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虽名《电锯惊魂9》,但其实只是披着电锯的皮的一部劣质的模仿秀电影。
男主并不是竖锯的门徒,所以他既没有竖锯那样的机关手手艺,也没竖锯那样的思维方式,更没有竖锯那样的思想境界,只是为了复仇而杀人,顺便彰显一下自己的正义而已。
电影的画面当然好于前七部,但除此之外,最让人期待的杀人机关和方式,却十分的粗糙,而且不像竖锯总给人一个生的机会,他没给别人留活路,那本来可以一刀捅死的,非大费周章的找个噱头弄死,真的是有点刻意了。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不太成功的山寨版,看结局似乎还有再续,那真的没必要,第八部都已经够狗尾续貂了,别再去压榨经典那些仅剩不多的价值了。
《电锯惊魂9:旋涡》,如果不是电锯惊魂系列的续作,这样的悬疑恐怖片应该可以得个3星半,但是作为经典中的经典的电锯惊魂系列,这部电影实在是太让人差强人意。
比起精准冷酷的电锯本人,这集的主谋只能算是太稚嫩了,而且所谓的执行家法更像是公报私仇。
虽然也有反转,但是粗糙且偏少的精巧杀人工具,实在称不上是合格的电锯继承人。
没想到电锯惊魂9评分这么低,看了下槽点大多在于老竖锯哲学理念是“帮助认识生命珍贵”,而模仿者则是“法律判不了的我来判”。
显然后者更加商业且容易找素材,随便整点冤假错案贪污腐败挑一挑凑一凑就够了。
如果不是电锯系列作而是独立限制级电影评分应该会更高,一个半小时的片子剧情也挺紧凑。
黑人警察Zeke和他爹抱怨很久没有一起吃晚饭像陌生人一样一副委屈的样子总有点想笑😂一个中过弹从业十余年活跃在犯罪现场一线的刑事警察真的会这样露骨地表达自己缺失父爱吗?
至于凶手是Schenk确实很容易猜到,但个人觉得这本来就不是影片的高潮。
高潮是Zeke的父亲亲口让儿子去抓Schenk间接导致了自己死亡,虽然这里细节处理的不好:因为“去抓Schenk”是身为一个警察的正面行为,而这里应该处理为负面行为比如——“(因为Schenk知道第八修正案相关细节)会不利他们所以要求Zeke马上去杀了他。
”这样就需要重新做一些铺垫和伏笔。
但不管怎么样Zeke老爹的死总算真正达成了一次“我杀我自己”的电锯式反转。
——这部我好像没看过啊,我看看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我老婆和咨询顾问上床了”,戳中我笑点了!
——感觉这一部的“竖锯”有点像一个工具人了。
——捡地上锯条,然后用铁丝打开手铐之后,那块有点喜感。
——这部的设计都还挺新奇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分低的原因,只是因为叫电锯惊魂,但其实和老头没什么关系,好多人觉得被骗了吧?
但是我觉得,那也比前一部强,这一部就是名字不太对。
但是前一部,除了老头出现了一次以外,剩下的都是垃圾!
设定不对,机关和剧情设计的也漏洞百出!
更是侮辱了这个系列!
——看完了,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要是换个名字,让它更贴切,就好了。
老头的思想根本没被继承 全是拙劣的模仿者罢了 出到9也是不容易 没有老头等于没有经典 看的没啥意思 说到底模仿者就是童年悲剧导致对警察有看法 一点老头的影子都没有 更别说继承了 模仿都拙劣 老头的思想是珍惜生命 到他这反而成伸张所谓的正义了?
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自己得犯罪行为找一个正当的理由罢了 就像是自我安慰一样 借助jigsaw的幌子报仇 真的low…
首先说7点内容:1. 本片共包含4个主要游戏2. 12分41秒处两位男主边走边对话的长镜头让我感觉特别像在看GTA5。
同时也对此长镜头表示赞扬3. 本片包含不少黑色幽默,以台词表现为主4. 1小时9分40秒首次出现《电锯惊魂》系列前7部风格的经典配乐(非
《电锯惊魂》前7部是一个整体的系列宇宙,相互关联且依照顺序命名。
而第8部是一部重启,其英文名为Jigsaw,剧情也不再与前7部有多少关联,而且只保留了Jigsaw老头这一个主要角色。
2021年的系列第9部作品也同样是一部独立的重启,它与前7部及第8部均无关联,英文片名为Spiral : From the Book of Saw,同时演员全部换新,系列中的玩偶形象也没有出现,猪头面具相比前作也有了些许改动。
所以这一部是一部完全的独立作品。
《漩涡》 本片共93分钟,全片看下来我个人感觉很快,没有拖沓冗长的节奏让人昏昏欲睡,但这一快速的观感反应出了一个问题,即这部电影的单薄。
本片以警察男主Zeke的朋友兼同事Boz死亡为开端,主线剧情为Zeke破获此次模仿Jigsaw的凶杀案。
随着调查的深入,其身边的同事不断死于非命。
本片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他不再像《电锯惊魂》前8部一样有一个固定的游戏主场景,几个人一关一关的进行。
在这部电影中一切游戏的进行都是单独的,围绕着男主Zeke的破案主线进行。
本片共有4个主要游戏,开篇的是“拔舌游戏”,
第二个是“拔指游戏”,
第三个是“热蜡浇脸游戏”,
第四个是“碎玻璃喷射游戏”。
这四个游戏设计的都很中规中矩,没有第6部开篇“割肉游戏”残忍,也倒比第三部“腐肉磨碎浇池游戏”更具观感。
在我写这篇评价之前,我有注意到短评中有人说本片中的游戏不给参与者生还的机会。
我看完电影后发现并非如此,尽管个别游戏的逻辑上好像是存在一些设定问题,但还是要指出该片游戏设计没有出现不给参与者生还机会的设定。
第一个游戏可以直接看出参与者有生还机会;第二个游戏参与者也是有生还机会,但他的速度需要快一点;第三个游戏便让我有些质疑,因为游戏要求是参与者需要摆动头部割断脊柱,不知道割断脊柱是否还能活;第4个游戏是典型的男主决定他人生死的游戏,所以生还者也是有机会活下来的。
这类游戏在前几部作品中也多次出现,尤其是第7部男主一个人也没救下来的设定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很多观众最期待的就是《电锯惊魂》中设计的生死游戏,这也的确是这个系列的一个主要看点。
《电锯惊魂9漩涡》的游戏总的来说就是中规中矩,甚至质量偏下,一部分在于设计,另一部分在于拍摄手法。
这部中全片几乎没有《电锯惊魂》系列经典的闪回+快速剪辑手法,对生死游戏的拍摄没有做到让观众为之极度紧张与共情,这就导致了生死游戏的观感于观众而言不够深刻,由此造成了观众对电影的观后低印象。
《电锯惊魂》系列前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能够在剧情、配乐、剪辑的共同作用下让观众备受震撼。
尤其是每一部结局时Hello Zeep响起,所有的谜团都在闪回+快速剪辑的手法中被揭开。
这个系列每一部结局几乎都能让观众的肾上腺素飙升,以至于后来Hello Zeep的音乐一响观众就开始条件反射似的起鸡皮疙瘩。
《电锯惊魂9漩涡》这一部的结局依旧沿用了经典的Hello Zeep,但这一次,实在是让观众在失望中觉得尴尬。
Hello Zeep多年来刻在观众DNA里的震撼力都无法补救这一部剧情的无力。
结局不再有闪回+快速剪辑,也不再有过多的解密元素,唯一的反转也类似陈词滥调无法让人眼前一亮。
由此使得结局软弱无力,实在达不到让观众震撼的境界。
总的来讲,我对《电锯惊魂9漩涡》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该片达到了及格线。
作为系列续作,这一部在整个系列里是垫底和失败的;但作为一部独立电影来看,这部电影达到了及格线,尽管只是卡在及格线上。
这部电影的缺点是没有保留前作的优点,在美国恐怖电影行业不断创新的当下,他没有在剧情上写出创意。
同时,作为一个以血浆/反转/人性闻名的电影,这一部没有在以上任何一个元素上给予观众亮点。
此外,这部电影的优点是节奏进展没有冗长拖沓,尽管故事不够创新,但整个叙述是合格的,观众可以当做一部带有血浆的侦探片从头看到尾。
最后再说几点:1. 1小时9分40秒出现《电锯惊魂》前7部风格的配乐时,男主手被铐在管道上,随后他拿起锯开始锯手铐,失败后他做出了要锯手臂的动作。
此处很明显在致敬《电锯惊魂》第一部。
2. 游戏规则录音带的声音实在感觉稚嫩与违和。
3. 再强调一次,本片片尾曲
很多人在谈什么脱离了竖锯的精神之类的话题,以证明这是部烂片。
但我个人不这么看,优秀的导演+优秀的演员,即使是拍一部烂剧本,也能拍的出彩。
更何况我从来不觉得电锯惊魂系列是什么内涵意义多深刻的电影。
所以,电锯9这剧情,只要演得好,我也一样会认为是好片。
但很可惜,这片确实是烂出新高度。
首先,这片所有角色没有一个演技在线的,一个都木有。
不管主角配角还是龙套。
有点像在看国产剧的感觉了。
所以,看了20分钟后,已经很明确的认定这是部烂片了,要不是塞缪尔和男主这两张有点名气的脸,你都会以为是在看《环大西洋》那个公司拍的电影但你名气有啥用,这片子里塞缪尔也演的跟屎一样,我想是导演的锅。
其次,脱口秀演员、综艺主持人之类的,名气再大,都不适合演电影,尤其是主角。
就好像吴宗宪当年在综艺主持人这一行干的是风生水起,但是演电影,实在是尬的一比,也完全不好笑。
本片为什么他们会选男主?
我没有去了解相关背景,要么男主有投资?
要么又是跟政治正确有关系吧?
找个黑人来演主角。
但是好莱坞一直以来被诟病,进入“政治正确期”以后,他们找的黑人主角个个都跟不会演戏的素人一样,要演技没演技,要颜值没颜值,还不脸熟, 这要不扑街不是见鬼了吗?
所以他们觉得找男主这种会好一点,毕竟这哥们在脱口秀界还是很有名气的。
而且请克里斯本身可能也有意跨界拍电影,所以片酬可能低一些。
结果还不如找个素人。
当然,这些都是我主观猜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男主演的稀烂,最致命的是,如果你演的烂,而本身又是脱口秀明星,观众就会比看素人更出戏。
估计很多小伙伴没有去看我那两期《电锯惊魂1-8》的回顾解说,所以用《一句话》总结电锯系列,就是有个叫竖锯的连环杀手,打造了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生死游戏,还收了不少门徒让这游戏发扬光大。
和很多系列一样,其实这个电锯系列个人认为在第7部就可以完结了,甚至狠一点,在第三部最高峰时期,这个系列就完美收官就好了。
但资本的驱动力,不把一个好不容易做起来的IP榨干那肯定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在第8部的时候做了一次软重启,那时候依然还有核心人物约翰·克莱默也就是竖锯教父出演,然后又多收了一位0号级门徒,简直就是桃李满天下。
不过第8部软重启效果并不好,于是片方紧急调整战略,软重启变成了硬重启,第九部是直接是全新的角色,全新的故事,全新的年代。
以下点评解析有剧透,请斟酌观看第九部《旋涡》的故事背景是放在竖锯死去的更多年后,竖锯已经不太有人提及。
主角是一位叫泽克的警探,他独来独往,但某日不得不在上司的安排下,和一位新来的叫威廉的警员一起拼搭档。
故事发生在泽克所属的警局的一位好同事,在影片一开始就被陷害,作案手法和已经失传多年的竖锯生死大考验一毛一样。
那位警探被绑架到铁轨上夹住舌头,他此前因为对一些案件做了假证,因此被猪面人抓来接受考验,结果当然是被地铁撞个粉碎。
这才只是刚刚开始,难道竖锯门徒再次重出江湖了吗?
于是警方开始展开调查,但也就在这时,幕后凶手先回敬警方,送来了一份Tiffany礼盒,里面当然装的不是珠宝,而是前面死掉的探员的手和警徽。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U盘,游戏开始。
如此嚣张的凶手直接挑战警局所有人,上司命令大家放下手头工作,全力对付这位凶手,此案由泽克做队长负责。
泽克在该警局有如此大的自由和权利,也是因为他自己的老爸,就曾经是这个警局的一把手,而且泽克的上司,就是当初泽克父亲的手下。
饰演泽克父亲的人,就是我们无比熟悉的尼克妈惹法克局长。
退休的他也对该案件提起了兴趣,决定自己去侦查该案件。
泽克根据U盘录制的视频,很快搜索到了拍摄的事发地,结果来晚一步,那里早就被凶手已经布置好,就等着他们过去,而这时候又发现另一位警探的身体部位和警徽,这时候他们才意识过来,又有另一位警探也殉职了。
基本上影片中途一大段,警局里的几位曾经犯过事的警探都被绑架,然后被迫玩起生死游戏,有被拉手指在水里电死的,有被玻璃瓶渣渣喷死的,还有上司直接被用滚烫的柏油做了一次面膜SPA,那个应该是柏油吧。
泽克最后也被抓了起来,扣在水管上,旁边还有一把锯子,明示让其锯掉自己手,正当泽克要致敬《电锯惊魂1》时,发现旁边还有凶手刻意留下的发夹,之后泽克打开。
这时候泽克根据凶手的线索走到一个空旷的楼层,才发现啊原来凶手正是自己的搭档威廉。
威廉小时候亲眼看到那位开头死掉的警探滥用职权,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父亲,而警局中的很多警员充耳不闻,滥用职权,做着违反之事,于是威廉卧薪尝胆,长大后做了警察,并潜伏进了曾经让自己父亲死掉的警局,然后致敬竖锯的游戏一个个把他们做掉。
而终极测试,就是泽克父亲,他已经早早像木偶人一样被绑起来,并做了滴漏咖啡一样的抽血装置,泽克想要救父亲,必须放下恩怨,用仅有一颗子弹救父亲,或者杀掉威廉。
最后泽克选择救下父亲,之后再和威廉肉搏,但这时警力支援赶到,威廉早早就设下机关,当众警察开门时触动机关,泽克父亲像提线木偶一样举起了拿着枪的手,众警员齐向泽克父亲开枪扫射。
而威廉则逃之夭夭。
哎...,不知道大家看了以后会怎样,第九部其实不算是致敬电锯惊魂系列,而是玩情怀,把电锯惊魂系列经典的手法做了一次回笼。
比如影片虽然用各种误导观众的手法,尽量不让我们猜到凶手是谁,但是这么多年电锯惊魂系列看下来,正所谓竖锯的一大爱好,就是近距离观赏自己的游戏,甚至自己参与其中,吃透这个游戏规则,很快就猜到了凶手就是自己人,也就是威廉。
不过第九部也把电锯系列的爱惜生命的主题扩展出来,变成惩治警察的滥用职权和贪腐问题,但这样的主题在第八部已经玩过了,而且不光是这个系列,这个母题在其他影视作品早就玩出了新花样,经典的可以看《七宗罪》。
所以影片剩下的招牌,也就是设计巧妙,并且吸引特定观众的血腥残暴的游戏过程了,我当时看的还是IMAX版本,第一场铁轨咬舌头的戏份就让我有些晕血了,这次特效团队做的可谓是逼真,影片用了更多的特写,去扩张了这种特别下饭的画面。
此外电锯系列经典套娃反转上,影片最后当然也不会少得了,最后那场戏的处理,确实还是老三件,先是对主角灵魂的拷问,赎罪还是继续复仇,第二层是游戏者认为预判了凶手的预判,最后结果还是凶手预判了游戏者的预判的预判,再次玩了套娃王中王。
但是这一次做得其实并不算惊喜,并不是观众先入为主对电锯系列有了预判,当然也有一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影片最后剧情的收尾,是为了完成这一套娃而设计的一连串动作,一切都显得非常刻意,并没有把真正的生死选择权留给主角,似乎不管泽克怎么选,都是失败的。
而且最后的游戏机关设计上,还是太简单了些,当然第九部最主要遗憾的地方,还是电锯教父约翰·克莱默只出现在了照片里,成为了纸片角色,要知道这种系列IP,真的就是一个角色成就一个系列,少了核心角色,怎么看都不对味,除非剧本撰写得真的有够扎实或颠覆以往。
就连星球大战系列,到了第三代的789,都依然死守着以前留下来的IP遗产,继续撰写着天行者家族的内些事。
当然这时也会有一种声音,就是如果还是约翰·克莱默出现,继续着电锯系列的老路,又会被说为一成不变或停滞不前。
所以这些十多年的IP,都进入了一种两难的抉择,抛弃了可惜,继续编下去考验功力,几乎同一时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至于之后《电锯惊魂》该何去何从,哎你猜怎么找,片方已经在4月的时候回应了,《电锯惊魂10》已经在筹备中,而且片方还说,第九部虽然没有竖锯,不代表电锯系列的世界中竖锯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门徒还是活着的。
据说电锯系列还在洽谈剧集方向,那这就可以全面重启了,而且每一集一个生死考验游戏,到时将会源源不断,我是指W。
影片更像是番外,老竖锯除了在照片上出现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角色和剧情也全部大换血,讲述了在老竖锯约翰克莱默“死”后有人模仿他的风格进行作案,只不过游戏对象从那些浪费生命的人转移到了黑警身上。
可以说这个系列的主题已经改变了,最开始老竖锯做这些游戏是为了惩罚那些漠视生命的人,让大家懂得生命的珍贵。
而在这一部中主题变成了惩恶扬善,对象是那些滥用职权的腐败警官,模仿者更像是一个义警,只模仿了面,没模仿到精髓。
电锯惊魂系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里面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游戏道具,而这一部对道具也不上心,夹舌头、拔手指、剐皮肤、滴热蜡,这些在B级片中常见的套路也搬了上来,没有惊喜可言。
关于凶手是谁,相信多看几部连环杀手电影的人都能知道,当发生多起命案后,有一个被杀,但是没有露脸的角色,那他肯定不会死,死的是不知道哪里来的代替者,而且他极有可能就是最后的凶手。
本片就是采用这样的套路,申克警官成为第三个死亡的警察,但是警方到场时只看见了一具皮被扒光的尸体,只通过一片带有他纹身的皮肤就认定这尸体就是他,属实有些草率。
而从头到尾都没有看见他尸体上的脸,所以不出意外他没死,果然在后面剧情的发展中他出现了,并且就是策划了一切的幕后人物,真是惊喜呢-.-还有一点是小黑主角有点聒噪,可能是喜剧片演多的习惯,把演喜剧片的套路也搬到了恐怖片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是1965年的,完全看不出他已经五十多了,果然黑人不显老。
所以不论是主题立意还是剧情发展还是道路设置还是演员选择上,这一部都算是平庸且敷衍的续集,比速度与激情9之于素鸡系列还拉。
和一大帮室友一起看完了心心念念的《活死人军团》随后哀叹不断,这不,网络上又传来了好多这部经典IP续作的种种恶劣吐槽。
怎么办,我该不该看,《电锯惊魂》系列可是我从小追到大的美国恐怖片之魂啊!
越是怕失望,越要抱着好的心态,客观的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烂。
—————体验篇—————童年噩梦中木偶娃娃被换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猪娃娃,这让追求极恐的我大跌眼镜。
好在最后片段有对于小猪娃娃的呼应,还让我对它的印象有了一些改观。
录音带里老爷爷性感的嗓音被换成了这个长相姣好的白人小哥的奶声奶气。
这实在让人有些听不下去,大写的“我不是续集,我是番外”不断的强调这和老头以及电锯门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能不断咋舌,老头不在了。
精巧的杀人机器被换成了做工都不及霍夫曼的粗劣仿货。
您非死即死两头堵就也就算了,好歹做的有点美感好伐?
设计师工资领的有点亏心,建议戴上下颚撕裂器好好想想。
片中常常蜜汁切入的嘻哈音乐,让我一度怀疑是我电脑后台开错了别的软件。
再说这画风太像gta5了,再配上这小音乐,难免串戏啊喂!
还有一部分人奔着局长去的。
那我直说了,局长戏份不多,死的也不惨烈。
爱局长和狠局长的人看了都不会过瘾。
致敬第一部的,锯手还是锯手铐的选择,居然被如此轻易地破解。
我大呼卧槽的同时,迷惑着这到底是致敬还是开玩笑。
体验方面总的来说是有些差的。
一部电影若是敢挂上电锯惊魂的名字,必须要承受和前几部的对比。
作为一部日趋深意化的美国恐怖片,它是及格的;但作为电锯后代,它还是嫩了点。
有趣的地方在于,这部片子抨击的点和前几部有所不同。
这是在我看来少得可怜的新意体现,也是我下面要谈到的东西。
—————漩涡—————这一部的焦点放在了抨击黑警上。
前面几部讲的单个警察黑化或多或少都体现了这方面,但这一部就可以说遍地开花 ,像一个马桶的漩涡,把美国警察种种恶性拧到一起。
做伪证的舌头,乱开枪的手指,遮盖着黑心的面皮……为什么要集中起来扒皮(片子里还真的有扒皮),还把第八修正案拿出来狠狠地点。
还不是要在这个时间里让美国的警察们再次清醒清醒,做做噩梦,出出冷汗。
带着度来的结果,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第八修正案。
片子里只提到了这个名词,实际上与电影主题真正相关的不仅仅是这一个东西,而是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和合格豁免权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宪法第八修正案保障公民免于过度保释和残酷、不寻常的惩罚的权利,与《权利法案》一起批准,于1791年生效,由第14修正案及其正当程序条款补充,并借鉴了英国《人权法案》100条多年前,1776年,美国在《维吉尼亚权利宣言》中首次批准该法案,并与第五、第六和第七修正案相结合,以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合格豁免权是警察在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权。
当警察是被告时,原告必须证明被告“违反了已经明确确立的,合理人会知道的法定或宪法权利”,被告才不被合格豁免权保护。
也就是说,第八修正案禁止了偿命,有了命,合格豁免权补一下,就可以无罪了,这对于暴力执法大杀特杀的警察来说无异于圣盾。
另外一种解释是,警察对他人使用了残酷手段,需要第八修正案来保护他人时,警察依旧可以用合格豁免权,合理地免除自身的报应。
总之二者相互配合,多么大的罪名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于无辜被害的人们,上天也只能告诉他们,是你们运气不好。
这样能把人活活气死的案子不胜枚举,随便哪一条关于美国警察的新闻都能找到这两条法案的影子。
漩涡,可以说是帮这些被害的苦命人出了一口恶气,不管在不在哥谭,人们都喜欢黑暗骑士。
还有5天(6.9)就到弗洛伊德日了,那位死在警察膝下的可怜人不知不觉已经去世了一年,他如果看到这部电影,应该能打出5星的高分吧。
我想如果有人需要这样的声音,这部电影的立意便没有问题,毕竟在题材自由的好莱坞,应景也是赚口碑的好办法。
但您非要把这心眼都用在改编电锯惊魂上,实在有点让约翰克莱默挠头,毕竟他老人家从来没有想过为全民众的不公伸张正义,那些事是蝙蝠侠该做的。
他想听到的,应该是全片都没有提到的那句,不珍惜生命的人不配拥有他。
这篇哪怕改一下也好:不珍惜他人的生命,也是一样。
很让人纠结的一个片子。开篇第一场杀戮就欠缺《电锯惊魂》系列的味道,血腥戏份来得晚且过于分散,竖锯所秉持的以“救赎”为目的的自我拯救也总感牵强。可恰恰,这样的处理却带来了新意,全新的故事架构、跳脱出竖锯故事线的思路,巧妙打破了系列前8部积累下来的审美疲劳,给这一ip焕发了新生。忘掉前8部,当一个全新的故事来看第9部,会是一个很不错的观赏体验
完全和竖锯的精神立意背道而驰,再加上非常套路的凶手设定和动机,不能归为电锯惊魂系列,也就是衍生平行宇宙系列吧……加一星是因为看得爽,血腥暴力刺激很下饭。
游击战密室的元素少了 没那么紧张
虽然脱离了竖锯惩恶扬善,劝人从善的核心,但是叙事还是一如既往流畅,不拖泥带水,来点反转。继续期待第10部。
8好歹娱乐性不错,9真的是完全没东西可拍了,我建议不要再拍了,浪费情怀。
简直想复制我的电8短评过来——“电锯一开始强调浪费生命的人我帮你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后来是怎么变成的法律惩罚不了的我来解决的义警行为呢?”——再问一下这是在做什么?不要随便套我们电锯惊魂的皮!更何况这个惩罚的机械装置也实在是有够粗制滥造,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差装置,摆明了敷衍了事意思意思得了。
6.5/10.
可怕得连快进都不想看了。
2022.11.8 18:02
原本系列主题是在案件侦破和变态死法的伪装下讲述竖锯、弟子、警察等多人物的性格变化,本片则显得过于单薄,只有警察一条线在苦苦支撑,而且剧情也并不讨巧,死亡噱头也毫无新奇之处
如果你带着电锯惊魂系列续作的心情来看的话,可能有点失望。如果你不把它当做一个续作,而是独立的作品,那你会感觉好很多。
仿佛在看《满清十大酷刑》,然后男主吐槽《阿甘正传》那段有点《低俗小说》的神韵。
乍一看头一个存在感还行的正面角色,到最后还是免不了被点菜。
我觉得还可以啊,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就是单纯里面的血腥程度就够打4星了吧。
还不错
看这样的结局,难道还有续集?太低劣了的模仿了,根本就不是审判,完全是惩罚,没办法存活,称之为番外或者其他系列应该要更合适一点。
还可以
彻底跟前作没有关系,主持人从经典木偶变成猪头,按copycat这种路数,还能够继续拍个没完。没想到还能从这个ip里面听到流行音乐,还可以见证这群人在讨论《阿甘正传》以及慰问死者家属,还有满嘴的Fuck you, Fuck me, Fucking stop,但作为一名观众也不能太苛刻,毕竟凡事都要与时俱进。凶手也太好猜了,他那个环节没有阐述罪过的环节,而且剥人皮这个也根本不是游戏,明摆着在强调谁才是最终大BOSS。我还以为他最后有什么逃跑的办法,结果就是跟男主在电梯里打架,那段实在是太难看了。现在的游戏都倾向于同质化,要不扯掉舌头,要不扯掉手指,不过丢玻璃碴子这游戏还挺有创意,但是找钥匙也太简单了吧。
Saw系列连续从2补到9,感觉酸爽,就是…这一部画风完全不同啊!
当电锯的BGM出现在这部电影里时,我都觉得是一种挑衅和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