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
Atlantique,Fire, Next Time,Atlantics
导演:玛缇·迪欧普
主演:阿卜杜·巴尔德,艾敏纳特·卡纳,伊布拉西马·姆巴耶,艾玛杜·孟波,玛姆·比内塔·索恩,Diankou Sembene,Nicole Sougou,Babacar Sylla,Traor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塞内加尔,比利时语言:沃洛夫语,法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一群无薪的建筑工人们出海去异国寻找更好的生活,却一夜之间在海上消失了,被他们留在达喀尔的女人们则饱受莫名高烧之苦。17 岁的艾达私下为爱人苏雷曼(去世的工人之一)而哀悼,但是她已经被许配给另一个男人。她的新婚之夜发生了一场大火,随后一名年轻的警察被派去调查案情。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愤愤不平的工人们回来了,而且已经..详细 >
就是個《人XXX了》的故事。敘事太迷人。影片像是創造了一個屬於他們的「桃花源」,與世無爭,但又慢慢透過那抒情的影像和音樂滲透你的心。最後的鏡頭的表述也很明確。但的確那個關鍵的信服點會讓部分人無法信服這個「桃花源」。
一度以为又是一个大型风光片,还好有点剧情...但是这些剧情???为了电影节而设计的欧洲偏见视角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全程卧槽也并不能让我共情。迪欧普有很多小细节的处理处于力不足状态,感觉很多地方都有更好的调度方式,但是影像还是OK的。拉德利处女座稳了。
杂糅了多种元素,却并不觉得突兀。自己并没有懂得导演的表达,也许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太大吧
4.5 别人回来都是为了讨钱,而我回来是为了你(暴风哭泣。不同类型元素嫁接出魔幻诗意,如此浪漫又悲伤。遗憾在于最后说得有点太明白了。
很多人不喜欢?差点就错过了。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电影的情绪贯穿始终,很连贯。
#3PYIFF
不想说了,那年戛纳评审团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文本贫瘠,调度平庸。好久没看过这么烂的片了。糟心。
怎么又是个爱情故事。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现在只能靠幽灵了?太defeatism了
5分,算有一套美学,但真的不喜欢...
爱得诡异
非洲版人鬼情未了 有些镜头很有灵气!但总体平庸了 还是在讨异域、移民、殖民地劳资纠纷的喜。最后到相拥就很点到为止很唯美了 再滚床单感觉emmm....但也是最后“你的泪水把我拖上岸”又很催泪了 但最最后 那两句独白?导演你除了想提个逼格你想说啥?
Be grateful for everything
就这?就这?就这?
由陈词滥调的现实主义过渡至惊悚悬疑类型相当考验导演功力,这个老气横秋的人鬼恋题材很像是八九十年代港产片里的情节再现,却又意外地在诗意与迷幻的作者风格里散发出奇异的微光,穿透这个非洲浪漫爱情故事的表层,刺向其核心的殖民主义与虚伪的全球一体化。
#27/LFF,新鲜的背景和人物们,摄影绝佳,前半小时建立了很细腻的情感,我想着这状态只要用心讲任何一个人都会很棒,但为什么偏要讲怪谈,有些可惜。当首映结束,导演上台时得到了部分答案,这位被称为第一位入选戛纳主竞赛的黑人女性导演比预期的白多了,如果不知该信息我都猜不到这位是黑人,更像是来自伊朗。既然拿到一个大奖了,希望再接再厉,好好讲自己熟悉的巴黎的各类人物,而不用跑去塞内加尔弄神秘。
感觉海洋也是在响应整部片打破/模糊界线的重复主题——海洋与陆地的界线,生与死的界线,自我和他人的界线,意识和身体的界线,都在不断被打破被模糊。另一层面,它其实也可以是对自然之美的展示,用自然之美来提醒着尊崇自然的人性自然的内心,不要在现实威力下委曲求全扭曲自我。
不同的肤色,相同的情感;不同的非洲,相同的境遇。欠薪的黑富人,挣扎的穷民工,超越一切的真爱。异域风情、法式叙事
没想到迪欧普的长片首作就如此灵光,劳工讨薪的社会议题与非洲神秘主义的超现实融合成了独特的作者风格,在第三世界电影里也别具一格。大西洋的海浪闪着金色的光芒,亡逝的魂灵们在海面上孤独飘荡,一个简单的故事在魂灵附身的超现实中折射出异常迷人的色彩,在镜像里显影着遇难者的倾诉和与生者爱人的温情缠绵,而女主艾达在反抗逃离传统婚姻的桎梏中亦有着女性主体性的彰显,整部电影都仿佛蒙添了一层温柔的眷注
填充感好强。。。
人鬼情未了+灵魂附体讨薪之路,镜头还行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