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沙漠之旅
Ingeborg Bachmann – Reise in die Wüste,女诗人情忘沙漠(港),英格博格·巴赫曼:沙漠之旅,巴赫曼的沙漠之旅,Bachmann & Frisch,Ingeborg Bachmann – Journey into the Desert
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巴兹尔·伊登贝茨,卢娜·韦德勒,雷纳托·卡朋特理,马克·林帕赫,托拜厄斯·雷施,凯瑟琳娜`施马伦贝格,尼克尔·博森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瑞士,德国语言: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奥地利诗人英格褒·巴赫曼与瑞士文豪马克斯·弗里施坠入爱河而又分手,为情所伤的她开启了前往沙漠的避世之旅。本片通过对巴赫曼与弗里施、德国作曲家汉斯·亨策、奥地利剧作家阿道夫·欧佩尔之间故事的交叉叙述,刻画了这位诗人从“为情所伤”到“追求意志独立”的女性自我觉醒过程。曾以《德国姐妹》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导演玛加蕾..详细 >
………
完全低于标准,行尸走肉般的情节推进
果然大师出手就是不一样,如手术刀般精准地展现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遭受的不公平,那份欲言又止和无可倾诉既典型又恰到好处,在交叉的片段剪辑中,完美捕捉到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对情爱的投入、专注甚至放纵,男性的控制成为愈发可笑可恐怖的自我投射,远非爱意本身。
是我的人生,欲海也涉,沙海也涉。我的理想在沙漠之后,朝也灵薄,夕也灵薄。你说这是对异域想象的浪漫化,而这却是我深渊一样的人生。
Vicky Krieps超级大女主 很适合她的戏 拍得很稳 两条故事线交相辉映 按顺推进 既以男人投射女性的困境 又以男性输出女性的欲望 我觉得很好 而且非常养眼 去年柏林的精品
#BJIFF2023 第14场 @资料馆 storm of roses
2023柏林主竞赛入围。反婚反育非常应和当下尤其中国的议题,“婚姻制度不适合有工作和有思想的女性”,不过片子的问题主要还是太矫情了(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片是不是特罗塔借这个故事在内涵施隆多夫,一家容不下两个作家,其实也容不下两个大导演吧……),两条线的交织点全在讲述的话头上(也就比《漂流人生》好那么一丢丢),实在是“如同一席话”,就不说刻意回避的阶级问题了……特罗塔拍《汉娜·阿伦特》那个锐利劲儿哪儿去了唉……男人嫉妒心+控制狂的一些极品言论和行为塑造得相当出色(尤其那个强词夺理的“受害者有罪论”),这一点上其实有把性别刻板印象倒转过来的意思,算是个亮点。但是这个结尾是什么鬼啊,旅个游然后和小狼狗们4P就解决问题了??我的天啊前面不是在说文学在说思想吗?……
被Vicky演的女主深深吸引,无论是她的才华还是古怪的脾气。
“法西斯主义是男女关系中的首要元素。”但这是女权主义的一个很旧的观点了。放在中国不过时,放在世界没必要拍。
当全身埋进阳光下的沙漠,那一种由炙热灼烧产生的窒息感,应该很难不让她联想起自己曾深陷的婚姻泥潭。
严重引起生理不适的故事
她究竟会多少种语言?\\“我喜欢年轻男人。”“我也喜欢。”\\我也想去巴黎罗马布拉格\\意料之外的隐逸派联动(没做功课)\\重要的总是艺术存在
Ingeborg对于Max来说不过是一张亮眼的名片,一旦她的光芒超过自己就坐立难安,离别时刻追究那束刺眼的玫瑰花是谁送的都比关心躺在病床上的人更为重要,他在不满于成为“明星”的附庸时有没有想过反过来也成立。尽管Ingeborg走出伤痛的方法看起来依旧是靠新恋情的抚慰,但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也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爱情就是必需品。只要结果是不再沉湎于过去就好。沙漠的景很美。托男主的福,听到打字机的声音都觉得心烦。PS: 第一次在影院看德语影片。决定后续去读原版德语诗歌。原本看之前抱有很大期望,又有沙漠又有诗歌元素,但看前半部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过也属于需要时间进入的类型。#SIFF 230612 SFC上海影城
看了首映场,晚了二十分钟开始就因为红毯来了各种VIP…抱着汉娜阿伦特的期待来看这部,真的是有一点失望。开头跟结尾不对位,显得开头非常游离。一个很简单的女性觉醒故事非要拆成三段,在前半段用了非常密集的剪辑并且没有任何能区分时间线的标志。服装比化妆用心多了,一套套裙子把戏都抢完了…大家可以数数看换了多少套服装…不过u1s1裙子是真好看😂演员都很用心,马克斯弗里施又胖又丑又大男子又嫉妒心强让人看了就想扇耳光;女主的艺术家系恋爱脑也是让人印象深刻;小鲜肉台词可爱人也贼好看,可惜演员档期冲突来不了首映。总之三分都给演员
影片对Ingeborg Bachmann的挖掘总体上仍停于表面,挺可惜的。最严重的问题是Bachmann和Frisch的那条线(作为推动并串联其他时间线的主线)做得太肤浅、琐碎和断裂,以致其他时间线上的叙事也显得苍白不少。好在视听好,Vicky Krieps的表演更好。@Berlinale2023
巴赫曼作为feminism故事的媒材(作家身份退行到表层)的一部。“婚姻不适合有想法有主见的女性”处后排有一片鼓掌,“fascism是男女间的第一要素”时却无声了。BJIFF,230428资料馆晚场。
别看
有工作的女性,特别是作家这样一个身份的一些觉醒与挣扎,双线叙事的沙漠之旅是一种释放
#73rd Berlin#主竞赛 觉醒历程 挣扎与游走
出电影院的时候,旁边一位小姐姐和朋友分享,只说是两位作家的爱情故事,印象深刻的是她的裙子。所以,真的是这样吗?没有经历过,就无法体会。不同思想深度的人在一起,两个人的感情不对等,真的会产生心理失衡,给对方造成伤害。有时候,三观,并不是学历或者所受教育就能够衡量,阅历、领悟、家教,或许更为重要。很多东西似乎真的是感同身受,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能说,一段感情会令人成长,让人看到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