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分离,成长是遗忘,成长是变现实,成长是在蓝天下挥挥手说再见,和自己。
小时候是多么渴望长大,飞向异次元。
终于在一遍一遍的穿过时光走廊般的滑水道后,眼中再也没有了光彩。
手攥成望筒,也再也看不见天边的乐园。
当心中的卡达天王已经伤痕斑斑,我们才意识到,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呢。
可这个异次元,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吗?
每每产生特别喜欢或者特别重视的感情时,反而会丧失殆尽表达能力,不知该如何准确描述出来。
对人一样,对事物一样,电影亦是如此。
所以只能简单说明这部片是除了蓝色大门外,和人鱼朵朵一起并列在我心中最好的故事,我简直不晓得有什么理由可以不为它打五颗星。
开始因为片名关系一度不很决定是否要看,没想到最后的震撼竟能够如此强烈,(请注意,我用的是“震撼”)以至于昨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入眠时一想到二号奶奶说“你们都是没人要的小孩”时心里仍难过的紧。
一直很想不通凭什么有人可以如此不负责任,生下来小孩又一副完全事不关己的姿态,仿佛事情发生后就和每天要走路要穿衣要吃饭一样稀松平常。
一条鲜活的生命,若当初没打算好没计算清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责任的问题,那么拜托请不要随便就把他们制造出来。
出生之日起孩子就是单独个体,并不因为谁站在父母的立场就有权利任意施加伤害,何况这种伤害会生根发芽,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并壮大,成为孩子心里如影随行的阴霾无法挥去,你们说怎么就能狠得下这心肠。
想说片子里真实场景和童话部分结合得很完美,理所当然就应该衔接在一起的样子,看起来感觉非常舒畅。
一号很有眼光么,喜欢的女同学又可爱又坚强,多么难得。
那种清澈的眼神,是只孩子才有资格拥有的湖泊。
请你一直一直保持微笑。
一号的疯爸爸,二号和妹妹都被抛弃在的奶奶家,还是大人那个不负责任的社会话题。
有什么办法,人们往往在长大后就会忘掉自己曾经也是小孩子,曾经缺乏安全感、总是孤独,需要强大的关爱给予保护,需要不断肯定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父母始终站在身后担当最坚定的支持。
为什么大人总喜欢说谎,总喜欢给孩子带来灾难性打击,事后还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样子让人讨厌。
一号被带走后疯爸爸终于发出声音和二号抱头痛哭。
爱一直都在心里吧,虽然即使神志不清,可这爱也无法挥去无法消失。
你看,在不知不觉中,原来我都已经这样爱你,我忘掉过去,不去想将来,甚至忘掉你,可是这爱却无论如何都忘不去,你说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沿着秘密通道爬回去,在第一百次的时候,我是否可以返回过去。
以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们都是很可怜的小孩,一个被父母扔给外婆,另一个爸爸是疯子,平时住在破破烂烂的地方,靠收饮料瓶来养家……孩子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们从来不认为这种物质的匮乏是不幸福,用几个电扇吹来吹去他们就可以开心的玩很久,一个小小的钥匙扣就可以让他欢天喜地。
唯一会让他们不开心的事情是:讨厌的大人说话不算话。
的确,大人真的很讨厌啊!
很喜欢那个mm在送给他们的卡里写的那句话:“妈妈说过:记得微笑,就不会害怕了”我们都是好孩子,囧囧的好孩子
很少写影评囧男孩,一部看了感触很多的片子。
两个男孩,一号二号,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或许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两个男孩有着相似的经历,一样无奈又天真的童年。
一样的调皮,一样的爱幻想,也一样的快乐,他们的快乐是如此简单,也没心没肺,看着别人痛苦就会快乐,因为是孩子,我们不能怪他们。
异次元的梦想配合快乐王子的童话故事,很交错的感觉,但是都是梦想,梦想自由,梦想长大,梦想不再平庸,梦想能成为想成为的人。
扭蛋,卡达天王,学长铜像,还有那个因为妈妈去世变得更坚强的可爱女孩,都是符号,童年记忆的符号。
记得小时候也有许多传说,故事在小朋友之间流传,越传越真,很有意思,长大了,现实了,这些传说也渐渐消失,是庆幸我们成熟了还是悲哀我们失去童真了呢?
我想应该后者多点吧。
玩具店老板象征了越来越世故的长大成人,而囧男孩却还是那个囧男孩,梦想着到异次元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
看着对讲机上挂着的卡达天王,愿它陪伴着他直到永远。
只是我的童年渐渐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谁错了?
难道长大是人生必经的溃烂,不知为何,这句话显得很有道理……
是那种我最喜欢的台湾电影。
片子自然真实亲切真诚,一个人很安静的看可以很温暖可以落泪可以会心一笑,但是看完后会伤感会感动会为之动容。
因为看见当年我们自己为梦想而光着脚丫奋力追逐的背影。
不管它是任何幼稚可笑的梦想,我们单纯并且倾尽全力。
2009-03-30 一直有看到囧男孩这部电影 一看名字就觉得是部很低俗的无聊电影 一次无意在豆瓣看到一篇影评。
立马去下了囧男孩来看 我想知道 它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人哭了九次 在听说课上 把上课的耳麦声音调到无声 开始了这部电影 一号是个很会骗人的男孩 二号是个喜欢卡达天王的男孩 一号的妈妈不知去向 爸爸患有精神病 二号的爸妈抛弃了他 奶奶一个人养活他 他们的身世很可怜 却有着很愉快的童年 因为他们有彼此 但是童年总会有烦恼 他们想去异次元 将拳头握成望远镜状 窥视异次元 异次元的空间是大人的世界 成为大人就变不回小孩 就不会有烦恼 没有作业 以为启动十台大风扇制造超大龙卷风 就可以飞到异次元 以为在游乐场的恐怖滑道滑一百次就可以飞到异次元 我们这样的拒绝长大 他们却如此向往长大 大人很赖皮 大人说话经常不算话 可是只有一号患精神病的爸爸会和他们说真话 他告诉二号 那个叫心的地方会痛 小孩的世界是最美好的 二号拿手电照鸡蛋找小鸡 女老师涂红红的口红亲满他们的脸美名其曰爱的教育 他们编一个火星人的故事来欺骗同学 被大群同学漫骂 却表现出接受着英雄般的贺礼 一号就像快乐王子一样 给了二号一个完美的童年 用尽了他身上最后的金片 沦落成崩塌的雕塑 二号就一直待在异次元空间的入口 等待着一号来参一下 其实用手做成望远镜 就能看到一号就在前方 PS.电影的独白是蔡康永的声音 二号的大人版是阮经天 PPS.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台湾电影
这两个纯粹的囧男孩虽然没有乏乐意,但都面对了怙恃脚色的缺席,台湾社会便是如许,年轻人都是外出工作而把孩子甩给了白叟,隔代抚育的气象也愈来愈遍及。
而阿谁被他们暗恋着的女孩,虽然没有了妈妈,却一直记得妈妈说过的话,“只需有含笑,就甚么都没有会害怕了”。
我想发展便是如许,有欢乐,也有失踪;有幸运,也有悲恸;有笑貌,也有泪水;有真实,也有幻灭。
陈升说:没有人可以中断发展。
然则发展没有即是对于童年说再会,守着心底的异次元和卡达天王,我们的芳华和回忆就没有会枯萎。
阮经天正在影片的最后躺正在一个泳圈上看着阿谁一次次的玩着传说中可以通往异次元的玩滑梯的孩子的时分,我们好像看到了一种循环。
当然,童年是回没有去的,叫醒那些酣睡正在盒子里的事务,一切的美好回忆仍然很值得去臆想和回味。
以是我能够想象《天使爱摩登》中的阿谁老先生收到阿谁童年铁盒的时分是一种甚么模样的感动。
童年的时候我们常常"痴人说梦",在大人眼里只能称之为不现实的幻想。
大概是看多了童话的缘故,相信白雪公主和王子最后的美满结局是天经地义的,相信海的女儿为爱痴狂,相信半夜里玩具们真的会聚会...相信异次元的存在,可以一下子长大成大人不再烦恼目前的事情。
其实我们一直都很天真。
童年是回不去的美梦,过了就不再回来。
当我们在100次的尝试以及挫败之后,我们会一点点长大,变成耍赖皮的大人,或者已经坐在轮椅上,再也没有能力勇敢地做梦了。
所以,当我们老了回忆过去的时候,最经常怀念的可能就是童年了吧。
当2号长大以后,虽然他知道小时候的异次元是一场华丽的冒险,然而他逗留在原地期待更多的人追随他们小时候的冒险,当看到另一个执着的男孩想要尝试100次,他不禁站了起来,向远处挥挥手。
事实上,成人的世界并不是儿童时所想的无忧无虑。
这里充满坎坷险阻以及危难,这里黑暗虚幻不真实,这里肮脏欺骗狡诈,那时候的卡达天王是快乐的王子,到了成人的世界他只能心碎、哭泣吧。
大人不如我们想象的好,他们很自私很吝啬很坏。
小时候1号和2号都是一人一半的,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恶搞一起粘书一起为异次元而奋斗。
他们的过去真实而美好,没有世俗的气息。
当动画片的镜头和真实相互重叠,我多希望自己在童话里,永远在那条时光隧道里旅行,在100次滑行中肆意梦想,在100次奔跑中寻找自己,在100次飞翔中感受自由。
是的,我宁愿相信童话。
我宁愿相信童话里所说的大人的世界是美好的。
我宁愿成为一个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比如彼得潘。
又或者像2号一样,心底永远抱以对童年最高的敬意。
http://axinlove.com/2009/01/orz-boyz/《囧男孩[Orz Boyz]》的伤悲by @xinl.ve 090110当你需要不经意的眼泪的时候,请去看这部电影。
原以为两个小淘气小孩的快乐故事,当1号拿着父亲的手乱揉自己头的时候,那么伤悲让人心酸楚、眼眶含泪。
异次元空间不是小孩们脑袋瓜里的无聊幻想,是他们寻求情感慰籍的地方,被多次反复的做功课其实并没有成为小孩的压力,而生活中失去亲人的关怀,却真是平时嘻嘻哈哈小孩俩的罩门。
生活的真相一幕幕揭开时,就越为小孩们前面的嬉笑打闹而悲伤,原来他们所做的是在掩盖,“只要记得微笑,就不会害怕了”。
1号和有精神障碍的父亲相依为命,住在海边的简陋住所,没有固定经济来源;2号被父母抛弃给祖母抚养,祖孙的营生来自亦家亦店的杂货铺。
这种生活,现实中怎样的悲惨都不为过。
俩小孩虽然淘气无赖,但却真心诚意。
监督父亲吃药,为伤害女孩而不安,给妹妹讲故事,为了零花钱给老人们捶背,惟一的坏事只有开始骗同学钱的一幕,去水上乐园的小小梦想,要靠自己捡垃圾完成,还要拒绝玩偶的诱惑。
为什么无法接受影像里孩子们的伤悲?
王尔德的《快乐的王子》,电影里有铜像学长,铜像学长也会动,没有人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10台电风扇,满房间的棉絮,没有人到达异次元。
童话故事依然上演,不管你是主角,还是你是演员,王子会心碎,卡达天王玩偶会磨旧,100次恐怖滑道后,小孩子突然长大。
《囧男孩[Orz Boyz]》剧情的转折设置很平,往往在非常不经意间完成,没有非常戏剧化。
在你有所期待的地方,譬如本片里送纸钱的情景,小妹妹失踪的安排,铜像自己走下去的晚上,都没有成为剧情的峰回路转。
平淡叙述,和日常生活里的小小变奏非常接近,剧情转折却在刹那完成。
这种看似没有张力的安排,的确不太适合已经西化口味的观众,但这成了最近几部台湾电影的共同点。
《九降风》里少年故事的转折,是以不经意出现的摩托车和某次看似不会怎样的碰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是钮承泽看见竹联帮大哥乌龟的死亡。
本片中被伏笔交待了的“疯子”和1号在一起的那刻,我的整个情感世界一下子崩毁,怎么能这样?
把小孩和我的快乐都带走,把无法承受的苦难留下。
其它:爱玩的小孩,都有自己的桥下时光,《Boy A》凌厉了些。
爱的小手,来自于徐乃麟和曾国城的《小气大财神》。
《全民大闷锅/最大党》的纳豆饰演的铜像,没有表演,浪费了阿ken在《摩托车周记》里面拿铜像帮他宣传。
被冷落的电影,《我们俩》应该要翻出来看看。
悲伤的小提琴在哭泣。
有不太喜欢的片尾曲。
Orz.Boyz.2008.DVDRip.XviD-CoWRY
我很失望我没有这样的童年。
我没有捉弄过同学,没有对小女生有过什么想法,没有转过几个扭蛋,没有在图书馆里黏过书,没有用十个风扇制造龙卷风,没有跟奶奶对骂,没有为水上乐园门票卖瓶子攒钱。
囧所以我一直说我有一个比较没有什么颜色的童年,现在再拿出来想一想,也找不出什么值得炫耀的光辉灿烂来。
甚至我记不起什么时候我向它说了再见。
比如在羽毛纷飞的时候说拜拜,比如想起了自己是哥哥,比如一个人着想自己的目的地,比如让疯老爸不要担心,比如为了友情的石头。
你看,那个表情是不是很熟悉。
对了,和那些为了朋友和亲人上阵厮杀的人们一模一样。
然后,一号长大了,二号也长大了。
可是,在渴望老爸摸摸自己的头和想念自己喜欢的卡达天王的时候,一号和二号,他们仍然是两个小男孩。
这是多么的悲伤。
我小的时候,也想过拥有一只什么什么的变形金刚,就好象卡达天王一样,要很大,要是限量的,最好要我在的城市里只有这么一只,这样我应该就会是所有孩子中最臭屁的。
但是我没有,我也没有为了这个愿望或者说是梦想去奋斗什么。
每个男孩小的时候,也想过拥有一只什么什么的变形金刚,就好象卡达天王一样,要很大,要是限量的,最好要他在的城市里只有这么一只,这样他应该就会是所有孩子中最臭屁的不知道有多少的孩子得到了它,不知道他们得到他们的愿望或者说是梦想的方式是不是幸福。
但是我却记不起什么时候我向它说了再见。
这是多么的悲伤。
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看着,没想到这部电影竟然也会让我伤感和动容,那至少说明我还没有忘记小时候的模样。很多的共鸣。成长的代价就是这样。唯有把握住某样精神支柱才能继续存在于当下,不然随时有可能被摧毁……
对得起 它名字的电影~
两个身世悲惨的小孩 为了一个卡达天王 哎
特别特别特别喜欢这部片子~~!
小时候也有那样的小梦想
无聊
沒有想像中的好...
拍得很囧我看得也很囧
囧男孩胜却无数天兵天将。七岁八岁,狗还嫌。只要记得微笑,就不会害怕。
谁都有过
曾经儿时的梦哦,是在欢快与忧伤的磕碰中追寻的...哇哈哈,太好笑了··“瞎啦,什么都没看见,这里是哪里?”卡达天王...
又出现了小MM……
我的童心去哪里了嘛。
有点做作不可爱。
挺有意思的童年
去了异次元就变成大人,再也回不来了,你还要去吗?
我好喜欢1号这样的男孩子。
没有开始的结束
看了一半就想睡觉了
跳100次就可以去异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