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但願人長久,Fly Me to the Moon
导演:祝紫嫣
主演:吴慷仁,祝紫嫣,袁澧林,谢咏欣,许恩怡,许可儿,彭颂晴 ,周琳,朱栢康,巫建和,黄梓豪 ,各务孝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湖南方言,日语年份:2023
简介:来自湖南的新移民子圆及妹妹子缺两姊妹在香港成长,除了面对身份认同、贫穷,还有一个更大的命题:一个长年吸毒的父亲(吴慷仁 饰)。 从小父亲若即若离,喜怒无常,又时常因坐牢突然消失,使两姊妹长期处于不安。小时候她们还会讨好父亲,中学她们掌握了话语权开始反抗、挣扎、逃离。长大后本以为可以彻底挣脱父亲,却发现自己喜欢的所..详细 >
HKAFF-3.5,探讨97后移二代的身份认同,这个问题在第一代身上没有得到解决,所以父亲一直戒毒不成功,因为本土道友阿辉和其他道友就是他的软性drug、他的朋辈支持网络,是他安全与归属的来源,尽管这个网络并不正规(笑,饰演阿辉的朱康映后说觉得阿辉对父亲是真爱,nsdd)。即便都是移民,每个人寻求归属的途径和需求都不一致。一家四口提供了三个各自寻求身份认同的样本,觉得导演这样的处理是对的。姐姐的归属在父母身上,身份意识不与具体地域捆绑,所以夫妻吵架、父亲入狱影响她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可惜这条线缺了最重要的妈妈;妹妹由己推人关注边缘人等社会问题,更加重视在地联结,法院传票和被删部分体现出她的身份从关注到参与的转变。仔细想想落脚处也只能在姐姐这条线了,用情感大而化之,真诚有说服力。狭窄的室内拍摄,空间取景多样
一般
鏡頭裡都是凝視 演員的沈默中皆盡細膩情緒;20年的跨度,用兩代人生活的日常,場景和語言的變換來體會漂泊,認同身分,來與家庭和解吳慷仁的爸爸好到就像我看到身邊的湖南爸爸們,幾度淚目滿座香港業界人士在看一部講湖南新移民家庭與成長的電影,聽到熟悉的湖南話,作為大概現場唯一一個湖南人,很多複雜情緒希望有一天也能拍出像導演一樣好的首部劇情,希望這個有一天不會太遠。冷靜下來還是有說一下小缺點,爸爸死後湖南的部分不好看,意料之中,結束在香港就好了。
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
吴慷仁高产的两年,讲述东亚亲情的故事,童年是悲剧,偏偏又有一丝丝的证明他爱你,最后用一生去治愈~
用一生治愈童年
看哭了。可惜妹妹那条线没交待全。子圆,子缺,此事古难全。如果你也有过这样家暴的父亲和自卑的青春期,如果你也在长大独立后与衰老的他坐在一张桌上吃虾饺,你就会懂她。你终将拧巴一生,回避依恋,又渴求爱,又拒人千里之外。
吴慷仁的演技是唯一的亮点
身份證R開頭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没看完,觉得节奏太慢了
新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长片首作,支持一下。移民一代长大后,寻找自己的归属和根源。从幼年开始的三段递进,不得已换了三组演员,所以每人的发挥空间都有限,吴慷仁很棒,能土得下来,有实力。
优先明显,欠缺的部分也明显。因为动人加一星。导演以后会很有前途。
爱恨都无法彻底的人生,总感觉又拧巴又现实。在湖南被认为是香港人获得羡慕和嫉妒,但在香港却不被认为是香港人,挺讽刺的。不停切换的口音就像他们的身份,哪头都不属于。姐姐的人生变化在这个家庭里其实是属于可以预料到的,反倒是妹妹更有展现的空间,可惜后来戏份不多。吴慷仁的演技还是很细腻的,特别是他不说台词只用表情说话的时候。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此事古难全。作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还是值得鼓励的。
好久没看剧情片了,这种温温吞吞的剧情片特别适合消磨时间
不好看
东亚小孩成长史。永远被困于家庭的情感,爱与恨,自由与禁锢。
多一星给吴慷仁。看完了想起关锦鹏拍过《人在纽约》。细节同样是真好。妻子带着子圆到香港投奔丈夫,她穿的是半长丝袜,丝袜质量差,两腿的袜边位置不一样高,低的那一边,脚趾处丝袜拧了,接口线拧到脚趾上面,像一条难看的疤。我愿意相信这是我这个年龄的人才经过或者见过忘不了的尴尬,彼时是1997年。
这居然是导演的首部长片,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大师气质,尤其是敢剪,看到片尾名单监制:关锦鹏。剪辑指导:张叔平。 又有点:原来如此。总之很不错。
还挺喜欢这样淡淡的调调。吴慷仁是个好演员!遇到朋友说觉得这部电影对内地人太刻板印象了(我猜想是那些极力融入香港否定自己内地身份的部分吧)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是导演个体经验的投射,我看的时候还是很感动
中规中矩吧,比较老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