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以下内容含《横冲直撞好莱坞》少量剧透,请三思而必看有些电影就算被剧透一百次,你也只能在看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牛逼,用这个标准来看,以下内容的少量剧透根本不影响你之后的观影。
虽然片方给自己的定位是爆米花电影,但是横冲直撞好莱坞因为有真的好莱坞幕后团队制作,爆米花的口味也区别于国内一帮的三四流喜剧,客串班底虽然并不是十二分的豪华,以美剧演员为多,但每一个都是熟面孔,可谓是精心安排。
略夸张的说这部电影送给好莱坞影迷和美剧迷的一桶美味爆米花,有太多的梗可以玩,以至于剧情有一段被各种梗搞得眼花缭乱,但是Who care,这就是一桶好吃的爆米花。
现在豆瓣评分被一堆“看见小明/赵薇就1分”的脑残黑刷到了5以下,个别段位稍高的黑子从逻辑啊角色啊什么的攻击这部电影,其实一部爆米花电影,揪着逻辑攻击实在是让人无语,但是就算说逻辑,好莱坞也不用露怯,那么小麻就从自己看了一遍的回忆中解释一下这几个黑点,仅供参考。
黑子黑点一:中间在沙漠酒吧里的狂欢简直是莫名其妙!
小麻解读: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片子最开始小明看电视的那一段,有人可能就为了看小明换衣服秀身材,殊不知那一段的电视画面里已经安排了太多的伏笔,其中就包含了沙漠酒吧狂欢——美国电视真人秀“打我一拳”轮番轰炸,内容是一个人打另外一个人一拳头,然后紧接着是电视画面上很多人兴奋的大叫,浅显的理解,小明在酒吧里想到这一点,是利用了从电视上看到的所谓“美国文化”,这只是情节合理化的第一层意思,更深一层是对电视节目给民众洗脑的一种讽刺,给你两个毫无关系的画面,打人和狂欢,一遍一遍的播放,小明在国内看到了,在酒吧也看到了,所以他知道在这些人的潜意识里,这些人看到打人一拳,就会兴奋起来,所以利用了这一点,把外部矛盾转化成内部矛盾,呈现出酒吧众人乐见的“打我一拳”游戏,所有人都high了起来。
黑子黑点二:佟大为前期耍贱后期开挂转换太快不合理!
小麻解读:佟大为是整个片子的大bug,不是剧情的,是这个人就开挂模式存在的,人家情节设定,你说不合理,那你觉得奥特曼打小怪兽合理吗?
至于转换不自然,那么我希望你可以回忆一下或者再去看一遍:佟大为第一次说起自己的身世,影院里的观众和小明的角色一样,都觉得是“你特么是逗我吧?
”,对蝙蝠侠不熟悉的人会觉得旁边的人笑得莫名其妙,但如果这个身世仅仅是一个梗,那么就跟T1000在本片里的出现一样成为恶搞,但是大为说完之后,就把手里的黄金鸟扔了出去,然后黄金鸟神奇的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电影里的角色和观众都见惯了这个人的各种不靠谱,是碰运气瞎玩也不一定,所以在这里都不会特别注意:为什么这个黄金鸟这么牛逼?
但是往后看到大为开挂,回头一想,其实他早就露过一手了。
而且大为贡献了很多笑点,虽然预告片里爆出来很多,当时觉得浮夸,但是穿着剧情去看,就不会觉得不自然了,还是那个问题,接受人物设定,行为符合设定,就没什么问题了。
黑子黑点三:开头十几分钟简直是无聊到爆,小明在家里走来走去不穿衣服什么的根本没有意义!
小麻解读:开头十几分钟信息量大,没看出来只能说明你没用心:“打我一拳”在前面解释过了,“导演和大明星”的宿敌设置也是在一开始电视机的八卦新闻里,还有大明星是濒危动物保护者的设定,到后来呼应到几个人开车司机high大了撞到了大明星的公益广告牌,到最后大明星出场,这是一条暗线,也是对于好莱坞名利场的讽刺;小明在家走来走去不穿衣服,他穿不穿衣服或者穿不一样的衣服,说的是时间的流逝,他每天除了穿衣服不一样,过的日子走的路都是完全一样的,这一块儿实际上还用了很多的特技去展示,充满了小机灵,直到女友甩了他,他一个规划狂居然光着下体就走出去了,这是他人生计划被打破的象征,而且仅仅是第一步,往后在好莱坞发生的一切才是主菜。
(我觉得这个地方解释起来都太低幼了,麻烦黑子们来点高智商的攻击好吗?
)黑子黑点四:这片子跟不二神探、分手大师没什么区别,就是无脑喜剧!
小麻解读:其实在入场之前,有一个也是薇迷的朋友比我早半个小时开始看了,他一直在跟我直播,说很失望什么的,搞的我预期有点低,后来我进场,他就安生了,出场后告诉我,电影过了半个小时后他就完全进入状态了,觉得后面很棒,其实就是我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接受设定需要时间,一开始编剧一直在铺路,光是小明看电视的那些素材,如果不知道后面有这么多呼应的,肯定会觉得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就是因为大家看国产电影都觉得不用脑子了,习惯了打开电视看电影和金鹰剧场神马的所见即所得观影模式,一旦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国产电影的片子,就大脑自动关闭部分功能进入省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前面二十多分钟让你坐立难安一点都不难解释,但是我想,如果是诺兰的电影,前面不管多无聊,很多人都会凝神屏息的看,生怕错过了什么线索,好莱坞的编剧团队在同类型的创作中甩国内编剧多少条街我想都不用说了,但如果有一点心思,都会在看到后面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认真的看开始,反而因此获得了惊喜。
至于拿不二神探和分手大师跟本片对比的那位所谓影评人大师,不是我人参公鸡他,此人跟王晶混的最多,每次王晶新片一出来他就忙不迭地跪舔,之前在跟其他人打赌的时候输了钱王晶还帮他垫了一部分,提到王晶这个名字,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去看看他拍摄电影的水平,就知道这位所谓影评人的口味了。
黑子黑点五:赵薇台词能力太差了!
小麻解读:赵薇台词被攻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似乎是从画皮开始的,因为之前黑子都攻击赵薇演戏咋咋呼呼,画皮里忽然蜕变成了一个隐忍的妻子,黑子们慌了神了,赶紧去找别的黑点,于是试图从学术的角度来攻击,对所谓台词处理技巧不懂得人来说,乍一看似乎还是蛮有道理的,专业的问题留给专业的人去考虑,但是可惜的是你们挑错了电影,本片里赵薇有相当一部分台词都是英文的,而且说的好极了,还有一两句波斯语神马的,里面还说了小明一句:其实你英文没那么差!
这个梗你也懂的黑子黑点六:号称好莱坞大牌明星客串,其实就是几个美剧咖!
小麻解读:可能是您看惯了国内的大牌到好莱坞打酱油,这一次见到了美国明星在国人主演的片子里打酱油就不适应了,客串的明星阵容的确不是小李子啊皮特啊之类的超豪华阵容,但是你指望他们来给你打酱油?
疯了吧!
而且都说了是打酱油,这几个角色在里面大部分都负责恶搞和笑点,只有那个导演、大明星是有剧情推动功效的,而且就算是美剧咖,你让别的电影把他们攒齐了试试?
黑子黑点七:赵薇说黄晓明是皇帝外国人居然相信了这太扯了!
小麻解读:这里是个讽刺,就跟试镜的时候赵薇用种族歧视跟前台大吵一样,看起来是抖机灵,其实是自嘲华人演员在好莱坞不被重视,并且你以为奥运会世博会办了之后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了?
在国外票房高的几部华语电影大都是古装啊功夫啊之类的,很多外国人来了中国才发现大街上跑的最多的居然不是自行车——天知道他们看的是哪一年的纪录片?!
就像国内很多人并不知道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么一回事一样(可能是我无知我并没有真的弄清楚而且关我什么事呢),美国主流媒体也不会跟他们介绍中国是什么样的,指不定有什么以讹传讹的故事存在,所以对于一个安检员来说,来自东方的遥远国度里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也是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一笑而过)。
与黑子斗也是各种操碎心,一直以来赵薇身边都是黑子与粉丝齐飞,现在再加上黄晓明同学,这两个人天生是吸粉招黑体质,佟大为被人质疑演技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但是还是那句话,这是一桶爆米花,你想吃出啥味儿来?
作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好莱坞大导演林诣彬,作为这部电影的监制和编剧,不得不说着实又是一个被中国特色化电影风格所拉低层次的导演之一,拥有好莱坞制作班底,拥有一大票好莱坞演员来配戏,却把电影活脱脱的拍成了一部恶搞讽刺喜剧,空有一副高大上的皮囊,却处处彰显出低俗犯二的低智商搞怪,不得不说入乡随俗的人文思想,让电影被一些劣质的香港喜剧电影所影响到了。
而且电影之所以配备了如此多的好莱坞电影演员,显然是冲着林诣彬的面子来的,之所以甘愿为我们中国人配戏,显然其目标观众并不是面对全世界的所有观众,而仅仅只针对我们国内观众,所以不要幻想国内影视圈的几个当红小生已经冲出亚洲,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意淫而已,电影权当是好莱坞为到中国内地圈钱为目的的玩票之作,能够请来林诣彬的加盟,也只是为了激发国人的虚荣心而已,而电影真实所代表的意义,也只是形式下的意思意思。
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人对于中国电影的认识仅仅仍然处于一种颇为小众的范畴,随便找个导演过来,拉上一票国内当红小生,再找上一个有名的导演坐镇,随便抄袭一些段子,模仿模仿国内观众比较喜欢的电影模式,炮制出一部不入流的电影来,仍能以好莱坞的名义来提升我们国人对电影的关注度与虚荣心,这不但说明我们国人并没有真正的做到睁眼看世界,也从中认识到了国内观众看电影的虚荣心已经大过了对电影追求真实的艺术品质,不得不说这是国内电影观众的悲哀,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悲哀。
电影在剧情上逻辑关系混乱,人物关系突兀,就连故事剧情的发展都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尤其是佟大为扮演的角色,既没有人物背景,更没有人物关系走向,硬生生的插进这么一个角色,只是为了调剂电影里面的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以及逆转电影的剧情故事,不得不说电影编剧的水准可谓是烂的可以,而且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恶搞其他电影里面的人物与情节本来无可厚非,只是电影随意的安排与安插各种其他电影里面的桥段,多少有点不负责任,如果一部电影里一味的呈现出别人电影里面的东西,自己电影里面能够承载出来的东西就越来越少,电影就是犯了一个太过随意的大忌,即便电影是一部轻松娱乐的搞笑片,但也不能给人胡乱拼凑的感觉,一旦被人看出有这方面的印象,即便是到了最后电影再如何努力改变,也已经不可能再挽回人们心中的局面,还好电影没有一直走模仿秀的道路,在电影的后半段,故事又重回好莱坞电影的本质,用好莱坞惯用的帽子戏法,来成功逆转了电影剧情的走向,不再是一味的模仿中国的恶搞无厘头,更多的还是沉浸在心思缜密的好莱坞计谋思维当中,制造出来了很多悬疑惊险的刺激戏份,也不断的通过结尾的对决来提升电影的高潮,这不得不说不管电影想要释放出什么样的电影娱乐效果,其本质与内涵依然输出的是好莱坞的主流思想价值,即便是主角为几个中国人的面孔,但电影的核心价值并不会因为主角肤色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点对于好莱坞的制作班底,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核心原则。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电影更像是一个混血儿,模仿的是中国电影的形式,但其本质仍然是好莱坞的主流价值,增添了几个中国演员的面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电影的本质依然是一群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影,而不是带有好莱坞特色的中国电影,真正的归属显然还是最重要的。
黄晓明,赵薇,佟大为显然没有带领着电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虽然由外国导演指导着去诠释演绎角色,但面对着一干好莱坞电影演员来说,从气势上就差了很多职业上的素养与专业,相对于外国演员的表演,三位明星的演出没有让人意识到他们对于角色把握的那种认真严肃,反而一种过于随意与看轻的表演,让角色的定位变得有些不伦不类,我们感觉不到他们的用心,更感觉不到角色带给我们的诚意,甚至三个演员之间在表演的同时却没有营造出一出靠谱的感情戏,这未免让人觉得十分尴尬,而且电影里面的感情来的好像根本不是一点点的慢慢酝酿,反而更像是一时起意,一踀而蹴,相当让人没有感觉。
在感情上能让好莱坞演员为我们中国人配戏,那是相当的倍有面子,可是看完以后才发觉,这和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好莱坞电影从本质上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电影看中的根本不是中国演员的影响与价值,而是为了到内地圈钱所设立的一个国人面孔的幌子,意识到这一点我的虚荣心顿时全无,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这种披着羊皮的好莱坞商业行为,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明星实力,而不是为外国人圈钱的傀儡面具,那只会欺骗与伤害我们证明自己实力的感情。
从故事角度来说,人物和故事的弧光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情节在进行架接,观众还蒙在鼓里的时候,突然间就变了,突然间就想开了,尽管情节上没有可信点,但可以看出编剧应该还是读过书的,至少不会像某些本土小电影,连故事弧光是个啥都不懂。
再来扯下整体的画面。。。。。。。。
额。。。。。。
引用一句片中人的话,“我要有爆炸” 然后就给了他一个二毛五的特效(抠图头发都抠没了,火的素材都是免费网上挡的,加了个透明就贴上去了,慢动作的看点是女二有胸。。。
)然后再来说说每个角色设定。。。。。。。。。。。
没啥好说的,反正看见教主就出戏,至于那个学习泰囧里宝宝角色的大伟。。。。。。
城市范儿不足,但又不够乡村(一直觉得佟大为有点城乡结合部)至于里边人物英语最好的是一个说着四级听力对话的微微。。。。
话说编剧的英语也是差啊,给han写的台词一听就很四级作文范儿,外加一点美国黑人口语后缀。。。。。。
如果教主自嘲的展示下自己的英语,有可能这片会上三星。。。。。
但是并没有。。。
完
这部电影前期宣传做的很好,导致周围人期待都很高,特别是宣传中那一水的好莱坞明星。
给人感觉逼格很高的样子。
三个演员在国内都有一定的名气,更合况赵薇教主还是影后影帝,理所当然认为再差也查不到哪里。
买票时,我做好了爆笑的准备,甚至隐隐期待赵薇演喜剧是什么样子的。
黄晓明刚一出现就被甩了,然后黄晓明就一秒智商为负数变傻逼了,各种矫情各种幻想各种悲痛欲绝生不如死。
毅然决然买了机票排除万难要去美国找那个抛弃自己的女朋友。
上了飞机,旁边就是佟大为。
这里说一下,佟大为的角色就是类似于泰囧里的王宝强,区别是一个卖葱油饼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电影迷,同时感叹一下,还好佟大为的角色不是编剧,否则那简直就是电影界的灾难。
但这部戏的编剧也算身处重灾区了。
下了飞机,遇到了骗子导游赵薇。
说来也巧,赵薇也是被男友欺骗,然后莫名奇妙坐上了倒卖违禁品生意,这人生也是狗曲折的。
当时就在想赵薇这角色都这样了,结尾还能洗白吗?
然,中国编剧博大精深,最后还真是强行洗白了。
赵薇和黄晓明两个人各种倒霉(类似于泰囧),感觉小明来美国不是找女友的是来找麻烦的。
拜托,教主你智商都感人成这样,你女朋友不跟你分手难道还要继续跟你这个低能儿在一起?
电影中间内容大概就是各种奇葩的追杀+各种奇葩的想象+各种奇葩的躲过灾难+赵薇黄晓明奇葩的感情线(勉强称之为感情线)+佟大为神奇的躲灾难助攻=赵薇黄晓明居然莫名其妙产生感情!!!!!!
还一副历经千劫终于遇到你的惺惺相惜感!
一下飞机两个饥渴的人就忘情的吻在了一起!!!!!
他妈的真的是吻的忘乎所以!
所以的电影都不需要感情线了吗?
还是随便谈一次心,就可以让两个互看不顺眼的人爱对方爱的死去活来?
这是什么技能?
可以赋予我吗!!!!!!
还有,里面的梗真的不好笑啊!
梗不好笑,但是看到演员演得那么卖力,我不笑会有负罪感啊!
所以,我抱着不笑白不笑的心态,笑的脸都僵了啊,我旁边一姑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仿佛觉得我是个托。。。。
我真不是托啊,姑娘你应该笑的啊,演员都那么卖力了,配合下电影不好吗??!!
安静下来,哦,原来整个放映厅,就我一个人笑得像个SB。
所以黄晓明是每年都要贡献两部烂片吗?
《横冲直撞好莱坞》,虽然这是个中国人在美国冒险的故事,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能请来几个在中国非常知名的好莱坞影星客串,总让我觉得很是微妙。
不过说真的,这就是那种娱乐观众的电影,真的没必要去深入探讨剧情,认真你就输了。
不过本片最大的亮点,如果你看了就都会明白了。
总之,爱看不看。
终于慕名看了这部电影,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堪,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题不在立意,大线索一点问题都没有,想表达的就是普通人在好莱坞的历险,循规蹈矩的普通人,也有为爱横冲直撞的心。
问题是在于缺乏触动人心的点。
黄晓明为了寻找爱情不远万里,经过生死历险跟赵薇相知相恋,这条线是整个电影的核,这个过程的表达表演如果不够有力,就会显得假和突兀。
所有其他的好莱坞式笑料、那些大场面也就转瞬即逝,支离破碎。
其实也很简单,赵薇如何在冷眼旁观中戳到晓明的愚蠢,晓明又如何在历险中展现他的智慧和魅力,让观众相信两个人能慢慢敞开心扉,种下爱情。
很可惜,这个转换表达的不够好。
跟导演讲故事的功力和演员表演应该都有很大关系。
观众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侏罗纪公园只有很少的时间处理感情,但是都可以做到让一个一开始志高气昂的事业女性最后拜倒在男主脚下,大家都觉得特别顺其自然。
但是横冲直撞好莱坞没有做到。
科班毕业的黄晓明做了这么多年演员了,表演的基本任务还是能完成的,但真的缺乏真正深入人心的感染力。
他被前女友当面拒绝的时候,他一个人落在后面,居然又是脸上挂着一滴泪,他用手揩掉。。。
因为这是非常重点的一场戏,到这里他才真正放下本来还残存的幻想,真正面对今后的人生。
然而这对这个人物的性格转折非常关键的一个点被完全草草带过,因而整个人物显得面目模糊。
同理是赵薇,这样一个有着伤痛的挂失却包裹着坚强外壳的女性,她的果断爽利并没有问题,但夜空下的剖白内心却失之层次和感染力。
所以本来只是调味料的佟大为,反而成了口碑最好的一个。
整个故事没有了支点,就这么闹哄哄收场了事。
三星评价,给的是各种实验性的好莱坞式商业元素。
赵薇交出了从业以来最差的成绩,黄晓明依旧一脸天下我最帅的脸,看到就想吐,只有佟大为的演出稍微能抚慰我受伤的小心灵,剧本逻辑混乱,笑点尴尬,用老梗想让观众笑结果观众一脸茫然。
赵薇近几年一直进步,不要和黄晓明这种演员合作了,只会拉低演技。
佟大为大家说他心机婊跟黄晓明合作来表现自己的号演技,我觉得真没这必要,赵薇、黄晓明、佟大为的合作没有新鲜感,而且合作的片子口碑不好对是那个人来说都不好,佟大为记住富春山居图的教训,少演烂片吧
暑期档里完全打酱油的片子,如果论片子的深度的话,那该片就是一座山峰。
整个剧情过于夸张,篮球明星,歌唱明星参与走私吸毒,触点太low, 感觉是在拉低观众的智商或者侮辱观众的智商。
有点模仿三傻打闹宝莱坞的意思,但是宝莱坞的三傻带给我们不是那种可以的逗你笑,但是你能自发的笑,“好莱坞的三个SB"用了最低的笑点,好像在说我在逗你们笑呢,SB为什么不笑。
各位客官还是看看其他的吧
现在在资金,技术和宣传上华语片都有很大进步,问题是现在都在玩资源拼盘,什么噱头大,什么号召力强就不管合适不合适的拼在一块。
这就是资源中心制。
编剧中心——》导演中心——》明星中心——》资源中心,这是一种比一种差的模式,可悲而又必然的是倒过来发展,从改开前具有政治背景的狭隘的编剧中心制,到改开初的大导演中心,再到新千年后从港台学来的打造明星,再到现在消费明星的资源中心模式。
形成资源中心制的原因则是缺乏正常的市场经济认识,常年对西方市场经济黑暗化解读后的反噬。
简单的说,认为别人走的是歪路,结果自己又要走,当然就自以为正确的当歪路走。
其实《横冲直撞》恰恰是不自觉的对这种反噬在电影界的表现,先误解和贬低别人,瞎定义所谓的“爆米花”片,然后自己又去模仿,结果就是模仿自己的误解。
精神上要否定对方,物质上又说好像只有这条路可走,这种灵与肉的割裂,从整体的中心制变化,到单个的影片内容,直到肯定这类片的影评,都有一脉相承的表现。
为什么好国产片没票房,原因很简单,就是国内娱乐圈和艺术圈在玩拼盘游戏,而不以拼盘为根本指导方针的就会被边缘化。
玩的越大的分到的市场资源,包括排片比也就越高,当然水军资源也越多。
在资源中心制下,水军会成为重要资源,所以水军是天然支持资源中心制的
又进入了共产电影保护月,侏罗纪世界已经三刷了,无影可看,看到之前就大力宣传了的横冲直撞好莱坞。
本着看一部无聊国产的心硬着头皮买了票,不求值回票价但求故事情节完整不坑。
没想到,这片的拙劣程度竟然超乎我的想象,情节混乱,剧情粗俗,浑浑噩噩不知所云。
黄晓明演技浮夸烂到没话说,赵薇也跟着烂(让我在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里对她的好感一落千丈,拍电影就这个么烂吗?
难道小燕子的巅峰无法重现了吗?
还是不要再毁了你在我童年心中无可替代的形象了,我宁可赵薇不要演电影了),佟大为的地方腔难道可以增加电影的笑点吗?
完全不!
影片角色设定想要可以模仿三傻却毫无笑点,感情苍白,演员想故意煽情却根本无法带入观众,看完没有任何触动和感想,就感觉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
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的下结论:若电影中有黄晓明等一系列浮夸演技派,大家就可以省下电影票了。
中国电影若是以为戴上好莱坞的班底制作就可以自诩是大制作大成本的“巨片”,那么他要需要走的路还长。
希望中国电影能在剧情上打磨创新,情节上更为连贯,演员上表现更加自然成熟,而不是仅仅冠名“好莱坞”三个字,先把一个简单故事讲清楚讲好,中国电影才能成功。
总之,故事与思想比电影的投资数更重要。
什么玩意儿,侮辱电影。
不要管电影好坏了,就冲着导演和赵薇,还有好多卡司,我都觉得这电影还可以接受,毕竟这本就不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它只是一部披着好莱坞外衣的中国电影,而且是中美电影界最有深度合作的一次尝试啊!
完全美式喜剧,演员和剧情都是形式道具,类型在上,尴尬和天雷那都不是事儿。巨蟒系列又有啥剧情?无非除了大抚顺话,根本没照顾你观众的笑点,show me the money冷到结冰,黎明小酒吧全是自high。中国第一部spoof你们不珍惜吗,怎么光句子用得地道都够感动我了?
虽然主演是三个大明星,拍出来仍是个山寨货。套用了一个特别俗套的好莱坞剧情设定,想要三傻大闹宝莱坞,却更像草台班子在好莱坞周围的几日游,并不比老男孩的美国行强太多。全片奉行人在好莱坞,一切都合理的神奇逻辑,于是各种硬来。演员也很差,只有佟大为略似泰囧王宝强的表现展示出其喜剧的一面
报着一星的心态看的,结果发现还没那么烂(虽然中途睡着)。按照国产片的标准,三星没问题,后来发现导演编剧原来是歪果仁,拍成这样就不应该了。在赵薇挤眉弄眼的表演和张不开嘴的念台词,以及小明一笑观众就哭一哭观众就笑,总憋不住耍帅的表演方式下,佟大为显得如此可爱又有演技,那一口辽宁话
丢人丢到好莱坞。黄晓明真是不装逼不会演戏 还是合伙人里的傻货适合给他演 。两点是佟大为 也只是佟大为了。
别瞎逼逼了,人家这种电影本来就是娱乐大众了,你告诉我你没笑吗
很多与电影有关的点还是蛮好笑的,Max美艳的不啰嗦,Han全片屌炸天,飙车戏感觉补回了《速度与激情》的回忆~佟大为耍得可人疼,一个字:好看耶!三星给电影,多加的一星只因为现场见到成康本人,对Han的喜爱大爆发,被帅瞎了
#15.06.28金逸国际电影城厦门名汇店09:28
29
我只想说四个字:钱多烧的。虽然照着各种喜剧片一通抄、请来一堆美剧咖走过场,依然掩盖不了空虚的内壳和粗糙的制作,做作感和铜臭味让人实在笑不出来,跟《泰囧》差了几百个《小时代》。黄晓明和赵薇这俩同学好像在互拼谁演技更烂,自带弹幕属性的佟大为倒是狠狠黑了一把迷影狗。
这么低分?
hxm呵呵
快来看狗血的宣传海报,哈哈哈哈,不用看也知道很差啦!
我就说一句,真好意思剪120分钟啊...
三位主演的咖位也拯救不了无脑的剧情。
全剧充满cosplay的笑点 小明继续中二土 大伟继续暖男憨傻路线 薇薇和女友一比明显老了 最后的吻戏我强烈怀疑是小明自己加的 好莱坞 电影 将一切不可能化为可能 小哇的普通人太好听!加一星!
电影的一开始就吐槽了全片,这是一部剧本还没写好就开拍的电影,里面的抖机灵层出不穷,还有各种熟面孔的客串,真的是很好莱坞式的一场闹剧。
商业电影,为了有卖点而搞笑。
竟然会有人觉得他们演技滑坡,从来没有上过坡啊/觉得演得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