,在陌生人面前我们尽可以潇洒地做个什么都懂的天才。
打量了一下身边的世界,我惊讶的发现,这个时代已经不能阻止人们装逼了。
人们渐渐把夸夸其谈的功夫修炼的炉火纯青,即使腹内空空也可以理直气壮。
装逼的群体如今已经发展壮大,甚至都有了捍卫自己的宣言,在各大社交网站被转的疯狂。
为什么我不喜欢装逼的人呢?
因为他们和电影中的小偷妻子一样可悲。
如果你问小偷妻子,她学习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她一定不会说是因为在高品位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美,否则她就会选择去上大学而不是选择什么私人培训的捷径了。
她欣赏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别人认为她懂得欣赏艺术之后对她的态度。
同样的,装逼的人了解事物的动力来自于他人的目光,而真逼的人热爱真理和生命本身。
因此,装的人注定不快乐,在他们看来,自身的价值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衡量;装的人注定悲哀,为了满足他人,他们选择了牺牲自己。
面对他人时的潇洒,终将转化为面对自己时的怯懦。
一场追逐一场梦。
梦醒时分,他人的看法远不如会开保险柜来得有用呢!
尽管片中静态对话太多,室内场景太多,几次让人昏昏欲睡,但是最后毕竟还是让人有“拍案惊奇”的感觉,这为本片挽回了不少体面。
This is the first five stars comment I've given till yet, because, it deserves it!I've watched this movie about 3 years ago and honestly I cant remember much of it now... Luckily I found it on youtube, so I will enjoy it, right now!
啊,这对倒霉鬼,这对活宝!老伍,你真的太话痨了!
说实在的,我真是服了伍老头子了。。。总之 我无语地笑抽了。。。
开场的组队犯罪片类型迅速地反转为阶级提升中夫妻关系的讨论。但对于布尔乔亚主义者和中产阶级的反讽和揶揄还是他范式化的文本,爱情故事线的展开也太过于小品化。
我真不敢相信我要这样说……woody allen让我相信爱情了。而且让我觉得意淫世界构造幻觉也不错。他一路走来都如此开心透彻,还有那么多人那么不喜欢他,真好。
一帮猪一样的队友。
废话多了,也是境界。
贫贱夫妻百事吉,这名字真让人汗颜
直到现在满脑还是伍迪艾伦的絮絮叨叨
除了伍迪艾伦的资深粉,别人觉得故事荒诞风格混乱吧
这部片子似乎不在场面调度以及镜头语言的施展等层面琢磨,而是致力于以最平常的办法去讲故事,当然前提是有一个好故事。故事本身通俗有趣的前提下包含一些寓意,伍迪艾伦的半调子导演兼职业文人范,以及故事自身比较有质量的幽默,是其风格的所在
今年開始很愛伍迪艾倫的最大原因應該就是很少有人讓你還能相信生活里有奇蹟。
“很合格的90 minutes Woody Allen fun”+1 ;就够了
原谅我的小市民品味吧。
兜兜转转一大圈...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虽然后半段可能才是重点 但我更喜欢前半段的无厘头 尤其是凿墙出水那里
感觉很不错,前面笑死我了。后面感觉在向深刻走,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有些事情强求不来
下流不上流,上流亦下流看看他们和自己,都那么可笑
在银行旁边开一家饼干店,不烤饼干的时候就去挖地道,哪天不卖饼干了就去抢个银行~~~
看不下去了,真的好幼稚,儿童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