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斯图里卡的大名早有耳闻,却还是第一次欣赏他的作品。
荒诞的情节,搞怪的人物,夸张的言行,错愕的表情,似乎是轻松自在的喜剧故事,但细品其中蕴含的微妙复杂的情感,会觉得人生百味,沧桑无限。
一个普通家庭,生存在历史和战争的惊涛骇浪之中,总有突如其来的大喜大悲,但他们的命运丝毫由不得自己。
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法侈谈什么梦想,能够得到生命的延续,就已经是一个奇迹。
一开始身为工程师的卢卡似乎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在剧院当歌手,儿子是一个天才的足球运动员,他们生活在大山之下、铁轨旁边,虽然夫妻间也有令人烦恼的不谐之音,但他们也可以不问世事,温馨安详。
只是无论他们如何安守本分,身外的政局已是暗潮涌动,从那场球赛的骚乱就可见民族冲突的端倪。
虽然军方总是拍胸脯保证战争不会爆发,但从那个市长被刺杀可以看出,腥风血雨已如箭在弦不可避免。
悲哀的是善良的人民总是轻信政客的谎言,等到儿子被征入伍,妻子随情人远离,卢卡只能无奈地独守空房,接受命运的无情嘲弄。
他所能做的,只是孤独地守望,亲人的安危是他唯一的念想。
萨巴哈的到来对卢卡来说无疑是苦闷生活的转机,一场超越民族界限的爱情使战争的阴霾得以暂时远去。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再坚定的海誓山盟也会轻易地被粉碎在枪炮之下。
无力的挣扎,不支的前行,一触即溃的信念,难以愈合的伤口,脆弱无助的生命,都在萨巴哈中弹后的哀嚎和呻吟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而卢卡则不得不面临与爱人的再次分离,看到儿子的回归,毅然把准备给萨巴哈的大衣披在儿子的身上。
这是关于爱情和亲情的两难抉择,刹那间的悲喜交集,难以两全的人性困境,可以想象当时卢卡心头的复杂滋味。
最后他要回去面对那一团糟的正常生活,无可遏制的失落感使他选择卧轨自杀,萨巴哈和一头驴子却从天而降,这恐怕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但生命却因此奇迹般地得以保存。
导演所描述的生命,不仅仅是自相残杀的人类,还包括了鸟兽虫鱼,万物众生。
开始的情节便是打开门发现黑熊吃人的惊骇,后来穿插在情节中的黑猫捕杀小鸟,猛禽啄死白鹅,猫狗水火不容,还有停在炮尖上的白鸽,立于铁轨上的驴子,对这些更加渺小的生命生死存亡的关注,体现了导演超乎旁人的博大人文关怀。
导演也没有刻意渲染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是通过对战争背后、历史夹缝间的小人物缥缈无助的命运的描述,表现出战争戕害人性的本质和人民渴望和平的吁求。
诀别时深情的相拥,炮火下震颤的房屋,雪地里迸发的激情,山坡上蹒跚的脚步,瞄准器后冰冷的目光,大环境的残酷和人物间的温情相互比照,漫长黑暗的隧道中总看得到一丝微弱的火光。
能够生于天地之间,原本就是星海的一粒微尘坠落,造化的一次偶然恩赐。
而世间有太多的偏见和意外会剥夺这一美好果实,挫折与伤害也会使我们丧失生存的信心和勇气,甚至年少轻狂的时候也会进行无知的挥霍,就像米洛什和他的队友那样用手枪玩着生死的博弈游戏。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所以我们才必须珍惜生命,珍惜这一奇迹,抛开孤独时的绝望、受伤后的痛楚,把握住心灵颤动、激情喷薄的瞬间,像卢卡那样苦中作乐,用感性的目光看待周遭的世界,把窗外的炮火连天当作眼前的一盘棋子,时刻牢记——“感觉比速度重要”。
当夫妻中一方放弃了婚姻之后,如何维系一个已经没有意义维系的婚姻?
库斯图里卡用生命是个奇迹给出了答案。
寻找自己真正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影片一开始,卢卡就已经对自己的婚姻失去了希望。
而铁路设计和儿子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但为了家庭,他守着这段婚姻。
而当妻子与情人私奔,儿子在战场失踪被俘。
卢卡的内心的空虚在炮火硝烟中不断煎熬,直到撒巴哈非常巧妙地出现被自己就下。
战争中,两个人就生出了情愫。
干柴烈火,水乳交融。
灵与肉的融合。
战争环境中催生的这种感情带来的精神刺激可以说让他彻底放弃了婚姻。
让他焕发了第二春。
和乱世佳人相比,本片算不是史诗大片,但库斯图里卡用山坳,铁路,一个普通家庭,库斯图里卡创造出宏大的叙事空间和精妙的叙事结构。
镜头叙事行云流水,而又波澜壮阔。
一个普通家庭,三个人,当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与众不同。
生命经历炮火硝烟,就已经是奇迹。
这样的生命,当倍加珍惜。
第一次看库斯图里卡的片子。
觉得导演掌控能力和情绪调度能力很强,片中演员演的都很率真和自然,前半部分,甚至觉得部分表演有些过。
这或许是本民族性格使然。
男女主角总觉得有年轻josh brolin和Kelly Macdonald & Kate Winslet混合体的即视感。
片中,偶尔还可以看看塞黑本国的地理风光。
全片整体摄影属高水平,男女主角享受鱼水之欢的场景拍的真是一种别样的美(Michel Amathieu摄影)。
男女主角在床上的那段视觉特效很有趣味。
当然作为一部喜剧片,里面少不了搞笑元素。
那头驴就是最抢镜的配角,而且在关键场合扭转乾坤。
全片最另类的是要算配乐。
片子没有采用宏大的配器来配合画面故事。
相反,却用了简约的民族乐器伴奏及人声在几个关键场景点缀。
但收效很好。
最后,觉得本片有两点启示:一是男人结婚找一个好老婆是多麽的重要。
二是当婚姻生活归于乏味平淡后,得找点东西狠狠刺激一下,经历些事,这样就会在婚姻中找到心感觉。
当然如果其中一人心思根本没在家庭,那就不要折腾了。
非常喜欢。
几乎从头到尾不间断的音乐,特别是剧中人的演奏和歌唱,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真正所在。
熊来了,阴谋来了,战争来了,对不起,请稍候,我这一曲还没完。
越发频繁的神经质,完美到几令人心脏停止的爱情,都是没办法否定的生存。
或者说,前者是现实世界,后者近乎理想天堂。
有爱便有宽容,一切暴力血腥和观念冲突都被宽恕。
生命回到最原初的性,文化只需要音乐为代表。
那些人为设置的隐喻,在这种生命力面前,忽略了也未必可惜。
要不记住那头倔强的驴吧,它执意站在死亡线也是生命线上,求死正是求生,它象征生命力的顽强。
民族,战争,对和平的向往,对生命的赞颂,爱情,矛盾,最终库斯图里卡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结局,战争结束,家人平安,相爱的人在一起。
隐约却让人感到荒诞,脆弱,好像卢卡的梦始终没有醒来,乐景衬哀情吧。
电影传达出来的幽默乐观,更衬得现实的残酷,这也许就是一个梦,库斯图里卡给我们的织的黄粱梦,梦想着战争,人性,现实不会打倒我们,不会分开我们
在整个影片里出现的几个特别的事物,隐藏着导演的表达。
库斯图里卡在对动物的调度上是绝对的大师。
影片的开头中出现的灰熊在胖老头的口中是入侵者,也正预示了战争即将到来,无论人们如何的相信和平,这是无法避免的残酷和惨痛。
卧轨想殉情的驴,在我的理解中这是导演库斯图里卡对他的国家的感情至深之处,纵使他的国家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无影无踪,可在影片中伴随着逝去的老人守在铁路旁,微笑着注视着这头深情的驴之中也能够感受到库斯图里卡的情感的深沉,而这头驴也正是整个影片中爱的表现,无论是在卢卡和撒巴哈野战做爱时,不时出现在镜头中出现,还是在卢卡为了追回撒巴哈是的出现,抑或是在影片中,这只象征着爱的驴很戏剧性的救下了准备自杀的卢卡,和在影片的结尾中,这头驴驮着卢卡与他的有些神经质的妻子。
爱人物理视距近在咫尺,却不得不天各一方的分离。
而原本互相撕咬而后和谐相处的猫和狗,不也是导演所想的,渴望着国家的和平,不再被割裂,在战争开始之前,从上尉说着“不打仗”到被迫应战,也是导演想表达的,正如猫和狗之间的关系,在撕咬之后也能够和平相处,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库斯图里卡的国家南斯拉夫在一场战争中消散,战争之下必然会出现输赢和胜败,撕咬过后的和平不过是导演的向往和寄托,然而这一切都被摧毁掉了。
从房间到草地再到河里的充满着希望和暗含着对和平的向往的野战,是卢卡和撒巴哈的充满着美好向往的爱的表现,从房间中相拥翻滚而出,撞碎房边的围栏,到草地上冲垮高耸的稻草堆,再到在河中,而在影片中出现过的狂欢的晚会上,两个小孩将水管开关拧到最大时,水喷涌而下,正好打在了妻子和别国音乐家的身上,此时他俩正在舞曲中偷情,而这个场景正对应着卢卡和女俘虏撒巴哈在河流的瀑布下的这场野战,两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相爱的两人和那个被砸开的西瓜,无比的美好,这是一曲诗篇,朦胧中的诗意完美地隔绝了做爱时的生理性,这种表达是震撼的。
同样,令我极为震撼的一场戏是飞翔在天空的床,没有什么床事能够在天空飞翔的,而这张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纬度,在梦幻中俯瞰这过去,期盼着未来,在身份上有着无比巨大裂隙一对男女此刻紧贴在一起,书写着影片的内核——爱与和平,生命是场奇迹,本片的狂欢和反讽风格,热烈而又灿烂地书写了战争和爱的诗篇,充斥着亲情,爱情,和家国情。
在那里已经没有了南斯拉夫,而库斯图里卡的心里却有着一个完美的国度。
暴雨将至看的压抑。
生命是个奇迹虽然是荒诞喜剧,但是毕竟历史是沉重的,依然体会到波黑战争带给三族人的苦难。
但愿导演的这部喜剧能够弥合波黑的创伤。
很多电影看过一遍就再也没有重新再看的欲望了,如果你某一天遇见一部想反反复复看的电影,那这部作品一定相当的伟大,正如看完Kusturica的《生命是个奇迹》后,才知道这样伟大的电影又多了一部。
当年看了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后,激动地几乎睡不着觉,满世界去找他的电影,可惜找来找去直到最近才发现了这部拍于2004年的作品《生命是个奇迹》。
颠狂、超现实、“巴尔干庞克”配乐,这些都是Kusturica的印记。
《生命是个奇迹》依然延续了老库的一贯风格,因此在电影的一开始,人们在熟悉的配乐中歇斯底里时,我竟然感觉到有些小小的失望。
但是正因为有了前面几十分钟的平淡和“莫名其妙”,在电影后半段,战争与爱情交融迸发的时候,才给了人如此强烈的震撼,这种电影节奏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最近看过的电影《金刚》,改变像是瞬间完成的,然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欣喜和畅快。
路卡,一个热爱修铁路的塞族工程师,表面上乐观豁达,其实他的生活状态是极其悲观的,即使是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乌托帮世界里。
他一开始的状态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麻木”。
就算妻子歇斯底里、滑稽荒诞,就算儿子被送上了危险的前线,他依旧一幅浑浑耗耗、不喜不悲的架势,是电影里唯一不癫狂的人。
然而一夜之间妻子跑了,儿子被俘了,甚至突然遇见了爱情,这让他彻底的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极度浪漫、勇敢的男人。
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路卡和撒巴哈躺在床上,在树林间随风飘荡的那一段,真是美极了,这个美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心灵中的那种强烈的幸福感,和深爱的恋人在一起,和深爱的儿子在一起,爱将这种美好的情绪渲染的美伦美奂,也许这个时候路卡或者是每一个观影者,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命的含义。
就是这段突如其来的爱情深深牵动了每个观众的心。
撒巴哈这个人物,几乎是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小鸟依人、勤劳、漂亮,单纯、活泼。
这样的一个人物设置本身就是非常超现实的,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Kusturica的理想主义情节。
记得看见过这样一篇报道,Kusturica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爱是本质和主旨;它创造了奇迹,忽视幼稚纯真,我们丧失了一个直接接触生命的途径。
今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说自己消息灵通:打开电视机,就认为知道了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但是,只要再稍微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那里充满谎言,然后我们变得愤世嫉俗,抛弃人生的幼稚纯真,连同理想主义、乌托邦以及所有非常流行的词语一同抛弃。
”或许撒巴哈就是Kusturica提到的幼稚纯真的化身吧。
路卡和撒巴哈这段不合适宜的爱情也影射了战争的残酷,但我感觉到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仿佛Kusturica想放置一把心灵的熊熊大火,激发出对生命真谛的渴求,正如电影的名字:生命是个奇迹。
《生命是个奇迹》总体电影比较幽默,明快,还有很多小动物,步调比较快。
但疑问为什么卢卡过桥的时候没有追过去,一面是儿子老婆,一面是情人,他还是选择正常的生活,为什么不为自己内心活着,主要是因为对儿子的爱吗。
宁愿像个躯壳一样的活着吗。
看了影评才了解要表达的是各种意外,意外战争带来家庭的变故,萨巴哈意外的相遇,妻子意外来访,一起逃离没成,在桥上追逐萨巴哈为跟随,自杀为成。
同库斯图里卡以往的电影一样,非常好看,我很喜欢。
影片的调子是十分欢腾的,其中充满诙谐、幽默与机智,这便是典型的库斯图里卡式电影。
此外,片中动物众多,音乐的民族色彩浓郁,也是影片两大特色,这或许能说明库斯图里卡既是一个动物隐喻的老手,又是一个乐此不疲的乐手。
故事的背景则是解不开的民族疙瘩,而库斯图里卡却用了一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在这里铺陈了一曲对生命的赞歌。
整部影片最能够吸引我的地方并非那些荒诞有趣的“政治讽喻”,而是颠沛流离在战火中的人们其自身的高贵品质以及对生活的浪漫主义宿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能让我萌发出欲望要写字来赞扬的电影,通常都是令我很开心很着迷的故事,我得趁这个冲动还保留时,赶紧写下来,因为懒惰往往会让人连某些想法都遗忘。
而我不要当懒汉。
我真想沿着那条未完成的铁路,在隧道里遇见一只会流泪的驴子。
看了老库最出名的三部电影,《地下》、《黑猫白猫》和这部《生命是个奇迹》。
买碟时我根本没有仔细看,根本没有发现导演大名,只是看见是关于铁道的故事,就马上买下了,众所周知,我是个火车迷。
那么说到电影,这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库斯图里卡。
我不说故事,只说细节。
首先是铁路。
多么美的铁路。
工程师卢卡可以对铁路的每个隧道都了如指掌,而我对铁路的每个镜头都心之向往。
这是一段没有完成的铁路,敞篷老汽车在轨道上飞跑,手摇的木板车则是邮递员的交通工具,山羊和牛群都在铁道上漫步,还有一只为情所困的毛驴,总是站在轨道上等待着什么。
工程师的家就在铁道边上,小房子修得好像童话小屋,而站台仿佛是他家的阳台,因为站台上还放置了秋千架和沙发。
当夜晚来临,站台上摆着长长的桌子,铺好雪白的桌布,摆好美味佳肴和美酒,灯光音乐都绚烂起来,大家便开始跳舞欢乐。
人们从来没有如此的和铁道亲近过,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和站台恋爱过,没有火车的铁路也是这样令人着迷,这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是奇妙的动物们。
库斯图里卡肯定是个非常喜欢动物的人,这点我毫不怀疑,看看这部电影吧,有太多的动物出场了,简直比演员还要耀眼的演出。
不算一闪而过的,灰熊、鸽子、毛驴、黑猫、马、黄狗,无一不精彩。
毛驴很可爱,它真是为情所困才想卧轨自杀么?
黑猫很有型,把狗撵得逃跑不说还和主人抢面包;黄狗很聪明,它显然最懂得自己的价值。
而我最喜欢的镜头就是战火纷飞的那一夜,男人在床上抱着狗,女人在沙发上抱着猫,炮弹轰的一声落下来,女人和猫的神情如出一辙,太喜剧了,而男人女人借炮火之名坐在一张床上并且开始接吻后,坐在一旁的黄狗黑猫发出了不可言喻的叫唤-动物的出色表演是我喜欢这电影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电影人物。
这个反而是我没什么想说的部分,因为看过老库电影的人都知道,老库的电影人物,绝对就是很酷。
不管主角还是配角,或荒诞或戏谑或神经或狡猾或小人,都不走平常路线。
看电影就知道了。
另外有必要一说的是电影的设定背景。
库斯图里卡这么牛逼的原因,与他明明讲战争讲悲剧却从来不伤感煽情的作风有关,在看了片子大半之后,你都不会觉得这个小镇,是如此的靠近战场,塞尔维亚人和穆斯林之间是如此水火不容一触即发,只有看见人们随手向天哒哒的举枪,包括那文艺味十足的工程师也毫不迟疑从怀里扯出短枪时,才发现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子弹表达自己了。
最后有必要说的是音乐。
吉普赛音乐、巴尔干风情充斥着电影的每个角落,欢快,疯狂,戏剧,毫无拘束,充满激情,这部电影配乐有部分是老库和No Smoking Orchestra乐队的小提琴手做曲的,不能不说非常悠扬动听。
他的音乐是如此雀跃和狂喜,只要有音乐的部分,每个场面都戏谑而神奇,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不得不又把No Smoking Orchestra乐队的唱片翻出来听一遍,妄想听出老库心灵深处隐秘的种种狂想来。
他真是个朋克牛人。
我现在最想看的是无烟乐队的记录片《巴尔干朋克》,想一睹老库玩乐队的风采。
这部电影有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写了牛逼的影评,我毫无竞争能力,我就想赞美一下这部电影,然后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因为往往看别人的影评,总是觉得搔不到痒处,自己感觉只有自己才明白呢,所以还是自己写来最爽快。
其实主角是头驴;配乐。飞床,倒射火箭筒。狗,猫,鸽子,狂欢 ;结构有些乱
不知道是个什么节奏,简直癫狂,我还特地邀请了小羽和我一起看呢,靠,从此片开启了我第一次电影节的库斯图里卡三部曲的痛苦旅程,我竟然买了他三场电影,准备好受死吧
完全没耐心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一贯的风格,戏谑又伤感,最后感动的一塌糊涂。
太艺术了
哎…活着呗,说不定会碰到好事的。
几个段落很出彩,那些温暖的阳光,最轻柔的梦。
库斯图里卡每部电影中都有一只神奇的动物,外加杠杆原理的自杀吊绳与浓郁的音乐,哦,差点忘了,还有将某某箱子套住全身的躲藏游戏,这一定是他儿时钟爱的游戏
姜文的老师啊
以后一定要做到放弃期待 对任何大师祛魅 否则癫到身体发抖 情绪崩溃 载入个人观影生命的里程式烂片
“生命是个奇迹!”邮差高歌出电影的标题,但“生命为何是奇迹”在电影中没有显豁的答案,或许卑琐中激荡的自由、历史浪潮下的坚韧持久可以算得到奇迹的芒光。管、号、鼓托出的春潮里倒下尸位素餐的市长,嘉兰卡以高亢嘹亮的歌声消解着宏大叙事与偶像力量,战争炮火喧响,震碎严肃的外壳,震出一段色欲熏心。裹着毯子,从棚屋,一路滚落到连绵起伏的丘陵,滚落一身枯黄淡绿,越过隧道,继续滚到春潮涌动的瀑布,让情欲随着西瓜的迸裂漂流远去,影片前段的欢腾、焦躁、不安、污糟都被弃之脑后了。即使最后卢卡和妻子骑上了毛驴唱起了归乡的挽歌,我也无法将“奇迹”的芒光扩大,它在苦难与无常的庞大无尽的阴影过于微弱。
这里有最出彩的啼笑皆非,有最美艳的一场野战,最悲伤的一头驴,最痛彻心扉的一场离别,还有绝不亚于卡萨布兰卡的美丽结局。永远记得,生活不是幻想与隐忍,把握你想要的一切。
这简直是卡尔维诺笔下的树和土地,Natasa Solak的法令纹好美,还有萌驴⎡喔,你怎么哭了⎦。超越<新桥恋人>成为我最钦羡的爱情。中间有一段让我想起了<he Notebook>,配乐大赞,妙哉妙哉。
木有黑猫白猫好看,风格依然很老库。女主笑起来真漂亮~
欣赏无能,很闹很乱很色色,一点也不好笑,甚至我觉得没有拍的必要,中年男人的YY,居然让他在儿子和情人之间纠结,这什么玩意儿的戏剧冲突,白眼🙄️
哎。。又是一出荒诞不羁的电影。。开头的部分逗死我了。。老库真是魔幻现实一颗明珠。。
#剧透# 很中意他把音乐,动物,自然风物深度编织到剧情塑造的一路来的风格。原配前半段塑造很有光辉,球场上的女高音那是绝唱,然鹅接下来被导演强行出轨,为后半段男主第二春的主线做了个铺垫,这点我是不太满意。第二春的诗意浪漫自不必说,但是原配的第二次出场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稍有直男的恶意。人质的桥上交换是本片名场面。冲着最后身为铁轨工程师的男主想被自己梦寐已求的火车碾压而过的浪漫企图心加一星。
暂时看过的库斯图里卡片子里的前三。这部的悲剧内核更坚固,没有被荒诞感吞掉,但又荒诞感十足。相比来说,地下荒诞感更强,流浪者之歌悲剧感更强。想来可能是因为,这部时代感与个人情感故事兼具,而地下以时代感为主,流浪者之歌主要聚焦个人间情感。//但老爷子怎么04年想起来拍92年为背景的故事了呢?又是从什么时候迷上足球的?戒x戒酒互助会上大家的劝告?哈哈#24北影节4.27个人收尾之片
这高分。。。这好评如潮。。。真让人理解不了这世界。。。 我只能一星给猫狗驴 一星给胸
真没懂这男的怎么就和那个年轻的女的救赎爱情呢?那他老婆呢?儿子呢?是说不清爱还是性吧,还是男人就是喜欢年轻的女的。在那个战争的时代,这样的一个故事又代表什么。。。诸多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