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这部老电影。
梅艳芳主演。
老电影的灯光昏暗幽深,两个女人的心里满装着心事。
在无尽的幽暗里,铺开一场无尽的沉郁。
故事的设定本就耐人寻味。
遭遇婚姻危机的妻子散心之旅偶遇(表面看)造成这场婚姻危机的情人,两人还成了朋友。
法国之旅轻松愉快,偏偏两人又在摩洛哥再相遇。
她们依旧满怀心事,一个想离婚,一个想结婚。
香水大概是最容易出卖人的物件儿。
因为香水和打火机,Michelle发现Miki就是丈夫的情人。
如果故事继续沿着情感纠葛走下去,或许可以拍成一段女人的史诗。
何去何从,大部分人都想知道如何抉择。
但画风一转,Miki失踪。
Michelle丢了钱包,于是打电话给丈夫唐医师。
三个人的电影,两个人演。
在我看来,全片的高潮在这里出现。
警方找到一具女尸,让Michelle和唐医师确认。
显然这不是Miki。
但唐医师却执意不再找下去了。
因为Miki或许真的死了。
在返程的火车上,Michelle问唐医师:对你爱过的女人,难道你只能付出这么多?
最终,Michelle留下只言片语回到了摩洛哥。
她说:我不知道在你们男人心中,女人是什么。
但有些事发生,就是不可磨灭的。
不用等我。
此时此境,我也很想问一句:在男人心中,女人到底算什么?
自古,男女情爱就是世间歌颂的东西。
痴男怨女和有情人终成眷属总是文艺作品离不开的主题。
有些作品歌颂着有情人的忠贞不渝,有些作品又劝谏着痴男怨女的愚傻痴笨。
情爱啊,总归是不能磨灭的东西。
然而,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段子传得又广又深远。
女子总归易动情,男子终究多冷硬。
爱的时候,大抵是真爱了;不能爱的时候,大抵又可以转身就走。
在男人的心中,女人究竟是什么?
唐医师对Miki说,他与妻子无爱,生活在与妻子的家中像活在殓房。
殓房的生活那么艰难,为何他不能与Michelle离婚?
Michelle已经提出过离婚了,唐医师却总避开这个话题。
因为他并不想离婚的。
但是,他爱Michelle吗?
大抵不爱的吧。
那么唐医师爱Miki吗?
在Miki不想继续与有妇之夫纠缠时,他飞去东京诉衷情;他声称与Miki在一起很快乐;在停止继续寻找Miki后,他拿着当初送给Miki的唇膏哀伤不已……如果,他爱Miki,为什么他不要继续找下去?
为什么他对Michelle说再给他一次机会?
Michelle和Miki对他来说,又算什么呢?
张爱玲说,一个男人至少会爱上两个女子,一个白月光(饭黏子),一个朱砂痣(蚊子血)。
白月光和饭黏子、朱砂痣和蚊子血的距离只是得到与否。
得不到的最珍贵。
哪个男人都想兼得。
若遇鱼与熊掌之难题,便拖之赖之。
但如若两者只余其一,便无论如何也不想放弃这余下的了。
说到底啊,男人爱的只是自己吧。
电影的结尾,Miki被Michelle所救,但Michelle却被杀死。
待Miki带着Michelle的骨灰回来时,唐医师会不会又要Miki给他一次机会呢?
看这部片子,是冲着张之亮去的,还是《自梳》情结。
这次讲述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但着眼点不在男人,最后他也不见了,只剩下他的妻子和他的情妇之间的情谊。
由于导演是同一个人,因此我总在不经意间看到《自梳》的影子,昏黄流溢的画面,娓娓道来的从容,都像极了自梳的调子。
尤其是每当有火车出现的镜头时,我竟兴奋地指着电脑屏幕对室友喊:“看呐看呐,这一幕和自梳多像呀!
”可见手法的一致。
这部戏,没有带给我太多感触,平平淡淡而已,但我喜欢张之亮的拍摄手法,他讲的故事,我都愿意搬着小板凳安静地坐着听,不知是不是《自梳》“中毒”太深的缘故。
就这部戏而言,荒谬的人物关系,简单的故事,再一次体现出女人的“感性”--对一份情感的执着和男人的“理性”---在爱情和面包间总是偏好后者。
由张之亮想到宝玉,都是身为男儿身却推崇女性的人。
在剧中,梅艳芳是领衔主演,她的眼睛,一再让我不敢直视,太深邃,仿佛要把你吞进去,但一想到她在现实中的结局,就很难过。
她的心境,苦,苦得很吧。
于这样的女子,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怜惜,若有缘相遇,一定带给她一些温暖,但是,谁又能真正给她想要的安慰呢?
想到此,痛又一发不可收拾了。
偶然看到这部片子,之前没有任何广告或者人向我推荐过他。
仅仅因为对梅艳芳的一股淡淡的感情打开了dvd,然后,就被深深打动。
曾经推荐给一个和我同样容易因为小事而感伤的女孩,亦和我同样情绪。
作为一个女生,看到两个女主在里面相依为命,真的对于婚姻或者说是男人有一种悲凉到底的无奈。
梅艳芳那种哀怨失望以致绝望的眼神,毅然决然回头解救那个无辜情敌的眼神,与那个自私的背影想比,让我感叹人性的凉薄。
因为知道是事实,所以更加哀伤。
慌心假期是一部令人精神壓抑的電影,看時和看後有一股令人窒息的感覺,開頭的輕快,兩個陌生女子不打不相識。
互相因為自己的感情問題走出國外,是療傷還是思索?日本女子暈車浪嘔在她身上,買咖啡陪罪,香港女子又不小心把咖啡弄在她的身上。
兩個人在法國的旅行中漸漸成為朋友,特別是Michelle病了,Miki一直都照顧她。
一個是別人的太太,另一個是情婦。
互相談著大家對愛情的感覺,走到上帝面前一個說想離婚,一個想結婚。
旅行終於要結束,二人要分開多麼的不捨,大概大家對於彼此友情的建立都感到分不開。
終於再見了之後又遇上了,她們去了北非的摩洛哥。
那是對Michelle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地方,兩個女人在摩洛哥到處闖盪。
直到終於知道原來大家最愛的人是同一個人。
在是敵是友的情況下,Michelle有恨意但那卻是朋友,她選擇回香港去黯然離開之時。
Miki卻失蹤了,被賣去了妓寨。
她一心想找尋她,當她的先生去到摩洛哥勸Michelle不要再找Miki時,Michelle沒有放棄找尋。
因為她的內心卻充滿了愛,對朋友的愛,對同性朋友的愛。
這種愛已經超越了永恆,超越了蒼穹。
此時,Michelle的心很混亂,先生希望大家回香港可重新發展,但實際上自己仍很掛念Miki。
Michelle問了她先生一個問題,點解要對所愛的人付出只是那麼多,愛的付出是不能計算,但在女人的眼中男人永遠是最笨的動物。
以為只要送禮物給女人,說幾句甜言蜜語就可以欺騙女人,當女人為玩物。
Michelle一個人帶著自己的行李再去找尋Miki,自己在火車軌再走上路。
因為她背著很重大的包袱,自己的責任。
終於最後找到,但終究Michelle還是離開了。
這不是一部同性愛電影,而是一部女性電影,可以看到的是女性的觀點。
兩個女人不為搶奪男人為目標,情婦遇上大婆,是一部很挑戰的電影。
很喜歡Anita Mui的演技,很美,她是香港的女兒,是我們的集體回憶。
她的作品是百的不厭的,看到她就知道是信心的保證。
看過她的電影不多,但真的很喜歡她的演技,做喜劇,做這令人抑壓的劇情片,都會令人感動。
這部電影,感情真摯,敏感。
多麼多麼的喜歡,雖然悲涼,雖然可惜。
Miki身懷六甲帶著肚中的骨肉看世界,卻被強行墮胎,那一幕令我不禁想起霧中風景,雖然這部片的鏡頭不及那部大師電影令人心痛流淚,但我卻想起了Anita在片中說的一句話「Life Doesn't come easy」,確實生命是得來不易。
推介。
http://szeman.mocasting.com
看《慌心假期》之前,我刚看完《可可西里》,这已经是一部令我很抑郁的影片了,没有想到《慌心假期》令我观影抑郁心情达到顶峰,致使我这几天都不想看电影了。
《可可西里》是可以预见的难过,是因为我在看之前已经做好了这是一部令人很纠结很痛心的影片,而《慌心假期》这种抑郁和痛心是完全无法预料的——谁能想到一部带着“假期”二字的电影居然是这样一部晦涩灰暗毫无希望与救赎的电影?
有人说受不了这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扭转”,其实,就影片的基调来说,这电影一点都不逆转。
梅艳芳刚出场的时候是天将明未明的清晨,她挂掉了一个以“对不起”收尾的电话,一个人踏上了一辆满是外国人的大巴车——其实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她要去做什么,直到她身后的女子将秽物吐在了她的身上。
张之亮给了这件价值不菲的大衣好长时间的镜头,可惜我还是没有看清楚这是一件什么牌子的大衣。
两个异国女子在异国他乡用生硬的外语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二人个有心事。
在法国的旅行中,整个电影的基调就已经出来了,灰暗的晦涩的,夜将走未走天将明未明,Michelle的心情不好,整个两个人的交流和碰撞都呈现出一种压抑的色彩。
——这个假期注定不平常,而且这个假期注定不是那么愉快。
miki在Michelle的大衣上洒下了她常用的香水midnight fly——连这也是一种暗夜的隐喻,午夜飞行——注定是不明媚的不快乐的充满了寂寞和忧伤的。
法国之行结束后,Michelle留下了自己的电话给miki。
如果这只是萍水相逢,注定就不会有故事。
在法国的街头,她们再次偶遇了。
下一个镜头,直转去热火朝天的摩洛哥。
连这种热火朝天也给人不舒服的感觉——那不是一种热情和欢乐,而是一种充满了热气的阴谋的感觉。
在酒店里,她们第一次就这款香水找到了某种共识。
miki从情夫身边取走的打火机让阿梅神色一震——不过我在想,一个人找了个外国人做情妇,并且让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情妇在同样不是她们的母国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少?
拜托,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而午夜飞行,不过刚刚开始。
知道别的女人做情妇做的很辛苦,甚至怀了那个男人的孩子却不让他知道想要偷偷打掉,女人都是有同情心的,你尽可以安慰鼓励和同情,然而,知道这个女人的情夫竟然是自己的老公,那是另一码事了。
阿梅很快呈现出一种斗兽的姿态,如果,此事二人能面对这一切,坦白这一切,这扭转的一刻也许也不会到来。
问题是,Michelle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和痛心,miki毫不知情——毕竟,做小三的在外国预见另一个外国人的大婆的可能性太小了。
于是,当miki知道自己伤害的那个人竟然就是Michelle的时候,她跑了出去——她跑了出去——她跑到哪不好?
跑到一个七拐八拐的胡同里,跑到一个根本就见不到外国人的偏僻地方。
然后她就消失了。
Michelle——大婆开始疯狂的寻找小三miki。
她失魂落魄丢了钱,在街上用最后的零钱给自己的老公打电话。
接到电话的老公很快赶了过来,Michelle对他说的竟然是——谢谢你能赶过来。
当你的情妇遇到了事情,与情与理来说,都应该是这个老公猴急,大婆应该冷笑的在一边看闹剧才对。
然而,就像Michelle所说,我不知道女人对你来说究竟是什么,一个你说你爱的人,你竟然也就只能为她付出这么多?
眼看小三不保,任达华马上弃暗投明,哄着Michelle和他回港“重新开始”。
半路上,Michelle下了车,只给他留下了一条纸条——很多事不能当没发生。
Michelle知道,她留下会面临很多事情很多的危险。
既然日本人miki能凭空消失,那么中国人Michelle为什么不能呢?
她只是一个女子,她不知道投靠谁依靠谁,她只能用钱去买未知的安全感,虽然她看着自己的钱一次次的被骗进赌场,可是她能怎么办?
终于,她和消失了的miki见面了。
场景令人肝肠寸断,她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她的身上遍布被蹂躏的痕迹——她已经不再是miki,但她又是miki。
如今的她,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Michelle带着miki跑了,可是这个陌生的国度,哪里才是安全的?
mike挡住了第一次的袭击,Michelle挡住了第二次,随着一声枪响,miki的世界崩塌了。
她拉着受伤的Michelle大喊:你不要丢下我,你不要丢下我吗,谁来帮帮我帮帮我们……电影在mike在丛林中不断奔跑和寻找中结束……这个假期注定是悲伤的没有未来的,我想到从前看《sex and city》,我的好友对我说的一句话,当男人伤害我们的时候,只有最好的朋友在身边。
在电影中,任达华所饰演的唐医生一直是一个模糊的存在。
我想张之亮的女性视角表达的很明白——在《自梳》里也是如此,男主角一直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存在,他的最大意义是将一种只属于女性的情感和世界烘托出来,然后就淹没在阴影中,从电影中剥离出去。
可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并不认为Michelle和miki之间存在着很深厚的友谊,或者是一种近似爱情的同性之情,但是毫无疑问,她们之间有羁绊,而这种羁绊几乎是以一种两性的样态展示出来。
她们之中,总是一个是弱者一个是强者,一个是索取者一个是贡献者,或者一个是存在者一个是消失者,每一种对立的羁绊关系几乎都会出现在男女两性中,然而她们之间的羁绊是相互调换的。
miki更多的是无辜的索取者和弱者,而阿梅的角色更多的是男性的隐忍的承担者。
miki在受伤害的时候只知道忍受而Michelle会去反抗。
她总是挡在这个女孩前面,最终也结束了这个沉重的假期。
张之亮不会考虑男性的未来,他关注的只是女性的现在,而电影呈现的残忍也正在此处。
一名男性,可以伤害或者不负责任,只要一句sorry,但是结果总要有人承受,它的承担者是女性。
然后我得出几个小tips:1 不要做小三啊,小心遭雷劈啊。
2 不要一个人去孤单旅行啊,看着挺拉风的,实际上有个啥危险你就和猫没啥区别。
3 不要没事跑到没人的地方哭啊,最脆弱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最后,我想说,我看完这个电影真郁闷。
招谁惹谁了这是,这样的假期,不要也罢。
度到自己卖身为奴度到自己丢了性命,张之亮,你是有多残忍,拍了这么一部电影。
在当今男性霸权的统治下,女性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但仍然是弱者,她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反抗男权。
Michelle的“疯狂”寻找便是典型表现。
依照福柯的理论来看,“凡反对既有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的行为,都可能采取‘疯狂’的方式,因为凡反抗必采取与既有意识形态不同的方式,必显示为在旧习俗看来难以理喻的形态,因而会被旧权威视为‘疯狂’。
在女权主义者看来,由于既有的文化规则基本上都是男权中心话语,其特点是理性化、逻辑化,所以女性的反抗就应当以非理性、非逻辑的方式去突破男性话语,从女性自身的感性感受和欲望出发,表达其真实精神。
Michelle并没有听从丈夫的安排回国生活,也不再寄托警察等的搜寻,而是自己执着的坚持寻找,用自己的行动以无言的疯狂的方式对男性话语进行反抗与挑战。
Michelle虽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也做到一定程度的女性独立,如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但其内心仍然依赖男性,当她知道丈夫有外遇之后,仍然保持着婚姻关系,当发现好友miki失踪后仍然向丈夫、警察(国家机器)以及外交官员这些男权统治的象征求助。
Miki爱上了有妇之夫,她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情妇,而且一直在摆脱情妇这个尴尬的角色,实际上也就是在努力摆脱男权社会压在她心中的阴影,自己的爱得不到认可。
在旅行中被绑架,之后沦为妓女,在逃亡过程中,Michelle为了救她中枪身亡。
在这个过程中,MiKi始终是一个处于男性强权统治下的无力反抗的弱者,她唯一的反抗便是听到Michelle中枪的声音之后,返回去救她,开枪杀死了人贩子,并且解恨似地连开几枪,但这也于事无补,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Michelle死在自己的怀里,只能在荒野中无助的哭喊。
这是一部女性向男性霸权抗争的悲剧,她们不仅昭示作为现代女性,她们想要什么,同时也在表述她们不想要什么,她们不想要丈夫或情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不想要被歧视,更拒绝弱小与忽视,影片以Michelle的牺牲、Miki的无助哭喊为代价,为她们的反抗画上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
这样的结局是惨烈的,但同时也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悲剧的根源还是来自于男性霸权或有形或无形的压迫。
反抗男权,消解男性话语霸权,并不仅仅靠着几次女性主义运动就能彻底的改变现状,最主要的是需要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从内心深处的反抗,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看过张之亮近十几年的几部作品,白梳,流星雨,慌心假期和墨攻。
仅从我看到的这几部片子里就可以看出张之亮擅长对女性的刻画,尤其有一点女性主义的倾向。
从流星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故事里为观众传达出的温馨感人的情感诉求。
喜欢他的文艺片,因为他拍墨攻这种战争戏实在一般。
回到这部《慌心假期》,在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感情世界后,梅艳芳的表演显然带有强烈的个人真实情感在里面,那就是对男人的失望。
作为一个梅迷,我看得出这种感觉是彻底的。
这部片子只看梅一个人就够了,她两次哭倒在任达华怀里的时候,真的很痛苦,让我想起当年哥哥的葬礼上她哭到需要人搀扶的样子。
不能再写了,虽然是几年前看的片子,那种情感又被慢慢唤醒了,有些痛,有些不忍。
还是大家有兴趣的买来看吧,顺便帮忙找一下真实世界里倒底有Midnight Flight这款香水么?
大半夜看完的这部电影,看得俺的心是拔凉拔凉的啊。
片中一句话不错,「Life Doesn't come easy」,生命得来不易,学着懂得珍惜和包容吧……
为了阿梅看的,三星也只是打给阿梅。
阿梅演技没得说了。
可能都觉音乐光影服装节奏都可以看,演的也认真。
然而不符合常识,听说是真实故事改编,但是从电影看太无故事太扯,至少拍出来的感觉是这样。
剧情实在太没逻辑,仿佛为了表达而胡拧出来剧情,太扯了。
浪费了阿梅的感情。
前半段的牵强就不说了。
从后半段开始,首先,阿梅下火车,正常逻辑老公应该下车去追,在一个不安全的国家,放老婆一个人?
怎么可能呢?
第二是找人的方式,没有再找警察?
怀疑那辆车,记下车牌号啊,记个车型也可以是线索啊。
第三是找到后的处理,既然可以约到酒店当然可以报警,第四,酒店没有人没有保安的吗,待在房间等警察不可以吗,总共俩坏人。
再说,人家是有警察的。
再不行,也可联系日本大使馆啊。
看完就觉得剧本逻辑无脑。
还不如名侦探柯南这样的动画片的逻辑。
其实发现有些电影看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会突然对男人没有信心,即使我觉得任达华不错。
电影从来都是一门虚构的艺术,在现实中还没有经历过的,或者是惧怕经历的,只要看看某些电影,你都会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有人说电影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品,或是生活的一种逃避:逃避责任,逃避诺言,逃避工作,逃避教条。
但我更认为电影是一种希望。
你对生活有多少希望,你对生活还有多少失望,你都可以看电影,可以选择性的看电影。
电影教你做人,电影呈现出另一番人生的风景,而好的电影更多的是让你在2小时时间里感受惊心动魄或是声嘶力竭。
慌心假期,我在这里,我在这部缓慢但后期力道足的电影里,感受了一场游历。
梅艳芳给我的感觉从来都是清冷的。
或许是她的短发,或许是她的身材,或许是她的眼神。
纯名里沙不够漂亮,所以就不够惊艳,这也铺垫了后期对她的同情之情。
任达华在里面不够英俊,不够惹人注意,因为电影本身所要叙述的道理不是最关乎这个男人,所以给他的镜头也很少。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件事:3P。
对象可能是2个男人+一个女人,也可以是2个女人+一个男人。
我记得以前好像看过一个评论,她里面说:3P的对象,只可以是2个女人+一个男人,绝对不可以是2个男人+一个女人。
因为前者给人的感觉铁定是名副其实的3P,但后期的概念就是2个男人轮奸一个女人。
我cao,这什么概念啊。
不是现在男女都平等了吗,那凭什么拥有女人多的男人那叫一个“风情”,而拥有男人多的女人那叫一个“贱货”呢?
都听听,这哪里是社会主义下的真正平等了?
哦,知道了,原来男人的“风情”是可以公开在场面上的,而女人的“风情”若一旦公之于众那就叫一“贱货”了。
《地域解剖》里告诉我,男人,有些,不过,如此,罢了。
当一个正室遇到了副室,可能理所当然的就想到这两女人打一块了。
我想到一个场景,两女人在这边互相拉头发,那个男人在旁边看好戏,在吃apple。
其实梅艳芳清冷的感觉告诉我她作为一个正室,是非常具有拉里沙头发的可能性。
因为一开始里沙呕吐在了她的衣服上,她就表现出了愤怒,把原先对丈夫对自己漠然的这种愤怒发泄到了当时这个陌生女人的身上。
虽然她的内心很脆弱,很善良,当然,这是后话。
里沙流着短短的头发,她无辜的大眼睛告诉我们,其实她也是无助的那个。
她因为自己的不适弄脏了对方的衣服就感到万分抱歉,去给对方不住赔礼,去照顾对方,去彻夜陪在床头,去和她主动做好朋友。
在我们的眼里,她就是个孩子。
后来随着两人的深交,知道了一方是大老婆,一方是情妇,两个独立的群体。
但她们是不会想到自己身体里会有同一个男人的精液。
但是作为观众的我想到了,并且当时是希望她们不要那么巧的发生吧。
如果事实如此,那么这个故事就有点俗套,而后的结局应该是无关痛痒,此部电影就会如同鸡肋。
但后来果然此两女人是有联系的,那么剧情该如何新颖的发展,我有点期待。
其实梅艳芳还是有点发飙了,就在那么准备发的一个突破口,一个瓶颈这里,里沙出事了,而且是在我看时没有预料到的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预兆吧,也是没有。
你想一女人在走胡同小径里,怎么会一下就碰到那么惨烈的事情呢。
但这个转折,而使电影有了其表达主旨的完全改变。
任达华此时的出场告诉我,男人,有多少男人是愿意担负起责任的?
就在他们平时喜欢左右手各一个,为什么时候能够两者皆有的时候,突然一个的离去,让他们体会到这风暴过后的平静,于是他们就会安稳于现在的这个,拂袖而去之前的那个。
整部电影的颜色是暗沉的,即使最后那种红,也是红的压抑。
但梅艳芳对任达华说了一句话:我们女人,真的不知道你们男人在想什么,有些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可以当做没有过。
于是,就是这个弱女子,这个外表清冷刚烈,但内心孤独脆弱的女人,独自开始了寻找她情敌、她婚姻破坏者的过程。
这条道路非常艰难,因为在遥远的摩洛哥市。
复杂的环境、各类的人群、一不留心,就会像miki一样惨遭恶人之手。
而michelle不相信她的凭空消失,她坚信一定要找到miki。
在法国和这次摩洛哥的旅行日子里,这两个女人完全就是好朋友。
michelle更是主动留了电话号码给miki,并主动游说miki不要放弃肚子里的孩子。
两个女人的纯友谊至此开始。
感觉是可以体味的,而电影的影像表现更是可以来说服众人的。
我们观众就用自己的感官感觉来体味电影影像所折射出的女人之间的微妙感情。
michelle中途离开火车,离开丈夫,凭着一颗孤勇的心,去救miki。
她拿着仅剩的钱,通过司机来帮助寻人。
即使知道司机会拿钱去赌博,但依然不放弃任何希望。
她不能让miki像动物那样任人宰割。
因为miki是女人,她也是女人。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女人应该都是复杂的动物吧,我想确实是的。
因为他们大多理科学的不好,但文字表述又太过矛盾和积极。
她们思维活跃,跳来跳去没有重点。
她们可以因为前一分钟的愤怒而影响后一分钟的心情。
但是她们身上有更为重要,和更为高尚的一点:她们是真正富有感情的人。
她们勇敢、有爱心、善良、正直。
她们两个都是女人。
撇出任达华,在这趟奇妙的旅途中,她们这两个国家的女人,不可思议的成为了好朋友。
她们无话不谈,她们敞开心扉,她们交换心灵思绪。
即使最终知道对方身份的本质是自己感情上的敌人,但因为隔离,因为刹那的离开,或者说就是因为自己的不舍,而跨越性的迈出了一大步:拯救对方而不顾自己。
千辛万苦,在司机,这个影片中还算可爱男人的帮助下,miki回来了。
结果是什么,她早已沦落为高级妓女。
孩子没有了,手被彻底摧残。
还有其他的其他,在我们观众的想象中,已经颤抖。
michelle为了保护她而身受子弹,最终倒落在miki的怀抱里、在这片荒原里。
年轻的司机已经赶来,幸好他没有死去。
他焦急的寻找这两个相依女子的身影,但只有miki绝望的呐喊:谁来救救我们,谁来帮助我们。
这个慌心的假期,其实都只是为了放松自己。
michelle是为了沉淀自己,远离丈夫,好考虑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计划;miki只想带着这个身体还未成形的孩子来到处看看,在亲手杀死他之前带他做趟旅途。
但没有想到,一切都成了生命的绝唱。
你可以想和丈夫离婚,你可以想和丈夫继续下去;你可以期望他和自己的正室离婚,你可以想象他知道你有孩子后的欣喜之情,你可以想象最终你们名正言顺的在一起。。。
但这一切都成了奢望,你们连幻想的资格也没有。
这部电影还不错,剧本还不错。
好电影是一场游车河,带你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感觉急躁或是无趣。
她带给我的感觉既有意想不到,更有思索。
世界很大, 世界也很小
有的电影是要拔你一层皮的,揭开血肉让你看到从不肯接受的丑陋与绝望。有的电影是我不应该看的,正如这部《慌心假期》。
......
女人的心永远是个迷。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这部电影应该是梅艳芳最后的作品之一,也是谭俊彦的入行处女作,很早之前就看过这部电影,就觉得很好,二十多年后现在再看,觉得前半段特别好,但中段节奏有点垮,但到女二失踪任达华出现后,又逐渐变好,女性的友情有时远胜过男人对女人的所谓爱情,正是大奶和小三的身份巩固了这份友情的可信度;梅艳芳的演技巅峰之作,可惜被忽视了,谭俊彦那时还有点婴儿肥,还一直以为他出道就是中年人呢
无感
本来是原谅第三者的故事 下半段开始变味了港剧就是虎头蛇尾
我还以为最后Michelle和Miki快乐幸福得生活在了一起。。anyway梅艳芳的巨星气质真的是显露无遗 不需要太多言语动作 就是往那一站 拖个行李箱也能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东西
一开始以为是互相隐藏尔虞我诈的刺激戏,没想到选了最无聊的方向展开
去摩洛哥之前一直没敢看,真实得可怕,比恐怖片可怕太多,因为这是真真切切会发生的事情,Miki抱着梅姐用日语求救的时候真的看哭了,哎,女生还真不能随便一个人乱跑这种地方。去摩洛哥真的是一场见识世面,心灵受到巨大冲击的一次旅行!
手脚冰凉 心跳加快 绝望的末路狂花
唉 又看了一个比较压抑 虐心的电影~
本子不错,但没拍出细节。
好几次都觉得强行狗血了,却没想到居然都能往回拉下来,有点意思。
令人无语的剧情,视听语言上也缺乏亮点。
本來一切設定都很好, 很文藝, 為什麼結局可以如此的糟? 像普通婦孺的肥皂劇, 為什麼不能繼續文藝下去? 為什麼不刻畫女性的內心世界多一點?
2015-07-16 thur.全片调的色调 感觉让人很压抑不舒服,故事的转折也是只转之下,结局悲催~哎,真的不明白 阿梅电影里的形象不是女侠就是女强人,现实里和电影里反差颇大。。宁愿她是电影里面的角色~
梅艳芳的魅力真的是无人能敌啊 即使普通的打扮 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和明星魅力真的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啊!!!这片很奇怪的架构 又没有特别给演员演技的发挥空间 不懂拍出来的意义 三星完全给梅艳芳 和miky重逢那里演技很好
文艺犯儿挺足,英语交流,任达华打了个酱油,扮演梅女士的爱人。故事很奇葩,在旅行途中偶遇爱人的情人,后来那个人又鬼使神差地失踪了。电影情节展开得颇为慢,寻找的动机也不是很能服众。
有点不伦不类,直接从女二留下信息从酒店离开开始拍,把前面的部分穿插在里面拍成悬疑剧还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