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看到第5集,就这5集而言,我想说这才是我想看到的现实题材女性群像剧。
要说拍这种题材,真还得是女导演、女编剧啊!
开篇就是周迅扮演的精英女律师在饭局上强顶住压力才拒绝了客户灌酒,而所谓重要客户成功企业家以为自己付了钱就是别人衣食父母的嘴脸真是不要太真实了!
形成对照的是剧里的受害人——年轻的女助理。
成功女性都要以不再续约为代价才能拒绝的饭局灌酒和客户的污言秽语,一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女孩面对强势的集团老总又怎么可能推得开?
这种强烈不对等关系形成的巨大压力让“不”字变得异常艰难,让不轨企图轻易得逞,让事情爆出后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更让各种污水恶语来得铺天盖地的...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部剧的原型是某东的案子,当时和身边朋友简单聊过这个案子,男性普遍认为某东是被仙人跳了。
这部剧的女编剧显然是更偏女性的角度来处理这个类似的案子的。
初次见面的女学生改成了有意提拔的刚毕业女助理,发生的地点放在男主豪华公寓,这都加重了男主对于发生关系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我非常欣赏第一集里案子爆出来后导演和编剧特意用1分多钟的画面展现了受害人接受体检的过程。
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我们看到这类爆炸性新闻的时候大多都是抱着吃瓜的心态,很少会切身体会到受害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刚刚被侵犯的女孩还得在医院再次脱光接受全面体检,这里导演还非常有心的插入了一个女孩被男人压在身下的模糊镜头,似乎是在告诉观众们在受害女孩的心里这两种被扒光所带来的屈辱感是一样的。
第三集男主和妻子的那场戏,我猜会让每个结婚多年的女性心有戚戚焉。
且不说剧里的成功和辛路夫妇一起创业共同创造了巨大财富,就是现实中的普通夫妇在结婚多年后又有多少还能把感情摆在第一呢,财产、孩子都把两人的利益牢牢系在一起。
现实里那些谈不上多么成功的普通的男人们,和剧里的男主成功一样希望妻子顾大局识大体,而这个“识大体”背后的意思就是对他们的种种陋习恶行隐忍包容,不吵不闹还要做好家庭后勤服务,以便他们能在外面肆意玩乐。
剧里的辛路由于和男主共同创业一路走来,手里握有集团股权,才有了谈判的砝码。
现实里又有多少妻子能有这样底气和智慧呢?
除了这些让女性观众能深有共鸣的细节,这部剧的女性群像也非常突出。
目前出现的主要角色——女律师林阚、集团副总李怡、老总妻子辛路、受害人小助理赵寻、以及女警官晏明,每个角色都特质突出、立体饱满,且在杨阳导演的镜头下都呈现了符合角色职业和年龄的美。
这些角色并非个个完美,也没有刻意的去契合观众们对角色的期望。
最明显最点题的便是受害人赵寻。
面对最大老板的破格提拔,以工作为借口给她买昂贵的衣服买奢华的饰品,这个工作刚半年的青涩女孩,可能内心隐隐觉得不妥,却没有勇气说出“不”字,甚至最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她依然不敢相信、犹豫反复、恍惚懵怔。
殊不知这样的态度落在外人眼里却有另外的解读,剧里第5集借同事陈默之口掷出了大众的疑问:“于是他把你的沉默当成你情我愿,于是你成了大家公认的他的情人。
现在的你到底是被权势倾轧职场性骚扰的受害者,还是说你本身就想走捷径攀高枝又装无辜的又当又立?
” 陈默是赵寻亲近的同事,他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而不明真相的大众根本不会去探究真实的赵寻到底如何,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想象把那些污名化的帽子一顶一顶扣上去。
赵寻就是剧名里的那个不完美受害人,她确实不完美,而她非常的真实,她就是现实生活里无数个普通的女孩,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勇气去反抗侵害她们的人。
涉世不深的她,现在正面临着社会和人生给她的重大挑战,所以她犹豫彷徨踯躅,抗争是需要莫大勇气的,顺从似乎才是世俗眼里更明智的选择。
这一点身为集团副总裁的李怡应该更有发言权。
如果赵寻选择顺从,如果她更有心机一点,现在的李怡就是赵寻的将来。
李怡是现实中并不少见的一种女性。
她们非常精明,表面上一副参透的样子,不求长相厮守,只求现在拥有。
某种程度上,李怡和成功是一类人,所以成功会说李怡是知己,什么道德什么责任在他们眼里都敌不过一件东西,那就是李怡名字的隐喻——“利益”。
所以她在和成功谈论起赵寻时才那么一口咬定这个女孩就是不简单就是心怀叵测的,于公于私她都不会对赵寻有好印象,她对赵寻的看法其实也是她自己内心的写照。
李怡也不完美,但她也非常真实,就前5集的戏份来说,董洁演出了李怡身上的精明功利且略带点刻薄的感觉,我在她身上切切实实的看到了好几个前同事的影子。
相较赵寻和李怡,林阚、辛路和晏明则是观众更会喜欢的角色。
周迅饰演的林阚是近些年里我在内娱剧里看到的最符合我认知的女律师。
她冷静自持,出言谨慎,更多的时候是在理性观察,她有她自己的判断,却不会以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来影响自己给客户的专业建议。
当然从后续的剧情来看她也有她自己坚守的底线。
陈数饰演的辛路,既有富太太优雅精致的气质,又有共同创业一路走来的女企业家的头脑和手段。
钟楚曦饰演的女警察晏明,可以说是她最贴合角色的一次,没有了大红唇浓妆加持的钟姐,略偏男像的五官恰好契合了女警官的英气,干练飒爽的同时也有着对女受害人体贴关怀的细心。
这几个角色在前5集的高光时刻并不多,但一出场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后续的剧情给这几个女演员更大更复杂的表演空间。
到目前为止这部剧深得我心,无论剧情、演员、导演都没有明显的短板。
如果后续剧情不垮,这部剧将提前锁定我的今年前2。
当然如果剧情垮了,我也会毫不犹豫来批评的。
最近和朋友一起追这部剧,一边看一边吐槽,“赵寻就不能拒绝吗?
为啥这样啊?
我不理解。
”朋友沉默片刻,说道,“你不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问赵寻吗?
我们应该问成功为什么要伤害赵寻,为什么无视赵寻的拒绝……” 我愣住,突然发现自己在追剧时站在上帝视角的轻飘飘的一句吐槽,却是在潜意识里带着对赵寻的诸多苛责。
细细想来,赵寻也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命运掌握在成功手里。
面对上位者的权力威压,赵寻很难说出一个“不”字,即使是小声的抗议,也会被上位者自然而然地理解为“欲拒还迎”“欲擒故纵”的故作矜持。
是什么给了成功这份自信呢?
或许是长期处于权力上位,周围的人都蜂拥而至地吹捧,没有人拒绝,或者说,拒绝的声音也淹没在了溢美之词中,所以他以为赵寻接受了他的追求,他们是相爱的,坏人不觉得自己是在伤害别人,这才是最讽刺的一点。
再说回赵寻,一个典型的内向讨好型人格,不善沟通,不喜社交,却为了工作逼自己做一个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的人,她做错了什么呢?
上进是她的错吗?
换位思考一下,领导暗示有意培养我们,带着我们去酒局社交,难道我们会拒绝吗?
再换位思考一下,职业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作为初出茅庐的职场菜鸟,事情发生在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真的有勇气和底气去赌去发声吗?
上司的威压是真,周边人的目光更是一把把锋利的剑。
也许正是这些刀光剑影,才让不勇敢成为常态。
纵然赵寻的犹豫纠结和不够勇敢让她在整个事件里看起来不那么完美,但这个世界上压根不存在所谓的“完美受害人”,总有人紧紧盯着受害人,试图找出“为什么是ta”的证据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感”。
“ta不懂拒绝” “咋不是别人呢?
咋偏偏是ta” 但受害者就是受害者,这一点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
面对伤害时,能够勇敢发声固然值得敬佩,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苛责有片刻不勇敢的人,这世界歌颂勇敢,也应该允许有人有片刻的不勇敢和懦弱。
我相信,赵寻终有一天会重新找到充满光的方向,我也相信,当舆论环境变好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勇敢取代不勇敢, 我永远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如果这部片子,能让大家对“受害者有罪论”有了更深入的体会,能鼓励一些人变得勇敢,我想,它就是有价值的。
人设不清楚,剧情迷惑,镜头语言也很奇妙,林允演技不在线。
白瞎了这些好演员,不太清楚立意是什么。
台词写的不接地气,全是排比句,看着跳戏。
感觉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本,感觉导演有点想往人性的方面靠,但是又表达不清晰观感体验很差。
可能现在才第六集的问题不知道后面怎么发展,先插个屁股在这,俺再观望观望。
电视剧立意是好的,有问题意识,直面热点,值得肯定。
但是:1. 所谓女性视角。
如果这就是女性主义,这就让职场女性感受到了“痛快”“直面现实”,觉得这部电视剧“敢讲”,那只能说把维护正义的要求拔得太高。
遭受非正义对待的女性,上哪里去找这样一个放下一切、不讲程序正义来帮你的女警,遇上一个能送你去报警、且有相同经历的对方律师,遇上一个愿意为你出头打架的同事,遇上一个拔刀相助的对方公司的保安。
提出的问题是现实的,但解决问题的方式恰恰是脱离实际的,不仅无助于观众去思考当下女性的现实处境,反而用笼统、偏颇的方式引起误解。
2. 所谓现实题材。
整部立意就是讲清怎么为不完美的人去伸张正义,社会去关注权力不对等的性别关系,帮助不完美的受害者,共情并施以援手,想讲的意思都懂。
可是,讲述当代女性故事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不是就要先把女性置于万劫不复,再加上一切有利条件去拯救?
这算哪门子“直面现实”,这种过度简单化、理想化的方式,可能恰恰是对现实中身陷这种境地女性的不尊重,她们去哪里找赵寻这样的“好命”?
3. 所谓“法律没有给我希望的结果”。
晏明引导赵寻形成了一种认知,就是不完美受害者之所以难以伸张正义,是法律没有给她希望的结果,动辄就把锅往讲证据的法律原则上甩。
确实,现实中有些受害者面临着举证难的问题,施暴者身上看不到有效的惩处。
但这能被归因为法律的问题吗?
讲证据是所有案件的基本原则,不是只在电视剧里这类案件上讲证据。
在有许多女性还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的当下,这部剧就早早默认了法律的无力,会不会让更多现实中的女性感到绝望?
4. 所谓案件侦破。
说实话警察与律师对峙,大谈法条和犯罪要件,这在其他电视剧里都没咋见过。
导演和编剧不顾及司法常识,不顾及逻辑自洽,所谓办案,只为通过晏明大发议论、输出观点。
作者借助文艺作品人物去发表议论,再正常不过了,但有没有边界,要不要控制其中的张力,是需要仔细掂量的。
豆瓣短评里,不是学法律的网友都能感到诱导提问,感受到程序不正义背后的危机,为什么导演和编剧就视而不见呢?
5. 所谓表演。
必须承认,警察角色的生硬、脸谱化加重了观众对故事逻辑的不理解不认同。
林律师和成董事长无功无过。
女版靳东,当年黄依依的灵动、自然更让人难忘。
第1集「我帮你挡着,背过去」「我向你说明一下,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是采取暴力、胁迫和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发声性关系,其中其他事手段指的是使女性不知反抗、不能反抗,不敢反抗的手段,在女性醉酒,缺乏自主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关系,即是强奸。
」「我知道这些话可能很难启齿,但是你可以无条件相信我,在这里你可以说实话」第5集「你不用对不起,我不怕麻烦」「我也想知道为什么」第7集「一旦决定报警,你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承受你想象不到的非议还有压力,你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结果,不一定会如愿。
你准备好了么」第8集「我知道报警对于你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个决定,也能想象你坐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被伤害的经历,是怎样的一种折磨,但是既然决定了,就走到底,不管结果如何,好吗」第9集「你没有对不起我,你对不起的人是你自己。
我帮你,不是为了你预设的某个事实,而是想让你说出自己内心的真相,你报警指控,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而是为自己发声,哪怕那些话,那个声音它不符合别人的希望。
」「不管你说的这些话,能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哪怕发生过的事情它对你不利,没关系,勇敢面对自己,你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受害人。
」「那就用真实陈述来纠错。
」 第11集「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弱势方为什么总是无法对强者说不,强对弱的性侵中,是不是强奸定罪的构成要件?
」「嫌疑人和受害人,总裁和助理,高位对地位,豪华写字楼里面的私人卧室,封闭空间。
符合强势一方利用教养、从属、职权及孤立无援的环境条件进行挟制,迫使弱势一方被迫屈从、不敢抗拒的强奸定罪。
」「当权力关系发生作用时,处于弱势一方的女性她忌惮的不只是对方的身体力量,还有社会对她名誉贞操严苛的道德审查,以及强者手中的权力能够操纵她的一切方面,职场升迁、人际关系、恋爱婚姻。
受害人不敢反抗、不敢拒绝,不是被有形的力量束缚,而是困于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权力。
」「这种情况下发生性侵,即使是温柔的,它也是强奸。
」「那我们法律要保护的,不是是那些以命相博宁死不屈的女性啊,还有胆怯懦弱,忍受侮辱的女性。
」
先说结论,《不完美受害人》第一集剧本,比隔壁企鹅出的《欢颜》和《漫长的季节》要好很多。
至少,你能看出来,编剧基本功是在线的。
每场戏要干什么,该怎么处理,她们都有清晰的认识。
戏,写得成熟,老练。
不会漫无边际地乱来。
但严格要求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不足:1.开头,赵寻躺浴缸里做痛苦万分状。
我理解,编剧在这里不把成总强奸赵寻做实,是为后面的展开留空间。
但这样处理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开头模棱两可,观众不知道从哪个角度代入,不知道该期待什么。
潜意识里,他们会困惑,我会看到一个弱女子反抗强权的故事,还是一个诬告反转案?
不知道。
编剧一定要明白,困惑≠悬念。
我们在故事开头,可以欺骗观众,营造悬念和反转。
却不能给观众模棱两可、没有方向性的东西,使他们困惑。
这样他们会在潜意识里排斥这个故事,不会跟着剧情走下去的。
而且,在剧本中,相对静态的躺浴缸里痛苦,是远不如写赵寻躲进浴室撞翻东西然后痛苦的处理的。
一个是表演难度大,一个是动态戏感染力强。
(林允没有任何演技可言。
你给她这样难度的戏,她根本演不了。
)2.报警。
有人匿名报警。
然后,楼下的陈默也拨通了报警电话。
这时候,警车来了。
他赶紧挂掉。
其实,我倒觉得,这里不如这么写。
警方接到两通报警电话,先接到第一通时,因为对方言语闪烁,怀疑有人恶作剧。
接着,又接到第二通报警电话,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立刻出警,到达案发现场。
悬念可能会比拍一个戴帽子看不清脸的人报警更强。
3.警察出警问话。
因为不知道对警察的刻画,审查尺度在哪,所以关于本场戏,我就不多说了。
(再次吐槽,林允像木头人,完全不会演戏。
一丁点内心戏,不同的层次,都演不出来。
跟刘奕君这样的好演员同场出现,简直就是公开处刑。
)4.媒体拍到警方带走赵寻和成总。
没啥好说的,意料之中,不功不过。
5.林阚回家脱鞋睡觉。
6.倒叙五个小时前的一场酒局。
明白编剧想来个女性命运共同体的意思。
那边,女助理疑似被强奸。
这边,精英女律师遭遇酒局性骚扰。
后面就girls help girls嘛。
但有两个问题:一、倒叙用在这里不合适。
前面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跟着那个疑似强奸案走了,你这里突然安插一个关于女律师线的倒叙。
时间线混乱了。
二、同类对比拖沓,没必要。
还是那个问题,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跟着那个疑似强奸案走了。
后续女律师最好迅速进入这条线索中来。
编剧不仅不应该安排这段冗长的酒局戏,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反倒可以安排一个女律师简短的、温馨、日常的家庭戏作对比。
让观众对赵寻这个角色的遭遇产生同情,进而关心起她的命运。
7.女律师接到电话。
女律师和董洁在车里的戏,没有交代新的信息,还是在说前面的事。
这就重复,多余了。
直接删,接女律师去警察局问情况就可以。
8.体检。
救命,这么难的戏太难为林允了。
她哪里演得来。
我看到这里就快进,不分析了。
……算了,是及格,比较有社会意义,但不精彩的电视剧。
感兴趣的观众可以看看。
像我这样对剧本要求严格的观众,可能看到这里就不会往下追了。
bye.
目前看了五集,还不错,虽然开头和东哥现实中的事情基本一致,但后续每个人物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故事走向。
另外,这部剧的女性选角太好了,真正展现出了成熟女性的不同魅力,不是那是为了大女主而大女主的戏。
周迅的林阚演得太好了,就像林允那个角色说的,你是每个女孩都想成为的样子。
导演细节处理的很细腻,林阚忙业务是穿的都是运动鞋,在欣赏或亲近的人面前会拖到高跟鞋甚至素颜,很真实。
关于赵寻,看评论里骂她的人很多,讽刺的是,骂她的话基本也和现实中的受害者所遭受的差不多。
但作为家境一般,能力一般,没有社会经验,但又稍有姿色同时保留着道德感的女孩,面对老油条上司那种长期的温柔的逼迫时,产生巨大的矛盾和迷茫是很正常的。
这注定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共情,没错,对方没有直接的逼你,但是国内举足轻重的企业家,拿捏人心到位,用软刀子抵着你。
性骚扰,有时很难界定,剧中的成功没有肢体上的强迫,而是用类似喜欢和欣赏来伪装,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在和下属谈恋爱,自己帅气多金有魅力,只是结婚了而已。
甚至赵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被强奸,内心明明很抗拒,但优柔寡断的性格让她又不敢坚定的反抗。
如果她有林阚、辛路这样优秀的妈妈或姐姐指引,教她怎么做决断,那她一定第一时间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保护。
但她没有,有的只是一对自己也拎不太清的普通父母,觉察到孩子可能出了事儿,第一时间不是安慰引导,而是苛责打骂。
这种情况下赵寻养成这种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的性格太正常不过了,即使她在第一次感受到上司的不妥行为时就告诉爸妈(从男友的语言中推断,性骚扰至少有3个月以上了),估计这对父母也难以做出恰当的疏导,因为他们虽然爱孩子,但自身水平也很有限。
赵寻的性格使外力把她推成什么样,她就接受什么样,无论内心是什么想法。
所以,当警察问她有没有被强奸时,她答不上来,顺理成章。
她在心理上其实被强奸了,但是行为上又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强奸。
这部剧目前对我最大的教育意义是,要努力成为林阚这样的人,在我的孩子需要时,明确的为她指明方向,不再被迷茫所伤。
最搞笑的是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可能且只能是赵寻,但是在追剧的时候都代入自己是成功,然后开始恨像晏明这样多管闲事的执法者,还给人盖一个仇富和nq的帽子,笑p不笑c的奴性尽显,再回头指责受害人的反抗不坚定,在网络的真空时代站在绝对的道德制高点上,唾沫横飞,却没说一句人该说的话,真的是太可悲了。
有个人说的对,这部剧一定要加上观众对剧里赵寻、晏明 、林阚、甚至李怡的评论都加上,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看了8集下来,有点没看懂赵寻这个角色在逻辑上她一直在反复的横跳1. 事件发生前,老板成功带她区奢侈品店买首饰衣服,赵寻不但没有明确拒绝,而且还欣然接受成功带她去酒席。
由此可以看出来,她对于老板对她超越员工的感情是接受的。
2. 在和老板发生关系以后,到浴缸里表现出有些后悔的样子,然后有人匿名报警,JC来了,问她是否被QJ,她表现出一副受惊吓的样子,也不否认,让JC觉得案情重大。
于是成功被当作QJ案嫌疑人拘留。
那好,可以认为赵寻是后悔了,她有反悔的权力,她想给这个事情要个说法了。
3. 到了公 安局,JC在笔录的时候,问赵寻是否被QJ,她又哭着说没有。
办案的晏明再三提醒她,就快搞成诱供了,她还是说没有。
于是,老板成功只能被解除拘留了。
这就有点搞不懂了,既然不想告老板,那JC上门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否认QJ呢?
非得把所有人遛一圈才说没事?
4. 暂时离开公 安局之后更奇葩,爹妈问赵寻情况,她又表现出一副被凌辱的样子,导致老爹赵立冬激动去找成功讨说法。
这时候又认为自己被QJ了?
5. 成功为了在赵立冬面前证明没有强迫,又找赵寻面谈,俩人又腻味在一起,然后赵寻承认自己没有被强迫,也愿意接受成功的安排。
老爹赵立冬:@#¥%……&*6. 那边跟老板答应的好好的,律师林阚上门来签协议的时候,赵寻又劈头盖脸的一顿diss林阚,把林阚也弄懵逼了。
这次轮到林阚:@#¥%……&*7. 成功估计觉得是林阚把简单事情搞砸了,于是又亲自上阵,赵寻又同意了按照协议去国外了。
成功估计在想:林阚你到底行不行啊。。。
8. 在去机场的路上,赵寻又反悔了,疯了一样不同意走了。
林阚一看,这是在高速路上啊,你不想活我还想活,再说,也知道赵寻还得再跳个几次,也不阻拦,直接同意不走了。
成功得知此事后:你们还不如一车人都翻海里算了。。。
9. 赵寻又去报警了,还是林阚亲自送去的,林阚知道阻拦也没用。
此刻的林阚,估计已经完全理解赵立冬这些年被折磨的生不如死的感觉了。
成功此刻内心:只后悔当时开中巴车的不是我,否则一定开海里去。。。
短短几集,来来回回横跳的次数两只手指头都快不够用了
还在上幼儿园的我,在某一天下午憩在大姨家,我的表哥在我睡觉时,把他的手伸进了我的内裤,可怜的我连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
故事又来到高二升高三那年的暑假,因为自己家里在装修,我和妈妈一起寄宿在大姨家,每天晚上睡觉时我们都会锁门。
有天晚上我先睡了,给妈妈留了门,但妈妈和大姨他们打完麻将直接回家陪爸爸了,我已经睡着了就没有起来锁门。
那个场景就跟林阚和吴教授一样,就因为那一次没有锁门,我的表哥半夜开门进来爬上了我的床。
夜晚很静,他很臭,我没有叫,没有反抗。
沉默中发生的一切我都以为是自己的错,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幼儿园那次是被猥亵,高中那次是被强奸。
也许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赵寻,不理解林阚,不理解我,因为大部分没有遇见这种事情的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以为拒绝很简单,还会以为不拒绝就是接受。
这部剧最最最起码能让我们这种不拒绝女孩们的永恒的无言被呵斥,更让施行“无知”性侵的他们被明确地告知,无论他们心里有没有答案,那个行为它就是不对的!!!
给题材
说实话 剧里的赵寻我不是很能理解。拒绝了又会怎么样,只是因为自己又不想失去吧
不知道为啥,目前为止无法共情受害人
给周迅和刘奕君各一分。。剧情太拉垮了,29集就围绕一个案件,不完美受害者的定义太片面了。。我嘴上说不拒绝,心理拒绝了就是“qj ”,又当又立无话可说。。女警官,钟楚曦演得跟女混混有什么区别,还要抛开“理性”不谈,我真的怀疑这部剧的女导演是在抹黑女性在职场上的形象。。太扯了。。搞得我都觉得人董事长才是受害者,服了。。还有律师,哪有自家律师拼命为对家递刀子的,这还有点职业操守么。。搞笑呢
太塑料了,完全对不起周迅大律师的人设,把人家拿到c位宣传,实际上就是小三那点事呗。拖拖拉拉了六集几乎没什么进展,反倒是林允莫名其妙的角色很令人抓狂,一开始说自己被强奸,之后又说没有,害得自己的爹去大老板那吃瘪,又讽刺人家大律师,一会小白兔一会宫斗女,搞得警察律师老总舔狗父母围着她团团转,不知道到底是演技问题还是人格分裂。加上这部剧塑料质感,实在是浪费周迅,求求爱护羽毛吧。#爱奇艺
看了这剧,只觉得这部剧里刑警权力太大,她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想怎么定罪就怎么定罪。弃剧!白瞎了一众好演员!(除了饰演女警的)
给法盲编导们科普一下,匿名报警是不可能出警的。
真的看不下去,这剧有逻辑吗,一个小小包力都有保护伞保护一下,一个上市公司纳税大户,被一个女警搞死了,真的笑死,其他我都不想说啥,这女警就是那种,我认得你有罪,我一定要把你抓起来,望这个世界少一点这种女警,真的可怕
80万的礼物就是一个女孩的性同意?那出国包养几百万,按认知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才对等?赵寻图钱,为什么拒绝了出国?大众认知接受80万礼物等于性同意,那女性的性同意是商品在被社会共识交易么?而且假如编剧写的是8千或者8万,舆论方向就会对赵寻缓和。因为礼物骂赵寻的人在潜意识里,就是把女性的性同意,和钱挂了钩,做了标价的。“女性8千礼物大概率不同意,8万礼物emmm也不算多少。这可是80万啊,你肯定知道这钱就是要睡你的钱”。这世界毁灭吧
剧情就跟反派boss的脸一样干瘪。
性侵性骚扰案,应该让犯人自证女方说了yes,而不是让女方拼命自证自己说了no。我实在不爱看详细的虐女经过,所以看到米芒part有点不适,希望能多看到大女人反杀案例吧。顺便检讨一下自己,我看到赵寻跳崖,内心没啥触动,这是一条人命,理应引起我们触动的。希望林阚们不要再自证了,千里马都不需要证明自己能跑千里是因为伯乐,为什么女人要证明自己的成功不是因为男人呢?多学学男的吧,无耻、遗忘、换掉糟糠,才能更好地生存呢。tui,最后的面试真恶心。
赵寻能不能表现出除了委屈吧啦可怜兮兮手足无措以外的情绪!
烂剧一部,赵寻看着又当又立,宴警官不注重证据凭感情判案乱用职权。这里面的受害人应该是成功而不是赵寻。尽管成功是个渣男。
周迅和刘奕君撑起了仅有的两星。
越来越啰嗦了,就想说宴明这个角色作为主办警察,处理案件的初衷是什么,是否中立,感觉她判定是强奸主观倾向这么明显,和林阚甚至成了对立了😂而且,跟受害人赵寻这么多私下接触合理吗?
这个剧有点像巧克力味儿的屎,林允的垃圾演技让我感觉她演的这个角色是患有抑郁症的精神病人,还有两集我倒要看看怎么收尾…
蹭热点很明显的一部剧,剧情关键词选定的很鸡贼,就是强权 性侵犯 还有girls help girls,鸡贼的点就在于,你一旦是说这个剧不合理,就很有可能被被扣上不同情受害人不同情女性同情强权的帽子,但是实际上逻辑线断裂,女警线只靠同情断案,不看证据,只靠情感做有罪推论,本身就是不公平,严重污蔑警察形象,赵寻线,前期都可以说是强权压迫,但是到最后发生性关系,还是不拒绝,看的让人干着急,不敢拒绝在她这等于不拒绝,这倒是给仙人跳提供了新思路,反正就是立意高深,但是目前来看,剧本,人物设定,逻辑跟不上这个立意。。。不改,更烂了,林阚跳反,妈呀,真的,就是纯girls help girls 完全不考虑现实逻辑,真的,不会拍这种别怕,拍成这样纯纯恶心恶心观众
小时候见过无数次家暴妈妈被拉着头发挨打,右耳耳骨骨裂到现在右耳还是有点听不清成年后被爸爸一边打,一边说,我杀了你,埋在山上,也没人会发现初一语文很好。班主任是数学老师。被送去老师家补课,老师把我叫去房间问我你知道手淫是什么吗?你语文那么好,你要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他说,他跟你说的这些你不能跟别人说。我是全市最年轻的年级主任。你不能毁了我。幸好我当时努力跟后妈说我不想去考试家补课了。但是我也在也不想读书了。工作后碰到同事灌酒。不喝就在饭桌上被骂。碰到工作和生活的挫折。有个公司以高薪挖我的名义。男领导晚上以工作把我叫出去,然后贴紧我,被我跑掉了。他说因为你来工作,就表示暗示。我还在小时候值日回家的路上被人尾随、强吻。我已经活的小心翼翼了。我还是没办法收集证据去告他们
一个电影的素材 非要做个剧 拖沓至极~
是好题材但故事实在平庸,时不时给男主(加害者)加不必要的搞笑戏份并不能体现人物的复杂性,只会让人觉得创作者态度的不认真。想做《初步举证》结果呈现的甚至不如《剖析丑闻》,而且视听剪辑实在太陈旧。国产剧很奇怪的一点是做现实题材永远有一种失真感,像是在看娃娃屋。