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比较恶搞,我最喜欢里面的“撒谎的犀牛”动画片那部分,很黄很暴力!
另外这部电影严重宣传断臂和天体,不是很好哈。
监狱里面那个外科医生和另一个无期徒刑断臂,我觉得他们演的比断臂山还好。
什么主题啊,宗教啊,大家讨论得越热烈,我猜导演在一边偷笑得越开心!
这么可爱的电影,just enjoy it! 主题?
歌里不是唱了吗——“the lesson learned is what you make of it?"(寓意自在每个人心中)?
如果还是要答案,歌里也说了嘛,it's all about love!
主题,就是爱啊!
看完这个电影,不觉得生活虽然是个有时候像个黑色玩笑,但却很美好吗?
“不可妄称主之名”可能会让虔诚的基督徒抓狂,墨西哥小村里的木匠竟是基督本人,他在拯救世界上无所建树,却偷闲爱上一个女人,度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激情夏季;“不可占邻人之妻”——狱中男犯间就像丈夫,妻子和情人,得知妻子爱上别人的丈夫忍痛大度放她自由; “谨守安息日”更是疯狂,一大堆男人就像逃学的小学生,礼拜日编出各种理由不去教堂在家里什么都不穿,自由自在地听音乐聚会,居然还无涉gay thing……真是……令人羡慕的坦率!
上帝造出人来,大概就是为了让人如此自由地笑上帝,笑自己,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吧。
其实这部片子主要还是男女关系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讲了一个男人从飞机上掉下来,栽进了土里,然后发生了一些事情的事.其实,在飞机上我们就知道他即将结婚,而陷进土里则暗示着工作(无休止的工作,或者是事业吧,这一点从他们无法旅游结婚和他不能跟朋友去看球赛可以看出).后来他事业成功了,成为了英雄,于是有了别的女人,女人也离开了他.所以,事业固然重要,花时间来陪朋友也很重要.第二个很简单了:对一个女人而言,她爱上的第一个男人就像神一样重要.第三个其实我觉得跟杀人没啥关系,主要是语言,对一个人而言可能是玩笑,对另外一个则可能是很严重的伤害;从医生和别人的对话或者是法官的话可以看出来.第四个故事寓意也很简单了:我们没法选择我们的出生,我们的肤色,但我们可以选择爱我们身边的人,珍惜当下的事物和人.第五个买CT扫描仪的故事就是我们总和别人攀比,大房子,好车,漂亮女人,而从来不去管这些东西对我们有没有用,能不能让我们快乐.当然,CT机是夸张的手法,或者说财富更合适,对有些人没用的东西却对别人来说是性命攸关的,于是那些孩子死了;美国有很多粮食,而很多国家却在闹饥荒,这就是这个世界,没人有钥匙能打开那道门第六个故事是监狱里的"婚变",其实也就是婚姻,狭小的监狱就是憋屈的生活,医生即使能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人,那也是被凌辱的命运.我们可以选择去任何一家公司工作,但是也没法逃避被剥削的命运.第七个:女人要的永远是她幻想的生活和人,现实永远不能让她们满足第八个:狼来了的动画版第九个:有时候男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一点小秘密,但是不会因为这个而变坏第十个也就是穿插在剧中的故事,其实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重要的是要面对问题然后去解决它们,逃避到最后还得面对同样的问题Over,可能我没太看懂,不知道对与不对
这也是《十诫》,但是充满了荒诞不羁,光怪陆离。
看完了停下想想,有些事,竟不是滋味。
圣经中说,“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于是,在片子里,一个即将结婚的男人从飞机上跳了下来,却忘了背上降落伞。
他扎进地里,身体扭曲着,如果被弄出来他就要死了,于是,他就扎在那里,活着。
然后,他就成了偶像。
推波助澜的是需要眼球刺激的媒体。
然后,居然有很多人学他,从天上跳下来,没用降落伞。
居然,也都活着。
圣经中说,“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于是,在片子里,一个在图书馆工作了很多年的女人,终于决定到墨西哥的一个小镇去旅行,这是个35岁依然处子之人。
在哪里,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性爱之美,然后,她了解到,那个给予她幸福的长发男人,自称是“耶稣”。
从此,每当她祈祷时,她就会想起那个叫“耶稣”的男人。
圣经中说,“不可杀人。
”于是,在片子里,一个医生把手术剪留在了病人的肚子里,他说这就是个玩笑而已。
圣经中说,“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于是,在片子里,一对白人父母生养了一对黑人双胞胎兄弟。
在父亲去世之后,伟大的母亲请来模仿秀的喜剧演员,体验父子之间的乐趣。
谁是父亲不重要,重要的是父子之间的那种感觉。
圣经中说,“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于是,在片子里,有了一对邻居,疯狂的较劲,两个人拼着买了许多大而无当的家庭治疗仪。
直到最后治疗仪充满了整栋房子,两个被妻子抛弃的男人,躲到了小酒馆里去。
圣经中说,“不可偷盗。
”于是,在片子里,新婚的妻子迷上了舞台上会说话的木偶,她偷走了它,逃离丈夫。
在车上,她哭得不可遏制。
圣经中说,“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于是,在片子里,有了一个将说假话做职业的犀牛米诺,说了三次狼来了之后,没有人愿意相信他了。
他每次生气时,都会拉下一大跎便便,更妙的是,便便上会开出漂亮的花儿来。
圣经中说,“不可奸淫。
”于是,在片子里,原本两个分道扬镳的恋人,因为一个吻,决定离开现在身边的恋人,彼此重新开始。
圣经中说,“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
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于是,在片子里,一个不喜欢去在安息日去教堂的男人,撒谎躲在家里,体会了裸体一天的乐趣。
一周,两周,三周,从他一个男人裸体变成一群男人裸体,这群人在屋子里赤身裸体,聊天,喝酒,随着音乐跳舞、唱歌。
圣经中说,“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癫狂的读解,让人容易入戏,也让人容易忘记。
有人说,一件事情太荒诞,就不会有人相信了。
嗯,有些荒唐事,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久而久之,竟不觉得。
闹轰轰的合唱大结局,电影终于结束了。
说他是反讽吧,倒也觉不出其中有什么深意;说他就是部屎尿屁吧,题材立意倒是不底。
其实想想看非要给电影个定位就是强迫症的表现,David Wain脑子一热,二十八天就拍出来的作品,这种质量也算正常。
也许是文化差异吧,记得最近看到一部老美评价很高的卡通电影,居然讲的是一个快餐纸杯,一个薯条头和一个肉丸一起打败邪恶健身器,拯救世界的故事。
看来恶搞脱离现实太远就不容易被所有人理解了。
当然,故事的核心还是十戒,其间对于十戒的涵义的理解倒也没什么出入,就是在举例的时候极尽夸张恶搞兼打擦边球之能事。
比如说不可杀人,却要讲一个医生手术时恶作剧把剪刀留在患者体内,最后病人因此而死。
作为惩罚,医生被判终身监禁,还要在监狱里被走后门。
又如说孝敬父母,却说白人夫妇生下黑人双胞胎。
母亲都弄不清楚孩子生身父亲是谁,以为是施瓦兴格先生。
因为施州长公务繁忙无法尽父之责,于是找了个扮演他的演员来代替他。
总之David Wain的目的达到了,他恶作剧一样的闪出个点子,拉上一干弟兄忙乎了一个月,最后顺利的卖出去了。
然后他就可以悠然的坐在一边,看看他这块砖头能砸出来什么样的水花了。
原来原来原来美国方脑门也有<狼来了>的经典故事,原来西方也满地无宗教意识的主子,没有离开过太大方圆的自己在狂笑后也接近沉默.美国版的《十诫》:第一条 不可信仰耶和华以外的神。
第二条 不可制造偶像与拜偶像。
第三条 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字。
第四条 以安息日为圣日,要敬拜上帝表示感谢之意。
第五条 应孝敬父母。
第六条 不可杀人。
第七条 不可奸淫。
第八条 不可偷盗。
第九条 不可作假见证。
第十条 不可贪恋它人财物。
%不可杀人,可是我可以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一个玩笑的背后就是99年牢底和被人SM的另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不可什么耶和华名字,说实话我根本分不清为什么一会儿耶酥一会儿耶和华,总之一不小心在某个美丽的墨西哥小镇有个和那个谁重名的家伙,让一个35岁的处女遇到,于是一场干柴烈火似的性爱开始了,现代版的造人运动开始于墨西哥小镇,而不是什么伊甸园之类的野地方.&不可偷啊奸啊之类的另一诫.曾经看<困惑的浪漫>那份不能理解依然在心底,今天有点能明白了,这个世界什么鸟儿都有,你从飞机上跳没有人管,死了也没有管,活着也没有人管,半死不活就成了新闻了,于是你的周围尽是参观者,却忘记了叫个挖掘机来...爱上木偶的美女可能很多,可是你不要在乱搞时打扰别人睡觉啊,说实话打扰别人也就是罢了,可是你脑子真的是木啊,你竟然打扰和你一起来度密月的新老公,这这这...让人如何能理解得了啊...@美国人真有钱,不是一般的有钱.一个家庭买的CT机都要用集装箱送来,这是一个怎样的街景.就为了男人那口气(一不小心我也是男人),让CT在前,女人扫地出门,然后你那不该死的儿子死于没有CT机,在东方这叫克子啊!$&**(^看最后一个诫啊:我为教堂捐钱,我信仰你们,可是我就是不想去那个地方,哪怕我无聊到在家光屁股玩.又是一个不小心,光屁股的人还不少,最后我看有成非政府组织的某种可能性迹象,别想多,咱这个社会还没有到同志满天飞的地界...行了,我不废话了...
电影的开始,怎么说呢,很做作,让人以为是一部要么严肃要么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片。
只是,很快就被男演员的台词揭示出,这只是一部适合阖家观赏又想在其中表达些思想的电影——完全是因为怕被观众说肤浅才这样的。
就跟之前说到的《破事儿》类似,故事本身也是以十个小故事的片段组合而成,每一个小故事都用圣经中的十戒之一来作为标题。
只是编剧并没有用惯用的那些桥段来说明这十条诫律,反而是用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剧情——你也可以说是不合逻辑。
比方说第一个小故事吧,男主角从飞机上跳下来,居忘记带降落伞,摔到地上之后竟然是插进了土里,只露个肩膀和一条腿在外面,并且医生说了,完全不能移动他,不要试图把他挖出来,否则一定散架。
说实话,这样的设定还是有些噱头的,只是后面的几个故事质量就层次不齐了,尤其是拿同性恋大做文章的那几个。
好吧,其实人人都有弱点,如果是阿尔巴杰西卡这样的美女做小三,我估计是不会管他十戒还是八戒了……
讨厌评论 狗屁评论 怎么就那么多评论爱看的就看吧 我喜欢
新十诫:人的困境一部后现代的,黑色的,解构的电影,让我想起《我为玛丽狂》,独立电影,荒诞不经,不按常理出牌,但同样是好看的电影,比较下来,本片内容远比玛丽一片来得深刻,显然已不仅是简单的喜剧。
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拍过一个十诫,宏大而悲悯,探讨人类恒久的一种道德困境,新十诫其实就是改编自基的“旧十诫”,两个十诫有相同的地方,主旨都是要反思当代西方人的生存状况,但在影像上完全的不同,基耶斯洛夫斯基是诗意俯看的,而新十诫是黑色世俗的,前者是鸿篇巨著、博大悲悯,后者是短小精悍、风趣幽默,这当然仅仅是粗略的印象,关于电影内容的实指,对于这样一部出众的电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王怡的影评是讲,确立人与上帝之间的契约,是与刘邦的世间约定所不能替代的。
但同时,我想影片也会成为其它人的反信仰的言教,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成长就是世界去魅的过程。
导演大卫韦恩也许是故意这般的让电影具有破坏颠覆和不确定性。
影片是定格在反讽的搞笑,还是片尾那场震耳欲聋的大合喝?
这样的讨究可能是瞎人摸象。
导演大卫韦恩在GOOGLE上灵光一闪,花了二十八天拍完此片,这不是负笈十年的大制作,但一切也一样令人不思议。
刘镇伟在拍大话西游时,是不是会想到一部被千万人追捧的经典即将诞生?
崇拜李小龙而去拍电影的周星驰,估计更不会想到他最终成了无厘头之王。
影人的工作,与一切艺术一样,有时带着机会主义的神秘色彩,但不管如何,好作品最后会一次又一次拓展我们历史文化的空间,而后,产生出的理念又被我们不断实践。
人是不是需要信仰呢,有人说,科学和信仰是一回事,科学和信仰并不矛盾。
诚其所然,人的一生,岂不就是一个复杂的信的过程。
历史上的很多杀戮时刻,其实就是失去了信持。
不管是宗教法庭的火刑柱,或是唯物论的杀人,还是纳粹和斯大林,这两种二十世纪的左右极端意识形态,都是因为人心中失去了道德根基。
由此我认为,平常所讲的信仰也不是很神性,高高在上,要人去达成一种不可能任务。
信仰可以是平常心,可以是老百姓讲的良心,是人通过爱,通过灵修,可以得来的,它是我们人性一部分。
这样的理解,相当于说人以爱为皈依,电影当然更复杂一些。
每一部经典,它的微言大义,它的文本价值和诉求,会由不同的后来者补充。
十诫,摩西在石箱中打开的十条诫律,本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在物质化工业化的当代世界,人类征服了世界,越来越自负,上帝死了,人已无敬畏之心。
西方社会在中世纪后,越来越世俗化自由化,到大卫韦恩的这部电影,世间发生的事情,恐怕早已令前人思之不及,而我们也渐行渐远,习惯于享受刺激和行动自由,道德律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提到生活的层面上。
但怀疑者往往才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大卫韦恩用影像进行了一次双重否定,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反躬自问,我们回到了十诫,人类洪荒就有的精神命题。
试问,十诫是伟大的人生契约,道德的精髓,还是只是人类作茧自缚的巫术和迷狂。
没有信仰的人,和猴子有没有区别,会不会陷于癫狂?
而有了信仰,人生的路会好走一些吗?
人生充满困惑,就在信与不信之间。
如帕斯卡尔所言,没有一个上帝,人的堕落就没有意义。
这话也可换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上帝已死,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可以的?
人的精神和肉身,灵魂和现实,永不可成为统一。
人的罪恶是可以被否认的,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原罪,但人是否也可以否认内心的苦痛?
在基督最后的诱惑一片中,马丁斯科西斯让基督最后舍弃了尘世,而我们不得不尘世里一次次回望星空。
不得不承认这是部乱哄哄的、离奇的、恶搞的喜剧,但是喜剧片的效果不就是博人一笑么?
虽然面对的是严肃的宗教,但是David wain这种抽风的导演有什么是他想不到的?
于是乎数十个神经病人上演了一出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10个故事,但是通过最后精彩的“歌曲大串烧”又结合到了一个主题“爱”。
怎么说呢,虽然荒诞,但是仔细一想,还真TM有点思考。
用十个故事告诉了你十个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
无节操,秀下限,真不愧为美国的R级喜剧,十个故事各种逻辑乱飞但又让我看得挺欢乐,其中还有埋伏着好些彼此关联的人物细节。1.遁土男子竟然能奇迹活得如此之久;2.她的情人竟然是耶稣;3.手术后竟把剪刀落在病人肚子里;4.想起了《功夫熊猫2》熊猫阿宝询问鹅父平先生自己是不是亲生的情节;5.他们都没人在情急之下选择破门而入?6.这个鸡(qiáng)奸爱情故事最后竟然是HE,醉;7.她和木偶配对了,他还是没和他搞基;8.撒谎的犀牛,这动画小故事莫名联想到《瑞克和莫蒂》;9.四有阿诺德·施瓦辛格,九有黛安娜·维斯特;10.裸男聚会,想起《疯狂动物城》的裸体主义动物们。欢歌载舞中,The Ten,The enD!
很无语……
菲比的男友在这儿做了一个很蹩脚的讲解者。或者说,他试图成为一个旁观者,却也在十诫中成为其中之一。单凭片名,我以为我会看到耶稣基督所说的十诫详解,却不想迎来的是一片荒诞不羁。也许荒诞玩弄才是它的主题,也或者通过这种手法导演也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但是,强加不如顺然接受我不喜欢它。
因为jessica alba 看了这个电影。。
美国喜剧《十》确切地说是一部闹剧,用「十诫」串起了十个小故事,大都荒诞不经,通过夸张、讽刺等黑色幽默手法架构了一个略显支离破碎的主题。保罗·路德既是故事的一份子,也是一个主持人,由他串起这些故事。电影歌颂了真性情,不管是淫乱监狱里发生的同性相恋,还是那个爱上木偶的女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勇敢地挑战现实。我们可以问自己,在现实中,我们可不可以为了我们的真性情,而撕下伪装的面具?诚然,当一个人抛弃所有的束缚,成为一个超脱于尘世的先知,他会陷入思维的挣扎,可能会否定一切存在的事物。但是,与难得糊涂、得过且过相比,这种超然却弥足珍贵。假如每个人都能释放出自我,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随心所欲的生活,不与别人攀比,不去计较得失,那我们的社会可能会一片祥和——如果人性本善的话。2008年2月观影
我看的是英文字幕,天呐,我还是水平般般。
结果就下载成这部了,太搞了,哈哈。
为了看小jessica,结果原来才出场这么一小下=.=||。而且这片好囧。
疯狂在如今的雷区上蹦迪啊哈哈哈。种族,女性,同性,全都不正确。
一本正经的无厘头。
很不错的电影啊,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人思考
3,5.....
和晓君在寝室看的&gt;&lt;
够贱够抵死 HKIFF Citi Hall
还能这么结束的。。。
All because of Jessica Alba &amp; Winona Ryder to watch this movie and then proves I am right, I will regret to pay for this movie without Jessica &amp; Winona. The director tried to turn around 10 commandments for saying it&#39;s not up to reality anymore, and too
有几个故事真挺搞笑的。
此十诫非彼十诫~~
这部片子完全有点模仿伍迪艾伦的意思,从荒诞到语言到电影结构,可惜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实在差得太远,除了第一个故事有点好笑之外,其他都很无聊,模仿流于表面,故事之间的衔接也很无趣。一个电影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它让你觉得恶心、浪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