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难看啊,无聊至极,烂完了猫眼自己拍的动画电影没想到就这水平影片是少有的现代爱情动画电影但真的好难看啊,属于有了一个想法,一个比较亮眼的想法,然后把它拍成了一部无聊的电影。
如果拍成爱死机那种短篇或者半个多小时的中篇,我觉得观感会非常好。
具体聊聊哈,影片刚开始的十分钟就把我震住了,他这个建模我个人感觉非常有特色,然后剧情啊,特效都还可以不过这十分钟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引子,引子拍的很好看,后面的正文却很难看。
这10分之后就是长达70分钟无聊的正文了。
这70分钟没有剧情,影片想一出是一出。
动作都非常浮夸,也没有什么主线剧情,就是随便拍。
看的人非常累,都看睡着了,完全看不进去。
说难听点,这就是一坨史但是最后半小时有意思起来了。
有了恢宏的配乐,精致的特效,生动的剧情影片可以说就是为了后半小时的一个创意,然后拍完整个片子的。
如果这后半个小时是一个微电影的话,我个人观感非常好,但是有了前面那一坨这一坨我的代入感会少很多。
那我只能把这一段称为巧克力味的史所以给影片做个总结吧,前十分钟是巧克力中间那一坨是史后面的半小时是巧克力味的史但如果影片做成一个中篇或者短篇,那就是一个口碑非常爆炸的巧克力。
很可惜,导演没这么选择。
哦对了,说个小彩蛋,你在这片甚至能看到国产闪电侠,离了谱了我个人感觉这在今年这么多烂片里都属于比较烂的那一种了,放在国产电影里来说,这属于我看过最烂的那一档这个片其实我挺期待的,影院的贴片预告做的很好,那一句"时间可不等人哦”的台词我记了很久。
『时间之子』一部让“借鉴”之王陈思诚看了都得直呼内行的“缝合巨制”,明牌可见的“致敬”了《星际穿越》《闪电侠》《鬼吹灯》《功夫》《死亡游戏》《魔幻时刻》《爱乐之城》《白日梦想家》《你的名字》等一系列名场面,如果说前60分钟缝合的还算流畅能勉强形成闭环,那么后40分钟就只剩下自我感觉良好式的膨胀炫技,真是有米砸特效,也有米请一众演员、歌手、流量来配音,就是没米请个好编剧打磨剧本,妥妥的投机之作。
【6分】
《风语咒》编剧新作,另起炉灶的原创动画。
时间这一高概念在影史上老套,却挺少在国漫中出现,《时间之子》拿来一玩还算有趣新鲜。
海村少女误登商船坠洋,意外获得时轮定格时间青春永驻的力量,陷入黑帮纠葛,收获真命天子。
剧情挺网文的。
前段千晓和十七相互绑定插科打诨玩转时间好玩,十七武力值巨高打戏超爽,但一到黑帮就无聊了,反派太没魅力。
十七把时轮交给老大最莫名其妙,人物动机零人理解,底层逻辑搭建不起,越看越蹙眉。
他明知后果仍要奉交时轮,他强大到一人能把整个黑帮一锅端却还要卖命,十七身世刻画几无,无法共情。
但结尾反转很惊艳,剧组很懂怎么烘情绪,闪电侠般超越光,哈利波特般找自己,如此轰轰烈烈的爱情。
最后立意还行,学会利用时间享受人生,定格美好,同时顺遂时间不妄改变,懂得告别。
本片真的很适合520。
时间之子 (2025)6.32025 / 中国大陆 / 爱情 动画 奇幻 冒险 / 于奥 周铁男 / 王俊凯 刘校妤
一部号称“高度原创”的国产动画电影,带你阅尽和『时间旅行』主题有关的一切电影。
下面截图中这位网友,看出了本片借鉴的十多部电影,最明显的是:《闪电侠》、《星际穿越》、《天气之子》、《本杰明巴顿奇事》等。
我再补充几部:《时光尽头的恋人》、《神奇女侠》、《源代码》、《波斯王子:时之刃》、《土拨鼠之日》、《魔幻时刻》...看过的都知道借鉴了什么内容。
所以你说这部电影是“原创”国产动画吧,我感觉有点脸红,不知道各位主创们的脸红不红。
既然引用or致敬or融梗了那么多部各国经典影片,咱就别聊什么『奇幻设定』这个伪概念了,因为经常看迪士尼等国外动画大厂作品的观众,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本片的美术风格、人物造型、场景设计、甚至画面色彩等各种设定,也基本都是借鉴而来。
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各行各业起步都比西方要晚,因此,借鉴西方经验是必要的,这能理解。
尤其是在文化影视行业,借鉴的成本非常之低,这就更要求奉行「拿来主义」的幕后工作者们,要时刻保持自律,要懂得适度少量克制的借鉴。
因为,借鉴可以省太多的事儿了,但捷径总归是捷径,靠抄作业,永远都无法超越他人。
《时间之子》的核心剧情用一段话概括就是:在孤岛上和干爷爷相依为命的女主,因好奇心驱使,去往大城市探寻外面的世界...历经种种后却发现,原来干爷爷就是她最心爱的那个人...因为女主曾意外得到了神器“时轮”的青睐,所以她是长生不老的(但失忆了)...女主在此时遭遇不测,苦苦寻着了半辈子时轮的反派黑帮老大,即将从女主身上夺取时轮的关键时刻,干爷爷飞身而出,救下女主,殒命大海...女主模仿闪电侠和光速赛跑,意图逆转时空,但最终徒劳无功,在她追上光速的时候,通过五维空间,看到了自己心爱之人(干爷爷),对方劝女主莫要再和时间赛跑了,自己很开心遇到女主...最近热播的一部国产悬疑爱情剧《在人间》初始设定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剧情用8个字概括是:我爱上我、我杀死我。
《时间之子》和《在人间》最相似的地方在于:如果你不太在意逻辑和细节,也没看过那么多经典影视剧,你认真看完后就会觉得,这两都戏拍的都挺感人的!
虽然二者的受众差异看起来不小:《时间之子》是一部107分钟的动画电影,而《在人间》是一部总时长超过300分钟的八集迷你网剧。
但我发现,真有不少女性观众,看完这两部后,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市场是检验观众喜好的唯一标准!
《时间之子》的票房走势,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上映前,多家电影票房预测媒体预估《时间之子》的最终票房在6000万-1亿之间。
但现在,猫眼专业版对《时间之子》的最终票房预测在2亿左右,比媒体上映前预测的最高值,还要高出不少。
所以,最后想说,如果像《时间之子》这类的中国动画电影幕后制作团队,能在借鉴的基础之上,先获得市场收益和认可,最终在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之后,再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故事,那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最好别一边奉行「拿来主义」,一边继续大言不惭的高喊自己是「纯原创国产动画」。
【声明:请勿擅自转载!
】
故事方面:1.回忆旁白化用了埃莱纳费兰特的语句,但是片子里不存在如同列侬与莉拉那般细腻又浓厚的情感铺垫,这俏皮的对抗性旁白压根不知道落在哪里。
2.男主动机空白,借东西给女主的原因这个故事的第一trigger糊弄。
3.主创和观众不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就算是少女冒险,值得称道的一些电影里也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如《天使爱美丽》《哈尔的移动城堡》,在此片中并未发现任何。
4.无法感受到男女主是怎么相爱的。
5.笑料是起作用的。
6.反派女杀手的撒手莫名其妙,你要说他们仨都想获得“自由”也可以,却从来没有刻画过。
7.男主把道具从女主那抢走给boss时已经知道boss要做什么了,知道还给?
boss逆转时间的时候男主又跑出来抢道具,那你多余给他呢?
你前面抢女主道具的苦情戏演给自己看的?
制作方面:1.能不能别再做些个歪瓜裂枣的民众了。
主要角色之所以能做主要角色是因为有特色,值得讲,有趣!
靠歪瓜裂枣来衬托主角,除了说明你在偷懒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好的角色会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你把民众做成歪瓜裂枣,是怕民众比主要角色更值得一讲,抢了内涵薄如蝉翼的主要角色的风头吗?
那请问你多余做这片子呢?
2.男女主大小头差距过大,同框对手戏比如跳舞场次令人忍俊不禁。
请统一风格。
3.有的场次制作很精良(女主超越光速的场次),有的场次还不如光栅化渲染的游戏(比如被抓到军舰上那场)4.该特化处理的分镜被平庸处理(例如女主落水场),该正常处理的分镜莫名其妙炫技(例如雪山圣殿内的拔枪桥段,女主海岛出场时的节奏也很奇怪。
)。
5.女主击破军舰虽然很帅,但黑白闪十字星闪毫无来由,无来由的你用一次都是滥用。
6.男女主视角切换时的音乐风格切换是有效的,而且比追光那个土味机车哪吒帅多了。
7.美术值得称赞。
8.男主的配音堪称灾难,能别为了塞个流量进来故意把角色做成这样的设定吗?
你这么做一点也不尊重观众,那想必你也看不起不需要观众尊重你了吧。
我看过最滑稽、最Low的电影没完没了的“烂包袱”反转,你当编sketch那,腻不腻符合这俩导演的能力,当年看“一喜”,就发现这俩导演能力只会“烂包袱反转”其他缝合怪、自我意淫就不说了,哈哈哈但有一说一,女主脸是真像冯提莫呀男主原型我以为是小破球一的那个屈XX,可能是开场前放了很多屈XX的广告吧
两颗心给画面特效还有bgm,剧情真的稀碎,一堆逻辑bug。
刚开始三人找时间之轮我还以为是要解开时间之轮的秘密,期待了半天结果又开始讲渔村的女主,最后绕了半天才回到时间之轮上。
女主的身份一开始也买了伏笔,我理解编剧想要模仿《星际穿越》的那种时空错落、命中注定的故事感,但是这个伏笔不是这么放的吧,既然一开始交代了女主失忆,按照故事逻辑不应该找回自己的记忆和身份吗?
如果是想塑造那种一直生活在同一个环境想要追求新世界刺激的人物形象,不应该只用展现岛上生活的一成不变。
也就是说不用这么早放女主失忆的片段,因为人物动机在叙事逻辑上前后不一。
影片到最后也没展示女主的身份,也没有女主遇到男主之前的生活剪影,我个人觉得女主就是一个普通的渔村女孩,一直生活在岛上没出去过所以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所以偷跑出去,然后遇上海难,再遇上了男主发生了后面的故事。
还有虽然一直强调掌控时间是有代价的,但最后也没看出来代价在哪里。
反派抢时间之轮是为了逆转时间复活自己的家人,然后男主就开始阻止,说会死很多人。
但问题是,没有展现出来逆转时间的坏处在哪里啊,前面就展示了女主拥有这个时间之轮多么多么厉害,然后就没了,既然时间之轮是个很有诱惑但代价很大的事物,不是应该把代价展现出来吗?
不然观众凭什么相信这个时间之轮有害所以反派不能拿着,既然这个时间之轮就只是能让时间暂停+让人永葆青春,那谁拿着不都一样吗?
反派也就是想复活自己的家人而已啊,凭什么女主能拿着反派不能拿?
如果是反派只是想要利用这个时间暂停功能永葆青春维护自己的权利地位可信度到还高点。
我只是五一期间无聊,买了一张动漫电影的票,然后看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起初我看的有些无聊,对电影并没有太大的希望,只有王俊凯温柔的声线和那句“不要随意离开我的视线”让我触动。
我以为它的走向会是,男主寿终正寝,女主长生不老孤苦一世,这样俗套的剧情,可是后来的故事打破了我的偏见,给了我这样一个俗人极致的精神洗礼。
当十七雨老头脸上的疤痕重合,当女主失忆醒后喊出那一句“老爷爷”,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女主直到男主死后才想起十七,才知道他就是十七,她拼命超越光速,却发现自己是种种相遇,相知,相爱的“推手”,那一瞬间她迷惘了,是否她没有追溯时间他们就不会离别,十七就不会因她而死,可如果她不就追溯时光,他们也不会相爱,这个环无解。
我本以为这是最虐的一点,可站在十七的角度,他去救女主前烧了屋子,和他们的回忆,他不介意女主忘了他,对一个长生不老的人而言,忘记那一切才能更好的活下去,不至于余生在悲痛中度过,可是她还是记起来了…这部电影引发了我深刻的感触,在快节奏得当下,更加深刻体会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想抓住时间,想让时间停下,想回到过去,都做不到,没有时轮该如何掌控时间呢?
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既然注定会老去,那就把握青春,不负韶华;既然注定会离别,那就珍惜当下,把酒言欢;既然想要成功,那就毫不懈怠,一往无前。
当那句歌声响起:“可当我再一次喊出你姓名,通天彻底都没回应,整个时间刹那间安静”我想到我逝去的祖父,我只是在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三晚自习,改着我的数学卷子,班主任突然把我叫出去,我在冬日寒风中向校门口跑去,大脑清空,四肢不受控制,只有脸上不时传来刺痛,我在等待的过程中看着抬头看着月亮,白,白得刺目扎眼,我记不起我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是他和我说了什么,只记得他躺在床上还要吸着氧气瓶。
我以为等到我高考结束我会好好陪着他,我以为他会为我骄傲,泪水在脸上结成冰,疼痛让我回神我不敢奢望,可我却连他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当我跪地喊出那句不知道迟到了多久的“爷爷”,再也没有人能够回应我。
在我由电影想到自己,以至于泪水决堤的时候,它又说“死亡是下一次相遇的漫长别离”,我想存着这个希望,我希望我们能再次相遇。
冷面杀手十七与渔村少女千晓因神秘时轮结缘,一个想“离职”找自由,一个想“离岛”寻精彩,他们决定暂时合作成为“一日时轮搭子”,在繁华的大都会开启了一场有惊有喜的浪漫奇遇。
在这个过程中,十七和千晓的关系悄悄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冤家对头逐渐变成了默契搭档,两颗心在不经意间靠近的同时,殊不知时轮背后的秘密,也在悄然影响着两人的命运…… 内嵌百度夸克资源:https://kdocs.cn/l/cnnp1O11b6fm
应该是先有结局的想法,再填充前面剧情的作品,为了最后那个反转包了个饺子,馅里甚至杂糅了另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最后反转的那碟醋也是被前人拍烂的创意。
总之就是铺垫太冗长,反转无新意。
前半段的感觉像是拿着门票逛主题乐园,走马观花体验各种项目顺便谈个恋爱,松散且无聊。
想当明星的女主和被追杀的男主两条线索交织得不强,有种为了相遇而相遇的强迫感。
各个配角上上下下翻转腾挪就为男女主能好上,服务剧情的功能性太强,没有自己的人物弧光,又多又乱。
最大的疑问是,女主拿着这么个终极大杀器就为了穿蓬蓬裙跟男人举高高?
编剧导演创作理念能不能先进点!!
后半段在观众的耐心耗尽的时候来了个反转,看得我一愣。
就这?
闪电侠?
快银?
星际穿越?
不能说的秘密?
一锅大杂烩乱炖,是欺负我们阅片量低么?
电影技法也生疏,导演和编剧的能力都有待提升。
导演能别滥用升格镜头了么?
人物表演的节奏也不对,台词赶台词,中间没停顿和留白,观众融不进去,你台词写得再文艺也没用。
调度也不好,最开始男女主相遇的追逐戏应该是设计了的,但是没设计好,镜头瞎切。
至于打戏的打击感和节奏感,似乎对导演来说超纲了。
有个大胆的想法——这本就是两个故事揉成的电影,女主大都会历险是一个,时轮穿越产生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被拙劣地缝合在一起。
前一个故事女主从小渔村希冀,到偷溜出逃,男女主相遇,大都会历险,到最后的摩天轮大战,故事线是完整的。
然后编剧也很明显的塞入自己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借女主之口时不时来几句,总体结构并无问题。
但是这样一个故事属实是寡淡无聊且似曾相识,于是增加了时轮这个重要道具和后半段,大叔变男友,剧情也开始强行反转。
这一通操作后,就让前半段的致敬电影的情节显得很突兀,就像那个突然出现的电影导演一样。
写短故事和长故事还是有差别的,拍电影这事还是要有才华,不是套模版就行的,导演和编剧夫妻二位要不再想想?
框架结构和想法意识都比较有趣,走得也比较前面,但是故事是真的还是老一套。异乡寻根他乡找自己这个叙事还是有点撑不住。但不流俗也是值得鼓励。
不难看就是老土、一眼看得到头。肯定是三星,但我个人喜欢这个画面,还有爱看韩国小演员少年演员加一星,还有映后回答水果这个问题挺好的。导演居然喜欢这个中文名?太土了好吧,问了导演韩文名叫잡종和mongrels还比较一致,骂自己骂得狠还有意思点。btw这个男主真的和李马克还有点像,李马克solo可以用作这片bgm……
#BJIFF15#完全是被海报吸引买的这一部。中文标题真的是,他乡的异国人宛若野狗一样,直白浅显的概括了整个剧情。
懦弱恶心
画面很美,但整体表达不够令人满意信服
#15thBJIFF# 很敬佩导演首作选择如此复杂的议题。但是并无任何敏锐嗅觉可言。剧情崩坏,无法掌控。画幅变化完全没必要,野狗在后半段的缺失…缺点都在证明导演根本无法掌控这段剧本,更遗憾的是并没有很诚恳很彻底的执行中心的概念。
6.5/10 #BJIFF 较常规的亚裔移民文化冲击及归属感探讨,抗拒 or 替代 or 交融,借助野狗能让表达在尖锐和温和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另外挺喜欢吃飞机的设计
温暖的东亚移民故事,尽管都坐落于北美洲,加拿大农村的语境远比庸俗的美国故事要清丽许多。三个章回,三种画幅,主要以情感张力而非剧作冲突推进,观感舒适又放松。比较搞笑的是群演狗狗都是品种狗,冒着野狗的名实在是有点萌……
北影节。给映后做了口译。导演人很好。他只想说,别再把他当成gay了哈哈哈
这种现实中带有一些魔幻色彩的风格我非常喜欢,从三个人的不同视角来展现北美的东亚移民的感受这个设计不错😺😺😺虽然这个题材现在有点老套了……标题Mongrels的意思是“杂种狗”,但狗们的演员看起来都是纯种的,而且都太干净了一看就不可能是野的😹😹😹
无根的移民,唯有亲情能抚慰漂泊乡愁@2025北影节CBD万达影院
又双叒叕平淡地讲了一个关于亚裔移民家庭困境的故事,似乎也没什么新东西
2025BJIFF DAY2 万达CBD今年北影节看的第五部。天塌了,买的时候没看简介,以为是加拿大电影,结果全程都在讲韩语,这回是真的惨过上班了。我还以为是女导演的作品,情绪非常细腻。偶尔会觉得河俊的遭遇是韩国人幻想中自己应有的待遇,被美(加)方接纳,被倾听,被爱。&俊啊,下次别整烟熏妆了,唔啱你啊。&怀疑观影时身旁坐了两只死去的动物,因为他们也长睡不起,做着醒不来的梦。
比较喜欢第三章节的小女孩视角,画面语言不错的,没前两章节那么压抑,多了些许纯真和美好。第一次参加BJIFF,留念。
剧情莫名其妙得我一愣一愣的,不过没关系我们东亚人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3.5,非常直白的双重互文(野狗-移民一代,死去的母亲-祖国),中间第二幕的时候一度以为要出现《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范本展开,还想说增加一个心理身份认同的议题也挺合适的
每一节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并且都是点到为止,仅靠结尾强行收束有点牵强。喜欢中间cowboy这一章,本来奇怪两个男生没什么火花,为什么会突然有个kiss,最后导演映后说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成年后跟他吐露幼年的感情,所以这段处理的比较隐晦,留了很多想象空间,也很合理。
是用野狗来指代离乡(无家可归)的人吗Sorry, 我的小脑瓜一时无法理解,而且也错过了映后交流,更不懂了……(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