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电影有几天了,今天才动手写。。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电影看了好几年,今年的也是一样的可爱。。
首先,说说为什么这个片子值5星。
走进电影院看到片头的广告就好理解,这个片子针对的人群是不过小学的孩子们,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群呢,可以一样兴奋的看完第二遍这部电影,然后情节紧张的时候来个剧透;可以看到惊险处默不作声,身旁的母亲却在那惊叹。
是的,这就是这么一部带来快乐惊喜,时而温馨,时而活泼的片子,喜欢它有什么错。
然后,说说这个片子的5星没有代表的一些东西。
有人说喜羊羊是动漫兴起的幼苗,我说你低估了一些也高估了一些。
我明明有我喜欢的李献计,还有魁拔什么的看到。
而且,国内的动画和动漫已经在很多场合已经区分开来,不仅从人群和市场。
毕竟,我不会拿它和岁月的童话或者萤火虫之墓比较,连猫的报恩都不用。
再然后,他带给那些从中得到快乐的人的快乐,是不是一样值得待见。
做什么快乐的终结者,是不是宁愿在孤独地快乐着,胜过分享着被认定是快乐的快乐呢?
更何况还可以带着弟弟或妹妹去看,看看自己把什么藏在了寂寞里。。
到底还是去看了。
其实去年的片子平心而论真的不错,小灰灰这只萌物真是让人印象深刻,于是还是决定去回复一次童心。
可惜的是,太让人失望了。
败笔要多少有多少,开头的拆迁——算是影射现实么?
但是后面却毫无交代了,除了灰太狼一直念念不忘以外。
而且灰太狼念念不忘的也不过是“恢复狼藉”,也不是“夺回狼堡”。
——不过说起来,这段音乐倒还算给力。
重新设定的喜羊羊的身世,太狗血了吧喂,这就是主创组之前说的“剧情上有较大突破”?
万众瞩目的科学家和美丽可人的舞台花,且不说这俩怎么弄到一起去的,科学家拯救宇宙也就算了,为什么一个歌唱家也能跟着一块拯救宇宙?
这是什么?
MACROSS么?
来一首星间飞行就能“大家啊变成我的翅膀吧”然后停战么?
……更不必说歌唱家小姐的设定,和上部电影的设定完全不同吧喂,那根本就是两只羊吧喂。
这种BUG不用解释一下么喂?
……然后,下个雷物就是luna姐姐了,弟弟的设定还不错,够帅够给力,姐姐这设定,坑爹哪?
更不必说性格,这种不靠谱的主,苦瓜大王何苦非要找她?
而且从后面被抓来看,这主对所谓“瓜分世界”的任务完全没有干扰能力啊。。
再然后,所以从接下来的TV里面,会有两只小狼么?
剧场版理论上不能干涉主线剧情这也算是不成文的规矩了,现在这设定算什么?
或者反正生了个什么也没人看到,就此抹杀了就当不存在?
这有点猎奇了吧喂。。
再再然后,本作反派,苦瓜大王性格还算明朗,手下那四个,跑龙套的?
就一个傻瓜勉强算“个性明确”,那个什么什么战队,龙套的太严重了吧,这种龙套就不必要弄得好像很厉害了吧,看的摸不着头脑。。
再再再然后,灰太狼和红太狼的罗曼史——且不说什么不干涉主线,隐约记得TV里面对这一段也有过一点点交代,现在也完全颠覆了吧。
这就是“重大的突破”么,这根本就是在重写了吧喂。
真是忍不住各种各样的吐槽。
还有片子里面的那些网路用语,小家伙们听了完全没反应,插在里面也颇有点生硬,算是迎合年轻人观众?
这就能把年轻人拉进来?
哎。。
算了。
也许今年心态不好,不过确实是感觉这部大电影比去年绝无进步。
仅有的一点亮点也被淹没在吐槽点的汪洋大海里面。
总之,小家伙们去看看也就算了,大人们还是忍受忍受吧。。
《兔年顶呱呱》是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剧场版的第三部。
前两部《牛气冲天》和《虎虎生威》,之前我并没看过,而上百集动画版我也只是在闲暇看电视的时候偶尔瞟上两眼。
但说实话,作为一个成年人,我真的很喜欢这部动画片,喜欢它里面的纯真的幻想。
灰太狼和小羊们的各种发明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很爱看的《多啦A梦》,那是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啊,而《喜羊羊与灰太狼》让我重温了这种感觉。
《兔年顶呱呱》是为兔年的到来而推出的,自然少不了兔子的形象,而故事的背景则被很自然安排在了诞生了关于兔子的美好传说的月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月球世界”,而电影中的月球被设计成一个“甜美”的世界,那里有“棒棒糖草丛”、“布丁沼泽”、“彩糖河流”、“巧克力钟乳石洞”等五彩绚丽的场景,然而大反派苦瓜大王则要把那里苦化,灰太狼和小羊们当然不会同意,于是一个保卫月球甜美的战争开始了。
这是一个关于月球的甜美幻想,“甜”与“美”是人们的追求与向往。
给儿童看的动画片不需要太高深的思想,也不需要太隐晦的东西,最好的表达就是以幻想的方式来让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这就足够了。
现在,每年一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成了一年一度的大party,相比起前年的牛气冲天和去年的虎虎生威,今年的兔年顶呱呱更脑残了弱智了,为了给中国动画鼓励,所以,还是看了。
片里的歌曲还可以,可是情节。。。
可是笑点。。。
可是本山大爷式的搞笑。。。。
难道,《大笑江湖》灵魂附体了?
杨利伟、刘谦。。。
膜拜吧OMG。。。。
给无力的中国动画。
本片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的第三部,延续了之前几部电影的幽默风趣。
本片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月球上,是羊羊们与太狼们共同并肩作战,依靠每个人独特高强的智慧以及顽强不屈的意志,战胜了月球的入侵者。
故事的结局是极其容易预见的,其过程可谓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让整体情节表现得如此跌宕起伏。
然而这较为漫长的过程充满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暖意。
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是激烈的,也是励志的。
除此之外,本片还交代了更多人物角色的身份信息,比如喜羊羊父母的名字以及个人的身世。
另外,灰太狼与红太狼夫妇也有了新的孩子。
总之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跟之前有了或大或小的变化与成长。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这部剧,我小时候看了一遍又一遍,都看上瘾了,现在还想看,喜羊羊是我童年的记忆,我现在20出头,还有一颗童年的心,还蛮好。
我想喜羊羊也是大家的童年回忆吧,尤其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我特别喜欢看,也特别爱看,感觉自己就在羊村一样,感觉自己就是一只羊,跟喜羊羊一起保护羊村。
虽说现在看这部动画不免显得幼稚,但其实动画片就是回归天真的过程,你不一定非要去深究动画实质意义,话又说回来,喜羊羊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应该算是当今中国动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了。
其实这次的喜羊羊作的想象可谓是天马行空的,不过毕竟动画故事还是允许这样不可思议的想象的,羊村的一群人去了月球,对抗苦瓜大王,故事很简单,没设么曲折性比较适合小孩观看。
总的说来,这部动画说不上绝顶之作,但对于小孩和热爱动画的人来说还是不错的。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是给所有饱怀童心的人看的。
作品里面的画面和场景,不得不让我们又回忆起童年的梦想:要是有一片糖海该有多好啊?
电影中,果冻、棒棒糖、冰欺凌、糖果瀑布,气球树……,梦幻而让人称奇。
这里到处都是糖,到处都是甜蜜,所以这里叫“甜蜜城”。
其实,甜与苦是人生两个基点。
人的一生总是在甜与苦的消长中徘徊。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苦乐在于主观的心,不在于客观的事”,以至于终日闷闷不乐。
据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直在小朋友们当中很受欢迎,在成年人中知名度也很高。
的确,很多小朋友很喜欢,喜欢到愿意停止玩乐,欢乐地坐下来看喜羊羊,会跟着旋律哼唱扭动。
更喜欢各种跟喜羊羊相关的儿童用品。
再看这部动画片。
典型的正义v.s邪恶,最终正义一方——也即喜羊羊,永远胜利,无论代表邪恶的是灰太狼还是这次的苦瓜大王,永远败羽而归,甚至被同化。
简单分明的情节,很容易被小朋友接受,而在成年人看来,再怎么样都觉得过于幼稚,甚至稍显白痴。
但这部动画片是否有误导小朋友之嫌呢?
甜v.s苦不用说小孩子,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甜的。
但人生不可能只有甜而没有苦。
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过犹不及。
甜到腻,这是个不太好的感受。
而甜,在苦的衬托下,更显珍贵,所谓“忆苦思甜”。
或者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过于强调甜,而摒弃苦,这好么?
糖果v.s苦瓜糖果,对于正常小孩来说,是有一定诱惑力的。
在他们心中,糖果意味着美味。
苦瓜,又称凉瓜,苦,寒。
归脾、胃、心、肝经。
味苦,许多人不喜。
片中,苦瓜代表的是邪恶一方,是要被打败的一方,是坏人。
对于小孩来说,坏人就是大坏蛋,干坏事的,他们不喜欢。
那么,他们就会很可能因为不喜欢“苦瓜大王”而讨厌吃苦瓜。
这是不是助长小朋友挑食呢?
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
可酱可腌。
……中寒者(寒底)勿食。
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 可见,苦瓜作为一种食物,有其药用价值。
有兴趣可参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087.htm虽说,苦瓜在片中只是作为一种形象出现,而且它最后也被正义战胜并感化,形象地将脸上的“苦”换成了“甜”。
但对于小朋友来说呢,本来苦瓜与生俱来的“苦味”就让他们望而却步了,再加上动画片的推动,“苦瓜”可能很难再有翻身之地了吧。
最后,动画片,面向的对象是小朋友,我们的标准就应该相应下调。
况且,作为国产动画,还是可以支持一下的。
尽管剧情过于简单直白,但画面、台词什么的还是较之前有所提高的。
虽然这些台词被整合得有点过于僵硬。
但毕竟这只是给小盆友们的过年礼物,虽然带着副作用。
经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集统计,灰太狼一共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喜羊羊捉弄过2347次,被食人鱼追过769次,被电过1755次,捉羊想过2788个办法,奔波过19658次,足迹能绕地球954圈,至今一只羊也没吃到,他并没有放弃。
他这么坚强,我们生活中也要多学习他乐观的精神~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BJIFF】第四场,坚决下周来北京要提前保证充足睡眠。这部真的很喜欢,好喜欢结尾的音乐(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吗?)。静态的诗歌。
摄影很美...但是...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北影节英嘉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