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强烈怀疑本片的导演是否是昆汀的粉丝——环状的叙事结构,让人不得不想起电影中的经典『低俗小说』,而动作场面则更是跟『杀死比尔』系列有的一拼。
作者立足于美国1930年代的诸多元素,但是却讲述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本式故事——一群不会死的人在同一班列车上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同时镜头经常会突兀地闪回到一年前或是一年后的场景——交叉倒错地叙事,在考验导演玩转故事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观众的理解力。
在最终结局的皆大欢喜之际,导演还不忘恶搞一下美国:时间突然从1932年跳转到了2001年,两个『不死者』主角依然年轻,突然街上汽车开过警笛四起、然后远方的高楼间划过一架巨大的客机——这恰是在暗喻2001年9月11日的双子座『9·11』恐怖事件——导演大概是在借『不死者』的名义向恐怖事件中死去的人们表达缅怀——当然也有可能是纯粹的恶搞吧。
重口味、很酷的故事,有如剁椒鱼头一般,奇辣、却让人回味无穷。
前话:话说三条剧情线让我想起《卡拉马佐夫兄弟》啊。
我是在去年看的《永生之酒》,当时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op,这番就是op不能跳系列,我每次都美滋滋地听完 ,这是我强推这部番的一个重要原因,OP的含金量和剧情一样高,这才让人能熬过他那“不知所云”的前三集嘛!
然后是重头戏,这部番优秀在叙事手法,不是叙事多有深度,而是并列式的剧情推进紧张有力(但梳理一下其实还是发现有点乱,但重点不在于此),而结局很明显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三条故事线在结尾收束 ,执全番之牛耳,揭示了永生之酒以及主角们的秘密。
但是,由于前面叙事实在有点随意(确实蛮随意的,三条线直接放一起还是缺乏整合) ,所以稍微不留神点你就该看第二遍了。
不过,这是优点还是缺点呢?
也不好说。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动漫里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叙事,尤其是度过前三集的难关后,苦尽甘来。
说的粗俗一些,就是爽感爆棚,剧情中的矛盾冲突纷至沓来,节奏完美。
实在是佩服编剧的改编整合,原作这几个故事是散的(人物是齐的,散的是叙事上的关联),不得不说这种改编既大胆又大方,如椽大笔令人敬服。
至于内涵方面,则是没那么复杂的所谓“永生的代价”(比较明显的就是它了),蛮好理解的,永生的代价就是永生嘛。
在这方面,要将它称为神番就差点意思。
做个总结。
叙事非常到位,10分;内涵虽然老套但是不乏新见解,加上我个人对所谓寓言故事的审美疲劳(这部动漫实在是完美避开这一点),我给9.5分;人设则是群像剧风格,算是百花齐放吧,9.5分。
动画制作无可挑剔,这才是老番的味,10分。
op:我吹爆这个op(Gun's and Roses),简直太传神了,完美契合该番的气质,欢脱的同时有种串联之感,爵士风不要太赞,11分。
综合一下,这番10分确实不过分,毕竟是骨头社的作品,我个人认为这部作品是要胜过无头骑士异闻录的。
该番核心要点就是三条故事线并进,在结尾完美收束,是一部节奏非常完美的番剧。
强推。
盖里奇+克里斯托弗诺兰,本质上没啥新东西情节和设定太中二,不太喜欢。
多班人马在列车前、列车上、列车后的奇妙缘分。
1.抽象情侣2.爱哭男孩3.黑帮男孩4.白衣疯子5.议员两口6.议员本部7.报社雷锋8.上古魔团
唔,虽然驴速超慢,还是把这十三集拖着看完了。
第一集第二集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故事太碎,开头就预料到会有不同的叙事手法,不算多么高明,打散重装而已,及至看过原著,发现每一部时间上接续人物间相关着墨有浓淡,虽然精彩,但要真的百分百忠于原著拍出来,那这片子非坏掉不可。
所以有些事初而懵懂,继而疑惑,毫无选择,只能如此。
不失为窠臼中的快乐。
基本上原著的前三本,就涵盖了这十三集。
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很是热闹。
披着血腥暗黑外皮的温暖故事,坏人消失,不同程度的好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强者依旧强,弱者在成长,这样的故事,要不分支成大开大合戏剧式表演的人物们,想不出该多单薄。
其实伏笔多多,炼金术士船上的那集,无疑是后来出场的众多俊男美女取之不尽的后备军团。
那一对雌雄大盗叽叽喳喳全场乱转,固然穿起了多数情节,却在过度与适度的边缘找平衡,就像第一集那个情报boss与小loli,长篇大论几乎没把我吓跑,而到了最后一集,尘埃落定草草收尾,像时间重来,别扭的不自然。
要从中寻找解密的乐趣,这一部其实非常的不专业,但环环相扣作为点缀,又让人追的头晕眼花。
虽然不似原著,一时紧张得喘不过气一时温暖到会心微笑(大概我是文字控),但到底是正太一抓一大把,阴暗型男多多,时而灰暗时而明快的节奏感,极慰帖的配乐,看起来尽兴而欢乐。
很合适的op,那个人声版本也不错,真的有夜行车悠长与困倦感的ed,都很增色。
不计较改编的超过原著还是折损原著,非常多元素的调和,算是成功的。
1711年在大西洋上,背井离乡的炼金术师们从恶魔手中得到了一样东西——那便是永生之酒。
喝了永生之酒的人无论受什么样的伤都不会死,唯一的致死的方法是喝了永生之酒的人自相残杀。
然而船上的“永生者”们却在一个一个消失。
1930年代的纽约的黑道中,年少有为的菲洛、傻瓜盗贼夫妇、200年老不死的炼金术士和他的助手,以及菲洛从小的玩伴、豪门千金、恐怖组织成员、年轻的列车长……这一群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却因永生之酒的复苏让他们的命运开始复杂交错起来。
人心永远都是最不可测的。。。
评分的高低在于观者重体验还是重内涵。
对于一种动画中罕有出现的叙事方法,做为一种尝试并且很“出色的讲述了”整个“并不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就个人观点来说,对于这种本身带着奇幻传奇色彩的故事,配以叙事方式所营造的悬疑感,有一种非常吸引人读下去的特质。
加之非常优秀的背景音乐与镜头,给人以出色的带入感。
故事在不同时间线与剧情的穿插之下,使人不得不提起精神全神贯注的去关注每一个情节,在杂乱的线索中仔细推敲,最后完全融入作品的世界观中。
所以在幽默与血腥,杀戮与怪诞,并不深刻的人物描写,形形色色的怪人与动机不明的行为下,作品本身却并不显突兀。
虚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欺诈,作品的认可度也无非在于手段的高低,就算现实中的很多事情一经推敲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从一个只想体验剧情与享受故事角度的观众来说,这部作品是良心,优秀且成功的。
人生重在体验,观影亦在于观感。
美食并没有内涵,而品味者自能体会其中美妙。
邪典动漫,的确别致,但风格很精神质,体现人性纯真与罪恶两个极端,而且往往将两种特质融入同一个人的性格中,精神分裂风格很明显,可能算永生酒后遗症。
吐槽几点,首先披着老美一战后背景,说其实日本处事原则,不太欣赏卖弄哲理的话痨对白,学攻壳?
也不喜欢过多穿插与倒叙,故弄玄虚,让观众看得很累,学昆汀?
为了卖弄而卖弄,很李斯特,华丽但略浮夸。
三条线索,NY黑帮火拼,有侠盗与武士精神,完全不是老美思路,对权贵鄙视一贯;飞猫腿特快大乱斗,黑白两派对杀,索性真正乘客死伤不多,半路杀出列车狂魔,最搞笑是半路向人偶女求婚,醉;永生酒传说,我看更像魔鬼的游戏,戏弄人类。
恶有恶报,贪婪老头被人造女儿所杀(造人方法似乎借鉴圣经夏娃),善有善报,好心肠眼镜男周边黑帮好友帮衬,其实恶魔化身。
不得不提是搞笑盗贼夫妇,做坏事时顺便感化恶人。
难道是天使下凡,给整体过于血腥气氛带来缓和。
黑道新闻社,口口声声说副社长,其实像上帝般观察全局,难道萝莉才是社长,又是交代不清的永生者。
神经分裂角色太多,严重怀疑导演心智是否正常。
完全各种怪咖乱炖。
刺青男边哭边勇敢,不知道勇士还是懦夫,索性得到眼罩女的爱。
金发白衣黑道,到处无缘无故杀人,还以白衣见血为帅,脑残,另一方面对爱人不离不弃,危急时刻跳火车救人。
而且关键时刻以命相搏,气势压过永生者,不知道算英雄还是人间恶魔。
至于学开火车后想杀光所有人的列车狂魔,也是迷般设定,其实就是人偶爸要求他上车,合着伙是老爸与议员合谋演大戏,所有人成了人性实验的工具。
至于两个女人造人,也是典型日式人偶设定,突破父亲的纠葛,才能找到自我,索性找到如意郎君。
总之,节奏紧凑,战斗残酷,性格变态,叙事新奇,邪典但实在不能多喝,要宿醉。
永生的代价是什么?
记得《灵魂摆渡》里讲了一个永生的故事:民国时期,妓女A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代名妓,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B是当时革命党在本省的会计,负责保管革命党的革命资金。
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后B对A情根深种,不可自拔,于是动用革命资金为A赎身,并且买了栋大宅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A,B两人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向神秘人购买了据说能够长生不老的太岁。
可是长生不老是有代价的,每个人服下太岁之后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服下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两人同时服下太岁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B变成了A,成为了和A一模一样的女人,他将以这种形式长生不老;A变成了需要不停地吸取他人阳寿的怪物,一天不吸就会容貌溃烂,奇丑无比。
A为了不让B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离开了B,开始了流浪吸取他人阳寿的生活。
是不是很讽刺,两人为了永远在一起选择永生,可是永生的代价是不能在一起。
这样的永生,不老不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吧,惩罚两人的贪婪,让两人在绝望的没有尽头的时间里独自舔噬伤口。
《永生之酒》也是在讲永生,可是似乎并没有讲永生的代价。
虽然人性的贪婪造成了很多的杀戮,但这并不只有永生才会如此,任何巨额的利益都会造成掠夺和杀戮。
本剧更关注的是永生之后对生活的影响:Maiza由于是唯一一个知道永生之酒配置方法的人,遭到了Szilard的不懈追杀,弟弟和很多人都惨遭毒手;Szilard为了得到永生之酒的秘密,在追杀Maiza的同时,自己开始研制永生之酒的秘方,并且制造了很多人造人为其卖命;Czeslaw Meyer和哥哥同时喝下永生之酒后,哥哥开始对他实施各种酷刑,以此测试永生的极限。
Meyer不得已吞噬掉哥哥后,开始不信任他人,并且开始吞噬其他不死之人。
因为在他眼里,你若不吞噬其他不死之人,早晚会被他们吞噬。
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永生变得面目全非。
可是看完之后还是会觉得这是个温馨的故事,可能二次元才真的是“站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吧。
Elmer掉进大海都快被淹死了,对恶魔许下的愿望竟然是让恶魔一直陪在Maiza身边以补偿他失去弟弟的痛苦,直到Maiza重新露出笑容。
Isaac和Miria两个笨蛋夫妻怪盗,每天都笑眯眯的没有一点烦恼,做出来的事情虽然滑稽但动机都是爱。
两人单纯善良到对谁都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让心灵几乎干枯的Czeslaw Meyer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情,让人造人Ennis开始背叛自己的“父亲”。
可以说,这两个人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本片最温馨感人的地方。
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意识到自己永生不会衰老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每天都会重生,每天都是我们的生日,啊,太美好了”,多么乐观的两人啊。
看了本片才知道,沉迷二次元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单纯善良的好青年。
推荐哦
前两天跟某人推荐了《Baccano!》后某人居然真的去看了(感动啊),看完表示不解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动画。
于是我认真了(这里请自行想象本人认真的脸),决定总结下。
然后我发现可以喜欢的点实在太多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平衡性强,制作精良,人设美型又不过分华丽,声优阵容强大等等)所以还是小结一下算了。
(总结和小结的区别并不是这样的啊喂)鉴于小说台版太贵内地版太粗糙日版看不懂等原因,以下讨论只限于动画。
No sex, no death!(大误)第一次得知没有性爱描写,也没有死人算是优点,是从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里面出现了这样的评价:“鼠的小说有两个优点。
一是没有性场面,二是一个人也没死。
本来人是要死的,也要同女的睡觉,十有八九。
”大概是想说,如果要拿走刺激感官的部分,必须是对作品本身有相当的自信吧。
话虽如此,倒也不妨碍村上本人的小说性爱满屏,死人如割草。
(并没有)回到《Baccano!》,先说说那纯爱的CP们吧(死了半火车的人这件事情打算罔顾到什么时候)。
以下排名纯属各人喜好(由浅入深),跟姓名笔划无关。
笨蛋情侣Issac和Miria。
出场次数很多,但从来没有单独出镜,一直忠实而夫唱妇随的担任着搞笑艺人的角色。
动画里面对他们的恋情虽无赘述,但多年来都没对彼此那套吐槽厌烦,仅就这点已经很值得尊敬了。
(反正身为观众的我已经有少许不耐烦了)纽扣情缘的黑帮干部Firo和人造人Ennis。
非常波澜不惊的俩人,很相配的气质。
Firo对永生的态度貌似就是,没觉得有什么区别。
Ennis则是不动声色的背叛并杀死了她的创造者(奸角,死不足惜)。
Firo捡到Ennis的纽扣后开始寻找这个神秘的黑衣女子,接着当然就是老套的“你就是当时的。。。
”情节。
BTW,另一个喜欢这部动画的理由,里面都是传统的男追女。
嘛,虽然我是新时代女性,但更是大懒人一个吖。
杀人狂Ladd和他的未婚妻Lua。
最爱杀死觉得自己身处安全之境的人的狂人Ladd,和他号称一定只能由他杀死而其实他可以为她而死的未婚妻Lua。
证据是他为她跳下火车,废了一条手臂。
另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情节,Ladd带Lua去见他叔叔时,Lua艰难的打招呼“那个,你好”,Ladd发表了类似“这样就算打起精神了?
还真是羞涩啊,正好跟我的热情互补”的评论,有点自家黑的意思。
铁路追踪者Vino(原列车员)和教团灵魂人物的女儿Chane。
存有着稍微(何止)扭曲的正义而自认为宇宙重心的唯心者,Vino,虐杀着所有他不批准的行为者,拯救着无辜和良好的民众,平衡着他的世界的善与恶(顺便吓唬着乘霸王车的无票乘客)。
Vino在车顶的一番剖白,“无法想象我死后的世界,应该是会逐渐消失吧,因为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实大家都这么想过吧。
当时的我们多么幸福。
对Vino的喜爱,除了对强者的崇拜,不如说是对曾经任性的自己的宠溺。
另一方面,对父亲无限忠诚,为保守其父不死之秘密而自愿失声(这个情节设定只是为了达成无口属性吧)的孤僻女,Chane,不知自我为何物,身为父亲的试验品,她的价值由父亲决定。
为了取悦家人,而自我牺牲的事情想必谁都做过一件两件吧。
对Chane的喜爱,同样带有对自己的赞许和或许有一点儿的惺惺相惜。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绝配的俩人,而且又是难得的(哪里难得了)一见钟情。
Vino见Chane第一面便感叹道“不错的女人啊”。
果然长得好看就是好啊,没准在哪还能捞回一条命。
胆怯的不良少年团首领Jacuzzi和同团体爆炸女Nice。
我正式宣布Jacuzzi是我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
本来这种太过接近普通人的人设不会太讨喜,(何况这爱哭的孩子感觉比普通人还要弱一点),这次却大翻本了。
以下为我的记忆点:1.发现强大的黑白红三方开始各自屠车时,虽然怕得想逃走,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但是,如果我们逃走的话,大家……我们几个把黑衣人,还有铁路追踪者赶跑吧”这样的话。
虽然剧中渲染他一人一天抢了卢梭家族18家店,但我们都知道对于职业杀手的某人和某人和某人来说,他真的不强。
2.以为要与Vino对战前对Nice说的类似遗言的话“我之前那么爱哭,已经把我们两个人的份都哭完了,所以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哭”3.当Nice做实验炸伤了自己的脸和眼睛后,他在脸上刻了大大的剑的刺青,这样别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的脸上了。
虽然身为盗贼最不利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剧中好几次出现他的画像,并且他常被称为,脸上有剑的刺青的男孩。
4.和Nice各自执行任务前亲了Nice,队友调侃道,“真是亲热啊大姐”,Nice羞道“刚才那个,是第一次”交往十年了啊!
什么叫纯爱啊!
你们见识了吧!
总之我是拜倒了。
好了,现在到了No death的部分了,不过由于现在已经深夜了我已经不想写了(别想圆不下去就逃走)好吧。
其实真的没死什么人啊,死的都是路人啊,都说不出名字的啊,或者是奸角匪类啊。
我唯二记得死的不是路人也不是坏人的角色就是老列车员和Maiza的弟弟。
老列车员因为说了禁句“我要退休了”所以不死不行啊大家都懂的。
Maiza的弟弟得知了永生之酒的一半秘密所以必须被奸角吸收掉来获得秘密啊,不然奸角永远都无法发展,无法酿成新的永生之酒,大家也就没有酒喝了嘛。
死人都不是为了虐观众的,这样算很厚道了。
想想之前看的《魔法少女小圆》《冰与火之歌》《斯巴达克斯》甚至是最近的《海贼王》,我已经很感恩了。
好了我去睡了,大家晚安
这是一部优缺点很明确的番,而且有点低开高走的感觉(可能形容的不准确,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总结一下就是:前期时髦感爆表,剧情排布有点乱。
中期人物多的数不清,虽然都有血有肉很有特色和魅力,但全是英文名字加之混乱的剧情对记忆力一般的普通看客来说很不友好了,而且有的人物性格并不讨喜,而有些人物的动机和心理怎么说呢,就一言难尽。
后期故事的排布依旧乱,但是坑基本上慢慢的填上了,故事也基本上结束了,这里特别提一嘴,它后面有一段和开头呼应了,就是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个角色,这波片场一走简直带给人震撼的感受,也让整体感观提高了不少,而且最后happyending,闹剧华丽的谢幕了,没有刻意去刀什么的,还是挺喜欢这种安排的。
总的来说,对于剧情党是比较煎熬的,人设党建议入坑,很有味道,结构框架和布局很棒,难得一见,音乐也很棒,作画和打斗也相当时髦,别的不多说,且看且珍惜吧。
弃。野心有余,故弄玄虚
看到十四集终于看不下去了剧情极其无聊,极其无聊。从头到尾极其无聊时间线和剧情跳跃的也是怪,人物外面名字也是乱七八糟
完全不是我的菜。
闷声装大B
无内涵无节奏,人物脱离现实像一群疯子不会叙事就别瞎叙事,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垃圾
绣花枕头
蒙太奇多流暢.. 讓我想起今敏.. 不過也僅此...
混乱的叙述.1大群人的故事
骨子裡是熱血漫,連魔鬼都講義氣
雖然作畫不精,但勝在劇情安排出彩,亂序劇情將原作的戲劇性更上了一層樓。
多时间线多人物视角展开的群像故事,动画背景粗糙导致时间线交叉的时候容易看得云里雾里,7话揭秘开始的时候依然交叉线真是令人讨厌。二周目看了英文版,好太多
像是永生这个概念本身一样,不断地循环往复,你方唱罢我登场,他这么做是因为他之前遇见了她,只不过,做历史研究整理史料固然也是个枯燥的工作,但最后得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才是不同凡响的啊。
很乱来的...也可以说是很大胆的叙述结构...需要相当的耐性和理性...但看进去会觉得非常精彩的一部动画...
【完】果然是无头骑士原作的人的作品。人物真多,而且都是英文名,不能忍。跟无头骑士讲述方法一样,不能忍。
不难看,某些部分还不错,但是信息是少的,多线性叙事使之看起来复杂罢了,并且两条支线没有处理好。emmmm 想表现出哲理,或许有一点哲理,但难堪神作之名。另外不太喜欢作为引导观众的社长,说教意味太浓。
人物繁多名字花里胡哨强行刻画个性,叙事杂乱其实故事平平淡淡故作高深
结构非常后现代,叙事手法是个重要看点,但我对这部番的称赞也仅仅是这里了。不算船上是三条时间线的故事,这种叙事手法将这个普通的故事讲得很诡奇,可正因如此,再诡奇这也依然是个很普通的故事。一些电影也会用这种叙事手法,我喜欢,但电影都是2小时的小闭环,观众相对是很容易消化的。而这部番16集,太长的时长加上实在过多的角色真看得我好累啊!所以与其说是番剧,倒不如说是技术展示。
无聊啊,三集弃
两集弃剧……有点怀疑喜欢这剧的是不是只看过这一部?乱序时间线讲故事手法放在今天已经不算奇特了,加上故事本身没有张力,观看下来就是非常无聊。
这片我如果是07年看大概会觉得很有趣,现在看只想写300字退稿意见,最后一句话是“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