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天才总是被描述成玩世不恭,而其间的努力像是一场狂欢一样一定要用尽最后一分力量。
我是说,那些有计划的积累时间和通宵熬夜赶稿的对比,不清楚是不是天才都要这样,是不是按着节奏慢慢来注定错过许多的灵感。
但是比之这种除了天分,在其他任何方面都很难让人放心的人。
更喜欢那种规律的、有节奏的、有温暖人生的“天才”,比如春上村树。
圣罗兰,YSL时尚品牌的创立者,一个年轻的只有21岁就当上Dior首席设计师的男孩,早就光芒耀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圣罗兰,却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会患上躁郁症,且是同性恋的怪咖一枚。
不敢相信这样的圣罗兰就是创造出吸烟裤的那个改变历史的男人,从此女性摆脱了裙装的繁冗,解放了双腿,可以更自由地行动。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既有传奇色彩,又有着脆弱神经和天才般的才华的年轻男人。
影片着墨最多的是圣罗兰的设计服装的过程和他的朋友圈。
圣罗兰是一个害羞,谈吐幽默,不谙世事的艺术家,17岁被挖掘,21岁当上Dior的首席设计师,后由于入伍被迫放弃设计师的工作,并因此患上躁郁症,事业一度陷入低谷。
幸亏有同性恋人皮埃尔•贝尔热的帮助,Pierre 是圣罗兰在Dior工作时遇到的第一个恋人,是一个艺术品商人,两人很快相互吸引并坠入爱河,并且后来成为了终生的恋人,不离不弃,相伴一生。
Pierre是圣罗兰的情人、工作伙伴、管家,并一同创办了YSL。
他们相伴走过50年,是终生的情人,虽然中间有过分分合合,但不失为一对模范的同性恋人,相伴到老,是许多人的梦想。
圣罗兰除了Pierre还有过其他情人,圣罗兰是一个不羁的艺术家,才华横溢,但是也不受任何人的控制,他酗酒吸毒,如果没有 Pierre,他的才华也许会过早地凋谢,是 Pierre一直在他身边照料他的生活,帮他处理生意上的繁杂事务,帮他一点一点建立起一个时尚帝国。
圣罗兰有无尽的才华,如果没有一个懂他珍惜他协助他的男人,他不会有如此的成就,所以是爱照亮了他人生的黑暗。
影片的色彩、配乐和表演方式极尽时尚之能事,整部影片可说是YSL的一场时装秀,虽有些美化的嫌疑,但不失为一场还原和真实的展露。
喜欢时尚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影片中的时装展很对胃,一场接一场,仿佛永不停歇的盛宴。
而背后的设计师圣罗兰,也逐渐颓靡和骄纵。
他和女模特厮混,爱上男伶,这些都令Pierre心碎,但他还是一再地接受他包容他,除了让天才艺术家发挥他的才能,还能做什么呢?
艺术已经回答了一切。
我们唯有期待圣罗兰展示世间的才华,唯有他的服装,唯有他不与世同的设计眼光,才能折服一切,折服这个不再与我们苟同的世界。
【伊夫圣罗兰传】(2014)时尚大师YSL的电影,故事主要发生在他年轻时,也就是在20世纪5、6、70年代(我喜欢的年代 )。
gay的生活,无法自制,疯狂,腼腆,但天才;让我记住原来蒙德里安裙子是他设计,还有吸烟装…传奇的人物。
电影较现实更多戏剧性,那个时代的风格和绚丽的时尚界值得欣赏。
今年法国影坛注定会圣罗兰热,引起人们对这位已故时尚大师的无限怀念。
两部圣罗兰先生的传记先后开拍上映,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两部影片从一开始就是火药味十足的正面对决。
咱们看的这部已经于一月上映,首先这部影片筹拍的确是收到圣罗兰先生伴侣皮埃尔本人的大力支持,使得剧组能够动用圣罗兰基金会提供的道具,并且进入了圣罗兰先生和皮埃尔在摩洛哥的私人别墅中拍摄,片中所有的服装和设计手稿皆是圣罗兰大师亲手所制的原件,从这一点来说,剧组的确是做到了高度还原。
至于故事情节方面,影片其实是截取了圣罗兰大师设计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十年,以至于我们没能看到大师人生落幕,话说回来,本人是圣罗兰先生的脑残粉,圣罗兰先生是本人心目中最优雅的法国人,此次能够在电影中看到大师人生中闪烁明亮的黄金年代,真的觉得很激动。
片中精致迷人的配乐也是一大亮点,时时刻刻都在精妙烘托着情节的氛围。
当然了,情节方面让人不得不诟病的是片子的确是时时刻刻再以皮埃尔个人的视角来进展,以至于让人觉得可能失去了更为客观生动的视角,通篇像是流水账,考虑到皮埃尔本人对这部影片拍摄的影响,这种结果在所难免。
还有的朋友说这部《伊夫圣罗兰传》不够激情。
好吧,今年另一部由贝特朗·波尼洛执导,型男加斯帕德·尤利尔饰演的《圣罗兰传》这几日应该刚在法国本土上映,据说聚焦时间段更为集中,情节更为香艳私密,使得皮埃尔本人对这部圣罗兰很不喜,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不得不提的是导演选角眼光真的很精准,皮埃尔尼内对圣罗兰先生的演绎近乎是神还原,他的演技内敛动人,他精准的捕捉到了圣罗兰先生身上的某些特质,这次挑战出演圣罗兰是其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面庞清新水嫩的皮埃尔尼内近来已成为法国影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说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句,导演怎么会选用那么猥琐恶心的一个演员来饰演Jacques?
实际上Jacques可是个绝世美男啊,才使得卡尔拉格斐和圣罗兰纷纷拜倒在他裙下。
他在片中那段三俗恶心的表演实在让人不喜,要我说,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就是选用了这个猥琐演员,他饰演的Jacques让圣罗兰大师的品味降低了不止一个等级。。。
影片在楼主生日当天上映,所以楼主就在生日当天晚上的11点一个人赶去影院去膜拜大师。
首先楼主是一个脑残粉,到了楼主这个年纪,其实思来想去,真正可以让我脑残的人也不剩下几个了,Yves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楼主毫不留情的给了五星!
但是,这个片子如果真的来讲,三星就已经撑死了。
虽然电影总体制作水平上乘,选角成功,俊男美女一堆好皮囊外加华服,配上华丽的布景和精彩的配乐,无论在那个角度,作为一个传记类的电影都非常成功的还原的时代背景,但一些无法弥补剧本的残缺。
贯穿整个电影的,既不是一个时尚帝国创始人的奋斗史,也不是Yves本人的救赎史,确编成了一个三级的低俗情史,作为一个传记,真的是失败至极。
尤其让楼主反感的一段剧情就是在Jacque和Karl家吃饭那一段,jacque那段三俗又自恋的表演,本身演员就不是我的菜,老子真的忍受不了看你的基佬sm表演。
还有就是这个片子本身的角度也有问题,或许应该改名叫Pierre拯救Yves传,我承认,pierre在yves的生命中的痕迹不可取代,但是在片中就成了pierre如何帮yves开店,如果帮yves搞订单,如何帮yves面对媒体,如何帮yves治疗,如何帮yves戒毒,尼玛让老子看一出大叔拯救堕落失足少年的戏码,老子能买帐嘛!!!
楼主也知道并不怀疑,或许导演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在现实中两人的感情,pierre确实一直帮助的yves,但是某种情况下,yves就像一颗摇钱树一样被操控。
虽然片头一段独白让老子直接就哭了,由于在影院半夜就看了一边,也没字幕,只记得大致意识是pierre说,这些都是属于两人,用尽毕生经历的收藏品,但是现在他要把他们全部都卖掉,在yves生前,两人的收藏品不论什么,差不多都是成双成对的,但是现在,他们两人的回忆里的收藏也没意义之类的话。
顺便再说一句,影片最后更是直接从八十年代,一下跳跃到今天,然后就结束了,从八十年代淫乱的小生活出来之后,不过20秒,电影就结束了,这一生后三十年被导演吃了,还是你准备拍第二季?
总之,此片就是讲了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淫乱私生活,如果好奇可以一看,如果真的是用来膜拜大师,想看大师的艺术经历和毕生自传,真的是可以看瞎小狗眼!!!
圣罗兰,是个传奇。
对时尚的革新,影响了至少三个十年,标志性的鸦片香水,一直延续至今,以及种种。
而,天才也是人类,禁不住的各种诱惑,混沌糜烂的生活是他灵感的来源,所以背叛也是确实有过的,然而真爱是真正存在的,所以他发自内心的对他说:"I love him, but you are the love of my life."
作为一个很喜欢的品牌,电影拍的不如以前看过的《时尚先锋香奈儿》好看。
整部片子看下来温吞无趣索然无味,我给这类影片起了个名儿,叫“塑料花电影”,华贵美丽,璀璨夺目,内容却空无一物,白瞎了摄影和音乐。
本来是最最重要的圣罗兰本人,居然就是我最讨厌的那种长相,瘪嘴薄唇勺脸,即便加上激情四射的男男之爱也无论如何都看不下去。
全片最感人依然是剧尾字幕:“伊芙圣罗兰,逝于2008年6月1日。
他奉献近50年的事业生涯,革新女性时装界。
他的作品现于世界顶尖博物馆展出。
”向伟大的伊芙圣罗兰先生致敬。
在看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时候看到Yves Saint Laurent的预告,直到今天看完YSL仍不能执笔写布达佩斯的影评,因为不够把握。
但是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候读的一首诗,大概意思是,“我是一位贫穷的艺术家,家里没有像样的桌子,但我给自己买了一架精致的咖啡壶。
”电影开始不久Pierre的独白已经弥漫着一种浪漫致死的绝望。
电影是呢喃的法文,不停地看英文字幕总有些分心。
他在走进Grand Palais的时候一声感叹,"Oh Yves, you do love beauty.",那个每次我都会经过的展馆,我想这就是解答,整部电影的解答,也是Yves和Pierre之间的解答。
之前看过的人跟我说"A bit flat apparently.",有人说就是卖弄肉欲什么的。
我看完之后的答案是,这部电影就在讲述一件事,Yves就是爱“美”,热爱一切的“美”。
听着Pierre的自述,面对着满屋的艺术品,他说,这都是我们曾经一起买回来的,如今你不在了,我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
我都能马上回想起自己在巴黎的美好时光。
没错,巴黎很脏,地铁里大小便都有,抢劫的人很多,可以说我爱的巴黎仅限于凯旋门起卢浮宫止这条主线辐射出去的一小块而已。
但是,巴黎确实很浪漫,很美。
一切都散布在空气里,自然得体无论晴天雨天。
我还记得我就是个贪得无厌的游客,每一次去巴黎都是睡到中午跑到我爱的那段路上到处走,到各个咖啡馆一坐就是一下午,看或来去或久坐的人。
什么景点都不看,阳光盛大。
Woody Allen镜头里的是雨中的巴黎,是夜里的巴黎。
这部电影里的,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的,把Yves那漂亮的脸照得像是一件艺术品。
设想一下,你曾和一位容颜美得令你窒息的爱人,在一座尊重美崇尚美的城市,共同建造自己的家。
你走遍城市的每个角落,一掷千金买下那些你们认为美丽的艺术品,你们相识,相知,相爱,相互扶持,相互纠缠,相互背叛,相互无法割舍。
然后有一天,有一个人永远地离开了。
你面对着你们曾经积累起来的艺术品,你们曾经共同欣赏的“美”。
如今是不是已经无法面对。
纵然它们惊叹了世人,纵然你们的故事在江湖流传,然而,春风十里,不如你。
有的人从未得到过,怎么会懂得失去。
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对“美”有着偏执的追求。
他们做事情只有一个标准,美或者不美。
美的,就去做;不美的,就不要。
整部电影的质感,是很美的。
柔和适当的光线,角色的容颜,精致优雅的服装,电影里的人对美的尊重,大方不遮掩的性,含情脉脉的法文,广告式的构图剪接。
我真的觉得,很美。
我不知道它的剧情,甚至不在乎它的剧情。
但是Yves Saint Laurent的气质四面八方地滲入到我的脑海里。
大抵这是导演拍传记的独有手法。
关于Yves和Pierre的爱情,也是美的。
我所听到的大部分爱情故事,美的爱情故事,几乎都是这样。
一位美好得惊动了年华,另一位则为这一位撑起一片时光。
然后他们即使相互毁灭,相互背叛,也不能离开彼此。
有一幕我一直印象深刻,Yves坐在Pierre的身上,小声地说我爱你,小声的一遍,害羞的一遍。
我想,他知道,有些东西,直白地说出来就没那么美了。
所以在爱情里,假如不能美得站在街上便令众生回眸,那就去为那个惊动你的人,撑起一片时光。
假如都不能做到,可以不去期待这件奢侈品。
举一个例子,面对一条几十万的长裙。
有人看重的是它被世人承认的价值,有人看重的是它的设计师,有人看重的是它很好看。
假如有人拿出另一条一模一样的裙子放在不知名的小店里,大概只有最后一种人会去买。
有的东西,你不喜欢,可以不去买,可以不看。
但是千万不要,嘴上嫌弃,心里想要,只因为别人都说好。
买东西如此,爱情也是如此。
抱着当做伊夫圣罗兰先生的人物传记去看的电影,除了几场根本不在重点上的少之又少的华丽秀以外,就是搞基搞基搞基!
总有种整部片子就是为了搞基而存在的恶搞剧。
如果不是看过伊夫圣罗兰 的另外一部纪录片,我想只要是看了此片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滥情、没节操的人、一切都自私的要死。
但是另一方面,秀场上的衣服很漂亮,据说也是特地借来的。
演员本人也和圣罗兰先生长得很像。
可惜导演不给力,没抓到重点。
(大概是因为重点全放在了搞基的情节上。
和几个朋友讨论,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导演你过来,我们保证不打死你!
开始,清新的腼腆的,亲昵的爱。
你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我爱你。
他不发出声音,只有口型,说我爱你。
坐在攻的腿上,我从未觉得原来恋人的亲昵如此幸福。
攻想要亲吻,他用手拂过他的侧脸推向另一边,将下颚妥帖的窝在攻的左肩上,而后,拥抱在一起。
长久劳碌后,他望着对面的攻说,我只是想念你。
嗯。
在荒原里徒步。
仿佛故事一直延展在此就足以。
群交嗑药。
讽刺攻是寄生虫。
直到他说,我喜欢他,可你是我的毕生挚爱。
攻君让那人离开。
也许是胁迫也许是些别的。
他打了电话得知和攻君厮打在一起,攻君跌倒始终没有还手。
蜷缩在地上。
嗯。
这个为他处理一切的男人。
现在回想,爱,真的能使人卑微。
张爱玲说 ,爱,让人低到尘埃中去。
我想我突然明白了。
他爱他。
他也明白他是天才。
直到攻君,在阻止爱人和狐朋狗友玩乐败坏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后,看着爱人气急败坏口不择言,朝自己丢来的雕塑,花瓶。
他,靠着紧闭的门,等到爱人离开。
在微光的阴影中,哭了。
看在这里的时候我疑惑,他没有离开,再也没有离开。
可,他们彼此相爱么。
看完的时候并不觉得这部片子很好。
有的时候,我连接不上故事,我缺乏对人物掌故的知晓。
但是,我听到了片尾曲。
Générique fin 'My Name'我想,他是他的毕生挚爱。
是最初那个无声仅有口型表达的爱。
I feel love each time you sleep by me I hear love each day you say my name
Yves Saint Laurent
中规中矩,而且更像贝尔杰传。。
靠,上当了!!!
#TIFF13#又见自毁型孤高美少年天才和忠犬大叔,倒是挺虐的,但是这种传记片基本就是个让人往里跳的大坑,没几个能拍好啊(其实[铁娘子]要不是非要搞幻视幻听可能会真不错呢……)。马拉喀什又种了摩洛哥的草,大半夜又研究了半天攻略,怎么破……
基片... YSL演的倒是惟妙惟肖
在他第一个秀成功做完出去答谢观众的时候,我好感动的喃!电影三星,多一星给那些华丽的裙子们!!!!!
世间难得圣罗兰世间难有皮埃尔
好高大上的背景哈,不喜
弹幕好正经 画面绝美
还是期待一下另一部吧
Yves Saint Laurent,经典永恒
只值得看十分钟……
这片子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名言,吃到一个味道不错的鸡蛋,确实没必要一定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
在pierre的視野裡,Yves是個放蕩不羈卻又脆弱敏感的孩子,他渾身充斥著靈感卻又時常壓抑著自我,惟獨在性愛中解脫。也許這註定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值得被人們擁戴包容,卻脫離不了自我的禁錮。
还是买他家的化妆品吧=。=
不痛不痒的电影,孤郁而热烈的人生
C'est vrai?
心塞
包裝得多麼高大上也逃離不了狗血片的本質。
浓烈Loulou 窒息Pierre 冰火Yves 褪灭Jacques 灵敏Victoria 冲击B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